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时下,有关MBA就业前景的种种预测很多。在MBA这道诱人的光环下,有人将之与高薪、高职相提并论,也有人杞人忧天地认为,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MBA的就业之途正在受阻。那么,客观来说,MBA的明天到底如何呢?日前,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助理杨斌博士。

要消除误区 正确看待MBA就业前景

杨斌博士认为,不少读者感觉近两年来MBA热正在降温。这可能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自1999年底,由于受网络大潮的影响,一部分名校的MBA学子纷纷中断学业,开办 .com 公司创业,有报道因此说网络热了,MBA冷了;另外,一些其他的管理课程出于宣传上的需要指出MBA热过之后,该是某某专业热了;再有,各种渠道传出美国MBA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问题也使人感觉MBA正在走下坡路。

其实在1999年底加入到创业潮中去的MBA学子们随着网络热的逐渐退潮,已纷纷返校继续学业;从MBA课程的设置来看,MBA始终是一种训练,它不会因任何一种新的训练方式出现而改变其自身的地位;再有从就业环境来看,其实MBA毕业生始终存在着就业困难。因此就以上三点原因而确定MBA正在走下坡路显然是论据不充足的。

而从培养MBA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现状来看,MBA教育的确是在平稳发展的,从20世纪70 年代起,美国每年约产生9万多名MBA,基本稳定在当年硕士学位授予总量的25%,且二十多年来一直持平;美国名校MBA教学收入近两年来也一直呈升高走势。

国内MBA主要培养的是中层经理

谈到目前国内MBA的就业前景,杨斌博士特别提出了MBA学子的心态问题。他认为,目前国内MBA教育主要是培养各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而不少MBA学子总认为获得了MBA这块金字招牌,就理所当然要做高层经理,若在就业中持这种心态,盲目地将自己定位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很容易受到挫折。杨博士认为,MBA毕业之后在选择工作时最重要的不是看职位有多高,而是要彻底了解所投身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且在行业选择上要有国情感,不要盲目追求朝阳行业。比如,目前不少中国老牌国企正面临中兴期,金融行业进入转制期,这些行业目前都缺少大量的MBA人才,若适时投身于此,个人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广阔。

MBA毕业生目前也面临着就业上的压力:首先是随着美国经济逐渐放缓,全球各大公司纷纷裁员,在一定程度上给MBA毕业生出了道就业难题;另一大压力是中国加入WTO的时间表尚未明确,这给MBA毕业生找准职业定位增加了难度。众所周知,中国加入WTO后,最急需的人才就是像MBA这样的国际型复合人才,因此MBA毕业生应该是最急切盼望中国加入WTO 的一群人。

想攻读MBA,就要心甘情愿做个businessman

据了解,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报考MBA的浩然队伍之中,目前全国各高校的MBA 学子日益年轻化。杨斌博士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MBA学子的主要特点:首先是文化素质越来越高,再有学生年龄普遍偏小,且管理经验较为缺乏,再有每个学生在团队精神、伦理观念、中英文表达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上的差异很明显。

杨博士认为,各企业在招聘MBA毕业生时,最看重的就是其学习前的从业背景,特别是有无在管理岗位上的工作经验,而随着MBA学子年龄逐渐减小,其管理经验也都不多,有些甚至没有,这对于MBA毕业生的就业形成一定阻碍。不过,管理经验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注意加强社会活动方面的锻炼,并在学有余力之时,做些兼职,对于加强工作经验是很有帮助的。而且作为MBA一定要注重与同学的交流,据调查,利用校友网络寻找到满意工作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不过,杨博士也指出了一条较为重要的原则:如果你并不想成为一名businessman(商人),也不愿与太多的人打交道,而且渴望过无拘无束的生活,那么你就不要报读MBA。无论其名利有多大,人应该寻找自己最适合的职业。

精选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未来有多远


一、前言

罗素曾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铁匠锤打铁砧,铁砧也锤打铁匠;海蛤的壳在棕黑深遂的海洋里变成,人的心灵也受到生命历程的染色,只是所受的影响奥妙复杂,不易为人觉察而已。所以说,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当代大学生要为自己的人生提前做好规划,不能茫然,更不能敷衍!

二、自我分析

我是一个复读生,第一次高考的失利让我开始了复读生活,在那段时间里,对自己,对生活已经有了很多感慨。明白了生活的道路上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复读的压力让自己的性格变得冷静,变得沉默,不再那么放荡不羁,反而多了几份忧郁。复读生活让我看透了很多事,所以进入大学后开始习惯了一些事、一些人。现在的我开朗了,爱笑了,对身边的人不再那么冷漠。其实我就像我母亲说的那样是一个心地太善良的人,有时候太感性,感情用事。我喜欢交朋友,但在我眼中我的朋友不多,因为性格原因,不喜欢和人套近乎,我欣赏我的知心朋友,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想我不会寂寞。我喜欢篮球,可我没什么特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乐勿加于人,这句话很对,喜欢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我的家庭状况属于小康,我在学校的生活父母基本上能满足我,所以我能更好的将精力放在学业上。感情方面自己能把握分寸,不必去伤脑筋。我的缺点是口才不好,不擅于交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在有些时候容易怯场。脾气不好,并且比较倔强,不喜欢受人摆布,所以我担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与上司会发生不愉快。性格有时比较内向,喜欢安静,不喜欢说话。学习上缺乏自控力,没有恒心。可能变得懒惰了,很少参加积极性高的活动。多愁善感,对自己缺乏信心!

三、就业前景及方向:

电气信息类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进入一些偶有企业,比如:电力公司、供电局、发电站、变电所等等 ;还有很多大公司比如,施耐德电气,通用电气(GE)、三菱电机、西门子等等都是。施耐德电气作为一家专业致力于电气工业领域的电气公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实力。输配电、低压配电、低压终端配电、工业控制和可编程控制器领域的产品,遍布电力、基础设施、建筑和工业四大市场。施耐德电气于1979年进入中国,目前在华已经拥有6000名员工,4个分公司,42个地区办事处,14家生产型企业,4个物流中心,1个培训中心和1个全球研发中心,400多家代理商和全国性的销售网络。通用电气早在1906年就开始发展同中国的贸易,是当时在中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外国公司之一。迄今为止,GE的所有工业产品集团已在中国开展业务,拥有11,000多名员工,GE已建立了40个经营实体。

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是中国的大学生现在都面临着找工作地困难!中国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病态,所以国家及其缺乏高级技术工人。电气信息类培养的学生具备电气工程、控制理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的增加,各大学相继调整政策,招聘的教师至少要研究生以上学历。

四、解决自我分析中的劣势和缺点

MBA到底值不值?


