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想要自由就得先学会被“约束”》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时常听到身边的朋友吐槽自己的工作,说起其中的原因,无非就那么几个:收入不高、工作时间长、学不到东西、发展空间有限、团队关系紧张、领导不够重视……。

当问到什么样的工作才会让你满意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要自己喜欢、收入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工作强度适中、有足够的发展平台、领导及团队关系融洽、还要有足够的自由。

当继续问到,既然对现在的工作不是很满意,而且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才是自己想要的,有没有为此做出过努力?都做过哪些努力?能找到答案的人估计不多。

面对不如意的工作,难免会有不满甚至抱怨的情绪,但试想,又有哪份工作是可以舒舒服服地完成,还能获得不错的收入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人认为,自己创业当老板,就不会再被公司里那些烦人的制度约束,不用再看上司的脸色,更不用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烦恼,到那时将得到真正的自由。

但对于创业者来说,并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既然是创业,要运营好公司,就必须拥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也许在他人看来,创业者的时间和精力更加自由,但这种自由是建立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上。要想在没有外界约束的环境下,保持进步的势头,就越需要强大的自律能力。

抱怨并不能改变现状,长时间的抱怨还会让自己陷入“都是别人的问题”的思维陷阱。既然工作无法满足要求,那就应该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寻找提升的空间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每个人都期待改变,也曾尝试过改变,但为何失败者居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吃苦受累、应对挑战和挫折的准备。

不论是职业转换、专业学习还是开创事业,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并不容易,时常会伴随着纠结、矛盾和挫折。

每个人都有梦想,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加倍努力地投入,主动“约束”自我,克服慵懒、懈怠、自我内耗和目标减损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确认目标

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设置这样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出于对个人价值需求的考量,还是人云亦云的产物。

如今所谓的热门行业、朝阳行业让许多人失去了理性的判断,看到别人成功,就觉得到处都是机会,从没有对这些行业、岗位进行深入调研,没有考虑是否真的喜欢这个领域,个人能力是否能够满足职业的要求。

所以,你需要为你的目标至少写出10个理由。实现的愿望越强烈,动力就会越足,也更容易主动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才不会一遇到困难就归因于外界。

二、制作“梦想相册”

所谓“梦想相册”,就是把目标具体化、形象化。目标状态越清晰,行动的指向性和动力就会越足。

学生时代就很喜欢打篮球,那时候同学们会把喜爱的球星海报贴在房间里,穿上他们的球衣,模仿球星的投篮、跑位和招牌动作。每当走到篮球场上,仿佛自己就是篮球巨星,像偶像一样征战赛场。

大多数人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参照人群,他们可以是商业精英、明星大腕、可以是专家学者、网红大牛,还可以是身边的某个榜样。

不论是谁,TA就是你的目标,要学习TA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试想,如果你是TA,会对现在的自己提出怎样的建议,这会让你离目标更近一点。

除了找到目标人物,你也可以把实现目标后的场景、生活状态和变化,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形式收集起来,放在书房、电脑桌面、办公桌等显眼位置,时刻提醒自己。

三、撰写“成功日记”

成功日记,并不是让你记录每天的流水账,而是记录下自己认为做得很成功的事情。

首先,这件事情是否成功,判断者是你自己;其次,成功的事情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只要能带来进步和收获,哪怕再细小也可以。

很多人总是把眼光盯在那些改变世界、为人类创造福祉的大事件上,却忽略了自己每天前进的一小步。提前完成既定任务、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完成一张PPT、亲自下厨……都可以作为成功事件。

每隔一段时间还需要对日记进行整理,看看那些与目标相关的事件有多少,这些事件对个人在知识学习、能力提升、资源积累等方面提供了哪了支持,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

成功日记不仅能够梳理每个阶段的收获,还能在你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提供支持和帮助。人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除了失败的教训,更重的是一个个小小的成功经验的累积,成功的经历让我们重塑信心。

四、脚踏实地地执行

如果想中500万大奖,至少要买一张彩票,有了目标最重要的就是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许多人吃不了这个苦。

他们希望获得一种可以轻松一点,只要稍做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方法;期待认识某个大师能点拨几下,就可迅速获得成功;希望别人都能支持你的梦想,最好是能够提供便利的条件。

可真实的情况往往是你要牺牲休息的时间,要做重复枯燥的刻意练习,还要应对时不时出现的瓶颈和障碍,甚至是家人的不理解和他人的质疑。想要成就梦想,还得靠自己一点一点地创造。

l每天完成目标任务。要列出每天的任务清单,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如果个别任务确实无法完成,也不要拖过第二天,否则这项任务基本上就会失败。此外,每天花10分钟时间作回顾,有哪些收获(成功日记)和不足,为第二天的任务做准备。(推荐使用公众号“橙子成长联盟”里的每天“三件事”,方便易操作。)

l管理注意力。每天除去吃饭、睡觉、上厕所,完成工作任务、整理家务、照顾小孩外,留给梦想的时间并不多,如果在这些宝贵的时间里,注意力又被各种八卦、广告和琐碎信息吸引,那么用于知识积累、技能训练和提升等重要事情的时间将少之又少。管理好你的注意力,把它集中在那些有利于目标实现的重要事情上。

l克服外界的质疑。在许多人看来,那些有追求有梦想的人就是瞎折腾,他们不相信努力付出总会有回报,尤其是当你遭遇挫折的时候,这些人就会跳出来,“早跟你说不要……,现在搞砸了吧” 、“好好待着不是挺好”。如果你是一个执着于梦想的人,请忽视这类人的声音。

l不断调整和修正。不要期待拥有一劳永逸的计划,个人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需要我们随时调整行动的策略,就像一辆飞驰在笔直公路上的汽车,也要随时握紧方向盘,确保方向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有人说,实现了梦想就可以洒脱地生活,就能够实现人生的自由,但要想获得自由,先要学会承受通往自由路上的种种“约束”和不适。>>>

精选阅读

自由职业者不自由


厌倦了每天准时考勤,不想再看老板脸色,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自由职业者的行列。日前,某调查机构针对297名年龄在18~35岁的自由职业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自由职业者虽然摆脱了朝九晚五工作模式的束缚,但他们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逍遥自在,易受心理负担大、社交范围狭窄等问题的困扰。此外,不稳定的收入来源还让自由职业者时刻存在不安全感。

SOHO一族阵容越来越大

近两年来,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尝试的工作方式。几年前,SOHO族大多指那些专门的自由职业者,如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工艺品设计人员、艺术家等。然而调查发现,如今自由职业的职业分布已经十分广泛,其内涵与形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其中,计算机网络、写作翻译、文秘家教等从业人员较多,市场营销、广告策划、企业管理咨询、资本运作、融资代理等新兴现代市场产业也日渐红火。

最大吸引力自由二字

调查显示,选择做自由职业者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自由二字可以自由支配工作时间、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自由决定工作地点。从办公时间上看,75.77%的自由职业者每月工作时间在20天以内,少于全职工作者的每月22天;从办公场所看,44.93%的自由职业者工作场所不固定,还有33.04%的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除了自由,渴望创业、追求高收入也是年轻人从事自由职业的重要原因。

调查发现,青年自由职业者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他们有勇气去面对压力重重、不稳定的生活。这种自由可以说是有计划、有安排的自由。

游民状态易产生心理亚健康

困扰一:社会认同度不高

小钟是一名做设计的SOHO一族,面对记者,他有点自嘲地解释着他所理解的SOHO:我们一直处于失业或者待业中,可以说是一种游民状态。而在生活中,一些不理解的人对他说:没工作,一天到晚在网上鬼混,简直就是无业游民。

