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巧做“时间设计”鼓励白领做公益》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文汇报:白领工作压力大,时间较少,捐钱难道不是更适合他们的公益方式?

华楠:很多白领都有意愿做公益,但他们更喜欢亲力亲为,因为他们希望出的力、花的钱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很多人把这种效果视为回报。

文汇报:怎么解决亲力亲为和时间不够用的矛盾?

华楠:时间设计是繁花在实践中学会的东西,最开始,繁花把公益活动时间统一放在周六、周日,但很多白领家住得远,而且周末总有一些家庭事务、充电计划。后来,我们把公益的时间调整到下班后或午休中。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项目依靠团队,白领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领取任务。比如,有的单位上午10点到11点空一点,白领志愿者可以选择分菜,有单位只有下班可以出去,那就领取下班时段的任务。也有很多白领下班时间不固定,我们就以公司、部门为单位,分成志愿者小组,由小组来安排志愿者。

文汇报:一个适合白领的公益项目应该是什么样的?

华楠:项目启动时,不能一下子给大家太大负担,要为志愿者提供与项目磨合的时间、空间。尤其不要把需要大段时间去做的项目压在单个人身上这种项目费心费力,开头一两次志愿者可能会来,但很难持久。

ZC530.com延伸阅读

会展设计师:甘为他人做嫁衣


和许多设计师一样,会展设计师通过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客户需求的解析,将展台布置成一个舞台,让所有的观众驻足并享受一顿视觉盛宴。展台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是否能眩目到感动他人,而在于将它感动到的人转换为客户品牌的忠实用户。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数据,会展设计人员不足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1%。专家预测,未来两年会展设计师的缺口在100万以上,需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五大城市。

职位描述:

1. 负责与展馆方密切合作,对展览布局及相关架构进行构思、设计和开发;

2. 提供展览会及相关元素设计草图、场地规划、场地布局图纸;建立比例模型并提供建筑图纸和相关规格;为图纸审查、展览会搭建、资金筹措和公共关系等进行前期准备;

3. 与场馆方及公共项目副经理对相关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修改;确定工作方法及原材料,以提供最佳场地布局和展示效果;对项目进度和预算作评估,组织、跟踪相关作业流程;

4. 为展览会及相关出版物、标牌的技术信息提供图示,便于项目实施;

5. 与专业技术人员合作,评估并确保已陈列展品处于外观完好状态;

6. 与相关搭建人员对样品支架及相关支撑结构进行设计与规划,对已有展品支架及相关构架进行改良;

7. 同参与展览搭建的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等密切合作,确保搭建工作符合展馆方及客户的要求;确保作品达到预期审美及质量标准;

8. 协助搭建人员对展台进行安装及拆除。

任职要求:

1. 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有手绘能力和美术功底;

2. 熟悉展台材料,施工工艺;

3. 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及平面设计软件(Illustrator、PhotoShop、Quark Xpress、PageMaker)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

4. 具较强空间想象力,作品富有创意;

5.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责任感,愿意接受经常性加班。

入职门槛:

小公司对该职位的招聘要求有所降低,通常高中以上学历即可。而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至少需要求职者拥有大专学历,具备4年相关工作经验;或仅有很少或无工作经验,拥有相关专业学士学位。大多设计公司没有精力去培养人才,他们更乐意聘用“即招即用”式的员工,因此想得到一份设计工作,在相关软件应用技能上,必须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目前,会展设计师的职业标准已实行,如果能拥有国家等级资格认证,对于求职来说绝对是锦上添花。

职业晋升通道:

设计助理—设计专员—设计主管—设计经理

快速成长秘籍:

熟悉材料特性:设计能否被完整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运用,材料是否能再加工达到需要的弯度,抗压抗拉抗扭等是否达到需要的标准,或是材料的反光度是否理想等都会决定整个产品的最终效果。除此之外,设计师除了要熟悉常用材料,对偏材和新材料也要有一定的超前认知。

销售技巧:设计师除了要会生产,更重要的是要会推销。良好的销售技巧将帮助设计师正确的向客户传达设计的理念,让作品最大程度的被客户所接受,避免因作品被否决或被修改而导致自己内心的纠葛。而更愉快的工作将给设计师带来思如泉涌般的灵感。

具有创新精神:创新不难,但要永远创新就不怎么简单了。正如所有需要创新的工作一样,不断创新会让思维枯竭来的更快,压力迫害也会趁虚而入,但停止创新也意味着将被淘汰,进退两难。怎样让自己一直富有创新精神,是每个设计师都需要面对的难题。

“薪”经:

刚出校门缺乏工作经验的会展设计人员,月收入在城市最低标准线上浮动。艰苦一年后,取决于客户的评价,薪资将维持在2000—3500元之间,偶有提成,年底有分红。苦尽甘来三年后,薪资能达到6000元以上,如果能自立门户,收入也可能过万。

一般情况下,国企展览公司的福利待遇要好过小公司,但小公司更看中个人的贡献度和价值。该职位的薪资在区域上的差距比较明显,目前二三线城市的薪资水平正在缓慢接近一线城市。

业界人士感言:

Matte 会展设计师 从业3年

“我们不同于其他的设计师,我们必须关注企业的风格,比如在颜色上大多以公司的LOGO色为主色调。很多人会因为漂亮的展台而记住企业,但很少有人会想这个展台的设计师是谁。有时候我们会自嘲我们只是个机器人,负责复制别人的设计系列。但是展台设计就是这样,就是让用户因为展台,而与企业更亲密。”(完)

公益事业部工作职责有哪些


公益事业即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及其设施,公益事业部主要是负责什么的呢?今天小编分享的是公益事业部工作职责,希望能帮到大家。

公益事业部工作职责

1、定期与社会单位、志愿组织和慈善组织沟通,制定工作计划。

2、设计申报公益项目,并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任务和预算组织实施与管理。

3、负责撰写每次活动的总结报告。

4、负责建立和管理公益事业部的项目资料及相关文档;

5、协助公益事业经理处理部门日常性事务及公司内外部接口工作;

6、部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益事业部的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三年以上主管等管理工作经验。

2、有较强的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擅长策划。

3、具备有效管理团队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全局观念,工作认真细致。

4、广告类、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类、中文专业优先考虑录用。

5、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品行端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6、熟悉公益活动的大致流程,能够针对项目要求做出具体执行方案;

7、基金会相关项目经验2年以上(项目前期策划及后期执行经验);

8、优秀的组织策划、协调能力;

9、熟练使用word、excel、ppt等office办公软件;

10、能接受出差。

公益事业的存在问题

一、政府的态度、政策和法规

民间组织中比较成功的,都与创办者的特殊地位能取得政府的支持分不开,而他们所遇到的最大困难也在于如何被承认为非营利组织,取得合法运营的条件。在这方面,政府的态度也有一个转变过程。以前历次所颁布的社团管理条例和有关法规,其主要精神大多以防范为主。对公益性的捐赠,只考虑到由官办的组织(GONGO)来接收和处理。90年代后期,逐步有所改变。2004年颁布的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体现了这一新的认识。《新条例》是在多年来有关各方呼吁的基础上,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并借鉴国际经验而制定的,在精神上和具体细节上比以前都有很大的进步。

同时,当前造成各种民间组织的艰难处境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政府的法规和实际做为,《新条例》并未予以解决。概括起来仍是两大问题:一是注册难,二是税收优惠难落实。

注册难主要难在必须有主管单位。实际情况不是上级干预过多,而是找不到单位愿意承揽这种既无利可图,又增加责任,甚至担风险的事,何况公益事业面非常广,现有的政府部门无法涵盖丰富多彩的社会需求。许多很受社会欢迎的组织为找不到婆婆而犯愁,因此无法注册,也就没有合法地位。

另一障碍是注册资金的门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大提高了。而且尽管条例对于公募基金会有所规定,迄今为止,在实践中民间组织即使已募足注册资金,还没有被批准注册为公募基金会的。也许鉴于目前我国的流弊,本意就是要加以限制,以免失控。但愿随着条件的成熟,这一门槛能逐步下降,以便非大款的普通人进行小规模的公益活动。

二、公益组织的可问责和可信度

在公益组织方面,当前健康发展的中心问题是信誉问题,也就是建立可问责制。综观美国基金会的历史,可问责的问题始终是政府和公众关心的焦点,反映在国会每隔一个时期就要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听证会和调查活动。基金会和政府经过长期的对话、磨合,才制订比较合理而成熟的法律,既保证基金会的透明度和可问责,又不妨碍其顺利工作。另外,民间自发地出现许多监督组织,基金会本身也成立诸如基金会理事会这样的组织,既维护本身的权益,也起自律作用,这样,内外都有监督机制。这一问题对中国的公益组织和捐赠活动特别重要。这是由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法治不完善,结构性的腐败渗透到各个领域,再加以在新旧交替中社会价值观失范,造成全社会的诚信缺失。涉及大笔钱财的公益事业不是在真空中,所以常常出现以慈善为名敛财为实的诈骗案,也不足为怪。《新条例》针对此类弊病制定了相应的条款,对基金会的管理制度、人员资格、透明度等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果都能得到执行,将有较大改善。但是在中国,执法问题比立法更重要,基金会并不是孤立于整个社会的。因此,为保证各项法规得到贯彻,还需要健全而可行的监督机制。2004年8月颁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开始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吸收了欧美的经验,并根据中国国情加以改进。这是一项重要的发展,大大有利于非营利组织改进管理、加强可问责度和财务的透明度,并有助于政府和公众的监督。

