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面霸教你和新公司谈薪水福利》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上周和一个年轻的面霸朋友刘见面聊天:

他本科工作5年多,已经工作过5家公司,全是欧美企业。

他经常说:要涨工资,要么升职,要么跳槽,当然是跳槽更来得方便!

我点头:那是,不过你这样跳也有公司要你?

他:大哥,你真是个老古董啊。你想,你只要是对方想找的人,他们会管你几年换一次工作?全世界都在急功近利,老外也一样!

我:哎呀,大哥OUT了!

他每跳一次槽,工资就涨30%以上。2009年1年里就面试了50多家欧美知名企业。现在他的月收入快接近上海每平方米的平均房价了。

我说你跳槽有什么心得吗?

他说:胆大心细,精心准备,知己知彼,灵活机动。最后胜利多多!

我:有意思,你就具体给大哥说说吧。

他半杯啤酒下去就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你别说,下面的话,还真是那么会事。

1.工资到手的才叫钱:

开出的期望薪水,比自己底限要高出20%以上。因为绝大部分新公司会给你坎价。

录用书上要有关于每月基本工资具体数额。是否缴纳四金?比例是什么?

2.福利,大家没有你也不会有:

不要在福利上纠结。比如饭贴车贴、年终奖,如果大家没有,你谈了也白谈。

3.销售业绩奖金,听得到摸不着:

正规的公司会口头和书面中,有关于销售业绩的具体提成方案。

4.不要把年终奖计算到自己的新收入中去:

当你听到年底发4、8、10个月工资作为奖金的话,你只要听听激动一下就够了。

当然对于那些极少数公司会在合同里写明年终奖数额的,我们要万分感激。

5.股票分红:

你好洗洗睡觉了!

BBS热帖讨论:

面霸教你如何和新公司谈薪水福利

zc530.COm小编推荐

跳槽,如何快速融入新公司?


我们都知道,初入职场,会面临忐忑、紧张的情绪,害怕被领导骂,担心被同事孤立,陷入各种未知的职场潜规则中等等。下面举几个例子。

场景1:被同事冷落

当事人自述:新工作刚上班不过半天,我就开始坐立不安了。原因我的座位被分配到两个女孩子中间,而这两个女孩子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闲暇下来就会聊聊天,分点零食吃,她们简直把我当透明人处理了。聊天时完全不会顾及我的存在,分零食也从不叫过我,导致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分析:老人不理新人,新人可以主动和老人搭讪;老人不分新人东西吃,新人可以主动分老人东西吃,没有攻不破的老人,只有不努力的新人。新人在适应新公司或新部门的环境时,原来的老人也同样要适应一位新同事的存在。为了让老人更快地熟悉新人,也为了让新人更好地融入工作中,上班第一天,新人大可以主动一点,带点小礼物、做作个有趣的自我介绍、主动搭讪等,积极融入新部门中。

场景2:被安排琐事

当事人自述:我是一名中小型企业的新员工,本应该为得到一份新工作而高兴才对,可是我却始终笑不起来。原因就在于身边“老人”总爱惦记着我,不知是嫌我没事干,还是故意捉弄我,总喜欢在我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打断我,要求我做些和我手头工作不相关的事。如果只是公事也算了,就连倒茶送水、缴费充值、清洁桌面等份外事都要我来代做。

分析:新人刚上手时,给他们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往往会嫌重复简单,从而不动脑筋不思考,机械地完成任务,难以悟出这些基础性工作的要义——只有完成每一项基础工作,才能充分接触到这份工作的各个层面,对工作职责有更透彻的理解。至于分派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琐事给新人,比如换个桶装水、订个团队活动的餐厅,这可是新人表现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好机会。你能给老板泡壶满意的茶,渐渐摸透老板的喜好,何乐而不为呢?熟练和老练都是需要慢火炖出来的。

场景3:“新想法”碰到“老观念”

当事人自述:我在一家网络公司的视频直播部门工作,已经上班三个月了。碰巧有一回主持人要出差,主管决定让我做当期的节目。我特地“推陈出新”加了点自己想法在节目里,自认为节目做得挺顺利,主管却对我处处挑错:“你的发型、着装习惯、访谈风格都不太符合这档节目的定位。因此团队决定还是让你先做前期的准备工作,等你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再做调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得到临时替补的机会!

分析: 新人内心充满着各种新鲜观念,想以此让自己脱颖而出也是一个好想法。但其出发点在于要遵守原来团队的工作风格,一个团队成熟的工作风格势必有其存在的道理。熟悉工作流程,了解部门的行事风格才是新人应做的首要工作。而“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则是管理者提高团队合作效率所坚持的一项原则。新人应当理解、服从领导的工作分配,而非一味地追求自我。

场景4:要不要提负面意见

当事人自述:我当时是在一家食品公司市场部实习,刚进去没多久我就和部门一起开会,讨论的是将产品怎样打到一个二线城市中去,而据我了解,这个市场推广活动并不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当时公司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也未见起色,所以当主管试探性的问我意见时,我直言这个计划是失败的,当即主管的脸色就变得铁青,因为我不知道,这个项目是上司力排众议,才把它做下来的,而现在被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朋友批得体无完肤,主管的脸色自然不好看。

分析:根据此前关于 “新人开会类型”调查,65%的新人在会上一言不发,但不发言的新人易被同事领导视作没有主见,所以我们鼓励新人在会议上应多多发表意见,但当新人刚刚进公司,什么都不了解就贸然直说一些负面的意见,未免就不太妥当了。这样做,第一因为不了解前因后果,观点难免会有偏颇;第二容易得罪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新人可以在开会初期,先观察同事的举动,等到摸清开会流程、同事习惯后再开口。

Tips:7招快速融入新团队

1.先把工作做好

不要急着去融入一个新团队,首先把工作做好,这才是职场生存的第一步,有了生存才去谈融入团队。

2.主动参与甚至发起组织集体活动

下班后和同事一起吃饭、打球等,可以快速消除和同事之间的陌生感,为融入新团队起到很好的破冰作用。

3.平时可以送同事一些小礼物,或者和同事分享零食

送一些小礼物,特别是当你出差、节日等回公司时带点小礼物或食物给同事。这样对方会感觉自己被别人重视了,那么相处就会容易很多。

4.利用工作午餐时间与同事打成一片

这是一天中最长的休息时间,也是最融洽的时间,中午就和大家一起吃饭,可以得到很好的交流。这个时候一定要表现主动,积极回应同事们的话题。即使饭菜真的不好吃,也先忍忍吧!

5.微笑面对周围的每个人

新人刚进公司,不管对谁都要笑脸相对、客客气气。让大家都觉得你还蛮容易接近的。既然有了这种印象,会有利于后面的进一步接触!

6.不站队,不拉帮结派

和各方同事相处都要掌握分寸,不过分亲近,也不过分疏远,不要向外界散发出你是某一方的这种信息,因为这样的话你总会招来对立方的敌视。

7.主动与老员工交流工作心得

要记住,新人最忌急于表现自己。尽可能多问,最好的员工不是事事都懂的人,而是那些虚心求教的人。即使你知道,还是适当向老人们请教一些业务上的问题,显示对老人的尊重。(完)

公司新福利:跑步奖1000元


中国的城市跑步运动在2013年迎来了它井喷式的爆发。而在福州,跑步同样成为了城市热词。

“自从有了现金奖励,小伙伴们每天都在跑步,微博,微信,内网上到处是运动的图片。”在福州一家IT公司工作的小陈,昨天跟记者描述了他所在的部门目前的状态,乐呵呵的。

从11月20日开始,小陈所在的部门实行了一个鼓励有氧运动的计划,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年底分别拿出1000元钱,奖励给里程数最多的团队。从此小陈和小伙伴们运动的积极性更加高了,他们设计了很多特色有氧运动,譬如夜登鼓山,家挨得近的同事,结成“跑友”一起下班回家等等。
 
鼓励全员参加
小陈所在的公司的一个部门下面,分若干个专业组,专业组为一个小团体计算里程数,每个月团队运动的总里程数最多的,算月冠军,季度冠军和年总冠军,也是同样的计算方法。这项政策从11月20日开始算起,每个月10日颁发月度冠军。
而且最近部门有通知,可以设置很多单项奖,譬如最持久奖,进步最大奖等等,分别颁发奖状,也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奖励金额也不少于一千元。

