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宵节活动总结(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篇1

为了让孩子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元宵节,我们中班为孩子设计安排了三节课程《元宵节的来历》、《猜灯谜》和《元宵节古诗》。

活动一:《元宵节的来历》

中班孩子已经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要点花灯、吃汤圆,在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元宵节的花灯图片、做元宵、吃元宵、闹花灯的热闹场景图片,让孩子认识传统节日的习俗,通过各种有关元宵节的的神话故事,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以及为什么要吃元宵等等。(笔墨评语网 bmrbH.Com)

活动二:《猜灯谜》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猜灯谜,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答,答对了还会领取小礼物,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做游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活动现场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

活动三:《元宵节古诗》

这次元宵节古诗选取了《正月十五夜灯》这首古诗。《正月十五夜灯》,是唐代诗人张祜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让幼儿了解了唐朝古人过元宵节的欢乐气氛和场景。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幼儿了解了元宵节的习俗,知道了元宵节的来历,体验了元宵节的热闹喜庆氛围,增进了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锻炼了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给幼儿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初步学习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次元宵节主题活动,既融洽了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情感交流,既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形式。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已有一定的不足,例如没有机会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元宵,还有家长没有参与到我们的赏花灯和猜灯谜活动中来,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更好的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相信以后的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篇2

“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炮竹声中,我们激动地迎来这个振奋人心的节日。

今天中午,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外婆家,也许因为今天是元宵,外婆笑眯眯的,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外婆已经摆好恭迎菩萨的供品了,供品各式各样,有酸甜可口的橘子,各种各样的糖果,红彤彤的红团,可口的年糕等。外婆插上蜡烛,小心翼翼地把香摆在供台上。我们小孩也不闲着急忙帮外婆搬出贡银、鞭炮、柴火。我们的心情都十分激动。

我们来到院子外,焦急地等待菩萨的到来。突然,从远处传来锣鼓和鞭炮声,我们高兴地活蹦乱跳,不停地向发出响声的地方眺望,因为这代表着菩萨已经开始游行了!响声越来越大,一支锣鼓队来了,鼓手们奋力地敲着大鼓,鼓发出洪亮的响声,其他队员手拿着锣,并边敲边跳着优美的民族舞,此刻,每个队员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她们用优美的舞姿和灿烂的笑容来表达她们的喜悦和对菩萨的忠诚之心。看完锣鼓队,彩旗队又浩浩荡荡地来了,人们高举着彩旗,脸上的笑容比谁都热情,彩旗上绣着龙或凤凰或麒麟,这些神兽象征着和平,吉祥,是深受人民喜爱的神兽。菩萨终于出来了,乡亲们都点上香跪在两旁,神圣地恭迎菩萨的到来,外公外婆还不住地给菩萨磕头,每个人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向菩萨祈祷。我凝视着菩萨,她慈眉善目,头戴金钗,身披金碧辉煌的大袍,身上挂着很多百元大钞,听妈妈说这是乡亲们给菩萨的“挂脰”。我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心中充满了对菩萨的感激,感谢她给我们带来好运。差不多半个多小时菩萨游行队伍渐渐远去了。我们听着鞭炮的响声,回味着菩萨出游时的热闹场景……

虽然元宵节已经过去了。但元宵时的热闹场景却不停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回味无穷,因为在元宵节,我领略到了人们对菩萨的爱戴,体会到了乡村人民依然没有忘记以前的习俗,元宵节这天的场景我永生难忘!

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篇3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伴随着新学期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元宵节是个快乐的日子,更是热闹欢腾的日子。为了让孩子们更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今天早上我们世纪星的全体老师和阿姨带领孩子一起搓汤圆、品尝汤圆。下午宝宝班、小小班、小班的小朋友是从家里带来的灯笼,各种各样美极了!唯独我们中班的小朋友是和老师一起用红包动手制作的灯笼,也让大家打开眼界。提着这些大小不一的灯笼我们一起去公园游灯,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公园里走呀,跑呀,跳呀,到处都荡漾着他们的欢笑声。

此次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加深对我国传统“元宵节”的认识,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也让孩子感受到元宵节的欢乐的'气氛,更是激发孩子门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元宵佳节是快乐的日子,更是热闹欢腾的日子,2月14日我们世纪星幼儿园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团聚在一起举行“快乐迎元宵”的活动。

在教室里教师向大家介绍了元宵节的来历,让孩子们更近一步的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元宵节特殊的日子里,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和教师们共同感受民间文化的博大情深。

