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人生需要设计,职业更要提早规划。不会“读”自己,也不会“读”他人,自然就更读不懂自己今后的职业命运。那么,人生的规划应从何时开始呢?本周日,全球职业规划师刘毅将在市民讲坛提出建议。哈尔滨市一些教育专家建议,职业规划应从中学开始,应该让中学生们尽早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大学和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今后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工作。

让中学生知道“我是谁”

让中学生知道“我是谁”,然后再确定今后人生的发展目标,这是职业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哈理工大学副教授、哈工程大学博士、全球职业规划师刘毅曾在省内十几所重点高中就《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开展讲座,受到许多家长、学校欢迎。曾在大学做过招生、就业、留学、本科教学等工作的刘毅发现许多大学生对所报学校、专业缺乏了解,导致入学后学习兴趣不高。某高校研究所调查显示,逾5成大学生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不理想,近2成大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3成学生对所学专业热情不高。仅有3.4%的学生入学前了解所报专业。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因不满意所考入的大学或专业选择复读,甚至厌学。大学生出现的这个问题已经带有普遍性。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刘毅开始将目光前移到中学。中学生们每天埋头于书海题海,很少有中学生能自主设计自己的未来,基本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这些也促使他本周末走向市民讲座,为更多市民普及新生职业规划。他建议,职业生涯规划书应该从中学做起,如此,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激励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其次,可帮助中学生了解各类大学及专业的具体情况,提高将来考入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满意度;再次,可帮助学生了解自我。

刘毅对中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前,通常通过小测试的方法让学生解决“我是谁”的疑问。他将写有好动、好静、喜欢足球、喜欢音乐等反映各种性格、爱好的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以做游戏的形式选择卡片。最后,根据学生的选择,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社会背景、人脉资源等综合后制订规划,受到学生、家长认可。

与刘毅的职业规划从中学开始相比,哈尔滨市的晟博潜能发展中心的王立新、荣涛两位老师干脆建议职业生涯规划从娃娃开始。在学校教育阶段,小学期间注重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企业,接触社会,了解一些行业的特点,积累对各种职业的感性认识。中学时代,则让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甚至可以进行一些实际操作课,还可以组织同学共同探讨某个职业规划话题。

人生的成功从规划开始

经过近10年的积累,刘毅从最初给家长提参考建议,到如今可以很系统地提供学生未来的分析报告。人有差异,但并无优劣之分。针对不同的学生,刘毅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

9年前,当国人对小语种还不了解时,他就根据身边两名女高中生的特点,建议其未来报考小语种大学学习日语。两位女孩都是数学底子差,想要提高成绩难度很大。而两人的英语和语文较好。采纳刘毅的建议后,两个女孩开始在高中时就有意识地侧重训练语文、英语的运用能力。2001年高考时,一人考入燕山大学,一人考入黑龙江省东方学院,都选择日语专业。随后,刘毅跟踪指导,建议考入燕山大学的女孩选修法语作为二外,建议另一女孩不要放弃,继续考研。因为,他了解,考取小语种的研究生都由高校自己出题,考研难度相对要小。燕山大学的女孩在大学时目标明确,后考入北外研究生,毕业后留校至今。另一位女孩虽没考上研究生,却通过了国际日语一级考试,因此被广东中山市一家外企高薪聘请。了解到国外对有钢琴特长、英语好的学生更看重的信息后,刘毅建议女孩圆圆从小学钢琴。圆圆的父亲上大学时曾是校园十大歌星,喜欢文体活动。圆圆也有表现欲:愿意主动传道授业解惑。回到家就愿意教自己的爷爷学拼音,还愿意将家里的小妹妹关到一间小屋子里,教妹妹英语、故事……这些特点让刘毅感到,圆圆适合到国外发展,因为会弹奏钢琴不行,最重要的还要会教别人弹奏钢琴。

学习不好的孩子每个班都有,这部分群体就无药可救了吗?刘毅从孩子身上总能发现亮点。王军从小不爱学习,每次考试差不多都是班级倒数第一。一说到学习的话题,家里就充满火药味。刘毅观察王军平时表现和父母遗传,看到王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每天不停地运动,却不感到累,体能好又灵活。而王军的父亲毕业于体育学院,又在学校担任体育教师。于是,建议王军从事一项体育运动。在选择主攻的体育项目中,刘毅放弃踢足球的选择,因为他研究发现,好的足球运动员的智商都很高,而王军智力不够。于是,他建议王军从事冰球运动,他还发现王军扑救灵活,又建议王军选当冰球守门员。经过几年训练,王军成了哈市少年冰球队的一号守门员。如今,14岁的王军已经多次到北京参加比赛。在王军与著名演员英达的朋友出资组建的体育俱乐部进行比赛中,被俱乐部相中,正准备与王军签约,让其到北京打球,俱乐部负担一切费用。