三、企业捐赠方的观念问题

如前所述,中国的民营企业站稳脚跟时间还不长,近一两年来开始有企业公民的观念,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是真正把自己的命运与整个社会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还不多。最常见的是,企业进行公益捐赠往往包含有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动机,所以捐赠常带有宣传自己的附加条件。以至于出现这样的诉讼案:某公益组织诉某企业违背捐赠款项的诺言,许诺的资金没有到位;而该企业却指责接受方没有履行当初答应的,为该企业做宣传的逐项措施。这件事说明授受双方在观念上都有问题。作为企业行为就必须与推销产品严格分开,否则等于免费广告。在税制健全的情况下,捐赠款是免税的,那么以捐赠来为公司做广告就可以算变相逃税。在当前,相当多的企业人士对此认识还是模糊的。在《新条例》颁布后成立的北京14家基金会之一,光华慈善基金(2005年4月成立于北京)提出的几句话也许可以代表一种扭转旧观念、值得推崇的新的理念:让我去爱而不为感激;让我去做而不为赏赐;让我尽力而不为纪念;让我受苦而不为关注。

四、对境外组织需要有明确的态度。

境外的公益组织实际上在中国大陆已经遍地开花,并与中国的组织建立了多方面的合作,只是行事低调,很少见各大媒体报道世界学习室。不过自从《新条例》公布以来,境外团体也开始活跃,并公开亮相。

不过,从总体而言,国际NGO在中国的地位仍处于暧昧状态。2005年9月28日《公益时报》发表署名评论,其中提到,中国政府对公益中国爱心满世界在中国的国际民间组织似有不成文的规则:如果他们给钱,我们欢迎;给一些技术与经验,我们也接受;对其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传播,我们基本上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而NGO的一切行为,又恰恰是基于他们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体系之上。中国政府是关上大门,挡住国际NGO潮流,还是张开双臂,拥抱国际NGO的进入?是放任不管,继续让这种尴尬现状延续,还是提早加以引导,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正轨?笔者认为,这段话是迄今为止公开发表的最切中要害的评论。

总之,民间公益事业的兴旺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一则有大量的需求,二则有供应的潜力,三则社会各方的认识迅速提高。其实,捐赠不一定与发财相联系,理应是人人随时可行之事。在美国,一般有固定收入的人或多或少每年都做一些捐赠,渠道多而方便。而且也不一定是有意识的发善心、献爱心,也得不到表扬,因为这已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之事。在我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政府与其每年进行大肆宣扬的表彰慈善先进人物,不如进一步转变观念,不以少数人可能做坏事而妨碍多数人做好事(对待国际国内均适用),逐步取消限制民间公益事业的障碍,以完善的法律和政策加以引导,庶几可以兴利除弊,形成慈善公益事业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使蕴藏在民间的财富和积极性有方便而通畅的渠道发挥出来,填补大片社会急需之空洞而节省政府的财力物力,同时调节贫富,缓解社会矛盾;就中期而言,是实现我国从人治走向法治,改革政府职能的一大进步;就长远而言,逐步使公益事业进入人们日常生活,可以改变社会风气、公众观念,树立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助精神。总之,既利国利民,对政府也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有效利用清晨时间


一万小时计划需要花费大块的一万小时来实现吗?有效利用清晨的几十分钟,可以让你一天都充满效率。清晨的魔力有多大?试试就知道了!

睡前要做的二件事:

准备一杯凉开水放在床头,刚起床的时候喝掉,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临睡前做好准备和规划,准备好第二天早起要做的事情,一起床就可以去做。

刚起床时,可以通过做些简单的运动让自己精神起来:

1、可以在床上转动脚腕,顺时针10下,逆时针10下,然后会让大脑变得清醒起来。

2、直接冷水洗脸,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皮肤也有好处。

3、交替压腿,一个腿30-60下。做完需要2-3分钟,把自己的身体活动一下,会让注意力更集中。

一定要记住一点,早上不要花三分钟以上的时间,超过三分钟很容易拖延。

早上不要做的事情:

1、看新闻,95%的新闻对你没有任何价值,尽量不要在新闻上浪费时间。

2、打开电视,容易分散注意力。

3、收邮件,并立即回复。会非常浪费时间

4、对自己不重要,而且浪费时间的事。

5、不要打开微博、IM类软件,进行回复和聊天。

清晨的时间是一天中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

1、在当天的列表中,选出一、二件最重要的事情,一上班就开始做去。

2、利用早晨的时间完成第二象限中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我通常利用这个时间来完成习惯列表中的事项。

你有梦想吗,利用早晨来完成自己的1万小时吧:

写作:早上起床之后,还有点想睡的时候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是捕捉良好灵感的关键时间。

阅读: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读上半小时40分钟,然后再花几分钟时间做个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写晨间日记:记录昨天的事项,花几分钟做个总结。

学习外语:利用早上的时间来学会外语吧。可以用SuperMemo来每天记忆20、30个单词,或者用TellMeMore来锻炼语音。

复习前一天的记忆:把前一天学习的内容做下复习,可以试着手绘一张思维导科做个小测验,看看自己到底记住了多少。

锻炼身体:慢跑、瑜伽、游泳,让自己的身体变成更好一点,远离亚健康。

背诵和诵读:试着每天利用早起时间诵读或背诵一篇古文或英语,比如道德经、论语或智慧书,每天花上10-20分钟,坚持一年能学会很多东西。

你的梦想是什么?做个计划,每天清晨花上30分钟去实现它吧。

把昨天的花费做个记录,财务自由从记录花销开始。

白领如何养胃?


巨大的工作压力以及不定期的交际应酬,成为了白领一族的健康杀手,特别是胃部。怎样才能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打好保胃战,这是每个白领都应该学习的养生知识。

嗜辣族戒空腹食辣

适量吃辣椒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切忌空腹吃辣。辣椒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具有抗癌的作用。少量吃辣椒可健胃、助消化,预防胆结石,尤其是还有减肥的作用。

但是如果食辣过多甚至有胃肠疾病的人,就必须注意了。过多食用辛辣食物,所产生的大量消化液也会刺激胃黏膜,使其充血、水肿,易患胃炎、肠炎。吃辣时多喝白开水及绿茶可以去火,降低油腻。

空腹族戒忽略早餐

现代人生活忙碌,很多人经常想多睡会儿或者匆匆赶去上班而经常忽略了早餐,还有一些女孩子认为少吃一餐就会减肥。其实,不吃早餐,使空了一夜的胃内的胃酸刺激黏膜,胃中没有食物去中和,久而久之易患胃肠疾病。

早晨空腹也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沉积,形成胆结石。不吃早餐非但不能起到减肥的效果,还容易发胖。不吃早餐,会使中、晚餐摄入能量过多,而又得不到充分的消耗,容易发胖。

加班族戒睡前填肚子

白领们经常需要加班,别人吃饭的时候你工作,你吃饭的时候别人已经睡觉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长期饥饿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出现溃疡。

而胃肠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起恶心、胃胀、疼痛。加班、熬夜后,急于填饱肚子,睡前大量食物停留在胃肠中,容易引起肥胖和消化不良。

瘦身族戒过度节食

拥有魔鬼身材是很多年轻女性的梦想。但是如果盲目减肥,不仅得不到美丽的容颜,节食所带来的胃肠功能紊乱更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当出现厌食症状后,可能出现呕吐、便秘、甚至闭经的症状。胃里又没有可供消化的食物,在胃酸的强烈刺激下,引发慢性胃炎甚至溃疡。

如何投资你的时间


如果同事每天走过你的办公桌,都问你要20美元,你可能不会每次都给她。然而很多人每次开会时都要消耗20分钟等待迟到的同事,听些荤段子,回复那些不需要马上回应的邮件。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管理咨询公司简单工作公司专注于工作场所的生产力,公司老板CarsonTate说,比起放弃美元,我们放弃时间要容易得多得多,除非我们将时间量化,让它尽可能切实可见,就像口袋里的美元一样,否则真的很难做出投资决定。事实上,时间比金钱更稀缺。在理论上,你可以赚更多的钱,但没人能赚更多时间。Tate说,我们需要把时间当成永远无法索回的宝贵商品。下面是她更好管理利用时间资源的3步策略:

1.看看你的投资声明。日程表就是你的投资声明,Tate说,这跟银行提供给你的退休金投资计划没什么不同。看看你的时间用在哪里。在受雇所做的事情上你投资了多少时间?为了接近营收线,你投入多少时间去做支持任务?还有--诚实地说--有多少时间花在完全不相关的活动上?

2.追踪你的时间。前一个步骤让你看大局,下面该深入杂草了。试着记几天时间日志,如果可以的话记录一周时间(可以链接到我的个人网站上一?

白领新面子经济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白领新面子经济》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白领苏苏,身材高挑、衣着讲究,虽然并不近视,但总喜欢戴一个黑框眼镜没有镜片。像所有的时尚女孩一样,苏苏喜欢追逐名牌,虽然薪水不高,但省吃俭用,GUCCI、LV也收纳了几个。

这个周一,苏苏飘飘然踱进办公室,胳膊上挎着的不是她心爱的LV,而是一款爱马仕的包装纸袋。同事兼闺密琪琪好奇地问:难道败了一个爱马仕?郭美美啊你?!

苏苏浅浅一笑,什么也没说,从爱马仕纸袋里拿出午饭便当,坐下,打开电脑,开始工作,留下一个满脸羡慕嫉妒恨的琪琪。

一个爱马仕的纸袋,就能引来闺密艳羡的眼神,苏苏既得意又意外。她没想到花一百多块钱买来的纸袋,能如此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像苏苏这样的女孩,让很多极具投资眼光的人看到了商机,贩卖名牌纸袋的生意已经悄然展开,他们针对的消费人群中有不少是渴望名牌又囊中羞涩的年轻人。

几百元买纸袋值不值?

