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百态频道整理了各种职场技巧,各种职场故事。感谢阅读《用人单位希望职场新人“稳”字当先》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6月,不少毕业生已经找好了工作。一些用人单位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毕业生通常把第一份工作当跳板。不久前在一次用人单位研讨会上,九州恒润科技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应届生不踏实,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第一份工作干不长,这样的例子企业已经见怪不怪了。” 

半数职场新人不满发展空间 

一项“关于第一份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人认为第一份工作发展空间不大。郑慧在一周前离开了工作了一年的某小型机械制造公司,开始人生的第一次跳槽。“虽然月薪不低,有3000多元,但小公司管理不健全,倒闭的风险性较高,再做下去没什么出路,与其等破产时灰溜溜地走,还不如趁现在还稳定的时候跳。”郑慧说,现在已和3家企业联系过,而这次择业她更看重企业的实力是否能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像郑慧这样认为第一份工作发展空间不大的在调查中占了56%,可见职场新手刚“上路”时还不大会选择,但很快就学会持“战略”眼光择业了。 

在“对第一份工作不满意的原因”的调查中,虽然“薪水低”占20%的比例,但排名在“发展空间不大”之后,位居第二,调查中,有60%的人认为第一份工作薪水与期望值差不多,认为薪水比期望值低很多的只有28%,认为薪水比期望值高的则占12%。对薪水的重视率降低意味着人才在择业时趋向理智,受金钱“诱惑”更少。刚进一家医药器材公司做销售的小马现在底薪才1000元,但他仍勤奋工作,他说他的目标是部门经理,“刚开始薪水少点无所谓,努力两年,手上有足够多客户,做出成绩就能升职了。” 

调查显示,职场新手在一年内更换第一份工作的占36%,考虑在两年内跳槽的占28%,有24%的人认为工作3年或者更久再换岗为宜,此外,有12%的人在半年内就有跳槽的打算。 

两大原因促使新工作难“稳” 

从事IT业的Thomas说毕业3年来连自己都数不清换了多少个工作了,觉得不合适就跳,有时甚至工作不到一个月就走人了。他自己坦言是当年毕业的首份工作定位不清,导致日后的接连跳槽。 

“你先到这个企业挂个名,稍后再作别的选择……”这样的话语成为各高校老师们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常用语。一到大四毕业前夕,高校就业指导处的老师们纷纷铆足了劲,想尽法子帮助学生落实就业单位。 

北京一些高校就业处的老师坦承,让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确成为高校目前推动学生就业的有力方式。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高校来年招生的“招牌菜”,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张“名片”,作为“门面”,高校大多给就业办下了硬任务,而追求高“就业率”也为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缺乏职业规划留下了隐患。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刚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大多心态较高,干一段时间后,发现与自己的理想有一定差距时,就会不计后果的跳槽,而没有一定的长期发展规划。 

应届生职业发展还需“稳”字当先

企业建议:增职业生涯设计课 

不少用人单位呼吁各大高校,能不能增加一个“职业生涯设计”课程。他们表示,其实,大学生们在技能、技巧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在心理方面应该增加课程。高校应帮助大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划。当毕业生找到首份工作后,也应先踏踏实实干上两三年,做出一定成绩再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打算,而不要轻易否定一个用人单位。 

高校回应:企业参与高校的就业教育 

现在有一些新的辅导理念,一个是全程就业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让学生接触社会,有一个职业规划,有一个职业的准备,然后在大三、大四时好好地培养自己,企业可参与到高校的就业教育里面来,达到共赢。 

专家支招:大学生要为自己的前程买单 

某就业指导专家说,大学生是自身就业问题的主要当事人,不能过分依赖外在环境。大学生在入学时就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前程问题,提早关注并准备就业问题,抢在毕业之前把就业问题解决好。在就业观念上还要向更加自强自救方面的转变,提倡以稳为先,因为没有人会为你的职业前程买单。(完)

ZC530.com延伸阅读

用人单位和大学生都为招聘愁


12与24日上午,“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冬季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暨劳动用工招聘会”在芜湖市弋江区科创中心内举行。高新技术开发区内35家企业提供了3660个岗位,吸引了5100多人进场,可是总共只签订了600余份就业意向合同,招聘方大喊“吃不饱”。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包括“中集瑞江、盛力制动、问天量子”等规模以上企业在内的35家企业,将招聘展位从一楼一直摆到了2楼。“我们企业是生产羽绒服的,入冬以来订单多得做不完,就准备多招些人手扩大生产,可是没想到现在连招工也这么困难,一上午只有十几个人递交了应聘资料,且大多数不愿意到一线当工人!”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某知名服装企业的现场招聘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更少,只收到了6份简历!现在到处都在说大学生就业困难,可现成的工作却没人来干,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是怎么想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现场招聘人员满脸疑惑。

