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意料之中,7成人与加薪无缘》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天气已经进入春天,但由于疫情尚未解除,经济和市场却仍未走出寒冬。企业不好过,职场人士自然也不好过,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有不少职场人表示已经遭遇降薪,还有的职场人表示工资延迟发放,疫情之下职场人的薪资、奖金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疫情,超4成受访者降薪/延迟拿薪

当公司熬过了倒闭,当你躲过了裁员,降薪成为了绝大多数公司的无奈之举。根据网络上的职场人薪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57.1%的在职受访者因为疫情薪资受到了影响。有些公司选择延迟发放工资,还有些公司则发布了降薪、甚至是停薪这类公告。网友小A透露,他们公司虽然工资正常发放,但是2月工资只有基本工资的80%,岗位、绩效、奖金一律不发。如今复杂市场环境下,企业采取一些措施降低成本、防控风险无可非议,但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类似于变相裁员、强制扣薪这些灰色行为,即践踏了规则又失了声誉。

受疫情影响,近1/4的人降低期望薪资

自2020年春节以来,由于疫情的关系,交通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均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让原本年后打算跳槽的人打消了念头,也给正在找工作的人带去了压力。在当下环境求职,对薪资的期望和原来相比,有67%的受访者表示仍坚持提高期望薪资,期望薪资不变的受访者占9%,24%的受访者表示会降低期望薪资。

意料之中,7成人与加薪无缘

“你今年的加薪幅度是多少?”,提出这道问题时就预测它会“刺痛”很多人的神经。果不其然,与去年同期相对比,职场人今年的涨薪幅度可能不止用一个“惨”字来概括。来自我们最新的调查数据分析显示,超过7成受访网友未能争取到加薪机会,这一数据比去年高出了接近一倍。其中的缘由众所周知,疫情期间,不降薪已属不易,能加薪岂不是锦鲤在世?据我们调查发现,这一季度加薪的“锦鲤”仅为27.9%,其中大多数人的加薪比例在10%以下。

当然了,如果你在第一季度没能争取到涨工资,也不必因此感到失落绝望。大多公司只是发布了延迟加薪计划并没有明确取消年度调薪。相信待疫情好转、经济复苏、企业压力减缓之后,会有更多“有担当”的公司实现欠下的涨薪承诺。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就算是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下,薪资、能力、涨薪幅度还是成正比的。调查显示,月薪过万人群的涨薪比例高出月薪1万以下人群近10个百分点,降薪比例低了近3个百分点。

眼下,裁员,减薪,正在愈演愈烈,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人已经收到了降薪通知,而相对那些丢掉饭碗的人来说,只是降薪也算是幸运的了,所以,不管你现在处境如何,把握好当下,坚持住,一切都会过去的。

zc530.com扩展阅读

离职原因,6成人不说实话!


都说2020年是最难求职就业的一年,然而依然有不少职场人义无反顾地改换门庭。离职并不只是说一声“再见”那样简单;当你满怀期待地转投新东家时,也别忘了与过去的公司、过去的同事、甚至是过去的自己做一次“告别”。最新出炉的“2020年职场人离职状况调查”,看看大家在离职这件事上都是怎么做的:为什么离职?什么时候离职?离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与此同时,我们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到大家帮助。

接近年末,还有7成人想离职!

根据“2020年职场人离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7成受访者表示今年仍有离职意愿;明确表示没有跳槽意愿的受访者仅占到6%;而还有部分受访者正在犹豫纠结于是否要在年底离职,这一人群比例达到24%。

大环境不佳、年终奖近在眼前,为什么这么多职场人仍想在这个阶段离职呢?根据此次的网上离职调查显示,促使职场人下定决心离职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薪资福利不满,排在第二、第三位的依次是工作陷入瓶颈以及公司在走下坡路。可见,薪资依然是影响员工去留的首要因素。而细看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个差异:与其他人群不同,促使有3—5年(含5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离职的首要原因并非是薪资,而是因为工作陷入了瓶颈,需要寻求突破。(见图1)

图1:促使职场人下决心离职的最主要原因

数据来源:

1成人工作1年就离职,能力不够就想飞

在一家公司做了多久会考虑离职?来自“2020年职场人离职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38%的求职者在工作1—3年(包括3年)后会考虑“挪一挪”;考虑3—5年(包括5年)换东家的求职者占到32%;有接近20%的求职者希望在一家公司做到5年以上(见图2)。在跳槽如此常见的求职环境下,仍有相当多的一批人期望“稳稳的幸福”。当然稳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期望在一家公司、一个行业领域内深扎、积累与沉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11%的求职者在工作1年内(包括1年)就会考虑离职。这种跳槽观念其实并不可取,1年的工作经验只能称之为“经历”,你只是对自己手头的工作流程、公司的经营范围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你所触及的知识领域也仅是皮毛而已。一般来说,当你积累了3—5年的工作经验后才能较为完整地掌握工作流程、对公司及其产业运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参与。

图2:在一家公司做多久,你会考虑离职?

数据来源:

超7成人离职,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

下定决心离职了,你会提前多久通知公司?根据“2020年职场人离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75%的受访者表示会提前一个月及以上通知公司,22%的受访者不到一个月,表示“想走就走,不会提前通知”的受访者为3%(见图3)。好聚好散是职场人的跳槽宗旨,如果要留下良好的职业口碑、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决定离职时就要估算一下自己手头的工作,提前通知公司,尽量留出足够的工作交接时间。

图3:离职,你通常提前多久通知公司?

数据来源:

决定了通知离职的时间后,职场人又会采用哪种方式宣布离职的消息呢?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57%的受访者选择“先私下告诉上司”,28%的受访者表示“一直不说,等到上司或HR告知”,“先私下告诉同事”的受访者占比13%,仅有2%的受访者会“在公开场合宣布”。

用加薪挽留,54%的职场人仍坚持说“不”!

提出离职后,老板加薪挽留,你会留下吗?根据“2020年职场人离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表示会留下的受访者仅有3%。

54%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如果是因为公司发展不佳、个人的职业发展受阻等原因选择离职,即使因为加薪留下来,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之后还会有离职的想法,而且这个操作很有风险:你提出离职后,领导突然“良心”发现,用加薪升职等条件来挽留你。领导并不是舍不得你,而很可能是没人填补这个人力空缺,怕出现断档。挽留只是一时,转头就利用这个档期找人来替代你。。

43%的受访者则表示“看谈判情况”,当员工提出辞职时,老板都喜欢给员工“画大饼”,这时需要搞清楚,公司所谓的加薪是不是画饼?如果老板一向言而无信,那就果断地离开,如果老板已有所行动,在促使你跳槽的问题已解决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留下。

9成人离职后仍会联系同事

都说“买卖不成交情在”,再不济,同事也是和你朝夕相处的人,可能面对面在一起的时间比家人还多。除非于公于私都和这位同事有仇,一眼都不想看到他,大多数职场人无论在职/离职,还是会和同事保持着比较良好紧密的关系。根据此次的网上离职调查显示,将近9成人离职后,都不会删除同事的联系方式,其中4成受访者表示“顺其自然”,更有46%的受访者会主动交换,留下关系好的同事的联系方式。(见图4)

图4:离职后,你还会和原来的同事联系吗?