苏苏很清楚,凭自己微薄的薪水和月光一族的生活态度,短期内根本无法消费得起爱马仕。她曾想过试试二手奢侈品或者是A货(仿制品中质量较好的一类),可是二手奢侈品其实也不便宜呢,那些品相好、款型也新潮的,其实比新品便宜不了太多。A货嘛,毕竟是假的,别说被人看穿了,自己拿着也觉得挺别扭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淘宝网上搜索二手奢侈品的时候,苏苏看到了贩卖名牌纸袋的商铺。当我点击进去仔细查看的时候,突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些琳琅满目的名牌纸袋、布袋,看起来就像包包一样精美、漂亮。

苏苏看着这些名牌包装袋,想起来了自己在国贸商城、新光天地等地方闲逛时的经历,看见别的女孩,胳膊上挽着纸袋,大包小包的,全是名牌的LOGO,太羡慕了。

苏苏毫不犹豫地与淘宝店主达成了交易,花了几十元买了一个LV的纸袋。等到货后,苏苏发现,纸袋的做工、质量都非常令人满意,她带着这个纸袋去小区附近的超市购物,居然招来了不少回头率。

初次尝试成功后,苏苏下定决心花了几百元买了其他几个名牌的纸袋,其中就包括最贵的爱马仕纸袋。

这些名牌纸袋的价格,也跟品牌自身的价格成正比,相似大小的,爱马仕的纸袋就比LV的纸袋要贵一点。

虽然沉浸在名牌带来的满足感当中,但苏苏并不承认,这些满足感完全与虚荣心有关,她认为,名牌纸袋本身具备的品质,也是她现在热衷于此的原因。

这些名牌的纸袋从设计之初,都是为了体现品牌的审美,所以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做工上又绝对可靠,用来装东西,甚至代替手包,都没有问题。

但是,记者问苏苏,如果将纸袋上那些名牌的LOGO拿掉,还会不会购买,她有些犹豫了。那样的话,谁还看得出来是名牌的纸袋,跟普通的质量稍好的纸袋,又有什么区别呢?拿着就没有意义了吧,至少不值这些钱,谁会花几十块买个纸袋?

花几百块钱,买几个纸袋,这是苏苏以前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现在,她却乐此不疲,甚至想试试那些价格更贵的布袋。

名牌皮具,动则上万,那得几个月省吃俭用才能买得起。名牌的纸袋、布袋,几十块最多上百块,可以消费得起,还能常换常新,对于我这样收入的女孩来说,正合适。

实惠又有面子赚不赚?

苏苏这样的女孩,给在淘宝网上开店的小瓜带来了商机。就像苏苏是无意中发现名牌纸袋的妙处一样,小瓜也是不经意间看到了这个商机。

小瓜是在网上经营二手奢侈品的,小店生意还不错,经手的名牌皮具也很多。有时候,客户没有明确提出来需要包装的话,他就把纸袋子留着。一开始其实是因为不好包装啦,那些纸袋一折叠,就不成样子了,客户拿到手里还以为是很旧的东西呢,不好看。

但有一次,朋友问小瓜,手里有没有多余的纸袋,他才意识到,原来名牌纸袋也有市场。一开始很奇怪啦,但是朋友说,名牌纸袋品质好,在家里装东西显得漂亮,拿出门盛东西也有面子。所以,我就试着在店里挂出几款名牌纸袋,没想到,还真有人要。后来,我拿到名牌的包包,都留着纸袋。

小瓜认为,既然有人有经济实力消费奢侈品,有人经济实力稍逊,消费二手奢侈品,还有人手头更紧一点,消费奢侈品纸袋都属正常。

怎么说呢,现在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追求物质满足,也并不羞耻,反而会是一种实力的象征。而且,我们中国人嘛都讲究个面子,而这个面子往往跟经济条件相关。大家都喜欢用奢侈品装点门面,我自己也是这样。那些挤公交背GUCCI的女孩,也许现在就盯着我店里的这些纸袋呢,大家都是一类人,相互理解。

小瓜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的情况,在他店里消费的以大学生和新入职的上班族为主。考虑到消费群收入有限,他的纸袋卖的也不贵,一般都是几十块钱一个。不过,他基本做的是无本买卖,所以利润还行。

我的货源不确定,所以有什么卖什么,店里基本没什么存货的。爱马仕、香奈儿什么的卖得很快。有些买主直接在网上向我订货,他们可能对某一品牌情有独钟吧。我只有等收到货才能卖给他们。

小瓜说,纸袋卖的是个附属价值,虽然利润和影响力都比不上卖皮具,但也是个不错的补充。眼看着纸袋的生意越做越好,小瓜考虑扩大一下收货来源。

我在想,怎么扩大一下货源。想过跟厂子定做的,但是那样就不是正品了。我的二手奢侈品生意,做得就是正品,绝不卖A货,老客户都对我很信任。如果我卖仿制的纸袋,那对我的声誉,或许会是一种伤害,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太好。

小瓜认为,现在消费名牌纸袋的市场在慢慢膨胀起来,他也在网上看到一些批发卖家价格便宜量又足,但显然不可能是正品。一些卖A货奢侈品的商家是这些A货纸袋的主要消费群,他们想让自己的A货看上去更真一点,但这有可能进一步扰乱市场,让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做。

白领省钱,小心忽悠!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白领省钱,小心忽悠!》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裁员新闻一波接着一波,颇有金融危机将再次光临的迹象。回想2009年年关之际,被金融危机的裁员风和压缩年终奖的浪潮袭倒,小白领们喊着“奢侈天理不容,吃喝玩乐是种罪”的口号共体时艰。根据彼时《不景气,公司个人怎么“省”》的调查报告,65%的受访者表示要克制住买衣服、买电子产品、买化妆品的花费这些生活奢侈花销。30%的受访者认为在餐费方面还能对自己再“抠”一些。可景气度提振之后,白领们又“睡昨天的觉,干今天的活,花明天的钱”了。

“每个月花的总比赚得多”“明明做好计划的还是会多出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同样也常常发出这样的牢骚。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钱包越来越薄、账单越来越厚?翻翻衣橱,一套套没穿过几次的衣服和裤子;翻翻抽屉,一堆堆过了期的优惠券和积分卡;翻翻皮夹,一张张不常去的专卖店或者娱乐场所的会员卡。其实,有许多看似省钱的方法,实则却是在浪费你的钱……

越优惠越浪费

讲述人:Dolly

职业:美食编辑

月薪:7000元

每月结余:2000-3000元

本月预计花费:4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6000元

作为一个美食编辑,我自然对于食物的关注度很高。而且因为工作之便,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商家送来的打折优惠券,拿到手都是厚厚一叠,每本打折券的标题都很耸动——“一共可以节省X百元”。看到这样的信息,我总是会蠢蠢欲动——话说“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况且还能节省下这么多的钱。

优惠券每满200元减60元,于是拼死也要吃到200元的倍数;凭券买套餐送小食,送的哎,不要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下载优惠券冰淇淋买二送二,大不了请同事一起吃;自助餐对折券,两个人只要一个人的钱,叫上妈妈一起……

我的日程表上密密麻麻地备注着各种优惠券的到期日。每次出门之前,我都会找一下是否有目的地附近的美食优惠券。一个月下来,我看似省了很多钱,但其实花了很多不应该花的钱。于是我冷静地总结,找出了症结所在:原来,很多时候我不是为了吃而吃,而是为了用掉优惠券而吃。

点评:俗话说“只有错买,没有错卖”,商家给出的优惠券看似很划算,其实还是借优惠之名,促动你去花更多的钱。优惠券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满多少减多少,于是为了有更多的优惠,就会去点更多的东西;2、满额送券,下次消费直接抵用现金,于是常常为了用掉30元的抵用券,而花了300元;3、免费升级匹萨/饮料/汉堡,坐到店里吃东西,哪会只点一样?于是吃着免费升级的同时,你不知不觉又送了更多的钱给店家。所以,在拿到免费优惠券的时候,先不要开心得太早,如果你正好要去这个地方消费那优惠券才是真正省了钱,如果只是为了用优惠券而漫无目的去消费,恭喜你,你已经落入了商家的圈套。

特卖会越逛越花钱

讲述人:糖糖

职业:培训机构幼教

月薪:3000元左右

每月结余:不定

本月预计花费:1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2000元

网购开启了很多人“躺在家里也能花钱”的时代,但我始终觉得,约上三五好友上街扫货,远比一个人坐着刷网页更让人兴奋,何况,这还能起到减肥的效果呢!当然,工作刚起步的我一来工资也不高,二来休息日安排又不规律,所以逛街也得求“多快好省”,比如,云集了价格便宜的品牌商品的特卖会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近因为淘宝在闹店家纠纷,我有不少沉迷其中的姐妹抱怨“花钱无门”,于是在我的“友情推荐”下,市内某商城正在举办的秋冬季大型服饰特卖会成了大家共同的目的地。换季时的特卖会规模不小,既有往年冬季的存货,也有适合春夏季穿的返季商品,我正有购物计划,如今又有好友相伴,不去捧场,多逆天啊!

我最初的目标是买一件风衣和一条牛仔裤,以备过冬,预算在600元到700元左右。结果逛完特卖会回家,风衣没有买到,我倒是从特卖会上带回了打底衫、衬衫、针织衫和披肩,在东西没买齐的状态下花费已经超过预算大半了。此外,在特卖会上我因为觉得颜色不适合而错过了一双款式不错的皮靴,下回争取去淘个同款式不同色的……

点评:特卖会一般是品牌商家定期处理存货的展销方式,所以其中展出的商品有质量保证、也有价格优势。但是,想靠逛特卖会购物来省钱,就和想靠吃自助餐来减肥一样,不靠谱!

