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开始大学生活还不到半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马一帆已经开始关注就业信息了。据了解,在南开大学首批90后大学生中,像马一帆一样的人不在少数,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他们就经常上网看招聘信息,参加学校里的招聘会,向师兄师姐取经。

在南大对500名90后新生进行的职业期待调查中,在被问及对未来岗位的期待时,仅有13.54%的学生期待自主创业。近50%的学生期待进入企业当白领,其中36.16%的学生希望到外资企业就业,11.31%的学生愿意到国有企业,还有2.42%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另有15.76%的学生期待到政府机关任职,11.11%的学生选择事业单位。南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月波指出,90后大学生在规划未来职业生涯时选择先就业,表现出了适度的冷静,而愿意尝试创业的学生则注重在未来职业中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事业目标的设定,把自主创业当作实现理想的一个有利平台。

在选择未来职业中最看重的因素时,31.31%的学生选择经济收入,排在其后的是个人兴趣特长的发挥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工作的稳定性职业声望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等。调查还显示,87.8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和未来职业契合,仅有11.72%的学生认为毫无联系;超过五成的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南大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教授认为,90后大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接近社会现实,但他们也应做好心理准备,学习实现目标的迂回战术。

zc530.com推荐

关注大学生就业:选好专业能否成功就业?


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MyCOS)6月16日公布了2007年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工作能力调查。在本科专业高薪前12名中,小语种专业占据了3名,分别是月薪最高的法语专业,排名第3的德语专业和排名第9的日语专业。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级咨询师项凯标认为,这些调查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致的信息,即目前社会的人才需求方向。在我国劳动力买方市场的形势下,收入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某行业、某方面人才的需求程度。如本科小语种收入高,一方面反映了这方面人才需求程度高,人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本科念小语种专业的成本支出较大,这其中还包括了机会成本。因为社会对小语种的需求相对较低,选择了小语种,就业面会大大收缩,丧失了选择更多职业的机会。调查表中的收入水平,有可能成为考生选择专业的指向标。

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招生专业共有200多个,考生报志愿时会多方收集资料,学校声誉、专业冷热、就业状况、家长期望、兴趣特长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志愿的填报不仅决定了所考的大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走出校门时,所面对的就业形势。

然而单纯看薪酬,忽略了其他方面因素,也会出现误导的情况。热门专业是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今天的热门专业4年之后就有可能成了冷门,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国在报考专业上,存在着严重的工冷文热现象,而在就业时,金融、经济管理一类的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远远不如机械制造、地质勘探等冷门专业。

专业选择的忙盲茫

有人说,在专业设置和选择上,现在的局面是学校忙、家长盲、学生茫。学校忙的是扩招,忙着开设越来越多的专业;家长盲的是投入,为了孩子前途,不惜血本;学生茫的是就业,跟着社会热门,顺着家长期望,茫然选择专业。

一位政协委员曾说,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和掉链,与许多高校还没有真正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的一体化观念有关。现在不少高校或因师资设专业,或发展容易上马的专业,前者置市场于不顾,后者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学校应当学会调查客户的需求。

所以,选择专业不能只盯着眼前的热门,更重要的是考虑将来的发展、兴趣、爱好。而且热门专业往往报考的人多,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也会增加报考的风险。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的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放不开手脚。这样导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有些父母会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但是这通常会使很多人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选择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2001级一名学生高中时非常喜欢中文,还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短文。高考后,录取到中文专业。当时,中国刚加入WTO,经济类专业非常火爆,父亲也是生意人,于是提出各种理由,非要其转到经济类专业,学校批准了。现在,由于他数学基础不太好,学起来比较吃力,甚至考试不及格,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有些考生在报考专业时,考虑到自己分数限制,又受到家庭、学校声誉、招生名额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提高升学机会,也可能会做出某种无奈的选择。当他们升入了高一级学校之后,就会意识到在个人的发展方面出现了偏差,力求重新矫正。

目前,许多学校实行了二次选择专业的做法,为学生纠正个人发展的偏差提供了条件。江苏徐州教育研究所的孟宪平曾撰文指出,学校实行新生二次选择专业的做法,相对于过去那种一次抉择定终身的状况,给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权利,是一种教育的进步。学生考入了高等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有重新选择专业的需要,寻求个人的发展是一个主要原因。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允许新生二次选择专业,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个人潜能的释放和充分、自由发展。