“老师通知我们今天上午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一场招聘会,我就跟同学一起过来了。可是看了一圈,岗位虽然不少,但中意的实在没几个,大多数都是招聘一线产业工人。家里人省吃俭用供我上大学,总不能我还去当工人吧!”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孙同学如是说。“就业我当然要慎重一点!上大学,学费、生活费每年要花掉一万多元,家里人还指望我能当个白领,在城市扎下根来,再把因上大学而借的钱还了。当一个普通工人,连自己日常开销都无法维持,我实在不愿意毕业后还要靠父母养。”来自我省阜阳农村的季同学对于就业有些无奈。

据芜湖市弋江区人力资源市场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回暖,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企业用工需求增长明显,人力资源市场甚至组织了一批相关企业远赴我省的灵璧、太湖、枞阳等人口大县招人,但效果均不太理想。本次招聘会,人力资源市场除了告知芜湖市高校园区的8所高校,还与弋江区劳动保障局联系,引进一批社会求职人员,但招聘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目前,出现的“岗位在等人,人在挑岗位”的现象,与去年同期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不少企业颇为头疼。

职场理财稳字当头


 民间借贷第三方理财在盘活民间资金的同时也将百姓理财推向了一个高潮,职场人士更是欣喜。

随着机构数量的增加,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收益也愈发成为了机构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手段。那么百姓理财是否将高收益放在首位?除了收益还应注意什么?投资理财信息咨询专业人士提醒:理财应稳字当头。高收益总是伴随高风险高收益始终是理财产品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随之而来的高风险。百姓理财毫无疑问应该将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专业人士李先生反复强调,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任何的投资都会伴随着风险,且收益率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选择民间借贷理财模式的投资者应该注意两点:第一,认准正规资质的民间借贷第三方理财机构;第二,挑选适合自己的稳健的投资项目。在民间借贷兴起的两年中,第三方机构数量迅猛增长。投资者看到了一个现象,大街小巷都有新的机构窜出,且分支机构迅速扩张。在如此众多的机构中,如何选择成为了一个难题。业内人士提醒,首先要看机构是否具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明等基本资料;其次,要看机构是否严格执行规范的流程、是否拥有专业的风控团队。一般来说,第三方机构会在输入投资者资料后自行选择出适合投资者的项目,但投资者也不能掉以轻心。李先生说,必须先看看项目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核,如果条件允许,投资者最好到项目现场进行考察。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张先生已经在秭彦投资参与过两个项目的投资了,这一次,因为觉得项目不错他决定将自己所有的闲置资金都投进去。但理财顾问并不建议张先生这么做,虽然都是闲置资金,但我们也并不建议投资人将所有资金投入一个项目,这样会增大投资风险。面对当下众多的理财投资机会,投资者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合理配置自己的闲置资金。且投资活动难免会出现风险,有亏有盈属于正常现象。投资者大可不必为一时错过部分高收益产品而感到懊恼,要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理性看待理财投资,进而养成健康的投资习惯。同时,投资者在选择项目签订合同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限制条款、风险提示和赎回条件等关键信息,并仔细确认是否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等相吻合,避免因一味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对项目本身的了解和把关。

请不要成为用人单位避之不及的求职“奇葩”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某知名招聘网站举办的微访谈活动。到了在线提问环节,出现了诸如“自己长相不够好看,公司会在意容貌吗”或者“请老板解答,我已经拿到了很多技术证书,能不能来你们公司参加工作”,再就是“听说外企现在业绩普遍不佳,请问贵公司是不是一年才能涨一次工资”之类的问题。

对于提问的同学,我想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答复他们:“能不能好好的呀?”毕业生求职是从应聘准备、投简历、笔试、面试、接收offer到办理入职等各环节的总称。在此过程中,大家能见到不少“奇葩”的公司和“奇葩”的面试官。作为求职者,你不能要求面试官统统表现得很有专业水平,你只能让自己尽可能的正常一些。

在校园招聘过程中,我见过很多简历写得应付了事,一份简历一气投几十家公司的情况。甚至有些简历的照片,赫然是大头贴或者美图秀秀的产物。在笔试中,我也不止一次发现有人偷偷拿手机查答案。面试时,我还见过有毕业生直接拿着简历,让面试官现场指出自己简历有什么问题的。我的同事还见过头上戴着大蝴蝶结发夹来面试的,更有接受offer后,将其作为保底,入职三天就推说生病要离职的。

你觉得这样做真的好吗?