在帮助中学生作职业规划时,不可避免中国特色。一位在电力系统工作的学生家长找到刘毅咨询高考志愿填报问题,家长考虑到就业难的问题,希望孩子能报考电器自动化专业。因为,该专业大学毕业后可以到本单位就业。刘毅分析后认为,该女孩物理成绩不好,不适合学该专业,建议女孩填报小语种。而当有学生家长提出想报考法律等相关专业时,刘毅都会暗示:家中如果没有公检法系统的人脉资源,最好不要报考,因为就业压力太大。他还建议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走艺术考试的路子。经他建议,一位考生选报艺术院校,突击15天艺术特长后,顺利通过艺术考试,升入大学。刘毅苦笑道:职业规划除了考虑学生的性格兴趣外,必须与国情相结合,否则会耽误孩子的前程。

扩展阅读

职业规划应从何时开始?


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应从初中开始的文章,小编认为越早为自己规划好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对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深圳特区报北京3月11日电 (特派记者 杨媚 杨丽萍 韩文嘉) 我国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就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呼吁。

王康认为,如今社会上盲目追求名校、专业不对口等现象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有关。不少家长不管孩子兴趣、特长与能力,不问产业、事业发展趋势,不顾特定职业入职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还导致我国80%以上高中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盲目跟从社会热点,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让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也给国家造成很大的就业负担。

他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为近半数初中生毕业后的科学分流提供指导,同时也为以后高中、大学的职业选择与求学规划、职业教育等奠定基础。

为了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中学阶段教育,王康建议教育部将相关工作纳入教育系统十三五规划的范畴,尽早出台《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纲要》。建议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各相关学校以选修和大课的形式开设课程,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及重要意义。进入高中阶段以后作为必修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职业生涯体验室。

在师资力量上,王康建议聘请具有国家生涯规划师资质的专业人士,对现行初、高中担任德育课或心理课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或外聘社会上具有实战经验的生涯规划师担任兼职教师。他还建议教育部要组织高校开设相关专业,从根本上化解初高中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匮乏的问题。

大学新生职业规划应从入学开始


日前,记者从国内著名的IT培训公司北大青鸟APTECH获悉,进入9月份以来,在一些城市出现了大量刚入学大学新生前来咨询职业培训,甚至已有人报名参加相关课程培训,在某些培训中心,这类刚入学大学新生在本阶段招生中已占到相当比例。IT职业培训已经渗透到新入学的大学生中间。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大学新生及其家长自入学就开始关心四年后的就业也正在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北大青鸟APTECH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以来,在北大青鸟APTECH软件工程师培训中心咨询和报名人以学生居多,其中主要的都是应届的毕业生,但是与往年不同,今年在这些学生报名者中,有不少还都是大学新生。

龚晓霞就是记者在北大青鸟APTECH培训中心做实地采访时见到的一个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她进入大学后不久就前来咨询BENET网络工程师培训。龚晓霞告诉记者,她在上高中时就非常喜欢上网,并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网页,虽然现在的专业并非计算机,但她已想好毕业后准备做一名网络工程师。

当前,大学大力推行的以技为本、素质教育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9月是一个新生步入大学校园的季节,同时也是毕业生走出校园重新定位的一个转折点。纵观2006年的多场招聘会,举一典型为例:多家用人企业在招聘会上纷纷打出各类高薪招聘专业型人才的海报,而收到的简历尚不足招聘岗位数的50%,其中合格的竟不足30%,而应届毕业生在30%中更是微不足道。由此可得出,在大部分的应届素质型毕业生中并非真正技术化。

今年,职业教育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各层面的广泛关注,人们提及最多的就是职业教育首先应为就业服务,从北大青鸟APTECH软件工程师培训中心的报名人员的类型来看,大学新生未雨绸缪,入学就为就业打下奠基石。职业培训在中国市场的越趋成熟的同时,也表明了,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规划也越趋成熟。

目前,中国大多数IT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面临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招到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员工对于一个企业固然重要,但是对于IT企业,更看重的是员工对某项IT项目的了解,应用和操作能力。而在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中,能在就职的新岗位中,迅速融入IT项目中的却是屈指可数。因此,要实现以技为本真正素质教育的过程,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新生参与职业培训的社会现象,在一个层面上透悉出的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完善,而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凸现的是个人的一种价值取向。职业培训与就业两者显现的是最直接的裙带关系。专业的职业培训为就业奠定的永远是一个基石。


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何时开始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何时开始》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何时开始

如果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到一个地方度假,您最愿意选择哪个岛?这不是一个旅游意向调查,而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最平常的测评。