但二次选专业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在入学一年后,需要提交申请,本专业符合规定要求,再通过相应考试后才能转专业,而且不少学校的各个院系都有转专业的名额限制。

大学生就业难,结构性错位是主因

相对来讲,大学生在我国还属于高学历,但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495万高校毕业生中,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就业率仅为70%。据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去年增加64万人,但中国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加上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通货膨胀不如去年,今年的就业率可能还低于70%%这个数字。

然而在就业市场上却同时存在着大学生找工作难和用人单位招人难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是技工荒。一位政协委员曾表示,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而从一定意义上,又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的结果。市场需要的是包子,学校送出的却是蛋糕。高校生产的产品不是市场所需要的,这产品又怎么会有销路?

成功就业取决于自身综合素质

从学生的未来角度考虑,专业的选择要比学校的选择更重要,应该在考虑专业的前提下选择好学校。专业是学生将来一生的职业,甚至是事业,是必须经过慎重选择的。

人必须要有一技之长。这句话里面的技恐怕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但当现在的学生就业时,却发现专业似乎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但这并不是对毕业生的要求降低了,而是要求他在拥有一技之长之外,有更多发展的能力。人才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都提高了。知识广度上,表现为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光懂得一门知识、掌握一门技能的人已经不吃香了,需要掌握多种技能和全面知识的人才。一个从事国际贸易的员工你要精通国际贸易、国际经融、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还需要有很高的外文应用能力,懂得外国的风俗习惯,有很强的沟通能力。知识的深度上,就是要求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很肤浅的知识,对每门课程都应该深入钻研,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考试和书本上的内容。

据统计,一个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用的上的只占10%左右,其余的90%在毕业时已经过时。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而且专业因素在毕业时、甚至是入学之时已经既成事实,个人已经不太容易改变了,能够把握也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了。

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张毅曾说:我们对成绩挺看重的,但也不会只看成绩,我们还会看他的综合素质,譬如有没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诚信度;再譬如,他有没有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有没有很强的和别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有没有做志愿者的经历,有没有主动去帮助别人的经历,这是我们考察他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

某体育大学一位副院长曾经骄傲地说,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很少找不到工作的,而且就业面也宽。他们浑身充满了旺盛的精力,在精神面貌上就给招聘单位留下了好印象,干什么都有本钱。事实确实如此,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客观条件。这正是非专业因素重要性的一个体现。

“90后”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指导


90后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指导

调查显示,90后的大学生职业发展道路主要集中在行政事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服务。

对此,记者概括了三条通道:一、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做一名管理者,通俗地说就是做官.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面是做一名经营管理者,通俗地说就是做老板.三、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做一名专业技术工作者,通俗地说就是做专家.

90后的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在测试自己的能力倾向以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确定自己将走哪条通道,是想做官、做老板,还是做专家,然后根据各通道的能力素质要求,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实践方向,为成功就业打好基础,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明确方。

90后职业生涯设计

有三条基本通道

做官:当公务员或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如果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考公务员,或者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那么在校期间就必须要做以下功课:

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入党,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是积极参加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科协、学生社团等各级组织。在组织内部,认真工作,学会与人相处,学会面对和处理各种矛盾,学会协调平衡各方关系。

三是广泛学习有关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会议、报告,熟悉了解各种社交礼仪,熟悉了解国情、民情,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

做专家: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如果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当专家,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那么在校期间必须要做以下功课:

一是认真学习专业课,每门专业课都要争取考高分,力争获取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最好读到博士。

二是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尽早介入科学研究,熟悉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是积极撰写专业论文,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学科竞赛,并在其中获奖。

做老板:自己创业

如果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当老板,从事经济商业活动,那么在校期间必须要做以下功课:

一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做兼职,或者去打工,熟悉了解企业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增加感性认识。

二是尝试创业实践,在校期间可以尝试摆地摊、推销产品,或者开一家小店,自己创业,及早体验创业的酸甜苦辣,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从宏观上、理论上为运作大企业搭建知识框架。

