第一份工作怎样选?据国外职业专家建议:大学毕业生择业不妨依据企业的“生命周期”来考虑。所谓“生命周期”,就是指一般企业的寿命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开发期、成长前期、成长后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处于“开发期”的企业,刚起步,晋升的机会通常较多,短时间内就可能升到较高的位置,但相对而言,由于企业基础尚不够稳固,所以势必要承受较大的经营风险。

处于“成长前期”的企业,晋升的机会也较多,但速度则略微缓慢一些。“成长后期”的企业,制度、体系都已上了轨道,想在短期内获得晋升或加薪恐怕比较困难。而一般的大企业多属于此阶段。 如果你打算选择“成熟期”的企业,那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你的工作生涯可能很漫长、辛苦,晋升的可能性也较小。

“衰退期”的企业,除非你具有超凡的能力,可以使濒临关门的企业起死回生,否则根本不需要考虑,因此你大可不必以自己的尚不成熟去应战。

专家分析,注重职业稳定性的人,适合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希望工作消闲又能兼职的人,最好还是不要“脚踏两只船”,不妨在本职之外,另外从事一些较不费时的投资渠道;对自己实力有信心的人,“成长前期”的企业最适合你;为了自己将来创业方便,希望企业能提供充分学习机会的人,适合进入“开发期”或“成长前期”的企业,如此才有机会学到所有工作的实务;对新事业的开发、企划工作有兴趣的人,可以考虑“成熟期”企业中的企划或开发部门;希望重用年轻人的,可以选择“开发期”或“成长前期”的企业;至于选择做自己喜欢而且待遇又高的工作的人,只有一条路可行--自行创业当老板。

成功:从第一份工作开始

从什么样的高度开始

有人认为第一份工作从哪里开始都一样,落了脚以后再说,并雄心勃勃地表示不会呆多久。但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进到那个层次后,便很难再出来了。对这个问题,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认为,“这种从基层干起,慢慢往上爬的观念,表面上看来也许十分正确,但问题是,很多从基层干起的人,从来不曾设法抬起头,以便让机会之神看到他们。

所以,他们只好永远留在底层。我们必须记住,从底层看到的景象并不是很光明或令人鼓舞的,反而会抹杀一个人的进取心。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作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意思是说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因为有人已经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越来越根深蒂固,以至于后来无法打破。”在一首诗中,诗人感慨地说,“有多少人没入了茫茫人海,再也没有出来。”

因此,成功人士建议,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要从基层的上一步或上两步开始,这样你就会免去最底层的单调生活的折磨,避免形成狭隘的思想和悲观的论调,尤其是避开低层次的斗争。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由于资源和机会的有限,由于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斗争与内耗往往十分激烈而且赤裸裸。许多人在到达上一层之前,也许已经是元气大伤、锐气全无了,他们把太多的热血流在了污泥中。

从什么样的环境开始

任何动物,在小的时候都是比较脆弱的,而且受环境影响很大。对一个人来说,出校门时似乎已经不小了,但在社会上,他却还只是一个“小动物”,他最初的成长受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同的环境往往会把相似的人变成不同的样子。

许多成功者都承认,在涉世之初能遇到一个好领导是最大的幸运。在管理学家看来,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主管就有什么样的团队,主管的品行和胸怀往往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内环境。

不过,好主管的标准是不尽相同的,对不同的人来说,好主管的样子是不同的,在很多情况下,“好主管”其实就是适合你的或者说是有益于你健康发展的主管。如果你是一个很有锐气和闯劲的人,那么有开拓精神、宽容的主管就是适合你的主管;如果你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你就最好不要给喜欢逢迎、见钱眼开的主管做下属,因为那样的话,要么你就得同流合污,要么就会被挤压得半死不活。错过船不要紧,就怕上错船。

此外,团队精神也很重要。在普遍意义上,渴望成功的团体优于寻求安逸的团体。也就是说,在一个进取的、渴望成功的、大家都期望把蛋糕做大的团体中,个人会得到较之安逸、保守,大家都争一块奶酪的团体更多的机会、动力和成长,并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精神、时间和情感上的损失。

当然了,第一份工作再好,自己不努力也是没有前途的,对涉世之初的人,勤奋和用心是很重要的,但并不是惟一决定性的因素,也许更重要的是,你要尽可能地去发现一个正确的、值得你用心的地方。这就像恋爱,如果你爱错了对象或者说从一开始就错了,你再努力也是枉然。许多事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

精选阅读

第一份工作该选择一个怎样的公司?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第一份工作该选择一个怎样的公司?》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第一份工作影响一辈子,选择好第一份工作关乎职业发展。

网申时,尽可能从行业、城市、公司的规模地位来考虑,明确1-2个目标,集中时间精力在目标范围内去做更多努力,拿到offer后,可以从岗位发展以及薪酬福利待遇来考虑。

所以,这五个方面分别要考虑什么?

下面职前菌来细说:

行业情况

行业很重要,如果没有情怀,没有热爱,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想找一份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工作,那么尽可能选择朝阳行业。

比如5G,人工智能,以及今年疫情影响下的迅速崛起的社区购物,生物医药,线上教育等等,这些行业人才缺口巨大,机会多,赚大钱的可能性会更高。

也可以选择目前人才缺口较多的3大行业:互联网、金融、房地产。这3个行业的薪酬待遇相对来说也是略高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3个行业的从业者在拿高薪的同时还伴随着高压的工作状态,以及“职场天花板”。

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兴行业,“35岁的门槛危机”已经越来越普遍。(求生欲很强的说一句:也不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如此)

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考虑从自己的专业出发,选择与专业相关联的行业,让学历价值最大化。

而一些夕阳行业,比如各种重工业行业,或者比较苦的建筑行业,则需要谨慎选择,如果自己非常热爱,或者因为家庭原因在行业内有一定资源,那么可以考虑这些行业。

城市的选择

城市的选择重要性是仅次于行业的,距离家的远近,是否喜欢这个城市(交通、消费水平等因素),是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还是回到老家?还是去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基于目前交通和互联网通信更加发达,距离已经不是问题,对于是否喜欢这个城市,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如果你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城市,那我们过得太憋屈,也没有什么意义。

城市的选择关乎生活的状态和品质,选择一个大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科教文卫资源更佳,各种机会也会更多,类似于各种互联网大厂,外企等等,也可以接触到更多更前沿的各种信息,开阔我们的眼界格局。

如果说担心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可以赚到相对更多的钱回老家买房子或者省会城市买房子,这样会更容易。