调查显示,虽然74.89%的被访者对自由职业者的工作满意,66.08%的被访者表示今后还会继续从事自由职业,并且已有具体的职业规划,但仅有43.81%的自由职业者对自己得到社会认同和尊重的情况表示满意。比较发现,从事自由职业半年到一年间的人群对社会认同的满意度较低,但工作年限超过一年的自由职业者的满意度呈现逐年递增现象。

困扰二:缺乏生活安全感

虽然社会认同度不令人满意,但自由职业者面临的压力主要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本身的心理压力。没有固定的工作、收入不稳定、资源有限、信用遭质疑等都让他们产生很大压力。

由于自由职业者的成功完全取决于个人能力和自我控制,这些现实压力往往会使自由职业者更加忘我工作,甚至趁着年轻疯狂工作,以期积累资本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比较容易导致过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困扰三:社交圈子狭窄

调查认为,由于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青年自由职业者很容易被主流生活边缘化。他们中参加社会组织或团体的人数都比较少。表示没有好朋友的青年自由职业者占24.23%,即便有朋友,自由职业者与人沟通的方式也是打电话、网络和手机短信等间接手段。

调查还发现,尽管社会保障是青年自由职业者最关心的问题,但仍有近五成自由职业者未参加社会保险。许多人对现有政策不了解,甚至从未去户籍所在地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专家建议:

自由职业者也要做职业规划

职场专家张先生说,自由只是自由职业的一种心态,这与实际工作中缜密的工作思维、认真的工作方式是不冲突的,因为自由职业也是一种创业,因此自由职业者同样需要有严谨的职业习惯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SOHO一族如果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自己的业务做不大,即使哪一天重新返回职场时,也难以有更胜人一筹的资历。

由于工作、收入、消费的不确定性,自由职业者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未雨绸缪,再加上无法享受到社会与组织提供的保障和福利,自由职业者在择业之前就必须认真考虑职业规划和经济规划。此外,他们还要考虑医疗保险、意外保险和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并要注意储蓄和理财,以免未来的某一天因突发事件抓狂。

古典:不管生几胎,先学会怎样才能给孩子好的教育


大家好,我是古典,专业是生涯规划,我也是俩孩子的爹。两个女孩,老大2岁,小的才出生没多久,名字叫古小满。今天来跟大家谈谈孩子在童年、青少年时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才有可能在未来的职场中发展的更好。

古小满一出生,我就给老婆说:“我们家小满同学是不用学英语和开车的,但是她应该有一些美术和音乐素养,如果她喜欢听故事的话,那我们要讲很多给她听。”

为什么这么说呢?事实上,今天中英文互译的问题已经解决,同声传译百分之95%都是网速的问题,过几年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对话完全可以完全凭借机器,只要她不是读莎士比亚的戏剧,这个是不需要的。

今年一月份谷歌的自动驾驶车已经在旧金山上市了。我还有幸参与了这辆车在中国的测试,从大觉寺沿北京的马路一直开清华园,一路上没发生任何的刮蹭事件。

我不是在讲科幻世界,做规划讲究后发先至,讲究未来价值。什么叫未来价值呢?就是不做现在谁都知道有价值的事(这叫热门),你必须能看到10年后20年后的趋势,然后根据这个趋势你做一些现在看起来价值很低,但长远以来价值却很高的事情,这个才是规划的本质。

关于生涯,人生有三个阶段,进入职场的前10年25-35岁基本上是学习的10年,35-45岁基本上是10年兑现的10年,45-60岁基本上是自我实现的10年。其实人的职业发展核心黄金时期是35-45岁。

对于我们家小满,等到她长大了进入职场,估计最早也要到20年后的2035年,职业顶峰是2050年。如果今天对于你的孩子是5岁的话,那么其实是2045年的职场,是这个小孩真正需要决胜的职场。他们要进入的职业世界,是我们这一代人们从来没有进入过的世界,他们可能需要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职业能力。

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教育是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现在的。如果你看到热门这叫“视力”,在你看到趋势这才叫做“眼光”。很多家长都会特别关注当下什么能力最为重要,也不能说他错,但是也许等你的孩子长大的时候这个已经过时了。

所以关键是我们要搞明白未来的职场会是什么样子,那么你才有机会有准确性的为你的小孩做一个未来的生涯规划。现在很多家长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很有可能未来根本就不是场跑步游戏,可能我们在起跑线上拼到你死我活,却发现未来是场游泳的游戏。势和建议

一、拓展格局

眼界格局上的拓展远远比学门手艺重要得很多。

未来是一个叫做“VUCA的时代”。什么叫做VUCA?早期是个军事术语,它是四个单词联系到一起: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举几个例子简单说明一下。

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是2.99年,中关村中小企业是0.97年,世界500强平均是35年。而世界1000强是30年。而你的职业寿命呢?如果你从25岁上班,而国家要求你65岁退休是40年,这意味着按照平均水平来算,如果你一上班就创业,一创业就搞成了世界500强,那这公司也会在你退休前5年就倒掉了。

我估计家长们都跟我年龄相若,都是75到85之间的人,这个我们今天已经经历过这个时代,可是人不可能一辈子待在一家公司,一辈子基本上要待7-10家公司。很多家长都认为不要紧啊,我孩子学好一门专业就行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真的么?今天我想跟你说专业对应的行业也在迅速的变化之间。看下面这幅图:

美国行业发展花了120年的时间去完成的事情,中国大概用了20-30年,整个美国历史上只有2次GDP是翻了两番的,最快的一次是用了将近70年,英国翻一番大概要100年,而中国呢只用了8年。全世界变化都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呢,中国的变化尤其的快。所以你学的任何一门专业都有可能在1-2年的情况下被整个的淘汰或者是知识完全彻底的更新。

大量的美国富豪的小孩学什么呢?哲学、人类学、国际事务等。为什么?因为反正未来的专业是会不断改变的,我不如学些顶层的科学,让我在眼界上、格局上、行业延展性上有一些拓展,可能远远比学一门手艺重要得很多。

二、重视品格

品格才干比技能、知识重要。

在培养重要性排序上,品格>才干>技能>知识。

知识在每换一个行业就会丢掉,技能反复的练就会娴熟,才干是你跟一般的同样阶层的人相比来说独特的符号,而在未来有个性和有符号很重要的,而品格决定你如果面对这些才干,如何消费你的人生。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你培养的重点尽可能把知识放在才干上面,因为不管他迁移到任何一个行业和任何一个职能才干都不会过时。如果没有机会培养才干,就应该把经历放在技能上面。

因为知识是死的,你百度一下都能明白(你非要让他背什么刘备在几几年在哪干嘛,这一点意义都没有。但是如果我们能通过反复的学习知识能形成一个语感,这个是有意义的。)

未来世界一定会更快、更不确定,孩子是否成功并不重要。因为即使是你成功你也会很快的失去,你失败的话也不会太久。这个世界是个持续变化的世界,关键要有持续能养活自己的才干和品德。所以你不是要帮孩子成功,而是要帮他接受成功和失败。

三、为了幸福

未来人的生活动力是为了幸福。

世界银行认为年收入过了8,0000美金,人的幸福感就跟他的收入不会直接成正相关性了,也就是说你的钱赚的越来越多也不会和你的幸福成正比了。再往上走,你的收入和幸福感就没有什么相关性了。