三是广泛积累人脉,与学校老师、企业老总、同学好友保持良好关系。学校老师特别是有较多科研项目的老师,其科研成果可以经自己包装上市;学校一般都会聘请一些着名企业的老总到学校做兼职教授或者做演讲,要努力抓住机会,学习他们的经营理念,最好能与之建立起较好的友情;此外,大学同学可以是自己以后创业的伙伴和经营的战友。

当然,值得提醒的是,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要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如果为了当官、经商等,在校期间只是集中精力、资源去从事相关的实践和锻炼而忽视了专业的学习,多门功课挂红灯,毕业时没有学位证,甚至都不能正常毕业,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90后"大学生进校门就该职业规划


还在他们踏进高校之前,首批9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和80后、70后的大学生有什么不同?他们是否真的是强调自我、缺乏责任心、理想信念的一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批大学新生思维更活跃,想法更独立。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希望人们不要硬生生地给他们贴上另类的标签。

开学第一件事装空调

还记得到学校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记者问浙江大学人文基地班08级的新生赵怡和她同寝室的4个女生,她们全是1990年出生的。

装空调!4个女生几乎异口同声,然后立即反问:夏天这么热,没空调怎么活啊?

这种情况在今年的新生中非常普遍。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学生宿舍,阳台上满眼都是空调室外机的影子,而这样的景象在往年并不多见。在紫金港校区学生宿舍丹阳6幢,朝南的60间宿舍里,有51间都装上了空调。

往年也有新生会在开学初装空调,但没有今年这么多。90年代出生的他们,生活条件普遍比以前好,成为草莓一族也是难免。浙大竺可桢学院辅导员沈律明这样评价他接触的第一届90后新生。他口中的草莓一族,曾经是专属于80后的代名词,如今越来越频繁地被用到了90后的身上。草莓很漂亮,但很娇贵,不能磕也不能碰。沈律明说。

入学装备高达上万元

小静是宁波诺丁汉大学金融财务专业的新生。虽然家就在杭州,但报到时,她的行头还是多得有些夸张:两个旅行箱、三个旅行袋,其他还有大包小包一大堆。

IBM的手提、三星MP4、佳能数码相机、DHC净白修复套装、香奈儿No19香水翻开大包,里面的高档货多得让人吃惊。

女孩子从十六七岁就应该开始保养,我读高中时就开始用这些东西了。小静说,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找工作面试什么的,机会才会更多啊。

手提、相机什么的,她的同学也都带了,我想这些东西现在也不算太稀奇了吧。小静爸爸大致算了一下,新学期为女儿准备的新行头,花费大约超过2万元。

而这样的装备在90后新生中非常普遍,一个新生进校时的装备花费,就差不多要1万元了。

爱花钱、会花钱,才更有动力去赚钱。90后新生的消费观、理财观也很独特,他们认为,花父母的钱是理所应当,但花自己赚的钱更安心。

读大学了还跟父母要钱,好像有点丢脸。小顾是浙江工商大学08级的新生,还没开学,他就和朋友一起在淘宝上开了家服装店,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一千多元。

上学后我会考虑去做点兼职,尽量花自己赚的钱,这样心里会更舒坦,也会让自己慢慢独立。浙江工业大学的何花同学这样告诉记者。

还没开学就和同学混熟了

还没开学,一些90后新生已经在网上互相打得火热了。08东方财经学院,是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08级新生建的一个QQ群,虽然群里聊的都是一些琐碎事,但不少90后新生在这里找到了组织。

填完高考志愿后,我第一件事就上网找学校的信息,这个群是我无意中发现的。若离(网名)是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08级英语系的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正式成为了这个群的一员。几十天下来,若离已经跟准同学们混得很熟了。

以前听说大学里的同学都各管各的,但我已经在群里认识很多新朋友了,有同专业的,也有外系的。若离说,学校规定大一新生不能带电脑,所以他们现在最迫切的任务,是赶紧找时间来个真人见面会。

08级的新生都很活泼,尤其是男生,会非常主动地跟老师、学长打成一片,不像我们以前那样,看到老师都要紧张半天。浙大生工食品学院07级的姚同学,是08级的学长组中的一员。小姚说,现在每天耳边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自己所带新生那一声声学姐的称呼:经常会有新生打电话过来,问一些住宿、选课和分班的问题,感觉他们有着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愿望。