公司规模与地位

第一份工作要尽量选择大厂,公司越大越好,知名度和行业地位越高越好,因为在大公司你会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前沿信息,最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和流程,更加完善的培训体系,以及接触到格局更高的大咖,一个萝卜一个坑,在自己的领域深入地研究和发展。

而在小公司,除了那些不完善的薪资福利和管理体制,你还需要担心工资能不能按时发,或者哪一天突然就倒闭了。(ps:2020年新冠疫情,很多小公司难以为继)

对于后续的职业发展或者跳槽来说,有大厂的背景比小厂找到一份高工资的工作会更加简单,我们完全可以现在大厂干几年,然后再去小厂。假设这个小厂真的不好,或者倒闭了,我们至少有大厂的背景还可以继续找别的工作。

岗位选择

岗位的选择除了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还需要看岗位的门槛,门槛越高,就越需要优先去考虑,如果是核心岗位那就更好,因为你在这种岗位可以获得的薪资,地位,平台会更大。

技术类是门槛最高的,然后就是产品运营、人力财务等职能管理类,接下来就是客服前台类,结合公司情况。

大厂的前台客服岗位和中小厂的技术或者职能管理岗位,你当然应该选择中小厂,而不是选择去大厂,这种岗位可以带给你更多增值的空间。

薪资待遇

薪资待遇是应届生找工作最不应该重点去考虑的问题,只要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就行了。

作为职场新人,前几年最重要的不是纠结多少工资,而是积累自己的各种资源,为日后的职场发展,拿高薪奠定基础。企业大量招聘应届生除了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更多也是为了廉价劳动力和政策上的各种补贴。

所以我们的眼光要长远一点,不能局限于这份工作给你的薪资待遇,而是要看这个平台是否让你成长了,是否让你具备了更多的能力,经验,资源,这样你下次跳槽的时候才更可能要到一个高工资。

考虑清楚以上这些因素,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城市,一个朝阳的行业,这个行业龙头企业,门槛高的核心岗位(最好是能和自己兴趣相结合的),薪资福利待遇还不错的岗位,这个就是你选择第一份工作的公司的更佳选择。

大学毕业生该如何面对第一份工作?


7月已尽,新一届大学毕业生又已离开校园进入不同行业,迎接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挑战。虽然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说法,但对涉世未深、缺乏职业规划能力的毕业生来说,第一份工作能否选好、做好,还是至关重要的。 一份心理学调查显示:“如果一个人对某份工作满意,他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疲倦;相反,如果他对工作不满意,则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产生厌倦。”可见,对第一份工作的主观评价,决定了你是否能将它做好,更关系到今后的职业发展。这里,记者采访了对职业规划和职业心理学颇有研究的易居(中国)研发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窦吉。他把新人分为三类,并开出了相应的药方。

第一类:满意度很高,进入心仪企业者。

进入了一家心仪的企业,新人往往满怀憧憬,表现欲强,工作热情高涨。在积极心态的推动下,他在工作中会化挑战为动力,较出色地完成任务。

这里要提醒的是:在一头扎入工作的同时,请放慢节奏,做好三项功课:

1、熟悉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包括公司有哪些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能、运作方式如何,自己所在部门在公司中的功能和地位,所在部门内同事的头衔和级别,公司的晋升机制等。对公司整体框架有了概念,你就能初步明确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前景,不至于只顾埋头工作而忽略了发展方向,能将被动地接受调动、工作委派和晋升变成主动争取和计划。

2、了解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做完了第一项功课,你就该将眼光放得更远,关注公司的战略发展,比如公司是否属于行业内的领跑者,是不是面临内忧外患、业绩正在下滑等。这样你就能知道公司在行业内有哪些发展机会,自己能和公司一起走多远,你的3-5年计划也就有了雏形。

3、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你需要对行业进行宏观分析:该行业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行业?这样你就能知道几年后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对职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如果转入相关行业,还需要补充哪些技能,或自己可对哪些领域进行研究、谋求发展。你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关注行业评论,听取前辈们的观点,渐渐深化认识。

把三项功课做好了,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更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否则进入公司半年后还是懵懵懂懂,工作状态就会呈一条明显的“抛物线”:从积极主动到热情消失,到满意度下滑,最后盲目跳槽。

第二类:满意度一般,退而求其次者。

第二类情况在毕业生中占到了绝大多数。进入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公司,毕业生一般都心存不甘。所以,这类毕业生在进入公司初期,看到的缺点往往比优点多,从而形成懈怠、消极的心态。在这样心态作用下,新人容易将工作仅仅看成谋生的工具,因此更多地关注报酬、待遇,上班只做好份内事、不主动加班,工作缺乏成就感等。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薪酬没有达到期望值,或者人际关系出现困难,都会产生盲目跳槽的念头。对此,专家给出两点建议:

1、端正态度,积极学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公司在规模、盈利、薪酬等各方面都不算最好,但是对如一张白纸的新人来说,有足够的东西可以学习是最宝贵的。工作技能、企业规章制度、企业管理、上岗培训的知识积累,以及对职场礼仪、办公室政治等职场潜规则的学习,都是职场生存的重要基础。

2、关注职业机会。做好本职工作、积累职场经验的同时,你还可以积极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比如了解心仪职业的职业定义和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核心竞争力,利用空余时间提升自我。

第三类:满意度很低,无奈签约者。

经常有一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毫无生气,工作懈怠且被动,出工不出力,甚至频繁跳槽。这些表现都是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结果。对此,窦吉有以下建议:

首先,不要轻易决定第一份工作。一般来说,新人的第一次职场体验是相当重要的,它会影响到今后的职业心态和职业规划。因此,若是为了在毕业前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迫于其他同学签约带来的压力而草率接受一份自己并不满意的工作,都是不正确的。

其次,调整心态,认识自我。首先应该剖析自身的缺点,而不是抱怨这份看似很差的工作。如果经过努力你仍然无法像其他同学那样找到满意的工作,说明你职业竞争力偏弱,在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方面可能有所欠缺。因此,你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所在公司有多差、有多小,而是应该看到自己的弱点。还是那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需要从公司中学习的东西很多。请你从上班第一天开始,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取长补短,为下一份工作积极做好准备。(完)

如何开始一份新工作?


如果你得到一份新工作或新职位,刚如何迅速融入环境呢?下面一些建议可以让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1. 环顾四周

即使你从内部得到晋升,从新的职位上看,事情也会有所不同。你现在的上司和期望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你需要自己有所改进已适应新职位。

2. 不要操之过急

你想要(并且需要)弄清楚你的新工作——但这不应该意味着瞬间、戏剧性的变化。你需要给自己时间去思考和制定计划。你永远不要在上任的前三个月就去注意问题、优点和缺点。因此,利用这一时间去吸收,并在着手去完成一件事情之前找到新的见解。

3. 给自己定位

对于新的老板和不同的需求,你的工作必定发生了变化。你现在的关键关系是什么?你希望他们如何发展?如果你无法看到哪里发生了改变,那么你也就不会成功转型。

更多请进:

如何开始一份新工作?