上午,老师们介绍元宵汤圆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并让孩子亲手搓汤圆。下午,老师们带领孩子们提着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的元宵灯或者购买的灯笼集体到安海公园进行游园活动。大家在公园游玩、照相,整个公园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庆。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应尽量提供给孩子动手、动脑及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们无时无刻地体会到快乐在自己身边。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相信以后的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篇4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体验元宵节猜灯谜的传统习俗,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盐河校区于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开展了“庆元宵,猜灯谜”活动。校园里张灯结彩,已经早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迎风摇曳的灯谜条,更是洋溢着浓浓的元宵节气氛。

一进到校园,妙趣横生的灯谜让全体师生不由得驻足流连。孩子们争先恐后,踊跃竞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谜语内容更是丰富多样,从猜字谜到猜成语,从猜地名到猜日常用语,涉及面广、趣味性强。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仔细阅读谜语,或驻足凝思,或小声探讨。飘动的灯谜条、涌动的人群,使活动现场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息。

传统文化教育一贯是盐河校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传承了节日的习俗,更为所有的孩子带来了一次意义非凡、欢乐难忘的节日体验。

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篇5

2月xx日,上外尚阳学校内张灯结彩,全校师生和家校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全体家长们身穿大红色的节日盛装,一起热热闹闹地庆祝元宵红孩儿节。

本次的元宵庆祝活动以“民俗文化进尚阳福娃纳福闹元宵”为主题。将民族文化、春节民间传统习俗融进节庆教育以此为载体,根植民族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元宵庆祝活动中,各年级都展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项目。一年级划龙舟、二年级自制花灯自编灯谜、三年级打腰鼓、四年级摇花船。各年级在寒假里就对相应的项目进行了道具的准备和展示的设计,今天的展示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年味十足。

今年是猴年,在今天的元宵庆祝活动中,学校还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两位美猴王,其中一位美猴王就是由席璐校长亲自扮演的。美猴王一进会场立刻引起了全场的轰动,席校长在元宵祝福后给全场的红孩儿们分发了金币,并祝愿大家学习进步,在新学期收获连连。

在全场的互动争章环节,四个年级队员相互参与,彼此考章。大家争着回答民俗问题、猜一猜趣味灯谜、学着做一做、比一比,在参与互动中了解民俗民风、感受民俗民情。

每年的元宵活动是学校根植民族文化的传统项目,也是将校本节庆手册和活动实践相互融合的有效尝试,尚阳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同样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以此培养学生的现代风尚和民族情怀。

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篇6

元宵节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为了让学生了解元宵节主要的风俗习惯,体验元宵节的热闹。我们设计了庆元宵班级活动,通过“谈话、搓元宵、吃元宵”等形式来了解风俗,并从活动中感受自己动手做元宵、尝元宵的快乐。

利用了家庭资源,孩子们对于节日的知识也就相应的丰富了,在谈话环节中的参与性就增强了,孩子们间的交流也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在这种宽松的谈话氛围中,孩子们有了想说、要说、敢说的语言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及时有意识地提醒他们注意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完整性,从而也促使他们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最快乐的是孩子们动手搓元宵、尝元宵的活动,孩子们洗干净小手安静的等待着活动的开始(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我有些吃惊),在活动中,孩子们看到老师像变魔术一样把糯米粉变成了面团,再搓成小圆子,一个个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同时也迫不及待地想加入,只等着我的一声令下。瞧!他们一个个搓得多认真、多带劲呀,一粒粒的小圆子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晶莹剔透,手艺一点也不比我们成人差。

在品尝元宵时,孩子们在你一口,我一口,津津有味的品尝着自己制作的汤圆,在收获中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汤圆、吃汤圆的快乐。制作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进行了简短的谈话、交流活动,由于刚尝试过做汤圆,孩子的记忆还是很深的,所以孩子说的.很多,觉得面粉弄在脸上、地上和桌子上很开心。的确,玩是孩子的天性。

接着就是做汤圆的环节,孩子们各抒己见,在制作步骤方法上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很多小朋友都说:老师,我们到下次再做吧,”孩子们还沉浸在那圆溜溜、香喷喷的汤圆里哪!“快乐的元宵节”这一活动就像圆圆的圆子一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如果活动内容再丰富点(图片、材料的收集、背景音乐的提供等)效果会更理想的。

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篇7

今天是元宵节,也是杭州义工分会元宵活动继古墩社区、映月社区、水漾苑社区之后的第四站。天空飘着小雨,似乎给这个节日增添了别样的情趣,也阻挡不住居民的热情参与。一大早,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义工就开始对现场的道具搭建,挂灯笼,摆道具等。

