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汇总八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一日活动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9日
二、活动地点:
爱尚超市
三、参与人员:
中1班部分幼儿;两名教师;两名保安。
四、活动目标:
1、认识超市的服务人员,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
2、学习购物,并能够在超市的工作人员提醒下,尝试独立进行购物,提高自主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处理好陌生人的礼物诱惑,提高自己独立性与社会实践技能。
3、懂得在超市要遵守公共秩序,并使用自带购物袋,有环保意识。
五、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相机,幼儿每人五元人民币,人手一个购物袋。
2、经验准备:幼儿学习并认识商品的价格;参观前谈话:你去过超市吗?里面有什么?我们去超市参观,该注意什么?你想了解超市的哪些事情?我们可以问谁?
六、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常见的蔬菜、肉食和水果
(1)了解相关的蔬菜名称和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通过认识蔬菜、肉食和水果,激发幼儿爱吃蔬菜的欲望。
2、社会实践活动“我来购物”
(1)提前给幼儿提出要求,注意活动安全。
(2)认识超市的服务人员,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并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认识售货员、保安、收银员,并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并且能够按照他们要求进行活动,懂得遵守超市的公共秩序。
(3)组织幼儿参加购物活动,要求幼儿在老师的提醒下,进行购物活动。(将幼儿按照每组5~6人进行分组活动,最后集中在收银台进行结账)
(4)结账时提醒幼儿使用带来的购物袋,培养环保意识。
七、安全保障措施:
1、教师组织好幼儿活动,保育老师照顾幼儿逛超市的护理工作。
2、教师对幼儿进行逛超市前的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己保护能力。
3、注意幼儿的言行文明,提醒幼儿有礼貌。
4、逛超市时要做到井然有序、不推挤、不打闹。
5、逛超市结束时清点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晨间活动:
1、桌面玩具
2、户外活动:彩色圈、拖小猪、布飞碟、飞标、踢毽子、小推车。
晨会:
谈话活动:你吃过哪些糖果?(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
活动一:甜甜的糖果(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品尝,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味道,知道糖果种类的丰富多样。
2、探索着打开糖果包装纸,并知道不乱仍糖纸。
3、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准备:
糖果(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味道不同等)若干,用果盘装着放在幼儿中间,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糖果。
(1)、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带来的糖果
“今天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糖果,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带的是什么糖吧。”(幼儿互相介绍)
(2)、观察糖果的种类,区别异同处。
“盘子里的糖果真多,他们一样吗?分别是什么糖?有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从包装纸、大小、硬软上来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这些糖果是各种各样的,如:棉花糖、巧克力糖、水果糖……..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还有小的,有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还有不同包装纸和不同图案糖纸的糖……..
2、品尝糖果,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流,获得有关糖果的感性经验。
(1)、“你们想不想来尝一尝这些糖果?”(想)
“我们每人选一颗糖果尝尝,说说你吃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糖果吃到嘴里有又有什么变化?”(糖慢慢化了,没有了……..)
(2)、幼儿选糖果,并剥开尝尝,亲身体验各种糖果的味道及糖果的变化。
提醒幼儿在剥糖纸的过程中,动脑筋想想怎么剥最快。
教育幼儿不乱仍糖纸,糖纸进果盘。
3、教师小结。
“糖果是各种各样的.,味道有甜、有辣、有酸、有苦……你还吃过什么味道的糖呢?下课后和你的好朋友去说一说,好吗?”(好)
活动二:甜甜的棒帮糖(手工)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尝试的基础上,探索用油泥制作棒棒糖。
2、学习使用铺助材料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实物:各种各样的棒棒糖。
2、铺助材料:吸管、游戏棒、牙签、糖纸、透明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上节课的活动内容)
(1)、“上一节课张老师给你们认识了什么?(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可加紧提示他。”
(2)、你吃的是什么样子的糖
分别让幼儿回答,教师同时提醒,圆形、方形,扁扁的,等等的。
(3)、你们除了吃过刚才张老师给你们的糖以外,还吃过什么样子的糖呢?(分别让幼儿讲述,如有幼儿说出棒棒糖,即时出示各种检棒糖,如没有幼儿说出,老师出示实物棒棒糖)。
二、出示实物各种各样的棒棒糖,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1)小朋友你们吃过棒棒糖吗?