除了最普遍的跑步运动之外,为了让运动计划得到有效公平的贯彻,小陈所在的公司,还专门针对其他运动制定了详细的运动里程数的换算表。爬山1公里相当于跑步2公里;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一个等于跑步10米,跳绳一个算跑步5米里程;呼啦圈转一个小时等于3公里等等。

个人运动项目没有人监督,全凭诚信,员工们每次运动,最好附带运动相片。每个月的10号跟小组的教练,汇报里程数。小组的教练再汇报到部门总教练和副总教练处,按照公里数颁奖发钱。
小陈说,他们每个小组大约10个人左右,为了鼓励全员参与,如果小组有半数以上的人参加,里程数翻倍。
 
夜登鼓山,组团去公园散步
从计划颁布的那一刻开始,小伙伴的运动热情就被点燃了,内部系统每天都有人上传小组运动的图片,每个人的手机上都装上跑步计算里程的软件,晒图片的同时,也把运动的里程数截图传到公司内网。

本月10日,部门的第一单奖励,奖给了王先生所带的小组,让同事们羡慕不已。王先生说,自从部门出了这个规定以后,他在小组内部征集意见,此后他收集到的好点子有夜登鼓山,吃完饭到公园里面散步,还有去福清大华山看枫叶。把这些活动建议列出来后再召集参加的组员,他的组一共有12个人,每项活动报名的都有7-9个人,此后这些征集到的活动建议基本上都落实了。
上周末,王先生和同事们开车去福清大华山看枫叶,在山上烤了红薯,欣赏了很多小瀑布,大家都很开心。自从团队活动多了以后,王先生和组员们的沟通也顺畅了很多,会上发言大家都很积极。

管理层也纷纷加入
不单是普通员工,部门的主管也积极行动。小陈说很多同事都开始跑步或者步行上下班,不开车了也不骑电动车。
小陈所在的部门的主管说,这项措施也是引进一些外企的做法,有研究资料表明,走路上下班的员工少请病假,国外的一些企业,还给走班族每个月数百元的津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适度的运动可以活跃思维,让人心情愉悦。
奖励的钱从哪里出?小陈说部门以前都有给每个小组一定的活动经费,这些经费原来被小组拿去吃喝玩乐,现在换一种更加健康的方式,既能增加团队凝聚力,还能保证身体健康,大家都举手称赞。
 
今日中国跑步为何突然流行?
1学习成功人士
当郁亮、潘石屹纷纷跑起了马拉松时,你会不会觉得,跑完马拉松——也可以混上那么一分成功人士的影子?连王石也从登山转跑步了,万科的高管们都在跑。

2中产阶级来了
作为一项文化的跑步运动自1960年代从美国兴起以来,始终是在中产阶级中最为盛行。至于中国,5400美元的人均GDP(2012年8月)意味着更多的闲暇、更多的享受应该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要开始复制1960年代西方的社会生活图景了?

3社交媒体的分享
2012年,一个关键的节点是——耐克公司与苹果合作推出了手机应用程序Nike Running,鼓励跑步者将运动数据分享到包括Nike 、path、face-book(在中国是微博)的平台上。凭着这项创意,耐克公司获得了2012-2013年度最佳创意公司第一名。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类内心深处的炫耀冲动得以得体而尽情地释放。当然,跑步仍然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但是我们需要别人知道:我在孤独。

4宝贵的无聊
长距离跑步让人第一次进入了“无聊”的境界。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是很难被允许无聊的,一部手机就包含了漫无边际的信息,随时控制你的注意力。而一旦开始进行跑步,漫长的时间里,除了两脚机械地交替着地,人没有任何事情可做,只剩下脑袋,被迫把生而为人的所有碎片都回想过了一遍。体会呼吸,体会摆臂的频率,体会哪怕一点点姿势上的改变带给全身不一样的反应。

5重回掌控的幻觉
生活的其他方面一盘散沙的时候,跑步能提供一种掌控的幻觉。“心碎俱乐部”的发起人鹿特丹在她刚刚失恋的日子,失魂落魄到丢了刚找的工作,父母抱怨、前男友嫌弃,“整个世界都在崩裂”。
她是无意中开始跑步的:没地方哭,躲到操场去哭,走了几圈之后跑起来,“心肺因为承受不了而要爆炸的感觉代替了之前已经像剧毒一样侵蚀自己的心痛感”,她跑了足足十六圈。从此她就开始跑步,“23小时里你都是一塌糊涂的,但跑步的一小时,打起精神,觉得自己还像个人样。”
 
延伸阅读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当你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
跑步对我来说,不独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我每日一面跑步,或者说一面积累参赛经验,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地提高,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至少是立志提高自己,并为之日日付出努力。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不管是谁,都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迎来体能的巅峰。游泳选手在二十到二十五岁的年纪,拳击手则在二十五到三十的岁数,而棒球选手在三十五岁左右,会分别跨过肉眼看不见的“分水岭”。

好在艺术家的巅峰状态因人而异,比如说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六十年人生的最后几年间,写出了《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两部意义最为重要的长篇小说。就我而言,在人生四十年代的后半期,作为跑步者的巅峰到来了。
回想起来,从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十年当中,我的世界观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做人方面也有了一些长进。从四处碰壁之中,学会了生存的诀窍。

但话说回来,人的本性不会极端地发生变化。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

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进公司 1 年多了,如何和老板谈升职加薪?


最近有粉丝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进公司一年多了,最近营销部门陆续走了两个同事,他们的工作都落到了我身上,我扛下来算是勉强可以完成任务,但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下班。这样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了,叫老板请人到现在都没个回应。

想说我能借这个契机跟老板谈一下加薪或者升职的事吗,如果谈,有什么技巧呢?

”1谈升职加薪的核心是什么?

谈判的核心:你的诉求是什么,相应的你能给对方带来什么价值。

这一点在商务谈判、求职、谈升职加薪的场景中都是一样的。

诉求和价值的组合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况:

①你在工作中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你的诉求

如果说你目前已经达到了这个阶段,不用你提,老板也会跟你升职加薪,除非老板眼瞎。

②你在工作中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你的诉求

在这个阶段,如果老板没有给你升职加薪,最大的可能是因为你的产出没有让老板看到,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将自己的产出做出量化的呈现,并且这个产出一定是老板所需要的。

③你在工作中为公司创造的价值

如果是这个阶段,基本上你提升职加薪只会引起老板的反感。即使老板同意了,那大概率是因为企业目前极度缺乏劳动力,看清楚,是缺乏劳动力,不是缺你,所以老板只是暂时向你妥协,一旦有了可以替代你的人,你就会迅速被取代。

很明显,只有前2个阶段你才有议价的资格。

2如何衡量自己创造的价值?

公式明白了,那这两个变量如何评估呢?

诉求也就是你个人最真实的想法,你想通过这份工作得到什么,升职?加薪?减少工作量?更大的机会?这个很好明确,职前菌就不过多展开。

重点说下,如何评估自己在公司中创造的价值?