下午2点半左右,活动正式开始,通过成语接龙游戏、传统灯谜有奖竞猜、现场手书送福纳福以及吃汤圆品团圆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普知识的了解,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邻里感情,带领居民朋友过不一样的祥和文化大年。此次灯谜谜面内容涵括龙年生肖、历史人文、天文地理、科普计生、低碳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在大家猜谜的同时亦将生活的各种知识融入了进去,从而丰富了灯谜更深层次的意义。

另外,现场手书送福纳福活动,将年俗与我国的书法艺术结合了起来。安吉社区特地邀请了杭州天鸿书画院的书法家陆雨声老师,现场书写福字,赠送给居民,为农历新年和元宵佳节赋予更深切的中国情节。

社区工作人员和义工也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送去香甜的即食汤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生活甜美、幸福圆满。安吉社区的龚主任表示,虽然礼品不算贵重,可是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大家都被这种氛围所吸引还是很高兴的。在2015年,社区将会联合杭州义工分会对社区老龄群体做一些针对性的服务,让社区成为家的理念也是大家一直共同追求的.目标。

XX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决战之年。为丰富春节期间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文明、祥和的新春佳节,我局精心组织,认真研究策划,列出了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的文化活动菜单,努力营造节庆有亮点,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节日文化氛围。现将文化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提前部署,精心组织

元旦前夕,为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元旦、春节、元宵佳节,按照市委、市政府、省文化厅要求,我们结合市文明办《关于转发中央文明办的通知》制定了全市XX年元旦、春节系列活动方案,列出了文化菜单,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并落实分管文艺工作的副调研员担任春节期间文化活动责任人,对整个活动制定了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确保了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期间未发生安全事故。让全市人民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二、活动开展情况

(一)元旦、春节期间,为充分体现市委、政府对新年和全市人民的美好祝福,营造祥和温馨的节日气氛,市县二级都精心策划了新年音乐会、新年晚会、春节联欢晚会、春节团拜会等活动,活动亮点纷呈,以高规格的节目喜迎新年的到来。

(二)切实开展送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市歌舞团、市川剧团及县级专业文艺院团和市、县二级广大文工作者深入城乡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组织文艺爱好者依托社区文艺小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市、县二级文化单位从2月初起至大年十五,就深入到社区、乡镇、街道、广场、公园、重点重建项目现场开展了近百场各种文化活动。组织书画家到社区建立群文艺术辅导基地并送去书画作品、感恩.奋进广场迎新春文化活动(社区、农村调演专场)、感恩.奋进红色经典电影展映展播活动、送春联到社区、乡镇、感恩社会我想说社区故事会、感恩自强重建家园社区故事会、建设幸福社区人人有责社区故事会、感恩.奋进;;春色满园社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等等,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的节目深受老百姓喜爱。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又宣传了中华民族尊者爱幼的传统美德,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共享成果为主题,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既组织有综合性大型慰问活动,又有多个流动慰问小分队,并与群众开展了面对面的文化服务、辅导和交流,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节日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组织流动文化巡回服务。从1月3日;17日,市、县、乡各级文化部门都精心组织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分别组织开展了文化暖冬慰问活动、欢天喜地过新年群众文化活动、感恩.奋进新春看大戏群众文化活动、文艺小分队感恩.和谐.奋进;;欢乐乡村行、迎春龙狮灯表演、民俗游行、舞龙舞狮、文艺行进表演、狮龙灯拜年、文艺游园、腰鼓、秧歌等形式多样的大巡游文艺队伍,喜气洋洋、浩浩荡荡排成了长队。他们载歌载舞,给市民带去吉祥和祝福。巡游队伍所到之处,不少的商家和单位借机在自家门前放鞭炮相迎,接祥纳福,祈望来年一切和和美美、吉祥如意。

(三)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功能,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站、室)、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在节日期间延长开放时间,并举办相关展览、演出、讲座等,活跃节日文化生活。

1、文化馆举办了各种主题展览。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了迎春广场文艺演出、群众歌会;;感恩歌曲大家唱、感恩.奋进迎春书画展览、爱我家乡摄影展、美术展、感恩.奋进校园文化摄影展、感恩.奋进;;什邡明天更美好迎春暨廉政书法展、美术展、年画艺术论坛、年画精品、产品暨创新年画展木版 年画联展等等。展览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赞不绝口,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增添欢乐祥和的新年气氛,既弘扬了传统诗文书画,传承了历史文化精粹,又为发展艺术事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文化工作者还深入乡、村、安置点辅导基层群众开展乡镇社区写春联、贴年画。组织书法家分批分次深入各乡镇开展送春联活动,把融融的春意、温馨的祝福以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

