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刷知乎,发现一个4000多关注的问题,写到大学毕业,参加了一年的工作,由于诸多原因,发现自己很不适合这个职业。请问怎样才能明白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
首先看看这个问题背后都有什么样的隐含问题:
假设1:自己不适合现在的职业,很不开心。
回答1:你是不适合还是不适应?
参照标准:
对于这份工作你尽力了没?不适合指的是竭尽全力后仍无改变,你就确实不是干这行的材料,参见假设2。
不适应指的你并没有竭尽全力干,总觉不开心所以有些力不从心,然后给自己贴上不适合的标签逃脱。
通常对于刚工作的人来,因为他们工作大多数比较低端,需要大量的执行体力活。比如刚入行的销售,每天要打无数电话或者陌生拜访,刚入行的讲师,每天需要的是大量的教案练习和备课。所以这样的工作很容易让人觉得钱少,活儿累,不喜欢,没发展。
然而这个时期(我称作学徒期)必然存在,这期间工作考验的不是你的能力,大部分人只要努力,就能做的很好。所以对于不适应的人来说,最好仔细了解你的岗位对你的能力要求,看看其他人怎么做的很好,或者加个班,你会适应现有的工作。
假设2:自己的确不适合现在的职业,不了解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
回答2:如果真的不适合,不妨找个过来人,职业顾问,职业规划师做一个自我了解,帮你定位。
参考标准:了不了解自我定位和职业世界
职业规划师的工作范围,就是从你的个人出发,通过一些测评和咨询的方式帮你找到你适合(喜欢)或者擅长(能力强)的职业。
这个过程会包括共性和个性的部分。
共性的部分就判断对于职场基本规律你懂多少。打个比方,如果开车你得知道在不同路段怎么走,开多少迈,哪里能停车,哪里能加油。
现阶段我们大部分职业化操守和路径都是已经成体系的,需要在职场初期了解。如果你要在职场中混,体制内有体制内的规则,外企有外企的制度,甚至如何和人交流,相处。
个性的部分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人格),能力(硬实力,软实力),职业诉求(价值观)。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特点做选择。比如懂了交通规则之后,去哪里是由个人决定的说。适合和人打交道的,我们推荐去市场销售,擅长自己闷头干活的我们推荐做技术,至于能不能找得到,得看下一个假设。
假设3:自己喜欢的职业哪里找?
回答3:你的职场地位和眼界,决定了你有哪些选择。
判断标准:你眼前能不能看到什么机会?
通常处在职场初期的人,能见识的职业不多。所以这时候,职业规划师会根据对方的需求,帮助他们扩大职业视野。
最简单是去做职业访谈和调查:需要上网或者找熟人去做。如果你的咨询师恰好是你感兴趣行业一个业内人士,他会给你些直接的建议。
当然,现在职业变化比较快,有时候我们要关注职能,而不是职业。比如销售,行政都属于一个职能范围,和人打交道,善于处理一些细节型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尝试。
当然如果你现在只是一个刚工作的人,没必要去调查太高级的职位,因为有些职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比如你发现对培训师感兴趣,但如果现在你只是一个大学生,很难做到这一点。最好找你3年内能达到的目标进行探索。
假设4:找到了自己的喜欢的职业,怎么去?
回答4:雇主最先考虑的不是你喜不喜欢,他只关心你能不能做好。
判断标准:你知不知道这个职位对人的要求和求职途径
一旦找到了适合的,我这里指的是很喜欢,还需要了解具备的能力。我发现大部分人,喜欢的工作,往往是有发展,赚钱多,有想法,有成就的工作。
进入工作需要两个因素,你的能力和工作背景。举个例子,这就好像你喜欢在赌桌上一掷千金,但除非你是富二代,要不就老老实实在小桌上先攒够筹码。
经过职业调查,你需要了解对于你喜欢的职业有什么职业通道进入,需要什么职业能力积累,需要哪些关键人,你现在差在哪里。
剩下的时间,就是补足这方面的内容,然后进入。
如果现在没有机会进入,可以利用时间先兼职进入,请参考以下这幅图来判断是否马上进入。
假设5: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好几个职业,怎么选择?