   眼下,正是在校生 求职 的高峰,有关专家提醒 求职 者,职业生涯规划应从第一份工作开始。

   2004年4月北森公司与新浪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开展的第一次就业调查的结果表明:33.2%的人是先就业后择业,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是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大学生就业后1年内,有一半的人换了工作;两年内,有近四分之三的人跳了槽。而且,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有24.6%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 职业规划 问题,66.8%的人考虑过但不全面,只有8.6%的人比较充分地考虑了 职业规划 问题。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为工作而忙碌的人越来越多跳槽的多了,但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的人也多了。但是,真正能理智地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人却很少。正如一位职业生涯资深规划师所说:许多人在失业、就业压力下,找到工作就行成为最高指导原则,盲目就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和正在从事的工作没有什么交集,而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正在从事的工作也没有交集。

   从一个实事中找到另一个实事

   那么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周伦女士说:就是从一个实事中找到另一个实事。也就是根据 求职 人员自身的人格、兴趣、掌握知识等多方面的特点,找到求职人员真正适合从事的职业。

   这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简单的过程,很多求职者在 找工作 的过程中却无法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是什么。

   周伦讲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位出版商非常痛苦地找到周伦,他不知道自己今后将如何发展。当规划师问他最擅长的是什么时,他想了半天仍然回答自己擅长的是:出版、发行。很多求职者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自己曾经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周伦说。

   周伦介绍说,一次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分为8步:导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自我评估(兴趣和人格评估)、自我探索、职业调查与分析、职业生涯计划、职业准备、成功工作、反馈调查。

   其中,关键的步骤是自我评估和自我探索,因为,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能作出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其中的关键是弄清楚Being(我是谁)和Having(我有什么)的问题。为了分清我是和我有的关系,资深 职业规划 师杨开用简单的两个圆进行了解释。

   人们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圆:我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是这个圆旁边又慢慢地发展出了一个圆,这个圆包含了性别期待、家庭期待和文化期待,这个圆是我有。随着继续长大、教育程度不断加深,通常,我是和我有两个圆的距离越来越远。

   很多人 找工作 时更多地考虑的是我有这个圆,渐渐忽略了我是,这样的工作并不真正是适合自己的。

   其实,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就是给求职者找到我是这个圆。尽可能地找到我是和我有的交集,找到两方面的连接。

   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 人才 匮乏

   求职者们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与我国目前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 人才 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仅以上海 人才 市场为例,每年到该市各级劳动力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近60万人,到人才市场求职的也约有200万人。如果按照国外的职业规划/指导人员的平均服务人数每3000名求职者配1名职业规划师进行计算,上海市至少需要1万名以上的职业规划师。

   北森2005年7月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也表明: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群体仅占5.2%,这说明大部分学校的就业中心尚没有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或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其次,社会层面也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或组织。面对职业困惑,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专业机构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学生仅占1成。

   职业生涯规划业的软肋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业存在着几个明显的不足。

   首先是整个行业还不成熟。我国由于长时间受计划经济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不存在失业压力,基本不存在就业困难,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也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在改革全面启动后,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也越来越紧迫地排上了议事日程。但因为缺少积淀,所以行业内从业人员的认识、指导思路和方法普遍需要提高,人们接受职业规划的概念,接受由第三方提供职业指导的服务方式也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是理念上的差距。国内的职业指导人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职业规划、职业指导就应该有一个结果,就应该告诉来咨询者、来寻求规划帮助的人,路应该如何来走。而国外成熟的职业规划指导思想是:职业规划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自我探索的过程。来寻求规划帮助,接受咨询的人员应该得到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学开始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预测、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自己明确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合理的安排。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个性特征都在这一阶段得到塑造、发展和定型。大学生应当积极把握这一发展关键期,树立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争取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这对于大学生本人、高校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学开始,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家庭、用人单位三方的共同引导下,初步确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目标,以职业生涯目标为大纲,在大学期间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个人的积极努力。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充分发挥内因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端正态度,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其个人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深刻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使其真正地从内心乐于配合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每一项任务,一步一步地完成阶段性目标,最终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职业理想。大学生通过规范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社会需求导向相结合,重人文素养,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紧缺人才,这样就为毕业后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的科学系统规划。高校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及职业竞争能力,高校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倡导者,积极扮演好这个中介角色。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指导资源,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成立专门机构,聘任具有相应资质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外聘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企业家,打造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真正做到为每一名在校大学生提供科学完备、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

就业单位的高度重视。就业单位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尽早介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体系中,这样能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也能推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进一步发展。对用人单位来说,这样既可以扩大其在学校的知名度,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大幅度降低在人力资源成本上的支出。学校应重视用人单位在校园推介中的引导作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盲目性。学校要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调专业学习方向,将就业磨合期提前到在校期间。

职业生涯规划应从第一份工作开始


“如果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到一个地方度假,您最愿意选择哪个岛?”这不是一个旅游意向调查,而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最平常的测评。

