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调查显示:三成职场人首份工作来源于实习》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炎热的6月也将掀起莘莘学子们实习的热浪。如火如荼的各类考试结束后,等待大学生的不是休闲假日,而是繁忙的公司实习。据统计,九成以上的企业在雇佣员工时都希望招聘能够尽快展开工作的求职者,因此工作经验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障碍之一。那么,职场人曾经的实习情况如何呢?对现在的大学生实习是否有可借鉴之处?为此,智联招聘昨日,特别推出职场人曾经实习状况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5000余名职场人参与了调查。调查显示,三成职场人的第一份工作来源于实习。
九成职场人认为实习有助就业
填写求职简历,你最看重的是哪个部分?答案呼之欲出实习。调查结果显示,表示曾经的实习对自己了解职场有很大帮助,对于职场基础的了解能够帮助大学生正式工作后迅速的融入到工作环境中的职场人占65.6%,占据首位。 其次是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帮助,57.3%的职场人认为实习对促进自己的就业很有帮助,34.3%的职场人认为帮助程度一般。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职场人对大学生实习基本持肯定态度,实习是大学生正式入职场的前站,一份好的实习经历将会有助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数据显示,32.3%的职场人承认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来源于实习。这部分职场人在实习期间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成为该企业的正式员工。
六成职场人大学期间曾实习
调查显示,表示自己在大学期间有过实习经的职场人约有3000人,占总体的60.7%。在这3000人中有过2次实习经历的职场人约有1170人,占39.1%;其次是有过一次实习经历,比例为36%。根据专家介绍,实习必须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数据统计,职场人在自己的实习经历中,最长实习时间集中在12个月,具体比例为24.5%。其次是2-3个月,比例也达到了16.5%。排在第三位的实习最长时间是半年以上,比例为14.6%。从调查的数据来看,职场人的实习最起码在时间方面得到了基本的保证。M.ZC530.COm

zc530.Com小编推荐

调查显示:近4成学生未找到工作 仅1.2%愿去西部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调查显示:近4成学生未找到工作 仅1.2%愿去西部》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到底有多深?来自对600余名北京高校2009届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截至5月中旬已签约的学生在全部受访者中所占比例较小,仅为21.1%,近4成(39.6%)的学生暂未找到工作,38.6%的学生已经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

按照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字,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万人,其中9万为京籍毕业生,外地生源占12万。

在针对不同籍贯毕业生的调查中,57.4%学生首选北京为理想的就业地点。其中,在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信息技术职业学院3所高校中,将北京作为首选工作地点的学生比例超过了80%。受访者中,只有25.1%的学生愿优先考虑回家乡就业。另外还有约15%的学生选择了上海、广州、深圳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考虑到西部就业的大学生只有1.2%。

当调查问及如求职较为困难,你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能否接受时,不到一成(9.8%)的学生表示坚决不接受,近半(48.4%)的学生则表示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只有41.8%的学生乐于接受。

可见,在就业压力下,北京大学生已逐步改变自己的就业标准,更多的大学生已经开始接受并乐于到乡镇企业就业。鉴于目前就业形势,大学生求职的门槛放低了,并不强求去大城市、国企。

调查显示近两成市民愿子女做公务员


新华报业网讯 如今,什么样的职业最受人尊敬?家长最希望子女从事什么职业?近日,全国一家知名调查公司对南京等主要城市综合调查显示,科学家成最受尊敬的职业,但在选择具体职业时,18.4%的家长仍支持孩子当公务员。

数据显示,有38.4%的市民认为科学家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而教师、公务员职业,分别排最受尊敬的职业第2位和第3位。

虽然,科学家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但是,却未必是人们要选择的。数据显示,15.7%的市民,希望自己从事公务员职位,但希望子女从事公务员的比例更是高达18.4%。

业内人士分析,人们选择容易从事、容易实现的职业,在此背景下,公务员成为首选,因为,有能力的人均可以通过人事部门的选拔考试,实现自己的公务员梦想。

中华英才网研究中心专家表示,很多人缺乏职业定位,数据显示,51%以上的学生,不清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16.3%的人则跟着感觉走,因此,有8-9成的人选择就业,带有了朋友、家人的诸多意志。该位专家建议,人们就业前,既要知己也要知企,在努力挖掘自身性格特质的同时,在找工作时应有的放矢自荐优势。另外,要充分做足准备从事行业及企业前景分析,现在挤独木桥不一定在未来是最好的。