这个价值包括你为公司创造的效益、你为公司节约的成本、你为团队做出的贡献等多个方面。

总体而言,这个价值要是领导所需要的所认可的,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才有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站在领导的角度把员工工作的成果简单分成以下3个标准:

①能达到领导预期

也就是领导交代的工作你都能完成,但仅限于完成。

好比你现在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你的工作成果只是保证了每天的推文发布,对于粉丝的增长、产品的转化,没有其他促进作用,那你的工作就仅仅只能被领导定义为60分的水平。

②偶尔超出领导的预期

如果把工作分成2种,一种可量化,一种不可量化。

可量化的就很好说了,通过你的努力,你的工作结果超出了领导定的目标,比如领导给你定的目标是每月为公众号吸粉3000,你当月达到了10000,这就超出了领导预期。

不可量化的,比如你有一个常规的活动要举办,你在活动中有创新有亮点,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并且这种形式是可以被其他同事复制直接使用的,这也叫超出领导预期。

还有日常的工作中,你能经常在领导提示前就把工作做了,你能想到领导忽视的细节,你能为领导的工作分忧,点点滴滴,积累起来,领导对你工作的评价就是经常超出预期。

一个值得你去付出的公司,当你做到了以上几点,基本上每年公司的涨薪都不会亏待你;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几点,但公司没有主动提,菌菌个人的建议就是你可以换工作了,因为这个阶段你能提的也就只是加薪而已,而加薪也就几百最多一千的差别,不会对你的薪酬结果有本质上的改变,但领导没有在公司薪酬体系的范围内为你主动争取,说明领导并不是一个公平值得追随和付出的领导,那就早走为妙。

③经常超出领导的预期

这个阶段,你基本已经具备了比你目前高一级别岗位的能力,比如你目前的岗位虽然是市场专员,但事实上,你已经具备了市场主管的能力,并且在过往的工作中,确实有相关领导力以及突出专业能力的体现。

这时候你就可以用事实说话,用自己的价值产出来和领导谈升职了。

毕竟有的公司员工的升职,话语权不是在直属领导手上,还需要汇报给领导的领导,你没有强大的结果做支撑,你的领导拿什么去说服他的领导。

3谈升职加薪的误区

这里有2个关于升职加薪的误区提示给大家:

①我工作量大,所以我需要涨薪

比如像题主说的,走了2个同事,他们的工作量压到你的身上你依然可以完成,并且你跟老板提了请人,老板也没有回应。

简单分析一下,以前3个人的活,假设每人每天工作6小时,也就是18个小时的工作量,现在你1个人,按你每天朝9晚9算,也就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

原来18个小时的工作量浓缩到12个小时依然可以完成,那就说明这些工作内容,在老板眼里不需要做得很细致很透彻,也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所以这个岗位本身在老板心中就不重要!

也就是岗位本身没有什么价值,换谁都可以完成。

就算你提了升职加薪,老板同意了,也并不代表你在这家公司的发展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无非是短时间薪酬上的少量提升而已。

如何化解呢?

在现有的工作内容内,找到老板相对来说最看重的,重点做,并且做出成绩,其他工作优化工作流程,能借力的就学会借力,提高工作效率。

当你有了一个亮眼的工作成果时,你才有论据来支撑你升职加薪的诉求。

②我就拿这么多工资所以我只能做这么多事,想要我多做事,那就给我涨薪

这也是不少职场新人的一个大误区。

菌菌个人认为,在职场奋斗的收益本身就应该分成2块来看,一块是显性的薪酬,一块是隐性的能力提升。薪酬是老板给的,但能力的提升是自己的,自己是可以跳槽带走的。不建议职场新人只把目光着眼在薪酬上,而忽视自己提升能力的机会。

另一方面,其实大部分人薪酬的巨大涨幅都是通过跳槽来完成的,一般情况跳槽的涨幅平均可达到15%(前提是你是个有能力的人),而在一家公司里同一岗位薪酬的涨幅能达到10%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如果不是跳槽,你想在一家公司里有较大的薪酬提升,你要做的就是争取职位上的提升。

前面已经说过了,你要做到能经常超出领导的预期,并且在过往的工作中,确实有相关领导力以及突出专业能力的体现,你才有资格来谈升职,那么相应的你也需要付出很多精力才行。

4谈升职加薪的小技巧

不要在其他人面前谈,不要在领导很忙的时候谈,不要用离职作为借口谈,要找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谈,领导心情愉悦的时候谈。

其实,谈升职加薪也相当于一场面试,只不过是在领导对你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面试。

在面试中,我们要争取一个岗位,要做的就是展现自己和这个岗位的匹配度。

同样的,你想升职,那么你要向领导表明你已经具备了高一级别职位的相应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团队协调、项目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而证明你已经具备以上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你过往的工作成绩来说话。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向面试官展现自己对这个岗位的理解,对行业的理解。

那么内部竞聘,我们还要对公司发展以及这个岗位能给公司创造的效益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呈现。

★比较好的方式★

找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

首先和领导谈自己对部门下一步工作发展的理解(如果是更高级别的内部竞聘,要谈的就是对公司发展方面的理解了),

接着谈自己既往的工作成绩,

最后提出自己升职加薪的诉求,以及如果自己升职了,计划如何开展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升职加薪这件事上,菌菌建议要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再谈,不要玩暗示,要明示。

你暗示,就是给了领导装傻充楞的机会,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给自己添堵。

你在乎的公司福利是什么?


公司福利分为法定福利和企业自定福利,法定福利就是国家所规定的正常休假、发薪、五险一金等福利,而企业自定福利就比较宽泛了,是指公司在国家规定之外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自行为该职位员工提供的年度其他福利,从零食下午茶到企业员工生日会,再到员工体检、员工旅游等,福利一方面体现企业人文关怀,也是企业“软实力”的象征,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你最在乎的公司福利是什么呢?

免费培训进修的福利

企业如果想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就要与时俱进,让员工有机会学习新的技能和技术,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养。而这些技能培训班有时价值不菲,轻则上千多则上万,如果企业能组织免费的培训进修,这不失为一个巨大的福利,员工技能提升后再反哺公司,带来双赢的局面。再者,能免费学习到行业最前沿的技能和技术,对员工本人将来的职业生涯也有很大帮助。

每年安排健康体检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当下城市生活、工作快节奏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员工的身体也容易出现各种亚健康的情况,但平时工作忙,很少有人每年主动按时去医院做体检。所以如果企业每年能安排员工到当地医院免费体检,无疑也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人文关怀。除了关注员工的健康素质,企业也应该注重员工的思想素质,身体健康,心理无负担,员工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可以选择的弹性福利

有些福利看似诱人,但并非人人都能享受得到,就比如有些公司为了下班方便,增加了滑滑梯,直接楼上滑到楼下,这么炫酷炸天的设计很好,但想必一些年龄偏大的员工不会去体验。不同年龄段的员工真正的需求也不同,所以,给予员工选择的自由,比如,对妈妈来说,上班时间弹性是最大的福利,对职场新人来说,追求学习和进步是最大的福利,员工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年龄,让大家都能“工作和生活平衡”,就要给大家可以选择的弹性福利。

在一个好福利的公司上班,大概就是看病不用愁,偶尔去旅游,有时间陪孩子也有时间享受生活,一个字:爽!所以,除了薪资,这些隐形的福利也是留住员工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只要福利好,即使工资低一些,员工也会衷心追随。

进了新公司,老员工公开排挤我!


网友“shchai”的困惑:

“进入新的公司,对周遭环境都是陌生的,对人都是不了解的。我很少主动说话,怕说错话。而且公司里都是女的,日子也就这样表面看似平静,但其实这其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领导让一个在公司工作七年的老员工带会我,之前我做采购,因为工资问题,我干脆转行做单证,也因为没做过信用证,领导让人家带我。做什么都有第一次,我第一次做信用证做得很不好,被老员工说死了,除了当着我的面说我不行外,背后还跟其他同事说我不适合做这行。

总之有了这一次,我感触颇多。刚开始我以为是我做得不对,可是事实不是那会事,是我想简单了,人家压根就不想看到我!

她订了中餐,正好被我碰到了,本来我不想去,但是碍于面子我说我也要参加,就有同事莫名其妙地笑我。我觉得很奇怪,不就是吃个饭嘛?后来有人就问订的位子够不,那个老员工直接说白了不要我参加,我就像小丑一样尴尬。

我不知道我哪里得罪她了,可以让她公开地排挤我?

更多讨论,请进入BBS热帖讨论:

换了新公司,老员工公开排挤我!

非现金福利的美好——说说公司那些让人窝心的福利


说到福利,或许很多人都想到“真金白银”。不少职场人都说:“我不要什么福利,多发点现金给我就可以了。”可是,当“真金白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手的时候,对于那些非现金形式的“小恩小惠”,你是不是多少也有点奢望呢?

如今,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中都会号称自己“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假大空”的口号,是不是真的把员工当作自己的“本”,还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反应的。“花小钱、办大事”是老板们的梦想,不如用些“小恩小惠”来收买员工的心吧!一旦成功,能办多大的事,我们大家心里都清楚哦!