2025年中国GDP将会追平美国,2040年左右我们的人均GDP就能追平美国。你的孩子在他成年上班的时候,动力绝对不是纯为了赚钱。因为你基本为他提供了生存保障。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工作呢,唯一的理由就是他想做点事,要跟社会连接。未来的职场动力或人的生活动力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幸福。

古典老师推荐的教育方式

►与孩子共情

因为只有你跟他感情是能互通的,这个小孩在共情中间他才有可能体会自己的感受,他才有可能体会你的感受。而一个孩子只有能体会自己和你的感受,才有可能体会他人的感受。人的能力的底层就是能理解对方的快乐或痛苦。我认为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一流的产品经理一定是有深刻的共情能力,包括微信的张小龙。

►►多陪伴孩子

我理解就是以身作则,讲是没有用的,你只有自己做出来才有用。孩子是看的特别明白的,你讲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做什么才重要。

►►►承认自己无知

你必须清晰地承认,你孩子面对的未来,你和他是一样的一无所知。你千万不要以你曾经活过的人生经历去框限他,因为真的不一样。未来你的孩子可以很自豪地跟你说“爸/妈,我可以不听你的,因为你经历的生活跟我的不一样。”

该不该给孩子做生涯规划?

TIP 1:不赞成给儿童做关于职业的定位和规划,因为他们有好多的可能性。

不用在孩子早期的时候太关注知识和技能,也不用太关注定位,因为以前那种定了位就往死里培养,最后成才的那个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很有可能你让孩子从小开始憋着培养的领域,没等到大学毕业,这个行业都没了。

那么这个时候,反倒给我们一个机会和可能性,回来安安心心的培养他的才干和品德,让他在各种领域间可以轻易地迁移,而品德让他对于荣辱得失都能有很好的淡定的回应和状态。

TIP 2:所有的教育都需要面向未来。

我们要面向未来培养孩子,而不是面向我们今天在职场中“受虐的部分”。

各位家长们,其实我想说:你对于未来世界的观点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的格局,你今天的格局如果就是在3-5年,但如果你能够把未来的世界“标上未知”,那我相信你和你的孩子都可以共情,都可以陪伴,都可以面向未来互相的激发。

你的心——是你孩子最大的版图,希望你的教育能帮助你的孩子赢向未来。

在职场中,想要快速提升自己,这三点要学会


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如何才能快速的提升自己在公司单位立足?怎样去塑造自己在公司里的竞争力才能让自己在企业中实现更好的发展?为此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在职场中,想要快速提升自己,这三点要学会

第一:要保持这样一个全心学习的态度 。因为我们刚到一个公司没有什么都不懂是很正常的,所以要多请教同事通过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不要进去以后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信息上面好像什么人都不了解认识,就报怨这个目标公司好奇怪都没有人理我。当别人不理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主动去同别人进行沟通呢?如果能够看到同事,不管你是在洗手间,或者在电梯间和走廊里碰到,不认识就应该跟别人打个招呼。就是说在公司管理里面工作需要有这种文化氛围,一定要善于交流沟通合群,所以说具有一定程度要有良好学习的心态。

第二:要不断地学习,不仅学习专业知识。培训可以充分利用不断学习,不断像海绵吸水吸收公司的产品知识和企业文化。那这家公司的一些要求?怎么做,什么不该做。了解之后,该公司通常安排一些培训,在使用这种处理训练也能分享一些公司的积极的意见。

第三:要抓住发展机会,展现自我。一个公司在部门工作会议或是新人进行培训的时候,最后都会有一个公司比较资深的主管来主持。这个问题时候是提问的好机会,一定要在那个机会里面让别人可以发现你的想法是正面的,而且是有想法的。

一个新人培训完以后一定会有QA环节,最好不要什么都不问,一定要想办法问一点问题,也不要问太浅的问题.. 你可以告诉主管我们公司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和计划,每个员工应该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 这样的问题比较深入,关注公司的整体规划并有自己的思考,而这个东西会吸引人来打动你.. 这个问题说明你的内心已经开始进入公司的运作,有了这种对企业的愿景和战略,所以别人会对你印象深刻.. 而在那个场合表达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有这样的机会被别人知道。 当有重要的工作时,第一个人会想到你。 一旦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发挥更重的作用,你就有一个平台来表演,然后你就会被发现,你的能力将得到充分的展示。此时你不应该客气,你有能力但不要争取这样的机会来展示自己,没有人会找到你,没有人会认识你。 只要我们认为这个想法对每个人都有帮助,对社会都有好处,我们就必须积极争取一个声音。

一个员工在一个公司里面绝对不要只做一个小媳妇那样子,就是埋头做事很乖的那种。应该要想尽办法多认识一些人,这样对自己的工作有利。还有就是对公司的事有深度的观察和看法,那这样别人对你才会有深刻的印象。同时要解决问题,杜绝抱怨,对任何事情都要抱有正面的态度。没有一家公司是十全十美的,也不要去抱怨一个公司,尤其是你的抱怨是从很多前辈那里听来的。因为每个公司都会有缺点,也不是你抱怨就能解决的。应该去思考我们有没有办法绕过这个缺点正面的去看问题,而不要去批评。你可以有善意的建议或是不同的想法,但是绝对不要是 表面的肤浅的去抱怨,尽量从客户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要善于去学习,把自己当做一个海绵一样跟自己的领导和同事去学习。另外一个就是要学 会正面的思 维,更多的时候从积极的评价和思考中去处理和解决很多的问题。要更多的去学会适时的展现自己,而这种展现也是建立在自己学习和积累以及思考的基础上。

如何迈向职场自由?


学无止境,相信大家都认可。

如何迈向职场自由?

在以前的博文中,我经常提到学习要有输出,总结要见文字。朋友们都很认可,但往往会加上一句:没有时间啊,平时工作都已经很辛苦了, 哪有空闲总结输出啊?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除了没有时间梳理总结之外,其实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没有时间。

想想我们身边,是不是经常碰到以下情况?

羡慕职场同事的英文水平很棒,兴冲冲买回来的一堆英语单词书,两个月过后,轻松地说一句没有时间,真正背过的单词还是前面几页;

看完一本专业好书,兴奋的想要总结出来,给同事们分享,一个季度过去了,还只是写了一个标题,懊恼地说一句:没有时间啊,至于书的内容,都已经慢慢淡忘了;

因为连续感冒咳嗽,痛下决心,花了一个月工资办了张健身年卡,可是直到年卡到期,去健身房也只有几次,坦然地说一句:没有时间啊;

元旦节时,信誓旦旦说要今年要减肥,马上中秋节就要到了,上周见面,黯然的说最近又胖了5斤,黯然地说一句:没有时间啊;

主管领导指出要加强人际关系,于是下决心要拓宽交友面,结果半年过去了,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的,还是身边这几个最熟悉的同事,无助地说一句:哪有时间啊?

懒惰懈怠,随机性强,是人类的天性。看电视,玩游戏,刷标题,晒晒我的朋友圈,如何放松,生活已经很难,为什么这么苦逼自己呢?