回答5:这是个职业决策问题,最关键的是,你知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和有没有魄力去做
判断标准:你是否清晰了解你的职业价值观?是否愿意为此付出和冒险?
如果真找到你适合的,最后就看你够不够胆子了,通常转行都有风险,你现在没什么成本,当然胆子够大,现实是越往后越需要胆量。
所以这个时候要做职业价值观探索,也就是职业中你最想要什的排序,职业规划师会在这方面带你做更深入的的探索。剩下的,你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可能才去做,所以这时候你的行动有多快,就去觉你的魄力了。
总之,职业规划不是神话,而是像个加速器,让你更加清晰理解自己处在什么状态和接下来的行动,以上的流程对80%职场新人都有效,当然遇上本身比较有特色的,可能我们还会有其他更个性化的方法了,这取决于职业规划师的功力和资历,以及你的配合程度。
那有没有人不需要职业规划呢?有的,有的人本身就有具备这样的素质,自己就能做好,但过来问你这样问题的人,一般是自己搞不明白,所以就需要专业的辅助少走弯路。
做了是不是一定就会好呢?做了职业规划之后,最重要的是行动,所以一定要要知行合一,才有收获。
“未来茫茫然?很可能你的思考框架出了问题。留心瞧为你支招。”
思考未来茫茫然?
、
很可能你缺少一个职业方向定位的合理框架。编辑小编为你支招——三镜齐观。
1.定位职业方向的基本逻辑
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在哪里?就在下面3大系统的交集里。
上图中,蓝色的圈主要包括咱们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各经济区域发展态势、企业组织、职业分布等要素,这些要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有多少有效的职业需求。它回答的是有没有需求的问题,是你必须考虑的职业机会系统。如果你具有前瞻性地考虑到了3~4年后的职业机会问题,显然会更加一帆风顺。
面对一个同样的机会,编辑小编也发现有的人很在意,也有的人不在意。灰色的圈就是说明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你自己的价值观、性格、兴趣、气质和行为风格偏好等要素,它决定了你有心从事某项职业的程度。有心,潜能和优势有机会被强化,工作起来时常出现比较爽的感觉,取得成就的机率会大一些;没有心,短板和劣势被凸显,工作起来一定很苦闷,成功是小概率事件。这个灰色的圈,表达的是你有没有心的问题,是你必须考虑的职业取向系统。
社会有需求,你也有心,那份工作仍然不一定就是你的菜——同样有心的人多着呢!只有做得多快好省,你才最有机会。绿色的圈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的,主要包括你自己的知识、技能、资源(人脉等)、经验等要素,它决定了你有没有实力扛下。有实力才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职位价值。这个灰色的圈,表达的是你有没有力的问题,是你必须考虑的职业价值系统。
3个圈的交集,代表既有社会需求、又是你愿意去做、也是你实际能做得到的那2~3类工作,就是真正属于你的奶酪。
概言之,有求 + 有心 + 有力 = 你的奶酪。
2.三镜齐观,锁定奶酪
在职业方向的决定模型中,三个系统各有特点,需要选用不同的套路。
用“望远镜”审视职业机会,走“胸怀千万里”的套路。
职业机会系统的几个主要要素,都比较宏观,需要大格局大眼界,需要阅历和预见。因此,在你的当下,在这个维度,凭一己之力基本上搞不定事情。正确预判3~4年后的职业机会,一定不能封闭自己,必须借高人慧眼。
你或者父母信赖的,并且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士,就是你在这个领域的“望远镜”。
对于填报志愿的高考生、个人会员、单位会员的成员(企业员工和大学学生等)彻底免费,对于普通游客也只是象征性收取测评费用,还有线上指导咨询服务,是一站式助力你规划未来的平台。聪明如你,编辑建议你不妨一试。
3.用“放大镜”审视职业价值,走“胸中有成竹”的套路。
知识、技能、天赋、经历、人脉等等构成你的职业价值,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藏身所在。对于有限个可能的职业方向,如何进一步筛选,必须分别解构它们,点→线→面→体,画出能力树,基于能力树评判这有限几个候选方向,找出相对更适合自己的2~3个。这就是属于你的菜。
每个职业方向,都可以画出相应的能力树。留心瞧以产品经理为例,如下图:
当你将候选职业方向解构为它的能力树了,你自然胸有成竹了。候选方向之间的比较,当然不再纠结。
编辑小编结束语:茫茫前途似迷雾,三镜齐观无它途。瞅准属于你的奶酪,比什么都重要。
职业定位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但是你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了吗?来听听专家的意见吧。
技术型
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出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在我国过去不培养专业经理的时候,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但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
管理型
这类人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职位,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
成为高层经理需要的能力包括三方面:
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充分或情况不确定时,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际能力:影响、监督、领导、应对与控制各级人员的能力;
情绪控制力:有能力在面对危急事件时,不沮丧、不气馁,并且有能力承担重大的责任,而不被其压垮。
创造型
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自由独立型
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样彼此依赖,很多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简单技术型定位的人,他们并不愿意在组织中发展,而是宁愿做一名咨询人员,或是独立从业,或是与他人合伙开业。其他,自由独立型的人往往会成为自由撰稿人,或是开一家小的零售店。
安全型
有些人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他们为了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等付出努力。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这种职业定位,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而并不完全是本人的意愿。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将不再被迫选择这类型。
小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在梦中寻找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我们不想要什么,坚持我们能做的。
职场上你有认识过你自己吗?
当事情做得更方便和更多的时候,它们就会从外部的动力转变为内部的源动力。这是对生命的排斥。这只是有很多选择,排除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最终的你。
你怎么能在自己的心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你真正想做什么?
有这样一种方法,虽然简不知道它的由来,但很实际的希望能帮助你。
如果你愿意做你想做的事,也许我们可以帮助你在接下来的20分钟到1小时内找到你的目标。
(1)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出一小时的总空闲时间。关闭手机,关闭电脑,关上门,确保没有中断。这个小时只属于你,你必须找到生活的理想。也许你这个年轻时的生活可能会有所不同。
(2)准备一些大白纸和笔。
(3)在第一张白纸的顶部中间,写下一句话:“你的生活是为了什么?”
(4)是的,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在第一行写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想法。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例如:“赚很多钱。”
(5)连续重复步骤4。直到你哭。
是的很简单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很愚蠢,但它很有效。
如果你想找到生活中的目标,你必须首先删除你头脑中的所有“伪装答案”。您通常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和流程来摆脱外部思想和主流思维所涵盖的答案。
所有这些伪装的答案都来自于你的大脑、你的思想和你的记忆,但是当真正的答案出现时,你会感到它来自于你内心深处。
对于从未考虑过这样的问题的人来说,它可能要花很长时间(一个小时或更多)来清除他们头上的杂物。当你写50块时,你可能想放弃,或者为其他事情做借口。
因为你可能认为这种方法没有效果,你的答案非常混乱,你根本不想哭。这个是正常的。不要放弃,坚持思考和写下来,这种抵抗感会慢慢过去。记住,你的坚持是打开心灵的迷雾,看到你的真实自我。
当你写下第100或200个答案时,你的心可能会突然有一股情绪波动,但这不会让你哭泣。这意味着这不是最后的答案。但是圈出这些答案,在你下一次写作的过程中,你可以回顾它们来帮助你找到最终的答案,因为这可能是几个答案的组合。
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答案肯定会让你哭泣,让你的情绪崩溃。
以上就是小编想要告诉大家如何进入你自己的内心深处,以及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一切。
毕业是否等于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岗位少了,企业要求高了。社会经验并不丰富的大学生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准备才能找到工作和实习机会。投简历和面试到底追求精准定位,还是全面打击,张晓楠老师给出了她的答案。
这个问题要分成两部分谈: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到底想找什么类型的工作,第二个问题就是在非常明确知道我想做什么工作的前提下,怎么去拿到面试机会,这是找工作的前两个部分。
投简历不要怕浪费时间
首先,怎么去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类型的工作呢?目前很多学生投简历是盲目的,只要有工作机会就把简历稍做改动投出去了。我是认同这样做的,尤其是现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真的只有全面撒网才能有机会,现阶段发现你喜欢做的不是最核心的,而是要先找到能做的。先解决生存再谈梦想。现在有的同学存在的问题是太挑剔了,认为自己喜欢做这个,就只投这个领域相关的。没去做的工作不一定就不喜欢,很多东西没有尝试就直接否定放弃,也许会错失很多机会。