如何找到一份满意薪水的工作范文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踏破铁鞋终于觅得一份中意的工作,却因为和老板洽谈薪水问题时缺乏技巧而错失良机。那么快来看一看我们为你总结提炼的5点经验,说不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第一招 忽略

该怎样处理那些对过去的薪水记录有要求的老板呢?关键句:不要把你对薪水的要求写进去。

也许你认为,如果不提及薪水问题的话,雇主根本看也不会看一眼,这岂不是在冒险?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倘若你在还未摸清薪水的可能变动幅度之前就突兀地把自己推销出去,这难道不是在冒更大的险吗?因为薪水问题通常都是可以进一步洽商的。

第二招 转移目标

假如面试时老板问你这样一句:你目前拿多少钱?你该如何回答呢?关键句:过去的工资并不重要,关键是我的工作能力。

这个问题你千万要谨慎回答哦。如果你目前薪水太少的话,那么直接回答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如果同时还有别的应聘者和你竞争的话,这样说可以让你不至于处于劣势。记住:过去的工资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展示你的工作能力以及你能为公司做的贡献。

第三招 控制比例

当老板终于开始和你谈具体工资数目时,你该怎么开口呢?关键句:让雇主先说个数。

每个雇主在心里对薪水的上下限度都有个数,他们经常会在那个限度内自由调整。他们手头掌握着你所不知的内情。当你不知道对方是怎样想的时候,你往往会自降身价。这岂不正中其下怀?所以呢,在你提出任何薪水要求之前,请务必搞清它的大致价位。假如它低于你的心理价位,你就定一个比你现在的薪水高至少10%-20%的价。倘若你现在这个位置拿的钱太少了,那么适当再抬高一些。

第四招 多留余地

如果你必须得先开价,那怎么办呢?关键句:勿将底线定得太低!

给出一个大致和你心里想的相同的范围,但要记住:雇主往往会盯住你的底线,所以你不能把底线定得太低。给出的余地大,洽谈自然也就更灵活了。

第五招 原则

当雇主想联系你从前的工作单位来核实你的工资,你该怎么办呢?关键句:重新考虑一下这份工作吧。

假如在面试时,像“请出示你的工资单。”这样的问题让你感到非常不舒服,那么你该好好想一想了。进入这样的公司工作,你会有自由和尊重吗?说实话,你想和一个有威胁你的意图的人共同工作吗?我要提醒你的是:高薪固然重要,尊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份赢得雇佣双方互相尊重的工作才是双赢的结局。

如何写出一份优秀的自传范文


自传是企业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也是决定是否进入面试阶段的关键,要如何清楚表达个人优点、通过第一道关卡,有几项原则你不可不知。

不少求职者第一次写起自传来,总觉得别扭。要写多长?怎么写?文笔不好有没有影响?左思右想就是不知怎么下笔。以下要点有助你写出一份出色的自传。

●自传的结构不外乎两大项,一部分谈本身的性向、兴趣、专长和学经历,另一部分是家庭背景和成长历程,前者可以多着墨,毕竟你的人格、专长是和企业直接相关的。

●自传不宜过长,新鲜人并无工作经验,以不超过一页a4纸为原则;如果你认为手写自传可以传达诚意,恐怕就错了,信息时代如果不用计算机制作履历,企业将会认为你缺乏计算机技能而不敢雇用。

●针对应征职务调整自传内容。例如应征行政工作可以强调自己的稳定性,业务工作则可以强调自己的积极、企图心;记得先了解应征企业的特性、背景资料。

●自传内容可以下列元素为主要考量:

应征动机―说明从何处得知征才讯息,何以能吸引你上门应征。

工作经验及专长―新鲜人虽无实质工作经验,但可以配合应征职务,把学历、参加过的相关比赛、活动、打工经验等列入,以证明自己可以胜任。

成长背景―简单扼要交代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不要占去自传太大篇幅。

生涯规划―把你对人生的规划、目标、工作理念清楚传达,向企业说明自己的方向,但别唱高调、不切实际,会予人好高骛远的感觉。

● 自传文笔可以活泼、抒情些,但不要咬文嚼字,反而显得造作。不要对人事物做过多批评,把握重点、不拖泥带水。

●可以举出自己最欣赏的书或人物,说明自己的特质。

●切忌流水帐式的自传,时间久远的故事就别提了。下笔撰写前,先想好顺序,让自传结构紧凑。

●如果英文能力好,可以另备一份英文版自传,show出英文功力,不过千万别找人代笔,这可是欺骗行为,万一面试时露出马脚,个人诚信将受到打击。

●可以随自传附上有力的资料,例如学校成绩单、比赛奖状、检定证明等,按照顺序装订整齐,方便阅读。

●前往面试时携带一份自传,以备不时之需。

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不少刚刚毕业的学子在踏入社会找工作时,总会陷入这样一个两难境地:“找工作究竟是选稳定的还是自己喜欢的?”

工作时缺乏兴趣,就好像用左手做右手的事情,不管怎么样都会觉得别扭。但是仅凭兴趣和热爱就认为自己能克服所有困难、直达终点的想法也是天真的。工作能力和岗位的契合度,软性技能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度,这些都是要做长远的职业规划的。工作毕竟不是偶像剧,“有爱就最大”。要将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要在有目标的前提下,加上以下两个条件:

1.设立目标、分解目标。

把美好的梦想作为职业生涯的长期目标。要达到这个长期目标,可能需要10年甚至数个10年。不妨先把10年目标再分解为几个不同阶段。

2.做个行动派!

不要让计划只是停留在纸上,要为每一个阶段订出学习和执行细节,确保完成目标。对于“懒人”来说,把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书面化,制定出具体作息表,一个一个完成打勾,然后奖励一下自己,可能会让你产生小小的动力。总之,不管怎样,一定要行动起来!