调查显示:六成多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调查显示:六成多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为了解最新就业状况,团市委在部分高校开展了2009年济南大学生就业及需求状况抽样调查。今天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六成多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

调查采取问卷抽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选取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艺术学院6所高校,发放问卷2000份,有效问卷1693份。

调查人员就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清晰,具有务实的就业观念,但对就业政策把握欠缺,缺乏到基层工作的意愿。有1204人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占71.12%。754人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占44.54%。

有1074人想过自我创业,占63.44%,但由于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接触社会较少,多数人没有具体的创业项目,这个比例占62.85%。大学生认为如果是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占42.65%;技术,占27.41%;政策支持,占22.68%;其他,占7.26%。

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待业率约为15%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历时半年多作出的中国青少年权益状态报告与媒体见面。据报告称,近年来青年就业竞争激烈、失业率较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到青年人的权益,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在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

中国青少年权益状态报告称,青年就业竞争激烈、压力大、就业难,失业率较高影响了青年权益。据劳动部门数据统计,中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而需要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万。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2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大致在15% 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就业率。

该课题组成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工作研究所所长刘俊彦老师介绍,15%的失业率是报告课题组根据2000年以来,13省的相关权威数据和课题组进行的调查得出的,具有可信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

重视首份工作 避免频繁离职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重视首份工作 避免频繁离职》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首份工作很重要,先就业再择业,并不是说第一份工作不重要,恰恰相反,它相当重要,因为它至少决定了今后五年你的发展平台和人生视野。很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亟须调整。而对企业而言,每招聘、录用、培训一个应届大学生,都要付出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大学生动辄离职,势必使企业这部分付出形同虚掷。部分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经常会对学生们提倡“先就业再择业”,这一观念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走极端,因为它抵消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企业忠诚度。

频繁离职,短时间内尝试多个不同岗位工作,看似个人能力很强,也很自由,但背后却隐藏着高昂的“隐性代价”。曹娜告诉记者,对于频繁跳槽的求职者,除非个人能力确实特别突出,否则用人单位一般都会直接否决,“在忠诚度和敬业精神方面已经大打折扣。

离职率高,说明初次就业的质量不高。现在很多高校在引导学生就业时,往往更注重工作数量,而对更为重要的工作质量却有意视而不见。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就业率使得就业辅导老师在帮助学生分析工作机会时,往往更强调“先就业再择业”,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规划的考虑。

职场新人,首先应对个人能力有正确评估,不能好高鹜远;其二,要慎重选择,踏实做好首份工作,明确自身职业规划;其三,更换工作,一般以3—5年为一个周期,最短也要1年半至2年。

首份工作的重要性


案例一、第一份工作为什么重要?

雪球上有一张帖子,其中有几个例子讲的是企业员工犯罪“年轻化”的倾向

设想一下,假如你大学毕业,好不容易找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进去后却发现公司的生意并不那么合法,可你一想,老子反正是打工赚钱,工资也不多给一分,而且工作内容也不涉及违法犯罪部分,关我屁事。

可对照法律相关规定,你就too young too naïve了。

如果这家公司就是为了诈骗犯罪而设立的,那就不是单位犯罪,而是自然人共同犯罪。那么涉案员工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参与诈骗活动的,比如管理层、销售、财务,这些人肯定逃不了;剩下的都是属于提供技术帮助的,这些人能否定罪,关键看主观上是不是知道公司是干嘛的。

而这个“主观”也是办案机构认定的。你说你不知道?你工作半年了,一个部门的同事都知道了,就你不知道?这个“傻白甜”的人设,明显不合理。

当然,大部分入错行的职场新人,也没那么倒霉。可能只是丢失了一份工作,但对于你的职业生涯而言,这可能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徐某人亲戚家的一个孩子,最近天天被网贷公司追贷。可想当年,他也是亲戚聚餐时的正面话题人物,在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刚刚工作一年,就买了奔驰。

