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职场礼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际关系。通过职场礼仪的一些细节,会得到领导的更多信任。如何才能最周全的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教师招聘考试之面试教师礼仪篇:教师的坐姿》,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坐姿如果不正确,除了看起来没精神外,也容易腰酸背痛,甚至影响脊椎、压迫神经。正确坐姿,除了遵循以下技巧摆放双腿外,还应时时保持上半身挺直的姿势,也就是颈、胸、腰都要保持平直。坐姿,即人在就座之后呈现的姿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坐姿往往是教师采用较多的姿势。教师的坐姿,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学生以优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坐姿的基本知识:

一、教师的基本坐姿

(一)基本坐姿

1.头要端正

不出现仰头、低头、歪头、扭头等情况。整个头部看上去,应当如同一条直线一样,和地面相垂直。在办公时可以低头俯看桌上的文件等物品,但在回答学生问题时,必须抬起头。在和学生交谈的时候,可以正向对方,或者面部侧向对方,不可以把头后部对着对方。

2.上身直立

坐好后,身体也要端正。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1)倚靠椅背。倚靠座椅主要用以休息。在教室就座时,不应把上身完全倚靠在座椅的背部,最好不要倚靠。

(2)占用椅面。在课堂上,不要坐满椅面,最合乎礼节的是占椅面的3/4左右。

3.手臂摆放

(1)手臂放在双腿上。双手各自扶在一条大腿上,女教师也可以双手叠放后放在两条腿上,或者双手相握后放在双腿上。

(2)手臂放在身前桌子上。把双手平扶在桌子边沿,或是双手相握置于桌上,也可以把双手叠放在桌上。

(3)手臂放在椅子扶手上。当正身而坐时,要把双手分扶在两侧扶手上;当侧身而坐时,要把双手叠放或相握后,放在一侧的扶手上。

(二)教师落座的方法

女教师在落座前应回视座椅,右腿退后半步(视面部朝向而定),待右小腿后部触到椅子后,方可轻轻坐下(如着裙装,需同时整理好)。定后,膝盖并拢,腿可以放在身体正中或一侧。如果想跷腿,两腿需并紧。女教师若着短裙一定要小心盖住膝盖(在讲台上需落座的女教师,不适合穿短裙)。男教师落座时,膝部可以分开一点,但不要超过肩宽,也不能两腿叉开,半躺在椅子里。

(三)不同场合的坐姿

(1)在比较轻松的场合,可以坐得比较舒展、自由。

(2)比较严肃的场合谈话时,适合正襟危坐。要求上体正直,落座在椅子的中部,双手放在桌上、或将手放在扶手上。并膝、稍分小腿或并膝、小腿前后相错、左右相掖。

(3)女教师在社交场合,为了使坐姿优美,可以采用略侧向的坐姿,头和身子朝向对方,双膝并拢,两脚相并、相掖、一前一后都可以。在落座时,应把裙子理好、掖好,以免不雅。

(4)如对方是尊者、贵宾,坐姿要端正,坐到椅面的3/4处,身体稍向前倾,向对方表现出积极、重视的态度。

(5)与学生在办公室谈话时,上身微前倾,眼睛平视学生,面带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真诚。总之,教师优雅的坐姿,向学生传递着自信、友好、热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教师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

1 2

延伸阅读

教师招聘考试之面试教师礼仪篇:男教师的着装


男教师的着装分为社交服装与职业服装。职业服装即工作服装,应适合职业性质、工作环境,要实用又便于活动,能给人整齐划一、美观整洁之感,能振奋人心,增强职业自豪感。男教师的社交服装分为正装和便装。正装主要是西装,便装则是多种多样的。

一、西装的穿着

在交际场所穿着西装的人越来越多,它的穿着十分讲究。

(一)西装

教师在选择正装时,通常都选择西装,主要原因是造型优美、做工讲究。同时,西装作为最为流行的一种国际性服装,对于教师也不例外,也成了教师在在正式场合的首选。教师要想使自己所穿着的西装称心如意,就必须在西装的选择、西装的穿法、西装的搭配、西装的场合等四个方面循规蹈矩,严守相关的礼仪规范。