(2)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明确棒棒糖上面都插着一个小棒子)
(3)每根棒棒糖下面都什么?
三、布置活动任务
(1)今天福娃超市里打电话给朱老师,超市里的棒棒糖没有了,请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帮忙做一些棒棒送去,你们愿意吗?
(2)那么棒棒糖怎么做呢?朱老师先来做一个好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老师这儿做棒棒糖的材料。分别出示:橡皮泥、泥工板;吸管、游戏棒、牙签、糖纸、透明胶。
一、晨间与离园
1、入园时主动向周围的人问好,愉快接受晨检,按号数插好自己的晨检牌。
2、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值日生主动帮助排好桌椅、摆放玩具,整理活动室。
3、离园时,带好自己的物品,自觉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不独自离园,不跟陌生人走,主动跟周围的人道别。
二、户外体育活动
1、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参加活动。
2、精神饱满地做操,动作有力、合拍。
3、正确使用活动器械,不争抢,安全地玩,活动后将玩具归类收放整齐。
4、主动擦汗,休息后自觉补充水份。
三、集中活动
1、活动中保持端正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时声音响亮。
2、正确操作学具材料,爱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3、写、画时姿势正确,握笔姿势保持正确。
4、值日生协助老师收拾整理学具及材料。
四、点心及午餐
1、有秩序地盥洗,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擦手,不玩水,洗好后关紧水龙头。
2、值日生协助分发餐具、点心,餐后主动擦桌子,整理桌面。
3、专心进餐,不挑食、偏食,尽量不掉饭粒,保持桌面干净。餐后正确使用毛巾擦嘴、脸,用凉开水漱口。
五、午睡及起床
1、入厕后安静进入寝室,换好拖鞋、衣服,将拖鞋摆放整齐后有秩序地上床。
2、保持正确睡姿,不蒙头睡,不趴着睡,不玩棉被、草席,不影响同伴。
3、起床后,先穿好衣服,叠好被子,换好鞋子,再将拖鞋放回鞋架上。
4、整理好自己的仪表,自由饮水。
六、游戏与区角活动
1、选择自己喜欢的区,与同伴商量后,自觉围靠区角再玩。
2、积极参与游戏,爱惜玩具材料,遵守游戏规则,不发出噪音,不影响同伴。
3、与同伴友好合作,主动想办法克服游戏中的困难。
4、活动后将玩具材料分类摆放整齐。
一、活动内容:
歌曲《妈妈的眼睛》
二、活动目的:
1、反复感受三拍子歌曲柔和、优美的旋律,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词内容
2、发想象力,体验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爱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挂图2幅、录音机、磁带等
2、课前通过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妈妈,激发他们对妈妈的爱。
四、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参观动物园》
(二)复习歌表演:《给爷爷奶奶捶捶背》。
边演唱边做动作,把关心你我奶奶的情感在歌表演中表现出来。
(三)感受歌曲
1、听听、看看。
(1)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进行讲述:“美丽的夜空,总有许多光亮的'小星星出来,那么在我们的脸上,嘴巴、眼睛、鼻子哪个最亮?”“星星和眼睛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
(2)出示图片二,引导幼儿与图一进行比较讲述,教师结合图片用柔和优美的歌声范唱一遍。
这首歌真美,歌词里说的星星好像是什么?告诉幼儿歌曲名称
再次欣赏。这是一首很优美的三拍子歌曲,在这首歌中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
2、听听、讲讲
教师结合歌曲伴奏进行讲述,引导幼儿欣赏。
(3)再次欣赏歌曲,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歌词。
3、听听、唱唱
教师范唱,幼儿轻轻地为歌曲打节拍。
(1)随教师的歌声,幼儿自由表演动作。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拍打节奏的方式为歌曲伴奏,拍出三拍子强弱弱的变化。
幼儿轻轻地跟唱歌曲。
(四)复习游戏《套圈》
教师提醒游戏规则,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好套人的动作。
音乐活动设计:懒惰虫和勤快人。
活动来源:
小朋友的头发长了需要剪,妈妈就会带到理发室,在理发室里,他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大照片,照片上漂亮的发型使孩子们对美的启示和联想,对理发师的劳动也有了兴趣。于是我设计了“理发师”活动计划,使孩子们通过歌表演的形式理解理发师,感受理发师的劳动。
教学名称:
理发师
活动目标:
·积极参与活动,用跳跃、轻快的歌声演唱。【SXW9.cOm 实习报告网】
·按歌曲内容变化地创编表演的情景。
活动准备:
·歌曲《理发店》,动作说明。
·理发师用的工具,如剪刀、推子、刷子等。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观察理发的工具,和幼儿一起讨论理发的过程。
——猜猜这些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
——回顾理发店理发的步骤。
——理发师是怎样理发的?顾客又是怎么样的?(可以请小朋友来表演)
·教师边做动作,边表演歌曲,幼儿倾听。然后和幼儿讨论:
——歌曲里唱了一件什么事呢?