刚进校门就有职业规划

这一届新生比80后更活泼、更有想法,展现自我的愿望也更强烈。在有10年辅导员经验的浙大求是学院李金林老师眼中,90后新生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规划意识。

他们的思维特别活跃,有时候讲话我都跟不上他们的节奏。闫啸是浙大求是学院丹阳青溪学园的辅导员。出生于1984年的他是典型的80后,但面对这群今年刚入学的90后新生,闫啸也有些招架不住。

才接触了没几天,我就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这届新生对未来有非常清晰的规划。将来要选择什么职业、要不要出国,这些我们读书时大三以后才会考虑的问题,他们现在就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想法了。因为刚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闫啸忍不住拿自己跟这届新生做起了比较,但面对90后新生们的早熟,闫啸还是自叹不如。

90后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90后的人已经开始学校步入社会了,意识的转变永远滞后于身份的改变,我身边很多同学的生活关键词仍然被游戏、大片、非主流占据着,这本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过那一段年少轻狂,不过我希望各位同学在10年以后不要为自己没有把握而后悔,所以做一个有目标的人非常重要。所谓的职业规划其实说白了就是为自己的将来定个目标,然后分步实施。做计划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打个比方:玩游戏很爽,为什么,因为有目标,我要升级,我要某某装备,我要把匪全部杀光,我要爆头.....,为了这些目的,不断的挂机,不断的练习,不断的PK,枯燥吗,累吗,不!我要升级后的成就感,所以有了目标,做事才有意义,才不会成为行尸走肉。

那我们来看看如何规划我们的人生:

职业规划定义:

职业规划也称职业生涯设计,它是指一个人对一生的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包括选择什么职业,在什么组织和地方从事这个职业在这个职业队伍中担任什么角色,在个人一生的发展阶段的职业变更以及为实现职业设计接受的各种教育和培训。

职业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

1、个人自身的因素:说白了就是我是谁,我性格外向乐于表达,还是默默无语喜欢钻研,我有冲劲,能挑战极限,还是有韧劲,能够坚持到底,还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另外就是自己的现有条件,技术的专长在哪里,短板在哪里,英语如何,沟通能力怎样,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评价非常重要。

2、环境所提供的发展条件的因素:我周围的资源是否能够让自己弥补不足,发挥特长,有没有机会锻炼自己,最近很多同学看到青鸟学社各个活动有很多想法,有的跃跃欲试,有的驻足观望,还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是好事,可是为什么不尝试一下,nike有一句广告语:just do it!,做事是检验能力的唯一标准,我不知道是面子问题还是自信心问题还是简单的懒惰的心理,总之做事的机会就是成长的机会,否则将一事无成

将以上因素考虑清楚就可以着手做自己的职业规划了

职业规划步骤

1、首先确定一个务实的目标(通俗点说就是跳一跳能够得到的)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大学生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的工作太难找了,长安街从东走到西,没有一家企业要我。他想到长安街工作,想去世界五百强工作,没问题,但是自己几斤几两好像没有称过,我记得蒙牛的牛根生是个工商管理学硕士,但是第一份工作是黑河牛奶厂的养牛工人,一做就是五年。他把这五年的经历变成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然后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务实的目标是什么,很简单在IT行业找到一份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以此为起点,最终成为网络行业的技术专家,其实用一年多的时间能够从没有行业背景的人变为一个网络工程师或者运维工程师,还是需要很多工作要做的

2、然后将目标分解

目标完成是依靠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的,我们有些同学不知道明天干什么,今天下午干什么,是因为仅仅是一个大目标,没有分解到每一天,今天我要做一个VPN实验,明天参加学习部的集体备课,每一个小的事情都是支撑你完成计划的一个螺丝钉,一个螺丝钉没有了,机器不会散,所有的螺丝钉掉了一半,那机器就没法要了。

3、落实于行动

有的同学请假的理由真是让人匪夷所思:我大舅妈的二哥儿子满月我要去,我高中同学到北京玩我要陪,无语-_-,我反复强调的课程问题列表,到底听完课能解决几个,是解决不了不罢休,还是天气不早洗洗睡了,这么容易就放过自己了?那我们的职业规划就是一纸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入学开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入学开始