在现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好心态,有的同学总害怕投简历浪费时间,认为投了这个公司,人家都不会看我的简历,那又何必去投呢?单单投简历还好说,可能不需要改动太多。但通过网申的话,需要填很多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同学就觉得特别浪费时间,所以也就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偏差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想法,因为现阶段能拿到一个面试机会可能都是挺难的。
争取面试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所以找工作本身就成了一份“全职工作”,尤其是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建议大家大量地去投简历找工作。举个例子,当年9.11之后,美国从2001年到2002年一段时间内找工作都非常困难,包括美国最好的学校都是一样的情况,我的好朋友在哈佛商学院读书,她告诉我说,她和同学们一天投出去100多封简历是很正常的情况。反过来想想,在找工作的你,现在一天投出去的简历是多少封呢?在找工作阶段中,我们要能投就投,从量上也能说明你是否下功夫找了,千万别怕麻烦!如果最后没有面试,找不到工作,那才是真的大的麻烦。
能抓到手的机会先抓到
在美国学习时,我特别认可一个理论,我们老师经常说,你们一定要大量地去面试,这样你们就成了真正的面霸,会积累很多面试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教训,而当你真正想要的那份工作需要面试你时,你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因为之前你已经演习了太多遍了。虽然听起来有些功利,但是真的很实用。有些同学总想着厚积薄发,想多看面经,多听别人讲经验,自己在屋里练习,其实所有这些,都不如直接去实战来得实在。
找工作时要随时积累随时“发”,发现你喜欢什么的前提是,先要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把能抓到手的东西抓到手,“我喜欢什么”是在这之后才进行判断的,而不能因为你喜欢什么才去抓什么。我特别想说的就是,很少有一个大学生能在他毕业的时候就清晰的知道他这辈子想做什么,在毕业的2年之内,5年之内想做什么,一般都是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发现的。
另外,有些同学一开始以为自己喜欢某个行业,很高兴地进去了,有可能2年之后不喜欢了,而另外一个同学一开始进入了自己不喜欢的行业,开始很郁闷,结果3年之后发现原来这里才是自己的真爱。所以,先抓到手里,然后结合多种因素再去判断。
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是否解决户口,如果是大公司的话有多大的平台,如果是小公司的话有多大的发展潜力,这些当然是要考虑的,但是其实是后话了。如果一开始不清楚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有一个好的判断标准,就是人们常用的方法:拿张纸,左边列出做这件事的好处,右边列出缺点,比较着去分析。
其实还应该做另外一件事。当你有几个选择的时候,就好好想想,假设3年之后,如果我失去了A,我失去了些什么;如果失去了B,我又失去了些什么。前阵子,有一个北大的同学在现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非常幸运地拿到了三个工作机会,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外企,一个是媒体,于是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他来问我。经过交流,我发现他的性格比较有冲劲,但也会有点儿患得患失,这很正常,大学生在这个阶段都容易这样。
最后,我建议他选公务员。因为做了公务员3年之后如果放弃了,再进入另外两个行业所承担的成本,比先选择其它的,最后想要做稳定的公务员难度相比要小一些。因此,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情况下,不妨想想你失去几个机会的成本和代价分别是多大,这样比较之后,会更容易做决定。
随着以上问题的延伸,随之而来的是,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有想过自己的职业如何发展吗?那么,做职业规划有哪些需要的地方,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看看。
一、职场前三年是规划关键期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4名职场人士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96.3%的受访职场人士认为,职场前三年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期。
同样地,萨柏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将职业生涯分为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5-24岁)、确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4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上)。从探索阶段到确立阶段,通常是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的前几年。