当 小编讨论这一期的主题是:“什么人该读MBA的时侯”,我就知道这是个类似我和你妈同时落水你要救谁的坑。无论你如何解释,想读的人都会认为,自己就是你描述那个人,而不想读的,会自动划到另一类,或者把你的观点不屑一顾。在这个年代年代没有标准答案,谁也没有资格告诉别人“该”做什么。

所以我换了个方式,尝试谈谈,MBA的收益分布。MBA到底有哪些收益?哪些来自MBA教育本身,哪些其实是来自于外界?哪些是你能短期看到的?哪些是长远影响一个人的?

如 果把职业收益做一个区分,MBA的收益有2个维度:职业发展-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的收益外显并马上能够兑现。个人成长的收益内在,但对于人的职业和人生都 有深远影响。另一个维度是:个人努力——学校资源,一部分的收益来自于个人努力,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学校的资源提供。这样一个MBA收益矩阵就出现了。

先看看职业发展这一列来说:MBA的学历能帮助很多人,尤其是技术人员进入或巩固管理职位;同时也是很多行业重视的加分项,比如金融、投行、企业咨询、四 大等。不同的学校提供不同的资源:优秀的名校会有更好的眼界和人脉资源,这些人脉也会吸引到更多的企业来学院招聘。另外,近年来MBA院校开始走特色化, 比如中财的强调培养金融人才,北航是IT人才的黄埔军校,而北京科技大是前钢铁学院,专注培养机械人才,有些学校还提供北京市户口,全无敌。

从 个人成长维度:MBA是一个系统的梳理自己职业经历和经验,并且跳出原来职位看全局的机会;学习过程中的系统理论和大量实战,帮你建立起来系统的思考框架 以及商业实战经验,最后毕业后的学习,也是你一段可以重新定位,独立思考人生的机会。另外,办学学校的文化底蕴,讲师魅力对于个人也会有深远影响。

收益表分析:

分 析这个收益表我们能学会很多:其一,MBA的收益更多来自个人努力而非学校平台,学校更多提供了一个展示你的才能的平台。MBA学校经常炫耀的毕业生就业 年薪,与其说与MBA教学质量相关,不如说与MBA学员入学前的收入相关。在所有的MBA招生负责人和毕业生的访谈中,大家一致反对本科生读MBA——他 们没有工作经验可梳理,能力和资源又薄弱到挂不上——希望仅通过MBA教育提高职业能力意义不大,我想这也是哈佛商学院的人开玩笑说:Rubbish in,Rubbish out的意思把。

其二,在职的MBA显然比全职收益更大,因为在职的理论-时间的周期更短,往往上课的理论,第二周就开始实践了,个人成长更快。而且在职班的人脉资源更好——如果你有一份正在迅速上升的工作,你很难放弃来全职读书,在职班全是这群人。

值不值?

最 后,对于你,读MBA到底值不值?我建议从两个地方思考:你是否已经拥有,或者几乎免费获得这些收益?比如一个在喜欢的行业迅速上升的职位,你大可以不管 “管理职位”“行业加分”“求职平台”,如果你有很好的自我学习能力,也许“系统梳理”“系统思考方式”等也没有必要。回顾一下已有资源对你做选择很重 要。

第二,你的付出和收益是否值得?好的MBA花费在10-30万元,以及大概两年的周末时间,大量的社交精力。你完全可以投入到其他地方,获得你发自内心想要的东西,比如其他学科,一个爱好,一段恋情,一段天伦时光……

毕竟,人生比功成名就重要的事情,多了去了。

未来15年内,就业前景好的职业有哪些?


在中国,什么职业最好?什么职业最有前景?这个问题再愚蠢不过。职业很难分出优劣。换了另外一个角度,未来15年内,就业前景最好的职业有哪些?这个有点遥远。但是小编通过梳理,有几个方向还是比较清晰的,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人工智能。这方面技术还在发展中。现在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在万物互联的情况下。最终的终端都是要求万物智能。所以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国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因此,人工智能,未来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二、新能源技术。目前由于石油的开发量逐年减少,再加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大家都在研究开发新能源技术,用于替代石油,但是目前来说,这项技术还在发展阶段,远远没有到成熟期,随着未来科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应用必将会产生革命性的技术,会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新能源方面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三、跨境电商、计算机软件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类的人才,需求量一直是比较大的。现在和将来,还是会需要大量的跨境电商方面的人才,所以这方面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四、医学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渐渐注重健康和养生,从而会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而目前我国城市,医院和医护人员数量,跟广大居民的人数,远远不成正比,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相应的也会不断增加,很多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所以这方面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此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像一些夕阳红产业,还有高端服务行业, 都会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这也会为大家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

总而言之,未来15年,就业前景比较乐观的行业,比较清晰的就是这几个方面,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一些行业。

职业生涯规划--有梦想就会有未来


职业生涯规划--有梦想就会有未来

一、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人才竞争的重要武器。如果一个人不对其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时间和生命的浪费。因此,为了适合这个竞争时代的需要,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在上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后,我有必要对自己的未来好好设计以下。相信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有梦想就会有未来,有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分析

1、我的性格

我时而文静,时而活泼、开朗,做事认真、严谨;抗压能力强,抗挫能力强,自我调节能力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轻言放弃,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不会轻易灰心,比较坚韧。但是不太善于与别人交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不强。优势在于能够经常自我反思,懂得开导自己,拥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缺点在于人多的场合不善于与人交际,经常处于交往的被动状态,有时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兴趣和能力

我对文史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平时喜欢读《史记》之类的古籍,比较喜欢写文章,文笔还可以。但我并不是一个古板的人,我也喜欢听音乐、散步、上网聊天。总体说来兴趣爱好比较广泛。至于能力方面,我认为自己在组织和策划方面有一些天赋,做事比较有条理、有计划,但是不死板,总能想出新点子,善于写有渲染力的宣传语,并且喜欢和别人合作。

3、我的价值观

我希望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需要的人提供服务,认为人的一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才有意义。我适合服务型和技术型职业。我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座右铭天道酬勤,笔耕不辍。同时重视团队合作的力量,相信队友。

4、我的家庭情况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爸爸曾一度下岗,家庭收入可以勉强供我读书。家里不算宽裕。将来就业只能靠自己。

5、我的社会资源

我的老师、同学、亲戚朋友是我的社会资源,虽然他们为我提供资源的机会不多,但是他们是我坚强的精神支柱和后盾。

三、解决自我分析中的劣势和缺点

1、我相信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可以通过锻炼而提高的,所以我要尽可能的去参加一些活动,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改变自己的被动地位,主动与他人交往。

2、虽然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并不应为我普通的背景而感到羞愧,反而我要因为我普通的家庭背景而更加努力,因为我爱我的爸爸妈妈,虽然他们没给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我仍感激他们给了我生命和永不言败的价值观。

3、我可以通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扩大我的人脉,增加我的社会资源。同时和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打好关系。还可以与以前在学生会或社团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加强联系,巩固自己的人脉。

四、职业选择

1、涉外律师

你还在混日子吗?