专家建议,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时开始,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应该思考个人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掌握这门知识,能到哪些行业和企业去,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这个职业,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教学安排和教材开始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一年级为试探期
二年级为定向期
三年级为冲刺期
四年级为分化期

大一的新生步入了象牙塔,在高三饱受折磨后一些新生计划着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到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但回顾今年学生毕业时的情形,看到更多的是大学生们 找工作 时的慌乱、艰难。学生们已经淡化了专业对口,不再关心户口问题,甚至对工资要求也越来越现实,但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 英语 不够好、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等还是对其就业产生影响。专家认为,其实 职业规划 应从大一做起,大学时期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应该人手一份

在一次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205位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少,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只学到书本知识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认识。而且对未来的发展盲目,没有规划。

白玲工作室首席专家白玲认为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决胜点在于长期的点滴的积累,有很多同学 找工作 之前会突击拿一些证书,有的同学很自卑没有骄人的成绩,其实,这些并不可怕,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没有注重有计划的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真正有发展潜力的素质。证书、成绩、丰富的经历只是 求职 的表面文章,真正的内功才是最后 面试 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这种内功是需要认真规划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四个步骤

白玲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分析,对数字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可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她说:一般的大学生抗压力能力,合作能力较弱,考虑问题深度不够,文字表达能力不佳。

其次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 职业规划 的顶点,或较高点也就是梦想,但要细化至具体工作,如毕业后进入国际知名管理顾问公司从事研究分析、咨询工作。短期目标设立一般是素质能力的提高,或有用证书或考试的通过和获取。

从试探期到分化期,四个年级侧重不同

大学四年制定行动计划,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讲:

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 留学 计划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了解相关规定。

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 兼职 、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 英语 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 英语 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从入学开始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且要根据实际条件具体安排。并且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确立适当的变通性。虽然是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职业规划也是个体的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

用我自己的话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意思就是: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如何通过你的学习与工作达到你的目标?

二、为何要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析自我,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可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在职业竞争中发挥个人优势。

(4)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5)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通过自我评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然后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

(7)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全面了解自己,增强职业竞争力,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建立在个体的人生规划上,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生活、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让生活充实而有条理。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简单步骤:

面试时候主考官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获得这个职位,你将如何开展工作?这就是你必须回答的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面对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未来的路在哪?如何找到我满意的工作?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有潜移默化的在心里想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也许这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意识。只要通过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就明确了。

(1)What you are? 首先问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这是自我分析过程。分析的内容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倾向、身体状况、教育背景、专长、过往经历和思维能力。这样对自己有个全面的了解。

(2)What you want? 你想要什么?这是目标展望过程。包括职业目标、收入目标、学习目标名望期望和成就感。特别要注意的是学习目标,只有不断确立学习目标,才能不被激烈的竞争淘汰才能不断超越自我,登上更高的职业高峰。

(3)What you can do? 你能做什么?自己专业技能何在?最好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自己的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同时个人工作经历也是一个重要的经验积累。判断你能够做什么。

(4)What can support you? 什么是你的职业支撑点?你具有哪些职业竞争能力?以及你的各种资源和社会关系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关系,也许都能够影响你的职业选择。

(5)What fit you most? 什么是最适合你的?行业和职位众多,哪个才是适合你的呢?待遇、名望、成就感和工作压力及劳累程度都不一样,看个人的选择了。选择最好的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就要根据前四个问题再回答这个问题。

(6)What you can choose in the end? 最后你能够选择什么?通过前面的过程,你就能够做出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了。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你做好了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的职业做出了准备,当然比没有做准备的人机会更多。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该遵守如下准则:

(1)择己所爱。从事一项你所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之母。调查表明:兴趣与成功机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

(2)择己所长。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而一个人一生中不能将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所以你必须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充分分析别人与自己,尽量选择冲突较少的优势行业。

(3)择世所需。社会的需求不断演化着,旧的需求不断消失,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新的职业也不断产生。所以在设计你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择世所需。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长远,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行业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再做出选择。不仅仅是有社会需求,并且这个需求要长久。

(4)择己所利。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幸福。所以你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预期收益个人幸福最大化。明智的选择是在由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变量组成的函数中找出一个最大值。这就是选择职业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则。