——你最喜欢哪一句呢?
——这一句是怎么唱的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把歌曲完整的唱一唱/(在唱咔嚓咔嚓时用跳跃的声音唱,增加唱歌的兴趣)
·配合歌曲创编动作,请幼儿谈谈:
——理发师是用什么表情来接待顾客的?
——理发师咔嚓咔嚓剪头发时的动作是怎样的?
——理发师剪完头发后怎样拿刷子给顾客刷头发的?
——与幼儿商量选出适合的动作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活动效果:
孩子们能通过歌表演,知道了理发店理发的步骤,歌曲创编动作很积极,达到了教学效果。
7:30~8:20 来园
要求:教师在教室等待幼儿,并与来园的幼儿进行简单的交谈。让幼儿在教室玩玩具,在玩的过程中不与别的小朋友起冲突,要做到互相谦让。晨练之前,要自觉地把玩具收起来。
8:20~8:45 晨练活动
要求:
1、排队
2、教师让幼儿按秩序排队去攀岩墙,游戏时提醒幼儿爬的时候手要抓紧,选择合适的.地点攀援,鼓励不敢爬的幼儿,并且注意安全。
8:45~9:00 升旗早操
要求:准备开始升旗的时候,让幼儿按顺序排好两队,准备升旗。在排队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不说话,不推挤。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唱好国歌。升完国旗的时候 做早操,做早操的时候让幼儿集中注意力,遵守纪律,跟着老师做。
9:00 带小朋友们回到教室,按秩序上厕所、洗手、喝水
要求:
1、女生先上,男生在外有秩序地等待,在女生之后再去上厕所
2、洗手时要求用肥皂,洗后在洗脸池内甩水,之后用小毛巾擦干
3、喝水时提醒小朋友接半杯水,喝完放好杯子
9:05 集合点名
要求:
1、集合:敲铃,“小椅子,转过来;小嘴巴,闭闭牢;小眼睛,看老师。”“一二三,静下来。”
2、点名:让幼儿用简短响亮的声音回答“到”,同时尽可能说说小朋友刚来的表现。
9:10—9:35 第一节教学活动
要求:
1、回答问题时要举手
2、上课时不可以随意讲话,扰乱课堂秩序
9:35 第一节课结束
要求:
1、请小朋友们把小椅子放好,分小组去上厕所、洗手
2、排队领牛奶、点心
3、让幼儿自己插吸管,不要把饼干放在桌上
4、喝完牛奶自由看书
9:50 敲铃提醒收书
10:00—10:30 第二节教学活动
课程结束后提醒幼儿上厕所,洗手,喝水
10:35 敲铃集合,排队去指定地点做游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0:55 解小便、洗手、喝水,请幼儿把幼儿走廊上,“我的飞机开始飞,飞到哪里去?”“飞到* * * 那里去”
11:10 吃中饭
要求:
1、吃饭时不可以挑食
2、不可以汤泡饭
3、手要扶着碗吃饭
4、吃饭时不可以说话
午餐 11:10-12:00
要求:
1、午餐之前解小便、洗手时保持安静。洗手时要注意把袖子挽起来,洗手六步法要掌握,洗好手以后必须把水甩在池子里,然后擦干净。
2、在吃饭前要提醒
(1)吃饭时保持安静,不可以说话。
(2)不可以挑食,不可以用汤泡饭吃
3、要用手扶着碗,把碗放在桌子上吃饭
4、吃完饭要用毛巾擦嘴、漱口、把餐具放好。吃完以后能够把桌子清理干净,把碗筷收拾好放在门口的桶里。然后有次序地去拿餐后水果。
5、11:50左右,请吃好的小朋友排队,去操场散步
午睡 12:00~2:30
要求:能够在午睡前解小便、洗手。把鞋子整齐地摆在门口,睡觉时,能够把自己的衣服脱下叠好放在床上,不与他人交谈、不影响他人睡觉。
生活活动 2:30~3:15
要求:午睡醒来后能够安静地起床解小便、洗手。女孩子要把头梳好,男孩子不准打闹、大声喧哗。然后排队安静地到教室吃点心。吃点心的过程中,不应该和其他小朋友大声说话。吃完点心以后能够洗手、漱口、擦嘴。然后吃水果,拿水果时,要有次序地排好队,不推不挤。
游戏活动 3:20~3:45
要求:到棋类图书活动室活动,去之前按小组分组,让幼儿分组游戏,并且在游戏前提出要求,只在自己选择的区域活动,遵守规则。去活动室的路上要排队,保持安静,有秩序地进入活动室。
户外游戏 3:45~4:00
要求:幼儿在活动室游戏后,提醒幼儿洗手上厕所,然后带队去操场进行简单的户外游戏活动,拍球活动,让幼儿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乐意与同伴、家长一起参加游戏活动,感受与父母、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密切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2、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初步建立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
3、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教育,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日程安排:
1、3月29日--4月6日各班发放春游踏青邀请函,征求家长意见,明确参加人数。
2、做好春游踏青活动准备工作(班级召开家委会会议、发放通知书、做好安全防护及游戏材料和节目准备工作等)。
3、活动地点:网球公园
4、活动时间:4月10日学前组4月11日大班组4月12日中班组4月13日中班组备注:保健医生、摄像人员、照相人员全程陪同。
活动流程:
9:00--9:40参观公园,感受春天的美丽9:50--10:20点心时间,感受分享的快乐10:20--10:30整理场地、清扫垃圾,还原春天的洁净10:30--11:30节目游戏时间,感受春天的快乐11:30--12:00放风筝比赛,感受放飞的快乐12:00活动结束活动要求:
1、各班于活动前一天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集合时间、集合地点及活动安排与注意事项,要求具体明确,细致周到,强调纪律性和组织性。
2、整个活动由各班家委会协助老师完成。家委会成员配合老师分工协作,包括导游、小组负责人、摄像、摄影、音响、安全、游戏材料、场地布置等。
3、所有教师在活动时提前一天上报参加人员名单及具体安排,活动当天提前半小时(即8点整)准时抵达集合地点,核实活动细节。
4、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对各个环节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班主任为班级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幼儿出游安全工作;副班教师负责配合班主任组织好幼儿活动,维持好活动纪律;保育教师负责照顾好幼儿出游护理工作)。除此以外各班级增配行政人员保障出游安全工作。