无法界定成功的求职者具有哪些素质,毕竟一同的岗位特点不同,对人的要求也不同。可至少有一点是共通的——请保持专业。具体来说,就是待人接物表现得礼貌有分寸,对应聘职位也有充分的见解,实习经历也能吻合。有分寸的人,能够让人放心;而有相关经验,则能使人在工作中尽快上手。

当然,在通往专业的道路上,往往会有人矫枉过正。

有一次在会计师事务所等朋友下班,恰好遇到几位来面试的应届生。男生西服领带,女生职业套装,脸上带着或精致或尽力精致的妆容。很多人手里提着袋子,里面装着刚换下来的便装。有些女孩一出门,就赶紧把高跟鞋换成平底鞋。其实在面试时保持穿戴整洁并不等于千篇一律和自讨苦吃。昔日我求职时,只是穿了一身比较正式的长裤短袖和平底皮鞋,去参加了东家前后四轮的面试。穿着舒服能让人行动自如,发挥正常,不会显得拘谨和刻意。

另外,在面试正式开始后,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新人回答提问的答案和求职指导书上的如出一辙。问及“职业规划”,答案一定是“要努力工作,不断寻求突破,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问及“大学活动经验”,答案保准是“作为学生会干部,我组织了多少场活动”等。不仅如此,按照所谓职场专家的指导,有人回家后会给面试官写道谢邮件,若得不到回复,则会再发一封邮件询问前一封是否收到。

同学,可以真实且淡定些吗?

于毕业生而言,找工作是件长期准备和积累的事。从高考选择专业起,理应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进入大学后,首先要学好专业课知识,这是一种基础性的准备。如果连专业课都学不好,那么以后的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实在令人担忧。课外时间,我建议大家选择地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无非有三种功能:一是发挥个人特长,提高组织协调查能力;二是提高社交能力;三是让年轻人更早地接触真实的社会。事实上,大学里能满足这类功能的社团数量十分有限。对于社团质量的精选和比较,往往比参与本身更加重要。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期待在一起,会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未来。大三时,利用假期进行实习是上佳之选。在实习过程中,个人对公司运作会有初步的了解,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类别。在大三的下半年,应尝试去听一些企业的校园宣讲会,从中获取企业需要的人才条件——该练英语的练英语,该考专业证书的考专业证书,并对企业的微博、微信和官方网站保持持续性的关注。等到大四时开始全力以赴找工作,做好简历,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位进行投递。以上方法,在研究生时期依然有效。

当然,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的气质和人品吧。因为这不仅决定一个人能进入什么样的公司,还能决定,他在公司将来能走多远。

不过无论是否应聘成功,都不该太被情绪左右。心仪的职位最后没选择你,可能因为你不合适,可能因为招聘名额突然冻结,也可能因为其他因素。常规情况下,既定的结局不会因为你的争取有任何改变。每家公司,每个老板,都有其偏好和选人的侧重点,招聘中还有无法预知的各种突发事件。不到最后签订合同的那一刻,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落选的话,你只需重新上路,寻找真正适合你的地方。

我听说过一个惊悚的故事。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参加完某知名IT公司的校园宣讲会后,想进入该公司,却被对方告知,适合她的岗位今年并无招聘计划。于是她在夜里坐火车到北京,请求HR破例录用她到临时岗位,次年再转岗。

那家公司最后是如何做决定的,我不知道。要换作我,肯定是不敢答应的。这个故事连东家的销售人员听了都害怕——太拼、太认死理的人不好驾驭。说到底,强扭的瓜不强。这么执着的事,我只在老电影里看过,那部片子叫作“秋菊打官司”。(完)

BBS热帖讨论:

如果你是老板,什么样的员工你坚决不会用!

下班后用人单位强制员工做这些事情,你有权说NO!


关于加班前有996,后有007,但今天,编辑想谈的话题是单位下班后的聚餐是否属于加班?除此之外,利用公休日开展团建活动、强制征用朋友圈、下班后是否应回复微信也引起社会热议。企业到底有没有权力要求员工做这些事情?员工是否可以向企业索要加班费?下面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搜集相关信息整理出的结论,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强制性”聚餐必须参加吗?

目前,企业晚餐是否属于加班,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加班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

在此基础上,企业在法定休息时间组织活动也应当按照自愿参与原则,如果硬性要求参加,就属于加班。职工有权要求企业依法给予补休或是支付加班工资。

企业可以强制员工转发朋友圈吗??