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没有职业规划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以至于频繁跳槽。因此,职业规划要趁早,越早确立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越好,这样更有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如何找到适合的职场方向
(1)找准自己的定位
职场上,找准自己的定位很重要。探索自己的能力、需求、未来发展等,可以通过一些职场测试表测一测自己的职业倾向。要理性思考,不盲目跟从,多想想自己是喜欢和人交流,还是喜欢安静地写作;喜欢接受挑战,还是愿意按部就班;喜欢研究分析,还是喜欢做策划……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
(2)拥有一份Plan B
现如今 “斜杠青年”越来越流行,“斜杠青年”的意思是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利用业余时间经营自己的副业。据调查,目前国内至少有一份副业的青年人数超过8000万人(《2019年两栖青年金融需求调查研究》)。除了能增加收入、培养发展自己的爱好之外,这些副业还有更长远的意义,那就是,可以做为职场Plan B。
工作之余,做一份副业,让自己拥有一份Plan B,其实是在分散风险。当本职工作做不下去的时候,职场有了Plan B,就有了随时离开的勇气,有了抵抗外界残酷竞争的底气,有了进入另一个行业的入场券。
(3)市场需求不容忽视
盲目做职业规划等于白费功夫,市场需求不容忽视。认识外部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就业环境,国家扶持政策都要做一定的了解与调查,尤其是对自己希望从事的行业及相关公司的动态做相当的调查。还要对各个地区,尤其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的求职环境,工作岗位需求,薪资水准等等作一调查。还有就对行业及相关公司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便自己好做出适当的选择。另外对自己的想从事的岗位的要求及薪资也进行相应的了解。
无论是跳槽还是重新规划职业生涯,应该多关注下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才需求情况,向那些人才紧缺的重点发展领域靠拢。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业余优势的同时,关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动态,认真规划职业,让自己的职场发展更顺畅。
在考虑跳槽的你会把想法告诉同事吗?诚然,和了解你的同事分享找工作的动态可以少花力气,也许还会得到一些好处,但是同时风险也非常大。小编建议在你打算告诉同事之前,请先思考本文提出的这5个问题,再作出决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你有多信任他们?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可以看看你和同事之间的历史。他们是你曾经抱怨过的人吗?从你的经理到医疗保险计划,再到厕纸的质量,你都跟他们抱怨过,并且他们还没有和任何人分享过这些信息吗?
如果你真的确定他们能保守秘密,那就去告诉他们(不过别忘了告诉他们这个信息是需要保密的)。有时候和一个很了解你的人谈论找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但如果你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他们不会泄密,如果你有疑问,还是最好不要告诉他们你在找新工作。毕竟你也不希望在离开之前就被他们泄露了秘密。
2. 他们能帮忙吗?
你的同事可能是有用求职信息的金矿:他们有在其他公司的联系人、业内知识、社交活动的推荐和其他见解。还有个好处是,他们熟悉你的工作,并从第一手经验知道你是一个优秀的同事(对吗?),所以如果他们传递你的简历,你在竞争中就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如果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你绝对相信他们不会告诉公司里的其他人,那就去做吧。
但首先,准备好你的问题。不要含糊地说你在寻找一些新东西。相反,建立一个对话,你告诉他们你感兴趣的一个新工作,明确的提出你想要的东西, 无论是通过电子邮件介绍他们在你理想公司工作的朋友,还是了解招聘经理喜欢看到什么样的资历信息。
如果他们不能提供任何帮助,你最好还是在工作时保持沉默。找其他人谈谈——朋友、你的伴侣、你的母亲或者以前的同事(他们可能和现在的同事一样有帮助,但没有同等的风险)。
3.你真的准备好离开了吗?
最坏的情况是,一个同事向老板吐露你正在找工作,或是出于偶然,或是为自己讨好处——而你的老板反应强烈,要么会在找到新工作前一直让你过得很惨,要么甚至立即把你辞退。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具体退路策略,心里有一个截止日期,无论如何你都要离开,那么分享的风险就会低得多。但是,如果你要保留这份工作,直到你申请和面试新的职位,找到一个双方都适合的工作,接受这份工作,并设定了开始工作的日期,那么最好不要告诉别人。分享的乐趣不值得你在准备好之前就被解雇。
4. 你的老板是什么样的人?