数据来源:

客气和睦,是和同事相处的职场之道。但当离职了后,还被前同事追着问工作问题的话,你会回复吗?根据此次网上离职调查结果显示,65%的受访者表示离职后仍然愿意答复前同事关于工作的问题,28%的受访者坦率地表示会“偶尔答复”,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不会答复。

关于如何回应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这问题关涉到离职时的交接工作。离职做交接时,还要以邮件形式告知领导和同事,包括交接的工作进度、工作文档、注意事项、联系人等等一并附上,这样一旦后续出现问题,也有据可依。

8成人饿死也不吃“回头草”!

离职,并不都是美好的开始,也有可能是另一段“孽缘”的开始,想转身逃离。后悔离职了,你会不会吃“回头草”?根据“2020年职场人离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逾8成受访者都斩钉截铁地表示不会!

可以尝试的“回头草”:和年少时青涩,摩擦很多的爱情很相像,“分手”未必就是不爱。当离开原公司超过1年后,发现还是原公司的企业文化、共事氛围更适合自己,并且当初的离职原因也得到了解决和改善,原公司也正好有这么个职位空缺,这时候的“回头草”其实等同于“跳槽”。你可以用跳槽的思维来评估是否要吃这个“回头草”,而不是一味倔强地拒绝,再次错过合适的拍档。

离职面谈,近6成人很谨慎

提离职,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就是被领导询问离职原因。根据“2020年职场人离职状况调查”结果表明,57%的受访者在离职面谈时“看情况,有些问题不说”。这也是最稳妥的方式,因为个人原因选择离职,说出来也无伤大雅;但是对公司/领导/同事的不满就烂在肚子里吧,说了也不一定有改变。

只要想在职场好好混,不该说的话、不确定能不能说的话,最好不说。有31%的受访者就是抱着这种心态,选择了“只说官方话,不提意见”。也有12%的受访者认为“走都走了,说大实话”。虽说离职就是一走了之,可谁也没法预料未来。所以那些想在离职前说大实话解解气的人,还是稍微冷静一下,有些不能摆在明面上的话,可以尽量避免。既然决定离开,何必徒增彼此的烦恼呢?

成熟的职场人,说话就要有所保留!

离职面谈,到底哪些问题会让你有所保留?根据“2020年职场人离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6%的受访者选择了“真实的离职原因”,排在第一位,这和前面的结果保持一致。紧随其后的选项是“关于上司的”,42%的受访者投了这一项。还有38%的受访者选择了“关于对公司的看法”,31%的受访者选择了“关于同事的”。(见图5)

图5:离职面谈,哪些问题会让你有所保留?

数据来源:

已经走到了离职面谈这一步,其实领导已经没那么在意你的离职原因了。工作难免使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摩擦,而很多问题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原因。上司直面你,让你为他提意见,提好了皆大欢喜、如果没提好反而戳了上司的痛处怎么办?平常和上司关系尚可,临走却得罪了上司,委屈不?同理,关于公司/同事的看法,可以适当有所保留。假如你拿不准说出来的后果,那就先独善其身。(完)

这五种人注定与好工作无缘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这五种人注定与好工作无缘》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眼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个个都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好工作,自己却总是摊上一个不靠谱的老板,一群不合作的同事,一份白菜价的薪水,忿忿之中总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埋怨别人的过失。凡事要从自身开始检讨,与好工作“绝缘”的人,自身可能有着相似的问题,归类总结,有五类人总是与好工作擦肩而过。看看,你是不是也名列其中?

守株待兔:凡事一个“等”

镜头回放:X是机械专业科班出身,毕业两年里做过销售、行政助理、项目助理……就没一样做着顺手的。不是数落环境不好,就是抱怨待遇太低,再不就是嫌老板水平不高,X会说:“等有了好工作,我也会好好做事,努力拼搏的”。于是,“没有一份好工作”就成了X最大的阻碍。

专家点评:人要吃六个馒头才饱,但不等于说直接伸手拿第六个馒头。对于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好工作不是等就有的,是要靠自己探索、积累、进取而来的,前期都会经历一个职业探索、职业定位的过程,然后再围绕职业定位不断积累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把一个方向走专走深,才能最终获得一个稳定的职业生涯。凡事靠等,好工作永远与你无缘。

好高骛远:凡事一个“不屑”

镜头回放:C从加拿大学习市场营销归来,在一家外资企业的市场部做助理。工作不到半年,可他始终觉得这份工作对他来大材小用。C觉得自己的工作琐碎,就是帮助主管收集点数据,写点简单的分析,大策划、大项目完全接触不到,C觉得不能学到东西,没价值,心里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

专家点评:不少职场新人常常抱怨,工作缺乏挑战,自己的才干没有发挥出来,因此不愿意安心工作,对眼前的工作不屑一顾,不尽心尽力。专家认为,眼下的工作平台是你创造自我商业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没有眼前的平台,或者自己不好好利用,怎么能期望自己进步,积累经验?包益民在《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书里说:“再小的案子,也绝对不要自以为是浪费时间,有一天你一定会得到一个盛大的回报。”

得过且过:凡事一个“差不多就好”

镜头回放:F学的是室内设计,毕业了就在一家小设计公司做设计。F常常会被分配到一些简单的店面装潢任务,但他做事不精益求精,虽有科班功底,但总不尽人意,在细节处理上做得不到位,客户反应了多次,都是设计总监帮忙解决。尽管如此,F却不以为然,觉得是客户挑剔,这些小活儿差不多就好了,太苛刻反而增加成本。

专家点评:乔布斯对完美的追求,可以说是到了疯狂的地步,不过这也正是他卓越和一路领先的关键所在。一个产品、一个程序设计都经过成千上万次的修改和雕琢,就连包装产品也抓住每一个细节,以保证用户在拿到商品的一刻就开始有一个完美的使用体验。再看看周围优秀的同事或上司,他们的工作不只是“做对”,更重要是要“做好”。其实,并不是老板或客户挑剔,眼界更广阔一点,你能看到自己是在同行业中和更多的人竞争,只要有人比你做好哪怕是半分,那么当有好工作、好机会时,可能就是给他而不是你了。

不思进取:凡事一个“没啥好争的”

镜头回放:D工作整整七年了,在一家国企里做会计,头四年薪水每年固定长500块,后面3年就没动静了,升职也是从来没有的事。前两年他还不甘心,觉得要在内部竞聘,要争取升职加薪。后来得知要考高级会计师证、注册会计师证等考试,他就不做声了。D开始自我安慰:“现在日子不错,工作不算太累,也稳定,小日子安稳就行了,没啥好争的,没必要让自己那么累。”