5、活动前,班级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进行春游踏青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保健医生携带好急救用品,每日同行,以防幼儿突发事情。
7、春游踏青活动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准时出发,随时清点人数。
活动目的:
1、和家长一起回顾孩子三年来在幼儿园的成长历程。
2、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促进家园之间的密切配合。
3、家园配合为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
活动准备:
1、幼儿成长照片;
2、发言稿课件;
活动流程:
一、老师和家长一起欣赏孩子三年来在幼儿园的“成长”。
1、小班天真可爱的我;
2、中班开心快乐的我;
3、大班能干懂事的我。
二、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1、心理准备;
2、学习能力准备;
3、自理能力的准备;
4、交往能力准备;
5、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准备。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很感谢你们抽时间来参加家长会,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孩子从小班到大班的成长过程,时间过得真快,孩子在幼儿园度过了三年的时间,老师和阿姨陪着他们走过了多少个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有快乐也有心酸,有兴奋的时候也有生气时候,现在,却快要说“再见”了。心里的滋味只有自己才知道。我清楚地记得他们刚来到幼儿园的情景,那是天真可爱又无辜的样子,今天他们和老师如此亲密,如此熟悉。我真心地祝福他们在小学里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今天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一、首先是孩子入学前的准备
在孩子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衔接时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便是其中之一,而且这一衔接过程一直以来都令家长们关注,所以幼儿大班下学期就成为家长们和老师帮助孩子做好进入小学准备的最佳时期。
为孩子在入小学前所做的准备是让孩子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自主学习、良好的控制力,对事情有探索思考的精神。我们不但在学习上做了一些准备,在其它方面也要做好储备。因此,根据我们的经验和针对孩子的特点,我们应帮助孩子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一)、心理
在幼儿园里,由于幼儿教师时刻关心着孩子在园的全天活动,对孩子的照顾比较周全,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而在小学里,老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的关心会相对较小,因此最初会使孩子不易用适应,进而出现抗拒心理。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生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从而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其次,家长要注重儿童自信心和任务意识的培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事。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基础。同时要培养孩子承担任务的意识,形成接受、完成命令的指示的习惯。平时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并鼓励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如:扫地、整理衣柜、收拾碗筷、购买简单的物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二)、学习能力
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的准备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准备,也包括前阅读、前书写和初步计算能力的准备。入学前,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有意注意、记忆及观察能力的培养。成人可以给孩子提一些观察、记忆的要求。比如,请孩子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摆出来;让孩子观察房间里物品的摆放,并用语言加以表述,等等。还可以与孩子做一些训练性的游戏,如让孩子闭目听自然界的声音或成人有意发出的声音;听成人指令做事,成人提示孩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孩子一次听完记住,再按顺序逐步完成。
