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一代宗师》的生涯启示》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因为打小喜欢武侠的缘故,再加上对王家卫和梁朝伟的期待,在《一代宗师》首映的当晚,心痒难耐地看了午夜场。

王家卫的风格。优雅的画面。时空的沧桑感。意味深长的机锋。心神恍惚中,听见章子怡扮演的宫二小姐叹道:“我爹告诉我学武有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看完电影,凉风一吹,我缓过神来——见自己,就是宫二说的“不迷不成家”;见天地,就是心里要装得下世界;见众生,就是要把在人生中学过的回馈众生。这三个阶段是“一代宗师”必须达到的境界,否则你就只是“高手”,而不能成为“一代宗师”。这不也是职业生涯的三个阶段吗?要成为生活的高手,我们也要在与职业的适应、妥协、对抗、接纳和改变中,塑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格局。

“见自己”

从学校到职场,从“靠父母”到“靠自己”,生存是第一要义。为了生存,我们要面对适应职场、提升能力诸多挑战。在这磨练中,我们更加认清了自己。

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不愿去“对口”的工程局跟钢筋混凝土打交道,于是来到北京,找到一份广告创意的工作。当时月薪只有600元,如果不是同学帮忙,很难在北京立足。那时候我在专业上是刚入门的菜鸟,又对职场规则人情世故都不大懂,不免遭同事鄙视。好在不怕吃苦,勤能补拙。记得有段时间,自己经常下班后带着个马扎去西单图书大厦看书,直到打烊再坐公交车回来。通过阅读,我结识了一些广告行业的精神导师,比如大卫·奥格威和乔治·路易斯,让我形成了自己对广告的信念。另外,也通过在实践中的摸爬滚打,掌握了广告文案的基本技能。其间在职业中的几次动荡,也让我越来越坚守自己的价值观。那段时间虽然生活艰难,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特别怀念。

在“见自己”的阶段,我们会在与职业的碰撞中看到自己、挑战自己。我们会经历厌倦、焦虑、失落、迷茫等各种情绪,还要挫败感,并使自己的心智得到磨练。正如《哈佛幸福课》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所说:“学习失败,在失败中学习。”

“见天地”

度过了“见自己”的阶段,我们会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同时家人的期望和生活的压力也让我们无法安于现状,希望走得更快更远。

我是一个偏内向的人,自己的“内省”多过向外的“沟通”,加上成就动机不太强,所以“见天地”比较晚。即使在专业上有所提升,也都来自于看书和网络,跟广告圈的同行交流较少,也没有去主动寻找导师。这让我错过很多进入跨国广告公司的机会,视野也局限在自己的工作范畴内。

09年参加新精英的职业规划班,我是第9期的学员,这个经历是我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认识了不同职业的朋友——有在NGO工作的人,有销售,也有培训师。

这些经历让我开始思考,除了广告之外,我真正希望做的事情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新精英当教练(也因此结识更多不同的人),讲公开课,参加生涯导师班,然后成为了一名职业规划师。这是我的职业生涯中一次比较大的转变。与此同时,我也因为一个特别的机缘接触到了舞动治疗。

在“见天地”的阶段,我们需要探索那些未知之地,让自己的视野更广;我们需要主动找机会跟一流的高手“请教”或“过招”;我们需要整合自己的才干、技能、知识和资源,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去攀登自己的“珠穆朗玛峰”——有些人会成为专家,有些人会成为管理者,有些人会选择创业,也有些人会选择在职业外发展新的兴趣。

“见众生”

在“见众生”阶段,我们开始关注“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往往来自“己所欲施于人”的使命感。比如,我的新浪微博ID是@人生可以再设计。这既来自我对人生的感受,也希望能激励更多的人。

这两年在新精英做职业咨询,让我有机会与很多不同的来访者一起工作,他们中有些人比我更坚强,有些人比我更智慧,有些人比我更有勇气,我能看到他们内心深处闪耀的光芒,以及他们为成长付出的努力。所以,近5年,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活出自我,并帮助人们活出自我。

在成长为一个舞动治疗师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更多人生的苦难,更看到了在人的身体中所蕴藏的“改变”的力量。因为人性是相通的,所以“见众生”,也让我更深地“见自己”。

关于“见众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你做什么事都不会失败,你更愿意用自己的人生做些什么?

Ps:为了拍这部电影,张震苦练“八极拳”,并拿到了全国冠军,我在想我在35岁之前,也可以学习一种武术,并去参加竞赛。这个新的梦想的产生,也算是一个宝贵的收获。

zc530.cOm编辑推荐

[征文]未必一见钟情,却可日久生情


一、与新精英擦肩而过

我 和新精英最早的相识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了,那个时候我在和君咨询实习,在和君咨询的论坛上看到了过古典老师去和君咨询做讲座信息,职业规划这个话题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我记得我还百度了一下当时新精英的主页,那大概是新精英最初创立的时候了,印象中主页上只有两三个老师的介绍,与今天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印象 中古典老师放的还是那张也许他自己很喜欢,却已经被无数学员说过没有本人帅的照片,或者这也是种策略,真人比本人更帅容易让人有好感,呵呵,不得而知,年少无知的我,在那个时候居然不认识古典老师,还以为是个忽悠大师,就这样我和新精英擦肩而过了,此后,上天又给我安排了一次和新精英的缘分,就是我无意中 在朋友那里看到了拆墙的书,匆匆浏览,也许没看到最触动到自己的部分,就这样我失去了第二次和新精英结缘的机会,但有缘分的总会遇到,没有缘分的总会走失。

二、初识新精英

缘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截至去年7月份我已经工作整三年 了,就职于一家国有事业单位,虽然发展的很顺利,在别人看来我似乎很适合这个地方,但我内心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用我们同学的话来说,我想跳槽不是一年两年了,期间我投过简历,拿过不下三个跳槽的机会,可我依然选择在现在这个地方继续这痛苦,却没有迈出脚步,我把这解读为对改变的恐惧和没有勇气,但到现在 我理解了,是因为我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认识不清楚。到第三年的时候我开始生出一种恐慌,担心自己在这个地方变成一只不会游泳的青蛙,终于一次和一个在投行工作的朋友聊天后,让我受到了强烈刺激,我发现她越来越像个社会精英,而我越来越像个井底之蛙,于是我开始四处投简历,其实也是希望证明自己还是有市场竞 争力的,顺利拿到心仪公司的面试机会,然后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四轮残酷的面试我终于拿到了一家心仪公司的OFFER。坦白说我已经想象过无数次我告诉现有 单位我要离职追求我的理想,然后看他们惊讶的表情那种愉悦,但在这一切即将成为现实的时候,我却突然生出了犹豫,这真是我的理想吗,如果说现在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可我跳槽过去后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因为我知道跳槽意味着我的工作量将翻三翻,我也许再没有业余时间做我喜欢的事情,我真的能做到不后 悔不抱怨吗,太多的困惑生了出来,我再度把这样的困惑解读为没有勇气。于是在百般纠结中我突然想到了新精英,几年前看过网页的印象在我脑海里奇迹般得闪现了出来,这也许就是缘分。我马上就向课程顾问咨询,但咨询完也并没有着急报名,也许心里还是有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我的课程顾问史延岩给我打了几次电话,说 再不交款这次也许就报不上了,可当时的我还坚持认为这是种营销策略,当然事后证明是真的,最后当然还是来上了课,这是我和新精英缘分的开始,我是第41期 的学员,第一天上课,我见到了古典老师,这让我很意外,因为怀着对老俞的崇拜我去新东方上了很多次课,可从来没有见过老俞,我从心里暗暗觉得新精英比新东方实在多了。两天的课程信息量真的是很大很大,最重要的是我听到了古典老师的一个关于生涯四度理论和职业外发展,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在用业余时间做我感兴趣 的心理学的义工,但我把这解读为一种对职业选择的逃避,听了课,我发现把我的行为合理化了,并且讲到了温度,我发现还是很注重温度的,我不想成为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强人,所以课程结束,我却更纠结了,我以为在这里我能得到声音,勇敢的去改变吧,然后我勇敢的和现有的SAY GOOD BYE。但我发现我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掉,让我更困惑了,因为我必须要在短时间内作出职业选择决策,OFFER还等着我去签呢,我可以选择跳过去做一个女强人,但是也许要牺牲掉我的幸福,我一直对心理咨询很有兴趣,但不足以养活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做心理咨询也许靠谱,但貌似我也不喜欢一直这样脚踏两条船, 现实和理想该如何结合呢,我还是迷茫的,于是在课程结束后我又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登陆了新精英的论坛,看到了新精英刚上线的咨询服务,我马上就约了明华老师做咨询,因为我就认识他和古典老师,古典老师估计没时间给我咨询,就算有我想我也付不起费,还是选明华比较适合我,喜欢明华老师真诚的风格。我们约在咖 啡厅见,通过明华老师慢慢帮我梳理,我觉得我的职业目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把我心目中那个职位具体化了,我未来希望能够成长为一名有积极心理学背景的职业规划师,因为自己对职业规划有兴趣由来已久,当初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加上这些年职业选择没让自己少头痛,自然是更感兴趣了, 自己对人和觉察是格外敏锐的,学习过很多心理学知识,我认为职业规划很多问题是伴随着我们的心理的认知。目标确定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申请了教练,报了GCDF,开始慢慢一步步向目标迈进。