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 我们通常只看到一个人在下班后笑,但我们不会看到他在晚饭后开夜车。 我们只看到一个人在晚餐时推杯换杯,但我们没看到他在上下班的路上学习,我们看到一个情绪高涨的人,但我们没看到他在锻炼。

残酷的现实是,比你好的人往往比你更勤奋。

在监督的情况下,我们经常能够证明自律。但是,当一个人独处,放松的想法立即跳出。有所作为在职场的人谁,其性质往往任意克制懒惰的一部分,依靠,那就是自律。

现代社会多姿多彩,外界的诱惑令人目不暇接,正如道德经中所说的“五色盲;五音聋;五味清新;驰猎狂;珍品害人”。

所谓自律,就是儒家的自律学说,佛学说的勇气和精进,道家是慎之又慎的开始,不分环境,都能按照自己的标准和规范去做..没有约束和自律,我们总是期待着未来的自由。

自律,不仅为合理安排时间,自我的更合理的管理。自律性强的人,平时组织不仅工作,丰富多彩的生活安排的组织,兴趣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让人感叹。

至于我自己,我有很多事要做,扩大我的生意,拜访客户,准备项目,跟进项目,培训员工,等等,但我给自己的纪律是每周腾出时间,不管我有多忙,继续学习收费,停止梳理和总结,把自己的经验在管理咨询记录,每周的博客。

博客不仅仅是给别人分享,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和鞭策,因为好书有看过,培训有参与,有掌握深入交流,这些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梳理,总结,复习,并根据自己的逻辑输出,才是真正的内化..

毛主席曾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以小见大,要想从职场的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也要不断总结,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与天性较劲,痛苦不堪。然而正因为有这个过程,我们才能不断进步,脱颖而出,让自己逐步获得自由,焕发出更亮丽的生命光彩。

自由,就是忘了自己


看到一篇文章,说一滴水想流到天上去,飞翔于蓝天中,开始怎么努力也不行,终于有一天,经过阳光照射,它变成水蒸气,升华而实现梦想,在空中遨游。这篇文章要说明两点,第一,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想做就有办法,第二,人往往改变不了外在环境与别人,只能通过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实现梦想。

看完了以后,想了一个问题,要改变自己,什么才是最关键的呢,要怎么改变呢。 我们知道物质有三态,固、液、气。这三态有什么特点,固态,坚固、体积小而比重大,但包含的能量小,所以它很难自我改变,很难自我流动起来,接触与活动范 围固定,遇到碰撞,抵抗力强,遇到阻碍,要么压碎冲破(自己往往也会受新冲击而变形),要么就卡住而无法前进。而随着它不断吸到外界的能量,逐渐变成液态 进而变成气态,在这个过程中,它变得体积越来越大,而比重越来越小,越来越柔软,但所包含的能量越来越大,越来越能自我改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适应环 境,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向上发展,越来越不可阻挡。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比重与能量,比重大能量小--固态,比重小而能量大--液态及气态。所以要改变的 是比重,而改变的方式是吸取能量!

由此,我想到人,比重是什么,自我意识(自尊、优越感、行为标 榜),能量就是知识、技能、资源、信心、激情等。自我意识强(比重大)的人,格局小(体积小),很难改变自己,遇事不灵活,处理事情,像固体一样坚硬,伤 人伤己。不愿敞开自己去吸收外界能量,能量不足,比重又大,不可能向上前进。往往在一个坚硬的壳下,藏着一个柔弱的心,更谈不上自由与幸福了。所以,人要想向上,想自由与幸福,首先要降低比重,也就是降低自我意识,进而扩大体积,也就是扩大你的视野与格局,敞开自己,吸取能量,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不断向上提升,形成一个充满能量、自由自在、千变万化而亲和柔顺的人。

降低自我,可以吸取能量,而能量又能使你更加认清自我,进一步放下自我,这是一个正循环。在这个循环里,吸取什么样的能量是促进循环快速有效运转的关键,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力、价值、兴趣及性格的能量就非常重要了。

所以,要想实现自由,规划幸福人生,从放下自我开始,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能量吧。

初入职场就得这么干


初入职场,别妄想一步登天。别因为你是名牌大学,就嫌岗位低端;别因为你是海归,就瞧不起小项目;别因为自恃才识过人,就不屑简单的任务。如果眼前的工作你都不能做出彩,拿什么证明你的实力?

C刚从海外读完环境工程回来,进到一家软件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生产型企业所要用到环保监控软件,C主要负责销售,同时上门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使用指导服务。

C之前在国外学的一些软件操作技能,和国内的完全不一样。所以,他并不能完全熟练操作公司里的产品,出门和客户洽谈时时还得有个技术专员陪同前往。但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反正已经懂了国外的那些更先进的软件,国内的了解一二就可以了,有技术专员在,何必那么费事呢?

工作几个月后,C对跑腿的工作越来越没有兴趣,觉得这低端的工作和他一开始所期望的技术性工作有差异,并不是那么有价值,他的愿景是进入产品开发室,做产品开发这样的工作,并有朝一日坐上技术开发总监的位子。

然而,不到一年,C就在郁闷中离开了这家很有潜力的公司。因为他无法承受更大的业务压力,工作没有起色,眼看和他同期进来的人都越做越好,自己这个相当将军的士兵真是怀才不遇了,只能另寻能一击即中的地方,在C看来,何必在这种地方浪费时间呢?

职业规划专家指点:低端岗位里,也能做出达人的成绩!

天下没有不流汗的成就,天下也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超过50%的职场人在入职后3个月至一年的时间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心态浮躁,在工作技能上的累积还很欠缺,往往还没等到一个突破期就放弃了,半途而废,错失了提升的机会。如何在低端岗位中收获价值,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加分呢?下面给出三条中肯建议。

1、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刚入职场的新人,多有初出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喜欢张扬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其实,这些行为都还带有学生味,是职业成熟度不够的表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句话,一高一低的对比,强调的是做人要有谦虚的心态,有虚怀若谷的姿态,另一方面凸显做事的高调,对待工作百分百专注和认真,绝不出现虎头蛇尾,或办事不靠谱的状况。在众多到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做咨询的职场新人中,除了职业定位不准、缺乏职业规划这两大问题外,第三种对他们职业发展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弄不清自己在团队里的角色,做人处事的心态、行为举止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把精力真正放在工作上,不懂得做好工作才是王道这个道理。而C正是如此。

2、不仅是做完事,更要做好事

在职场上有这么一种说法你所做出的成果,要比老板的预期再高出20%。当然,这句话不能那么绝对,能不能超常完成任务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这里要说是,想要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只是把工作完成这样的程度是不够的,可替代性很高,没有你,其他人也可以完成。只有把工作做好,做出彩,才可能获得质的变化。

从向阳生涯多年接触到的个人咨询案例中可以发现,职场上,喜欢抱怨大材小用的人,多是能力上不足,心态上不成熟的职场人,往往这种人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不是放弃了就是转向了,之后陷入一片悲观和迷茫中。其实,真正有所作为的,能取得最终成功,常常是那些一开始做着不起眼的事,也最经得起冷嘲热讽的人。正如美国实业家洛克菲勒说过的一样,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将平凡的事,做得不同凡响。

3、懂得汇报,秀出成绩

关于此点,看似不起眼,其实非常重要。有人会将汇报错误地理解成炫耀,不可取。其实在一个公司里,不论是上级主管,还是老板,面对的是整个公司的运作和各种事物,对于每个员工的工作状况并非能及时、全面的了解,因此经常向老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相当有必要。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反应工作的问题,有以下好处:1)让老板知道你的工作进展情况2)表现出与上级的良性互动(如要升职,这一点很重要)3)及时沟通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其实,职场无捷径,唯一能让你如愿走上你梦想中的职业发展轨道的捷径就是,把不起眼的工作也做得活色生香。这些不起眼的工作,正考验着你的耐心、智慧、技能、情商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抓住机会做好,就能从中展现出你的价值。认准目标,沉下心做事,点滴积累,才能成就职业生涯的大收获。

比「自由职业者」更酷的,是「自由职业态」


由职业是一种勇敢的自我超越追求——放弃了依附一个组织的资源和约束,也放弃了依靠相濡以沫;准备全力以赴以自己的手艺与天赋为生,相忘于江湖。

你有什么梦想?