福利:牛奶

事发地: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最近,小T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在搞装修,虽然大楼都是密封的,可是楼上粉刷的油漆味还是会飘进他们的办公室。公司大部分都是技术研发人员,油漆味难免会影响到大家的思路。可就在油漆味传出的第二天,小T一上班就发觉每个人的桌上放了一袋牛奶,而每个人邮箱里都收到一封公司行政部发来的致歉信,信里说明了油漆粉刷状况以及公司积极实行的措施,并把物业的装修进程详细转述。还没等大家开口提意见,公司就用一封邮件和每日一袋牛奶“堵”住了大家的嘴。

眼红者:这样的公司真的是太人性化了,哪像我们公司,别说是楼上飘来的油漆味了,哪怕就在自己办公室里刷油漆,都没人来管我们的死活,孕妇员工因此要请假还不给批,否则就扣工资。

酷评:小细节决定大成败,小小的一袋牛奶,占用不了公司多少资源,却收买了所有员工的心。其实,员工更希望自己的“疾苦”能随时被公司、被老板所了解,哪怕一封安慰的邮件,都能使得人心变得暖暖的。

福利:水果拼盘

事发地:某饮料公司

下午3点,向来是职场人的“乏点”,身体、大脑都会不自觉地抵触起工作,渴望着休息。身为Luna他们公司的员工实在是幸福得令人羡慕,每到此时,公司都会给员工送上精美的水果拼盘,拼盘的内容全是当季水果和进口水果,而且两人一份,也不至于有人下手晚而享受不到。水果时间,不仅是大家放松的时间,也是互相沟通闲聊的时间,紧张的工作氛围瞬时消散,快乐的情绪充斥了每个人的大脑。而当水果时间结束时,大家也都会迅速地回到工作状态。的确,公司如此体贴员工,员工又怎能不鼓足干劲工作呢!

眼红者:我们公司别说每天一份水果拼盘了,进公司几年,中秋节连半块月饼都没有吃到过,还不如大学呢!在公司看来,每个月按时发工资,该交的保险都交掉,就已经对我们够仁慈的了。

酷评:“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用工战略已经被鄙视很久了。很多公司花大价钱去培训员工,教他们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往往收效甚微,可一份水果拼盘却达到了那些“讲义”、“PPT”未必能及的效果,而且更稳固、更长久。

福利:健身卡

事发地:某IT软件公司

和其他IT公司员工“只有上班、没有下班”的情形比起来,Fan和他的同事们可是幸运多了。公司为员工办了健身卡,提倡大家爱工作、爱运动。于是,他们经常会在下班后相约一起去公司旁的健身房“大干一场”,虽然有的人在大汗淋漓之后还是会回到公司加班,可是此时的精神状态和之前已经完全两样。青春、朝气是他们公司员工的精神面貌,连不爱运动的人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也变成了运动健将。

眼红者:工作几年,我们把青春和健康都献给了老板,可是老板却摇摇头说“不够不够”。也不奢望公司给我们办健身卡了,要是能在宽敞的地方给我们配张乒乓球桌就已经是天大的仁慈了。

酷评:员工的健康,是公司顺利运转的重要动力。谁也不指望病怏怏的员工能给公司带来多大产出。一张健身卡,能体现出公司对员工健康的关爱。投入了有限的经济成本,却收回了无限的经济效益。

福利:协议饭店

事发地:某广告公司

很多公司都有协议酒店,但一般都要通过秘书去定,对于职位、事件都还有一定要求。Jacky他们公司却把这一优惠开放给所有员工,只要凭公司的员工卡,在周围好几家餐馆吃饭都可以享受7折的优惠。虽说这一福利没有实质的东西发到手,可是真的挺好用。无论公事、私事,吃完饭打7折,和别人付全额比起来,心里那叫个畅快。

眼红者:我们的员工卡除了每天牢牢盯紧我们的上下班时间之外,就没有其他用途了。有时候真想把卡给扔了。人家公司的员工,出去吃饭能打折,我们的饭贴却10年不变。

酷评:虽然这样的福利看起来没有什么很实质的内容,可是至少这一家家协议饭店都是公司花了人力去联系去争取的,光从这一点上来看,就能体现出公司对员工的重视和周到了。(完)

刚成立的新公司,值得去吗?


“以下文章来源于瞎说职场,作者SeanYe。

认识一位微软出来创业的大咖,长我几岁,讲过一个有趣的求职故事:

他毕业那会儿,班上同学里

最出色的去了IBM,微软这种外企;

普通的做了公务员,国企;

最差的很难找到好公司,最后去了阿里百度。

如今,最差的同学好些都财富自由了……

事实就是如此,选择本身,往往比你为选择付出多少努力更重要。

在接近2020年的今天,拿offer难,挑offer更需要谨慎。

一个不慎跳错了坑,不仅会错失原有的机会,还浪费了时间精力……从错的坑里出来难上加难。

挑offer的学问里,避不开的话题大概就是「大公司和创业公司之争」。

对毕业生来说,创业公司有“创业梦想”和“光速的成长”,对资深从业者来说,在那里充满打破规则的可能还有财富自由的希望。

今天,我们来聊聊如果接到这种offer,究竟要不要去?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这样的机会?

一个公司是否值得去,不仅取决于公司本身,也取决于职场人自身的情况。

这里提「新成立公司」,我们先预设它是小公司、创业公司。独角兽和BAT重新开设了一家子公司,讲道理,是不能算作新成立公司的。

职场新人

先说新人,我认识一个小伙伴,985硕士,有才华也有拼劲。

毕业时,她手里既有知名大企业的offer,也有小公司的offer。

有家小公司老板特别看重她,力劝她:

“我们公司在风口”,

“在僵化的大公司做螺丝钉,不如我们这里学得多,成长快”

“有期权,有财务自由的希望”

考虑再三,抱着创业梦的她,毅然决然的去了这家初创公司……

一年后,我们吃饭时,她讲述了这次历险记:

刚入职,“最佳拍档”创始团队就散伙了;

公司的全部资源只够砸一两个项目,无法承担失败的压力;

跑路的创始人带走一波亲信,剩下的人压力翻倍,薪资并没有;

员工离职,各种扯皮克扣工资补贴的丑事出来。

其实这许多破事,是新公司无法避免的问题:

变数太大,无法容错。

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环节出错,全盘秒崩。

如果是个资深职场人,一方面见过世面,发现趋势不对,就会立马撤退。

这种打击,对一个刚刚毕业的新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2019年里,我见到过太多职场人咨询关于被裁员的问题。

其中,刚刚毕业的应届生是最慌乱无助的,刚刚毕业半年被裁员,直接导致他们既不能和应届生在一个平台上竞争,也不能和常规职场人在一个层面竞争。

缺乏经验的新人,无法应对这种剧烈的变化。

我在过去的文章里念叨过好些次:

1.个人成长方面

新公司,相比成熟的大公司,缺乏足够的员工培养和成长体系,新人做得事情杂,成长慢。

我毕业时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初创企业,我就是所谓「小公司学得多,大公司螺丝钉」理论的最大受害者。

2.跳槽背书方面

你从苹果跳槽出来,和从锤子跳槽出来,猎头和HR对你的热情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大企业和新成立企业给你提供的背书。

3.潜在风险方面

新公司,乃至新部门的稳定性,远远不如成熟公司的成熟部门。成熟的团队有一套已经被市场验证是成功的业务模式,照搬就行了。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就是常规的打野刷经验,循序渐进,等待时机成熟上C位主攻。

相反,在新公司新部门,所有的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确定因素太大。

就算把你直接推到C位,要经验没经验,要资源没资源,很难让新人学到成体系的技能和知识。

在初创公司工作几年的年轻人往往勤勤恳恳,啥事都做。

但是你问他,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企业愿意为你的哪些能力和经验付出高薪?

他往往答不上来。

4.收入回报方面

理论上说,在招募同一个人才的时候,小公司应该给钱更多,因为在职业发展和企业背书方面,小公司都提供不了大公司的平台价值。

事实上,小公司反而给不了大公司的报酬。

期权什么的,就不要想了,雷军财富自由后创立的小米算是创业公司中的佼佼者了,09年成立,18年上市,你得在小米坚持9年。

可是,怎么评估你加入的新公司,会成为小米这样的顶级公司呢?