三、关于职业规划我想说的

通过课程和咨询,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但这不意味着职业规划结束了,恰恰相反,我的职业规划才刚刚开始。

职业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反复中前进。新 精英教会我们的一套方法和系统,但重要的是能够用到自己身上,而且需要反复的去用,生涯是一个很长的阶段,纵然做了职业规划,有了目标,偶而也许也会生出一些疑惑或者是摇摆,但是不要紧,每当你有这种焦虑和疑惑的时候恰恰是你取得更大进步的时机,也不要害怕职业道路上的有徘徊和焦虑,当你学了职业规划理 论,然后你就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一点没有达到就焦虑,那就是另一种不接纳,我理解职业规划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接纳,接纳我们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不被他人和社会所修改;接纳我们每个人的不同,接纳我们自己,以幸福为人生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这样的,当然,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把这里 的幸福定义为你理解的幸福就好。在我上了课程并且做了咨询后,我开始脚踏实地的慢慢努力,当初明华老师帮我一起制定了职业发展地图,但我对照了一下,我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个地图完成,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我不断在朝着目标迈进,即使没有按照既定的步伐。在行进的道路上,我又遇到了阻碍,我报了全球职业生涯 规划师,但是恰好这个时候我男朋友生病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所有的自己的事情都必须要停下来,生活的重心围绕着照顾他。在今天春天的时候他终于痊愈了,我却生出了焦虑,我发现在他生病这段时间我太久没有为自己的梦想做些什么了,于是我报了黄埔,但是很遗憾,我又生病了,中途被遣返回来,用黄埔四期同学的 话说,只能算是把户口落到了这,但是我不再焦虑,生涯总有偶然事件的发生,生活也不如你想象中完美,纵然路途不是那么顺利,也要接纳,重要的是你一直在路上。

没目标可怕,没行动更可怕。职业生涯规划的是意识层面和行动层面的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如 果只思考,毫无意义,如果只行动,也是盲目的,向前走然后停下来思考,然后继续向前。但我始终认为行动更重要,因为只行动不一定能成功,但只思考一定不会成功。其实有了目标也有可能让你更焦虑,因为你发现你离你的目标很远,这种焦虑有可能让你失去前进的勇气,千万不要担心怕不能达到终点而时时不敢行动,就 像跑马拉松一样,总是盯着终点,是让人绝望的,如果能看到今天比昨天多跑了一步,那你就会更有勇气。我的行动是选择来新精英做教练,并且得到了学员们的反馈和肯定,让我心里慢慢踏实了下来。但其实在前进的过程中还是有过很多怀疑,我真的能做好吗,每当看到古典老师讲课那种风范,真让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可能 达到这种境界,可这个时候我都告诉自己,停止担忧,先付出,在古典老师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我相信今天这种自信和坦然一定是建立在背后无数的付出的基础上的。太多时候,我们太多的焦虑,太多的徘徊是源于没有行动,要用行动代替焦虑。如果你在前进的过程中觉得缺少油和动力了,不妨去新精英的论坛 上看看,或者回新精英一趟,在这个地方能让你重获能量。

这就是我和新精英的故事,虽然没能擦肩而过,但却终究再次遇见,并且陷入到热恋中,我知道这份爱恋还会持续下去,因为新精英是一个有魅力值得我去爱的地方,也值得更多的人来爱!

疫情期间,公司的一举一动,见一家公司的格局!


在大多数公司都延迟复工的时候,也有不少的公司,仍然按照原来的计划复工,甚至在延长春节假期的政策出台后,要求提前复工。有的人会觉得,公司的这种规定,实在让人寒心。公司规定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当公司要求触及生命底线,作为员工我们应该怎么办?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有关网友们是如何处理的——

网友刘女士在一家软件行业私企工作了六年,企业效益不良,年终奖一年比一年少,今年只发了六千块。但她还是因为熟练的业务和熟悉的环境,不舍得辞职。

但是今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峻,不少城市封城、封路,人人自危不敢出门,出门也要戴口罩做防护,国家更是发布了春节假期延长的决定。

结果刘女士的公司竟然通知初七正式上班,这样让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的她痛下决心,决定辞职在家,等待疫情结束。

她说:“我不只是要保自己的命,还要保家人的命。”

有些公司不遵循国家规定,不是为了确保人民群众需求,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员工的安危,做出让人难以理解更无法接受的决定。

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决定不会使团队关系更加团结和谐,亦不会促进公司的发展,反而会让员工心寒。

公司哪些不合理的要求,会让员工心寒:

1、不顾员工生命健康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如此严重,由于潜伏期长达十四天,所以程度甚至比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严峻。

连国家都颁布了延长假期的文件,公司还要员工们提前上班,不仅是对规定视若无睹,还容易产生人群聚集效应,影响到全公司员工及家人的生命健康。

追溯到之前的新闻报道,某些工厂车间粉尘污染严重,公司却不给员工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设备,造成员工健康受到伤害。某些企业需要工人深入矿井,但却没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安保措施,造成多起人员伤亡。

这些不能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公司,根本不值得员工把时间和精力继续倾注在上面。

2、不顾员工家庭情况

小刘家庭负担沉重,家里有两个孩子,都不足三岁,双方老人都身体不好,经常需要去医院检查看病。

她工作了十年的公司知道她这个情况,却对她偶尔的休假颇为不满。因为她所在的岗位事务性工作很繁琐,休假就必须有人代替顶上。

但是,小刘也有自己的苦衷,不管是孩子病了还是老人病了,她都不得不请假。 结果有次小刘请假,公司不批,她又不能不休,最后被公司判断旷工辞退。

小刘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十年的辛勤工作,却没有换来公司的一点体恤。 这种不顾员工家庭状况的公司,不会站在员工角度考虑问题,更多的是考虑自身利益,长此以往,必然会伤了员工的心。

3、不顾员工情感需要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你听过管理者最无耻的一句话是什么?

20k的高管回答讲述了一个故事:同事奶奶去世了,跟领导请三天假。领导说:你奶奶去世,你怎么没早点想到呢?现在公司这么忙,请假需要提前说的呀。

在公司工作了六七年的同事,寒心辞职离开。

不顾员工情感需要的公司,会让员工怀疑工作的意义,尤其是触及到底线问题时,人才流失也是必然的。

当公司的要求触及底线,除了辞职,我们能做些什么?

由于公司的无理要求和作为,而辞职离开,是正常且必要的。但员工不必一直扮演受害者的身份,不仅承受公司的压迫和准备辞职后的经济风险,还要有具备争取个人权利和利益的申诉途径。

1、与领导层沟通申诉

如果同样在危机时刻接到不合理的工作通知,或者是个人正常需求不被批准,甚至被不当处罚,员工应该第一时间与领导沟通或者申诉。

在沟通和申诉的过程中要有条理的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与领导陈述不能接受安排的充分理由;第二步,说明自己对公司的贡献和感情。第三步,列举此次安排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要点,以及想要达成一致的结果。

在与领导层充分沟通后,会有一部分领导意识到决策的错误,及时与员工一起协调解决。若是没达成一致,再去决定是否辞职以及去法律途径申诉。

2、向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

很多人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会选择默默忍受,很少会选择用法律途径争取个人正当权益。

因为不少人都担心程序繁琐,而且如果走法律途径申诉会影响很大,再加上最后自己可能得不到多少补偿,甚至还有被前公司“记仇”的风险,影响到之后的求职就更得不偿失了。

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并非必要。因为如果是劳动仲裁后判定前公司需要对员工给予补偿,恰恰是官方认定了责任在公司而不在员工。

而且再次求职时,如果新公司因为求职者曾有过劳动仲裁而不予录取的话,则表示新公司也可能存在不合理对待员工的行为,恰好帮求职者筛掉了不良公司。

那么被认为非常繁琐的劳动仲裁的程序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去劳动仲裁部门填写申请表以及相关证据证明,等待审核。