用不上的赠品的诱惑

讲述人:园子

职业:财务主管

月薪:7000元左右

每月结余:4000元

本月预计花费:3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4000元

为了搞怪可爱的台历,为了印着某只猴子的太阳伞,为了高端化妆品的试用装,或是为了打着名牌LOGO却小得不能再小的钱包,而买上一本厚得可以作砖块的杂志。为了得到赠品而花冤枉钱,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对买的人来说,无论怎么计算,赠品的价值都超过了购买杂志的钱,当然,这是品牌价值在“搞鬼”。我深知这种“潜规则”,却还是在“一把刀”面前败下阵来。“一把刀”的活动大致情况如下:在限定时间内,充值1100元即可获得某德国品牌刀具两把。按照我往日在这家店的消费能力计算,我需要在大约174个工作日里都啃上一只面包,卡中的钱才能全部花完。

值得吗?我问了身边的人,得到的尽是鄙夷的眼神。他们不明白我在想什么,我何尝不是这样看他们的呢,相互费解。每次中午路过这家面包店时,我的内心会挣扎,脚步会踌躇,然后被身旁的人看穿,紧接着被他们推搡着拉走。偶一日,我看到新闻图片中华尔街上聚集了如此多没房没车、面临失业或已经失业的人,于是我下了决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一个人偷偷摸摸地去了店里,办了卡,拿了刀,顺便买了红豆面包,价值20元,超额完成任务。如今想拥有什么都太难,何苦为了一把刀而为难自己呢?

点评:捆绑销售是商家促销手段,既然是手段,自然不可能是赔本买卖。要说划算,还得看商品和赠品是否都用得上,不然哪个搁着,既落了灰,又占了平方。

为了团购而消费

讲述人:阿敏

职业:市场专员

月薪:5000元左右

每月结余:500元

本月预计花费:2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5500元

我本就是一个爱好吃喝玩乐的人,以前出去玩为了有没有打折、有没有优惠券要踌躇上半天。自从有了团购后,我的业余生活就越发丰富了——外出吃饭,找团购;朋友聚会,找团购;衣服化妆品,找团购。自从有了团购后,我再也不需要为了一顿饭一件衣服一次约会而斤斤计较,打折后那种“贪到小便宜”的快感让我不能自拔。每次上班开电脑工作前,我总不忘先瞅一眼团购网站,遇到好的就赶快下手,以免错失良机。

可是团购真的那么好吗?某次吃饭,团购餐竟比其他食客面前的菜的分量少了一半,原来打折不仅仅是价格打折,分量也打折了;某次团购化妆品,拿到手的化妆品虽没有短斤少两,却行将过期……

如果说因为偶尔的质量问题而损失金钱还在我意料之内的话,那么钱包的干瘪速度却远在我的意料之外,本来因为省钱而起的团购念头,如今却成为了我最大的花钱渠道。摸一摸自己口袋中的团购券,还有5张饭券、3张按摩券、1张旅游券……凭心而论,我虽然爱玩,却也不是花天酒地的人,以前休息日我平均每两周才出去一次,现在为了把这些团购券消费掉,我每周都要出门,花钱多不说,还让自己劳心又劳力。

点评:本来团购是节省钱财的一种手段。作为生活的调剂品,团购确实能起到省钱的作用,但把团购当作生活必需品就未免喧宾夺主了。是为了消费而团购还是为了团购而消费,还请在付钱之前弄清因果,不要本末倒置了才好。

网购越便捷越害人

讲述人:小白

职业:电气工程师

月薪:10000元

每月结余:1000—2000元

本月预计花费:5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8000元

千万别以为工科生在消费上就头脑冷静,买东西会精打细算。“都是网购惹的祸”,如今是网络时代,逛街靠走的效率太低,用鼠标就能逛遍全世界,选择实在太多,很容易让人迷失在物欲的海洋里。

作为一个工科生,我买东西的确很会货比三家,总能找到性价比最高的网站。但就因为太会挖掘各类网站,所以比着比着,我在网购上就一不小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买日漫,我学会了去日本网站购物;买Kindle,我学会了在Amazon上购物;最近我又迷上了香水,从香港、台湾的网站一路摸索到美国、法国的网站,从此又掉入了漫漫大坑……

最近网购又兴起了建群,这聊天群一开,更是抵不住你一言我一语的诱惑。代购群里的群主隔三差五地发出各种国外网站的打折信息——夏季清场,打折;复活节,打折;圣诞临近,打折。衣食住行,也样样关照到位,冬天到了,代购化妆品的群主还可以为大家代购国外的巧克力,顺手就来上了价值不菲的一盒。香水群里的朋友经常声情并茂地撰文“种草”,描写各种香水带来的美妙感觉——馥郁到喷涌而出,简约到“禅”的境界,更有唤起小时候花园树影下洗完澡纳凉的回忆——晚香玉、柑橘调、檀香木调——收收收,清新、重口味一个都不能错过!可怜赚钱的速度永远都赶不上花钱的速度。

点评:网购的确便捷,而且易于比价。但网购一定要克制住四处乱点鼠标的手。要买什么,列一个清单,是“必需品清单”,而非“愿望清单”。对于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先放入收藏夹“晾一晾”,等过一段时间购物冲动过去,再冷静评估是否属于“必买”性质,不是的话就及早删除。记住,除了米和水,少有东西是非买不可的。

预支消费的会员卡

讲述人:Lisa

职业:人事专员

月薪:5000元左右

每月结余:1000-2000元

本月预计花费:2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5000元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二十出头的我当然也不例外。我平时主要的开销集中在化妆品、保养品、服装首饰这几方面,这些支出大概占到我每月工资的一半左右。

前几天,在和一次与邻居的闲聊中我得知我家小区附近开了一家美容院。正好我也准备好好“打理”一下自己,便毫不犹豫地踏进了美容院的大门。我刚坐下,美容师便“单刀直入”地向我推荐他们的会员卡。会员卡采用的是充值加打折机制,简单的说就是预先向卡里打钱,往后结账的时候直接在卡里扣,并可享受七折优惠。美容师还补充道,因为美容院这两天刚开业,所以办卡免费。看似很优惠吧?确实,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不仅办了会员卡,还把钱包里仅剩的500大洋全都打到卡里,谁让它500元起充呢!

其实现在想想,我办卡时实在是有欠考虑。首先,即使是七折优惠,这家美容院的价格仍比其他美容院贵上很多;再者会员卡完全不具备法律效力,一旦美容院倒闭,存款便无处可寻。平时电视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某某公司人去楼空,老板携款潜逃之类的新闻。一想到这些,我立马决定尽快把卡里剩余的钱消费掉,但,这不更能证明会员卡的坑人之处吗?

点评:会员卡消费说白了就是预支消费,不仅卡里的存款诱惑着你去赶快去消费,就连付钱的时候你也不会因为高额的费用而心疼。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的便宜而把自己套进一个又一个的“圈套”。

以上是为大家搜罗的一些“忽悠”人的省钱方式,这些“忽悠”正是商家利用了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其实理性消费并不难,除了一些个人爱好外,买你真正需要的,而不是为了贪便宜而买的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白领休假,风情已逝


如果说走走停停,是旅行家的梦想,那么边做边休或许是大多职场人的终极期翼。然而在被快节奏引领下的生活,如此真挚的心声无外乎痴人美梦、无理诉求。还原现实,大多数人对休假的感觉均是“用时方恨少”,少数者的假期也只捞个“久旱逢甘露”的褒奖。因此,多多益善的休假已经上升为高性价比工作重要的参照因素之一。

不过,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对工作的本意与追求敏感又果敢地产生了转变——“好工作”陡变成“有工作”,“休闲安逸”急转为“闲里找忙”等等。可令人讽刺揶揄的是,在如此糟糕的外部环境下,原本“紧俏”的休假反倒敲锣打鼓、大明大方地不期降至。然而,这一点也不令人兴奋鼓舞,因为在背负“节流”这一光荣艰巨的使命之时,休假却丢掉了它最宝贵的万千风情,也为此产生了一系列本不属于休假的几种表情。

最痛苦的休假——无薪休假

口述者 Joyce(美资化工企业财务)

上个月人事部通过内部邮件系统向全体同仁发了封信,告之公司将采取无薪休假的规定。该条规定具体是,每位员工需要在每个季度休5天即一周的工作时间的假期。并且该5天为“no pay leave”。在文末,邮件内容同样安慰说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都采取了该策略,绝非中国区的独创,且在中国区分公司是天数最少的。

看到这封邮件,明知道现在环境不好的我仍然不能接受厄运最终还是降临到自己头上。邻桌的几个同事第一时间抽出计算器开始折算休假成本。我也心理估算了一下,5天的工作日折算下来也要800多元。谁知哪个角落里又来了一声惨嚎:“是要按税前工资的算法”。真是大冬天里遭拨冷水,白花花的银子又白白损失200多元,心情跌落到极点。

这不,上周我一口气请了3天无薪假期(幸好还有自主选择不是强制),在家好好整顿了一下,可如何调节都全然没有往日休假里惬意舒心的成分。在MSN上和在上班的同学聊几句都觉得特丢面子,放在以往早就笑话他们没福气了、老黄牛了,现在却是连想调侃的心情都不复存在。

酷评: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放假没钱拿,这就等同于降薪甚至阶段性失业。在这一点上员工根本无法找到心理安慰的平衡点,只有祈祷公司尽快从运营不佳的状况中摆脱出来。

最怜悯的休假——无限期底薪休假

口述者 老薛(中资广告公司平面设计)