2、市、县图书馆、博物馆在春节期间更是延长开放时间,对未成年人及老年人免费开放。市图书馆为读者开放外借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各县图书馆还开展有春节有奖猜谜活动及送书下乡活动,文化共享过大年展播20余场等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民俗活动蓬勃开展。组织开展新春唱大戏、腰鼓、秧歌表演赛、绵竹年画节、木偶、皮影专场演出、仓山太婆龙灯、永丰木偶戏、兴隆金毛狮子、广福桃花龙、积金火龙、永太高跷狮子等德阳独有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传承活动。新春唱大戏,每场观众都达近4千余人,深受老百姓喜受。尤其是第十届绵竹年画节成功举办,本届绵竹年画节活动精彩纷呈,有中国文联组织的送欢乐下基层演出、民俗大型巡游表演、全国各地木版年画精品联展、国际友人到绵竹过中国年、年画福娃选秀等15个大项、40多个小项活动。年画节在1月26日即腊月二十三日举办,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广汉市传统节日保保节更是迎来了来八方宾客,吸引了来自金堂、成都、彭州等地上万游客参与,场面热闹非凡。

(五)庆元宵系列活动

1、广场文化游艺活动和文艺演出。今年的元宵活动我们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寓教于乐宗旨,庆元宵活动把群众作为活动的主角,项目设施都是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如趣味游戏、猜灯谜、钓鱼、趣味投篮、掷飞镖、百科知识竞猜活动、法律法规知识有奖问答等。文艺工作者载歌载舞,庆元宵,歌盛世。早已名满川西,一年一度的马井元宵会今年更是提前开会,正月十五当天高峰期达20万人左右,有200余商家参会。由最初单纯的竹木器交易发展为集花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富有川西民族风俗特色的民间盛会。

2、焰火晚会。市、县二级都在正月十五定点举行焰火晚会。正月十五晚,成千上万的市民们全家出动观看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和谐德阳,再创辉煌兔年庆新春闹元宵艺术焰火晚会。今年的焰火晚会分为礼炮声声庆元宵、硕果繁花庆丰年、盛世美景在德阳、繁荣昌盛新德阳四个乐章。花色各异的礼花会在夜空中绽放,异常壮观,有的如繁星闪烁,有的如金柳摇曳,有的如火树银花般辉耀夜空,有的如飞天瀑布般直映入眼帘,异彩纷呈、绚烂多姿,造型各异,让人眼花缭乱,乐不思归。

三、活动开展成效

全市春节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出现了党委、政府与民间社团、企业积极协作参与、群众自发组织开展活动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喜人局面,全市人民分别享受到了不同形式的文化服务,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后,对精神文化的特别需求,同时也彰显出文化建设存在的巨大潜力。活动的开展,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送到了群众中间,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不仅为群众送去了温暖,而且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我市积极进行灾后重建发挥重要的作用。

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篇8

为营造春节、元宵节喜庆、祥和、团圆、美好的节日气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魅力,加强爱国、爱乡、爱家的思想教育和亲情教育,北塬中心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元宵节”主题系列活动。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

1、根据上级要求,学校迅速制定了活动方案,并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开展本次寒假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

2、利用学校微信群及班级微信管理平台告知学生家长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和感恩励志的教育,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家长的支持力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寒假德育作业表”的填写。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学生发展中心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创编“节日手抄报”活动,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通过自编的“节日手抄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2、要求学生观看春节、元宵节文艺节目,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同时又结合学校特色,要求学生以书画形式表现节日的喜庆,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鼓励学生积极收集春联且诵读,并在开学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书写春联。

4、开展“学会感恩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号召全校学生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如为辛劳的父母敲一次背,道一声“新年快乐”;合理使用压岁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使学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做些些家务,主动帮助老人做些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开展主题班会,深化活动。开学初,各班围绕“我们的节日”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才艺展示等方式汇报自己的寒假生活,在寒假里所见、所闻、所学,以及学校号召的“节日感恩活动”实施情况等。

通过活动,学生体验、熟悉了我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活动的热闹氛围,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更加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树起了民俗文化之根。