专家点评:D这样的人普遍存在于职场中。也许刚开始工作时他们还有点闯劲和激情,但由于职业定位没找准,又没有较完善的职业规划方案,挫折和失败已经把他们耗得“偃旗息鼓”,没了盼头。专家提醒职场人,职场如战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职场竞争不进则退,尤其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人才济济,如果没有较强的核心技能,又不进行持续学习,保持进步,那么被替代的可能性极高。而对于文职类、行政类等辅助性强的岗位,如果自己不做好职业规划,很可能随着年龄增加,不能“吃青春饭”,而失去竞争力。

行尸走肉:凡事一个“一切听指挥”

镜头回放:T刚毕业一年,对于未来,对于目标,甚至对要如何工作都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他做事认真、踏实,但他的工作一定要老板或上司布置到他手上,或者告诉他具体要如何操作,他才能执行下去。T总觉得老板或上司不怎么搭理他,每次向他们请教问题,对方多以沉默回应,让他很纳闷。其实,T很让上司头疼,感觉就像带着一个小学生做事,可又不知道怎么说他才好。

专家点评:做工作不是挤牙膏,呆板的“一切听指挥”在职场上不那么好用了。专家认为,提高综合胜任力是在求职、工作中取得成绩、达成目标的关键。它就是要求职场人要在技能上保持较高水平,心态上积极乐观、韧性强,态度上要时刻带着主观能动性去工作,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自己的效率,那么日复一日,积累到一定水平,好工作自然会找上门来。

《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大家都不陌生,主人公历经艰辛万苦才等到幸福的到来。相比之下,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还是一个没方向、没定位、没规划的“三无”职场人,怎会等到好工作来敲门呢?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方向,就要脚踏实地的坚持下去,钻研下去,即使本来一份不起眼的工作,也能变得光彩四溢。(完)

七成人认为职场“灰色技能”很重要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七成人认为职场“灰色技能”很重要》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为了在白纸黑字的应聘条件之外更显优秀,近年来,一些求职者开始有意识地培养“灰色技能”,也就是学习喝酒、打牌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还有少数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灰色技能”。

真的要“灰溜溜”,才能在职场上“顺溜溜”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298人参与),70.7%的人认为在职场竞争中具备“灰色技能”很重要,其中20.0%的人表示“非常重要”。受访者中,64.6%的人表示自己具备“灰色技能”。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文曾不认同“灰色技能”,她一直认为,只要学业够优秀就一定能赢到最后。但在一场应聘面试中,她彻底傻了眼。“通过笔试的8个姑娘要竞争一个区委办公室文员职位。面试地点是一家小饭馆,饭桌上放着几箱白酒,考题是看谁能喝到最后,谁就胜出。”

当晚,刘文咬牙喝了不少白酒后,瘫软在酒桌上。当同学把她送去医院时,她已严重酒精过敏。当然,面试也失败了。

另一名大四学生罗前彬,则对这类“灰色技能”表示不反感。今年夏天,他买了本《厚黑学》,读到了不少前所未闻的“道理”。“比如我看‘锯箭法’,说的是在别人求你时,你要给对方解决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以吊足对方胃口,这可以让关系更长久。”

在罗前彬的学校门口,小贩们常常将此类“成功学书籍”放在显眼位置,兜售给大学生。“这些说法尽管看似功利,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很实在。”

调查显示,超九成人(91.5%)坦言,身边存在刻意培养“灰色技能”的人,其中49.4%的人表示身边这样的人“很多”。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重视“灰色技能”?调查中,72.4%的人认为这是“人情社会”的必然结果;65.4%的人认为原因是当下“酒桌上谈生意”现象普遍;41.8%的人表示,这是职场竞争激烈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41.2%的人认为,不少人重视“灰色技能”源于应试教育无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36.8%的人表示,应聘者所获证书缺乏含金量,使得企业看重“灰色技能”。

有网友指出,如果学习“灰色技能”是将人情世故推向一个极端,那么另一个极端情况也十分常见:由于完全忽略对青年人的“人情教育”,导致一些人无从学习如何与人、与企业乃至与社会很好地相处。

“一家通信公司曾做过调查,他们招聘的人中,只有13%的人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吉林大学通信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忠巍主管学生工作,她曾被学生们各种“不通世事”的举动弄得哑然失笑,“有个孩子粗心弄丢了钥匙,竟把学校宿管科当成宾馆前台,理直气壮地要求开门。有的孩子丝毫不通社会礼节,握手的礼仪一点都不会。”

据吉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刚敏介绍,该校几年前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在2003年专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还编写了教材,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胡忠巍就是该科的教师之一。在她看来,大学生从一进校门起,就应做好职业规划,重视培养情商和为人处世之道,从而使自己将来走上职场时不会无所适从。

吉大的“就业指导课”内容涉及敬酒和握手等礼仪,以及着装规范等。“我们有必要让大学生懂得这些内容,而学生们的反应也很热烈。”但胡忠巍认为,对“情商”和礼仪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但并非“灰色技能”。

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首席培训师、心理学家钟谷兰表示,人的技能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知识技能,主要体现在学习上,也可以通过考试来验证;第二种是自我管理技能,主要体现在对事认真负责,对工作热情积极等方面;第三种是可迁移技能,比如情绪的管理和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历来只看重第一种技能。”钟谷兰说,后两种技能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不仅较少,而且长期呈现“隐性”状态,很多青年人非但不清楚,更不知道如何向别人展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年轻人如果不对后两种技能予以认识和培养,反而看重一些‘灰色技能’,希望它能给职场表现加分,是非常肤浅的。”

“很多人会错误估计了别人对自己的期待。”钟谷兰说,一味迎合并认为对方需要自己做出“灰色”表现的人,更应该意识到,只有正面提出自己的需要,在应当拒绝时毫不犹豫地拒绝,才能真正赢得职场尊重。

有人说,修炼“灰色技能”的情况并非主流,而一些人面对求职和职场竞争时产生的“灰色心理”,更值得社会重视。对这一说法,调查中,超七成人(73.9%)表示认同,18.3%的人表示“非常认同”。

疫情后找工作更难,3成人简历没回应


制作一份让HR“一眼定情”的简历是求职之路的第一关。近期,对“2020年求职者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进行了数据调查,用大数据帮你分析:最有用的简历投递渠道、简历投递高峰时间、科学的投递简历频率,以及合理的期望薪资该怎么写……

3成人,50份以上简历换一个面试机会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找工作跳槽的难度普遍增加了。一方面因为企业对经营成本的考量和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在招聘上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春节前的裸辞者和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又将应聘者候选池进一步扩大,竞争愈发激烈。

根据最新出炉的“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3成受访者需要投递50份以上(不包含50份)的简历才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而在2018年,仅有不到1成的受访者需要投递50份以上(不包含50份)的简历才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2018年,接近5成的受访者只要投递10份以下(包含10份)的简历就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今年这个比例下降到3成。

3成人,简历投出后石沉大海

虽然根据的调查数据统计,逾5成受访者在简历投递出去后一周内就能收到回复,但投出去后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的受访者比例在今年也急速上升至将近3成!而在2018年同期,仅有1%的受访者表示简历投出去后收不到回复。(见图1)

图1:你最近一份简历投递出去多久有回复?