在职领域,每个人都在呼吁每天都要努力工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企业的28法则基本上注定了一部分人是属于混日子的。那么,这些混日子的人特点是什么呢?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讲。

你还在混日子吗?

每天负能量满满

当每个人的状态非常沮丧时,最容易看到那些混淆的人。在老板的眼里,没有新员工,没有员工,只有勤奋的员工,不擅长工作,无论你在公司呆不久,公司也不会留你。当你听到这个时,有些人暗暗卫自己打气,一旦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有些人就提不起劲。不仅天天有人迟到,而且甚至可以听到公司里的八卦,这说领导太过苛刻,说公司太糟糕了。当抱怨声越来越大,真正工作的人就会少之又少。当一个人充满能量,就会看什么都不顺眼,放弃了上进,开始混日子。

一个人是否在混日子,取决于他是否把抱怨挂嘴边。

在舒适圈里不敢出来

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在一个大城市,搞费一个人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小空间,一条网线,最好加一个叫外卖的电话,然后人们就这么毁了。

简单几句话,让多少年轻人感同身受。一个非常严重的事实是,一个爱折腾的人,越努力,他就越好;他越稳定,他就越平庸。如果生活舒适的人没有为未来铺平道路,他们的道路将变得越来越难走。那些愿意努力工作的人,他们越来越自由。所谓的“稳定”,必须是经过长期的休眠和深入的专业修养后开辟的光明道路。

不懂得学习进步

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谁能想到时代发展得这么快,很多人适应“4G”的时候,“5G”来了。时代在抛弃站在原地的人,在出现同样的事情时,很多人以拒绝的态度,不接受,就像QQ的出现一样,有多少人拒绝改变,还是花钱发短信,结果发现连QQ都会被微信取代。时代不会等你,尤其是在工作场所,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因为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创新自己的技能,如果一个人搞混了,基本上是不愿主动改变的,不久前甲骨文中国裁员,新闻,热门搜索。许多人认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他们必须具备优秀的技能,而且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事实上,许多下岗员工可以不经登记就上班,可以在家申请工作,甚至在工作五年后都不能出现在公司。在享受过高薪、低压力的工作后,这群精英出来再找工作,其实是“水”。这是不知道如何跟上时代的结果。

这是混合生活的典型特征。

未来即将消失的职业


千万不要觉得这很遥远。上个世纪,已经有打字员、铁匠、电话接线员等很多职业消失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职业变迁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小编盘点这些未来可能濒临消失的职业。将要入行的人千万要当心哦。

1、记者

也许有一天,90%的记者都会失业!这不是危言耸听,美国的Narrative Science公司,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利用软件开发的模板、框架和算法,瞬间撰写出上百万篇报道,《福布斯》杂志都已经成为他们的客户。

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出现让纸媒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继《万象》、《环球财经》、《他生活》、《好运MONEY+》宣布即将停刊。媒体大佬何力、刘洲伟最近也离开传统媒体。

2、银行柜员

商业周刊中文网称,未来10年,中国大陆80%的现金使用会消失,人们逐渐开始选择网银或移动支付。未来20年,绝大多数中小银行如果不把前台业务外包,将难以生存无论这个预言如何,传统金融业和科技行业正在进行一场生死时速。银行柜员要小心了。

金融领域将发生一场彻底的互联网革命,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趋势。

3、司机

如今看到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在硅谷101高速公路上穿梭,或是自己停靠到旧金山大街上,都已经不足为奇。而奥迪、丰田和奔驰等汽车厂商,都计划开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

因为汽车已经不需要人来驾驶,司机这一职业会消失。包括驾校老师、停车执法者等等职业也都随之消失。

4、装配车间工人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公布后引起外界瞩目。专家称一线工人短期内被挤占不可避免,一批生产工人将下岗成为共识。

目前富士康的机器人手臂还只是进行简单的操作,但是未来,随着机器人成本的下降和普及,装配车间的工作将不需要真人插手了。未来富士康不用再发愁劳工问题了。

5、有线电视安装人员

借助一个电视盒子,就可以让每一台普通电视升级为智能云电视机,同时实现与家庭其他无线终端(手机、Pad、电脑)的交互。只要身处带宽足够的WIFI环境,就可以在电视上免费观看在线视频内容。

有线电视这回事最终会消失。甚至电视台的构建都会被打乱。相关产业链上的人都要当心,有线电视安装人员只是一个小小的代表。

6、加油站管理和工作人员

加油这回事可能会消失。因为石油在枯竭。未来,新能源充电站也许会遍布。不过,充电站也会实现自动化。不需要人来服务。

而且,连驾驶都已经实现无人化了,当然也不需要人来负责加油充电等动作了。

7、经纪人、中介商

实际上中介商这一职业的悄然隐退已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信息高速公路的无限发达必将夺去别一群人的饭碗经纪人。原因很简单,他们将不会比别的普通人知道得更多。

已经有苗头出现了。譬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自选保险。未来人们可能会需要更多专业的规划师,而不是经纪人。

8、职业模特儿

未来,没有谁再会为自己的个子矮而愁眉不展,高技术含量的增高手术能给一个人延长原身高。这个医学项目目前已经在进行了。还有便是新兴美容业的发展。超微科技的运用使整容业更趋完美,已经有人在研发用电脑勘测丈量脸部细节,度身制作完美五官零件,以求一劳永逸、完整美丽效果的新技术。

从这个意义上讲,漂亮的脸蛋与高挑的身材人人都可以拥有,职业模特儿失去存在的意义,时装秀真正地从T形台走向每个人身边的大街。

9、各种工业样品、小商品制造者

3D打印将颠覆制造业。商品将不再通过制造和物流的环节来到达用户的手中,用户将购买从杯子到房子等所有产品的设计,然后就地3D打印出来,这种方式最大的革新之处在于成本将比供应链产品便宜,而且有些东西不需要专门的人来制造了,你只需要有一个程序就行。

所以,各种工业样品根本不需要专人制造了,打印出来看看对不对就可以了。

未来,如何增加你的“/”?