 眼下,正是在校生求职的高峰,有关专家提醒求职者,职业生涯规划应从第一份工作开始。

 2008年4月北森公司与新浪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开展的“第一次就业调查”的结果表明:33.2%的人是“先就业后择业”,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是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大学生就业后1年内,有一半的人换了工作;两年内,有近四分之三的人跳了槽。而且,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有24.6%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职业规划问题,66.8%的人考虑过但不全面,只有8.6%的人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职业规划问题。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为工作而忙碌的人越来越多——跳槽的多了,但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的人也多了。但是,真正能理智地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人却很少。正如一位职业生涯资深规划师所说:“许多人在失业、就业压力下,‘找到工作就行’成为最高指导原则,盲目就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和正在从事的工作没有什么交集,而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正在从事的工作也没有交集。”

 从一个实事中找到另一个实事

 那么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周伦女士说:“就是从一个实事中找到另一个实事。”也就是根据求职人员自身的人格、兴趣、掌握知识等多方面的特点,找到求职人员真正适合从事的职业。

 这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简单的过程,很多求职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却无法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是什么”。

 周伦讲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位出版商非常痛苦地找到周伦,他不知道自己今后将如何发展。当规划师问他最擅长的是什么时,他想了半天仍然回答自己擅长的是:出版、发行。“很多求职者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自己曾经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周伦说。

 周伦介绍说,一次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分为8步:导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自我评估(兴趣和人格评估)、自我探索、职业调查与分析、职业生涯计划、职业准备、成功工作、反馈调查。

 其中,关键的步骤是自我评估和自我探索,“因为,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能作出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其中的关键是弄清楚Being(我是谁)和Having(我有什么)的问题。为了分清“我是”和“我有”的关系,资深职业规划师杨开用简单的两个圆进行了解释。

 人们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圆”:“我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是”这个“圆”旁边又慢慢地发展出了一个“圆”,这个“圆”包含了“性别期待”、“家庭期待”和“文化期待”,这个“圆”是“我有”。随着继续长大、教育程度不断加深,通常,“我是”和“我有”两个“圆”的距离越来越远。

 很多人找工作时更多地考虑的是“我有”这个“圆”,渐渐忽略了“我是”,这样的工作并不真正是适合自己的。

 其实,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就是给求职者找到“我是”这个“圆”。尽可能地找到“我是”和“我有”的交集,找到两方面的连接。

 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匮乏

 求职者们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与我国目前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仅以上海人才市场为例,每年到该市各级劳动力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近60万人,到人才市场求职的也约有200万人。如果按照国外的职业规划/指导人员的平均服务人数———每3000名求职者配1名职业规划师进行计算,上海市至少需要1万名以上的职业规划师。

 北森2008年7月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也表明: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群体仅占5.2%,这说明大部分学校的就业中心尚没有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或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其次,社会层面也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或组织。面对职业困惑,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专业机构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学生仅占1成。

 职业生涯规划业的软肋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业存在着几个明显的不足。

 首先是整个行业还不成熟。我国由于长时间受计划经济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不存在失业压力,基本不存在就业困难,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也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在改革全面启动后,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也越来越紧迫地排上了议事日程。但因为缺少积淀,所以行业内从业人员的认识、指导思路和方法普遍需要提高,人们接受职业规划的概念,接受由第三方提供职业指导的服务方式也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是理念上的差距。国内的职业指导人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职业规划、职业指导就应该有一个结果,就应该告诉来咨询者、来寻求规划帮助的人,路应该如何来走。而国外成熟的职业规划指导思想是:职业规划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自我探索的过程。来寻求规划帮助,接受咨询的人员应该得到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规划应从第一份工作开始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如果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到一个地方度假,您最愿意选择哪个岛?这不是一个旅游意向调查,而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最平常的测评。

 眼下,正是在校生求职的高峰,有关专家提醒求职者,职业生涯规划应从第一份工作开始。

 2008年4月北森公司与新浪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开展的第一次就业调查的结果表明:33.2%的人是先就业后择业,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是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大学生就业后1年内,有一半的人换了工作;两年内,有近四分之三的人跳了槽。而且,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有24.6%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职业规划问题,66.8%的人考虑过但不全面,只有8.6%的人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职业规划问题。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为工作而忙碌的人越来越多跳槽的多了,但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的人也多了。但是,真正能理智地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人却很少。正如一位职业生涯资深规划师所说:许多人在失业、就业压力下,找到工作就行成为最高指导原则,盲目就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和正在从事的工作没有什么交集,而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正在从事的工作也没有交集。

 从一个实事中找到另一个实事

 那么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周伦女士说:就是从一个实事中找到另一个实事。也就是根据求职人员自身的人格、兴趣、掌握知识等多方面的特点,找到求职人员真正适合从事的职业。

 这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简单的过程,很多求职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却无法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是什么。