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篇9

今儿天暖,翻看日历,元宵佳节眨眼间就到了,这个始于汉代,盛行唐宋,沿袭至今的传统佳节。那些关于元宵节的文化,历久弥新的厚重。此刻,特别想说说“元夕”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和月亮有关的节日,按我国民间的传统,这天在明月高悬的良辰,出门赏月、燃灯万盏、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读那数不胜数的元宵节诗词。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妙笔传情,诗词里的元宵节美丽浪漫,静静吟诵那份遥远的优美,细细品味和感受那传承下来的独特的古典意境。个人偏爱苏辛的词,但是最爱稼轩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元宵佳节盛况浓墨重彩渲染,但到精彩处笔锋陡转,戛然而止,留给后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久吟不衰,难怪王国维《人间词话》称此句是人生治学境界。在元宵诗词旋律中,易安的那首《永遇乐》意境极佳,难以忘怀,“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有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铺翠冠儿,燃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通首词沉郁深沉,形式在新旧之间,婉约派词宗的易安居士,想来在火树银花绚烂后,曾晶莹的岁月空留一地的繁华!同样是元宵佳节,不同的心境叙述出迥异的情感,而“上元”小诗:“上元设供蜡高烧,厨房去看煮元宵。”恬淡的文字不故作高深。游人如织、灯月交辉,亦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又如:“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诗词里的元宵节,让传统的风俗宛然如见,别有一番情趣。

元宵节也留下了许多情趣盎然的灯联。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王安石妙联为媒,“王安石赴京赶考,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悬走马灯,征对招亲,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成为千古佳话,当然也是"囍"的由来。记得另一副对联也堪称绝对,上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下联对“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现今读来仍觉得趣味无穷。

历史悠久的元宵节,还有许多不能一一枚举的典故事,但不得不说关于元宵的灯谜,此处列举一二条有趣的灯谜,最早的一条灯谜的谜面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打一词谜底:绝妙好辞。另一条谜面:不着一字。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白芷纸。别有一番情趣,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文字艺术,灯谜源远流长,从“隐语”演化而来,因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流传过程中深受欢迎。想起读《红楼梦》宝琴的灯谜,至今猜不出谜底。

元宵节,是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民间节日,是民俗文化浸染的节日。温婉浪漫的诗词,文辞精妙的灯联、灯谜构成了饶有雅趣的元宵节文化。只是岁月迁演之后传统元宵所承载的文化节俗功能,渐被日常生活淡化,人们逐渐失去了曾共同的精神兴趣,曾轰轰烈烈的传统的节俗已简而化之。传统元宵佳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岂能渐行渐远渐无形,而应且行且走且珍惜……

元宵节活动收获感悟简短 篇10

昨天晚上,夫子庙成了南京城最热闹的中心。一年一度的夫子庙“秦淮灯会”吸引了成千上万闹花灯的市民、外地游客,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把灯会办到秦淮河上,让秦淮灯彩和历史底蕴深厚的秦淮文化交相辉映,是今年南京夫子庙灯会的最大特色。早就媒体上看到介绍:今年的灯会将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河——内秦淮河五华里水上游览线为轴,串联夫子庙核心景区(大成殿)、东水关公园、白鹭洲文化主题公园、中华门城堡,游客乘画舫观赏“一线四片”的灯彩时,可充分感受“桨声灯影”的秦淮河风韵。

大张旗鼓地吊起了胃口,但实际情况却大不一样。由于去的人太多,据说去年就达到45万,为了预防拥挤事故,灯会组委会如临大敌,除规定了进出路线,在主要景区布置了大量的警察和保安,还动用了武警战士,甚至连警察学校的学生也调拨出来,有的地方是间隔一米或五米一个,有的地方就是手挽手,组成人墙。

这么做,站在组织机构方面看,可以说是十分细密了,因为,我看见了待命的消防车、救护车,还有防备突然停电的发电机等,但所有的这一切,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又多了点什么。不是吗?

任何一个处在现场的人,看到那一个个摩肩接踵“蹭”着走的“人流”,看着一家家手牵手的“人龙”,看着一排排警察手挽手的“人墙”,尽管偶尔还能看到手里提着小小荷花灯的游人,但面对如此气氛,能有几人,还能寻觅出浓郁的民俗味?还能感悟“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的意境吗?还能消受“轻晕着的夜的风华”的醉意吗?

最后,也袭用前人的话,只是别当我是抄袭了:一面银盘似的圆月,被水墨晕染的云簇拥上了一碧的夜天,冉冉地升起,冷冷地照着古今的秦淮。然而我已经索然而归了,要说这一个元宵夜的感触,心和境的莫大反差,让我带走的是拥挤不堪和紧张,而不是向往已久的“桨声和灯影”了。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