最后,小编想要告诉大家的是,稳定不是平衡,稳定也不是持久,稳定的科学定义是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换言之,稳定不关乎状态的好坏,稳定只关乎是否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哪怕这个状态并不那么理想。

工作和梦想,该如何抉择?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挣扎——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但能养家糊口;梦想的工作“水太深”,钱途和前途都很渺茫,可是忍不住想要放手一搏?尤其是在人生的节点时刻,比如年近30岁时,这种念头就显得特别强烈。之前上就有位网友分享了他的故事,说出了他的纠结,我们来看看他的遭遇是否和你们有相似之处。

案例:

小D今年刚满28岁,做着一个月薪9千且稳定的工作,有女朋友,谈了3年恋爱,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虽然看起来他的一切都很美好,是世俗标准所认为的那种幸福,但是他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原因就在于,他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而是毕业后,因为专业对口直接去做的。不过他有个长期的爱好,那就是摄影。

眼看他自己也要30岁了,工作一直不温不火,上升空间不大,薪资涨幅也快到顶了,但是对摄影的兴趣却越来越浓,也在平时不断积累对于这个行业的认识和自己的技术。最近他想要在30岁前努力一把,去转行从事摄影的工作。虽然小有积蓄,也不用担心婚房的压力,但是父母反对的态度很明显,认为这个工作根本没有出路,会拖累以后的生活,女友的态度算是勉强支持,但是也可能会有变数。这样的情况让他有些纠结,究竟是不是该在三十而立前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还是就顺从现实,以日后的家庭为重?

反对派:梦想敌不过现实的残酷,no zuo no die!

网友“逸战天”:先别说兴趣,首要任务是养家糊口,除非你能保证你的新工作也有9千。如果辞职了只能保证一段时间没问题,结了婚后花钱就更多了,还望三思。除非你存款最少有一百万或者更多,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想想自己是否有折腾的资本,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字:钱。

赞成派:有梦想还不追,小心后悔一生!说不定就是另一番海阔天空。

网友“TK123478”:既然有了目标还不去为之拼一把?那些连方向都迷茫的人岂不是要找块豆腐撞死算了?现实点说,既然目前没有经济上的困难,那就应该往感兴趣的方向试试,最大的损失也就是少赚点钱,你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赚钱呢!再现实点说,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展,说不定进步会更快,物质上的收获自然会跟上去。总结一句,人生都是在赌博,谁敢说自己目前的公司、收入等等是一定能平稳上升的呢,只是一个概率大小问题,终归是个不确定的命题。有梦就追,不要辜负这大好的年华!

中立派:考量全局,想好最坏的后果,做不做看自己决心

网友“conzone001”:产生这种纠结心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物质。如果有以下条件不妨抓下梦想的“尾巴”:

1.现在有足够的家底(足够是指完全可以在3到5年内支持住房、日常开销的情况下);

2.女友及其家庭的支持或者不反对;

3.如果要在居住地开始摄影工作,一定要提前调研;

4.确保2-3年内走摄影路走不顺的情况下重新回到原有行业还有人要你;

5.最好有备用资金流,就是除了自己的钱以外你老婆的家庭和自己的家庭可以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输血,此和第二条照应,前提条件是让女友家和自己家人看到可以做成的希望。

每个人生下来不是为了“跑同一个马拉松”的,各有各的终点,甚至就没个“终点”之说,如果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弄个“职业自杀”。毕竟你工作时间也没那么久有重来的机会,但如果那种可以点燃激情的梦想没了那人生也就太没意思了。

君评:

人生短短数十年,如果你有一个执着的梦想,其实是一件幸福的事。实现梦想并非痴人说梦,只是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平衡和足够的追梦基础,如经济基础、家庭支持、精神坚定、有个人潜力、对梦想的认知程度、梦想和现实的合理预估等,能让你不在追梦的时候失去生活的快乐,这样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如何制作一份完美的简历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如何制作一份完美的简历》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位HR的意见可能颇有代表性:他们都喜欢简练的One page(1页)简历,这也是大多数知名企业的招聘官的普遍看法。但对于某些注重实际经验和表达创意的行业,也可以多附点自己的作品。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如何制作一份完美的简历,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

1. Organise your life

第一步:组织好你的经历

In functional CVs, you put your skills into categories then briefly list past job titles at the bottom. These are suitable for those who have been unemployed for long periods, held different types of jobs in the past, changed jobs too frequently, are returning to work after a long period or who wish to change career.

功能型简历强调技能、资质以及成就。适合于以下情况:有很长时间没有工作过了、过去频繁更换工作不想给招聘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工作经历有中断、跨专业求职,但你具有申请职位所需的相关技能。

Recent graduates and others on a consistent career path usually opt for the chronological format. These CVs list your jobs and duties for each in reverse chronological order.

时序性简历是要按照逆时序记录你曾就职的职位的。适合于应届毕业生,或者工作不曾未间断过。

2. Categorize your achievements

第二步:给你的成就分类

When doing up a chronological CV, you should outline sections of your experience, education and skills to show what youve accomplished. HR personnel and employers take less than a minute to scan your CV, so its imperative to highlight and organize items into several concise and relevant segments.

写时序性简历时,应该着重概括你的经历、教育和技能。HR人员和你的雇主会对你的简历一扫而过,所以简历上必须突出和分成几个简洁、相关的部分。

If youre a recent graduate and therefore have not yet been employed, put your Education section first.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s university name, degree and graduation date you can include relevant coursework, honors or awards.

如果你因为刚刚毕业所以还没有工作经验,那么把你的教育经历放在首位。包括一些基本的方面,比如大学名称,学士学位和毕业日期。当然也包括你修过的相关课程、所获荣誉或奖项等等。

Other categories might include Relevant Work Experience, Volunteer Experience, Computer Skills, Publications, Activities, Language Skills and so on.

其他分类还包括相关工作经验、志愿者经历、电脑技能、发表过的文章、参加过的活动、语言能力等等。

3. Appearance can make or break your CV.

第三步:格式可以成就你的简历,也可能毁了它

Fonts: Whether you email, fax or post your CV, keep your font plain and easy to read. And select a reasonable size anywhere between 9 and 12 points should be acceptable. Use a sans serif font like Arial or Verdana, not Times New Roman.

字体:无论你是发电子邮件、传真或是邮寄你的简历,都应该让你的字体看上去舒服、易于阅读。记得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字体大小,最好是9号到12号之间。字体方面,最好用Arial或Vrdana,而不是Times New Roman。

Formatting: Too many different fonts, colors and graphic styles will hold the reader up. Simple bullets are best for separating your duties and skills; use bold and italics sparingly. Formatting should highlight your accomplishments, not draw attention away from them.

格式:过多的字体、颜色和样式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简单的项目符号能最好地表明你的职责和技能,同时,有节制地使用粗体和斜体。使用格式是为了突出你的成就,而非分散别人的注意力。

4. Content is King

第四步:内容才是王道

Action-words: Use strong Action Verbs to highlight your job experience and duties. Instead of starting your sentence with a noun, kick off with an active verb. For example: Customer Service Representative. Assisted customers, trained and supervised 15 new employees, organized special promotional events.