公司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影响颇大,业务量畏缩的很厉害。老板也挺老实坦然的,某天下午召集大家开了个会。会上,老板神情肃然地交代了一下经营状况,就差没声泪俱下了,看着还真叫人心疼。最后,他让秘书发给在场每人一张A4纸,上面打印的是关于公司应对经济危机的人事措施。通片读完,总结下来就一句话(A4纸还真铺张):每个月每人领600元工资,赋闲在家“standby”。公司有业务或者紧急事务会电话通知上班。

其实,当时读完这样一纸规定,心里并没有很强烈的失落感。毕竟公司的状况糟糕有目共睹,许多员工在私地下早有议论公司要打烊关门,如今每月还有600块补贴,赋闲在家,公司待我们不可谓不薄。

目前我已经在家二个多月了,总共才去了公司两次。同时,老板也放言,如果我们找到了安稳的下家,尽管提,他一定尽快帮我们办离职手续。从这点上还是感觉到了老板的一丝温情。所以只要时局一好,我们还是愿意为这样的老板卖命,这点打心里还是挺肯定的。

酷评:老薛看似遇上了一个仁慈的主,但能受到这样的待遇并非全是老板的心慈手软。通常而言,公司没有直接把员工裁掉,而采取底薪无限期的休假的做法,一来是降低用人成本开支,减少裁员赔偿金的数额,二来也为将来人才储备做准备,只要还有经营公司的决心,需要能招回马上能出效益、拉业务的专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提醒老薛同学,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并不可以“情”误了个人的职业发展。

最郁闷的休假——强制休年假

口述者 塔塔(外资物流企业行政)

2009年才过了四分之一,我一年的年假早就消失无踪影了。去年金融危机杀到,公司规定,春节期间前后强制休假12天,这12天将抵消个人的年休假。公司的强制举措,打乱了我一年的全盘计划,原先还打算和男朋友去4月去海南游玩的,这下可全泡汤了。

这前后鸡肋的12天真是不知说什么好。原本春节7天已经放得全然不知所云,前后再加12天,真是平淡如水,全身乏力。老实说,我并不理解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劳役结合是工作快乐的源泉,把年年休假强制抽出抵用的做法对工作积极性的打击是致命的。如今感觉大家心里都空落落的,每个人脸上写满抑郁之色。我也自感无力,都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工作,甚至担惊受怕公司还会做出一些更雷人的举动。这样的企业氛围迟早把人逼走。

酷评:看似无情,但却合法。公司确实有权利规定员工休年假的时间。但正如塔塔感言,没有了“休假”这一希望曙光的指引,努力奋斗将变得不具意义,企业归属感与工作效率又从何谈起?若想依靠该策略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只怕目光短浅了些。

最憋屈的休假——有假不敢休

口述者 Norris(外资网站编辑)

年休假不能兑现,这在往年的情况都会出现。忙的时候是不好意思请假,可如今却是闲的时候不敢请假——枪打出头鸟呗。自从年初部门小王提了休假被主管言辞拒绝,到现在还没有有第二个敢单刀赴会提交休假单的。大伙还在合计着来个集体提交休假单,但也只是逞口舌之快,真到动真格的了,还不作鸟兽散。

这休假,说到底,还是一个态度问题。现在这个时候,态度不端正是最忌讳的。现在不是强调共体时艰嘛,现在提休假,主管还不用眼神杀死你?保不住“饭碗”不提,平时啥奖金啦,福利待遇啦,无故克扣你一点又如何?再者,你要休是吧?好啊,放你休,休完之后会有好日子过吗?休完了是吧,有力气多干一点了吧,给你双小鞋还不整死你?

还在上有政策下也有对策。你不让我休,我就偏磨羊工。现在部门里的工作氛围可以用一盘散沙来形容,大家混得似乎很理直气壮、有理有据。我看再这样下去,公司迟早要给我们补假休了。

酷评:有假不敢休,敢休不给休。在金融危机下,强烈的“保饭碗”心态让年休假在法律的庇荫下成了虚幻的梦境。而公司、员工在休假执行问题上大有由明转暗,由公开搏弈到背地里暗战转向的趋势。但是,无论谁取得了这表面上的上风,其结果均是对两者百害无一利。

年轻白领理财方法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年轻白领理财方法》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发了工资不到月底就捉襟见肘,对于刚入职场的一些新人,收入不高,消费却不低,如何用薪水去平衡消费、储蓄和投资的需求,就成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年轻的白领一族在经历了月光的尴尬后,如果能及时管理好自己的资金,可以使其保值、增值,发挥更大的效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消费品质。

个人情况

吴微,今年23岁,大学毕业后从事企划工作,快一年了,每月薪水4000元,在去年10月份加了一次薪水,500元,此外,年底有双薪。与同事合租住房,每个月需缴纳房租700元,交通费约为100~300元,通讯费100元左右,就餐娱乐花费700至1000元。此外,参加工作有了个人收入后,吴微发现自己有各种爱好需要花钱,最新的CD、时尚书籍、朋友约会等,常常不知不觉就做了月光族。吴微拥有两张信用卡,一张可透支1万元,一张透支3000元。用卡时毫无感觉,最近才发现还款的单子一张为4000元,一张为2000元,大大超出月收入。为了改变月光甚至负翁的尴尬,吴微也曾决定记账和作消费预算,但作用似乎不大。

理财目标:由于不善于开支,吴微想要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理财习惯。

分析

理财专家指出,知道挣钱却不知道用好钱,是许多年轻白领月光族的通病。23岁的吴微年收入5.85万元左右,按照其固定的房租、交通等基本花销每月最多2100元,如果薪水剩余部分节余下来还是可观的。可至今吴微没有任何储蓄,就是因为其没有做好理财规划。虽然吴微刚工作不久,对未来的收入和收入的增长很有信心,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收入不稳定,或有紧急支出,就会带来沉重的财务压力,应该趁年轻好好规划一下理财。

理财建议

建议一

先储蓄后消费

作为新入职场的白领,吴微意识到自己开支过度,曾试过记账的方法,之所以没能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因为对一部分人来说,记账大多数时候无非是消费的记录和提醒,因为人们在做预算的时候,既会考虑到需要又会考虑到欲望,最后常常是想要的变成必要的,如心情不好时,喝一杯咖啡成为需要,慢慢实际开支就远远超过了预算。

对于像吴微一样的负翁族,应先根据一定的理财目标,确定节余储蓄的水平,剩下的再考虑应付多余的支出,即收入-储蓄=支出。

建议二

消费中巧省钱

对于喜欢血拼的白领一族,消费过程中节省下来的钱就相当于是赚来的钱。实际上,只要细心琢磨,消费中有不少省钱之道。比如,善于运用网络资源,从网络上浏览一些免费的英语教材及英文资料,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免费的软件,下载免费的电影或者是歌曲,看免费的报纸和杂志等等,也可以节省上百元的各类娱乐的开支。

善用信用卡,吴微拥有两张不同额度的信用卡,不可过度开支。可利用一定的免息期,让金钱在周转上更灵活。再加上某些信用卡有积分的功能,积满一定数量的分数可兑换礼品。

建议三

三分法理财强制储蓄

对于吴微来说,目前每个月总收入为4500元,可采用三分法理财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储蓄习惯。将每月的生活费、储蓄和流动资金各占收入1/3,通过压缩开支,其中的1500元用于支付每月必须的房租、水电、通讯等基本开支。

首先,拿出每个月必须支付的生活费。如房租、水电、通讯费、柴米油盐费用等,这部分约占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是作计划得最先满足的。其次要留出三分之一用作储蓄和各种投资,这是为明天的幸福生活作准备。剩下的三分一作为流动资金可灵活安排,用于追加储蓄或投资,或者花费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作为小小的奖励。

对于其中的储蓄部分,可考虑用强制法省钱,作基金的定期定投;或者是考虑阶梯式组合储蓄。如前3个月,每月薪水中拿出1500元作为3个月的定期存款,从第4个月开始,每月都有到期存款;从第4个月到第6个月,每月再存入一定资金做6个月的定存,这样阶梯式操作,可保证每月都有一个账户到期,而且自由提取的数目不断增长,如未用又可继续自动滚存享受定存收益。

白领眼中的IM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白领眼中的IM》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嘀嘀嘀——某某某上线”,相信此情此景对于大多数白领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每天上班高峰,繁忙的不仅是城市交通,还有我们每个人电脑里那些“小头像”,此时仿佛化身为门卫室的老大爷,每个人来上班都要从你眼前经过。没错,就是这些IM即时聊天软件,已经成为如今白领工作时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联络客户、联络同事、联络朋友等等,轻轻松松敲打几个字,就节省了好多时间。

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讯,实时传讯)的缩写是IM,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的实时通讯服务。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及能否与联络人交谈。目前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包括百度hi、QQ、MSN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NET Messenger Service、ICQ等。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最新报告称,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移动通信、即时通讯以及WEB2.0的主流用户。

让不少职场人感到矛盾的是,有时会为了有IM而烦躁不安,有时又会为了没有IM而魂不守舍。为此举办了一期沙龙活动,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当主持人问大家每天上班打开电脑后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大家的回答都相当一致:开MSN、开QQ、开邮箱、开旺旺……

同时,对此话题还在网上进行了调查,有1660名职场人参与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82%的受访者在工作时都会打开类似MSN、QQ等IM工具;51%的人表示,会用IM即时聊天工具来沟通工作;并且有34%的人认为IM即时聊天工具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办公室里“静悄悄现象”的背后