 周伦讲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位出版商非常痛苦地找到周伦,他不知道自己今后将如何发展。当规划师问他最擅长的是什么时,他想了半天仍然回答自己擅长的是:出版、发行。很多求职者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自己曾经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周伦说。

 周伦介绍说,一次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分为8步:导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自我评估(兴趣和人格评估)、自我探索、职业调查与分析、职业生涯计划、职业准备、成功工作、反馈调查。

 其中,关键的步骤是自我评估和自我探索,因为,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能作出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其中的关键是弄清楚Being(我是谁)和Having(我有什么)的问题。为了分清我是和我有的关系,资深职业规划师杨开用简单的两个圆进行了解释。

 人们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圆:我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是这个圆旁边又慢慢地发展出了一个圆,这个圆包含了性别期待、家庭期待和文化期待,这个圆是我有。随着继续长大、教育程度不断加深,通常,我是和我有两个圆的距离越来越远。

 很多人找工作时更多地考虑的是我有这个圆,渐渐忽略了我是,这样的工作并不真正是适合自己的。

 其实,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就是给求职者找到我是这个圆。尽可能地找到我是和我有的交集,找到两方面的连接。

 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匮乏

 求职者们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与我国目前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仅以上海人才市场为例,每年到该市各级劳动力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近60万人,到人才市场求职的也约有200万人。如果按照国外的职业规划/指导人员的平均服务人数每3000名求职者配1名职业规划师进行计算,上海市至少需要1万名以上的职业规划师。

 北森2008年7月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也表明: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群体仅占5.2%,这说明大部分学校的就业中心尚没有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或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其次,社会层面也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或组织。面对职业困惑,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专业机构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学生仅占1成。

 职业生涯规划业的软肋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业存在着几个明显的不足。

 首先是整个行业还不成熟。我国由于长时间受计划经济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不存在失业压力,基本不存在就业困难,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也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在改革全面启动后,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也越来越紧迫地排上了议事日程。但因为缺少积淀,所以行业内从业人员的认识、指导思路和方法普遍需要提高,人们接受职业规划的概念,接受由第三方提供职业指导的服务方式也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是理念上的差距。国内的职业指导人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职业规划、职业指导就应该有一个结果,就应该告诉来咨询者、来寻求规划帮助的人,路应该如何来走。而国外成熟的职业规划指导思想是:职业规划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自我探索的过程。来寻求规划帮助,接受咨询的人员应该得到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职业规划高考志愿开始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张新雄报道:武汉人才市场的职业测评业务近来有些火,近半个月来,有近百人前往做测评,同比是往年的数倍。其中,大学生及高中毕业生占绝大多数。据相关人士介绍,学生们如此看好职业测评,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

小刘的父母是公务员,从小就希望儿子将来能子承父业,一样做公务员。可小刘小时候喜欢拆钟表等机械,理想是当发明家和科学家。父母定的职业目标自己不喜欢,小刘在学习时明显缺乏动力,成绩一直不理想,今年高考成绩不足400分。

日前在选专业和职业方向时,小刘与父母发生了分歧。通过职业测评发现,小刘喜欢从事技能型工作,并且喜欢研究。综合分析后,职业测评师给小刘提出的建议是学习车辆制造专业。对于这个建议,小刘和父母都非常满意。

鹃子是武汉某重点高中学生,今年高考成绩超过600分。因为文理科成绩均衡,鹃子在选报专业时有些犯难。通过职业测评发现,鹃子的知觉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机械推理能力等均相当不错,适合在理工科发展。此外,鹃子性格内向,乐群性指数不高,这样的性格比较适合做研究。专业人员最后给出的意见是:建议报读生物科学、建筑设计等专业。

高级职业测评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王晰璐介绍,很多职场人因为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选错专业、选错职业,最终枉费时光,个人职业脚步紊乱。高考选专业,是人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大学生乃至高中生纷纷做职业测评,是个好现象。她说。


职业规划从脚下开始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职业规划从脚下开始》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王越(化名),一位名牌大学应届研究生,从一个四星级酒店的行李员实习生做起,每天5点起床,帮客人开门关门、接送行李。然后又去一家五星级酒店最苦的客房部实习,打扫房间、更换床单、清洗马桶。8个月的实习生活后,他的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最终为他赢得了五星级酒店的录取意向。王越说,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然后坚持走下去。王越的故事对你有所触动吗?你是否也有类似的职业规划?