行为动词:使用简洁有力的动词来突出你的工作经验和职责,而不是用名词开头。比如:客户服务代表。帮助客户,培训和监管15名新员工,组织专门的销售活动。

Numbers: Its a good idea to include numbers, percentages and amounts in your job descriptions to back up your achievements. For example, Increased monthly sales by 100,000 over a 6-month period. Increased turnover by 20% in first year. Supervised a team of 10 people.

数字:在简历中使用数字或百分比使成就更具有说服力是个不错的主意。例如:销售额在6个月间以每个月100,000的速度增长,第一年增加了20%的营业额。监管一个10人的团队。

Length: No one wants to scan through two or more pages of long-winded accomplishments and experience. If it doesnt all fit, cut it down to the most relevant and impressive items.

长度:没人愿意看长篇大论的简历。遇到不必要的部分就删减掉,留下最相关、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如何制作出一份出色的英文简历?


简历作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写出一份与众不同的简历肯定能让求职者在竞争中略胜一筹。想应聘外企的你,如何写出一份漂亮的英文简历呢?

其实,写出一份漂亮的英文简历包含两点:

1、如何制作英文简历

2、英文简历有何亮点

从上面两点可以得出,其实英文简历的制作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是制作的标准;此类标准又可以概括成英文简历制作的建议:

(1)Never market yourself as asuperman. (千万别把你自己包装成超人)很多求职者因性格保守而不敢尝试非传统的求职方式(比如和面试官的丈母娘搞好关系等),但他们在鼓吹自己无所不能(capable of everything)时却毫不吝惜笔墨,不惜夸大自己的管理、协调、规划和领导力才能(talents and skills in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planning and leadership)。事实上,不是谁都能成为职场万金油(jack-of-all-trades),太多的空话(big words)会影响简历的可信度(credibility),让你得不偿失。

(2)Make your CV concise but not simple. (简历要简洁但不简陋)很多人认为简历的最佳长度是一页纸,但这并不是百分之百正确(this is not a 100% rule).如果你在很多领域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对你申请这份工作很有帮助,那就别吝于在简历中提供充足的信息。不要提供一份列出之前任职公司、职位和服务年限的流水清单(a laundry list of company name, job title and service length),就为了把所有内容压缩到一页纸以内,那不值得。你的简历应该文风简洁,但内容并不简陋(make your CV concise in language, but not simple and weak in contents)把身高一米八的高个儿模特塞进童装里,这并不舒服,不是吗?(it wont be comfortable to put a 180cm-tall model into a childrens wear)

(3)Give up the time order when necessary. (勇于放弃时间顺序)按时间顺序叙述在简历写作中很常见,但有时你需要打破常规(break the rules)。例如,一名工程专业毕业生(an engineer-majored student)希望申请英语教师职位(a position of English teacher),那么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实习或兼职经历(intern/part-time experience in English teaching)以及各类英语证书和奖项(English-related certification and prizes)就必须放在简历的最前面,而教育背景和其他信息(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other information)都可以放在后面。有时候这个小把戏能让你的简历避免被丢入废纸篓的命运。(Sometimes the small trick could save your CV from the fate of litter bin.)

(4)Optimize your CV with key words for web searching.(利用网页搜索关键词优化简历)如果HR用高级项目经理(senior project manager)作为关键词在线搜索合适的候选人(right candidate),他可能会键入以下关键词:五年项目工作经验(five-year project experience);本科学历(BA degree);英文流利(fluent English)。为了让你的简历在搜索首页名列前茅(appear on the top of searching list),你最好在简历开头部分总结自身优势(summarize your strength in the beginning of CV),提供项目实施细节(project implementation details)和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your roles in it),别忘了标亮关键词(highlight the keywords),因为大部分HR只会花15秒去浏览一份简历。

(5)Customize your CV for different jobs. (根据不同职位量身定制简历)世上没有能治愈所有疾病的万灵丹(a cure-all medicine),同理,以不变应万变的简历(an all-purpose CV)并不存在。针对不同职位的需求量身修改你的简历,别偷懒!(Dont be lazy)。

总结:上面关于英文简历制作的五点建议只是在总体上提出的,细节还需了解并熟知英文简历制作技巧;这样才会让你的英文简历更加完美。

被裁员后,如何尽快找到下一份工作?


网友求助: 假如你被辞退了,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或者什么方式尽快找到下一份工作?

专家回答:

1. 把求职看作一项全职工作

当你开始求职的时候,你也和一个办公室职员一样,开始朝九晚五的生活。在你求职期间,如果你想加快求职速度的话,就必须下决心付出所有的时间。因为你求职的成功率与你所花费的时间成正比。

2. 列出联系人,寻求帮助

别人的支持能使你保持前进的努力和动力,从而提高你求职的效率。向你的亲人、朋友、同学寻求帮助,请他们帮你留意与推荐一些工作机会,或是向他们诚心请教成功求职的经验并努力效仿。

3. 拓展联系人和专业技能

为了快速找到工作,你有必要去寻求某种强大的支持力量,那样你就不必独自一人面对求职。有了专家的指点,找工作当然会轻松快捷。

4. 到每一家你感兴趣的组织试一试,不必在意那里是否有职位空缺

如果你只到知道有空缺职位的地方去求职,你将无限期地延长你的寻找过程。因为很可能在你注意到空缺存在以前,该职位早就缺空了,而且当老板或HR经理想要设立一个新的职位时,这种意向常常早就在他们头脑中酝酿了。如果你能及时跟他们联系,你便可以为他们正在思考的问题找到答案。

5. 寻找中小型企业

大家都倾向于把规模较大的企业作为衡量职场好坏的标尺,事实上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当中每一家小公司上(公司雇员在100人以内,公司所在地离你居住地不太远),你会发现它更易于接近,你的表现也更容易让BOSS看在眼里。如果你找那些发展势头好的和正在扩大业务的小公司,你会发现目前这家公司相对较小,但它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许多大公司也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所以不妨多留意那些你感兴趣领域的中小型公司。

6. 借助电话进行求职

首先列出电话求职目标计划,找出令你感兴趣的公司逐一打电话。事先写下你想说的话,标明在谈话中想要强调的主题,电话接通后要求与经理通话,然后做自我介绍,之后用一句简短的话描述你的特长和最擅长的技能,简明扼要地说明你的经验,接着再问他是否需要你这样一位工作人员。记住,只给你真正有兴趣的企业打电话,通话前要对这家企业进行认真的研究,挂电话前一定记得向其道谢。

7. 尝试不同形式工作(兼\全职)

全职、兼职、临时工、无限期合同工、自主创业等各种不同的工作方式都可以进行尝试,当然确定任何一种形式的工作,你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因为职业的选择等于生活的选择。

8. 尝试不同的公司

仅仅去一家或两家你最喜爱的企业求职,就等于自 杀性失败。无论你有多喜爱那个地方,无论那里的条件看起来多么诱人,也无论他们是否对你说过“下周一我们给你电话通知”这类承诺,你千万要继续寻找工作,千万别仅仅因为你希望这家企业会要你而暂停求职,否则你将失去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完)

如何高效地找到一份好的实习工作?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如何高效地找到一份好的实习工作?》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许多同学在毕业时很茫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实习,只看到身边的同学做什么自己也这么做,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目的。根据麦肯锡的调查发现,80%的HR倾向于招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具有实习经历的学生比没有实习的学生的就业率高出80%。实习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找到职业发展方向、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获得转正机会、获得报酬等等。一份好的实习工作可以增加我们在求职就业时的竞争力,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地找到一份好的实习工作呢?

