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启明读后感
美德启明读后感 2025-06-05美德启明读后感(汇总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弘扬传统美德800字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德启明读后感 篇1
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文明美德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
有一次,列林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碰见一个女工正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见是列林,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列林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经走了半截,而我空手上楼,请你先过去吧!”他把一个“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了楼,他才下楼。
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个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结果,被俄国记者大肆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文明的行为提升个人形象,不文明的行为却会丧权辱国,这是不是值得我们三思呢?
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对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美德启明读后感 篇2
我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具有优秀品德的人,孔融让梨、精忠报国。。。。。。 《中华美德》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书里告诉了我们很多美德,而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所以,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可没想到,妈妈的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有好几双好鞋呢。当我知道真相后,心里后悔极了,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差的很远,我真的感到非常惭愧。
有一次,在家里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时,我想干脆明天早上到学校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写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吗?第二天晚上作业发下来,我得了优秀。老师还表扬了我。可是,好像优秀上多了个黑点,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对待学习要认真,不要自欺欺人,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不懂装懂。 这些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
美德启明读后感 篇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名言。的确是这样的,书,可以让人得到知识,让人受到启发。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从中学到了许多使我终身受益的知识。
这本书中的,第一课是“文明古国礼国之邦,”里面讲述了古代世界四大地区,和中华古老文化,到书法艺术《兰亭集序》,绘画艺术。又到仓颉造字,仓颉竟有四只眼睛,让我大吃一惊。让我深深体会到正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宽厚待人,讲可礼仪等品格,才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二课是“我的祖国真伟大,”里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和霍志刚叔叔出舱的那一刻的情景描述。第三课是“做祖国的好孩子”有描写钱学森的,有闻一多写的“一句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很多很多。
不过,在这本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十课——《老师,您好。》在这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把生命留给孩子们的四川省北川中学的教师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他的学生们,有张家春老师为孩子们撑起自己的肩膀,还有让30多名同学逃出去,最后和几名和几名同学同甘共苦,最终失去生命的李佳萍老师。我读了这篇文章后,心底里,哦——应该是打心眼儿里佩服这些舍己救人的老师们。他们在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不平凡的精神。
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礼仪?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美德?虽然,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受到教育,也可以滔滔不绝大谈礼仪,但许多细节视而不见,在校园里随处丢弃的饮料瓶,废纸团都视而不见;还有我们还会经常听到一些同学随口而出的脏话。如果你失去了金钱,没关系,任何东西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如果你失去了个人道德,和公众利益,那你就是一个废人。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从自己的言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让我们的社会走向文明。让我们,让文明和美德,手拉手。
美德启明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完了《中华美德》这本书,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启发和教育特别深。m.zC530.cOM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的方式跟别从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而孔子不同,他对同一首曲子至少要理头练上十天,他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
- 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推荐:
- 美德启明读后感 |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 读一篇读后感400字 | 写一篇读后感300字 | 美德启明读后感 | 美德启明读后感
想想自己,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我碰上了一道难题,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想起来,我忽然想到有参考答案,就直接把答案抄下来,并交给了老师,因为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答对,所以还受到老师的表扬呢!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我一直没忘记。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不能不懂装懂。
美德启明读后感 篇5
寒假里,我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感受很深。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文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在这本书中,令我感动最深的一个故事是《未来我是……》。英国退休教师布罗迪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本,它们是50年前31位孩子写的习作,题目是:《未来我是……》。孩子们在习作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最让人称奇的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自己将来必定是英国的'内阁大臣,因为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内阁……布罗迪产生了一种想法,把练习本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自己现在有没有实现50年前的理想。当地的一家报纸为他发了一则启示,没几天,当年的学生们纷纷与他联系,他们都很想得到自己当年的练习本,知道自己儿时的梦想。一年后,只剩下那个叫戴维的盲孩子的练习本无人索要。正当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收藏馆时,他收到了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基特寄来的一封信,信里说:“那个叫戴维的人就是我,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珍藏在我的脑子里,没有一天忘记过。只要不让年轻的梦想随着岁月飘逝,成功总在一天会出现在你面前。”
布伦基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产生一个愿望并不难,难的是将它保持下去。谁能把儿时的梦想保持下去,那么这个梦想就终将会成为现实。
光阴似箭,转眼间,已经度过了五年的小学生活,我们这些曾经无知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迈进知识的殿堂,逐渐成长为有知识、有理想的少年。希望我们都能永远拥有美丽的梦想并不停地为之奋斗,从平常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华章。
- 想了解更多美德启明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美德启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