有些老板希望他们的直接下属能传播办公室里的每一条小道消息,或者至少能先与他们分享一些信息。不遵守规定的员工可能会受到影响。
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老板发现了你在找工作,提前解雇了你,或者如果你最终没有离职,也会拒绝提拔或投资你,因为他们仍然认为你即将离职。
那你的同事呢?你的老板是那种一旦你离开就会对他们怀恨在心的人吗?你能想象你的经理发现你最好的同事一直都知道,然后对他们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某某人在找工作?”如果你的老板会怀恨在心,那就通过保持沉默来保护他们。
5. 这些信息真的能帮助别人吗?
也许你的离开将意味着某人的晋升,或者它将给他们一个机会来最终承担新的责任。如果他们事先知道你要走,他们能接替你吗?
如果你即将开始一份新工作,并且知道额外的一两周时间会对你喜欢和信任的同事有帮助——给他们时间重做简历或者为升职做准备,那么给他们一个提醒就是一种善意。
但是,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你最终选择留下来,你可能会遇到一位对此失望的同事,他可能想在你离开的时候帮你一把(比如向老板暗示你想离开)。在让他们知道之前,你要百分之百确定新工作真的在进行。
把找工作的事告诉你的同事是很诱人的,不仅因为他们可能会有所帮助,而且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分享一些你已经隐藏了很长时间的事情会让你感到如释重负。肯定会有一些好处,但在很多情况下,风险将超过任何潜在的好处。所以在分享之前要仔细想想,确保自己受到保护。
小编认为每个人在踏上职业道路时都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或者他们可以寻求建议,但在完成专业或职业后,他们必须努力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或职业兴趣。只要您不断培养您的专业兴趣,您就可以在参与此职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
你想要知道自己的职业性格吗?
每个人在走自己的职业道路时,都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征求别人的意见,但在最终确定自己的专业或职业后,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或职业兴趣。只要我们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我们就能在从事这一职业的过程中更加快乐。
选择适合你的职业是非常重要的,是你最喜欢的事业。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选择一个真正适合他的职业并不是一件简单而简单的事情。它不仅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且需要客观、全面地理解和理解他的利益、能力、个性、身体状况,以及他对某些职业的思想和态度。对某些职业有什么兴趣是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应该考虑的第一件事。因为,如果你对工作感兴趣,就有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热情,努力做好工作,并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意。个人满意、同事的认可、职业成就等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工作,使人们对工作更加热情,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在培养职业兴趣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广泛兴趣。
兴趣广泛的人不仅对自己专业领域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其他领域的事物也有一定的兴趣。这种人视野开阔,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多个方面得到启发,有更大的职业选择和改变的余地。它限制较少,在职业发生变化时能迅速适应新的职业。例如。”齐白石“早年是个木匠。后来,他结识学者,学习绘画、诗歌、篆刻和书法。他最终将成为书画大师。
2.保持稳定的专业兴趣。
一个人应该在一个方面拥有持久和稳定的专业兴趣,但不要只是一记耳光。培养和形成稳定的专业兴趣,使人们能够以高度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专业的工作中,使人们能够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职责,深入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发展并取得成功。
既然性格对职业的选择以及职业的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该如何判断自己的职业性格?心理学上有一些比较经典的性格测验,不管哪种分类方法,你都可以参考测评结果,找到合适的职业。