//清晰的自我认知//

实习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和你将来想要什么。找工作前问自己3个重要问题:1.自己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2.将来想要什么?3.性格适合做什么?不管你学什么专业,实习的专业训练都会培养你不同方面的能力,投简历之前要想清楚自己过去的几年中做得最多的是什么,在找实习的时候就能有侧重点有目的。

//准备一份优秀的简历//

简历要突出专业能力和获得证书。着重把在校学到的技能和目标职位共通部分重点描述出来,比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对于刚毕业工作方向不明确的,比如人事/财务/运营,就把想做的工作方向,每一个方向做一份简历,这样就大大增大了面试的可能性。针对性的做简历,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理解招聘企业更看重什么//

通常企业招聘实习生是为了节省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通过暑假或者寒假实习,选拔与培养人才,为企业储备优质人力资源。这样就分为两类实习生:培养型实习生、需求型实习生。对于需求型实习,只要你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同时找准企业需求的一些内容,比如能给企业快速解决某些问题,那么就能够相对轻松地得到一份实习offer;对于培养型实习生,企业会更加看重求职者整体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全面性。所以对实习生来说,确认好企业更看重什么,有目标地投简历更加高效。

好的实习经历可以使简历闪光,增加我们在求职就业时的竞争力;通过实习也可以培养自己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了解职场环境,提前开始适应正式工作的氛围,以上三个办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最后祝大家都能快速高效找到满意的实习工作。

五招助你找到第一份工作


第一,明确自己的相对优势所在,并且在简历上清楚写出自己的能力、职业目标、个人自我评价。总之,简历要一眼能让HR知道你适合不适合你所投的岗位。

第二,投不同的岗位要用不同的简历,要针对不同岗位修改简历。简历要不断的润饰,让HR阅读起来一目了然,又很舒服。(要时不时的检查自己的简历,不断的修改,不断的修饰简历的细节。)

第三,如今的HR非常重视个人职业目标,HR是想确认你在这个岗位上能否持续发展下去,HR并不希望学生在工作以后才发现职位根本不对劲,而后不稳定想跳槽。

第四,对于应届生,如果没有与你所找工作相关的实习经验,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这时面对HR一定要让他明白你对这份工作以及未来要从事这份工作的决心!另外要让HR明确的知道你的兴趣和相对优势能力所在!

第五,应届生首先要明确工作职能,你具体想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先找到一份工作熟悉这个工作职能,然后再跨到你喜欢的行业。总之,一定要细化工作职能,去认真理解你想从事的职能。(完)

BBS热帖讨论:

找工作心得,但愿对应届生有帮助!

试出前程——记CFO的第一份工作


个人档案

姓名:Kathleen Chien

职位:首席运营官

所学专业:经济学

第一份工作:投资银行国外部专员

采访大老板们的第一份工作的初衷,是希望他们的第一份工作经历能够帮助对目前处境不满或是对未来迷茫的年轻人。10岁便随同家人移民美国的Kat赞许这样的做法,却一直谦虚地表示自己属于“非典型性教材”。现任(NSDQ:JOBS)COO的Kat说:“比起现在的大学生,我大学时代的计划性显然差了很多。”她没有否认毕业后加入著名投资银行有其偶然性,但回顾整个采访过程,我们却不难发现,Kat身上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使她对往后经历中多次的“否定”从未感过到困惑。

用尝试来否定选择

成为一个医生是Kat初入大学时的职业志愿,她特意选修了生物化学类课程。之后的第一年暑假,Kat去了一家医药公司实习,“那份工作的内容就是不断地重复再重复”说到这里,Kat脸上挂起了如同孩子看到药丸时的痛苦表情。Kat的第一份兼职经历让她意识到,要找一个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在大二跟随教授做了半个学期的实验室工作后,Kat决定转专业。在父母的支持下,Kat将自己的职业目标修正为律师。现在看起来,当律师更像是Kat的一个备选计划,她表示自己可以胜任,但不是特别喜欢这种总在“涂改”的工作状态。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通用的两年的课程后,Kat发现自己在经济政治类课程上的兴趣,于是决定在大三时由生物系转入经济系攻读学士学位。又一个暑假来临了,因在校选修日语,且当时日本的经济状况不错,Kat有了去日本实习的想法。说到此,Kat的脸上抑制不住地扬起了笑容。但是,当Kat在日本的一家保险公司实习后,日企文化让她有点“失衡”。 Kat连连摇头地叙述到:“在日本,男性与女性的职业道路差别很大,当时那里大部分女性的职业道路都非常短,只有极少数的女性成为了主管或有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于是,Kat轻轻地把“日企”划入了一本叫“要远离”的字典里。

顺时而为 顺势而上

大四,毕业问题迫在眉睫。在一个静静的夜晚,Kat分析了自己的过往经历,做出了一个决定:进入法学院继续深造。为此,她还特意做了些准备工作。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Kat获得学士学位后不久,父母决定搬回台湾。为了能陪同父母,Kat决定一起搬回台湾。现在回头看,经典的“门窗理论”其实无处不在。

在台湾,对数字极为敏感的Kat在一次笔试后顺利加入了本地一家投资银行,“我的英语不错”这是Kat总结面试成功的原因,但谁又能否认她每年暑假的实习经历不是强力助推剂呢?Kat在投行的一个成立不久的部门内运作企业国外融资的项目,在她操作了第一个项目成功之后的一年半内,又陆续接了七八个单子。Kat 说:“当时,我手上已经可以同时接下六七个案例,那种不断地重复做同一件事的感觉又出现了,我感觉自己可能会越做越窄。”在入职一年多后,她又一次想摆脱机械重复的工作状态。Kat继续说道:“当时我所面对的最大阻力是第一份工作与大学专业的脱节,除了现有的工作,其他的工作我似乎都干不了。”正当进退两难时,Kat发现周围的朋友都在读或准备读MBA,她坏坏地一笑道:“读MBA是辞职的好理由,这样无论对公司还是对父母都有了一个再好不过的托辞。”对于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来说,读MBA后的两大就业套路无非是银行和咨询公司,Kat明白自己以后仍将留在金融圈,但她暗暗告诉自己要涉猎更多的业务和领域。