五、职业生涯规划小节提示:

通过以上的简单步骤和原则,个人就可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了。根据不同的情况,个人可以制订一个整体生涯规划,作为一个纲领性长期规划;或者制订一个3~5 年的生涯规划,作为一种发展的中期规划;或者制订一个1年的生涯规划,作为一个可操作性强,变化较小的短期规划。有了规划生活就有了目标。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尤其要注意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是同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是和个人追求幸福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要和个人人生目标结合起来,要把职业生涯和家庭、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大学生就业渠道变宽 80后渐成核心力量


近日,由世博集团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上海外服全国高校大学生职业辅导校园行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据悉,此次校园论坛是上海外服联合全国46所高校共同举办的校企合作,促进就业系列校园宣讲活动之一。此次论坛以大学生如何提前思考职业方向为主题,5位来自外企的资深人力资源专家与大学生在现场一起展开讨论。

大学生就业渠道越来越宽

早在今年5月,上海外服就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发布了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共同宣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上海外服还发起成立了由40名资深外企人力资源高管组成的上海外服全国高校大学生职业辅导团作为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义工讲师,深入高校,进行巡回讲座。

据了解,近期上海外服在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开展了校园论坛系列活动,此系列校园论坛的最后一场将于11月6日在同济大学举办。此次系列校园论坛上,来自上海外服全国高校大学生职业辅导团的资深人力资源专家不仅向高校毕业生面对面地传授求职面试技巧等,帮助毕业生和企业进行求职愿望与用人需求的双匹配。同时,把就业技巧和就业心理等辅导培训的对象前移到中、低年级的在校生,为其提供更多理论联系实践的实习机会。

据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监徐忠介绍,此系列项目运作至今,已有46所高校加入该基地,拥有12000家企业客户和32万名雇员的雄厚资源以及覆盖所有省会城市、直辖市及200个地级城市的全国性服务网络,每年录用大学毕业生近6000人。每年,上海外服还会在上海举办两场校园招聘会,帮助客户走进校园,帮助应届毕业生认识企业。

80后成企业的新生力量

专家表示,80后是企业的新生力量,闯劲十足,不少80后在企业已走进管理层,成企业的领导力量,而独自创业且事业有成者也不乏其人。有些人还会长期被派驻外地工作,独自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80后的大学生步入企业后,给企业注入了新元素,带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上海财大的校园论坛上,上海外服副总监徐忠以对80后的看法为引线,与华信惠悦咨询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暨首席顾问洪千淳、ADPChina人力资源总监李秀珍、荷兰合作银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人力资源经理陆劲英、斯必克集团亚太区总部招聘总监窦玉龙、凯捷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周剑波展开了讨论。

专家表示,80后作为年轻、个性、张扬的新一代,普遍学历高、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主动热情且多才多艺,尽管在求职中多少会伴有眼高手低的色彩,但整体的职业素质潜能都很强。但目前社会正进入完全竞争的市场化时代,工作经验无疑是很重要的,专家告诫大学生要尽量端正就业心态,多利用业余时间实习实践,尽早踏入社会了解社会。

大学生忽略专业 先就业后择业导致职业规划缺失


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学生占72.8%,选择先择业后就业的学生只有27.2%。这是8020人才网2009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的一个结果。由于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先实现就业作为毕业的头等大事。但是,这种先就业后择业的趋势,使得大学生职业规划显得越发无足轻重。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担忧,但对就业付出的实际行动却并不积极。2009年毕业生至今依然有56.7%的人没有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忽略专业对口

调查显示,就业方向比较明确的理科、工科及医科学生在就业选择工作时对专业的要求不再那么严,医科学生要求工作与专业严格对口的比例也不过3.5%。认为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最好与专业有一定相关性的医科学生比例为41.4%,工科学生为40.3%,理科学生为36.6%。

除了工科以外,基本上所有学科的学生认为将来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也没有关系的比例都超过了四成。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与专业有关的比例都比较低。相对而言,农科的学生比例较高,达到了13.1%,其余学科都不到10%。