徐某一开始挺奇怪的,那两年楼卖得好,但一个刚入行的小朋友,能这么赚钱?后来才知道,他跟案场经理串通,把自然访客算成自己的客户,坑得是公司的钱。

事情败露后,虽然赔了很多钱,才没有让公司报警,但一个年轻人,就这么被毁了。经历了一个月几万收入的时光,自然对正常工作的几千月薪提不起兴趣,一心想着赚快钱,贷款做网商,可吃下了货,又不好好卖,最后满身债务,很多亲戚都接到了威胁短信。

很多人都说,第一份工作重要,但一般都是从“怕入错行”、“收入差距大”、“公司有没有机会”这些角度说的。

在徐某看来,这些都不是关键,入错行不怕,90后一半都有转行的经历;起薪低不怕,几年后跳个槽没人知道你之前的薪水;小公司也不怕,可以培养“多面手”能力,几年后照样进大公司。

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职业生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是工作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徐某称之为“工作观”。它在你职业的前几年固定成型,之后是很难改变的。

(首份工作的重要性)

二、工作观是如何被扭曲的

假如你的第一份工作在银行,而且在柜面工作了整整三年,虽然从性格上说,也许很缺乏银行柜面工作所要求的细心和耐心(对的,你们经常看到的那个说话极其简洁态度极其傲慢的银行工作人员就是我),但这段最初的职业经历对我之后工作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

虽然是个粗心的人,但在工作资料的整理方面却很在意;

经常会犯一些小错,但在容易引发大错误的方向上,却非常敏感;

对钱没什么感觉,但非常喜欢理财与投资;

天生对数字不敏感,但对数字的逻辑很敏感;

……

除了这些工作风格之外,最重要的是“工作观”的影响:

银行是标准的“慢行业”,对新生事物极其谨慎。在银行的几年,大多数人也看多了风光一时,银行一逼债就原型毕露的公司,看多了借钱时胸脯拍得震天响,拿了钱就不知所踪的生意人。

所以,虽然他们日后所在的行业都是文化、营销、互联网等等“快公司”,却对所有的“风口”行业,对所有需要资金杠杆的行业都有一种天生的警惕。

第一份工作中的所有经验都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公司架构与管理制度会影响你日后对公司工作环境的判断标准;工作流程会影响你日后的团队协作意识;上司的领导风格会影响你日后成为管理者后的领导风格。

当你接触社会的第一年,天天都是跟这些恶意满满的人打交道,公司还规定你:不准跟消费者发生争执;不管受了多大的委屈,都要笑脸相迎;即使公司自身有错,也不能在对话中给对方抓到把柄……

别说是“工作观”,就连“人生观”都要毁了。

三、从“笨行业”和“慢公司”开始

第一份工作,更适合从“笨行业”、“慢公司”开始

风口上的企业,赚的都是快钱,它会大大提高新人做事前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值。但实际上,即使是我们身处的这样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风口上的行业也只是极少数,即使是风口上的行业,过了一两年也会重归常识。

一个创业园区的管理者写过一篇文章,讲园区内的“创业老将”们,他们牢牢地把握着每一次风口,一年前还是做“区块链”,半年前转型“芯片研发”,最近又在搞“人工智能”,而这正是他们两年前干的事。而所有的成果,都是PPT。

这个行业被戏称为“To VC”,他们幻想着,哪一次能押中宝,融到一大笔钱。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从入行第一天,他们的“工作观”就牢牢锁定在这种“快机会”上。

而那些存在了几十年的“笨行业”和“慢公司”,积累了很多制度,看上去很没效率、甚至感觉在消耗一个人的生命。可这些管理智慧,才是这些行业存在了几十年的原因。

欢迎来到,多看看,也许就能在这找到适合你的工作呢~

调查:京高校09应届毕业生近4成未找到工作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1/4毕业生首选家乡就业

高考落幕,600余万新生将被送入大学校园。与此同时,几乎同样数目的高校毕业生将在下个月走出校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不得不面对几年来日益加剧的就业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半年仍然失业的73万人中,有51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另外有16万人没有工作,没有学业,处于“啃老”状态。