从联合国的厕所开始

Saddy27岁留学生

在小公司干了两年,我觉得没前途想出国留学,没想到一个师姐的经历却改变了我的想法。师姐当年在联合国里打工做清洁工、打扫厕所,后来,其他工作人员偶跟她交谈时,发现她原来是个在读研究生,于是有些整理文件的杂活,别人会问她愿不愿做,师姐二话没说接了下来。她做得好,别人给她的任务越来越多,越来越信任她。等到师姐毕业,便成了联合国的正式员工。

之前觉得小公司发展没有机遇,但是说不定这家小公司就是我事业生涯中的联合国的厕所。受到师姐和王越故事的启发,我调低了自己出国读书的期望,放平心态,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尝试一下,好的前景是做出来的,不能光靠脑子想。

学的就是一种态度

山姆26岁应届毕业生

我今年也面临研究生毕业,我学的电子,跟王越同学的旅游相差很多,因为术业有专攻,我们的发展规划肯定不太一样。我认识的读酒店管理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豪华酒店最苦最累的岗位上实习,许多跨国公司招收的管理培训生,遵循的也是你要学管理先学会被人管理的原则,把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派到最基础的岗位实习一年。我自己也不介意从工厂的工人做起,可以熟悉制作的工艺,但这样做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而打地基,如果长期在这个岗位上干活,我是不太能够接受的。我想王越同学也应该是一样的想法。

我觉得王越最可贵的是他肯干、谦虚的态度。我现在签约的工作,虽然是研究性质的,但公司也要求我们有入厂培训。这几个月到一年的工人生涯,会很苦,已经有人开始抱怨公司这样做是否有必要,很明显大家对待工作的态度,在这里便拉开差距了。工人的工作不难做,但是有人一脸埋怨地做,有人睁大了眼睛认真地做,做的时间越长两者的差距会越大。王越的成功,简单地看是干体力活干出来的,我看还是他谦虚学习的态度决定了一切。我们有很多刷马桶的机会,但如果我们的态度不改变,恐怕刷不出我们的职业未来。

确定了就认真干

AngelaCao

毕业后我被安排去一家有名的连锁超市实习做收银员。为了能了解超市的整个运作流程,哪里最累我就自愿上哪。恰逢过年,我主动要求加班,一加就是三天,回家后脚肿得连鞋子也脱不下来了,可我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一个星期后,总公司招聘财务,不是财务专业的我竟意外地被推荐了,并且因诚实好学的态度被录取。为了能迅速提高专业水平,我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各种相关培训。在那里工作的几年我没有让相信我的人失望!离开这家公司后,我又很顺利地进了一家外资企业的财务部工作。

有时候职业规划应随实际做调整,这样才实际可行。但确定目标后,就必须认真对待,这样才有希望。

职业规划 “大一”开始


大学生活开始已有一段时间了,很多新鲜事让我对今后的道路充满期待,但兴奋之余,却有一丝迷茫。尤其在学习上,再也不像高中那样,老师每天都布置作业,还有升学这根无形指挥棒时刻牵引着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努力学习,就能达到最终的目标。而现在,虽然报考了经济专业,可我并不清楚自己是否喜欢这门专业,不知道自己未来该做什么,希望老师能给我一些帮助,告诉我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刚上大学一年级的陈同学最近烦恼地和记者探讨。其实,新生所面对的迷茫,是对未来目标的不确定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带着目标、带着方向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从专业文化课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多方面为四年后的工作做准备。

毕业生感叹职业目标模糊

明年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已陆续在为自己的毕业做准备,写毕业论文、制作应聘简历、参加招聘会。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学生参加招聘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我也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多去参加些招聘会,多投些简历,找不找得到好工作就全凭运气了。今年上大四的小王告诉记者,现在就业竞争这么激烈,工作应随行入市,能找个薪水不错的工作就行了。

同样是大四学生的徐林,最近却忙着接受毕业前的职业规划指导,他告诉记者:同班同学都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指导,但现在要开始找工作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一种什么样的工作,这让人非常迷茫和苦闷。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最好能更早些。

目前,大学生职业目标相对模糊,对自我缺乏认知,而职业规划后再去找工作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共识。听了职业规划专家的分析后,我觉得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否则大学时光很可能虚度。文理学院经济系营销专业大四的冯同学说,我在上海大学的朋友为我推荐了一位创业指导老师,他根据我的性格和家庭背景,帮我分析了所读专业的优劣势以及适合发展的职业。现在我求职的目标变得十分明确,而且还让我明白了求职要不随便牵手、更不随便放手的道理。我相信我今后的职业生涯会走得更顺利。

职业规划最好从大一开始

其实在很多国家,职业规划教育非常普及。比如英、日、美等国家,从中小学就开始系统传授职业规划知识,高中学校拥有专业的职业规划队伍,请专家给孩子们作职业兴趣分析,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但在我国,职业规划还刚刚起步,在初中、高中根本是空白,即使在大学,系统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也只是少数,而且时间安排都比较晚,大多在大四临近毕业时。