数据来源:

有7.5%的受访者表示简历投递出去后1天内就能收到“秒回”,这都是些什么能人?细分数据显示,财务/审计/税务、金融/证券/期货/投资、生产/营运、建筑规划与设计的所属职能人员收到“秒回复”的比重较其他职能人员多。

4成人找工作 每天都投简历

你知道求职者有多勤奋吗?“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4成受访者在求职期间每天都会投简历!3成受访者2—3天必投一次简历。而在2018年同期,仅有14%的受访者每天都会投简历。(见图2)

图2:求职期间,你投递简历的频率如何?

数据来源:

而当被问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大量投递简历”,遥遥领先排在第一位的是对“简历长时间没回音”的焦虑反应。排在第二位的是对自身职业定位迷惘——“缺乏明确的求职意向”。排在第三位的是“转行转岗”——不在这里敲敲门、那里擦擦窗,机会怎么会自动找上门呢?

找工作:这些渠道最有用

根据发布的“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网上招聘平台是最受欢迎的渠道;企业平台排在第二位;猎头、社交圈和企业内推都占有一定的比率。(见图3)

图3:投递简历时,你最常用的渠道

数据来源:

网上招聘平台快速、便捷的优势使它成为了最为普遍的求职方式,但另一方面平台上也存在着鱼龙混杂的企业、手续合规但实际问题很多的公司,对此平台无法马上一一识别,所以通过招聘平台找工作的时候要学会自己甄别公司是否正规。

另外,投简历一定要多渠道并进,所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才能增加获得面试的机会。但这样的行为不能过于频繁重复,以免被公司当做恶意骚扰,从而被打入黑名单。

揭秘:简历投递高峰,顺大流还是避开?

根据发布的“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周(周一、周二、周三)投简历的票数最高,得票率达74%左右;而下半周(周四、周五)投简历的得票率为15%;周末投简历的得票率为11%。(见图4)

另外,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在上午投简历的受访者占总人数的40%,也是占比最多的人群;紧随其后的是27%的受访者选择在下午投简历,比2018年上升了19%;选择在晚上投简历的受访者占24%,比2018年上升了17%;其余受访者表示会在中午、凌晨投简历。对比2018年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下午和晚上投递简历的人数有大幅提升,而选择在上午投简历的人数比率下降了。从总体上来看,今年大家投简历的时间点比较平均,没有出现特别的偏向性。

图4:你通常在周几投递简历

数据来源:

大数据反映的是大部分人投简历的习惯,作为个人是跟从还是避开,还要看HR接收简历的习惯,看每个行业的特性。当我们发现某个时间段投出的简历总是没有回音时,不妨变换一种思路,换一个时间尝试,这样才能找准最佳投递时机。

最近一份简历是如何写期望薪资的?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将近8成的受访者在简历中的期望薪资一栏选择了填写薪资范围,相比2018年同期的调查数据,高出了2成左右。(见图5)

图5:你最近一份简历如何写期望薪资

数据来源:

特殊时期,求职者们心知肚明工作难寻,而薪资又是个敏感问题,稍有不慎,HR就将你的简历“一键删除”,错失就业机会。在简历中写薪资范围,既不会交出自己的底线,又不怕自己估错了身价从而反悔,同时还为求职之路留下了一席可商量之地。

简历中最让人头疼的部分:工作经验!

在写简历时哪部分最让你头疼?在本次调查数据中,位居第一的是工作经验,占比27.6%;自我评价紧随其后,占比18.5%。较比2018年的同期数据,原本排在第二的兴趣爱好不幸落榜,而原本位居第一的“自我评价”也被“工作经验”踢下王座。

工作经验确实让人头疼,但这却是简历中能抓住HR眼球的一大关键因素。在此,建议您:在写工作经验时以“与岗位的匹配度”为中心点,多多观察招聘信息上的主要职责部分,挑选自身与之相匹配的工作经验填上,让你的工作经验与求职工作“门当户对”。

投简历时要不要准备一份英文简历?

在“2020年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调查”中,添加了“你是否准备了英文简历”一题。有8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会去准备英文简历,只有17%的网友表示会准备英文简历。

英文简历除了对求职外企以外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在工作能力多元化的当下,外语能力逐渐成为了隐性要求。在求职时,建议求职者们研读招聘信息,观察岗位职责是否对外语能力有需求,再去判定是否要准备一份英文简历。而在求职过程中,英语简历也许不是必备,但一份英语简历不但表明了你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也从侧面突出了你是一名细心的求职者。(完)

裸辞后休息几天?不,6成人立刻找下家!


很多人都在离职前说出豪言壮语:“离职后,我一定要先去XX城市玩一周,再去XX城市玩一周”“离职了当然要休息一段时间,才不着急找工作”“上班这么久都没空歇歇,先给身体放个假”话虽如此,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毕竟,裸辞后最担心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下家。

日前,对“假设你裸辞了,离职后会马上找下家吗?”进行了投票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表示离职后会马上找下家,20%的受访者表示离职后不会马上找下家,还有20%的受访者表示视存款而定。

选择马上找下家的态度:工作难找,早点行动

“当然会立马找下家,现实和你想的不一样,你以为想找工作就能很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吗?太天真了,还是早点准备着吧。”

“生活大于一切,在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之前,还是要以工作为主,找工作的阶段就当休息了。”

“会的。社保3个月之内断缴没问题,3个月之后呢?一家老小不等着吃饭吗?”

“找不到工作,精神压力更大,这样的休息可能会起反作用,得不偿失啊。离职越久越担心找不到下一份工作,还会担心面试官质疑空白期。”

选择不会马上找下家的心声:调整心态,再出发!

“都裸辞了,个人觉得肯定是不差钱,那就是对公司有意见,迫不及待想走。再有可能就是自己在工作中,心态受到严重影响。这样的情况下,我不会马上找下家,调整好心态,再找下家会更好。”

“我不会,工作这么久了没有一天是轻松的,好不容易离职了,会给自己留一段时间思考职业方向,下次找工作更有明确的目标,少走弯路。”

视存款而定的想法:经济基础决定选择

“马上不马上取决于经济基础,条件好休息几个月也无所谓;条件不好的,裸辞的那一刻就开始找工作了。”

“我这个人想法不多,赚钱就是为了享受,有钱就可以多开心几天,没钱了就要好好赚钱,就这么简单。”

逾四成人遭遇过被公司少发或扣除工资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逾四成人遭遇过被公司少发或扣除工资》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员工PK企业:关于钱这件事专题调查报告

自4月份以来,我国CPI一直呈上涨态势,7月更是飙升到上涨6.5%,达到37个月以来新高。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CPI小幅度回落至上涨6.2%。尽管CPI有所回落,但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根据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20xx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预计20xx年薪酬增速达到8.4%。对比CPI,这样的涨薪幅度并不让人兴奋。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让职场人忧心忡忡。不少职场人士都表示物价太高,工资正在缩水。除了来自社会通货膨胀造成职场人的工资收入的实际支付能力在缩水,企业对于员工的实际工资收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你每月实际到手工资是否达到最低工资标准?公司是否强行少发或者扣过你的工资?请假过多是否会影响你的年终奖和涨薪幅度?离职后,你是否能拿到奖金……哪些钱是企业必须支付给员工且是员工应该拿得到的?哪些钱是员工不一定拿得到,企业可从员工手中拿走的?