1.西装的选择

由于西装对做工十分讲究,因此要想使穿在自己身上的西装替自己增色,首先要进行精心的选择。通常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色彩、款式、面料、图案、尺寸、造型和做工等各个方面的细节。一般说来,三件套西装(一衣、一裤和一件背心)比两件套西装(一衣一裤)要显得更加正规一些。西装以无图案为好,也可以选择以“牙签呢”缝制的竖条纹西装。颜色应选择蓝色、灰色或棕色,至于西装,则更适于庄严肃静的礼仪性活动。此外,在挑选西装时,必须检查其做工的精度。这主要从下述六点着手∶一是要看衬里是否外露,二是要看衣袋是否对称,三是要看表面是否起泡,四是要看针脚是否匀称,五是要看纽扣是否缝牢,六是要看外观是否平整。

2.西装的穿法

教师在身着西装时,必须对其具体的穿法倍加重视。若不遵守西装的规范穿法,或者在穿西装时肆意妄为,都是有违礼仪的无知表现。

第一,拆除商标。在正式穿西装前,务必将商标先行拆除,因为这就等于是对外宣告该西装已被启用,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第二,系好纽扣,穿西装时,上衣的纽扣,都有一定的系法。一般而言,站立时西装上衣的纽扣应当系上;就做之后,则大都要解开。唯独在内穿背心或羊毛衫、外穿单排扣上衣时,才允许站立之际不系上衣的纽扣。根据着装惯例,一个扣的 要口上,两个扣的只需扣上面的1个,平时可以都不扣,三个扣的,扣中间一个,双排扣西服,通常情况下,纽扣全部扣上。

第三,保持平整。欲使一套穿在自己身上的西装看上去美观又大方,首先就要使其显得平整挺括、线条笔直。因此,除了要定期对西装进行护理外,还不能吧西装当做披风一样地批在肩上,也不可以将西装上衣的衣袖挽上去,或者卷起西裤裤管。此外,把两手随意插在口袋里,也是不礼貌的。

同时,为保证西装在外观上不走样,应当在西装的口袋里少装东西,或者不装东西。在西装上衣上,左侧的外胸袋除可以插入一块用以装饰的真丝手帕外,不准再放其他任何东西。内侧的胸袋,只能用来别钢笔。放钱夹或名片夹。外侧下方的两只口袋,原则上不放任何东西为佳。在西装背心上,白袋多具装饰之功能。在西装的裤子上,两只侧面的口袋只能够放纸币或钥匙包。其后侧的两只口袋,则不宜放任何东西。

第四,慎穿毛衫。教师要打算将一套西装穿得有“型”有“味”,那么除了衬衫与西装背心之外,上身只能穿上一件薄型“V”领的单色羊毛衫或羊绒衫,而不能再穿其他任何衣物。

穿西装时内部通常不提倡穿毛衣,更不能穿多件毛衣。如果要穿毛衣,只可穿一件,若穿在衬衫外时,领带应放在毛衣内部,并且不穿带图案的毛衣,应穿素色毛衣。羊绒衫可穿在衬衫内,但衬衫内不应露出任何衣服的领子。

3.西装的搭配

穿西装时,十分讲究相关的搭配,所以教师应该对其有所了解。

第一,衬衫的搭配。与西装搭配的衬衫,应当是正装衬衫。一般而言,正装衬衫必须为单一色彩,以无任何图案为佳,其衣领多为方领、短领和长领,衣袖必须为长袖。穿着正装衬衫与西装相配套,还有下述四点注意事项∶

一是大小要合身。其衣领与胸围要松紧适度,下摆不宜过短。

二是袖长要适度。穿西装时,最美观的做法,是令衬衫的袖口恰好露出1~2厘米。

西装的袖长以达到手腕为宜,衬衫的袖长应比上衣袖口长出1.5厘米左右,衬衫的领口亦应高出上衣领口1.5厘米左右,这样有一种匀称感。西裤长度以裤脚接触脚背为要,穿西裤时,裤扣要扣好,拉锁全部拉严。西装坎肩要做得贴身,与西装配套的大衣不宜过长,一般以在胴窝下延3厘米为宜。