如果收到受理通知,便可按法院通知的调解或开庭时间参加仲裁即可。

注意事项包括要尽量收集证据以及公司信息,最好在离职一年以内申请仲裁等。

3、再次求职时与HR沟通充分

这次新冠状病毒的疫情虽然严峻,但是国家卫健委已经告知人民群众,不要恐慌,注意防护,明确表示,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其实工作也是一样,如果在求职找工作的时候,仔细观察筛选,把很多潜在性不良公司排除掉,就会大大降低今后遭遇不公正待遇的风

如果是已经因为公司的不合理待遇而离职,就更要在再次求职时擦亮双眼,仔细斟酌,与HR充分交流和沟通,谨防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特别是家庭负担重的中年职场人,要同时摆出工作多年积攒的经验和实力,也要把困难向HR一一讲明,是否录取是公司的权利,争取到正当待遇和理解也是求职者的权利。

2003年,我们国家经历过一次非典,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历时数月,最终赢得胜利。此次疫情来临,相信你们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也都在为战胜病毒而努力着。

希望我们所在的公司也能与每一个员工同风雨、共患难,盼家国平安。

经此一役,希望每个人都能更明白生命的意义,都能更理解身边的人和事,也能更为自己而活,在工作中也不用忍受不合理不公正的待遇。

民航业争夺奥运志愿者 "鸟巢一代"受热捧


继南航后,大新华航空、海南航空于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京举行奥运志愿者专场招聘会,以优厚条件招纳包括奥运礼仪小姐在内的三百名奥运志愿者担任空中乘务员。

北京奥运会总计一百七十多万名志愿者,大多是在校鸟巢一代。如今,中国众多企业,尤其民航业争相抛出绣球,他们理性地踊跃接招。

奥运志愿者与人沟通方面有优势,海航相关人士在招聘会现场表示,经过奥运会历练的志愿者们,拥有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正是企业看重的品质。

去年从新加坡赛思商业管理学院毕业的许佳肴,成功申请北京奥运会赛事志愿者。如今,已完成人生一个目标的她,希望实现小时候的梦想当一名空姐周游世界。良好的外语能力和乐天派性格,是我的优势。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大四学生陈湘,所学专业即是航空服务。一身职业装的她表示,想捧起空姐这碗青春饭,更想在奥运会后,继续获得高素质服务专业经验及人生积累。

一群靓丽女孩中,几位帅气男生亦踊跃报名。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段铭称,他来自军人家庭,想凭实力证明自己。他称,若能做空中乘务员或航空安全员,算弥补军营遗憾。

当日面试,包括约三十分钟的自我介绍、展示仪态等综合能力测试和英语口语测试。如获录用,将前往海口培训。培训合格者,将被分配北京航线,外语优秀者可优先执飞国际航线。

据悉,十月上旬,海航集团涉外企业管理、国际市场运作等五十个企业精英岗位将再次向奥运志愿者敞开大门。

生涯规划师与护士长一见钟情的那些事儿


生涯故事|生涯规划师与护士长一见钟情的那些事儿

——说说生涯跨界的小故事

七月在武汉上认证班课程的时候,宋老师说过一句话:“护士长,生涯跨界”,宋老师或许是说我在探寻第二职业可能性,或许是说尝试生涯规划与护理管理的整合链接,因时间匆匆,未有机会再与老师交流,今夜回过头看阑珊灯火下的那人,“生涯跨界”竟是我作为生涯规划师与护士长一见钟情的秋波伊始。

古典老师有句话:“世上可怕的是不知道一见钟情后该怎么办?”。回到生活中去,去面对我三十九岁的人生,在生涯三阶段的第三步:探寻职业的可能性上摸爬滚打,用一个什么样的新玩法,能兑换价值,助人利已。大白话一点:生涯规划师与护士长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恋爱告白:

生涯规划师对护士长的爱的表白:比如护士的职业倦怠怎么用三叶草调适,总是觉得上级领导针对自己用CD模型如何调适。N0-N4级护士分层培训的内容高屋建瓴的用能力三核的模式去接地气的构建。做事老是提不起劲来,或者虎头蛇尾用SCTT提升自我效能等等。更巧妙的是,成就事件分析,能力策略管理创建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品牌。

护士长对生涯规划师的爱的呼应:在团队建设方面,从职业情绪的调整到工作生活的平衡,晋升、个人战略的打造,职业与个人的关系。对于护士长个人,更有职业困惑、现阶段的重点用生涯三阶段和三叶草模型进行梳理分析。对于护士而言,其职业是助人,如何将助人的价值观与护士的个人价值观相合,是护士长与生涯规划师共同的目标。二者惺惺相惜,在价值观的碰撞中点燃激情。

激情从哪来,在于对职业深远的感情和对生涯规划技术的信心。生涯本是一门“践行”的学问,而护理管理是载体:实践出真知,行动创造价值。用温暖传递温暖,用生命影响生命。二者的感情进展,将推动个人的战略同医院发展的战略结合在一起!医院梦,我以院为荣,院以我为荣!

具体在行动中将感情落地:

生涯平衡轮—“生命之花”徐徐绽开她的八片花瓣:

比如护士长可以将科室护理管理分为八个维度:质量/培训/绩效/人力资源/6s/服务/文化/成本控制,每月科内自评八个维度打分,哪些维度分数比较低?提升哪个维度,就能带动其他几个维度?

日子一天天过去,护士长与职业规划师的感情从一见钟情到激情碰撞,一纸婚书后进入烟火人生!选择怎么样的模式相处,生涯适应论提供了玩法:设定自已想要的方向,盯紧和校准目标,不断的自我提升与修炼,最终达成结果。

诗人舒婷用《致橡树》做了感性描述: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上周的一天,科室同事在闲聊的时候,有位美女很真诚的对我说:“虽然有时候我们或许对您有些小情绪,但是发自内心的来说,我们非常信任且尊重您。您非常了解我,我一定努力,做最喜欢的自己。”(附注:她今年6月被评为绩效之星,为此我写了一封信:《自由的定义应该是成为你自己》,作为奖励送给她,摘录其中几句话:“所有的强大,最终都来自于自我本身,而内心的自由,开放的胸怀,乃是坚强的根本。愿你以自由的精神,强大内心的勇气,做那个最好的自己。”)她眼里有隐隐约约的泪花,我也感受到了小小的幸福。

这就是生涯管理的魅力,让领导力中的激励在组织建设中发挥了单纯KPI考核起不到的作用。护士长和生涯规划师的跨界整合之路,起于价值观的碰撞激情,爱在管理与生涯规划的实际整合运用的点点滴滴,结合成长在适应论的理论框架里。

一只仓鼠给我的职场启示


夜深人静,正是思维最为活跃的时间,我与仓鼠同时上岗。我打开了电脑,仓鼠爬上了它的跑步机。电脑还没启动,仓鼠跑步机已经轮转起来。这几乎是我俩每天的约定,不见不散。

我家仓鼠很活泼可爱,爱运动。我为它买了一个三层“别墅”(笼子)。高档住房里体育健身器材是少不了的,一个轮盘式的跑步机成了它的最爱。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把它放在屋里,而是放在了楼道里,并非是虐待动物,只因它昼伏夜出,跑步动静太大,着实地影响家人睡眠。我经常逗它玩儿,它也喜欢有人逗,这让它显得更加可爱。

我的工作台离大门很近,能够清晰地听到它运动的声音。正是在我家仓鼠时断时续的跑步声伴奏下,我的思维不停地在键盘上跳跃,前行。跳着跳着,跳到了战国末期的秦国。此时的秦国正在做着吞并六国的准备,宰相李斯正端坐蒲团,对着条案上的竹简奋笔疾书,做出整个活动的策划书,对我的到来浑然不觉。

我咳了两声,李斯停下了笔,十分警觉地握住了条案上一柄铜剑的剑柄,眼睛直视着我,眼光背后满是敌意。我深知秦国乃虎狼之地,人多见杀戮,心怀恐惧,多敌意,而李斯又是个中甚者。我不敢犹豫,否则,一定会被当作刺客斩首,赶忙拿出了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只肥硕的仓鼠和它的“别墅”。

看到了我的礼物,他先是惊地张开了嘴,接着开怀大笑。我猜对了,这就是他的最爱——一只肥硕的仓鼠。我赶忙表明了我的来意,我说我是个仰慕者,前来想听他的故事。其实,诸位,你们知道我是个职业规划师,想做的是个职业访谈。我没法子原原本本去讲,毕竟我们中间隔着2000年的代沟,还好,那只仓鼠勾起了他讲话的欲望。

我有今天,确实和仓鼠有关。

有一次,我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但在米仓看到的仓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于是,我不禁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我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来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

我和韩非在荀子那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我想去秦国。临行之前,老师问我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我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

后来,我帮助嬴政出谋划策,成为了天下第一丞相,这份荣光,论起来,是从仓鼠那来的。所以,这仓鼠我特别喜欢。

听完这个故事,我不禁疑问,我们的人生最后过成“厕鼠”还是“仓鼠”,是否和我们的选择有关呢?我正要提出问题的时候,突然,见面前青光一闪,是那把剑!李斯正拿着这把剑向我劈来。我不知为何风云突变!情急之下,赶忙抬起手臂去挡。

那一瞬间,我出了一身冷汗,从键盘上抬起头来,看到电脑屏幕上,已经布满了无序的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2222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原来,我睡着了!