随着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发展,生活与工作的交接点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强制要求职工在私人社群、朋友圈分享工作内容,还要求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也要转发。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如果职工在签订合同时,合同中规定的工作内容与企业的活动宣发相关,那么,企业要求其发朋友圈的行为就是部署的一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职工有义务完成。

如果员工的劳动合同中并没有相关的职责义务,那么,企业就无权强制要求员工进行该操作。

下班后的工作微信必须回复吗?

下班后,员工是否有义务“随时准备”及时收到指示、通知和回复?如果需要很长时间,是不是算是隐形加班呢?

有关专家认为,从理论上讲,员工有权在下班时间拒绝雇主下达的工作指令。

至于下班后通过微信工作算不算加班,根据有关规定“劳动者要求加班费的,对加班事实的存在,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目前,许多单位实行加班审批制度。只有企业批准的延期工作才属于加班。但是,如果企业在员工下班后安排工作,并明确要求员工在明天上班前完成工作,这一要求显然要求员工利用下班时间完成工作,这应该属于加班。”

企业能强制员工做早操吗?

现实中,有些企业把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工作内容,例如要求员工提前到公司做早操,这是否合乎情理呢?

《劳动法》中只对工作时间做了规定,并没有对工作内容进行解释,上班前做早操是不是延长了工人的工作时间,劳动部门难以界定。但如果是因为员工不参加早操,公司以扣工资的方式进行处罚,劳动监管部门应进行调查。

用人单位能直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间劳动关系的证明,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各项权益及义务的具体保障,因此用人单位在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天,就应该与其签订合理的劳动合同。那么如果用人单位想要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在满足哪些合同解除条件时,可以直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呢?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录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如果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和标准,双方将继续履行所订立的合同;如果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和标准,或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合同中规定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就可依据规定解除与该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终止双方的劳动关系。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为规范生产经营过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制定的内部规定。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规章制度能够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并对用人单位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如果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用人单位可以依法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严重失职,徇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用人单位在依据这一条作出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决定时,必须同时掌握两个标准:一个是劳动者的“失职”、“营私舞弊”必须是严重的;另一个是劳动者的行为必须对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对劳动者不严重的失职行为或者未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用人单位不能依据该规定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在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已经不能再从事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即使劳动者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或者被人民法院免予刑事处分,但因其行为性质的严重性已经超过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前三项情形,故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

从某些角度来说,劳动合同确实会比较偏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的利益就要受损。如果劳动者满足以上条件中的任意一条,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或给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损害的话,用人单位就可以单方面直接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免造成用人单位自身利益的受损。

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吗?


在职场中,一些用人单位担心员工不能过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是很麻烦的事情。亦或者,认为办理社会保险就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内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等试用期通过正式录用之后在缴纳社会保险。因此,只与员工签署单独的试用期合同。

那么,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吗?小编整理相关法规,欢迎有需要的小伙伴阅读参考。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根据该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试用期不成立,该份单独的试用期合同就一份期限为试用期期限的劳动合同。

这样做有什么法律风险呢?

第一,试用期不成立,就不可以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比较低,有明确细致的录用条件,告知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存在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相反,要解除正常的劳动合同对规章制度和程序的要求很高,很多情况下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操作不当,还有可能要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的两倍)。

第二,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其实就是一份期限为试用期期限的劳动合同,就是一份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再签订一份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总计就是签订了两份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到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就符合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条件了,这时劳动者要求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必须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因此,用人单位要消除误区,不要与劳动者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

年会礼品最受欢迎 职场新人希望中到爱情


调查:礼品“折现”最受欢迎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一项国外调查显示近75%的员工希望年末福利是直接发现金。此外,62%的员工渴望涨薪,32%的员工希望能有更多带薪假期。这一消息在微博上也引起了热议,很多人都力挺年会礼物直接发现金的说法,还戏称“万般皆下品,唯有"折现"高”,更有甚者还建议取消年会,将举办费用均摊分给每个员工。

晨报也在日前发起了一项投票,评出“心中最想得到的年会礼物”,在10个年会礼物的选项中最多只能选择3个,共吸引了2788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显示,“现金”以80%的得票率独占鳌头,“出国游”和“七天的带薪休假”也分别以39%和23%跻身三甲,“实用家电”和“体检套餐”则不幸垫底。

老员工:讲乐惠,实用最好去年年会只抽中一张“40元面包券”的赵先生参与了晨报发起的投票,最终选择了“现金”、“iPhone 4S”和“升职一级”。“我最近想买iPhone4S和一台台式电脑,而我妈想买个i-Pad2,我觉得年会奖品是这三样之一都挺好。”不过他同时表示,在价格相同的前提下,自己还是会优先选择现金,“毕竟人民币是最实惠的。”