前段时间,有一个很热门的词语叫“斜杠青年“,这个词语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双重职业》这本书籍。这本书提出“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因此,斜杠青年群体在自我介绍中,通常用斜杠“/”来区分自己的多重身份。

我们所熟悉的斜杠青年有哪些?

……

还有各种近在身边的例子,网上前段时间爆料有一位身兼八种职业身份的斜杠青年:商务咨询/自由撰稿人/编剧/活动策划/猎头/翻译/记者/自媒体

……

到底什么是斜杠青年?真正的斜杠青年是通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变现为实际收益,同时提升自己的素质。他们先将一个领域做好,再利用现有领域的资源和平台,从一个领域切换到另一个领域,不断为自己增值。他们与专一职业者的区别是,他们不怕失业,他们有多于一种的核心竞争力,他们身上的每一种“斜杠”都是一种能力。

今天,正好读了一篇文章。文中分享一位女嘉宾成为“斜杠青年”的故事。她2004年毕业进入通信行业,工作了9年。这个行业从开始利润丰厚到走下坡路,她在30岁那年被列入公司裁员名单。作为没有结婚生子的大龄女青年,靠着仅有的行业经验求职面试,压力很大。她开始回顾自己这9年都没有认真提高工作能力,也没有在业余时间积累其他兴趣爱好,每天下班就窝在电脑面前看韩剧/美剧/港剧。从那时起她醒悟过来,开始识别自己的特长和技能,并为之努力。如今,她的核心身份是整理咨询顾问,创业者,主要演讲和写作。未来想拓展为插画家、理财达人、业余书法家和职业旅行者。目前她每天都在练习绘画,已经可以给博文文章做插画;已经开始开设理财课程,在社群实现了收益……

读到这里,也许你羡慕不已却不知从何开始;也许你给自己后退的理由“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斜杠青年?”

即便离斜杠青年还有一段距离,即便不一定要成为斜杠青年,为何不从他们身上免费学习经验,增加自己的“斜杠”呢?试想一下,未来若干年后,你希望怎样漂亮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又希望自己的名片上有多少斜杠?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开始行动,与其为自己寻找后退的理由,不如先做尝试再做选择!

1.寻找你的斜杠

成为斜杠青年,首先不是考虑哪一种“斜杠”更赚钱,而是我们真正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可以拿起笔和纸,从两个维度开始思考:兴趣和能力。在兴趣维度下,列出自己最感兴趣最想做成功的20件事情;在能力维度下,列出自己擅长或相对擅长的20件事情。然后将两者的交集找出来,并从剩下的事情中找出自己最想留下的3件事情,由此初步得出自己的“斜杠清单”。

2.寻找你身边的斜杠榜样

根据自己的斜杠清单,挑选你擅长的一个领域开始,寻找你身边的斜杠榜样。例如:关注这一个领域内经典好书的作者;关注与这个领域相关的微课程分享;请教这个领域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或朋友;还可以关注这个领域相关的公众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找到你想拥有这个斜杠的榜样。

然后持续向他们学习,多思考:他们是如何获得这项能力的?他们有哪些好的平台资源?他们上过哪些课程?他们的经验哪些可以借鉴的?如果有可能还要争取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或在线互动的机会。这个阶段,需要理清楚,自己要获得这项能力,要读哪些书,要参加哪些课程培训,要做哪些实际训练,哪些平台可以给予相应的资源等等。

3. 马上行动,不断学习不断调整

有人在接触一个新领域时,常常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和顾虑,害怕没有经验而做不好。其实,有越多担心和顾虑的人,越是因为欠缺行动力。一旦开始行动,一个人的注意力都会自然而然专注在你想要做的事情上面,慢慢会有越来越多发现和收获。如果行动力实在不足,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相互监督;可以用打卡工具记录自己的学习时间,个人推荐ihourAPP;还可以设立奖惩规则,自我约束和激励。

并不是说,一旦开始这项“斜杠”,我们就不能放弃。实践是检验自己的最好方式,可以把难度降低,以21天或1个月为周期来观察自己是否真正有兴趣,如果发现自己的确没有兴趣,可以果断放弃,培养下一个“斜杠”。

4.坚持不懈,保持好奇心

任何一枚“斜杠青年”,首先应该有一个擅长的领域,然后才有资本去探索其他的斜杠。而要真正擅长一个领域,必须有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投入,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有一个很有名的10000小时定律,听起来离我们太遥远,我们可以从100小时开始,以1000小时作为阶段性目标。只有这些实实在在地投入,才能真正磨练好自己的能力!

在坚持的同时,需要我们保持好奇心。只有拥有想要了解更多知识,了解更多信息,想要变得更好的欲望和好奇心,才有可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才有可能向更多人学习,并保持开放的心态!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还不是一枚“斜杠青年”,但是我已经开始行动,你呢?

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


开学了,又一批大一的新生步入了象牙塔,在高三饱受折磨后一些新生计划着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到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但回顾今年学生毕业时的情形,看到更多的是大学生们找工作时的慌乱、艰难。学生们已经淡化了专业对口,不再关心户口问题,甚至对工资要求也越来越现实,但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英语不够好、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等还是对其就业产生影响。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专家认为,职业规划应该贯穿大学4年,大学生一进校门就应有职业规划,大学时期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

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决胜点在于长期的点滴的积累,有很多同学找工作之前会突击拿一些证书,有的同学很自卑没有骄人的成绩,其实,这些并不可怕,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没有注重有计划的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真正有发展潜力的素质。证书、成绩、丰富的经历只是求职的表面文章,真正的“内功”才是最后面试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这种“内功”是需要认真规划的。

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成功的秘密在于机会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2005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将达到380万人 ,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就业前就要有职业生涯规划,做好人生的第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显得非常必要。领先百步先领先半步,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让你赢在起跑线上,避免"就业错位",也只有学与用更加紧密结合,才能使得人才效益、社会效益得以彰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

一、自我评估。

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分析,对数字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可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她说:“一般的大学生抗压力能力,合作能力较弱,考虑问题深度不够,文字表达能力不佳。”

二、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或较高点也就是梦想,但要细化至具体工作,如毕业后进入国际知名管理顾问公司从事研究分析、咨询工作。短期目标设立一般是素质能力的提高,或有用证书或考试的通过和获取。

三、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例如大学生如何做职业规划?