再补充一个问题,你作为一个新人,有什么特殊的才华,能让创业者为你拱手送上期权呢?创始人肯,投资人估计还不肯呢。

《HowGoogleWorks》里谷歌创始人EricSchmidt给过一个非常诚恳的职场建议:

在职业生涯初期,能获得的股权激励很有限,因此在正确的行业磨练技能要比在某家公司赌上自己的命运更加合算。在此之后,随着经验(以及年龄)的积累,挑选合适的企业变得越发重要。那时,股票在你的薪酬构成中所占比例大幅提升,因此你也应该将挑选公司放在优先位置。

当然不是所有新人都能机会去选择大公司,那么同样在选择小公司的时候也有窍门,比如:

风投背书——选择B轮融资后的企业

项目背书——选择承接优质大客户项目的企业

人脉背书——选择有优质背景的创始人

……

资深职场人

对于资深职场人来说,选择新成立的公司,情况有所不同。

新成立公司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风险。

但对资深职场人来说,我们识别风险的能力更强,能力更强,对新公司的价值更重要,完全有资本要求更多回报(期权股权)。

选择新成立公司,成为创始人身边的创业伙伴,完全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如果把职场看作一座山,30岁之后,资深的职场人已经爬到了一定高度,积累了一些势能(包括技能、知识以及人脉等资源),接下来就可以思考:

选择继续爬山积累势能;

还是借势收割,能力变现?

对于自己现在的事业山,依然是我想要爬的吗?我有机会在这里爬到山顶吗?

是不是有更有前途的山,等待我去征服?

大公司的优势,在于体系。

完善的体系,帮助我们搭建关于职场的框架式思维,教会我们如何一板一眼的打大规模战役,这种打法通常不会输。

没待过大公司的人往往更野路子。

他们善于在某个细节有一些奇思妙想的游击战策略,但没有成体系的思维,胜负充满巧合,这次奏效的办法,下次却很难说,

野路子如果不总结出成体系的方法论,就很难坚持下去。

很多职场新人会感觉到小公司的老板反复不定,老换想法。

这其实也不怪小老板,因为他没有体系,他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是对的。

但对资深职场人来说,职场游戏发生了变化:原来帮助我们成长的大公司体系如今成为了敌人。

熟知大公司的人都知道,大公司往往不死于敌手,而死于内部症结。

大公司的体系,实在是太强大了,限制了我们的继续成长也限制了公司前进的脚步。

30多岁,希望在大公司做出点事业的职业经理人,往往需要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与体系做斗争。

在这个时候还有另外一个选择:脱离体系。

加入创业公司,把精力花在更有前途的方向上,去爬那些更值得我们爬的山,未尝不是个好选择。

互联网圈子来看,我见过资深职场人选择继续在大公司爬山,继续积累势能的,BAT里不乏这样的老资历前辈;

有些人选择新的山,重新开始征程。比如程维离开阿里、李开复离开谷歌;

有些人选择去河边(传统行业)走一走,传统行业希望变革,希望吸取互联网的经验,所以也会高薪招募互联网行业专家来帮他们实现变革——也就是用钱来买你的经验。

哪种做法是对的?

因人而异。

不同人有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生活范围,有不同的性格,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但虽然做出的选择不同,但做决策的思路应该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其实就是我对30岁+资深职场人择业的建议:

1.忧患意识

大公司的30岁+职场人,要有忧患意识。

你在公司的地位可能很高,但是一旦脱离公司,拿掉你的地位,你还能提供什么价值?

除了工作年限之外,作为中年职场人,你还有什么得到市场青睐的稀缺能力/资源?

2.不要刻意追求稳定

回想这两年进入互联网领域做创业项目的经历,我常常很感叹。

如果我留在外企,看到市场上这么一片哀嚎,我一定会很庆幸自己没有离开外企创业。

但是,当我身处这片哀嚎之中,我意识到其实也就这样,没啥大不了的。

通过这两年的磨砺,无论是收入,还是成长,都要远远超出过去10年。

我一直认为:

30+的职场人应该更追求梦想,因为我们手头的资源更多,我们经历得更多,我们能够应对困难。

稳定的工作环境,是我们上一辈人最为期待的事情。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都看到了,上一辈人中,很多并没有享受到稳定。

随着VUCA时代来临,稳定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越是追求稳定的人,反而会越容易焦虑,越容易恐慌。反而越敢于合理冒险的职场人,会发现稳定并没有那么难实现。

写在最后

有舍,才有得

不同的人有不同诉求,有些人追求事业,有些人喜欢朝九晚五工作平衡,都没有错。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30岁那一年,我决定要离开传统行业时,很难。

我做的规划是从自媒体入手,通过自媒体渠道接触互联网公司,寻找创业机会。

但我在咨询公司的工作基本是饱和的,在家里除了带孩子之外,空闲时间并不多。

至于给自己的放松时间,也就是周末的一些聚会娱乐活动,和朋友下下围棋、玩玩桌游、德州扑克之类的。

我没有整块的时间腾出来写文章、做分享,出课程。

有一次,我把这个苦恼分享给了一位资深人力资源总裁洪老爷。

他一句话点醒了我:

你期待40岁的自己是怎样的,在满40时,你希望有哪些成就,怎么实现这些成绩,需要花多少时间,这些时间不是省出来的,是你要从其他现有可以放弃的时间里腾出来的。

如果不放弃现有的时间,到40岁你依然和现在差不了太多,你可以接受吗?

于是我做出了现在的选择。有遇到挫折,但绝不后悔。

这职业规划,是我要的。

在做公司选择的时候,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要什么?我能放弃什么?

与君共勉。

薪水垫底,三招教你“咸鱼翻身”


公司里你干活最多,加班最多,却还是经常被领导训斥,悲催地发现自己竟是公司里薪水最低的一个。换了几份工作,也没能让这种囧境有所改变,薪水总是垫底。实在不想再受这种窝囊气了!可是,到底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从“低薪阶层”中挣脱出来,来个咸鱼大翻身呢?

案例:找到合适的位子,菜鸟变达人

Rita和Emily同在X公司工作,两个人进公司的时间差不多。应聘时,Rita应聘了销售工作,因为她过去也一直做销售工作,只是因为不喜欢以前的行业,转行不转岗;Emily做前台,虽然以前做过会展,但不想再繁忙劳累。两个人都是聪明机灵的人,很快就通过面试进入岗位,开始在X公司的工作。

大半年后,两人的工作简直一团糟。Rita性格内向,性格柔弱,在销售中遇到强势一点的客户就完全没辄,销售业绩总是不达标,工资总是拿个保底,常常垂头丧气;Emily的工作同样让人头疼,她性格急躁,做事丢三落四,没有耐心处理细节事务,时常抱怨连天,觉得工资少得可怜,工作的干劲也越来越小。

老板也很是头疼,两个人的工作状态都不理想,但又不至于都开除,如何是好?

一次偶然情况下,Emily在休息时间就和一个客户谈下了一笔不小的单子,做销售工作的潜质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另一边,Rita温柔细心的性格,似乎也更适合做辅助性的工作。

一般来说,碰上了这样的情况,只能是重新招人。但X公司的总经理并不想大动干戈,在公司内部调整,能不能解决问题?该总经理请教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询问对策,请专家帮助做评估和方案。

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建议可大胆进行换岗,因为Rita和Emily两人的特质和技能恰好适合对方的工作。经过几次沟通和详细的工作安排,她俩慢慢过渡到新岗位上,成功实现岗位对调。

三个月后,两个人的工作业绩很快就显现出来。没了销售压力,Rita处理行政工作耐心、细致,做事有条不紊;Emily是连续两个月夺下销售桂冠。两个人因工作表现突出,工资都有上涨。尤其是Emily,因为业绩好,拿到了很高的业绩提成。

相互调岗,两个姑娘的职业发展有了巨大变化,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也少了抱怨和压抑,两个人都更容易出业绩,薪水也不再是公司里“垫底”的人,她们双双“咸鱼大翻身”,收获了happyending!