究竟职业规划什么时间做最合适?专家认为从大一时就应开始做职业规划。有些专家认为,职业规划开始得越早越好,在高中时代就可以给自己拟订一个职业规划,但这不仅受到当前教育体制的限制,而且高考以分数论高低,学校选择、专业选择都受到影响。因此,对于目前的学生而言,进入大学立即开始职业规划是较为恰当的。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也很有讲究,除了可以找专业的职业规划老师外,自己也可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归纳。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自我觉察、自我探索,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特长和专业知识等。其次要认识职业社会,学校里的学习只针对理论知识和信息,而没有深入分析,对于现实社会,学生无法更多、更深地接触。因此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可以多进行职业环境的探索,包括行业、企业和职业三方面,认识不同职业所要要的知识、技能、经验、个性等,认识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发展路径等。第三,要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发现自己与理想职业之间的差距,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全面素质,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不断评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由应届毕业生简历网提供更多的职业-职场相关资料: 签约违约 求职陷阱 劳动法 职场动态 职业测评 范文资料

职业规划,从脚下开始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职业规划,从脚下开始》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王越(化名),一位名牌大学应届研究生,从一个四星级酒店的行李员实习生做起,每天5点起床,帮客人开门关门、接送行李。然后又去一家五星级酒店最苦的客房部实习,打扫房间、更换床单、清洗马桶。8个月的实习生活后,他的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最终为他赢得了五星级酒店的录取意向。王越说,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然后坚持走下去。王越的故事对你有所触动吗?你是否也有类似的职业规划?

从联合国的厕所开始

Saddy27岁留学生

在小公司干了两年,我觉得没前途想出国留学,没想到一个师姐的经历却改变了我的想法。师姐当年在联合国里打工做清洁工、打扫厕所,后来,其他工作人员偶跟她交谈时,发现她原来是个在读研究生,于是有些整理文件的杂活,别人会问她愿不愿做,师姐二话没说接了下来。她做得好,别人给她的任务越来越多,越来越信任她。等到师姐毕业,便成了联合国的正式员工。

之前觉得小公司发展没有机遇,但是说不定这家小公司就是我事业生涯中的联合国的厕所。受到师姐和王越故事的启发,我调低了自己出国读书的期望,放平心态,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尝试一下,好的前景是做出来的,不能光靠脑子想。

学的就是一种态度

山姆26岁应届毕业生

我今年也面临研究生毕业,我学的电子,跟王越同学的旅游相差很多,因为术业有专攻,我们的发展规划肯定不太一样。我认识的读酒店管理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豪华酒店最苦最累的岗位上实习,许多跨国公司招收的管理培训生,遵循的也是你要学管理先学会被人管理的原则,把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派到最基础的岗位实习一年。我自己也不介意从工厂的工人做起,可以熟悉制作的工艺,但这样做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而打地基,如果长期在这个岗位上干活,我是不太能够接受的。我想王越同学也应该是一样的想法。

我觉得王越最可贵的是他肯干、谦虚的态度。我现在签约的工作,虽然是研究性质的,但公司也要求我们有入厂培训。这几个月到一年的工人生涯,会很苦,已经有人开始抱怨公司这样做是否有必要,很明显大家对待工作的态度,在这里便拉开差距了。工人的工作不难做,但是有人一脸埋怨地做,有人睁大了眼睛认真地做,做的时间越长两者的差距会越大。王越的成功,简单地看是干体力活干出来的,我看还是他谦虚学习的态度决定了一切。我们有很多刷马桶的机会,但如果我们的态度不改变,恐怕刷不出我们的职业未来。

确定了就认真干

AngelaCao

毕业后我被安排去一家有名的连锁超市实习做收银员。为了能了解超市的整个运作流程,哪里最累我就自愿上哪。恰逢过年,我主动要求加班,一加就是三天,回家后脚肿得连鞋子也脱不下来了,可我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一个星期后,总公司招聘财务,不是财务专业的我竟意外地被推荐了,并且因诚实好学的态度被录取。为了能迅速提高专业水平,我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各种相关培训。在那里工作的几年我没有让相信我的人失望!离开这家公司后,我又很顺利地进了一家外资企业的财务部工作。

有时候职业规划应随实际做调整,这样才实际可行。但确定目标后,就必须认真对待,这样才有希望。

成功,从职业规划开始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2010年10月,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指出,近年来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生中,因各种原因退学人数占在校生数平均每学年为0.75%,即每学年约16万人。这一数据,虽然相比此前有关调查机构公布的50万少了不少,但是,16万大学生退学,还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同样,这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退学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

这也是本文想要寻找的答案。

不为选择未来“分心”,必为未来天天“闹心”

熊丙奇

熊丙奇简介:着名教育学者,上海交大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16万大学生退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大学教育质量令学生不满意;二是高考志愿填报中,由于学生对志愿填报政策不了解,以及选择空间有限,一些学生被录取进入不理想的学校,或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三是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也不适应所选的学校及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失