为此,近日()针对职场人展开了一项名为“谁动了你的工资”的在线调查,吸引到900多名网友参与。其中,40%为女性,60%为男性。从参与调查者的学历来看,拥有大专学历的网友占38%,拥有本科学历的网友占47%。从年龄段来看,出生年份在1976年—1989年的人群,即年龄在22岁-35岁的网友占了总人数的91%。此外,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工作年限在1年以上五年以下的占53%,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上的网友占41%;45%的受访者来自民企,20%的受访者来自外资企业和外企代表处,15%的受访者来自国企、事业单位,12%的受访者来自合资企业。

员工PK企业:个人应该拿到的这些钱

作为员工,哪些钱是应该能拿到的?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其中关于工资和社保的规定,作为职场人不得不了解,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

1. 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劳动报酬。在本次调查中显示,有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月薪在扣除奖金后,没有达到其所在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按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并未剔除每月发放的奖金,所以奖金可包含在最低工资中。

在论坛上,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质疑:“如果员工的奖金是与绩效挂钩的,奖金不是每月都能拿的,当他第一个月拿了奖金是达到了最低工资标准,但到了下个月他没拿到奖金,月薪就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了。以上海元最低工资标准1280元为例,比如该员工的奖金是400元,当他拿不到奖金时,月薪只有880元,那么他是否可以向企业要求拿最低工资1280元吗?”。对此,从事HR工作的热心网友解答道,不管工资奖金的比例如何规定,职工每月实际到手的钱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也就是说,当员工没有拿到奖金造成月薪不足最低工资标准时,企业需无条件补足员工工资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

2.试用期工资

曾就员工在“试用期期间,最关注公司哪些条件?”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薪酬福利”成为第二大受关注的选项,仅次于“职业发展前景”。依照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按照三个“不低于”来约定,即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但在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有34%的受访者表示试用期工资占转正工资的80%以下。显然,还有不少职场人的试用期工资并没有达到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职场人可以提出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社保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保险,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法定义务。和工资不同,社保是一种社会保险和保障机制,但当员工遇到风险的时候,提供的将会是经济方面的一定保障。比如按规定缴纳社保的员工,当他退休后按规定可以领取一定的养老金,当他失业了按规定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这些钱对于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据本次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公司并不以员工实际月薪作为社保缴纳基数,而是按所在城市的社保缴纳基数的下限为员工缴纳,甚至有14%的受访者表示公司根本不缴纳社保、公积金。网友“叶儿丶熙兮”透露,女员工在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都是按照该员工的月缴纳基数来发放的,但是现在存在不少企业,每月社保缴纳的基数是低于实际收入的,这一问题的出现,就会导致很多女员工在申领生育津贴的时候面临补贴“缩水”的情况。

企业为何不按法律规定替员工缴纳社保、公积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企业为了减少用工成本。根据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所以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公司没有按规定缴纳社保,可以要求公司补足,如果公司拒绝,个人可以进行举报、投诉。

员工PK企业:个人不一定拿得到的钱

国家法律法规上规定的员工应该拿到的钱,作为个人来说是必须去争取的,绝不能放弃。但对于企业可从员工手中拿走、员工不一定能拿得到的钱,具体还要看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1、罚钱

单位罚款出自于1982年实施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废止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随着这一《条例》的废止,用人单位不再有任何可以对员工罚款依据。虽然说罚款是不合法的,但是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这是过错赔偿,与罚款性质不同。

据此次的调查数据显示,44%的受访者被公司罚过钱,其中主要因为迟到(20%)、工作上犯错(11%)被公司罚钱。论坛网友“痘痘娃娃”说她所在公司规定员工九点上班,九点十分以后上班就算迟到。迟到一次罚50元。另有网友“夏娓娓”讲述公司同事被罚钱的经历:由于手续不全就让员工代领工资,公司的现金出纳曾被罚过200元。此次调查数据还显示,有4%的受访者被公司罚钱的最大数额,占月薪的21%~50%。

特约劳动法专家阿克表示,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应该赔偿。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至于没有经济损失的迟到、早退等,也可以以扣工资的方式处分,至于扣款金额,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根据单位内合法的规章制度确定(单位合法的规章制度应该是事先全公司公示,而非事后告知,且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扣除经济处分后,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同时经济处分的金额不能超过当月工资的20%。

2、扣钱

扣工资的性质则与前文提到的罚款不同。扣工资是在未发放的工资中扣除部分作为处分,是否可以扣工资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放劳动报酬的问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发放规则的条款,用人单位也有权通过合法程序制订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中可以明确劳动者如果存在某些行为的,要扣除部分工资。

日前有新闻报道,湖南省长沙县一位教师向媒体反映称,从去年开始,“捐款”成了工资单上固定的一项,让他不解又不愿。这种直接按月从工资上扣去的捐款方式,会让人觉得是在“被捐款”。 捐也捐,不捐也得捐,不捐就从工资里扣。这种强扣强捐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慈善捐款的自愿自发的本义,也是违法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据此次的调查数据显示,43%的受访者遭遇过公司强行少发或者扣过工资的情况。7%的受访者表示公司扣了工资用于捐款(社会捐款、公司捐款)。10%的受访者表示公司少发的这些工资用于发放奖金(绩效奖、年终奖)。特约劳动法专家阿克表示劳动合同中如果明确,双方约定的月工资中,有一部分的发放时间是年底,这是对工资发放时间的约定,并不违法。但是员工一旦离职,这些年底发放的工资,应当一次性发给员工,不得以离职为由,克扣员工工资。

3、少发或不发年终奖

据此次调查显示,63%的受访者表示请假过多会影响到年终奖。24%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对此,特约劳动法专家阿克表示,公司内部的年终绩效考核属于公司的规章制度,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如果经过了前述程序,那可以将病假和事假的请假情形(其实就是考察出勤率)作为年度考核的指标。

据此次调查显示,75%的受访者表示离职后,拿不到奖金。19%的受访者表示离职后能拿到部分奖金,仅6%的能拿到全额奖金。离职后是否能拿到奖金要看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公司的规章制度。特约劳动法专家阿克表示,如果双方的劳动合同或公司的规章制度上明确有年终奖,而且明确了年终奖对应的年度,员工做满了这个年度,之后离职的,应当有年终奖。反之则没有。有些公司没有年终奖,但是会针对年度有其他奖励,比如根据绩效考核情况有一定的奖励,性质与年终奖有所差异,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年终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编后语:员工与企业之间关于金钱的纠葛远远不止以上所写的这些。如果说谈钱怕伤感情的话,那么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所以个人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是无可厚非的。员工与企业更多是合作的关系,不应该是PK这种对立的关系。企业应尊重个人的劳动,给予必要的劳动报酬和保障,个人也应该体谅企业的合法管理行为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赢。(完)