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困境,需要全社会“同舟共济”。

国务院总理温xx近日在西安表示“非常关心大学生的就业”。的确,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帮扶激励措施,试图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

而对于个体而言,努力就业还是继续学业,自主创业还是替人打工,留在大城市还是“上山下乡”……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几乎失去身份优势的大学毕业生们,将为生存进行切合实际的选择。

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到底有多深?来自对600余北京高校2009届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截至5月中旬,已签约的比例为21.1%,将近四成大学生未找到工作。

近期,新京报委托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通过随机拦截的访问形式,对601名来自北京各类高校2009届应届毕业生的签约情况进行了调查。

近四成学生暂未找到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中旬已签约的学生在全部受访者中所占比例较小,仅为21.1%,近四成(39.6%)的学生暂未找到工作,38.6%的学生已经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

按照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字,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万人,其中9万为京籍毕业生,外地生源占12万。

1.2%大学生考虑西部就业

在针对不同籍贯毕业生的调查中,57.4%学生首选北京为理想的就业地点。其中,在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信息技术职业学院3所高校中,将北京作为首选工作地点的学生比例超过了80%。

受访者中,只有25.1%的学生愿优先考虑回家乡就业。另外还有约15%的学生选择了上海、广州、深圳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考虑到西部就业的大学生只有1.2%。

- 调查分析

1 逾半数期望月薪超三千

多数学生选择先渡过眼前“难关”,再图发展

调查显示,薪酬和福利是40.4%受访者找工作首要考虑的因素。过半数大学生期望月薪在空间和快速提升自身能力的环境”将是他们寻找工作的首选;较少数的学生表示看重单位性质、地理位置、家庭期望。

这些受访学生的就业选择因素,显示了金融危机下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机会相比而言,一个是眼前生活的保障,一个是未来个人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出,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再图发展。

2 大学生求职期望值降低

大部分受访者能接受去小城镇、乡镇企业

当调查问及“如求职较为困难,你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能否接受”时,不到一成(9.8%)的学生表示坚决不接受,近半(48.4%)的学生则表示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只有41.8%的学生乐于接受。

可见,在就业压力下,北京大学生已逐步改变自己的就业标准,更多的大学生已经开始接受并乐于到乡镇企业就业。

调查显示未来十大热门职业 新的职业格局将会出现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在两个中心建设提速的语境下,未来十年上海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府职能、城市空间、区域合作、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会有激烈变动。近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沪商》杂志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未来十大热门职业中分析师、律师、心理咨询师将排入前三甲,而目前热门的公务员却不在其列。

未来十大热门职业

两个中心建设,除了种种宏观大论以外,也将切实的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热门职业转换是必然的,很多优秀人才以后一定要到市场去才能体现价值。《新沪商》杂志常务副总编邓的荣说,现在公务员是热门,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以后就是热门,政策转向将引导热门职业的变化。甚至大学院校设置的课程都可能会因上海中心而转变,比如管理学、会计等专业人才将受到重视。香港以前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中已有这样的先例。

该项针对专家的调查一共收回51份问卷。专家研究领域分布有经济、金融、航运方面的专家,同时包括法律、文化、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年龄层次跨越老中青三代,比例分别为25%、35%、40%,其中上海与外地专家比例为70%、30%。

调查针对106个不同职业,最后选出的未来十大热门职业分别为:分析师、律师、心理咨询师、企业管理顾问、健康管理专家、家政服务、专业培训师、教师、传媒人士、规划师。其中,有94.1%的专家认为分析师将是最热门职业。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目前被誉为国考的公务员,只有一位专家提到。

邓的荣说,在设计问卷调查时,特别对公务员的热门情况予以重视,但最后专家选出来的结果和现在一般判断截然不同。但这样的结果是客观的,新的职业格局一定会出现。

十大热门职业中,由于建设两个中心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长三角经济走势,上海的话语权增加。政府、企业与行业组织都需要更细致的数据分析,专家认为金融分析师、保险精算师、证券分析师、经济分析师、行业分析师、数据分析师等将是日后最热门的职业。