对于前两方面原因,这需要通过大学教育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改善大学服务,以及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加以改变。如一名学生可以在高考升学中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学校录取的专业、提供的奖助学金进行选择,无疑会大大减少抱憾进入某所学校某一专业的可能。而在相关制度未改革时,对于考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这就是在上大学之前,就做好较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大学、专业,以减少报考大学的盲目性。

国内某所着名高校曾在大一新生中抽出了1400人作为调查样本,数据显示,考生对所报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仅2.1%表示“非常了解”,35.5%则“不太了解”,甚至有10%左右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48.6%的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会考虑换专业;此外66.1%的学生将“学校的知名度”作为填报志愿时的第一考虑因素。同时,某调查机构披露的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仅有29.5%的人表示满意自己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0%的人表示一般,还有29.5%的人表示不满意。如果不满意自己的专业怎么办?在调查中,73.2%的人选择接受现实,9.9%的人选择跨专业考研,另有8.4%的人则试图转换专业。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很多大学生是在自己并不了解、不满意的学校和专业里学习,这样的学习状态堪忧。而出现这种局面,与他们中学学习期间,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有关。

“被规划”“被管理”的包办式选择

我国中学普遍强调学生的知识教育,同学们的第一要务是提高与高考相关科目的成绩,为此,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很多事,包括学习时间的安排、选择课外辅导班等,大多由老师和家庭包办代替。学生们完全“被规划”“被管理”,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自主规划、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在对未来发展影响巨大的高考填报志愿中,不少考生也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任务是考出好的分数。而父母就应该完全为自己做出选择,加上很多父母对此也乐于包办,一方面,这可让孩子完全“贯彻”父辈的意图上某所大学,实现家族的某种愿望,另一方面,也可让孩子全心投入学习,不为了解大学、专业,掌握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分心”。但父母的判断与选择,体现的是他们的价值观,极有可能不符合学生的心意,更重要的是,上大学是学生自己的事,不可能由父母代替自己上大学。当自己天天要和自己并不了解、不满意的学校和专业打交道时,很多同学才后悔不事先了解学校、专业,但已经为时已晚,除非选择退学,重头来过。

高考目标明确,大学之后却模糊

不为选择未来“分心”,其结果是未来天天被此“闹心”。这两者的利弊,根本不必分析就十分明了。在美国,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校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引导,学生们可以选择未来自己准备从事的职业,进行初中、高中以及上大学的简单规划;在加拿大,十年级有一门专门的课程Planning,要求所有学生必修,这门课程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职业,并根据自己的职业选择,确定上大学的目标,选择中学的课程。这种伴随在求学生涯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更为自主,同时也更具责任感。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学生不可或缺的必修课,规划意识和能力的缺失,会造成每个学生重大的人生缺失。

反观我国,很多高中生可以说出自己的高考目标,是上一本还是上二本,或者进某所名校,但是,为什么要上这所大学,大学毕业之后有怎样的打算,却很模糊。这往往会造成一种普遍现象,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目标缺失,失去了进一步奋斗的动力,大学在混日子中度过。对此,国务院总理温xx在2011年与网友的交流中也感到忧虑:“为什么高中毕业上大学就以为学习到头了?就会出现真正埋头学习的人少了?”这一问题需要多方求解,而每个高中生及家长,也要从自身寻找问题的答案。

从前面退学的原因中我们发现,很多高中生由于没有对自己的生涯进行相关的职业规划,导致填报志愿几乎没有自己的想法,要不随心随意选择,老师、家长怎么说就怎么填,或是关系好的同学选了这所大学,自己也选,导致进入大学后出现对专业、大学满意度不高的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职业规划,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以及什么时候开始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金海燕周文芳

金海燕简介:浙江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求是学院党委书记,全球职业规划师,职业生涯教练。

周文芳简介:杭州21世纪人才评价中心主任,全球职业规划师,浙江省教育厅职业规划专家首批专家。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个叫做比塞尔的村庄,它地处一块绿洲旁边,被誉为沙漠中的一颗明珠,如今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观光游览。可当初若不是肯·莱文从这里走了出去,并把它介绍给世人,恐怕这里至今还不为人们所知。

因为在此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所以,人们就认为,这儿根本就走不出去,也就没有人再去尝试了。

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来到这里的时候,听到别人这么说,当然不相信,因为自己既然走得进来,就一定可以走出去。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肯定还是转回原来出发的那个地方。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肯·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3天就走了出去。但是,比塞尔人为什么祖祖辈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足够半个月吃喝的水和干粮,牵了两峰骆驼就上路了。肯·莱文这回没有带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是拄了一根木棍跟在那个比塞尔人的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在第11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才终于明白: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由于比塞尔位于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如果不认识北极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走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他雇用的那个比塞尔人。他告诉这个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3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以上《职业规划应从中学开始》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中学生职业规划”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