等待的日子,请努力学习谦卑做人


职场中的你,定会经历一段职场小蘑菇的不起眼时光。停止抱怨,在等待的日子里,努力学习,谦卑做人,养得根深,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当我母亲经常收到我凌晨2点多给她回的短信。以及几天早上,她6点多打来电话时,我仍然满是兴奋。她开始担心起我的身体,以及我的精神状态。以致于,在过节的今天,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如果工作太累,就辞掉吧。我们养你。这样的话,听到自然而然心头一暖。可只是温暖,没有那种心酸。要是几年前,我在BankofChina实习的时候,听到这话,一定泪如雨下。

那时错误百出,被人算计,真的是灰头土脸。我还记得,算不Balance的那天,我一个人坐地铁,从公司回家。眼神发呆,一直坐过了好多站,才回过神来。那时,如果我母亲说这话,我估计立刻放下自己所有,买张机票飞回家,永不回来。可是,今天,当我听到母亲语重心长的规劝我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有他们支持我真好。

我曾经是那么脆弱,敏感的一个人。同事的一句责怪,我可以难受好长一段时间。老板的一顿训斥,我可以觉得自己从此前程尽毁。可是,正是这些小打小闹的批评,让我从一个天真浪漫的孩子,一步一步的变成今日的我。如果不是有那么多混蛋的客户,不是有那么多不讲理的老板,想来是没有今日这样的我的。记得,换公司后,上班第一天,老板指着花瓶说,记得以后勤快点,帮我换鲜花。我的工作还有,维护日常工作议程,会议记录,暂时给个助理,对了,还要翻译文件。

如果退回到过去,我一定转身就走人。我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服务你一个人的。可是我还可以清晰的记得那天,我兴高采烈的感谢她给予我这样相对来说清闲的工作。并且与每一个我见到的人打招呼,说早。从此以后,有一个孩子,每天穿着职业装,做着琐碎的工作。

每次开会前,我会把所有同事需要的资料都排放在桌上。我会主动的去倒水,但第一天,我就观察到,每一个同事,开会时喜欢的饮品是不一样的。我就开始记录他们每个人的爱好,然后下次开会,提前准备好。唯一发挥的,不过是会议记录,我将会议记录做成分析报告,按照老板的阅读习惯,交上去。分析报告里,甚至会有数据模型,以及详细的行业分析。我每天去换花的时候,都会很用心的调整它的位置,然后喷上水,当然我会计算,老板进来的时候。鲜花刚好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她的到来。我并没有含羞或者碍于面子,不告诉我的过去的同事,我来这里竟然做这么无聊的工作。而是告诉他们,我现在有多么多空余时间,可以重读很多书。可以让自己充电,可以学习老板她的工作模式,很受益。他们无不惊讶的跌破眼镜,可我却觉得,这对我也是难得的机会。

我从不觉得工作是无意义的,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孩子,都想一上来做大项目,跟大单子。别提助理这样的工作,就算是一名普通员工,他们也觉得是屈才。可是,我却十分喜欢助理这样的工作,有什么工作,比你学习已经强大人的工作模式更加进步迅速呢?我十分认真的研究她的日程表,做什么项目,该与谁见面,什么级别。一个项目,有多少人员投入。如何安抚员工,又如何威逼利诱员工。如何和客户砍价,如何让客户相信我们专业,如何去与同行寒暄竞争。各个项目的报价是多少,成本投入是多少。如何维护大客户关系。这些商学院永远学不到的东西,在那段时间里,我学的不亦乐乎。当然,也和她很喜欢我的原因有关,所以渐渐的,什么事情,都会带着我。

也许是过了浮夸的年纪吧,觉得脚踏实地的努力,让自己心安许多。每天走在大望路那条灯火辉煌的路上,昔日的办公室就在附近。可我却完全不会觉得有落差,只是觉得,一份工作,让我学到这么多,已经很划算。又也许,其实我一路都知道,这只是一个过程。一个让自己羽翼丰满,让自己的有足够的资格去承担更加繁重的工作的过程。

在低潮的时候,努力积蓄力量,因为良辰美景即将来临时,你很可能无法自如应对。在高潮的时候,更要懂得珍惜能量,因为要有足够的能量,陪我们度过接下来的寒冬。

这个行业,投入了全球最Smart的人。比你优秀的人,一定多到你数不过来。如果盲目的去追随别人的脚步,你很容易迷失在这场追逐的游戏中。在香港的时候,我见过20多岁,就已经伯克利博士毕业的人。但我们最大的招牌,其实是我们自己。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我们做项目时的态度,我们对客户的专业,这些都是我们最大的资产。可以考虑将自己当做一家公司来运行,那么我们是不是也会做好这家公司的PR。是不是也会维护这家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关系,是不是也要让这家公司有核心竞争力。渐渐的,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化,也会更加直接和迅速的被解决掉。

我没有按照公式去走我的旅途,而是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不会的东西,我从来都厚着脸皮去问当时的资产管理部门的同事。只要你虚心学习,没有人会不教你。而从小到大,我一向积极主动的去照顾别人,又为我得到很多人无私的关心。你会说这个行业这么Aggressive,怎么可以交心呢?可是只要她是一个人,就会有其被需要关心,被需要心疼,被需要理解的时候。而这个时候,那个出现的人,可不可以是你?如果可以,那么你自然而然的会与她关系变得好起来。

后来,我终于可以做自己擅长并且喜欢的工作了。

高强度的工作也好,无休止的会议和RoadShow也好。这些为什么要抱怨,以及消极的应对呢?其实这些无不是一个整合和锻炼自己的过程。如果不是高强度的工作,像我这样的懒人,不会去做运动,以维持身体健康。不会每天服用维他命,不会饮食上尽量健康,不会那么爱惜生命,贪生怕死。而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关系的维护,其实是让我们不断学习如何整合和统筹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就如考一些资格认证一样,哪个过程是轻松的呢?