走进写字楼,除了每个格子间里传来清脆打字声外,几乎听不到更多的声音。大家都在很用心的工作吗?难道就不需要相互交流沟通?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大家有事都在电脑里解决了。“嘀嘀嘀——大家都上一下群,我们把这个问题讨论一下”,于是,办公室“静悄悄现象”的背后却是IM聊天工具里的唇枪舌剑。当然,这也的确方便不少,能把大伙集中起来,又不需要和行政部预定会议室,大家在各自的座位上就把问题搞定,还不耽误手头其他事情,还真是一举多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戏剧性的情景:“姐妹们,今天中午吃什么啊?”“各位,昨天家母来访,带了些土特产,大家自行前来领取”“小白,老大把文件签了,你过来拿” ……IM聊天工具不仅省去了人力物力还为公司节省了不少电话费。明明近在咫尺,却都不愿意面对面,而把行动范围全都交给网络处理。职场专家认为,这种现象看似是一种进化,可也有可能造成退化。有时候,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会更好地维护感情,长期如此,会造成一定的沟通障碍,网上谈笑风生可是面对面却无言以对。

Kelly HR MSN的忠实粉丝

像我们公司的分支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所以我们基本上是依靠MSN在进行办公,因为它的成本比较低,有什么事也可以直接说出来,不用再进行电话交流,这样也省了电话费,而且有些事情也不是电话里能够讲的完的。因此开会、传文件这些事,MSN用的非常多。而且大家在MSN上可以随时沟通,下班后还能聊聊各自城市的美食美景,通过这样的沟通,大家每年虽然只能见到一两次面,但是一见面都特别亲切,对于我们做HR的来说也很容易开展工作,所以我觉得只要把这些IM工具用得妥当,对工作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老王 采购 反对使用IM软件

我听说比尔•盖茨曾对自己的员工说过,邮件系统、MSN都是给其他人用的,我们微软公司的员工尽量不要去用这种东西。我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假,但我的感觉就是你能做的、能说的,就不要用邮件不要在网上说,否则弄的办公室很没有工作的氛围。我还是很喜欢起身走到同事旁边和他讨论工作上的问题,面对面会有很多新的想法,面对冷冰冰的屏幕不太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接近客户从IM工具开始

和公司以外的工作伙伴怎么沟通呢?当然还是IM了!不少参加沙龙的白领表示,有时候一些小事,比如要个文件样本、单据什么的,直接在IM工具上就解决了,于人于己都是一种方便。不仅如此,一些销售也通过IM工具和客户进行先期的沟通,这样既免去了路途上的折腾,也免于直接上门那么唐突,给客户节省了不少时间,也给对方一个慢慢熟悉了解接受的过程。但是专家也建议,在选择与外部沟通方式的时候,要多为对方考虑。要看对方公司的企业文化、个人喜好等等,只有在做足了先期准备工作后,才能依靠合适的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Jake 编辑 看对像选择沟通方式

我经常会要和采访对象进行前期的沟通,在选择沟通方式上,我会看年龄,若对方是上了年纪的,我基本上会使用电话或是邮件进行沟通,要不就亲自过去。若对方是一位同龄的,或是80后、85后的话,那我就会考虑选择使用QQ这种即时通讯的工具,这样对方也能接受,同时也不耽误双方的时间,因此我觉得客户的个人情况也要考虑在内,而不是一味地遵从一种沟通方式。一般我在和刚结识的工作伙伴交换名片时,都会先试探性地问一下有没有聊天工具的账号,如果有的话就说明对方还是很能接受网上交流的方式的。

吉米 销售 靠IM打入客户内部

之前有个客户,非常难约,不是开会就是出差,发邮件、电话留言都没有什么成效,那天打电话过去是她助理接的电话,和小助理聊了一会得知她的确很忙,经过我三寸不烂之舌,从小助理那把她的MSN搞到手,没想到晚上10点以后她果然上线,我当时也没急于谈公事,而是关心地让她注意身体早点休息,聊了几次以后反而是她主动问起我之前谈的项目情况,最后这笔单子毫无悬念地谈成了。从那以后,我联系客户基本都是从IM工具开始的。所以我的经验就是,刚开始与客户建立初步联系时最好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因为这很重要。况且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我们作为销售是无法随便与客户进行联系的,使用MSN等这种通讯工具与打电话相比,更容易接近客户,而且它也是现在最受欢迎的沟通方式。

老板眼中的IM工具

每个老板都希望员工在工作时间把100%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所以如果你把IM全用在了工作上,老板倒也没话好说,关键是谁能保证不和朋友聊几句?或是和同事说说八卦?所以,在不可掌控的前提下,不少老板索性就关闭所有IM聊天工具,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可是,似乎老板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据权威调研机构IDC日前在一份调研报告中称,在国外,禁用IM的企业将无法留住人才。虽然,很多白领都表示,不会因为公司禁用聊天工具就考虑跳槽或是拒绝offer,但是大家心里或多或少都不满。当然,老板不喜欢IM的最大原因还是在于,这会严重影响大家的工作效率,也许大家是边聊天边工作,但是对工作精力的分散都是显而易见的。据调查总结,上班期间网上聊天的大多是工作任务较轻的员工,其收入不与工作效益挂钩。一位HR主管认为,员工上班网聊说明公司管理人员在人员和任务配置上有问题,使得员工可以“挤出”5%甚至50%的工作时间聊天。所以,当你在兴致勃勃和IM上的朋友闲聊时,小心第二天就有双倍的工作任务压在你的身上哦!

翠翠 IT 回绝了监控IM的老板

我觉得这和企业文化有关,当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心理。我曾经面试过一家台湾企业,老板给我的任务就是要我监管公司员工的MSN,发现不对劲就把它们全部封掉,我觉得台湾老板在这些事上的管理太过严格了,也许在从他的角度是因为与大陆之间存在着某种隔阂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不过使用IM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靠公司单方面的监管,毕竟这也涉及到了别人的隐私,所以我最后还是回绝了这家公司。

Allen 公司副总 还是要限制IM

之前我们公司还是可以使用IM聊天工具的,但是我发现员工很多时候不是用它来谈公事,而是在闲聊。有几次还让我发现他们在用IM工具联机打游戏,这让我十分恼火,于是我开始留意大家使用IM的情况。我没事就会到各个办公室走一圈,既是了解工作情况,也是暗中观察他们是不是又在闲聊。后来我也尝试把自己的MSN挂上线,不少老朋友老同学看到我上线了都来和我打招呼,不回复他们又不好,可一旦回复两个人就聊开了,结果一堆事情都没做,所以后来我建议公司索性就关掉所有IM软件,我想员工还是会慢慢适应过来的。

使用IM小贴士

还记得2006年底那次因为台湾地震震断光缆导致MSN无法登陆的情景吗?那会儿真是让多少白领都尝到了寝室难安魂不守舍的滋味。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IM工具已经成为职场白领们的“左膀右臂”,公事、私事一网打尽。当你们公司非常大度地允许员工使用IM聊天工具时,怎样才能把IM的作用发挥到最佳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的。在此,职场专家总结了几条小贴士,供大家参考,无论IM在你眼中是多么亲切还是多么烦人,使用得当总是会给你的职场带来不少便利。

1、关掉登陆提示声音,以免影响他人以及自己;

2、如果IM中有很多工作伙伴、客户时,请不要频繁更换头像和签名,以免给别人留下欠稳重的印象;

3、不要同时打开多个聊天窗口,即使是在谈公事,也会被老板误认为你在闲聊,说不定忙中出错,还会发错信息;

4、如果老板、上司也在你的IM名单列表中,请不要将过多的心情暴露在签名中,以免让老板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5、如果你很忙,请将状态改为“忙碌”;如果你的列表中有人的状态是“忙碌”,请不要随意打扰对方;

6、与客户、同事在IM上聊天时,请尽量表现出真实的你,以免在现实工作合作中产生误解和不愉快。(完)

职场达人管理时间的法则


既然一天24个小时改变不了,那么我们只能通过时间管理,让自己变得更有效率,下面分享一下关于时间管理的八大黄金法则。

一、遵循20比80定律

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发现自己天天都在处理这些事情,那表示你的时间管理并不理想。成功者花最多时间在做最重要的事,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上,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高效建议:将要做的事情根据优先程度分先后顺序。80%的事情只需要20%的努力。而20%的事情是值得做的,应当享有优先权。因此要善于区分这20%的有价值的事情,然后根据价值大小,分配时间。

二、降低切换频率

很多人喜欢在某个时间段同时干两件事,这无可厚非,数量不多的多线程处理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易如反掌。

但部分人有个很坏的习惯,他们喜欢频繁切换。

比如手边放着两本书,先翻开A书看一点,再翻开B书看一点,回头再看点A书,再看点B书……

如此循环往复,频繁切换,他们的头就像摇头电扇一般,一直处于转来转去中。频繁切换的最大坏处在于隐性损耗。

试着回忆在你专心工作之时,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断,当你半小时后重新回到电脑前,普通人至少需要5分钟时间的整理才能将脑细胞的触点恢复到之前的活跃状态,这5分钟就是损耗,切换越频繁,损耗就越大。

高效建议:欲速则不达,尤其在对珍贵的整块时间进行利用之时,与其让切换间隙的损耗白白流失,不如集中力量将一件事做到完美。

三、明确任务目的

由于人是天生的多线程动物,因此,我们在处理任务时常常会“跑偏”。

比如找几个朋友谈点事情,明明主题是合作推广一个新产品,聊着聊着就变成了家长里短,最后在时间紧迫的状况下只拿出了一个四不像的方案草草收尾。

这种事情非常常见,并不是朋友之间只能聊工作,不能谈感情,但现实情况是,通常只要有一个人提到某项八卦或生活琐事,就容易引爆一个持久的话题,毕竟这些可比工作精彩有趣得多。

高效建议:每个人都必须明白当下的主次,我来这里做什么,当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完全可以多线程处理问题,但必须时刻保持界限,当完成了主要任务之后,只要有剩余时间,想聊多久都没问题。

四、挤挤再挤挤

时间的高效利用来源于有效管理,而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原材料。

既然原材料的总量不可增加,调整不同任务之间的时间分配就变得非常关键。很多重要任务不仅需要工作效率,大量的时间基数也必不可少。

当我们在准备工作的时候,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分出这份精力。我的时间早已满满当当,身兼数职的我如何再分身出另一个我?