8020人才网职业顾问表示,总体来看,近八成学生还是希望专业对口的,只是并不那么严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对就业形势的妥协,也有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迷茫。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等问题都比较难以找到明确的答案。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如何结合社会实际给大学生做职业规划指导尤为重要。

关注行业前景者只有一成

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对第一份的工作的期望,重点还是在于是否有发展前景。其次是行业前景,比例为10.7%。能够考虑行业前景的这部分毕业生,对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行业有比较清晰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显然有过比较成熟的考虑,但能够考虑到行业发展的学生还只占少数。

大学生自身也比较清楚面临就业时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近五成大学生认为在找工作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工作经验,比例为46.9%。近四成大学生认为个人定位不清晰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对于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而言,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比较清晰的定位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就业指导方面的辅助培训就变得十分重要。

职业规划比求职技巧重要

不过,随着就业形势一年严峻于一年,大学生意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调查显示,仅6%的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应该从毕业那年开始。各有三成的比例支持一年级、二年级或是三年级就开始职业规划。

调查显示,大学生最想得到的就业方面的辅导为职业规划辅导,比例达到了34.9%。用人单位的信息反而排在了第二位,比例为19.6%。专业出路排在了第三位,具体比例为14.1%,所学能所用还是大部分毕业生的希望。

在这些求职辅导的内容中,职业生涯规划得到大学生的极力认可,认为在就业阶段帮助最大的比例达到了53.2%。其次是职场工作技巧课程,比例达到39.9%。职业素质类课程与简历撰写与求职面试技巧紧跟其后,比例为36.3%和32.3%。

8020人才网职业顾问指出,大学生在低年级时比较难于制定出系统的职业规划,但在进入大学以后,应该逐渐形成一个大致的目标。如果选择就业,则应该开始有计划地考虑自己未来想从事哪个行业或者哪个职业的工作,逐渐摸索自己感兴趣做的事情和能做好的事情,及时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实习工作。在做职业规划前,大学生首先要明确一点:考上大学不是终极目标,只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是步入社会前最后一个充实自己的机会。

大学生就业规划论文


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一方面来自于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毕业数量的绝对增长,一方面来自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指导滞后,停留在只为毕业生提供单一的就业指导,缺乏全面的系统指导三是大学生对个人和职业了解不够,没有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据中国人民大学近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目前52.9%的高校在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仅为就业准备的就业指导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由于大学生很少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也很难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用于个人职业发展需求上。问卷调查显示,205位大学生中不知道、不了解职业规划理论的有125位,占61.3%。这种状况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2.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西方国家的就业指导从学生上小学开始,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即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其对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了解自我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丰富就业指导形式
传统的就业指导限于就业服务,侧重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等,强调就业观的重要性,属于被动的感知,很难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远离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应建立职业生涯咨询室,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咨询服务。职业生涯咨询是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网站,提供求职、择业信息,论坛交流等,引导学生根据职业规划的需要,有选择地利用网络资源。
  (二)规范就业指导的内容
常规的就业指导内容局限在政策性的指导,缺乏深入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 也不可能实施科学的就业指导。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基础上, 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专门的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与策略。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1.构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目前,大多数就业指导只针对毕业生,对非毕业生以及就业之外的环节缺乏指导与帮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对于大一新生,应着重就业形势的认知及职业生涯的认识和规划,对于大二、大三学生,应着重基本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对涉及就业方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技能。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接触社会。对于毕业生,侧重就业形势、政策、方针的宣传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做好就业前的心理调适,从容面对挑战。
2.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
大学生只有对自我进行科学的测评、客观的评价,才能冷静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确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因此,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通行的某些测评项目和方法,再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测评体系,教育和帮助学生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优势,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3.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理论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需要学校培养一支专业化和专家化的队伍,为学生提供符合个性发展需要的职业规划。一方面,要加强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程序,使其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引进心理学或从事职业研究的专业人士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些专业人士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指导,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制定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不仅是指导大学生如何找工作,而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个人特性进行职业选择,更注重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我潜能与创造力。因此,在当前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学习,在顺利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自己,贡献社会。
参考文献:
[1]徐献红,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经济师,2007.8
[2]赖新华,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第,茂名学院学报,2007.5
[3]摘自中华英才网
[4]杜生民,论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以上《90后大学生入学即关注就业信息》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大学生职业规划”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