震惊:七成人对薪资不满,多劳并非能多得


2018年已经落下了帷幕,在众多盘点中,薪资满意度盘点不可缺席。网络编辑部发起了“2018年职场人薪资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职场人薪资满意度严重下滑,近七成人表示对于2018年的薪资情况并不满意,不满意比率比2017年高出50%(见图1)。

此次调查显示仅有1%的受访者对目前的薪资表示“非常满意”,表示“比较满意”也只有8%的比例,远远低于2017年的满意度。此外,22%的受访者对于薪资感觉“马马虎虎”,对薪资“不太满意”的受访者达到了47%,更有2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不满”,相比2017年4%的比率,令人大跌眼镜。2018这一年,职场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数据来源:

超四成人没加到薪,高学历未必有高薪

没有加到薪可能是职场人对于2018年薪资极度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加薪之难难于上青天。本次调查显示,有4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2018年没有加到薪。而在加到薪的人群中,也是以加薪5%以下的人群为多。(见图2)

数据来源:

此外对比2017年数据,2018年没有加薪的人群比率远超2017年。2017年有44%的受访者表示加薪幅度在5%~10%,而到2018年只有1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当年的加薪幅度在5%~10%,比2017年减少了28%。

近日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2019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加,企业调薪方面相对保守,调薪幅度为7%,与2017年持平。该报告还预测,在2019年企业将面对产业升级、业务转型、竞争态势变化、政策及经济大环境等多重影响,更多的企业未雨绸缪,对于核心人才会加大投入进行吸引和保留,而对于非核心的业务及员工,越来越多的企业则会考虑采取服务外包或谨慎调薪的应对策略,因此2019年整体调薪幅度预计为6.8%。企业预期下调,代表着个人2019年加薪之路将会更难走,当然对于优秀的人,从来不用担心加不到薪。

我们都知道,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学历对于薪资的影响会逐步减弱。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加薪上。从图3可见,能加薪20%以上的受访者,几乎没有受到学历太大的影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并没有很大的优势。在加薪10%~20%这一档中,本科生的概率反而要高于硕士生。总之,从数据上看,并没有出现学历越高加薪幅度就越高的现象。

数据来源:

到底哪些人月薪过万了?

曾经有条新闻说的是:相亲角有个老大爷认为月薪一万是讨饭,这句话伤了好多人的心。月薪一万眼下也的确不算高薪标准,在一线大城市只能算挣扎在生死线以上的合格线,可仍然是不少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根据个人端的“职场人薪资满意度调查”显示:工作在一线城市的人有28.7%的几率能月薪过万,比工作在二三线城市的人高出十个百分点;而男性月薪过万的几率要高出女性约11%;学历越高月薪过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此外按行业来看,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和IT行为被列为月薪最容易过万行业前三位,而零售行业、快消行业和服务行业被列为月薪最难过万的行业(见图4)。

数据来源:

小小总结一下,从数据看一线城市、硕士以上学历,从事汽车、房地产、IT行业的人更容易月薪过万,这些人也应该更能得到相亲角大爷大妈们的青睐吧,毕竟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嫁娶得好一点。月薪过万也不是啥高要求,不过万凭啥结婚养娃?

薪资真相揭秘:你所不知道的8090薪资现状

真相一:8090质疑,多劳为什么没有多得?要涨薪还得靠跳槽!

根据2018年的调查,对于薪资不满意的主因,32.9%的受访者表示是“付出大于所得”,26.7%的人认为“我的能力远远高于现在的薪资价值”。相比2017年,能力被贬值,不能从薪资上体现自己的价值成为2018年职场人的痛。

当聚焦各个年龄段对薪资不满意的原因时,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烦恼各不相同。此次调查分析了80前、80后、90后对薪资不满的原因,结果如图5所示。

数据来源:

如上图所示,于80前的人群而言, “能力远高于薪资价值”是对薪资不满的主要原因。对于90后来说,如何用挣来的钱保障自己的生活,也是其评价薪资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如今高物价、高房价,以及自身高标准的生活要求让90后们感觉薪资难以维持生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80后与90后对于薪资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多劳却没有多得,因此他们把“付出大于所得”排在了第一位。细想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背后的矛盾点:

@员工:我付出那么多,为什么没有回报?

@老板:你付出的不是我要的,并没有对公司产生巨大的收益。

据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2019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影响企业调薪首要原因是“企业效益”,其次是“行业整体薪酬或调薪水平”,“员工个人绩效情况”被排在了第三位。所以说在向老板提涨薪这件事上,还真不是干得多就拿得多。

既然在钱上员工与老板无法达成“妥协”,那么想涨薪还是得靠跳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跳槽都与钱有关,这种现象在80、90后人群中更加明显。在80前人群中,因为钱而跳槽的受访者占总数的45%,到了90后,一跃上升到62%。(见图6)

数据来源:

真相二: 年过四十入不敷出者大有人在,所谓财务自由遥遥无期

要说对薪资满意,月薪过万可能是一个起跑线。从年龄段来看,80前月薪过万的比例最高,达到42%;80后稍有下滑,31.4%的人月薪过万了。而在90后中,这个数据降到了10.9%。可见年资与月薪增长幅度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

2019年,1980年以前出生的人都已到了不惑之年。大家常规的想法是,年过四十至少能混个温饱,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1%的80前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月薪不够花,另有21%的80前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资是月光,并未有结余。作为8090后年龄上的老大哥——80前,能够做到生活质量不错,每月有富余的人群仅占4%。

再来看90后年龄段,有33%的90后受访者选择月薪不够支出,仅有37.3%的90后表示自己每月略有节余(80前是54%,80后是43.4%)。 另有28%的90后受访者表示自己工资每月都花光。(见图7)

数据来源:

显然90后活得不容易,但80前与80后们也没有活得多滋润,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需要花钱的地方。生活如此艰难,我们不得不继续前行,因为只有不停下才能不被落下,才有希望勉强活得像个人样,至于财务自由,应该是少数人可以实现的梦想吧。

注:参与本次在线调查的人数为2139人,其中男性占55.5%,女性占45.5%;“80后”占40.9%,“90后”占39.3%;本科学历占57.1%,大专学历占30.2%;20.2%有1—3年工作经验,18.2%有3—5年工作经验,29.4%有5—10年工作经验,10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占28%,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占3.9%。

“给老板打工的心态”让多少人与成功无缘!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给老板打工的心态”让多少人与成功无缘!》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呢?工作着的人都应该问问自己。如果不在年轻的时候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工作心态,那么我们很可能与成功无缘。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我傻呀。
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我不欠谁的。
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做了也白做。
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干嘛那么认真。