但是只要你有心,依然可以把时间“造”出来。首先你可以用上下班的时间,进行工作的梳理、安排,接着午休的时间也可以抽出一部分,通过阅读来提升自我,晚上睡前也可以抽出半小时对今天的工作进行总结,这样你会发现自己在工作的时候效率会很高。

高效建议:当一只瓶子被石子塞满,你依然能往里加沙,当它被沙填满,你依然能往里加水。时间就像海绵,挤挤,真的都会有。

五、列出条目任务

多数人的一天都是浑浑噩噩的。

到了晚上合眼之前,试着回想一下今天都干了些什么,很多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又似乎没做什么重要的事。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做事要有计划,于是,我们试着早起将当日计划写得满满当当。

然而如果每天都需要如此严谨地对待工作和生活,怕是多数人都坚持不下来,况且列计划本就是个很耗时间的事情,它将你本就不多的闲暇时间又挖走了一块。

意志力是个稀缺资源,用力过猛往往适得其反。

高效建议:要摆脱“混日子”的状态,就要试着将每日的任务列出。

这是不是会很花时间?不,你只需把当日重点要完成的任务条目式地列在某张便签(或手机便签)上即可。

就一两分钟时间,无需事无巨细,也无需作额外的标记和说明,且随时可以增添,完成一件则划掉一件。千万别小看这一步,它会清晰地告诉你一天内究竟干了多少事,有没有虚度。

六、寻找高效时段

我们的大脑活跃程度和精力的聚焦程度在每天的不同时段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反对千篇一律的早睡早起习惯的养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效时间段,有的人是清晨,有的人是夜晚,还有的是中午或下午(较少见)。

你应该先找出自己的高效时间段,这很容易,将同一任务放在不同时间段简单测试下就能知晓。

高效建议:明确了自己的高效时间段以后,尽量试着把每日最烧脑或最希望完美收尾的任务放到这一时间段来完成,以保证脑力的高效利用。

七、远离“噪音”干扰

在日常的工作进行时中,明明工作任务尚未完成,为何你总是会忍不住刷刷微博,看看微信群,翻翻朋友圈?

作为一个有好奇心的正常人类,我们很难对“叮咚”的声音充耳不闻,我们很难对闪着小光点的黑屏手机视而不见,我们有红点强迫症,我们有信息恐慌。

这都没有问题,因为这些都属正常现象,但这种即时获取的快乐很容易刺激你的多巴胺的分泌,让你无法停止。

接下来这幕你就很熟悉,不知不觉过了两个小时,除了得到些明星八卦外,啥也没干成。

高效建议:有很多朋友在写作时旁边都是不放手机的,为什么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写作是利用整块时间做事的典型。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自己保持专注,避免好不容易聚拢的思绪被突然扯断,要知道许多灵感走了是不会回来的。

八、合理利用碎片时间

除去每天用来处理重要任务的大块时间外,我们还拥有许多被割裂开来的碎片时间。

它们就犹如做完衣服剩下的下脚料一样,已经无法再用来做成一件完整的衣服,于是,经常被弃之如敝履,比如等人的10分钟,下班前等着打卡的5分钟等。

这些下脚料并非全无用处,我们有一些大块时间才能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有一些只需碎片时间就能完成的小任务,例如认真读一篇“请辩”的文章。

高效建议: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碎片化的事,例如你可以利用在地铁上、公交车上、厕所内的时间,或是在每项任务之间的间隙,来完成一些碎片任务,例如碎片阅读等,这样就能将时间最大化地利用起来。

你的通勤时间就是个“魔鬼”!


职场人通勤状况小调查

“离家近”,一度都是职场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标准之一。当然,这种工作可能也只是存在于梦中。尤其对于一、二线大型城市来说,“离家近”的工作更是难求。

7点出门,9点到公司,还没开始一天的工作,半条命就已经留在了拥挤的车厢里。关于挤公交挤地铁的段子也是随口就来:坐地铁上班,人挤人,把耳机挤掉了,费好半天劲把耳机带上,听了半天突然听到一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意识到不对劲,赶紧低头左右看看,果然一个阿姨尴尬地盯着我。

通勤让我们苦不堪言,这也许并不奇怪。英国国家统计局调查发现“相比非通勤人员,通勤人员通常生活满意度较低、更不容易感觉到日常活动的意义、幸福指数更低,而焦虑感更高”。事实上,如果你的通勤时间超过一小时,时间每增加一分钟,你的幸福感也会随之逐渐下降。不仅如此,德国AOK做了一项研究,发现上班路程的远近与人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上班路途越遥远,员工患上心理疾病的几率也越高。

在2018年针对30个省市的职场人,围绕一年的通勤状况以及满意度展开调查,发布了《2018职场人通勤调查》。这份调查指出,虽然近年来新一线城市的崛起与相关人才户口落地支持政策吸引了部分职场人迁移,但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通勤压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数据显示,所有受访者工作日平均通勤半径为15.64公里,其中,北京以工作日平均通勤半径16.79公里占据榜首,而上海以16.39公里位居第二。在上海,有23.08%的职场人工作日通勤半径在25公里及以上,其中有7.69%的人工作日通勤半径在40公里及以上,为所有省市之最。

近日,近期进行了一项关于职场人上班成本的调查,其中有一部分问题反应出了网友们的通勤现状。不知道,同为职场人的你,面对每天的通勤时间,是幸福着呢还是焦虑着?

拷问一:你每天是如何去上班的?

46.9%的参与调查的网友都是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20.6%的受访者是自己开车,步行上班的占13.6%,5%的受访者表示每天乘坐班车上下班。无论哪种方式,都有自己的利弊。公共交通最经济,但是要承受“沙丁鱼罐头”的滋味,自己开车最舒服,但是堵车堵到想跳车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还有网友表示,虽然公司有班车,但是路程实在太遥远,单程要花费1个多小时,久而久之,竟然腰椎颈椎的问题更加严重了。

拷问二:你每天上下班(单程)花费的时间多久?

41.1%的受访者每天单程的通勤时间为30分钟以内,38.8%的网友单程通勤时间为30分钟~1小时,1~2小时通勤时间的受访者有18.8%。从行业细分来看,IT行业的受访者通勤时间占比最大的是30分钟~1小时,有41%;贸易/进出口行业的受访中,过半的网友通勤时间都在30分钟~1小时。

如果你一周上班5 天,每天单程30 分钟,50 周总共花在通勤的时间是250 小时,以每天8 小时工作日计算等于每年花上超过6 周在路上。如果每天单程通勤时间一小时,你每年花在路上的时间则超出3 个月。由此看来,通勤时间到底是怎样的“魔鬼”?它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吞噬你的时间、自由与幸福。

虽说北上广深的公共交通系统已经相当发达了,以上海为例,已有地铁轨交线路18条,且还在陆续建设延伸线以及新开线路。但是如果能一部地铁直接从家到公司的上班族,实在是属于少数的幸福人群了。外加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都有往近郊搬迁的趋势,所以很多上班族都需要公交车换乘地铁,倒好几趟车才能顺利坐进办公室。而每天下班到家,都已是筋疲力尽。

拷问三:你每天上下班交通(单程)上的花费是多少?

5元以下(含5元)的受访者占了46.6%,6~10元的受访者占25.2%。如此算来,大家在交通上的花费也不是小数目了。但是,另外一个数据让大家十分心痛,有84.9%的受访者表示,公司并没有交通补贴。在精神与金钱的双重折磨下,通勤时间真的会影响很多人的择业标准。

拷问四:你所在公司上下班考勤制度如何?

上班路上累就累点,但最沮丧的是,还要面临严格的考勤制度。50.2%的网友都表示,自己的公司考勤很严格,迟到一分钟就要扣钱。30.6%的网友表示自己公司的考勤制度不算太严格,可以有30分钟的宽限时间。当你的迟到扣钱是因为一部错过了的公交车、或者是一趟没挤上的地铁、或者是写字楼里排队等候的电梯,想想都觉得自己很冤。

职场人如实说:上下班实在不易!

小K:每天高铁上下班,是不是很拽?!

上班在上海,家在昆山,虽然每天坐着高铁去上班,但是比起那些同城上班的同事,我花在路上的时间还比他们少。不过我为了能上班方便,特地把房子买在了高铁站不远处,这个经济成本其实也不低了。

小Y:为了多睡10分钟,父母帮忙排队占座!

我们小区比较偏远,当时买这里的房子是因为小区里会有班车发往市区。但其实大家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买这里的房子的,所以造成的局面就是每天会有很多人坐班车,偏偏班车只能承运固定人数,多一个都不行。7点的班车,6点半就有人等在上车点了。爸妈为了让我能多睡一会,每天6点出头就去帮我排队占位,一把心酸泪!

小S:自从上下班手机打卡,整个人都不好了!

公司从今年开始,实行手机打卡,哪怕差一秒钟,手机屏幕都会无情地显示两个字:迟到!放在以往,迟到十几分钟根本不是什么事。现在每天上班路上都是一路小跑不停看表,快到公司的路上,凡是低头紧张地看着手机的,基本都是我们公司的。

终极拷问:路程远但心仪的公司,你去不去?