睡眼惺忪地醒来,坐在电脑前,我茫然若失,却不知失从何来?不过,不大一会儿功夫,我转而欣喜,门外又传来仓鼠跑步机的轮转声,哈哈,它还在我身边……

给职场实习生的一些启示


作为职业实习生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更好的融入职场?庸医的长期职业生涯写了他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和感悟,相信对广大正在或将要实习的学生有所启示.

给职场实习生的一些启示

1.如果您符合中途问题不能这样做,一定要及时问我,不追你等我问。我给你的原因,我认为,一个公司精心挑选的学生可以完成类似的追逐媒体问其是否已经收到了一个小东西交付。如果我问你,请你不要告诉我,没有人接电话对方,或者对方无法找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不要把问题丢回给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工作场所是一个地方,只要结果。当你开始动脑子想办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必须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进步。你想成为一个思想家,而不是工人,你需要有自己的价值。

2。任何工作都必须从过去做到最后,如果我只让你做1,如果有2和3,你必须自己考虑,如果我没有时间教你整个过程,请你自己考虑。我希望你能读到一个关于买土豆的故事。

3。 你不需要知道你同事的日常工作是什么,等等,尽管许多职业教育学校现在让你尽快知道这一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不固定的工作,每天在一个不同的项目上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比如我每天喝咖啡的时间取决于我有多忙,你知道这是行不通的。 当我收到大学生发来的类似问题的邮件时,我希望你能回家看看自己的简历。

4。了解每一个行业都要从做每一件小事开始,不仅仅是做得好,还要从所有的方式、沟通、陷阱和技能中获得。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一件小事,你才能更快地前进。

5.如果你今天所有的权利真正做的,再看看和业务相关的网站,了解他们的前辈的经验。任何一个小的工作有很深的水,终身学习。不与其他实习生有说有笑,仿佛收留方看帮派聊天。不要无聊去网上聊天,灌水,八卦。您可以在旅馆舒适的床做到这一点,不要前往完成。

6.一定要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只是费力的工作。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将能够找到工作的实习生总是觉得累,更多的全职员工为高级显得比较轻松。其实不然,硬山顶是,你不要指望,但将是更高级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不同的东西,但你并不总是像疯了似的,高水平的表现并不容易,但秩序井然。

7。 请不要问我为什么继续这样做,为什么我不为别人考试,或者为别人保存书籍。 我只想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更不用说暂时的金钱不是成功。

8。请不要问我什么是公共关系,在向我表达你对公共关系的热爱之后,与广告有什么区别?在百度上搜索自己。如果你想问一些深刻的问题,不要怪我忽视你。

9.你可以穿的花枝招展,还无辜可以笑开花,但不要在公司骚首弄姿。

10。 请不要根据薪水来决定是否留下,除非这个地方真的不能保证你的衣食。 前三年是为了积累和沉淀,不是为了收入。 你越深入,就越有可能意识到自己是个一无所知的白菜,甚至你认为自己可能是被误招进来的。

11。如果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太累或工作量大了要跟领导说,不要跟上。半夜不回家骂公司变态,没人知道你说不完..

12。在公司工作后,实习生不想把工作带回宿舍去做,好像没有你的公司就会被毁。回学校多读书,多学习专业课..工作和生活要平衡,不要去实践使自己的世界变得混乱,那是无能的表现..

13.不要去想公司的自己的思维的兴趣,不认为他们去看演唱会旷工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老板说回来思维固化,沾沾自喜。工作时间是你的输出的时间,而不是你的时间积累,当你去学校做什么?该公司是不是你的个人成长和学习买单,聪明,那么你应该知道让自己从工作和锻炼成长。

14.读书,读了很多书,阅读各种书籍,让他们的成长,尽快,不要求你有一个成熟的脸,但有成熟的心智。我不也觉得有些幼稚的问题,如为什么该公司是不是你这样的理想的样子很老的多元化毕业后。

15。 学习能力不等于工作能力、智商、社会智商。 情商太低,回家补课,不回学校诅咒公司有多坏。

相关阅读

经营自己的程序生涯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问,也都想知道标准答案。我这里没有答案,我跟其他人一样,也有困惑和迷惘。有时问自己:到底算不算个程序员?自己的程序员生涯到底如何继续走?这类问题有时真的很伤神,但不得不想。

把公司类型分为三种:

1、国内中小公司或创业型公司
2、腾讯,百度,盛大,阿里等已有一定规模的网络新贵
3、外企大公司

目前,也就是这三类比较典型。

那么程序员的选择呢?

应该说,能够做程序的,智商一般不会太差,这不是自夸吧?能够做好程序员的,要求就要高一些,这不仅仅是IQ,或者说单方面的技术能力或与团队成员相处的问题。而规划好自己的程序生涯,就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情了。

首先,区分一下概念:程序生涯不等于职业生涯。程序生涯的结束也远不是职业生涯的完结,很可能只是一个新的或更高的起点。这里我们只限定程序生涯。

一般人从学生时代起,开始接触程序,工作后,开始正式从事这种职业,外人称我们为程序员。当然,也有人是半路出家的,我身边有好多朋友都是,包括我也是半业余半专业的。一般会从Coder或Designer或DBA做起,慢慢掌握一到多方面的技能。慢慢地,工作两三年后,经验不缺了,水平提高 了,理解增加了,于是有更高的追求境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了,天经地义。于是,换更好的工作,得更高的收入。再过几年,可能成家、买房、小孩教育一系 列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时候,麻烦可能来了。

高额的生活成本压力下,你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换工作,你必须要稳妥处理各种关系,让你的家人过得安稳、温馨。因为,你不再是孤身一人漂走江湖。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什么才是你的正确选择呢?这时候,书本的知识、别人的经验都不管用了,因为,这是整个社会面临的新课题。

于是,很多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选择第2类。当然也有人选择第3类。前提是要么你年轻,要么你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或者可替代的业务能力。

这之后,还是有绝大多数人一直在第1类公司进出。这里有个原因:从第2类、第3类公司出来到第一类公司淘金者,刚开始都会有一段蜜月期,公司委器重你的才华和经验,于是,你全力贡献,它全力消化。两三年后,三种结局:

一种是公司由于各种原因一直上不了台阶,你失望,老板绝望,你走人。
另一种你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公司也从你那里吸收了足够的养分,你被架空,被迫走人。
最理想的一种,你和老板一起突围,你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是万一中的万一。

在文中说了,我在看了一些职位的描述信息之后,发现经过两年半的创业生活以后,我已经难以适应大型外企的工作方式了。在那里,每个人都是一个螺丝钉,每个人都要在严谨的工作流程中做好螺丝钉的职责。而我,更希望在一个有挑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创造力的地方工作--没错,创造力,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矛盾,你不适应了。于是,不得不再一次开始,开始新一轮的挣命,尽管每一轮过后,我们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

如果人生可以回头,我想很多人都会有正确的规划,然而正如乔致庸所经历的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不能够容我细思量。这一路起来,充满着希望,又饱含着失望。在这无际的奋斗中,不知不觉我们鬓已霜。

绝大多数的人程序生涯不会超过十年,即使外部条件允许,你自己的身体有时也会不给你面子。在这有限的时光里,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邀月的建议:既然不能掌控大势,那么先修炼自身。经验也好,教训也罢,每一次的经历后,要有比较深入的反思,人最大的财富恰恰来源于此!不奢求能吃一堑长十智、百智,至少不要只吃堑不长智,如果人生吃过三、五次还不长进,可能上帝都会跟你急!

一个可行的法子是:一天一天过。是的,每天都问自己,每月问自己:我做了什么?我没做什么?我花多少时间在经营自己?

不要沉溺于菜场流连忘返,不要在扎堆的网游里不能自拔,问问自己:我有多少岁月可以虚度?也不要沉迷于代码中,多花点时间理清思绪,除了代码,我还欠缺什么?我的强势又是什么?想想自己的事业,一个可以让你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如果有了,那就做吧,倾力而为吧!为什么不呢?

古人日三省其身。我辈愚钝,惟有勤勉,以待天机!