这种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的想法很普遍,在许多人眼里,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不大,达到要求就行了。因此,工作的质量、标准都不高。
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呢?工作着的人都应该问问自己。如果不在年轻的时候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工作心态,那么我们很可能与成功无缘。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叫杰克的人,他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了一年,由于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总是忿忿不平地对朋友说:我在公司里的工资是最低的,老板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如果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我要跟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了。
当时有些人听了一笑了之,但是,其中有一个朋友问了一句:你把现在这家贸易公司的业务都弄清楚了吗?弄懂了吗?他老老实实地回答:还没有!这时他朋友又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先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工作,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书写合同等具体细节都弄懂了之后,再一走了之,这样做岂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杰克听从了这位朋友的建议,一改往日工作的散漫习惯,开始认认真真地工作起来,甚至下班之后,还常常加班加点地留在办公室里研究商业文书的写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就问:现在你大概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杰克说: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是刮目相看了,最近更是委以重任,不但升职而且又加薪。说实话,不仅仅是老板,公司里的其他人都开始敬重我、羡慕我了!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承认并接受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才能心平气和的将手中的事情做好,也才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同事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价值。
扔掉我在为老板打工的心态,积极调整心态:

■认清工作的意义

从杰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意识到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我自己工作。人生离不开工作,工作不仅能赚到养家糊口的薪水,同时,也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任务能开拓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就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

■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应将心态回归于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的工作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

■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感到快乐

有人在一个好的单位工作,但他每天也会有许多得不如意,苦恼总围绕在他的身边。有人工作单位一般,可他却不舍不弃,每天都有工作目标,把这个作为一种锻炼、成长的机会,而且通过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受到同事们的敬佩。这种阳光般的心态,火一样的热情,最终收获的是成功的硕果以及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学会欣赏工作中的每个瞬间

我们必须要学会欣赏工作中的每个瞬间,要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工作,与同事和谐相处,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成功往往青睐那些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人!

■不能改变环境,就去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

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这就告诉我们,人不能去等,要学会适应。要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只有不断去适应,不断去调整,才能有所建树、有所作为!

写在后面: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们要学会忘记、谅解、宽容。别让你的不原谅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更要学会感恩、欣赏和给予,这样你就会觉得你所作的一切都会是一种对他人的回报。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无止境,只要常常保持这种心态,你就会觉得天天快乐,幸福无比、受益无穷!

月薪6千,近8成人选择国企!


offer 1:国企,工作轻松,福利(车贴、饭贴、房贴俱全,体面过人)挑战性无;

offer 2:民营,工作繁忙,福利(仅饭贴),有国外工作机会,挑战性强。

offer 1与offer 2薪水相同,月薪6000,你会选哪个?本话题的小调查数据显示:79%的人选择了国企,且多为女性。

挺“国”派

网友zuoqin1977 (女)

我选国企,因为国企做事还靠点谱,哪怕辞退人也有章法。民企风险太大,馅饼也太大,有时候虚无票渺的,有时候欠缺长远发展的规划,辞退员工不好善恶,很快的。

网友Daisy_fly (女)

我会选择国企,1可以让我的家庭无后顾之忧。如果一个家中男女二人同时选择了2,我会觉得孩子好可怜。曾经的我也是一个会选择2的人,也曾经选择过,事实证明了,一个家庭必须有一个人需要牺牲。我们活着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存。

网友matilu08 (男)

现在这个社会能够找份稳定的工作已经不错了,民营企业虽然有挑战性,但民企的企业文化真的不太认同,特别是那种家族式的企业,民企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正规的私人企业而已。

网友rebuildc (男)

显然,国企福利待遇较好,这些是实际的东西。至于挑战,只要是企业,那必然有各种各样的挑战,区别在于,国企或许可以选择不接受,而私企则是必须接受。所以,除了国企福利待遇较好,另外个人时间也较多。时间是用金钱买不到的。珍惜这点吧!

挺“民”派

网友1263988779 (男)

挑战多=锻炼多,有能力了谁也拿不走,加薪机会自然也就多,见识面也略广些。在选择对方方面也有更多余地,即使是女生也一样。别在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

网友shirley72 (女)

我选民企,因为工作挑战性大,这样可以不断的历练自己、提升自己!能力提升了到哪里都不是问题,到时候就是工作找你而不是你找工作了。况且还有出国的机会呢!

网友ZangWW (女)

其实其他涉及的因素还很多,比如领导如何,企业管理如何等等。国企里面太颓废而且官腔太严重,年轻应多上进,跟性别,家庭啥的都没联系。

人真正富有的8个元素,7个与金钱无关!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人真正富有的8个元素,7个与金钱无关!》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成为百万富翁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有意义的欲望,但是没有比创建以及保持一种有意义、有质量的生活更成功的了。如下是证明你真正富有的8个元素,其中7个与金钱无关。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值得你关注的大问题。我的答案已经在过去的5-10年间发生了彻底改变,并且还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中。成功是人生目标的一部分,但是我知道获得成功的另一方面是追求更大的成功、更多的里程碑、研究成果、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向更多的人进行学习,以及挣更多的钱。这些都是伟大的。但如果没了想要追求的目标和梦想,生活将变得平淡乏味。

别误会我的意思。成为百万富翁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有意义的欲望,但是没有比创建以及保持一种有意义、有质量的生活更成功的了。如下是证明你真正富有的8个元素,其中7个与金钱无关。

■健康

你的健康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身体不健康的话,那么你一无所有。在生命的尽头,你现在所重视的事情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当年轻的时候,我们会损害自己的健康财富,但是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又会倾尽所有财富只为获得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健康。

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个世界一流的生活的话,那么把健康置于首位这非常重要。我们将自己的健康视为理所当然,直至失去它的那一刻,然后我们会搭上所有的清醒时间来试图找回它。那些没有时间进行锻炼的人注定要腾出时间生病。

■内在生活

你的外在世界,你是谁,以及你的生活质量如何都是百分百由你的内心世界所决定的。你的内心世界由你内心的平静、思想的质量以及真实的生活所组成。你是否为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而活,并不断克服恐惧和担心?你的内心世界决定了你的自我价值。

■职业/事业

你每天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命运,并且从事不喜欢的事很难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最新的盖洛普调查结果显示,71%的员工对工作并不积极。

要有耐心并且找出你的强项所在。有目的地选择(或创建)你的理想职业对于过上世界一流生活而言至关重要。当你喜欢自己的工作时,那么你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工作。在职业生涯结束的时候,知道自己已经奉献了全部这非常重要。生活并不简单,没人可以预知未来,但是你适应、调整生活的方法会决定接下来你会发生什么。永不停下脚步。

■家庭生活

爱周围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可能就去看看你的家人,这都是成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加里维纳查克告诉我,生意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跟家人相比的时候,要排在远远的第二位。在这世上,最好的支持体系源自于家人和朋友。在这里你不能马虎,你需要这些良好的关系,并且它们将让你变得更加出色。请记住,你不可能改变你的家庭,试图这样做只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压力和挫折。爱他们并且欣赏他们现在的样子。

■人脉

与谁相处时间最多,你就会变成他的样子。你结交的那些人是能带领你朝着更高标准发起挑战的人吗?如果你花时间与那些具有世界级水准的人相处,那么你也能做到的机会将大大上升。他们的方法将会惠及于你。你将会适应于他们的哲学和观点。

开始与那些你想要效仿的人相处吧。结交那些具有非凡水平思考和行动能力的人吧。

■财务自由

我们的社会中只有不到5%的人能够在65岁的时候经济稳定下来。很可悲吧。钱是非常重要的,它同时也带给你实现高质量生活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自由。

钱可以让你选择自己想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在哪做,所以你可以以自己的节奏生活。为了自由的未来,你的计划是什么?