专家分析:要想“翻身”,可守可攻可走人

Rita和Emily是幸运的,但如果不是在公司内部调岗成功,不仅工资垫底,更有可能是以两人前后离职告终。业绩不好,钱也拿得少,心中自然各种忿忿不平,而越是这样,越容易陷入职业发展的负面循环中。那么,薪水垫底时,有哪些方法来应对以扭转局面呢?以下三大对策供你参考:

一、守——态度谦和,锻炼能力等待机会

如果你是工作经验还不丰富的职场新人,那么此时你能守好眼前的工作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新手难免在工作中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被批评是正常的事。耐住性子,务必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的完成好每一个任务,出错的地方及时想办法弥补,千万不要因为被批评而抱怨连天。方文怡以多年的职业规划咨询及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提醒职场人,老板只会对有韧性、有耐心,并且做事认真踏实的人委以重任,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翻身”的机会。

二、攻——尽快提高综合胜任力和核心竞争力

要想保住位子并且打一场“翻身仗”,那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提高综合胜任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强攻,拿下眼前和未来的工作任务。提高综合胜任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你必须身体力行的主动担起工作中的责任,完不成不停手,即使需要支持,也必须是自己负责到底,而且绝不能用拈轻怕重的态度应付差事,要积极的想办法把小事做出彩。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然后围绕此专业领域对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进行正向积累,如此做好各种修炼,翻身之时指日可待。

三、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寻找更合适的平台

如果你没那么幸运,不能像Rita和Emily一样有换岗的机会,你所在的公司没有那么宽泛、灵活的用人制度,而你已经是有丰富经验的职场人,建议你寻找更加合适的平台。与其在不合适的位子上煎熬,还不如趁早“置之死地而后生”。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方文怡提醒大家,“走”绝对不是潇洒的裸辞,而是需要你先确定你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收集好目标领域、目标公司、目标岗位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与自身的优劣势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找准了再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走”的价值,而不是再次陷入盲目的深渊。

案例启示:职业规划,是咸鱼们翻身的杀手锏

从Rita和Emily的案例中,能明显的看到菜鸟变达人是怎么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当然,外部环境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满足你发展需要的,只有掌握自己的发展节奏,才能很好的实现自我进步和升级。明确你的职业定位,积累好专业技能,做好至少五年的职业规划,你就是那只能成功翻身的“咸鱼”!(完)

专家介绍:

洪向阳,实战派生涯管理专家。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首席职业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认证培训导师,专注于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转型、求职就业辅导等咨询、培训领域,帮助求职者及职场人找准定位,高效求职,取得职场高速发展,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升职不加薪怎么和老板谈?


升职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如果少了加薪,这份开心就要大打折扣了。

升职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如果少了加薪,这份开心就要大打折扣了。当然,我们千万不要因此拒绝升职,或者一走了之,这些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因为升职不但意味着工作职责和权利的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工作量和压力的加大。而且,把新的工作展现在简历,往往都更具有含金量,新工作的确能显示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至于升值不加薪这个问题老板避而不谈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先接受升职,升职以后找机会再和老板沟通这个问题,明确老板不给你加薪的原因:你需要时间确认你是否胜任,还是公司预算有限,或者老板就是压榨你。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要考虑不同的办法:

比如老板还不确认你是否能胜任,需要考察你一段时间的话,你就要知道老板会用什么指标考核你?期限是多久?大家有了统一的标准以后你的努力才有方向。

如果是预算问题,一般跨国大公司的预算都是一年一做的,比如你在年终升职,可能收入增加需要层层审批,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理解老板的苦衷,也要让老板知道你的辛苦需要物质加以肯定,不要忘记和老板约定一个期限,希望老板在什么时间提升收入。

当然不排除很多私人老板故意压榨你,扔给你更多的工作,却还是原来的薪水。这时候就要判断升职对你的能力提升或者长期发展是否有帮助。如果有帮助,虽然没有增加收入,还是可以在这个职位做一年半载。因为一般故意压榨你的公司规模都不大,你想从比较低的级别跳槽到大公司在做一个高职位的话,机会比较小,所以即使没有增加收入,你可以先做一年半年,感觉自己能力确实提升了后,就可以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如果你判断这个新职位没有什么含金量,就赶快做好寻找下一份工作的准备吧。(完)

现在公司福利还那么好!比下来好心酸!


恐怕在春节放假的时候没人能想到,这场疫情产生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眼看着已经快到了春暖花开的4月,还有很多在职人员以“轮班”或者“在家办公”的方式上着班,更有一部分人因为隔离和交通的原因,至今还未正式归岗。那么,大家的口袋还撑得住吗?工资按时到账了吗?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口中“有担当”的公司和“不负责”的公司……

根据近期发起的网上投票,超过半数的网友表示即便是在放假期间和隔离期间,公司的工资也按时发放了,也有2成公司推迟了发放工资的时间。

最累的除了“前线”,就数教育行业了

@芳华:“唉,眼下除了一线抗疫人员,最累的就数教育行业从业人员了。”

——老师一夜之间全都成了“主播”,SOHO的家长们一边上班一边还要盯着熊孩子认真上网课而不是偷偷刷手机,老师家长们万众一心期盼着早日复课。

发工资发福利发口罩还管家人口罩的公司,羡慕吧!

@2020本命年一无所有:“之前一直在家办公,现在(公司采用)轮岗制,去公司的有10个口罩拿,没裁员不加班,还发了三八节礼物,公司还给家人发了40个口罩。”

——小编就问一句:还缺家人不?

工资和年终奖,都准时到账

@绝尘师太:“不但发了工资,还发了年终奖,准时得很。”

——发年终奖、发节日福利、发口罩的,大家都酸了酸了。

钱是发了,但都是借来的!

@十六没有铺:“我朋友公司,是大boss让小boss想办法从外头借的钱拿来发的员工工资。”

——总算大boss还有良心小boss还有能力,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在家办公=24小时待机

@stock81:“不加班的才是好公司。”

@再:“除了要加班,其他的都还行。”

——刚开始听到“在家办公”,心中一喜,可以不用早起,不用挤车,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堵车;现在依然“在家办公”,心中凄凉,需要随时在线,需要随时回复,需要24小时待机!

老板不容易,以后要努力干活,回报老板!

@中山海兰德李:“我们严格按照政府指示发工资,谁都想去上班的,企业也不容易,亏本了还要给在湖北的员工发生活费。那些在一天班都不上还正常发工资的企业上班的,以后要更加努力干活回报老板啊!”

——本来只以为打工的艰险,这次员工也体会到了老板的艰辛。

锦囊君真心说:

“金三银四”本是跳槽旺季,但疫情当下的形势,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难以估测的影响,所以如果在疫情期不得不离职,建议大家现在就开始“做功课”,认真地盘点一下你的职场优势,花点心思好好地修改简历,寻找更合适的方向。

也有不少人说,透过疫情,这次看明白了很多事情。如果你的公司坚挺、老板给力,那么,好好地上班,交出漂亮的业绩,不管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都是最大的助益!(完)

教你三招判定公司好坏


上海工作的朋友可以直接登录上海工商局的官网,里面有项企业查询,只需要输入公司的全称,就可能查到这个公司的基本情况(至少它可以确定一个公司的基本实力)。

首先,看一下公司的注册时间时候在时效内,是否有注销,如果有被注销,那多半就是骗子和空壳公司了。

第二,看公司的注册地址,最好是公司的实际地点或者是比较可靠的地点,如果是什么很偏远的地方(甚至到xx村),那需要求职者多留个心眼,通常而言这些公司正规的的不多。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看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这是最能直接体现一个公司的根本实力和规模的。通常注册资本在10万元左右下的公司基本就是个空壳或皮包;50万元到100万元的也就类似于一个驻外地办事处的意思,以上两者都是我直接PASS的;10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的,可以算是一个公司了,至少可以去面试看看再说;1000万元到2000万元的可以说是一个正规的公司了,而且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这种公司一般会在一些比较大的招聘网站上发信息的,值得进去发展;最后就是2000万元以上的公司了,它们大部分不是3000W万元就是5000万元的,或者有直接上亿的,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什么,有Offer就尽量争取吧,哪怕进去锻炼也是好的。

BBS热帖讨论:

推荐一个选择公司的小方法

和上司谈工作,还可以谈恋爱?