好奇成就一只猫

Kat在MBA毕业后顺利进入贝恩国际策略顾问公司。现在谈起自己如何选择就业方向时,Kat说:“当时就是因为好奇。很多准备进入咨询公司的同学都在练习面试案例,那些案例题非常有趣,于是我就跟着一起看。”之后无意间发现同学们都在参加校招,于是Kat又一次好奇地跟着去了,并很快拿到了offer。Kat认为自己很幸运,“学校和家庭给了我很大的灵活性,让我有机会不断尝试新的东西,了解自己。并能及时中断自己不喜欢的选择。”Kat很满意现在所拥有的一份能涵盖多种业务的工作。

采访的最后,当被问到能否给现在的年轻人一些择业建议时,Kat说:“在美国,大部分人念过1.8—2.1个系,换句话说都转过专业。虽然国内的环境和美国不同,但是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周围的资源,尽量在学校里就尝试接触各种职业,了解自己和职业的匹配性,才能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种。”除此之外,Kat还建议道:“第一份工作中,一个严格的老板对你很重要,他会帮助你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遇上这样的老板,不要抱怨,跟着他走就是了。”(完)

当职业理想遭遇第一份工作


当职业理想遭遇第一份工作

——看职场过来人“晒”第一份工作

编前语:某日,网络编辑部的开会话题扯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团队里有工作十几年的“老人”,也有还未毕业的“新人”,虽说出生年代不同,但大家对第一份工作却有着相同的纠结: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有着自己伟大的职业理想,但“不幸”的是每个人的第一份工作往往和那个伟大的理想大相径庭。时下,正值又一批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看着“新人”们的入行,“老人”们是否也不禁回忆起当年的自己呢?

晒第一份工作:薪酬不理想 选择很无奈

()此次关于“晒晒第一份工作”的网上调查共有996人参与,其中男性比例为52%;大专以上学历占90%;17%的受访者来自外资公司,10%来自合资公司,44%来自民营/私企公司;有1—3年(包含3年)工作经历的受访者为48%,3—5年(包含5年)工作经历的受访者为20%,5—8年(包含8年)的为12%,8年以上的占8%。

有句歌词唱到“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对此有很深切地感受。在面对理想与现实如何平衡的时候,“幸运”的人还是有的,只不过占少数而已。在本次调查中,35%的职场人表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与理想中的工作基本吻合,而65%的人则表示“相差甚远”。当然,没有实现曾经的理想,未必真是件不幸的事。虽说古语有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但如今是信息爆发、思想奔放的时代,嫁错人都能改嫁,何况入错行呢?在编辑部对几位知名企业高管的采访中发现,几乎没有一位高管的第一份工作是按照自己的理想而来的,关键在于,第一份工作是否给你留下点什么!

到底什么才是理想中的工作,每个人的衡量标准各有不同,有的人很“物质”,有的人很“精神”。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做了一个“差距”排行榜。到底是哪些因素拖了“理想”的后腿,导致众多人对“第一份工作”颇为失望呢?

薪酬、环境、行业、兴趣、职位成为大家对第一份工作不满的5大因素(见图1)。一边是“过来人”抱怨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不够理想,一边是“新人”大无畏地表示“给多少钱”都可以。看来,非得亲身经历,才知道世事有多艰难。薪酬犹如双刃剑,看你以什么心态去对待。职场专家认为:漫天乱要价不仅不会得其所愿,反而会使自己的身价骤跌;而一味地贬低自己的身价,这对于知名公司来说,是看低了对方;对于“无良”老板来说,则是给了他们一个“黑心”的理由。

图1:第一份工作与理想中工作的差距在哪里?

数据来源:

第一份工作的结局:多以“短命”告终

那既然第一份工作有诸多的不如意,当初为何又会选择它呢?调查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却又反映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普遍现象。3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当初选择第一份工作的原因是“有份工作就行了”;“受家人影响”的因素也占到了8%;“专业对口”、“公司品牌和规模”的选择比例也相对较多(见图2)。

“有份工作就行”,这是个非常无奈的回答。当初罗列这个选项的时候,网络编辑部的一位老编辑就十分肯定地说:“选择这个回答的人一定不会占少数。”经过调查和采访发现,老编辑的先见之明绝对不是随意猜测。无论是在毕业包分配的年代,还是在自由择业的年代,能找到一份自己真正合意的工作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拒绝包分配,就意味着失业;忠于自己的择业理念,就意味要做很长时间的无业游名。可见,时下非常流行的话题“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并非是当今时代的产物,而是由来已久的困惑。

图2:选择第一份工作的理由

数据来源:

既然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初衷是无奈,那多半它逃不过“短命”的结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年之内(包括2年)跳槽者的比例高达66%;而能将第一份工作坚持3年以上的人,仅占8%。跳槽原因则与“上升空间”、“薪酬职位”、“工作氛围”等诸多因素相关(见图3)。当然,种种因素都不是我们事先能预料的,心态好的话,就当是“试错”,不试又怎么知道错不错呢!第一份工作总是带有自己对人生、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即便是青涩或是幼稚,也都是人生的一段宝贵经历,但既然它不能体现自我价值,那苦苦煎熬也没有必要,不管怎样,对自己的职场有要求总是一件好事。

职场专家提醒:第一份工作造成种种不如意,并不能代表你就是失败的人,你更不可因此对职场产生厌倦或是逃离的心理,“长翅膀的未必就是天使”,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是普遍规律。“不在乎天长地久,关键是曾经拥有”,从一段并不长久的经历中提炼出受用一生的职场之道才是境界,要知道,你的“职场理想”才只不过刚刚开始。

虽然不少职业规划师都建议,大家在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要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免得走错路走弯路。当然,能有专业人士指导固然是好事,但未必人人都有这个意识和条件,况且,这还得看自身的能力和机遇。因此,职场专家认为,无论第一份工作是否如自己所愿,应采取“既选之则安之”的对策,过快地否定并且打退堂鼓不是上策,不如挖掘它的可取之处,比如工作方法、人际交往、处事经验等等,或许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你会发现,自己的另一片视野被打开,而它比曾经的理想更适合自己。当然,如果遇到一家骗子黑心公司,那还是要立即了断,以免权益受损。

图3:辞掉第一份工作的原因

数据来源:

告别第一份工作:分手后亦是朋友

男女间总喜欢讨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分手后还能做朋友吗?找工作和找对象有着众多的同理之道。都说“面试是相亲、入职是结婚、离职是分手”,当和一段并非“所爱”的恋情告别时,你还会对它有所留恋和感激吗?