三是下摆要掖好。穿长袖衬衫时,不论是否穿外衣,.均须将其下摆均匀而认真地掖进裤腰之内。

四是衣扣要系上。穿西装的时候衬衫的衣扣、领扣或者袖扣都要一一系好。只有在穿西装而不打领带时,才必须解开衬衫的领扣。

第二,领带的搭配。在公务场合需要打上领带,在休闲场合则不必。穿西装上衣与衬衫时,应将领带置于二者之间。在西装上衣与衬衫之间加穿西装背心或羊毛衫、羊绒衫时,应将领带置于其与衬衫之间。此外,领带夹可用,亦可不用。使用领带夹时,应使之不宜被外人所见。

第三,腰带的搭配。腰带的宽度应在2.5~3厘米之间,颜色要与鞋的颜色配合。在腰带上,应尽量不挂手机、钥匙等物品。

第四,鞋袜的搭配。穿西装时,一定要穿皮鞋,黑色皮鞋和深褐色的系带皮鞋是最佳之选,袜子则与裤子、鞋同类颜色或较深颜色,勿选白色或者其他浅色。

4.西装的场合

西装配套是有讲究的。正式场合要着深色套装,以示庄重、自尊;非正式场所要力求和谐,以展示风度,讲究领带的选择与佩戴,以显示人的个性与人格。注重衬衫的选配,正式场合衬衫颜色力求素净文雅,整洁无皱的衬衫可显示人的内在美;西装款式的选择要与人的脸型、体型、年龄和性格相适应,以显示个人的身份。西装整体的协调更重要,要使身份、场所、年龄、季节、性格相互协调;要使西装、衬衫、领带、皮鞋、袜子和穿着方式相互协调。

(二)领带

领带是与西装配套的饰物,在正式场合系上领带,既礼貌又庄重,且领带是西装“V”字型开领处的灵魂。在佩戴领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选择领带

领带的选配,应和服装的颜色相互协调,并且还要与衬衣相搭配,这是使用领带时最重要的一点。在较正式的场合,领带不宜过于鲜艳,以暗色为宜。在吊唁、慰问的场合,则必须配黑色领带。

2.领带打法

在领带的打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场合。在公务场合必须打上领带;在参加宴会、舞会时,为表示尊重主人,亦可打领带;在休闲场合,通常则是不必打领带的。正式场合必须系领带,领带颜色要讲究。宴会等喜庆场合领带可鲜艳明快;参加吊唁活动要系黑色或素色领带;参加商业界活动宜佩戴醒目且花纹突出的领带;职业领带往往是素色或深色,多无花纹。

第二,注意服装。穿西装套装时非打领带不可;穿单件西装时,领带则可打可不打;在非正式活动中穿西装背心时,可以打领带;不穿西装的时候,通常是不宜打领带的。系领带要注意衬衫领围大小,西服内衣有西服坎肩、鸡心领毛背心的,领带要放在这些衣服内,且领带下角不可从这些衣服下端露出。

第三,注意结法。打领带结的基本要求是令其挺括、端正,并在外观上呈倒三角形。领带结的具体大小,最好与衬衫衣领大小形成正比。打领带时衬衫应系好领扣,不打领带时,领扣应打开;要采取合适的领带结法,以配合衬衫领型,产生舒适、协调的效果。

第四,注意长度。打好之后的领带最标准的长度,是上面宽的一片须略长于底下的一片,其下端的大箭头正好抵达皮带扣的上端。

(三)鞋袜

在正式样场合,男教师只宜穿黑色或深咖啡色皮鞋,不宜穿鞋跟过高或钉掌的皮鞋。穿皮鞋时,不论其新旧,保持鞋面清洁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西裤的裤管不宜太长,一般而言,站立起来,裤脚前面都能碰到鞋面,后面能垂直遮住1厘米的鞋帮就行了。男教师所穿的袜子,颜色以单一色调为佳,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正式场合中穿一双白色或者是肉色袜子。袜子要是高及小腿上部,质地不要太薄或太厚,以棉线袜为最佳,尼龙袜最不宜穿。