当一名自由职业者啊。

为什么?

有能力又有闲,和客户一言不合,我就去洱海边呆三个月回来再说啊!(天真脸)

听了太多的类似对话,我决定和这个名词死磕一次。

综合了全网和朋友圈里的YY,聚类出上班狗对于自由职业的普遍想象——

开一个面朝大海的小店,早起就坐在店门口和自己煮的咖啡,看着城市慢慢苏醒过来;

坐在洱海边对着朝霞敲代码,然后喝茶、 聊天、晒太阳,面对晚霞继续敲代码;

每天做4个小时的工作,收入比以前还要多一倍……

但是如果你真的接近身边的自由职业者,情况又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每个人自由职业者都有一堆告诉你连续熬几夜做方案被拒、连续好几个月接不到活、坐在家里觉得自己特别孤独都憋傻了、或者是特别特别辛苦的干活的故事。

大部分网络写手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每天平均更新6千字,全年只有5天假。

我综合一下知乎、微信上大概30多个自由职业者的论述,总结下自由职业者的好坏分别是这样的。

《20xx年O2O中国自由职业者现状报告》总结的三大好坏分别是:时间自由、地点自由、不用看老板脸色;但是三大缺点是:收入不稳、社交范围窄和心理负担大。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木有出最新的数据了。

自由这杯酒,不好喝啊。

自由职业怎么才能自由?

其实当你越深入研究自由职业者,越让你困惑的是其实是基础概念——到底什么叫做自由职业?

大部分人深入思考深度的尽头就是个新名词——比如你对一个人说,这把菜刀特别锋利特别好!他会问为什么啊?然后你说:纳米的啊!他就“哦”了。其实,纳米的又怎么样呢?哪里是纳米的呢? 什么叫做纳米呢?

大部分人的思考深度就是个新名词。比如纳米技术、量子力学、哈佛商学院、爱国……

当然,包括自由职业者。

什么叫做自由职业?英文其实更接近本质(self-employed)自雇者:不属于任何组织的人——按照这个定义,外包、临时工、个体户、都是自由职业者——替自己打工的人。

中文翻译加进了“自由”两个字,一下子就性感起来了。

那么。最吸引人的“自由”在哪?

是不是不用坐办公室,不用按时上下班就是自由?

不是,出租车司机能自由上班,但要拉够份钱才回,工作多久不是自己说了算;反过来说,很多企业的高管、销售和BD都不需要每天打卡上下班——因为大家相信做到这个位置的人,已经有管理好自己的能力。

是不是不用在公司里遵守公司里的傻逼规则,可以挑客户就是自由?

也不是,很多自由职业者在没有个人品牌的时候,天天被人挑挑拣拣。我就认识一个作品被要求改了7次然后说还是下次再说吧哈哈哈的插图师。反过来,公司里真正专业能力牛逼的设计师、有实力的经理,老板也是笑眯眯商量着来,因为他知道,这是爷——自己不伺候总能找到愿意伺候的人。

那么是不是只要业务能力超强,就可以当自由职业者呢?

还不是。我认识一个哥们老A,他有一项超强的能力是梳理结构与框架——不管什么问题,半天都能给你搞出来一个框架,然后找一群程序员就能干出来。就凭这个本事,兼职能一万一天,一个月干2天下来和他月工资差不多。那要不要出去单干?——老A不愿意,因为他自己很清楚,这些单并不是天天有的,

怎么才算自由呢?

除非有一天,老A开始持续在他的潜在客户圈子里发声、写作、培训,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他的能力,他开始给自己的梳理结构与架构的能力设计出一套业务价格,他就距离自由职业越来越近了。

但是他是不是一定要离开企业?也不一定,但是他可以选择在这家或那家企业,可以选择是不是离开企业自己单干。

这个时候,他就彻底自由了。

自由职业的核心是职业,而不是自由。

如果自由职业本身做为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最大的特征是:你一个人走通了专业能力出售的全产品链——专业能力封装、定价、宣传、销售、升级、财务保障……自由职业是一个人的创业。

因为说到底,让你不自由的,也不是打卡,不是老板,不是不够专业,而是你缺能力。否则,即使你辞职去了珠峰顶洱海边,你也不自由。

自由职业的自由,不是辞职的自由,而是选择的自由,这个选择背后,是能力的自由。

有了这些能力的人,你成为某种超级个体,在公司里公司外都还挺自由的。

自由职业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能力状态。

与其叫做自由职业者,不如称之为“自由职业态”。

自由职业态,意味着你自己能够以自身能力为产品,自己构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自由职业是一个人的创业。

职业自由的能力结构

自由职业态包括哪些能力?

你要能自我管理,当你学会距离自己床2米也不能偷懒睡上去,高效工作,也就取代了你的上级管理和KPI考核;

你要能自我营销;当你学会自己卖自己,和客户谈业务聊人生, 也就取代了市场部销售部商务部;

你要能自我更新,当你自己给自己设定学习计划,持续了解同行动态;也就取代了人力资源部;

你要有财务能力,当你学管好自己的钱,抵御随时有可能空档期,也就部分取代了各种劳动保障,各种假期和保险的功能;

当你一项项修炼这些能力,等于你开始以自己的专业为核心,开始在自己身上一个个的建立新的部门,创办一家一个人的企业——在一步步脱离保护的同时,同时也一步步的丢掉拐杖,获得自由。

自由职业就是这样一种勇敢而艰难的选择。是在组织和个人之间,选择把赌注压在自己专业上,向前多走一步。这是一种专业人士的进化形态。就好像第一个人放弃了保护自己的树林,决定双足行走,从此选择了某条进化的道路。

自由职业者能一直做下去吗?

原来这么难啊,那自由职业是一个能做一辈子的职业吗?

随机调查了12个自由职业者,有6位说:“先尝试一段,不行再回去(上班)别”;3名认为:“只是一个阶段,未来要创业”; 还有3位坚决说,“再也不想回去了,我要干到死”。哦,还有1名说干到死的人但是实在干不下去,加入其他团队了。

自由职业者分三拨人:尝鲜者、创业者、永远的自由职业者。

有一部分出来修炼一段觉得能力不足、一个人太孤单,或者新鲜感消失,他们会重新找个地方回去上班。

一部分做得好的,在竞争之下,会进一步进化成创业者。

像淘宝一样,大家一开始兼职开店,开得好的就全职,成为了自由职业者。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这个领域,竞争越来越大,你肯定找几个助理或外包帮你干——干着干着你成了创业者。咪蒙当年是辞职下海的自由职业者,现在做好了,也组建了自己的7人团队,各自负责选题、策划……这些新的小公司会在保持个性和提高效率之间找到平衡,形成新一轮的格局。

我从不认为未来是一个“平台+个体”的世界,那只是过度,终局是应该是一个“大平台+小团队”的世界。

最后一群人会永远做自由职业者,一种是业务单元小到无法外包的领域,比如表演、设计、艺术、文学这些领域,他们属于天生自由职业者。另一种是那种达到了自由职业态,却珍视自己的空闲时间多于职业成就感的人,他们能这么做,而且愿意这么做。这是超越了职业的高境界。

怎么说的来着?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他的每一片羽毛都散发着自由的光辉! ”

30岁前成为自由职业者

我要干什么?