阅读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发现,孩子入学后发生适应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阅读跟不上。所以入学前让孩子作好阅读准备也是相当重要的。这里所说的阅读准备主要是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训练时成人应从让孩子喜欢看书开始,然后会一页一页、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看书。还可以让孩子接编故事,仿照讲述,看图讲述等。这样对孩子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是有力的促进。千万不要在孩子间横向比较,给自己的孩子乱贴标签。看到别的孩子能背20首唐诗而自己的孩子只会背5首就说孩子笨,这样的标签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许多作文优异的小学生,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听的习惯,倾听是一个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得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辩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人要对孩子听的.习惯负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
交际依靠表达。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不原表达自己的孩子,很难主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觉得他笨,认为他懂的少。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去。因此在入学前,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理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不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还要能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老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入小学前关注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除了会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胆地说,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等,特别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拉。
(四)、交往能力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面临着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顺利过渡,处理好与新伙伴的关系很重要。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要积极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会程度不高,他们在群体中习惯接受别人的帮助,而很少想到帮助别人,有了纠纷常常求助于老师,缺乏经验自行解决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长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让孩子主动与不认识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时能谦让,还可以教孩子一些解决纠纷的方法,如轮流、猜拳等,学会夸奖别人,会对人说“对不起”,与此同时要让孩子学会与家长沟通,会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告诉家长,同时也愿意配合家长做事。
入学前的准备对成人对孩子都不是小事,但也不要操之过急,要采取科学稳妥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训练、培养,作好准备。接下来我们会带幼儿到小学里去观察,看看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看看小学生上课作息时间,看看他们的操场,看看小学里的厕所等等。相信这对孩子会是一次很好心理准备。
(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1、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教给幼儿正确的执笔方法,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就是幼儿受到危险或可能发生然危险时的能力及其应变能力的具体表现。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使幼儿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就知道119、120、110等最基本号码代表的意思。还有一个就是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
3、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不滚地,不随地乱扔果壳和不涂墙画壁的行为习惯。
4、培养幼儿的基本思想行为习惯,使幼儿的品德和性格形成良好的开端,向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友爱教育(如何处理与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爱国教育和一些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如教育幼儿爱护文具、图书、爱护花草树木等)。要求家长配合幼儿来园时检查是否带玩具零食入园,以免幼儿上课影响注意力。
天气逐渐转热,而春夏季交接的时候正是传染病出现的高峰期,我们大人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变化。
《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汇总八篇)》由工作计划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工作计划过程中能帮到您!使您的工作规划做的更好。我们把大量的“幼儿园慈善一日文案”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