“如果不考虑得那么物质的话,带薪休假和实用培训也很不错。”赵先生认为带薪休假在保证了温饱问题的同时还能拓宽视野,而类似于学车或是公费读研等培训更是欢迎,“可以给自己的竞争力加分!”赵先生总结出年会礼物应具备流行、实用和易于转手三大元素,“否则哪怕抽中了大奖也是累赘,比如不常用的家电。”

同样是选择带薪休假,李阿姨的理由却让人感动。由于所在单位的效益并不好,年会都只是简单聚餐罢了,李阿姨并不奢望能抽中价值昂贵的礼物,就希望多几天带薪休假,好有更多时间陪伴儿子。原来李阿姨的儿子工作在外地,一年难得回家几次,她希望能利用休假的机会多去看看儿子,“我年纪大了,不贪图赚大钱,就希望一家人健康平安。”

“公司年会抽到的大奖奢侈品品牌的丝巾一条,价值5700元。但我实在不喜欢这个东西。个人觉得现在除了名媛明星,应该没什么人围丝巾吧。”谈到很“累赘”的年会礼物,网友“pegeric”简直一肚子怨气。由于没有发票,不能转手卖出去,送人又觉得太夸张了,而且收礼的人也同样可能觉得是负担。

刘小姐告诉记者自己收到过最“鸡肋”的年会礼物是一台三明治机。“三明治一般只用切片面包做就好了,专门用三明治机实在太麻烦,印象中只有对西点很讲究的人才用。”刘小姐最终选择出售处理,可是由于少人问津,几乎是“有人出价就卖掉了”。

如果说鸡肋礼品让人无奈的话,那么山寨礼品就有点让人愤怒了。“我不止一次收到三无产品和山寨大牌礼物了,包装和质量都很次”,柴女士觉得年会礼物无所谓价值多少,但是一定要让人用得放心。

职场新人,希望“中”到爱情记者采访了多人后发现,现金、i-Phone等实惠的年会礼品多为老员工的选择,职场新人的选择则更浪漫。“年会是一个总结过去一年的机会,对于我来说,工作太忙让我把个人感情问题放在了一边。所以在此辞旧迎新之际,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很好的氛围,让自己跟关注已久的异性相处,为新的一年制造一个美好的开端。”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小沈从事会务方面工作,平日里繁琐的工作流程没有留给他太多私人时间,于是自己的感情问题也就耽搁了下来。今年将是小沈第一次参加年会,他希望能有一个跟心仪的异性好好沟通的机会,找到“喜欢热闹、独立、体贴”的另一半。

招聘者希望看到的简历


如果充分利用简历的话,它可以成为一种灵活的营销工具,它不仅能在你找工作时派上用场,而且可以在两次求职之间帮助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写一份简历迫使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它是你最佳业绩的样本的储备库,一旦雇主需要随时可以动用,并且可以用之于对当前的工作进展进行评价,以及为绩效评价和晋升做准备。

在大多数情况下,招聘者都希望看到的简历既简单又简短。如果有一大堆简历需要你去处理,难道你不希望它们这样吗?“如果简历超过两页,我就不打算读它,”阿尔斯通。盖德尼说,他是亚特兰大目标营销体系公司的CEO,“我顾不过来那么多。”

招聘经理希望能够轻易地追溯你的工作和教育经历,希望找到证据以证明你能够干好工作,不希望看到工作经历中有无法解释的间断或任何使他们警惕的问题。就这么回事。

那么,在这些条件限制之下,你又该如何行动从而使你脱颖而出呢?对你来说,关键是要用详细说明代替异想天开。很多简历的不足之处在于只是干巴巴地陈述所做过的工作,以及空洞地宣称自己所具备的竞争力。招聘者希望看到事实和数字,这些使他能够放心地把办公室的钥匙交给你。我所见过的大多数简历都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以证明自己所取得的业绩。声称自己在某某方面有良好的记录当然很好,但是任何其他人也可以这么说。招聘者又怎么能够凭借简历分得清谁是真的谁在吹牛呢?

假如你是招聘者,你会喜欢下面所描叙的哪一个:

A.高效率雇用,有策略地培训,经济有效地监督,及有针对性地激励下属。

B.在担任小机械部门经理的两年中,我发起了一个成本控制计划和一次高强度的销售培训活动。结果部门的销售额增加了25%,同时成本下降了10%。

如果你选择A,请立即停止阅读本文,去找那种简历作者。如果你继续读本文,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通过了大话空话这一关。

《用人单位希望职场新人“稳”字当先》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职场新人礼仪”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