正如我特别反对大学生创业(万分之三存活率啊亲),但是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一样——带着创业的心态工作,也许最后只有10%的人会创业,2%的人能成功,但是100%都会让自己更好。

冲着自由职业态去工作,肯定会让你眼界更宽,选择更多,成长更快。

下面这7步也许对你有帮助:

1、确保自己先看清楚真相,反复问问自己是不是愿意投入这个领域

前面说过,自由职业是一条决心以自己专业能力为赌注的勇敢、艰辛之路,所以你首先要思考的是,这个领域是不是你真的希望专注?有机会胜出的?

另外,自由职业的形态真的是你喜欢的吗?别光看朋友圈,找几个身边的真实自由职业者聊聊,让自己做不悔的选择。

2、找到一个能够封装成产品的能力,做到极致

自由职业必须要求个人能够独立产出独立封装的产品或者服务。所以艺术界、手艺人、服务者天生是自由职业者,而产业工人则很难做自由职业,因为如今的工业年代里,一个人的力量真的什么也做不出来。

同样是文字工作者,写小说的可以自由职业,编辑就不行,除非一直包到出版。设计能力可以封装,但是美工就比较难,任何工作牵涉到量产一环,谁都没法由着性子来。

我有个朋友特别擅长梳理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案例,于是总有大佬首富都找他喝茶,请教,为了感谢,请他吃20万的饭局,就是不给他钱。他自己特郁闷,每夹一口就想,这一口五千块啊,这钱给我多好啊!

他的问题在于,他能力很强,却一直没能封装。有人把这个能力封装成“课程”,卖的是讲师费;有人封装成“方案”,卖的是“策划书”;有人封装成“顾问”,卖的是“顾问年费”。你这种大仙一样一呼就来,然后安静的听完给个答案也不盯着做,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别人只好请你吃20万的饭。

那么,如何判断这门技能能不能产品化市场化?很简单,你可以做点儿市场验证——如果你已经能通过这门技能赚到能养活你的钱再开始SOHO。这就是所谓的「市场验证」。你宅在家不能开辟出新路子。

3、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在自己家里、咖啡厅、在持续3个月没人催没人管的情况下不拖延的高效率工作,绝对是更加需要自律的事。说这个的太多,跳过。

4、学会自我营销,找到获客方式

越是专业人士越是抹不开面子,但其实越是专业人士,越需要懂得卖自己的能力——我在《为什么说「专业人士」未来会穷死?》这篇文字讲得很清楚,提到了毕加索和梵高的区别,可以看看去。

5、积累人际网络

好的人际网络不仅仅能帮你获得客户,而且能够利用人际网络做各种事情,因为你不仅仅需要客户,你可能还需要分包把一些工作外包,需要伙伴一起接很大的单,需要顾问在关键时候获得资讯。这都通过你的人际网络实现——不爱交往的人不会是好的自由职业者。

同时记得搞好和你公司的关系,因为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由职业者的第一份工作是和原来的老板合作的。

6、培养自己的财务能力和商务合作能力

自由职业的经济收入不稳定,所以财务方面你得有一定的规划,不能指望通过花完每个月工资来理财。有一定的商务合作能力和意识会让面对纠纷的时候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我就见过因为完全不会签合同给自己挖大坑然后跳里面的自由女战士。

最后,无数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在中国购买社保是个挺重要而挺值当的自我保护手段,孩子读书买房买车出国少很多麻烦,除非你钱多到无所谓,记得有机会给自己挂靠一个公司交社保。

为什么我不建议你搞什么自由职业?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而最好的修炼场,不是辞职,就在你当下,现在的职场里。

说实话,虽然我几乎达到了自由职业态,但我很清楚自己没法干自由职业者,我受不了一个人的孤独,喜欢和一群人在一起大呼小叫的,这也注定了我选择了创业。

但是我对于自由职业者保持敬畏。

自由职业是一种勇敢的自我超越追求——放弃了依附一个组织的资源和约束,也放弃了依靠相濡以沫;准备全力以赴以自己的手艺与天赋为生,相忘于江湖。

这种尝试——如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无论成还是不成,都值得尊敬。

升职就得谨记职业规划的原则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升职就得谨记职业规划的原则》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职场升职规划需要利益整合,利益整合是指员工利益与组织利益的整合,这种整合不是牺牲员工的利益,而是处理好员工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关系,寻找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结合点。每个个体都是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学习发展的,因此,个体必须认可组织的目的和价值观

升职就得谨记职业规划的原则

1.公平、公开原则: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企业在提供有关职业发展的各种信息、教育培训机会、任职机会时,都应当公开其条件标准,保持高度的透明度。这是组织成员的人格受到尊重的体现,是维护管理人员整体积极性的保证。

2.协作进行原则:协作进行原则,即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活动,都要由组织与员工双方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共同参与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本是好事,应当有利于组织与员工双方。但如果缺乏沟通,就可能造成双方的不理解、不配合以至造成风险,因此必须在职业生涯开发管理战略开始前和进行中,建立相互信任的上下级关系。建立互信关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始终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共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3.动态目标原则:一般来说,组织是变动的,组织的职位是动态的,因此组织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应当是动态的。在未来职位的供给方面,组织除了要用自身的良好成长加以保证外,还要注重员工在成长中所能开拓和创造的岗位。

4.时间梯度原则:由于人生具有发展阶段和职业生涯周期发展的任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就必须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并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每一时间阶段又有起点和终点,即开始执行和完成目标两个时间坐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会使职业生涯规划陷于空谈和失败。

自由职业者身份定位:自由的背后是什么


多半人对自由职业的向往,如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不过是一种抒情的说法而已。

说穿了,逃离了职场,离开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有这份工作赋予人的身份感、每天都有方向的确定感、至少今天收入有保障的稳定感、如有意外发生多少可以求援的安全感。

往往是自由下来的人才明白,原来当初热闹的日子里,人家找的不是我,而是我的身份,大半的交往都是以自己的工作身份建立的。工作是个平台,它收买了你的一部分时间,也买断了你终身的身份,给了你理由联系别人,也给了别人理由联系你。这一切,你要自由的时候,它便毫不犹豫地收了回去。

社会认同

曾有一位自由职业的朋友,父亲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仍然要努力地说你这样子,我死都不放心啊。

通常,我们对自己所向往的一切,都不过是缘于缺乏了解。如果有了些了解,十之有九都不会再向往;另外一成,即便向往,也不会轻率地挂在嘴上。自由职业便是一例。

自由职业适用的第一条便是,自由等于孤立。

说穿了,逃离了职场,离开的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有这份工作赋予人的身份感、每天都有方向的确定感、至少今天收入有保障的稳定感、如有意外发生多少可以求援的安全感。

这些感受,说起来都不见得那么难扛。就身份感而言,当你自由职业时,你能不能对刚刚结识的陌生人、甚至亲朋好友理所当然地说出你的职业,并且丝毫不感觉惭愧?因为现实往往可能是,你已经有三个月甚至超过半年,并没有获得你的职业收入,你每天所做的,也许不过是起床后便发呆,看着别人忙忙碌碌地生活,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想找个人倾诉,别人都不见得有空。

更别说,即使你的收入还算稳定,在社会保障极度匮乏的现状之中,你的父母亲人,多半仍然抱有忧虑,并且忍不住隔三岔五就来找你:你这样太不安全了。甚至曾经有一位自由职业的朋友,父亲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仍然要努力地说,你这样子,我死都不放心啊。同样,一个把孩子的自由职业当成值得尊重的工作的妈妈,几乎是世间的奇葩,绝无仅有。

自由职业者,面对有工作的人,常常心怀一种惭愧的优越感。一方面为自己的独立而自豪,另一方面又为自己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而困窘。周围环境的压力是每个自由职业者挥之不去的噩梦,而自己的努力仍然是点点滴滴,细枝末节,对旁人来说,并不那么清晰可见。毕竟,自由职业者并不是自主创业的企业家,说穿了,这些人所挣的,多半也不过是糊口的生存资本,这点上,和大部分工薪阶层并无区别,更何况同样的收入,风险远远大过有工作的人,还少了工作所能带来的种种社会认同和归属?