以往调查显示,近5成职场人表示,通勤时间超过1小时的工作就不考虑;此外也有15%的网友表示“只要工资满意,路程多远都无所谓”。路程过远的工作,上下班是一种艰辛,但面对心仪的公司、工作,就因为路程太远所以放弃?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斯说:“幸福的秘诀是自由”。到底是不是幸福,看你追求的是哪种自由了。时间上的?精神上的?还是金钱上的?大家都是成年人,到底你的承受度又是多少,还是靠自己衡量。如果有一种遥远,是家与公司的距离,但你仍在坚持每天用步数去衡量它的话,那我相信,你离梦想的距离必定会越来越近!(完)

都市白领的“琴棋书画”


炎炎夏日,奥运召开在即,企业有放假的,有错锋上班的,业余时间一下多了起来,如果觉得旅行太热或太累,不妨寻找另一种方式来欢度这个假期,学习一项自己心动已久的休闲课程,充实一下生活,调整一下生活节奏,调理一下健康,不失为假期的一个明智选择。北京人才市场报记者特意了解了休闲市场的招生情况,将比较热门的休闲课程呈现给读者,以供参考。

舞蹈类

释放压力,增进健康

拉丁舞

拉丁舞包括恰恰、伦巴、桑巴、斗牛和牛仔舞,主要锻炼腰腹,长期练习能塑造人良好的个人气质,起到很好的健身作用。我国在1986年正式引进,现在已开始风靡全国。每年正式的全国性拉丁舞不计其数,是一种非常高雅的健身运动。可以及早改变年轻人亚健康状态,缓解由于工作、生活上长期的压力而造成的精神紧张、郁闷等不良状况,以保持健美的身材和青春的活力。

适宜人群:朝九晚五的办公室人群。

现代舞

现代舞是人内在的动作艺术,是以自然的律动来展现自我,因此,它的动作是自然的,自由的。舞者可以边唱边跳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引起观众的欣赏和共鸣。现代舞属于前卫性的艺术,追求“自我”和“自由”,不强调技术,只强调动作的表达意义。是运用演员的身体的自由和解放,体现人类对心灵、对生命的真实感受的舞种。

适合人群:都市“高压族”。但因为现代舞的腿部动作多是外翻、内收,易使腿变粗,所以有“大象腿”的美眉最好适度而为。

弗拉门戈舞

时下比较热门的舞蹈之一。西班牙的弗拉门戈舞蹈是以热情奔放、豪迈洒脱而闻名。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以及体型偏胖的舞者,跳起这种舞来确实具有独特魅力。因为这种舞蹈的服饰比较特殊,裙子也比较长,身体裸露的比较少,可以掩盖一些舞者本身形体的不足之处,也是世界舞台唯一适合胖人和各种体型的舞蹈。

弗拉门戈flamenco 舞蹈的基本步伐、手腕、击掌、跺步、12拍的音乐节奏等。

适宜人群:性格奔放的白领丽人

文化类

培养情趣,丰富生活

茶艺培训

目前茶艺师培训分暑期班、双休日班和晚班,学完以后还可以顺带考个茶艺师的证书,不仅培养了一项爱好,还多了一门手艺。主要学习的课程有:《茶叶基本知识》、《茶师修养》、《典型茶样鉴赏》、《茶文化简史》、《茶艺基础知识及茶具鉴赏》、《茶道活动礼仪练习》、《茶案布置及现场沏泡》、《闽式乌龙茶生活茶艺》、《绿茶茶艺演示》等。

适宜人群:附庸风雅的茶文化爱好者。

插花培训

据某插花培训班招生老师介绍,暑期周末班的花艺师培训比较热门。培训涵盖从基础的色彩、造型训练,到利用各种不同花材的整体搭配使用,喜庆节日、送礼花和大型宴会等的花卉布置等内容。

适宜人群:对花艺有爱好的女性

音乐类

放松心情,增加社交手段

成人声乐

李星是都市小白领K歌族的代表,常常穿梭于京城的各大KTV。奥运期间李星所在的公司将放两周的假,他选择去上一个声乐班,提高一下歌技。以前一直有这想法但苦于没时间,这次总算腾出时间去学习一下,这样以后将更好地在KTV里称霸。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成人声乐的培训项目,有专业的乐理基础培训、专业声乐提高考证,还有针对KTV的卡拉OK练习班。通过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在音乐基础知识及视唱练耳、听辨能力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增加一种社交手段。

适宜人群:卡拉OK爱好者,唱歌爱好者

器乐培训

小贺利用周末的时间在青年宫学习了两个月的吉他,算是圆了她一直以来想学吉他的梦。她说虽然成人学习乐器相对比较困难,没有儿时的灵气,但是能学会弹几首自己喜欢的曲子,偶尔用来消遣一下,也是件挺美妙的事。

目前社会上有古筝、吉他、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竹笛、葫芦丝、箫等成人器乐班。通过学习一门或几门乐器,不仅能够演奏一些世界名曲,达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参加单位或社区组织的各种音乐表演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培养自己的音乐爱好。

适宜人群:有一定乐理基础,培养爱好的成人。

美术类

放慢生活节奏,修身养性

成人绘画培训

“成人素描班”、“成人素写班”、“成人油画班”等等,很多培训机构盯上了成人绘画这块大蛋糕,在职人员往往有经济基础,有时间而且有对提高自身艺术气质的追求。据了解,这类针对白领开设的业余美术兴趣班,基本都采用滚动开班,随到随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员也无需基础,通过持之以恒有规律的训练,在数月后即能掌握美术技能,迅速提高自身的绘画素养和审美意识。

适合人群:有艺术追求的绘画爱好者。

书法培训

生活总是忙忙碌碌,工作总是不能喘息,每天对着电脑,不仅幅射强,而且容易得电脑综合症。习惯了敲击键盘的手,拿起毛笔,在宣纸上挥一挥,找找人字合一的感觉,对生活是种调剂,对精神也是种放松。

适合对象:想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书法爱好者以及想放慢生活节奏的职场人。 (完)

职场上,做狼,做羊还是做人?


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职场上,做狼,做羊还是做人?》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导读】:在“狼性文化”最被推崇时,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商管理学教授在MBA课堂上向学生提问,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选择做“狼”,还是做“羊”?

最近,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给员工指了两条明路,其一,想要坐在自由而无用的躺椅上享受人生,最好卷铺盖卷儿走人。其二,愿意披上狼皮大氅,改造自我,最后可以跟随他上IT战场冲锋陷阵。除此之外,似乎没有第三条路了。
这两种选择,出自他最近在公司内部发表的一封公开信。这位有海归背景、被媒体形容为谈吐儒雅的CEO,直截了当地表示,淘汰小资,呼唤狼性。
在他眼中,小资青年有良好背景,流利英语,稳定收入,但他们信奉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思进取,追求个人生活的舒适才是全部;与此相比,狼性青年则具有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可以带给公司最大化的利益。
就像出现在新闻中的狼爸那样,44岁的李彦宏对麾下的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
你一定要吃苦,你没吃过苦,将来不可能干成什么事儿。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刚刚毕业、走入职场的年轻人,在这样的企业文化里,面对的似乎只有两种选择,李彦宏称之为小资与狼,有人则更直白地形容为做羊还是做狼。其背后的逻辑,是职场成功学里一直流行的法则非此即彼,弱肉强食。
十几年前,一家本土通信设备公司在面对全球化危机时,率先提出这种提倡拼搏、奋不顾身为工作的精神。在媒体的记录中,狼性文化表现在这样的细节:那家公司的员工常常加班到深夜,有人索性在工位旁放了一张折叠行军床;先死后生、自我批判等用语在那里随处可见;由于长期加班导致的精神压力,一些员工猝死或者选择跳楼自杀。
尽管如此,这种可以给企业带来快速收益的文化,还是在企业界里颇受推崇。一家百科类网站为狼性文化建立了词条,将狼性描述为贪、残、野、暴,并宣称在一个竞争的时代,没有这种特性就会撞得头破血流,败下阵来。
可实际上,这种动物性与创造力之间到底有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每天在有台球桌、游泳池、按摩房和大沙发的地方工作,穿短裤、带宠物上班,累了就小资地弹弹钢琴,同样可以创造出好产品。
如果说,不认同这种企业文化的员工还有选择离开的权利,那么,当狼性文化已经从商业文明中向社会各个角落溢出时,人们可不那么容易逃开了。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陈建华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他的观察:新世纪以来,以狼作为文化符号的图书、音像制品被广泛追捧。过去印象中被认为狡猾、阴险、残忍的狼,如今得到人们的崇拜,这种文化范式的转变让他感到惊讶。据他分析,这是人们在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中,希望用动物身上的攻击性来武装自己。
这个强调和时间、和对手、和自己赛跑的时代,虽然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本来应该作为社群的企业组织,如今在强调竞争的环境中几乎变成动物园,有狼人、程序猿还有码字猴。人与人的社交关系变成动物与动物之间的食物链,最终在动物世界的竞争中失去自我。这不应该成为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所被普及的价值观。
在狼与羊、狼与小资的道路之外,显然还有很多条纵横交错的小径。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应该鼓励年轻人成为更好的自我,而不是被改造成同一种产品。一个健康的企业组织,即使员工被定义为毫无攻击力的羊、只图享受的小资,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特性。
在狼性文化最被推崇时,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商管理学教授在MBA课堂上向学生提问,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选择做狼,还是做羊?
大部分学生选择做狼,小部分学生选择做羊。
这位教授最后颇有警世意味地说:我们既不该选择做狼,也不该选择做羊,我们应该选择的,首先是做一个人。

《巧做“时间设计”鼓励白领做公益》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白领个人简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