当昔日的同学,看到今日光纤的你,羡慕不已的时候,请不要对她说,你有多么辛苦。只要微笑就好。

当昔日的朋友,跟你说,我们多久没有见面了,没有聊天了,我们心酸不已的时候。只要微笑就好。

我们失去的即我们所获的成本,我们总不能什么都想要。即使你跟你好朋友解释,你的工作是付出多大的代价换来的,你的时间如何的宝贵以致于无法经常沟通的时候,这些都是无济于事的。永远记得,能够理解你的人,永远都会理解你。而会失去的东西,永远都不曾属于过你。

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会听从前辈的建议。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但是那并不代表,我就要去按照他们所说的做。一些明明我知道,会有的痛,我依旧会去尝试。一些明明我知道,会有的心酸,我仍然会去体会。人生最大一种痛,不是失败,而是没有经历自己想要经历的一切。所以,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就要勇敢的尝试,人生不同的可能性。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走出属于我们的路。

我不会问自己是否幸福。因为我知道,那些我曾经流着泪唱过的歌,那些我曾经牵着手爱过的人。就是幸福。那些曾经我熬夜做招股的时光,那些曾经与同事并肩努力的点滴。就是幸福。

幸福,从与你有多少双鞋子,多少件名牌套装,住多大的房子无太大关系。

幸福源于你的人生的经历。

幸福源于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你又以何种姿态度过了你的一生。

我想,我是幸福的。因为有那么多爱我的人,以及我爱的人。你们的关心与爱护,其实才是我最有效的能量饮料。正如我一直对朋友说的,我一直都相信这个世界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地方等待着我去发现。也请你们相信。

面向未来的教育


本文为4月2日在新东方的演讲——《面向未来的教育》的精华摘要,感谢“新东方师训课堂”团队将其编辑整理成文。

“我从新东方带走了很多东西,总希望能还回来,今天(站上这个舞台)终于如愿了。”古典,原新东方GRE词汇名师,现任执行总裁。离开新东方后,古典转向生涯规划。他于2007年创办,是全球职业规划师、国家生涯规划师,并著有《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等五星畅销书籍。他希望搭建一个生涯行业生态平台,帮助解决比“去好大学”更重要的“找到自我”等问题。

“人的一生,心里面要有一个胆大包天的计划”——古典曾深受这句话的影响,他也在本场讲座的开篇将这句话送给所有的听众。

一 、生涯规划与教育的意义

有这样一个“悖论”曾在一段时间内困扰着古典:未来总是那么的不确定,明天却基本是确定的,那么为什么一个个确定的明天却得出不可知的未来?

人们总是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间滑向一个不可知的未来。古典认为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的目标就是让“悬着的柱子”更确定一点。新东方的教师应该是“面对未来教学的人”,因为现在所培养的学生不是在今天与别人竞争,而是在未来与别人竞争。

古典解释了education这个词的由来——“leading out”,意即一个人内在天赋与激情是他最本质的的样子,老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甚至会产生师徒理念完全相悖的情况也是正常现象。诚如Jr warren所言:“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

古典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帝”这条跨度极大的“师徒线”举例,再观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如孔夫子,会发现国内教育更多的是从各个角度注解、拥护孔子的教化。此番论述绝不是进行对错的判断,而是从一个角度启迪我们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思考。

二 、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1. 从信息时代转向概念时代

在未来的世界,逻辑、分析人才将转向高概念、高感性人才。他通过棋王对抗深蓝、海底捞等例,说明未来越来越要靠“人”的部分取胜。简单说,未来“会写会算”的人不如“会哭会笑”的人——因为人的感性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每个人都得到最善良的对待,其人性最美好的一面就会展现出来。

2. 改变更多更快更不可测

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不过40年,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跨界现象已成为商界常态,“一辈子一个公司”变的不现实,就连“一辈子一个行业”也变得越来越难。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平均职业生涯的40年中,将拥有5-7份职业,横跨2-3个不同行业。未来必须依靠和他人不一样的特点生存。

3. 以幸福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生涯

我国人均GDP是不断上升的背后,是人均GDP一旦达到到幸福线后,幸福感与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就越来越低,也就是说,人并不会应为有钱而感到幸福。因此,未来人们要学的是更幸福的技能。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感、社交需求、自我实现。

再看不同年代人群的关注点:60后——生存、被尊重;70后——一半理想、一半现实;90后——自我实现最重要。古典推荐大家阅读《驱动力3.0》,书中提到未来需要的是“有趣、精专、有益”的人。

三、你的教育胜任这个年代吗?

1. 作为人的能力

诚如Daniel H. Pink在《全新思维》中所言,“未来人才的6种核心能力是: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玩的能力和意义感”。简言之,“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会玩、有追求”。

2. 从规划未来到创造未来

在未来,长期的人生规划越来越难。人应该学会用职业反推专业、用生活形态反推职业。人生有多种可能性,生涯适应力比规划更重要。面对未来,我们要做的是:

(1) 做3-5年的规划;

(2) 极强的跨界整合能力;

(3) 保持好奇拥抱变化;

(4) 创造自己的生涯。

谈到“成功与幸福”的关系,古典说在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要记得有幸福的能力,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把兴趣培养成热爱;

(2) 创造能发挥优势的工作方式;

(3) 找到工作与人生的意义感。

“小确幸”是构成生活基本纹理的东西,让自己快乐的能力就是未来的人所需要的能力。这是一种“从强到美、感性思考力、应变与创造力、幸福的能力”。

3. 互联网学习的终局及攻略

互联网最终只会产生两类人,即“产品人”(金字塔尖的专家)和“媒体人”(多角星的传播链接),且只能取其一。互联网也注定将透着“人味”。要懂得处理好两性(个性、属性)关系——寻找强链接点开产品(产品人),或是整合同质产品做平台(媒体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计划 才会有未来


一、前言:

职业规划,顾名思义,就是对个人职业的规划,它的意义在于在开始职业生涯之前让自己对自己以及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因此,它能够帮助经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人相较于没有经过类似训练的个人拥有更为清醒的职业认识,拥有对人生更为细致的规划。

有了这样的帮助,每个人都能获得通往自己理想的途径。虽然我想上过周老师这样的课之后并不能完全保证能够取得每个人心中希望的结果,但是,周老师的努力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规避一些可以避免的不必要的弯路!正所谓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是肯定不能成功的!

我想,这正是我心中职业规划的意义---少点弯路,多点通罗马的大道!

二、自我分析

性格:经过自出生以来对自我性格方面的了解,我认为我是属于那种凡是往好处看,比较积极向上的人。在遇到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我会以此勉励自己,会告诫自己取得成果不能因此而自满,应该脚踏实地地努力;而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比如一些失败或者比较难受的悲事时,开始情绪会比较失落,不过恢复的时间不是很长,一般总能乐观地去看待。

兴趣:喜欢挑战性的事物,喜欢新奇的事情,对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军事事件感兴趣;也对于外贸方面或者外国的风俗啊,就是不了解的事物能有动力去花时间去认知;,对于一些变化不大或者枯燥的事情会感觉索然无味!