调查显示:硕士生就业压力大 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调查显示:硕士生就业压力大 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国内首家专门从事压力管理服务的应用心理学机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25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4个学生群体中,硕士生的压力感受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可能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为了回避就业压力而盲目跟风考研,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关。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心理学博士熊汉忠说,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硕士生的高不成低不就心态有关,从而增加了硕士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感。

据介绍,从3月5日到19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与新浪网教育频道就开展了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一共收到289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884份。报告从压力源、压力感受以及压力应对方式等多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状。在所有被调查者中,高的月薪期待会显著增加就业者压力;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说,逐年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加之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的影响,使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感到就业的恐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确实存在着客观的原因,但是由此带来的压力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毕业生自身。究竟是什么内在原因使大学生承受如此大的就业压力,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三十后靠人脉 三种黑名单的来源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职场的所谓励志金玉良言中,有一句是三十岁前靠打拼,三十之后靠人脉。这个人脉,指的是你在职场积累下来的,能在关键时刻帮你的人或公司。

三十岁前靠打拼,三十之后靠人脉。

当中有上家,比如说相信你的客户,赏识你的老板,和你关系铁的官员;有平家,比如合作伙伴,前同学同事;还有下家讲信用的供应商,靠得住的代理等等。这并不是一本简单的名片本,因为实际上不管你的名片本有多厚,里面百分之八十,都是只在一起吃过一顿饭,去过一次party,开过一次会的一面之缘,是一些你连他们的相貌都记不住的人;或是有多过一面的交道,但电话打过去,可能要将自己的名字公司重复很多次,对方都未必记得起你是谁的露水情缘。

真正的人脉,是通过合作或交往,对彼此的行事作风有所了解的人,反过来,这些人也要同时对你有同样的感觉才行。这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如果简化成一份名单的话,我这份名单会有两个,一个是所有靠得住的,值得依赖的红名单,另一个,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不靠谱的,沾上了非死即伤的黑名单。

三种黑名单的来源

在我看来,黑名单,有时候比白名单更有价值,特别是在圈子很小的情况下,减少失败的概率就等于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

黑名单的来源有三:一种是像神农试百草一样,自己十几年职业生涯下来,用自己的血泪教训换来的;另一种,则得益于相熟的同行同业们之间的口耳相传,好在依循坏消息走得更快的准则,通常做砸了的活,都会第一时间成为行业内的谈资;第三种,是长期观察的结果,看到好的广告,参加好的活动,遇到好的创意固然让人受益匪浅,看到烂的,一样可以整理出一个长长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艺术总监等等的黑名单。以备不时之需,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挨过一刀是为了以后不挨刀,别人挨刀,是为了大家不挨刀。我自己的黑名单中,最黑的是7年前,做一年一度的柯达嘉年华时遇到的。一直满口答应,积极应对的负责展览之间的表演的公司,突然因为付款方式翻脸,撒手不管,那时候离活动还有三天。

职业规划的信息来源?


小编认识一个朋友去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她在一家私人公司当秘书已有一年了。她人很活泼,喜欢新事物。她不喜欢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更不用说每天处理大量的文件了。她想换工作,但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她很矛盾。于是她咨询了一位专家,您好,专家。

职业规划的信息来源?

金晶答复:

你好,这位朋友,谢谢你的信任。

你对现在的工作不感兴趣,你想换工作,你不知道自己的职业方向,你感到很焦虑。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这种情况,所以不要担心太多。至少你已经开始考虑你的职业,这是值得肯定的。

在你的留言中,你说你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回想一下。在你决定去北京工作之前,你认真考虑过吗:去南方还是北方?哪个城市?你一个人去还是跟别人去?什么交通工具?我肯定你走之前就计划好了。事实上,职业生涯就像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旅程。这也需要思考和计划。

“如果你们彼此认识,你们就做不到。”首先,我们建议你对自己进行全面的梳理,因为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那么你很难在职业上定位自己。

从你的信息中,我可以感觉到你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你说你不喜欢整天待在办公室,所以如果你想改变天气,你愿意这样做。 ?你说你不喜欢每天处理很多文件,所以如果你让你每天都去各个客户,你能不方便吗?