总之,服饰的根本要求是整洁,要体现出着装人的精神面貌,应该使自己的服饰做到∶有洁白的衬衫,典雅大方的领带,裤线笔直的西裤,打油上光的皮鞋。

二、便装的穿着

便装,又称便服,通常都是指相对于正装而言、适于在各类非正式场合所穿的服装。一般说来,便装在穿着时没有多少严格的限制或规定,但同样需要遵守相关礼仪。参加面试的人员,一般不宜穿便装面试,但仍应因时制宜。下面有几点要求需要注意∶

(一)便装的选择

在选择便装时,应围绕着自身形体的特点来选择服装,同时要注意协调、风格统一。着装时既要注意防止出现多中心、多重点的装扮,还要注意到诸多因素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例如,所穿便装的款式、颜色,一定要与自己的性格、年龄、形体、脸型、肤色以及所处场合、季节等诸因素协调一致。

(二)便装的场合

教师在非正式场合里可以身着便装,即只有在休闲场合才可以身着便装。在休闲场合中,教师着装应重点突出“舒适、随意、自然”。

便装指平常穿的服装,使用范围广泛,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环境,便装又分很多种。便装比正装随便得多,例如,上街购物、看影剧、会见朋友等都可以穿着。它很大程度上受流行趋势影响,是时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及自身的客观条件去选择各种式样,但穿着时一定要注意到它是否符合将要去的环境与气氛。在家里时,可以穿着随便、舒适、轻松活泼。早晚穿着的有晨衣、睡衣等,但不能穿这类服装会客。若参加运动或出去旅游,可以穿旅游服、运动服,目的是舒适、实用、便于行动。

(三)便装的搭配

便装在穿着时有不少的自由度,可以任人发挥。但仍应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风格协调。牛仔装的奔放,运动装的矫健,家居装的舒适,往往令人耳目一新,但是,教师在身着便装的时候,应力求使其在风格上完美一致。

第二,色彩和谐。教师在选择便装时,除了要注意本人对色彩的偏爱和色彩的流行之外,还要使其在色彩上统一或呼应。

第三,面料般配。教师在选择便装时,不仅要对其舒适、外观美感予重视,同时还要令所穿的数件便装在面料上大致趋同。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教师招聘考试资料网

教师招聘考试之面试教师礼仪篇:教师的手势


手势,即手的动作与姿势,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符号,能够表达一定的信息、尽想甚至感情。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手的接触或手的动作可以解读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同时还可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手势的作用有三:一是澄清和描述事实,二是强调事实,三是吸引注意力。正如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说过:“一切心理活动都伴有指手画脚等动作。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野蛮人都能理解。”那么教师的手势语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招聘考试之面试礼仪:

一、教师的手势语言

(一)教师手势

教师手势,即教师利用手的动作与姿势,传递思想感情,组织教育教学,展示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职业修养。据研究表明,手势与表情结合,可传导信息的40%。恰当的手势往往是在内心情感的催动下,瞬间自然做出来的。手势可以反映人的修养、性格。手势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蝇要注意手势语言的运用幅度、次数、力度等技巧。在教学实践中,以各种不同形态的造型,描摹事物的复杂状态,传递潜在心声,显露教师心灵深处的情感体会与优雅举止。

作为教师,讲课时,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一般而言,手势由进行速度、活动范围和空间轨迹三个部分所构成。在教学中,主要被用以发挥表示形象、传达感情两个方面的作用。教师各种不同的手势语,可分成四种类型:

1.形象手势,用来模拟状物的手势。

2.象征手势,用来表示抽象意念的手势。

3.情意手势,用来传递情感的手势。

4.指示手势,指示具体对象的手势。

(二)教师的基本手势

1.垂放与背手

(1)垂放,是教师最基本的手势。手的放位置有两种:第一种是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叠放或相握于腹前;第二种是双手伸直下垂,掌心向内,分别贴放于大腿两侧,当教师站立或行走时,通常可以选择两手垂放或者背手,这是基本的手势。

(2)背手,多见于站立、行走时,既可显示教师的权威,又可镇定自己。应用方法,双臂伸到身后,双手相握,同事昂首挺胸,但要注意,被收拾容易给他人留下盛气凌人的感觉,所以在正式场合,或者有领导和长辈在场的情况下需要慎用。

2.持物

3.握手

在人际交往中,手势更能起到直接沟通的作用。对方向你伸出手,你迎上去握住他,这是表示友好与交往的诚意;你若无动于衷地不伸出手去,或懒懒地稍握一下对方的手,则意味着你不愿与其交朋友。