能力:个人方面,做事情有毅力,所以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做好一件事情;其次,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很强,对于暂时不清楚的东西能够在较短时间里面去掌握;还有,人际沟通能力个人觉得比较好,遇到不认识的人能够正常的交流,不会怕生;组织方面,能够与人在交流的基础上,把一件事情去安排完善;还有,自我反省能力,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事情,有些给我们鼓励,有些却让我们失落,在种种的经历中,把遇到的事情中蕴含的道理通过反省以便日后在碰到类似的事情时能够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如果,英语也算的话,就是在英语方面的能力还算可以。

价值观:总的就是认为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要学会感恩。总想着为自己获得利益而忽视了和亲人、朋友、合作伙伴分享是自私的行径!此外,还要学会关爱弱者,帮助弱势群体。另外,在外国或者外国友人面前,要维护国家尊严、民族尊严!

优势:一:自立精神,在生活学习方面的自立能力较强,可以在处理事情时独立行事。

二:适应能力,在新环境总能够很快适应自己的角色。

三:调节能力,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你可以加以调节自己,便于重新回归手中的工作。

四:对现今的实时有一定了解,也有自己的观点。生活中也是如此,也就是说比较有主见。

劣势:一:执着,有时候就是固执,认定一个见解后除非有强有力的论据说明我的观点是不正确或者是部分正确的,否则很难改变己见。

二:容易失去兴趣,在对某件事物有一定知晓后会觉得失去了继续探求的精神,这点需要改进!

三:虽然一般很冷静,也不易于被环境所改变平静的心态,不过在触及原则性的问题时会比较敏感或者同意情绪化。

三、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我的专业:经济学

就业方向一 经济预测、分析人员

职业状况:分布在各行业中,但一般只有比较大的公司和政府中经济决策部门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工作的岗位应该会比较热门

就业方向二 对外贸易

职业状况:将中国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也可以在自己经验成熟后选择经验成熟后,成立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就业方向三 市场营销

职业概况:因为在现在的中国,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好,而且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就业方向四 管理类职位

职业状况: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首先谋得的管理职位大都为一线管理人员,例如生产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等。

就业方向五 其他

政府公务员、各种经济类职业中专等学校教师、会计、证券从业人员、物流从业人员等。

四、职业选择分析

1 个人职业选择目前最大的困惑或者遇到的困难

现在主要是不清楚以后毕业了以后国内就业的压力,以及自己在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和薪水较高的职业之间的选择。首先,在毕业以后(基本上考研),作为硕士去择业遇到的压力是否还是和现在一样大,或者还是本科生没有选择考研而是直接参加工作,在3年的工作后发展比硕士更为顺利。另外,职业的选择是以兴趣为标准呢,还是以薪酬的水平为标准呢?这不仅仅是现在要考虑的,也是将来所必然靠想的!

2 个人的职业选择

最想做的方面是关于外贸方面的工作,不排除去外国工作的选择,这是指在别人的公司为别人打工。

另外,是自己创业,这肯定是比较困难的,在企业的初级阶段,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而且还有创业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

最后,是从事公务员一类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稳定,收入不算高,却也可以。

3 选择路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学专业所学知识的深度还不够,所以读研深造是很有必要的。从大一开始准备考研所需要具备的素质或者能力是首当其冲的。比如,数学,这门学科在考研中的难度肯定比现阶段所学经管数学所要求的难度高,所以,现在就需要把数学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从本科学位要求的难度上调到考研得高分需要的难度上。

政治也是,政治要考到的几门学科就必须在学习阶段就放比较大部分的精力去学,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在期末的时候背背书中的要点。至于英语,从大一开始被6级英语要求的词汇,另外做适当的联系。

这也算是职业规划的内容所教给我们的吧,如果我现在就确定要考研,那么越早进入考研模式显然越好,对自己的要求就会变化。真正到了大三准备考研就会更轻松地开始。

4选择理由

SWOT即Strengths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的简称。在前文中,我说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一:自立精神 二:适应能力 三:调节能力 四较有主见和劣势:一固执二:容易失去兴趣三:虽在触及原则性的问题时会比较敏感或者同意情绪化。

那么,在机会方面,如果自己拥有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培养的企业中我中意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的话,就可以吸引企业雇佣我。因此,这些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就要去我花心思去获得。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时时刻刻都要留意。

另外,威胁方面。众所周知的是,现在中国大学生已经不是当年的香饽饽,而是很普通的人群了。自身价值的降低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压力骤然怎加。

5 第一职业目标选项的工作内容和胜任条件

工作内容:将中国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也就是从事外贸方面的工作。

胜任条件:不仅外语要好,更要懂国际惯例、法律,熟悉整个国际贸易全流程业务的操作,还要懂得国际金融,还要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和禁忌等等。

6,与职业选择目标的差距

现在自己在外语方面会的只有英语一门,所以需要学会另外一门,而且把英语学好。

国际惯例、法律等方面暂时还不是很了解,其他的很多也基本上是一知半解,需要很大的改进。

五 未来三学年的行动计划

现在想想,可行的是把英语能力强化以及学着掌握另外一门外语是可行的方面。

第一,是英语。英语的学习在高中主要关注课本知识的方式后,在大学应该更注重口语的能力,和词汇量的提高,由于英语在B1班,所以同学们的能力都很强,和大家一起把英语学好。

第二, 在另外一门外语方面,现在想学的是日语。在本科毕业后打到考出日语3级的能力。

六,结语

虽然经济学在各个学校中的录取分数普遍比较高,但是由于其在本科的科目比较浅,除了读研之外,就业难度比较大。而且,读研病不只是为了一张文凭,在里面学到的东西社会上是很难给的。

总的来说,现在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为考研作准备,同时开始准备就业所需要的能力,这样,毕业以后,在进了社会后才能把企业选你的情况改为你选企业的情况。

最后,感谢周老师这段时间里的付出,真的很感谢,在这个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是其他课里所不能了解的,谢谢!