四代职场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90后

不管是哪一代人,都将面临择业的问题。90后,个性鲜明,注重工作的性价比。但最工职业定位仍然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职业取向和现实机会这三方面来确定。提早做好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减少时间和精力成本的浪费。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没有更多的时间让你去慢慢适应,少走弯路,早定位!

二、80后

到现在,80不少人已经历了至少5年的职场历练,对于自己能做好什么工作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现在如何使得职业生涯发展进入稳定上升阶段就成了首要问题。

首先,制定可行性较高的职业发展通道方案,其次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定位,最后总结和梳理过往的职业精力,对得失、优缺进行分析。及时做好修补计划。切莫对此不以为然,蹉跎时间。

三、70后

此时正是70后一代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各种问题随之出现。要应对好这些问题,一方面,要理性地评估自身职业发展现状,制定合理、可行的职业目标和规划。这不仅是帮助你理顺眼前的工作,同时也有助于你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外围资源,也可在同行内留意其他的发展机会,也算是为自己留一条退路,如果方向准确很可能还能给你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于此时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甚至影响到家庭和谐的,一定要倍加重视,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带来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的双重动荡。眼下,及时做好职业生涯二次规划非常必要。

四、60后

此时是职业生涯高原期,即是工作任务中出现新内容、挑战性内容的机率已经极小,从发展阶段上来说,职业变动相对缺失,而且职业发展也到了一个峰点,工作内容、压力、挑战等相对静止甚至终止,职业生涯就进入停滞阶段。职场人在这时候感到窒息,每天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希望而言,仿佛就在混吃等退休等死。其实这时候在要有什么大的变动是比较困难的,工作那么多年,与其窒息难耐,不如沉下心好好梳理过往累积的资源,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如果资源充足,也可考虑自己跳出来创业,如果权衡过后,留下来比出去的方案更优,那么留在原来的地方工作也无妨。但这一切的职业规划都应尽早进行,不要等到火烧眉毛了才来着急,也许就真的来不及了。

四代人,四种状态,都面临着职业生涯发展之困惑。职业生涯发展路很长,贯穿一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不同时期面对不同问题,都需要通过制定或调整你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来应对变化。以不变应万变,才会顺利绕开职业生涯中的发展障碍,赢得职业生涯的完满。

富二代的出路在哪里?


最 近一段时间,有关中国“富二代”炫富的新闻层出不穷,这次事件再次引起中国人对于这个特殊阶层的关注。对上万名网友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 者对“富二代”抱有负面印象。富二代本来是一个中性词,却变成了一个负面词语。网上、论坛甚至很多报纸都对这些年轻人忧心忡忡。这群要继承社会相当一部分财富的人,这群比一般人拥有更优厚的生活和更好教育的人,他们怎么会变成这样?

一,富二代现状:

这种担心是不无道理。任何资源背后都有看不见的诅咒,财富也是一样。巨大的财富带给人的往往不是幸福,而是莫名的空虚感,尤其是在你无力掌控这些财产的时候。09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的一次调查,证实了“继承巨额财产会毁掉一个人“这样一个猜想。他们发现,继承财产超过1千万美元的人有近20%不再工作, 有的整天沉缅于吃喝玩乐,直至倾家荡产;有的则一生孤独,甚至出现精神问题,干出违法犯罪的事。西方社会不乏这样的例子,希尔顿的女继承人屡屡入狱,今年 1月4日,30岁的强生集团的女继承人凯西•强生被发现死在自己的豪华公寓中,由于没有交电费,公寓已经断电几天。

其实,与大众的认知不同,大部分的富二代们非常优秀。笔者从事职业规划,也亲见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的优秀程度,让人吃惊。他们很早就拥有国际化视野,受过最好的教育,很好的进入了父母亲的高端人脉圈。这样的孩子的父母亲往往属于“富得有道理”的一代,他们重视教育与家庭,他们最苦心经营的事业,是他们的下 一代,他们也如愿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孩子。

但是我们也能见到这样的富二代,从去年的70码事件,到今年的“校园选妻”,他们对自己与社会都不大上心,缺乏韧劲与斗志。他们有无目的的生活,而且又有强大能量,这就更加麻烦。

财富是一种力量,如果很好的使用,那是对子女最大的祝福,如果使用不当,则是对富二代最大的诅咒。

二,富二代的尴尬:富=贵吗?

由财富到优越感

在去年的杭州飚车案中,让人们最愤怒的,不是开车撞人本身,而是出事以后,肇事者对生命逝去的漠不关心和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这种对于生命的淡漠感,以及优越感,是与生俱来的吗?

发展心理学认为,对于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世界,我们往往通过周围人群的间接经验来了解。对于这些家中富裕的孩子,在他们还没有进入社会,也暂时不需要与钱、职业打交道的时候。他就从他的上一代身上,学习到关于钱与优越感的关系。

很多富一代自己本身也认为,“有钱我就是爷”。当一个父亲在豪华酒席上轻蔑地呼喝一个普通的服务生,当一个母亲皱着眉头的驾驶着宝马超车,然后丢出一句脏话的时候,当看到自己父母亲花点钱就轻松绕开法律时,他们身边的孩子尽收眼底。这也无怪很多孩子产生出这样一种联系:有钱=优越感。他们的这种心智通过自 己的名牌衣服,家里接送的名车以及同学的羡慕眼光,周围人的吹吹捧捧下反复强化,变得坚不可摧,甚至隔断了他们本来的良知。

但是富就等于贵吗?贵就等于无所敬畏吗?

家长的误区:好教育不等于好教养

对于这样一种现状,富一代们如何应对?有些富一代自己事务繁忙,对子女的教育比较缺乏。加上自己创业期间吃了不少苦,也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所以他们倾向于给孩子购买昂贵的教育产品。笔者曾是新东方教育与职业发展协会会长。亲见在新东方不乏很多这样的家长。他们会押着自己的孩子在培训学校购买最昂贵的课程, 但是在交完课程费用以后,长舒一口气,把孩子扔在学校,坐着大奔扬长而去。一直到孩子的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孩子闯了祸。他们往往开车过来大骂一顿,然后把孩子接走,送进更加昂贵的学校。

不客气的说,这些人只是在为自己的内疚付款。他们把购买教育产品当成付出教养,忽逃避自己作为最大教育者的责任。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们从感觉被抛弃,到自暴自弃。甚至萌生的“就要坏给你看”逆反心理来。

我的理想比你高

很多富一代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第一波的致富者们,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利润较高的行业往往集中在制造、机械、房地产等行业结构比较“重”的行业。这些富一代们 本人在这些行业中亲身打拼,一路奔波下来,自己也感触良多——做这些行业太累,而且自己知识太缺乏啦。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花大钱也要给孩子受不同的,更好 的教育,以后可以更加好的接班。但是在宽松经济条件与很好的教育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却有相当一部分看不起这些家族企业,他们普遍都希望做一些“更高 级”的事情,比如投资、金融、艺术等。

“我才不愿意干我爸的那摊子事,整天脏得跟个鬼一样”一个山西的煤矿老板的孩子说,“我第一次开我爸的宝马,开完发现方向盘都是黑的,那天我就发誓不干这 个。”他自己从家里面拿了500万,骗父亲说要投资,其实希望自己当导演。“如果不够我再问我家要。”一方面享受着父辈事业的优厚经济基础,一方面却又看 不起带来这些好处的事业。富二代自己也面临价值观的断裂的冲突。

三,富二代的职业发展该如何做?

重新理解财富

富是什么?比起一般人家的孩子,富二代的孩子们更早接触这个话题,也更加应该深刻的去理解这个现象。

中西方对于财富有差异很大的观点,中国人希望的是妻随夫贵,子承父荫,财富是一人得来,全家共享。而后辈在继承这笔财富的同时,也同时继承了把这个财富传承下去的义务,否则就“没有脸见老祖宗”了。中国上一代的富人就是抱着这样的财富观从低做起,白手起家,也用这样的财富观来教育和期待自己的孩子。

西方人对于财富的处理在我看来更加老练,毕竟他们经历了更多年代的财富传承。西方人认为财富是社会与个人努力的交集: 在一段时期内,社会需要某一些能力与天赋的人,这个时候,一些人通过个人努力也表达出来这样的能力。那么社会的财富就会像能量一样流到这个人的手上,让这个人能够掌握更大的使用权,让他们更好的服务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并不占有财富,我们只是拥有财富的使用权。而有钱的人有更好的能力,应该更好的 使用这些钱回报社会。

所以西方的聪明富人们倾向与把自己的钱归还给社会:因为自己的努力,社会赋予他使用更多财富的能力,那么他们就有义务让自己的钱给予社会最大的回报。他们小心翼翼的保持着自己的孩子们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知道,财富的力量可以是一种祝福,也可以是一种诅咒。简单来说,你是在为家族赚钱,还是在为社会 赚钱?