在职场上,不仅仅只有因工作而引起的战争硝烟,这里还会有风花雪月的故事在络绎不绝地上演。当有一天,丘比特之箭射中你和你的上司,你们之间除了谈工作,是否还可以谈恋爱? ()就“如果双方都是单身,你会和上司谈恋爱吗?”议题做了网上调查,一共有2195名网友参加。51%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和上司谈恋爱,49%的受访者表示会。反对与支持的比例几乎平分秋色,可谓各持己见。

反对方:和上司谈恋爱有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一不小心在强势的上司面前就上当受骗了,还要忍受周围人的流言蜚语。与上司恋爱,无疑是项风险投资,而且回报率绝对低。

老虎屁股摸不得

现在的恋爱方式可谓是无奇不有啦,自由恋爱、隔壁阿姨做起媒婆给介绍个对象,或者找个婚介所,还有各式各样的相亲节目也能撮合几对恋人,当然白领也从不落后。办公室恋情也成了现实生活中不为罕见的事情,但成功率却又需探讨了。尤为有趣的事是现在也流行和上司谈情说爱了。

多数人常说,恋爱无处不在,真爱无价。就算是大街上,说不准一眼就钟情了,但是这样随便因为一眼的对视,而“造就”一段感情,多少还是有莽撞的,毕竟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信任和责任上,而不是一时的好感。不然恋爱的过程就变成了迷途,那时候你是做一个沉默的羔羊,还是成为爱的捍卫者,多少还是受伤害的。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但和上司谈恋爱更会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觉。不然天上怎么就会掉馅饼,并且恰恰砸在你头上。他(她)爱你,喜欢你,宠着你,关心你,如果只是单纯抱着恋爱的思想,为何又偏偏是你,他(她)怎么不选择别人?你的魅力怎么就没吸引别的同事呢?作为被动方的你,多少还是要思考这些问题的。

瑞瑞刚上班不到半月,上司就开始向她吹起爱的号角,又是约会又是送礼物,瑞瑞一不小心就沦陷了。后来谁知道,那个上司竟然是一个有妇之夫,说只是玩玩而已。可怜的是,瑞瑞还那样痴迷他!从道德上,一个有家庭的人这样做,更为可耻。生生的把一个单纯的女孩变成一个整日以泪洗面的人,这是有悖于道德的。好感随时都会出现,可作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规范的人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不要把滥情当做一种骄傲的事情。当然身为女下属也要加强防范措施,莫要上当受骗。即便上司单身,多少还是面对上司这样的强势,你也要提高谨慎。

如果真是有了真爱,那也要多加思索,毕竟上司不是同事,多少也要避嫌。Jim长得很清秀,上司很喜欢他,应该说有的时候会“偏爱”到他。不久公司里就是处处弥漫硝烟味,不就是靠着上司吗?有什么本事?切,吃女人的软饭,没出息等等这样讽刺的话多多少少还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就算是真爱真的来了,作为一个男人,还是很难接受这样那样的流言蜚语。更不用说女孩子了。

找适合自己的人度过一生,哪怕对方没有耀眼的地方,只要两个人能同甘共苦,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有钱人之类的人成为另一半,没有安全感,说不准今天还很幸福,明天自己就只能捂着伤口在黑夜里哭。谈恋爱可以,但要谈的有自尊有意义!

与上司恋爱是项负投资

今年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让我们把目光扫向了与上司恋爱这样的敏感话题,然而电影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实中与上司恋爱这种事,无疑是项风险投资,而且回报率绝对低。

当女下属遇到男上司:不安全感超强

讲述人:市场经理Rebecca

我的第一位男友是我的前一份工作的上司。当时我刚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做实习生,他暗示对我有好感,当时想,男未婚,女未嫁,可以尝试恋爱一下。家里人也觉得我刚进入社会能找到一位可以依靠的男朋友是件好事。可是恋爱几个月下来,才发觉他与异性关系总是很暧昧,经常与异性同事拉拉扯扯。更让我不能忍受的是他还常常与客户出入一些酒吧等娱乐场所,我表示出不满。他却说这只是逢场作戏,工作需要。后来,为了能了断这段感情,我没有等到实习转正就另寻工作了。现在想来,那家公司从职业角度还是很适合职场新人历炼的,可惜我做不到与分手的恋人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特别还是你同一部门的上司。

当男下属碰到女上司:工作与爱情不能兼得

讲述人:广告公司文案主管 Jim

实际上,我不能忍的是外界压力。虽然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能有几个人做得到不介意同围人的想法呢?我与女友认识时,两人并不在一起上班,后来我创业失败,转向给公司打工。因为我从事的行业圈子比较小,正好进了女友所在的公司,成为女友的下属。从那时起,我的很多朋友就认为我是靠女友关系进的公司,包括公司的同事也常常在背后议论我们的事。有时开会,我做一些观点地陈述,别人总会习惯性地看看我女友,言下之意就是这是否在代表我和女友两个人的观点。我甚至感到,女友为了表明公私分明,对我的工作要求更高,更苛刻。

曾经与一位同事去外地出差,晚上在小酒店吃饭,这位同事酒后说:“老兄其实你挺能干的,干嘛要走老婆路线呢。”当时我真是哭笑不得,如果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你,你再清白也无用。

支持方:男未娶女未嫁,都有自由恋爱的权利,缘分来了感觉对了,上司也可以是恋人。只要把工作和生活划清界限,和上司恋爱有何不可?

缘分来了,上司也可以是恋人

首先申明,此讨论的恋人关系都是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的,即男未娶女未嫁,都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基于上述条件,和上司谈个恋爱有何不可?

从企业角度来看,办公室恋情在如今的职场很普遍,会有公司明文禁止此类行为,也会有公司大张旗鼓鼓动未婚员工在公司寻找另一半。当如何吸引优质人才加入,如何保留公司核心员工等问题困扰企业的时候,越是人性化的公司越能赢得人才的青睐和忠诚。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量,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办公室恋情的态度将不再是打压,而是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现代职场,工作都很忙碌,每天和同事相处的时间比朋友和家人还要多,异性同事之间是很容易产生感情的。爱情这种事贵在顺其自然。从个人角度来看,和上司谈恋爱利大于弊。首先,解决了单身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足可以让你耳根清静很多,心理压力少了很多,连带着从妈妈到居委会大妈这一系列关心你人生大事的人也松了口气。

其次,和上司谈恋爱,因为相互了解,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还有可能促进部门工作的发展,和两个人本身在公司的发展。

再次,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了,恋人之间缺少足够的时间交流。但如果在同一公司,每天上班就是约会,不用担心约会的时间、地点,从而降低了恋爱所耗费的精力和成本。

最后,在同一个行业和公司,恋人之间容易培养出共同的兴趣、爱好、发展目标,有利于增进彼此的感情,对以后两个人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上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爱情道路要想顺顺利利,甜甜蜜蜜,找对人最重要。近水楼台先得月,缘分来了感觉对了,就好好和上司在一起谈个恋爱吧!

工作和生活划清界限,和上司恋爱有何不可?