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未来


从学生到记者,这个身份的转变,一般会使刚刚进入新闻行业的年轻人拥有一定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记者接触的行业、人物多,看到的新事物、大场面多。但当年轻记者入行一段时间后,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做生意赚了钱,或者在单位升了职,可能会在心里产生不平衡。因此,在选择和从事记者这个职业的同时,应该做好职业规划,这样有利于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实现个人与所在媒体的双赢。

青年记者可以通过我能干什么、什么可以干、我该怎么干、干得怎么样这四部曲来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未来。

我能干什么:对自己进行评估和分析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是没有贵贱、好坏之分的,哪一行业都可以做出一番成就。所谓冷门、热门,也是在转换的,即使是较长时间内的热门行业,由于进入该行业的人才太多,也会使许多从业者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如现在的新闻界,记者从业人数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媒体中的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则相对缺乏。

选择从事记者这个职业前,首先要做好自我分析,对自己有一个认真的评估。个人职业的选择主要依据这样几个因素:兴趣、能力、职业动机等。应该说最能影响人成功的因素是兴趣,如果一个人把兴趣变成了奋斗理想,就不会计较得失苦乐,全身心地投入。其次是个人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是否擅长与人沟通、判断是否准确等,这些都关系到记者职业的选择。同时,选择在什么城市、什么媒体当记者又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讲,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经济总量较大、新闻线索较多、收人也较高,发展机会也多。另一方面,同一个城市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职业环境又有很大区别:当地的党委机关报,管理比较正规,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使用,从业者的长远利益有更多的保障。如果是效益好的主流大报,则记者的社会地位及收入、待遇都比较高;另一类是生活化的报纸,如晚报、都市报等,其用人特点是机制灵活,个人收人也与工作量紧密挂钩,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环境因素需要考虑,如南北方的差异、父母或配偶的工作和生活地点、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城市文化乃至饮食习惯等,在进行职业规划的环境分析时都需要考虑到。

总而言之,对于个人来讲,在选择记者这个职业前,应该进行一个评估和分析,心中要明确我能干什么。

什么可以干:分析内外部环境给自己的机遇和挑战

做记者,一般会被安排到采访一线,负责一个领域的新闻报道,比如专门负责卫生、科教等方面的新闻报道。我们不可能对所负责报道的每个领域都熟悉,都懂行,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尽快使自己内行,否则不但容易在报道中写出外行话,而且还会出差错。我们要时常问问自己能胜任这项工作吗?什么可以干?

我们需要不断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分析清楚哪些是机遇、哪些是挑战。干记者这行,工作状态常常是紧张的,生活也是没有规律的。目前,媒体处于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新闻从业者的心态也日趋浮躁。能静下来想一些问题,并一直乐此不疲的人不多。所以,我们更要注意培养自己长期思考、乐于苦干的精神,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唯有踏实肯干、静心想问题才能做出一番成绩。我们要沉下心,认准自己的方向,踏踏实实地去干、去思考。什么可以干不是空想出来的,要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努力学习有关专门知识,这个专门知识指的不是新闻知识,而是具体领域、具体行当的知识。术业有专攻,要当好记者,要保证不是混饭吃,就要有政治头脑、职业道德和新闻敏感,能把一个事件表达清楚,当然很好,但还不够,还需熟悉自己所分管的领域,至少成为半个行家。特别在专业领域方面,比如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的记者,如果不懂行,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报道。

我该怎么干:为自己的目标付诸行动

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都希望事业有成,干出一番成就来。这就需要回答我该怎么干的问题了。要干好,就需要不断锻造各种素质:写作能力、社交能力、调研能力。

记者是记录生活的人,写作当然尤为重要,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其次,那些不善于和社会方方面面打交道的人是难以胜任记者工作的,所以说,记者应该是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新闻史上,许多杰出的记者莫不如是。如张季鸾、王芸生等,都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风云人物。其三,调研能力。人们过去有一种错觉,似乎调查研究只是社会学家的专责,殊不知,这种深入生活的手段对记者也是极其重要的。调查研究毫无疑问地决定了新闻作品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可信度。中外新闻史上的名篇佳作莫不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结果。如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都是如此。


如今国内大多数记者的收人模式都是底薪+稿费,不少媒体对记者进行考核的初衷本是为推进多劳多得,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记者们的收人并不高。很多媒体大多只以发稿量来对记者进行考核:如果记者的发稿量连续几个月没有达到一定的指标,就要调换岗位甚至下岗。这种薪酬制度逼出了大量的文字民工。在媒体现行的薪酬考核制度中,更多关注的是量:多大篇幅、多少篇、多少分,而对具体稿件的采编难度、文字水平、市场反响度等并未有足够的体现。为了增加收人,记者只有多写稿才能多拿稿费,因此采访作风也日趋浮躁。

现在有一种倾向,交通便利了,个别记者下乡采访少了;通讯发达了,个别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沟通的少了;沟通渠道畅通了,个别记者与被采访者面对面的少了。特别是在生活条件差的老少边穷地区,难见记者身影。一些记者为了多写稿,就采取多快巧省的便捷之道,上网复制、粘贴等。大家热衷于泡会议或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新闻发布会,习惯了在办公室等请柬、等电话通知,不少记者基本上是出入宾馆、跑跑机关、电话采访。

我们事业上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弄清楚该怎么干其实很简单,就需要踏踏实实地干。就要做好人,写好文章。脚板底下出新闻。

干得怎么样:审视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规划

现在,不少人认为记者吃的是青春饭,实际上反映了记者职业生涯路径的断层,也就是说不少年轻记者在从事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后,就离开一线,中断了记者的职业生涯。事实上,现在一辈子当记者的人不多了。因为,记者成长和转行的路径比较多,如记者改行做专栏作家等,但能够如愿以偿的极少。记者的转型大多数和其原先所负责的领域或者地区相关。如党报记者调到党委或政府工作、跑IT的记者到IT公司做公关、房地产记者到房地产公司作策划、基金记者到基金公司负责宣传,这些是比较常见的转型方式。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正为很多市场化媒体的记者创造新的转型机会。

当然,并非每个记者都能转型成功。因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工作业绩以及自身情况制定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

短期目标:做记者一至三年,初步适应所在媒体的工作和报道风格,经济上要能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

中期目标:准备做一名资深记者或某一方面报道的行家,经济收入要达到一定水平并且相对稳定,为巩固自己的职业岗位或为下一步变换单位、职业做准备。

远期目标:进一步了解自己,朝自己向往的职业和生活方式努力。

应该明确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计划过程,需要不断地根据自身和环境的变化而修订。一般来讲,如果仍然打算在媒体工作,除了做记者外,仍有许多职业可供选择。如果你有管理能力或兴趣,可以从事广告、发行或行政工作;如果仍想做文字工作,则可做编辑、新闻研究等。如果你另有所思,那么当记者的经历应该是你重新选择职业的一个极为有利的跳板社交能力强,见多识广,人际关系广泛,有较好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与写作能力,尤其是如果你曾在某知名的媒体工作,业绩不错又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使你在人力市场上身价倍增。所以,当个记者确实是个好职业,而好职业需要好好地规划。

以上《MBA 未来的日子有多美妙》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职场礼仪的有多重要”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