世界第二富人巴菲特是如何处理他的财富的?首先,他把他和他的财富有清晰的区分。“我一直认为钱就是一把票根,应该投放到社会中去。我不支持朝代财富,特别在我们的资金可以有助于60亿比我们贫穷的人们之时。而且我的妻子支持这样的观点。”巴菲特说,他把自己的大部分财富——370亿美元捐赠给了比尔盖茨 基金会。原因是他调查过,比尔盖茨基金会是是世界上每一美元使用效率最高的基金会。这让他的钱会以最大程度的回报这个社会。

其次,他也让他的三个孩子与他的财产与事业无关:巴菲特住在一个小镇上,住在中产阶级街区的普通房子,开着一辆超过15年的福特车。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儿女们以为父亲是一位失业的人,因为他好像总是不需要上班。小儿子30岁那年由于事业发展搬家,一生中唯一一次向父亲借钱,却被拒绝了。巴菲特的理由是“钱 会让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变得复杂”。后来皮特气愤地去银行贷了款。他说:“在还贷的过程中,我学到的远比从父亲那里接受无息贷款多得多,现在想来,父亲的 观点对极了。”

这样的一个家庭,巴菲特的富二代们会生活怎么样?他的大女儿是一家针织厂的老板,二儿子是一个农场主,小儿子是一名纽约的音乐评论家。:他的大女儿苏茜今年57岁,是奥马哈一家针织品商店的老板;大儿子豪伊今年55岁,是伊利诺伊州的一名普通农场主;小儿子皮特今年也52岁了,他是纽约的一名音乐家。“这 三个孩子都很聪明,有很好的判断力,他们都是正派的好人。”巴菲特评价说。

巴菲特小心翼翼的在巨大财富面前,保持自己与儿女的平常心,这让他和他的孩子每天“睡得像孩子一样香甜”。你认为巴菲特的决定正确么?不管是富一代还是富二代,都需要清醒的思考财富与我的关系。

找到自己的天赋与能力

不管什么样的职业,最终的目标都是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天赋,实现自己认同的价值。血脉可以遗传,但是能力、天赋与价值观却往往与遗传不相关。如果富二代只是按照前辈的方式来生活,那么很多时候意味着无法达到自我实现。

当理想与家族冲突,你会怎么办?很多富二代采取了反抗策略——你不让我做我想做的,我就什么都不做,反正你有钱养着我,我出事你要给我擦屁股。其实他们有更好的策略。

戴尔出身于一个美国的富有家庭,父亲是牙医,母亲是经纪人,算是一个“小富二代”。大学第一学年结束以后,他感觉到电脑的商机以及自己的热爱,打算放弃上 大学当牙医之路,退学从商,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为了打破僵局,戴尔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如果那个夏天的销售额能超过1.5万美元,他就继续读他的医 学。他的父母接受了他的这个建议,因为他们认为他根本就无法取得这场争斗的胜利。但他们错了,戴尔的表现使得他没有留任何机会给他的父母,因为仅在第一个月他就卖出了价值 18万美元的改装PC电脑。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过学校。

如果你真的找到自己的天赋与能力,察觉到自己能做好的事情,那么比对抗更加好的方式,就是交出自己的成绩单。

整合与利用父辈的资源

我来讲关于一个“富二代”整合父辈资源的故事。这个人你一定很熟悉,但是这个故事你不一定听过。这个人就是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不是富二代?勉强算是,他的父亲是当地的著名律师,18岁那年曾送他一辆保时捷跑车,也给他购买当时昂贵的个人电脑,让他成为世界上最早接触电脑的一批人。母亲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按照今天的标准,比尔盖茨也算是一个“小富二代”。

比尔盖茨在他们家的车库(看,家里还有车库)白手起家,从给IBM公司做商业软件开始,建立了伟大的微软公司。但是他是如何拿到他的第一笔合作的?

下面引用一段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学教授兼社会学教授布赖恩·乌齐(Brian Uzzi)的文章,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领导力、关系网络、决策、团队合作等。

在微软(Microsoft)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之前,它的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拥有的社会关系网中就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的母亲玛丽·盖茨( Mary Gates )。当时,她与IBM 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约翰·埃克斯(John Akers)同是一家慈善组织——联合劝募会(United Way )的董事会成员,而埃克斯正在带领IBM 向台式机业务进军。

有一次,玛丽·盖茨与埃克斯谈及计算机行业中新成立的一些公司,埃克斯认为它们无法与自己的传统合作伙伴匹敌,但玛丽认为IBM 低估了这些新公司的实力。也许是她改变了埃克斯在IBM应该向谁采购其个人计算机DOS操作系统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也许是她的观点印证了埃克斯已经知晓的 情况。但不管当时的实际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反正在他俩这一席话之后,埃克斯同意考虑小公司提供的DOS技术方案,微软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尽人皆知了:微软赢得了DOS 合同,并最终取代IBM 成为全球最强大的计算机公司。如果比尔·盖茨没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个轰动一时的新操作系统也许就会被埋没,像威廉·道斯一样变得默默无闻。

尔盖茨很好的利用了他原有的家庭资源。这个家庭让他可以放手大学学业也保证生活,也不需要对家庭负经济上的责任。也让他成为最早接触电脑的一批人。同时他也很好的告诉他的家庭,他在做什么。这让他的家庭网络帮助他链接上资源平台,让他能链接上世界上最好的硬件公司。否则IBM不要说和这个年纪轻轻,不打领带的哈佛退学生签订合同,甚至连进IBM都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国内的富二代也有很好的例子,俏江南老板儿子汪小菲就是这样的一个。他16岁留学法国,原来读的是设计,中途却转学管理,然后考取加拿大圭尔夫大学酒店管理MBA,6年后归国,成为俏江南的执行董事。小菲喜欢设计,但是又没有狂热到成为全职的设计师,同时有酒店管理背景。所以他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俏江南打造高端商务平台lan club,几年下来,由于酒店的管理与艺术气质小有名气。在成功打造LAN CLUB和SUBU两个品牌,并且拥有了宽广的海外视野之后,汪小菲将俏江南的下一步跨越瞄准在他异常精通的酒店领域,并将酒店第一站的选址,定在了他非常看好的天津。

汪小菲很好的整合了家庭的资源,把自己喜欢的设计与家族的餐饮业很好的整合,发挥出来自己最大的价值。

当你确定好你的位置交出你的成绩单,你要进一步清楚的思考如何整合你的资源。一个富有的家庭背后,远远不止钱那么少的资源:人脉、家族的品牌、气质、更好的视觉与高度、更多的选择。都是富二代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富二代该如何好的职业发展规划?我觉得第一个需要思考的是富一代们。他们应该认真的思考自己与自己财富之间的关系,让自己更加好的使用社会给予他们的财 富。富二代们可以好好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一个平凡人家的孩子,我会做什么?这个问题能避免你成为你父辈的后传,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在找好自己的生命方向下,进一步思考:如何在这个方向更好的整合父辈的资源与能力?

我想这样下去,双方都会各自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找一个支点


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找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我为什么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有三个层次的支点:生存支点、发展支点和兴趣支点。

如果立足生存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把薪酬作为主要导向。总是在想明天能不能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一有获取高薪的机会就会跳槽,而常常忽略自身成长。待到遇上职业瓶颈,薪酬没了增长空间,而技能又没学到多少,身价便会每况愈下。在如今这个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在为现在的高薪得意时,更要想想如何保持高薪。所以,如果一直以生存为支点来做职业规划,是一种只重现在不看将来的短视行为,不会感到工作的快乐,也不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

如果立足发展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以自身的进步作为导向。即使所从事的职业并不特别喜欢,薪酬也并不特别高,也会努力做好。对你来说,从中获取的经验和技能最为重要。这些收获让你增值,帮助你实现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有物质上的收获外,还有精神上的收获,如荣誉、地位等,最终成为职场上的抢手货。不过,这种职业修炼过程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鞭策自己向前迈进,可能会承受工作压力的考验。

如果是立足兴趣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以快乐作为导向。并不一定在乎眼前的薪酬多少,也不在乎将来能获得什么地位与荣誉,能找到喜欢的职业,能享受工作的过程,就会对工作投入极大热情,忘却疲倦,甚至感到生命变得灿烂多彩。就象邻居老夏那样,工作成为享受,成为娱乐,不知不觉中就出了成绩。喜欢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兴趣是成功的最大驱动力。

不过,现在职场竞争激烈,你有兴趣的工作常常别人也感兴趣,你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采取合适的策略去获取。