■阅历

最终,生活是一场冒险。阅历让精英从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相比金钱,他们更重视经验的获取。学着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如果你一点都不开心的话,那么做事的意义又何在呢?.

■影响他人

生命的最高目标是服务我们周围的世界。你让周边的世界改变了多少?你贡献了可以改善他人生活的价值了吗?

慷慨是获得幸福的关键。没有什么比帮助他人、奉献他人而不求回报更令人感到骄傲的事了。无论赞美还是小礼物,每天都为他人做些好事。要知道每条推文、博文以及每次对话都是你所留下痕迹的一部分。

大多数人会说如果我有更多时间的话,但是现实生活是不会等任何人的。不要推迟你的旅行或是对梦想的追逐。没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将止于何时,所以通过这八种专注来对生命进行充分利用吧。

专家揭秘:忠心耿耿五年,为何与晋升无缘?


忠臣向来备受帝王信任和器重,但在今天的职场上就未必如此了。忠心耿耿当老黄牛,总有一天会等到晋升机会?答案是:NO!原因何在?请听专家为你详加解析。

案例:勤恳,忠心,还是难升职

Vitas的专业是会计学,大学时就是勤奋、本分的学生。毕业后,Vitas进入了X公司工作。刚进去时还是一家十几人的小公司,他在那里做出纳。因为公司规模小,人手有限,Vitas在做财务工作之余,也兼做行政等后勤方面的工作。有时公司招聘忙,他还主动帮忙做了一部分人事工作。

就这样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干了两年,此时X公司的规模扩大了,业务也多了起来,Vitas之前做出纳工作没出过错,人也踏实,公司考虑他是科班毕业,加上态度认真,就让他转到了会计岗位。Vitas也欣然接受了调动,并无异议。

时间飞快又过了三年,公司有好些人都得到了晋升,但这三次升职名单中都没有Vitas。虽然有加薪,但他心里还是有疙瘩,做了那么久也没有得个主管的位子,怎么想都想不通。去问老板,老板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公司知道你的贡献,不过你也知道我的难处,再多耐心,多加把油。”一番话把他说得无话可对,只能继续回去老实工作。

工作越忙碌,Vitas心里越是不平衡,抱怨越多:“我没少做一点事,怎么这么窝囊?事情都让我做了,官却让别人当。老板表面上对我是不错,但这样等下去到底还有没有机会?”Vitas心里一直纠结这个事。在他看来,跳出去未必有更好的地方,做财务工作有老板的信任是最好不过的事,在新的地方重新开始,光是积累信任也要花很多功夫。可现在没有晋升可怎么办呢?Vitas实在找不到解决方法,未来到底何去何从,一时也想不明白,于是,他寻求专家的帮助。

案例分析:职业定位左右着你的职业发展

到底是什么在左右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专家认为,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下面两个维度有关,一是生涯忠诚度,即是个人对自己的职业选择的确定程度,也可称作职业忠诚度;另一个则是组织忠诚度,即是对组织(公司、单位、团队等)的忠诚度。前者高于后者的人,常常会因嫌弃平台不好而跳槽;后者高于前者的人,不会轻易换公司,忠诚度很高,但做事能力有限,成绩平平,晋升机会也少。显然,Vitas就是属于这种状况。

出现这一状况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专家认为,没有清晰的职业定位是问题根源。“因为没有职业定位,就无法专注在某个职业目标上,且无法对其有所承诺,受到外界干扰可能就会跳到别的领域中。如此,自然难在某个领域中有进步和发展。”

由此可见,要解决Vitas的问题,重点在于职业定位。经过与专家的一对一沟通后,Vitas表示之所以选择财务这一工作是由于自己的专业,毕业找工作时求专业对口,但实际上自己对此并无兴趣。

在与Vitas的深入探讨中,专家仔细分析了他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他的能力特长和价值观等进行了综合考察和评估,发现他有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潜力。Vitas表示,自己之前也过这样的想法,但因为没有专业背景,也没有深入了解过,所以在他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最后,结合Vitas的专业技能,专家确定他的职业定位是薪酬经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Vitas在数字和财务方面的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合在一起,综合发挥他的能力和优势。之前,Vitas也担任过一些人事方面的工作,但公司没有把他留用在人事部门,而是让他继续会计工作,结果成绩平平,晋升的机会也没有得到。如今有了新方向,Vitas决定先争取考虑在公司内部调剂,如果不能实现,再另找平台。

“Vitas想升职,但在会计方面的工作成绩平平,自然让部门中其他表现优异的人抢了晋升的先机。综合分析他的优势其实并不在财务工作上,做人事工作薪酬板块内容倒是一条适合他的路,能发挥他的特长。”专家称,Vitas的这种情况普遍出现在职场人身上,职业定位模糊成了他们晋升的绊脚石。

案例启示:升职难?职业规划师给你三点建议

个人职业发展要取得进步,需要在一个平台上持续积累,但更重要的是首先找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只有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能保证职业发展稳步上升。专家提醒职场人,日常工作中需注意以下三点,避免无缘升职的现象出现:

1、在一个岗位超过两年成绩平平,需要思考职业定位

此条对于工作时间不足五年的职场人更需留意。跳槽3次、累计工作时间两年都成绩平平,没有发展,务必引起足够重视,很有可能是你的职业定位出现了问题。此时,要认真梳理过往,总结得失,结合自身的特长和价值观对职业定位进行综合评估,有偏差就需要及时调整,尽早转入合适的轨道上发展。如果自己无法完成,尽早听取职业规划师的意见。

2、积累专业技能,适时掌握管理技能

工作技能分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通用技能是指不论从事哪个行业、岗位都需要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是你从事的专业领域中需要具备的技能,这个技能甚至有一定的排他性。例如,财经记者要把工作做出色,会的不仅是才采编,还有对经济事件、现象有一定分析能力,要极其熟悉股票或金融等某一行业领域,并有专业的调查和分析能力。专家指出,在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目标后,就要围绕这个“中心”,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及时补充、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是组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此外,如果想往管理岗位晋升,必定会涉及辅导下属和带领团队,那就需要寻找机会进行指导练习,积累管理上的技能和经验。

3、与上司保持良好的沟通

有的职场人对工作任劳任怨,默默付出,却也没有晋升,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不懂得和上司沟通,只知道做事,而忽略汇报工作,没能和上司建立起这样的沟通,也不把自己的工作进展让上司及时掌握,那么升职的事自然很难想到你。

在职场上打拼,努力很重要,但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选择就需要以准确的职业定位为准绳。专家提醒职场人,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做好职业定位,选择正确的跑道,切勿把时间浪费在不能有正向积累的地方。(完)

专家介绍:

洪向阳,实战派生涯管理专家。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首席职业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认证培训导师,专注于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转型、求职就业辅导等咨询、培训领域,帮助求职者及职场人找准定位,高效求职,取得职场高速发展,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意料之中,7成人与加薪无缘》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求职时想加薪技巧”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