我建议你冷静下来,仔细回忆一下,比如你在大学里最喜欢什么课程,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在过去的工作中最有成就感,以及你的主管是如何评价你的。我认为,通过全面的思考和分析,你可能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此外,建议你考虑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也就是在选择职业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例如,你是否想在一个你拥有更多自由和较少约束的环境中致力于你自己的想法?是否要注意公司的稳定性、工作稳定性和收入稳定性;你想用你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别人吗?是否立志超越自我,解决别人似乎难以解决的问题,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是否要发展和改善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的技巧,并能获得提升;或者你想灵活地工作,以适应你的个人,家庭和职业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选择你的职业。

在自我分析和探索之后,看看适合你事业的内容。据我所知,秘书的工作不像你说的那么多,但仅限于在办公室工作。许多高级秘书需要协调各种关系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有时间协助进行各种商业谈判,因此,一个好的秘书应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和协调、公共关系和适应性。以及强烈的心理耐力,流利的英语阅读和写作以及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事实上,每种工作经历都可以带来好处。回想一下,在您过去工作的那一年,是否已经改进了一些知识和技能,并且这些能力的增长对于将来要完成的其他工作同样有益。

当然,如果你对秘书工作不感兴趣,你可以使用互联网、报纸和报纸来了解你对你感兴趣的事情,问亲戚和朋友,或者通过职业面试来了解你的职业生涯。只要你努力工作,我相信你会有收获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最终的选择是自己的事业。最后,我希望我的建议能激励你,真诚地祝你工作愉快。

教你三招应对强势的职场人!


在职场中工作,我们肯定是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同样的,我们的身边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强势的人。性格强势的人一般控制欲是比较强的,喜欢指挥别人做事,喜欢让别人按着自己的方式来做事。这样的人,是很不好相处的。那么在职场上,遇到这样强势的人要如何相处呢?小编整理总结出三个办法分享给大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1、不起正面冲突

职场中强势的人一般来说能力是不错的,就是在与人共事的过程中,喜欢说一不二,想要让其他人都顺从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想要尝试改变他,那是很困难的,所以千万不要用硬碰硬的方式去相处,不然的话那样引起的矛盾会更大,并且他会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让你的处境变得很尴尬。

与强势的人相处,想用以刚制刚的方式是很不明智的,要懂得根据情况灵活应对,即使你们的意见不合,也最好不要起正面冲突,不然的话你是很容易吃亏的。用以柔克刚的方式,尝试着用温和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让对方感受到你是本着尊重对方的心理去沟通的,这样更能获得对方的关注和信任。

2、学会欣赏

工作中强势的人其实不一定是消极的,他们内在有强大的实力,所以气场看起来很强大,让人望而生畏。不过一般来说,我们都把强势的人定义为喜欢是挺自负的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照顾他人感受。这样的人虽然有能力,但是不被大多数人喜欢,所以我们都会觉得很难相处。

但混在职场中,我们必须学会应付形形色色的人,如果因为不喜欢就逃避交流的话,那你是很难成长的。对于强势的人要学会欣赏,吸取对方的长处,要与之共事,真诚地顺应是必然。而且强势的人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优点,我们用积极的态度与之相处,这样的办事效率会提高,而且大家也能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3、自我提升

很多人认为和强势的人难相处,其实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自己的实力不够强大,所以对于强势的人没辙,说到底还是自己心里没底气。职场中,我们不能轻易改变别人,但是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当你和强势的人站在同一高度的时候,那时候你还害怕自己不能与之好好相处么。

而且当你的能力足够强大的时候,那些你认为强势的人你都不用太在意他们的想法了,他们的强势在你面前就会自动失效。当他们不同意你的观点的时候,你就有底气和实力去反驳。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和强势的人相处的,毕竟一起共事给人一种压迫感,内心很不舒服,但是这又是真的很难避开的问题。所以,不要那么害怕工作中强势的同事或领导,端正心态与之相处,不要硬碰硬,学会欣赏和包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建立自信心。谁都有不自信和孤独的一面,强势的人之所以表现得那么强势,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不为人知的一面罢了。

以上《调查显示:三成职场人首份工作来源于实习》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大三个人简历”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