结合内外部因素确定支点

职业规划既要考虑外部因素,诸如就业环境、家庭状况、自身发展情况等,又要考虑内部因素,诸如能力、专业知识、爱好、性格等。

根据外部因素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支点。如果目前知识、经验及能力储备丰厚,可以以发展支点或快乐支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职场选择

潜力的职业或感兴趣的职业。如果初出茅庐,经济拮据,不妨以生存支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一些简单的职业做起,不要好高骛远,等待职场修炼到某种程度后,再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根据内部因素来确定一个合适的职业。职业选错会影响成功概率,美国专家曾做过统计,内向型的人从事销售职业,成功的概率低,且比外向型的人付出更多的代价。可通过专业的人才测评,实现对自身特质的系统了解。

我们在做职业规划时,还要根据自己的职场修炼程度适时改变职业规划支点。当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要将原来的生存支点转移到发展支点上来,重新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即使目前的工作能获取高薪,但知识及技术含量不高,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也不该多留恋。或者以兴趣支点来重新规划,找一份原来梦寐以求的工作,也许薪酬并不一定比原来高,但只要足以维持体面的生活即可,这是职业的最高层次。这时,工作就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在这个人才、行业、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转移职业规划的支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上述单一支点以外,在做职业规划时也可以采用多支点策略,如将生存支点与发展支点结合考虑,或者将发展支点与兴趣支点结合考虑等等。支点复合越多,职业规划的难度也就越大。一般说来,职业规划应该先从单一支点起步,随着知识、技能、经验等的积累,再逐步采用复合支点。职业规划应该一直伴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即使是在一个你认为值得终身从事的职业上,也还存在着是继续努力,还是满足现状的选择--是将职业生涯放在生存的支点上呢,还是放在继续发展的支点上呢?

人生的目标在于追求生活的快乐。快乐地工作是我们的追求,而这种快乐并非贫穷的快乐,而是建立在无衣食之忧的基础之上。工作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一种快乐,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目标。愿大家都能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无论是新入职的初哥们,还是我们近期关注的跳槽者,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在自己生活的各个阶段,都会不时地审视一下自己及周围的工作环境,并定期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及价值,这一行为,人们称为职业生涯设计。适当的职业生涯设计,将令我们在工作生涯中少走许多弯路,更快攀上自己事业的高峰。

职业生涯设计的四个环节

一般而言,职业生涯设计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

首先,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其次,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的话,人们是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的。

第三,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这些具体的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

最后,有效的生涯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修正生涯目标、生涯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

如何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才教授指出,职业定位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技术型: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出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在我国过去不培养专业经理的时候,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但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

管理型:这类人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职位,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

成为高层经理需要的能力包括三方面:

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充分或情况不确定时,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际能力:影响、监督、领导、应对与控制各级人员的能力;

3、情绪控制力:有能力在面对危急事件时,不沮丧、不气馁,并且有能力承担重大的责任,而不被其压垮。

创造型: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自由独立型: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在生产线上被钉死,很多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简单技术型定位的人,他们并不愿意在组织中发展,而是宁愿做一名咨询人员,或是独立从业,或是与他人合伙开业。其他自由独立型的人往往会成为自由撰稿人,或是开一家小的零售店。

安全型:有些人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他们为了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等付出努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这种职业定位,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而并不完全是本人的意愿。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将不再被迫选择这类型。

以上的描述,也许每一条都有似是而非的感觉,为了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首先拿出一张纸,仔细思考以下问题,并将要点记录在纸上:1、你在中学、大学时投入最多精力的分别是哪些方面?2、你毕业后第一个工作是什么,你希望从中获取什么?3、你开始工作时的长期目标是什么,有无改变,为什么?4、你后来换过工作没有,为什么?5、工作中哪些情况下你最喜欢、最不喜欢?6、你是否回绝过调动或提升,为什么?然后根据上面五类职业定位的解释,确定你的主导职业定位。

正如许多分类一样,以上的分类也无好坏之分,之所以将其提出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据此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12年一梦,“北大屠夫”陆步轩重操旧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生涯启示?


在西安市长安区档案馆干了12年的公职后,“北大才子”陆步轩最近选择了辞职,重操旧业,干起了12年之前的职业:屠夫。

在西安市长安区档案馆干了12年的公职后,“北大才子”陆步轩最近选择了辞职,重操旧业,干起了12年之前的职业:屠夫。

关于陆步轩的故事,从公开的媒体报道中,一般都包含如下信息:

1989年从北大中文系汉语言学专业毕业,回乡工作,单位是计经委,但没编制没房子,因此被迫下海,但均接连失败,又做了4年的职业赌徒。

1996年与前妻离婚。

2000年前后,在现任妻子的提议下,为了生计,陆步轩开始了门槛低、收效快的摆摊卖肉生涯。

2003年,北大才子卖肉事件被华商报曝光。

2004年,38岁的他,在政府的安排下,陆步轩选择进入西安市长安区档案馆,从事年鉴和地方志编辑工作。

20xx年,50岁的他,辞去公职,重新下海,和北大校友陈生一起卖肉。

在2004年到20xx年的这12年间,陆步轩的身份虽然变成了公职人员,但其实他一直心系卖肉。2004年进入档案馆工作后,他将肉铺交妻子打理,直到2010年关门。2008年,陆步轩认识了同是北大校友、也经营着猪肉生意的陈生。2009年,两人联合创办了“屠夫学校”。

寥寥数语,勾勒出陆步轩50年的生涯路径图。我试着站在生涯规划的角度去剖析陆步轩的故事,他带给我哪些启发?

1.生活有时真的很操蛋,但我们不应该放弃努力

在新出版的《北大屠夫》之前,陆步轩2005年的时候还写过一本书,叫《屠夫看世界》,从这本书书中,我了解到,在成为屠夫之前,他的生涯基本上是这样的:毕业后被分配到计经委,遭遇很多不公正待遇,后来从一个企业借调人员到创办实体而“分流”;政企脱钩,在绝大部分分流人员纷纷“回流”的时候,又因创办实体表现突出而成为实体的骨干,最终被留在了实体;项目的失误与资金的匮乏又使实体陷入困顿,甚至连生活也失去了着落,期间又遭遇家庭变故,婚姻不幸。

不公正的待遇与诸事的不顺心,犹如疾风暴雨般向我袭来,使我的心一下子凉到了冰点,前途茫茫,看不到希望,日子失去了奔头。心绪很坏,我常常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酗酒、打牌、逛街,过一种自由散漫的生活。

他在书中如是描述当时的心境。这种心境一直伴随他好多年,直到后来遇到现任妻子,在现任妻子的建议下,为了生计,开始了门槛低、收效快的摆摊卖肉生涯。

纵观陆步轩的遭遇,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但是,我想说的是,从书中的描述来看,陆步轩真算不上一个内心强大、生活积极乐观的人,是,人生在世,我们总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生活很多时候会很操蛋,但同样是面对操蛋的生活,有些人选择积极面对,有人的人选择消极应对,陆步轩选择了后者,个人认为,这才是导致他一步步沦为屠夫的关键原因。这让我想起褚时健的故事,他老人家的所遭遇的不公和不顺心应该比陆步轩更甚,可是,尽管遭遇牢狱之灾,他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积极面对,绝地反击,出狱后,已经70余岁高龄,他选择重新开始,从而有了现在名扬天下的“褚橙”。没有谁能打败我们,如果有,那只有我们自己,只要我们自己选择继续努力,不放弃,生活总还有希望。

2.读大学,念中文,其实并不是他的真爱

开始,看到陆步轩辞公职重新卖肉的新闻,我一直觉得很难理解,陆步轩读北大,念中文,应该是很爱这个专业的,而且,在自己38岁的时候,他才好不容易有机会干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成为一个编辑,按常理,他应该会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一番成就,实现他的抱负,为什么干了12年又辞职呢?后来,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我明白了,其实,学中文,干编辑,并不是他最喜欢的。

如果我不上大学,做我最喜欢做的厨师,到了现在,至少是五星级饭店的厨师,也有可能自己出来干,开饭店,连锁的,早就是千万富翁了……那么我的经济基础比目前要好。

这是陆步轩的原话(源自“北大“屠夫”陆步轩的矛盾人生”)。原来,他真正喜欢的职业是厨师,厨师的爱好,陆步轩一直保持着,早午饭在长安区区政府的食堂吃,晚上回家后一头扎进厨房,他每天琢磨做菜烧饭,几乎不重样,可见,他是真的爱厨师这个职业,哪怕没有带给他任何利益回报,他仍然深爱着。而对于档案馆的这份工作,其实,只是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下,社会及他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一份工作,是啊,上大学,念中文,毕业后难道不应该去做一份和文字相关的工作吗?难不成还去做厨师?陆步轩的选择在那个年代既合情又合理,但,那终究只是一份应该去做的工作,而不是内心真正想做的工作,他只是因为读了大学,念了中文,所以社会和他自己觉得从事这样一份工作才是他理所应当的选择,但其实他并不爱读书和文章,甚至有些恨。1989年北大毕业至今,他只看了不到五本书,因为工作繁忙,也因为“深受读书之害”,“读书把我读成一个书呆子,所以就比较有意识地避开它。”其实,在我看来这些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如果真爱,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比如厨师,他就把自己的厨房当成实验室。

更大胆地说一句,他当年选择上北大,念中文,或许本身就是个错误的选择!如果他不上北大,不学中文,至少可能没有现在的那么多纠结,比现在过得开心。可是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历经12年,最终结果,他明白了,在档案馆做编辑,和文字打交道,其实,只是应该做的一份工作,而不是必须做的工作,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其实是个正确的选择,只是,这个选择所花费的时间太长了,我们的职业生涯有几个12年啊!