4.鼓掌

鼓掌,是用以表示欢迎、祝贺、支持的一种手姿,多用于会议、演出、比赛或迎候嘉宾。表示欢迎、祝贺或支持时,可以鼓掌致意。其正确的手势是:以右掌有节奏地拍击左掌。若有必要,可站立起来并高兴地双手鼓掌。不过,社会上也流行以鼓掌来表示讽刺、反对、拒绝、驱赶之意。它被称作是“鼓倒掌”。在交谈中,你向对方伸出拇指,自然是表示夸奖,而若伸出小指,则是贬低对方。对教师来说,此种手势则是严禁使用的。

5.夸奖

夸奖,这种手势主要用以表扬学生。表扬他人时,可以伸出右手,翘起拇指,指尖向上,指腹面向被夸奖者。但在交谈时,不应将右手拇指竖起来反向去指其他人,因为此举意味着自大或藐视。以之自指鼻尖,也有自高自大、不可一世之意。

6.指示

指示,是用以指示方向的手姿。当教师需要为他人引导或指示方向时,标准的手势应当是:伸直并拢手指,掌心向上,腕关节伸直,指尖与手臂形成一条直线,首先指向被引导者的身躯中段,随后再指向其应去之处。若是掌心向下地如此运用,将是极其不礼貌的。

二、教师手势的礼仪要求

(一)大小适度

在社交场合,应注意手势的大小幅度。手势的上界一般不应超过对方的视线,下界不低于自己的胸区,左右摆的范围不要太宽,应在自己胸前或右方进行。在课堂上,教师手势动作幅度不宜过大,次数不宜过多,不宜重复。

(二)自然亲切

教师在课堂上,多用柔和的曲线手势,少用生硬的直线条手势,以求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低年级学生的情绪感染力比较强,教师可以自然地抱抱他们、摸摸他们,增加学生对你的认可。

(三)恰当适时

教师讲课应伴以恰当的、准确无误的手势,以加强表达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切忌不停地挥舞或不礼貌的,含有教训人的意味。胡乱地摆动,也不要将手插入衣兜或按住讲桌不动。手舞足蹈会令人感到轻浮不稳重,过于死板又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总之,应以适度为宜。

(四)简洁准确

手势是教师最明显、最丰富,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教具之一。在讲课讲话时,手势要适度舒展,既不要过分单调,也不要过分繁杂。一般说,向上、向前、向内的手势表示失败、悲伤、惋惜等。手势应该正确地表示感情,不能词不达意,显得毫无修养。

三、教师的手势禁忌

手势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教师恰当地运用手势,能够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也会使自己的形象更美,更有风度。

(1)忌当众搔头皮、掏耳朵、剜眼屎、抠鼻孔、剔牙齿、抓痒痒、摸脚丫、咬指甲等。这些动作会令学生极为反感,严重影响形象与风度。

(2)在教室内,双手乱动乱摸、咬指尖、端胳膊、抱大腿、拢脑袋等等,也都是应当禁止的手势。

(3)不要用手指指点他人,用手指指点他人的手势是非常不礼貌的,含有教训人的意味。

(4)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黑板,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5)忌玩弄粉笔或衣扣等。

(6)忌高兴时拉袖子等不文雅的手势动作。

(7)忌交谈时指手画脚、手势动作过多过大。教师手势的运用要规范和适度,给人一种优雅、含蓄的彬彬有礼的感觉。谈到自己的时候,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尖,应用右手掌轻按自己的左胸,那样会显得端庄、大方、可信;谈及别人、介绍他人、指示方向、请对方做某事时,应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并拢,以肘关节为轴指示目标,同时上身稍向前倾,以示敬重,切忌伸出食指来指点。掌心向上的手势有一种诚恳、恭敬的含义;而掌心向下则意味着不够坦率、缺乏诚意。招手、鼓掌等都属于手势的范围,应根据不同场合和目的恰当运用,不可过度。教师要掌握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有意识手势,并使之优雅自然。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教师招聘考试资料网

《教师招聘考试之面试教师礼仪篇:教师的坐姿》由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礼仪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教师招聘个人简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