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的今天,成绩好与好工作并不可以划上等号。于是,中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项缺失职业规划教育,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很多大学生在真正面对找工作这个现实问题以前,很少或根本没有听说过职业规划这个词,然而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学生18岁进入大学教育,当地政府设立的职业研究中心,就会帮助该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职业咨询。
反观我们的大学,入学之初很少有学校开展职业规划方面的咨询,更多的是军训和社团生活,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很迷茫、无助。
曲琳是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和她的许多同学不同,曲琳最后一年大学生活将在荷兰度过。8月20日,她就要飞赴荷兰,进入蒂尔堡大学,学期一年。
曲琳的升学轨迹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小学毕业后升入大连市第65中学,后来又考入了大连市第24中学,然后考入了东北财经大学。然而在知道了曲琳对她上大学前后的生活安排,记者看出她的取与舍的与众不同。
规划高中时争当小记者,大学时却拒绝参加社团
说来也巧,曲琳还是大连晚报社学生记者团的第一代小记者。2001年,刚刚考入24中的曲琳看到了大连晚报社招聘学生记者的启事,第二天就来报名了。当时,报名的学生很多,但高中生很少,重点高中的学生就更少。曲琳对记者说:当时来报名,就是想体验做记者的感觉。
曲琳说:我的很多同学把他们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补习班上,其实我觉得,人最自由的时间是高二以前,我的想法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小的时候我喜欢画画,再大一点我喜欢上文学,当上了校刊的记者。回想起那段日子过得很精彩。
很多的学生考入大学都有一种感觉,日子一下子轻松了。大学新生都会选择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投身其中。然而考入了东北财经大学的曲琳却恰恰想反,她拒绝了所有的社团,一心沉入了金融工程全新的学科领域。
对于我来说,这些社团和以前所体验的大同小异,已经没有新鲜感了。曲琳还说,在他们班,同学分为几类,一种是学习型的,还有一种是实践型的。很多同学并不知道大学毕业后自己会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凭直觉在丰富自己,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综合能力。
规划参加国际大赛,争取留学荷兰的机会
曲琳说,她可能是属于学习型和实践型结合的,只不过她的这种结合和同学们的不一样。
金融工程专业培养的是投资咨询师、证券分析师等方面的人才,以前只在研究生的课程中才有涉及,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很高。曲琳在高中的时候就偏爱数学,上了大学后,她更是对数学情有独钟。2006年初,曲琳迎来了一个机会国际大学生数学健模大赛。曲琳说:这个大赛一直以来都是理科和工科的学校参加。和数学组的老师沟通后,老师认为很难,因大赛很少有文科学生参与,而且各国的名校都会参加,比如像麻省理工大学,但曲琳决定参加。
后来曲琳和同学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完成了参赛设计。不久,大赛的成绩出来了,曲琳所在的团队获得了二等奖。
在大三快要结束时,曲琳又面临一个机会。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每年都会给东财四个奖学金名额,资助优秀学生出国留学,还在上大三的曲琳获得了其中一个名额。曲琳选择了荷兰的蒂尔堡大学,这一次曲琳是以交流学生的身份到荷兰读书,不会拿到学位,同学们都觉得这样划不来,但是曲琳认为,这个尝试会对她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曲琳说:回来后我想选择一所美国的大学去读研究生,我的方向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融资分析师,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曲琳对职业规划的提醒
在采访曲琳时,她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段文字,以佐证自己职业规划的意义。
哈佛大学的爱德华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计划。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刚刚跨入社会的职场人士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我们在学校时或参加工作后,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过长远规划,那么很可能等我们到了30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真正专长和对自己准确定位,从而陷入在现有岗位继续下去出路不大,重新转行又要花费很大力气的尴尬境地。
你选择的职业性价比高吗?