3.路径依赖真的很可怕,如果可以,请务必谨慎选择我们的第一份职业

路径依赖又称路径依赖性,本意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最典型的例子是铁轨间距: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终其原因是因为古罗马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如果想了解详情请自行问度娘)。

陆步轩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应该是从卖肉开始的,之前的计经委、乡村社教、开公司、搞装潢都是短暂的职业,因为干上了卖肉营生,所以即便是当初的被动选择也好,还是现在的主动选择也罢,他始终没有离开卖肉这个行业。>>>

这让我想起之前的一个同事,年龄略长我几岁,在我们公司做一名普通的生产操作工人,当时,我想从内部选拔一位工艺员,这才从别的同事口中知晓他是个大学生,当时很惊讶,从人力资源部调出他的简历,才知晓他是某211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专业是国际贸易,毕业后在就业时不是十分顺利,之后干脆自己开了个小店,但干了几年没多大起色,关店大吉后重返职场,在其他的工厂干过几年操作工,然后来到我们公司,依然还是做操作工。我当时问他愿不愿意做工艺员,没想到他却拒绝了,理由竟然是工人是计件工作,事情做完就可以下班,而工艺员是计时工作,得上下班准点打卡。我一时无语,但我最终还是尊重他自己的选择,继续做一个计件的生产操作工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操作工人的生活。

我没有看不起生产操作工和屠夫的价值,也没有觉得这两份职业的低贱,但我想问的是,除却职业惯性,假如可以重新选择,你们真的愿意以这份工作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吗?

规划自己的IT职业生涯


这篇文章是写给工作两年左右,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感到困惑的IT行业的朋友看的。其中不想列举常见的职业规划文章中那些常见的诸如:兴趣爱好、目标展望之类的枯燥乏味的术语,大部分的说明都是我自己个人的心得体会,也是自己经验教训的归纳总结。

除非一毕业就找到了一个好工作(说明:这里说的好工作不单纯指待遇、福利之类的,而是指在IT行业中、或者IT行业中某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否则两三年、甚至一年之后,就会对自己在IT领域的职业发展感到困惑,此时就会开始考虑跳槽的问题。但跳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特别对于第一次跳槽的朋友来说,往往会有几大问题困扰:
1. 新单位的待遇是否能够提升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2. 新单位是否比现在这个单位更加有发展前景?
3. 男/女朋友是否接受?(如果到外地的话,或者让双方的空间距离明显增大以至于大到要明显减少相处时间的话)
4. 是否能够换一个工作?

以上几个问题都是在工作两年左右会经常思考的几个问题,也是想要跳槽前会考虑到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其实不是对自己IT职业生涯的规划。但要规划好自己在IT行业中的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以上几个问题。下面依次简单说明一下:
1. 新单位的待遇是否能够提升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回答:这个问题是最容易回答的。只要充分考虑到换工作以后给自己日常开销带来的消费变化(增长/降低)的额度,就能给自己跳槽定下一个能够接受的最低工资。例如:原单位如果包吃住2500元,新单位什么都不包,4000元,能够接受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要自己去考虑4000 - 2500 = 1500这个差额,能否抵得上自己开销的吃住费用、工资增长带来的所得税的增长、以及其他因此带来的变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进来的就是,牵涉到违约金,或者跳槽费用(这些都是一次性开销,但不得不考虑,毕竟工作变动的这段时间就要开销出去),要让自己能够承受住。
提问:如果这些都考虑进去了,而且完全能够承受,并且新工作的工资也让自己满意。那么别高兴太早,此时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单位除了工资,还能给我的职业生涯带来什么好处呢?
2. 新单位是否比现在这个单位更加有发展前景?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对上一个问题考虑好以后,对自己提问的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难很清晰的说明的。一般工作两年左右以后,不说对整个IT行业,至少对自己公司在IT行业所处的地位和档次,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此时,选择新单位的时候,就不仅仅要考虑第一个问题(待遇问题),还要考虑新的单位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有什么好处了。换一句话说,就是新单位一般都要比原单位在行业中更加有份量。
提问:如果新工作既能够在待遇上满足,而且在行业地位上比原单位更好的话,显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还是先别急于下定论,继续考虑下面两个问题。
3. 男/女朋友是否接受?(如果到外地的话,或者让双方的空间距离明显增大以至于大到要明显减少相处时间的话)
回答:感情的事情其实别人不好说。但如果问我,我的意见是,你和对方很好的沟通了吗?这里指的沟通并不仅仅指你告诉对方一些结论性的东西,比如待遇高多少啦,福利好多少啦,公司多好啦。这些都是结论。你要告诉对方的,是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以及对你们将来的考虑。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就是指你最终希望自己能够在一个什么样的职位、什么样的单位长期做下去。而你通过这次跳槽,虽然双方的距离远了(如果是外地),或者留给双方的时间少了(工作忙了),但是在可预见的将来,这次跳槽带给你的收益,能够实质性的消除这些矛盾,给双方的将来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
提问:如果说服不了,又该如何处理呢?自己考虑吧,这个没有必要多说了。而且,这里的感情问题其实可以泛指一大类的问题,比如处理父母对你的职业期望等等。
4. 是否能够换一个工作?
回答:这个问题和以上三个问题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工作两年以后,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熟练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工作就是自己愿意不愿意一直将这个工作做下去。如果不愿意,那么就要仔细考虑了,想要转到一个怎样的工作上。这个问题是一定要考虑清楚地,因为此时已经不是刚毕业了,如果没有考虑清楚,让自己在下一个工作熟悉以后,又产生这样的考虑,谁都帮不了你,除非你肯放下很多东西,让自己和应届生去竞争。但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依据的凭空选择,毕竟已经有了工作经验,多多少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结合整个IT行业的情况,加上自己经验的优势,还是可以选择到相对好的单位的。

以上简单说了在工作两年左右,在自己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问到的几个问题。但如果只是在自己困惑或者想要换工作的时候才让自己考虑到职业规划,就真的很难考虑周全了。职业的发展规划应该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当中去。下面用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1. 现在的工作或者新单位的工作、职位,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
说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让自己明白这个工作对你的吸引力所在。在平常的工作当中,要学会和同事沟通,特别是你认为比较出色的同事,了解他们的思维、价值取向,会对自己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2. 我能从这个工作、单位中学到什么,或者获得什么好处?
说明:这里的好处不是指工资待遇那些,而是更长远一些的收获。IT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是看重背景的,例如现在IT行业中,硬件厂商的首选无外乎是 IBM、HP、SUN等,通信行业的首选也无外乎是Cisco、Brocade等,数据库厂商无外乎是Oracle、IBM等,存储厂商无外乎是EMC、 Netapp、HDS等,操作系统无外乎是Unix这一大类(AIX、HP-UX、Solaris、Linux)和 Windows(Microsoft)。在选择新工作的时候,你所从事的工作的行业的首屈一指的厂商,当然是首选,即便暂时没有机会,要么就想办法看看能够创造机会,比如通过猎头、或者朋友推荐等。或者这些并不是你的首选,那么可以考虑甲方。总之一句话,新工作要能够将你尽可能的带往你的最终目标。

最后想要说的是,以上并没有对你的工作提到任何的建议,如果想要能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除了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考虑之外,工作上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的积累、技术的提高是敲开一个好工作之门的法宝。但除了工作上的努力,不要忘记了人际交往,例如让别人推介,会比自己递交简历要快捷、容易许多,同时,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也能够让自己在职业规划中更好的定位和计划。
另外还有一个诀窍就是,学习你身边出色的人,他们既然能够干得出色,那么在此类问题上,一定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三人行,必有我师,谦虚的学习、借助别人的力量,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能够让自己省不少力、少走不少的弯路。

以上《“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一代宗师》的生涯启示》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见客户的职场礼仪”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