身份定位

仿佛工作身份是人一生的核心身份,一旦主干断裂,其它所有的枝枝叶叶便随之枯萎。功成名就仿佛不再是理想,而变成了义务 否则你为什么不工作?

虽然没有了职业的正式身份,但人确实在无形中还有一些自己的身份,可以把自己和他人联系在一起。譬如共同的出身地、毕业学校、工作过的企业或行业之类,即所谓的隐形组织。然而,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这种隐形组织和自己的关系,变得格外的奇怪。

人与人隐性地交换,利益交换,情感交换,经验交换,到了自由职业者身上,往往都缺乏基础,变得不能成立。说到底,隐形组织的存在,是为了一种优越感、认同感,但自由职业的边缘化身份,以及并不常态的生活方式,很难与正常工作的人分享感受与经验,优越感和认同感因此不复存在。我所认识的大半自由职业者,对校友或老乡基本毫不动容他们既然早已无法从集体中获得认同,就必须习惯自己处理自己的感受。

此外,生活波动更频繁的自由职业者的情绪也比他人波动更频繁,这种波动对于关系半生不熟、往往是流于应酬的隐形组织来说,显得颇有些神经质。

于是,被周围人不断施压的自由职业者,一方面有意维持一个正常的交际圈,以免久居家中,变得世事不通;另一方面往往为了回避压力,又不得不减少和这种可能对自己造成压力的老相识来往。于是,和种种隐形组织的关系,相比有社会身份的同类,便变得既需要紧密,又显出奇怪的紧张感来。

因此,许多自由职业者,在丧失了社会认同的身份之后,其它的身份也陷入紧张 无法在隐形组织中找到认同感,也无法获得家庭的支持。

况且,往往自由职业者并非不得已而为之,通常都是主动放弃了工作,为了理想中的自由而做出了改变。在这种大家都觉得不再安全的紧张局势下,功成名就仿佛不再是理想,而变成了义务 否则你为什么不工作?这个问题,也会给许多并没有热切追求功成名就的自由职业者制造巨大的压力和困惑。仿佛自由职业是一个边缘化的选择,而压力往往会把这个角色推得更远他们本不觉得自己异常,这时候也要开始反思,我真的异常吗?想实现个人的想法,就必须功成名就给大家看,否则就证明我的想法没价值吗?

因而,通常大部分最终坚持下来的自由职业者,心理得到的历练,甚至超于身边最亲近的人的想象他们内心的孤绝感,与他人的距离感,对人情冷暖的认识,以及自我奋斗意识,自然远非沿着职场一路走下去的一般人可比。

人际互动

你想要什么(下)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我们是如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你猜对了,是情绪。

他人的期望,限制性的信念会干扰你的判断,会让你分不清哪些是你真正想要的,而情绪是不会说谎的。情绪会告诉我们内心中真正的需求和渴望。

你可以回顾一下,你经常会在什么时候感觉沮丧、挫败、痛苦?你也可以感受一下,让你激动、充实、热情、投入的情绪往往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会帮助你把"我想要什么"与“我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 分开。

接下来,你可以做一下这个练习,它可以帮助你更清晰自己想要什么。尤其是对于价值观不清晰的人。

天堂、地狱和人间

在的生涯规划工具中,有一个好玩的练习叫做“天堂-地狱-人间”法。

它会把一张白纸分为三个部分,左边是天堂和地狱,右边是人间。天堂指的是最理想的状态,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地狱指的是最不能忍受的状态,是我们的底线;而人间是我们可以为之奋斗的空间,是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这个练习的好处在于,它可以通过调整和反思,让你清晰地看到你对生涯的期望,一个大概的轮廓开始被慢慢地勾画出来。

地狱

你可以先在地狱中先写下所有的抱怨——你最不能忍受的职业是什么样子的?把你对职业所有的怨念都也写字这张清单上,不必思考该不该抱怨,一切以你的真实感受为准——这是一个大倒苦水、大发牢骚的好机会。

这个清单可能会包括:

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枯燥琐碎的工作缺乏晋升空间冷漠的同事关系缺乏前景的行业狭窄的上升通道长时间的加班经常出差缺乏自主性……

当你写完,你可能会发现——当这些怨念落到纸上时,它们就不会象过去那样在你大脑中喋喋不休了。

接着,你可以给它们排序,从最不能忍受的先开始。为了帮助你感受每条对你的影响程度,你可以试着在大脑中浮现每句话代表的画面,感受你内心中的情绪——哪个最不爽,哪个是相对可以忍受的。

看到最后排序的结果,有些人会意识到目前的工作并不像他认为得那么糟。

天堂

接下来,你可以写下天堂的部分——你最理想职业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清单可能会包括:

高薪能够助人有成就感弹性的时间自主的发挥空间工作稳定管理有序融洽的团队智慧的领导……

接下来,你同样可以根据你爽的程度,做一个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的排序。它可以帮助你发现哪些是对你必不可少的,哪些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比如,有些人会发现,对他来说收入并不是最重要,发展前景才是关键。

人间

最后是人间的部分。

你 可以先看看天堂和地狱,在这两个清单中,有哪些条目是相反的,这意味着当你得到它们的时候会很开心,而失去它们的时候会很痛苦,这是你的职业中最需要密切关注的部分。另外,那些最不能忍受的部分,你需要在求职或转换工作时做更多的确认,确保它们满足的程度在你的底线之上。比如,对于加班这件事,或许每周加 班5小时尚可忍受,而超过5小时是不能忍受的。

通过以上的思考,你可以综合地狱和人间两个部分,写下你现实的考虑,这张清单可能是这样的——

1、月薪在3000-5000之间

2、每季度能参加1次专业培训

3、公司规模在30-50人

4、加班每周不超过5小时

5、上司值得信任

在这张清单中,你会看到比较现实的期望是什么,哪些是暂时可以放下的。我建议你先专注于近期最看重的价值,然后再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梦想。那些无法获得的部分,可以在职业外补充,比如对于"助人"这个价值来说,或许你可以参加公益机构的志愿者来实现。

生涯规划不是帮我们规划一份完美的工作,而是给我们一个比较安心的选择。

学会拒绝,学会友爱


摘要:拒绝是一门艺术,学会拒绝是一个人智能综合素质在方法论上的集中体现。为了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让同事们都能充分感受到职场的温馨,我们应该学会拒绝,学会友爱。

关键词:学会拒绝、学会友爱、友爱

引言:大多数时候,难以拒绝别人,其实是无法接受一个“不被别人喜爱的自己”——即是只有在不断满足对方的要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判断自己被对方接纳的时候,才能获得被对方肯定的满足感。也或许——你只是不懂得拒绝。

1、学会拒绝1.1、讨好型人格

尽管对方可能只是自己生活中一个过客,甚至只是一名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影响的销售员,我们都可能因为对方因我们的拒绝而产生失望感到自责,所以,会通过满足对方的提议来获得对方的肯定。

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满足感的来源,是你大量的时间消耗和情感浪费。

这就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无法直接拒绝别人,但是可以通过权重的比值,“讨好”谁?更重要

比如当一个根本和你不熟的同事平白无故就要求你帮他做PPT,但是你不好拒绝的时候,不妨这样思考:

如果我帮你做PPT,那也就意味着我少了和正在恋爱的女朋友煲电话的2个小时。

难道帮一个陌生人,比我的女朋友的爱更重要?