在()关于“第一份工作”的调查中显示,36%的受访者“走得很坚决”,第二份工作与第一份工作毫无关联;而完全相关(同行业同职能)的仅占6%;选择留在“同行业”的占19%;选择“同职能”的占14%。

好不容易积累的工作经验,却亲手将它抹杀是不是很可惜?选择人生的第二份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跨行业跳槽是不是很冒风险?想必很多职业规划师们看到此,又要忍不住“训导”几句了。但受访者们的心态却都颇为乐观——“分手”后亦是“朋友”:79%的人都表示,他们在第一份工作中收获了“经验和教训”;10%的人收获了“职场人脉”;甚至还有4%的收获了“友情和爱情”。网友的留言也体现出他们心目中第一份工作的积极意义:

明白了工作的意义;

培养了事业心、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了综合素养;

看清了社会、了解了自己;

学会了职场维权……

它再糟糕、再失望,但还是有其可取之处。单拿人脉来说,就有28%的受访者表示,第一份工作积累下的人脉对自己之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另有18%的人表示,眼前虽然没有派上用场,但今后一定会有帮助。可见,人脉意识已经被普遍接受,职场就是张关系网,今天还是同事,明天就是客户;今天还是对手,明天就是战友。从第一份工作开始积累你的职场人脉,把它当成公司“福利”一样去用心对待。

职场专家认为:行业内的工作经验只是代表了你在行业内的位置,而职场教训、工作思路、人脉积累等等收获,却代表着你在职场里的位置。善于总结和反省的人,一般都不太会落得不如人的地步。无论你把自己的第一个公司描述得多么糟糕,只要它不违法乱纪,就一定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通过第一份工作,把自己曾经建立的“空中楼阁”落实到地,把纸上谈兵变成真枪实弹,提高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这些都是第一份工作带给你的巨大财富。

珍惜第一份工作: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老人”们总喜欢对“新人”们说:想当年,我刚毕业的时候……的确,过来人的经验总是那么宝贵,哪怕它不太成功甚至有点可笑,但这都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值得他们在后生面前摆摆姿态。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你可以骂它无数遍,却不得不承认它在你人生历程中的意义,所有的“第一次”总是让人记忆深刻:65%的参与调查者表示,第一份工作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宝贵的经验”;25%的人认为第一份工作是在“浪费时间”。无论它扮演着何种角色,都未必会打击到大家对于“职业理想”的追求:54%的受访者就表示,他们不会就此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而是继续努力追求;18%的人表示,第一份工作改变了他们之前的理想,并且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另有29%的人委曲求全,受现实所迫而暂时改变了原本的职业理想。

当你在第一份工作上遭受挫折和打击时,不用羡慕别人总能清楚坚定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因为自己的职场只能靠自己经营;如果你懵懵懂懂地踏入了第一份工作,没有摸清未来的方向所在,那就接受眼前的状况吧!只要永远保持希望,认真地用心地完成好自己目前的任务,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最后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出路的。

关于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应该注意什么,专家们已经给出了很多建议,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于第一份工作的态度,却是可以由自己把握的。珍惜、感恩、总结、反省,只有承受最初的职业压力,才能实现最终的职业理想。(完)

第一份工作不要看钱?这是坑人!


固然第一份工作积累经验比薪水高更重要的“心灵鸡汤”论调铺天盖地,但不乏完全反对这一论调的网友。持此论调的网友表示如果企业给的钱堪堪够生活费,甚至还要自己往里贴钱,那还是不要勉强自己了,连生存都困难,长此以往一定会心生怨怼。有网友说得心酸:“我吃饭的时候才想起来这世界是要钱的。”

网友“江户川冥柯”:千万不要抱着因为第一份工作就当学东西的心态,工资再低都去做,这后果不堪设想!在经验累积的过程中我的付出远远要小于收获,那这样的付出岂不是太不值得了?一两千元的月薪连郊区的合租房都租不起,还要靠父母寄钱来帮我交房租,心里真不是滋味!熬了一年后也只是刚好能养活自己而已,我有点后悔当时的选择了。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待在老家,至少吃住不用愁。

网友“洛言和”:这要归咎于一些很不负责任的 “前辈”和“砖家”。大学生刚毕业本身就有一种心惊胆战、小心翼翼的心理,因为大学生们在学校里就听闻了所谓“经验积累论”,认为只要有份工作其他都可以慢慢来,在没有经验之前不能要求太多。

其实工作了之后就发现这样的论点简直是坑人!我大学四年学习了不少专业知识,并非一无所知,工作就是拿我的实力来换钱的,企业为何不能拿出相应的报酬?所以,绝不要和那些因为没有经验就要压你工资的人妥协,那是对你辛辛苦苦学习的一种侮辱。

如果在实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委曲求全,但不要忘了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找一份无愧于你能力的工作,而不是在一个大谈工作经验的地方浪费人生!

网友“乌雪纷飞”:“砖家”害人不浅!有研究表明第一份工作对日后的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现在的市场马太效应凸显,行业内的好公司都挺有钱,而且舍得给应届生高工资,他们愿意花钱招来最优秀的人才,其人才储备和培养体系都比较完善。而只愿意为应届生支付较低薪水的公司,一般都是在业内排不上号的小公司,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支付了高工资后,应届生一旦羽翼丰满了也不愿继续留下来。相对的,他们招不到优秀人才,技术上也会落后,去这种公司待上几年你的技术就更落后了,自然更加找不到好工作!

网友“whisky-6”:求职其实就是把自己当成商品销售出去,卖价就相当于薪资。虽然不同商品的质量有好有次,但总归要有一个卖价,换言之也就是心理价位,尽量以能满足个人基本生活为基准,不然连生活都不能保证,还哪里有心思求发展前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擅长的方面,定期对自己充电、多关注专业的招聘网站和求职机会,随时做好准备,自信一些,好的机会总会来临的。没必要拿自己的劣势去迎合招聘单位的所谓高门槛高要求,“贱卖”自己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观点:工作的意义中包含着一点:首先是生存。而薪资更是直观地表明了你的“商业价值”。同样的,经济基础决定话语权,卯足干劲证明自己是值得的那一个吧!(完)

BBS热帖讨论:

面试谈薪被砍7千,你会直接找老板争取吗?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