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同事们没有更多的私人生活,Linda所在的公司都快成了剩男剩女“集中营”。除了工作,同事之间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就是相亲。周一上班的时候大家习惯性地这样打招呼“周末相了几个,中意吗?”。

既有剩男又有剩女,公司内部不就解决了吗?虽然公司没有明令禁止同事之间谈恋爱,可Linda知道这是大家默认的潜规则,尽量不要触碰的好!前段时间团队要赶一个项目,每天都加班到很晚。Linda是项目组长,每天晚上和上司开会到很晚。因为公司在郊区,人烟稀少,上司不放心Linda一个人回去,所以就开车绕路送她回家。一来二往,就这样送出了感情。Linda自己觉得都不可思议,和同事谈恋爱都免不了旁人指指点点,何况这是和上司谈恋爱?Linda对这段感情画上了问号。

和上司可以谈工作、谈加薪,这恋爱为何就要避而不谈?Linda担心的无非是同事的流言蜚语、指手划脚,而堵住悠悠众口的最好方式就是公开恋情,因为有些人总喜欢挖掘隐藏在背后的故事,事情一旦真相大白,好事者通常会知趣的走开。公司没有命令禁止同事谈恋爱,也可能并不反对,当然必须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

当然这是个自由的世界,每个人都有选择爱人的自由。如果你的爱人正好是你的上司,那么以下条款还得细细阅读。

与上司谈恋爱防雷手册:

1、首先确定公司是否禁止同事之间谈恋爱,如果是明文禁止,自己又无力承担被辞退的风险,心理上也无法承受旁人的指指点点,那还是避而不谈的好。如果公司有这方面的潜规则,还是得小心公司“棒打鸳鸯”。

2、确定对方是否是单身,别一不小心做了第三者。

3、确定自己是否能少在意或是不在意旁人的想法。你们的亲密关系,无意识中会给周围同事带来不安全感,旁人有想法是很自然的事。

4、如果要谈,就不要开展地下情。可以找个机会和同事一起吃顿饭,公开和上司之间的恋情。这样做一来阻止流言,二来保护自己,防止感情上受到欺骗。

5、心里有一道开关,上班时请关掉“暧昧”的闸门。原本同事间谈恋爱就是敏感话题,若在工作中还不时的暧昧,所有恋爱的正当理由都会因为影响工作而被企业“非法取缔”。

6、千万别借恋人之便,向上司打听工作上需要保密的消息。即使上司在无意间透漏给你,也要死守秘密,不要泄露给任何人,以免被别人抓住把柄,说上司“假公济私”,给你提供方便。

7、经济上是否能保持独立。同一公司,发多少钱全部是透明,想要有私房钱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8、确定这是深思后的决定而不是一时的荷尔蒙的爆发。冲动是魔鬼。

9、恋爱成功或是不成功后两人的工作安排。(完)

大公司和小公司,到底哪个好?


1.大公司稳定,但加薪机会少;

小公司老板说了算,加薪看业绩,但整体公司运营风险大。

大公司的优势体现在经济不景气时的抗打击性。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公司能支撑一段时间的几率还是很高的。就算大公司有裁员,多数情况下也是“壮士断腕”,保全主体赢利的做法。而小公司却不同了,公司就这么几个人,业务往往比较单一,有时能接到一个大项目就能“养活”全部员工几个月,但有时没有项目几个月,全体人员就得喝“西北风”。对于每月就指着月薪还贷款,过日子,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而言,小公司的风险必须要有预见。

稳定是大公司的优点,但相伴而生的是大公司的运营成本会很高,随之而来的不利点是薪资提升不会很快。小公司有风险,做不好要走人,但是只要你业绩做好,老板一点头,加薪和奖金更为迅速。小公司不必死守着薪资体系,一年只能加一次或是两次。原因很简单,小公司的运作成本低于大公司,运营相对灵活,而且公司小,人头也少,奖金绝对数额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也会相当可观。有时候,对于员工而言,自己最好的价值体现就是工资和奖金的直接数额。

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薪酬结构是:大公司高底薪低提成,而小公司是低底薪高提成,稳定与风险相对立。

2.大公司管理成熟,分工细化且明确,但晋升机会少;

小公司,经理是你,职员也是你,一个人干多个人的活,累成狗,但机遇多,晋升快。

所谓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说的是宁愿在小圈子里面做个能说话的人,也不到大圈子里面做个默默无闻的人!曾就“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话题进行了讨论,有62%的人赞同这个观点。对于有了一定积累的职场人来说,如果他正是处于职业生涯中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而小公司给到的正是独当一面的机会,这样的“鸡头”还是很有价值的。

当然万事都有两面性,作为“鸡头”的你,很有可能连着“鸡尾”的活也要干,并且还有“枪打出头鸟”的风险。另外,在大公司工作多年的人,初到小公司会有一种不适应,自己在大公司看到的那套管理体系并不一定适应当下的小公司,小公司的老板对你可能有“力挽狂澜”的期望,而你自己清楚这绝非一蹴而就的事。

很多人认为大公司讲究做人,小公司讲究做事,其实无论大小公司,都需要讲究如何做人,特别是对于新管理者,小公司的“散兵游勇”会让你有种难以下手感觉,这是场考验。你的气场与威慑力够不够格当一位管理者呢,在小公司先试试吧。

3.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适合自己最重要

大公司有优点也会有缺点,小公司亦然,每个人在自己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需要去不同的公司历炼。

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及职业发展阶段来判别当前职位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在做出选择前需要自问5个方面的问题:

1.自己当前正处于什么样的职业发展阶段;

2.目标公司与个人的职业规划是否相匹配,是否有利于提升个人的职业含金量;

3.公司是否能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换句话说你能在这家公司干多久;

4.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匹配;

5.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完)

教你用心理战术成功“谈薪”


就业市场的紧缩也许会使求职者在谈薪酬时少了些砝码,不过也不是说你就只能妥协,雇主一开价就得全盘接受。要想得到尽可能高的薪酬又不致令未来雇主心理不爽,不妨运用如下几招。 

做好前期调研 在以前,要想知道你的同事和其他业内同行的收入还是比较困难的,不过如今就有很多途径了。前程无忧根据求职者的职务、所在城市及工作经验给出了相应的薪酬范围。 不要轻易泄底 申请表上都会要求你给出自己对于薪酬的确切要求。但尽量不要给出确切的数字。如果你开的价码太高,很可能就没法进入下一阶段的面试。太低的话,雇主会以为你无法胜任这份工作,或者以为你是非常迫切地需要这份工作。 假使面试者还是坚持要求你说出预期薪酬,不要给出确定的数字,而是给出一个可以上下浮动的范围,低值是你所能承受的底线,高值则是你很满意的薪酬水平。 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对方坚持要了解你目前的薪酬,那你就告诉他你的“整体薪酬”,悉数报上你的工资、福利、奖金以及现任雇主给予的其他报酬。如果新公司没有类似的福利,那么人力资源部经理会在工资里把这些考虑进去的。 不要撒谎 对于人力资源部的人来说,去核实你自报的薪水是否真实是易如反掌的,虽然他们不见得会这么去做。即便你最终成功得到了工作机会,公司对你进行背景调查时也会发现你虚报薪酬的,你也许会就此失去这个工作机会,至少也会令你的新老板很不爽。 不要接受对方第一次开价 多数雇主都预期应聘者会讨价还价,所以他们第一次开出价码时会预留上涨的空间。可能的话,安排一次跟你未来直接上司的直接面谈,而不是只跟人力资源部的人谈谈就拉倒了。通常,直接上司通常都更容易变通。 虽然人才流动大工资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在对方开出的价码上再加10%是绝对不会错的。 如果你的未来上司表示,因为预算的限制,他没法给到你要的工资,那么可能是因为这个职位的薪酬级别是由人力资源部来“评定”的。可以试着问他是否可以找相关人员重新评定薪酬级别,问一问总是没错的,大不了他回答你说,“不行。”

大公司和小公司,差别在哪里?


网友提问: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工作,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

专家:

1.工作职责分配

在大公司里,工作岗位的划分更加细致,每个人所负责的工作职责相对固定且清晰。

在小公司里,一个工作岗位所负责的工作职责可能更加繁杂,也许会出现身兼多职的现象,但相对地可以获得的锻炼也更加全面。

2.公司流程架构

大公司一般都有比较稳固完善的流程和内部组织架构,比如审批流程、加薪制度、升职路径等。换言之,虽然比较谨慎、安全、有保障,但推进一个工作本身的流程时间会较长,获得薪酬和职级上的提升也会比较缓慢。

小公司一般来说办事比较灵活,如果上级或老板懂得知人善用和激励下属,那么获得提拔和加薪的机会也会相对容易。但是一旦领导不懂管理用人,那么情况也会比较严峻。

3.资源获取难度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依靠获取公司内外部的资源来进行推进,那么有名的大公司的优势就会比较明显,获取资源的难度会相对比较低,而没有名气的小公司本身如果没有突出的技术等优势,在这一点上会比较艰难。

《面霸教你和新公司谈薪水福利》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求职谈薪技巧”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