这样,你就可以从“讨好所有人”,转变成“讨好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

对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给予他们关怀,不是很美妙的事么?

1.2、不懂得拒绝

拒绝是一门艺术,学会拒绝是一个人智能综合素质在方法论上的集中体现。为了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让同事们都能充分感受到职场的温馨,我们应该学会拒绝。

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该拒绝之门外就要果断地拒之门外。在心理学上,“不好意思”是一种无法确定的情绪,这个情绪会被别人操纵,最终使你做出被动的选择,从而导致你的利益受损。

避免愚昧的一致性。承诺一致性原理”就是一旦我们作出了一个决定,或选择了一个立场,就会有发自内心以及来自外部的压力来迫使我们与此保持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一致”都是一种最具适应性、最受尊重的行为,“前后不一”通常被认为是不良的品行。美国作家曾说过:“愚昧的一致性是小心眼中的妖精”。随着事情的进展,一旦发现自己的利益将会受损时,就不能再坚持这一原则,否则就是愚昧的。

给自己定一个底限。“底限”即最低的条件或限度。做事一定要有底限,不能总是一味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否则,利益受损的永远是自己。

不轻易承诺,三思而后行。在我们开口说话之前一定要慎重思考,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轻易作出承诺。对于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做,不打算做或不应该做的事情,绝不能去承诺。

实施拒绝的坚定性。求助者的要求按性质来界定,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按被求助者的能力来判定,有能够做到与不能做到之殊。对于合理的、能够做到的,当然应该实施帮助,以践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群诸和谐”。但对于不合理的、合理而又无能为力的,应实施坚定性拒绝,毫不犹豫,其原因如下:

1:如果第一次没有拒绝的事情,第二次就更不容易拒绝了,就是第二次下决心拒绝,其“危害”性和负效性一般比第一次拒绝时大。

2:如果拒绝时碍于情面,把不合理或办不到的事情承接过来,时常还可能弄巧成拙。把不合理的要求为对方办到了,可能就损害了他人或集体的利益,甚至损害原则和法律。把办不到的事情承接下来,最终可能造成彼此感情的更大上海。

3:该拒绝的不拒绝,时常使自己卷入人际交往的情感纠葛之中,为承接了他人的求助而睡不安枕,食不甘味,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情绪。

4:拒绝不坚定,模棱两可,留下余地,时常会导致求助者三看五次来催促,甚至动用他人关系或采取小动作来增加催促力度,使你处于进遇维谷的两难境地。

因此,“该拒绝时就拒绝”,不失为一剂良方。

实施拒绝的艺术性。如果说实施拒绝的坚定性是最根本的原则,那么实施拒绝的艺术性则是最基本的方法。实施拒绝的艺术性,首先要坚持理解的原则,亦即心里换位原则。就是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对方有求于你,怀抱希望而来,总企求满载而归。针对这一心理,若我们视而不见或不予理解,随便地或武断地加以拒绝,其结果,即伤害了朋友或同事,也伤害了自己的形象,这是拒绝的大忌;其次,要坚持说理的原则。拒绝应该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应该以理为先导,让对方产生换位心理,感受到你的难处和悉知被拒绝的理由,进而理解拒绝,也理解对方,彼此在有理、有节的互动中保护着对方的尊严和既有的关系;再次,要坚持倾听性原则。能静静的倾听求助者把要求内容说完,这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美德,更是有的放矢阐释自己的观点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高曼士说:“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倾听人家说话”或者说:“听是说的一半”。听明白的对方的意图,拒绝才有针对性,说理才有基础性。否则,可能会把对方合理的,且又能帮助对方办到的事拒绝掉;复词,要坚持情感互动原则。人们常说“事未办成人情在”是很有道理的。正常的拒绝与“人情似纸张张薄”无缘,拒绝的本意不在于使对方的事情办不成,而是手长衣袖短,爱莫能助。因此拒绝的理由应真情实意,拒绝方式应抱以同情,拒绝的同时应给予热情咨询,为其指点一二,让对方感受到人间冷暖、友情温馨,进而少了几分被拒绝的尴尬,多了几分克服困难的勇气。此外,还要坚持一致性原则和人格平等原则。所谓一致性原则,就是对同类的、同质的对象群,都应一视同仁,不能对某人产生拒绝,而对另外的人实施非拒绝。这样的拒绝,最终将以害人害己宣告结束。所谓人格平等原则,就是实施拒绝者应将人格置于与对方平等的地位,绝不能居高临下,以施舍者,主导者自居,把对方放在次等的地位而采取轻视的态度。

实施拒绝的针对性。针对性是实施有效拒绝的基础,没有针对性,拒绝十之八九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首先,根据与自己日常的亲疏程度不同来实施针对性拒绝。对于自己的亲戚,由于相互比较了解,彼此间也少有一些顾忌和猜疑,其拒绝常可采用直言不讳式;对相处较好,往来较多的同事,彼此感情较融洽,人格较平等,其拒绝宜采用幽默式或建议化解式;对日常关系一般,接触较少的求助对象,宜采取委婉拒绝式或情理疏导式;对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拒绝,宜采用说理式或换位式拒绝。其次,根据不同性格,不同心里承受能力的对象,拒绝也应区别对待。如:心胸狭窄的人,拒绝的语言应婉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励之以志;对性格开朗的人,拒绝的言可开门见山,直言不讳,明其所以,真诚以待;对各项倔强的人,拒绝的言语宜借物言理,峰回路转,渐次牵引,以柔克刚;对感情脆弱的人,拒绝的言语宜抱以同情、理解与温和,辅之以心理换位进行;对死搅蛮缠、不通情理的人,拒绝的言语和态度要坚决,不留余地。

2、学会友爱

我热爱自己的职场生活,无论是遭遇曲折还是赢得胜利,我都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坦然面对。

因为我知道,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微笑着去生活,生活也会对你报以微笑。懂得生活的人,能领悟到花的娇艳;懂得友爱的人,能领悟到他人心中的芬芳。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与关怀,把友谊留在身边,无论走多远。很高兴自己在大学中能结交这么多意趣相投的朋友,是他们,在我失意,沉思的时候给予我清新的思想,无尽的力量,温馨的暖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事当以同怀视之,我会珍惜所拥有的友谊,用真心去浇灌友谊之花,让它盛开在我的心灵深处,让流水冲走一切烦恼,让真诚加深我们情谊。

学会友爱,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感恩。

结束语

热爱生活,学会拒绝。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兰刚. 学会拒绝.[文]. 2018.04

痕量 Brant. 怎么学会拒绝. . 2018.07

以上《想要自由就得先学会被“约束”》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学生个人简历”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