前几天翻看杂志,看到一个专栏讨论职业性价比,里面说,四大(全球著名的四家会计师事务所)现在已经成为经济系学生就业的保底选择,因为企事业单位起薪涨到三四千,四大不过微调到六千,却要每天工作12 个小时以上,节假日无休成为常态。
乍看这段话有些道理,突然间就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性价比好低。可是细一琢磨,性价比不是简单用月薪除以工作小时数计算出来的。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多会关注未来的职业发展与规划。
我在微博里开放了私信,因为有很多人想问问关于四大的一些事。私信开放后,有不少对四大不了解的小朋友们给我留了言,问得最多的就是:我如果现在入行审计和咨询,那未来我的职业走向是什么?会有哪些发展?却很少人问我:现在入职工资多少钱?五年之后我的工资能涨多少?发私信的人很多都是对自己职业很谨慎的,他们却没有把眼界仅仅停留在工资这一个标准上。
那么,我来说说我自己对职业性价比的衡量标准。
我会首先要求我所选择的工作有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愿景。我不会一开始就下海创业,因为我在学校里从来没有接触过商业,根本没有商业方面的头脑与经验。某些知识的基础如果不能打好,直接会导致自己在商业中受挫,所以我决定从基础的工作做起。我所学的专业是会计,如果不扔掉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那么我能选择的职业主要就是企业财务、事务所和财务咨询。企业财务的工作比较规律,结账时较忙,平时工作没有难度;事务所是众所周知的累;而财务咨询不是一个刚毕业的小孩能干得了的活儿。
有些人喜欢舒服、轻松、每天喝茶看报的职业,其实无可厚非,因为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但刚毕业的我胸怀理想,想做一个女强人,所以我首先不会选择的就是外人眼里轻松、舒服、朝九晚五的工作。
入职工资多少肯定是我所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未来工资的涨幅和这份职业带给我的无形价值,是我更需要考虑的重点。
在四大里,刚入职的小朋友工作的时间确实很久,他们独自出差、独自面对客户、独自做工作底稿、独自加班、独自在深夜里坐着出租车回家、独自清理后续问题,虽然刚开始压力很大,但我相信所有扛过来的人都不会说那会儿的辛苦不值得。
我至今非常珍惜那段学习的时光,我曾经和同事们探讨过,如果让大家重新选择一次,大家还会选择那么痛苦的一个职业开始吗?激烈的讨论之后,答案是还是会选择。
现在很多以前的同事都离开了四大,选择了其他的职业方向,四大的流动性从来都是备受质疑的,离开的人未必想要再回来,但对于他们而言,那些职场里的技巧、抗压的能力和工作经验是一生受益的。这么一想,工资的数字就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更何况四大每年还都有让普通行业艳羡的稳定加薪百分比。
我并不是在宣扬四大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理念,我一向主张生活和工作要取得平衡,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更需要珍惜生活、关爱自己。我相信无论在任何一个行业里,只要你有心,你获得的总比你的工资要多。
在你想出一个最适合你的职业计划之前,先弄清楚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衡量需要改变的现状
问问自己,你整天都在说"好烦啊!"这仅仅是一种习惯性的抱怨吗?换句话说,你真的想有所作为吗?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想要改变的想法不是你个性的一部分,而是一种必要的程序,让你能够奋起努力,实现理想的目标。
如果你想衡量它是否值得改变,你需要综合各种因素,首当其冲的是"价值"。你是否获得了与你的努力相同的结果?另外,你需要观察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是否有能力实现你的目标?当所有条件都具备时,它们只能付诸行动。
与老板结成统一战线
心理学家建议我们:"你必须让你的老板知道,给你升职或者扩大你的发展空间对他绝对是有益的。但是,请注意,当你和你的老板交谈时,你不应该谦虚。当然,必须保持最低限度的尊重。”首先,你必须测试你是否有进步的空间?是否有合适的职位?时机成熟了吗?老板并不总是恶魔或敌人,有时不给你升职和加薪可能只是时机不对。如果你遇到阻碍,你必须下定决心,停止浪费时间与你的直接老板,绕过他,直接走到上面的大老板。
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请求
如果你想实现眼前的目标,你必须对自己进行适当的评估。心理学家说有几条基本的指导方针要记住:"你的要求必须是直接和明确的。”并且一定要直奔主题。即使你的晋升意图是众所周知的,你也应该亲自向上级申请正式申请。另外,心理学家补充道,"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件事。你有权说出你的想法,并有继续前进的意愿。最好是清晰、清晰地发音,用慢的语调来表达。不要试图用痛苦的斗争或情感表达来触碰你的观众,让他明白你想要什么。”注意,强硬和积极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想证明自己,你不能强迫别人接受它,但你应该用你的真诚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对方。
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的今天,成绩好与好工作并不可以划上等号。于是,中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项缺失职业规划教育,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很多大学生在真正面对找工作这个现实问题以前,很少或根本没有听说过职业规划这个词,然而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学生18岁进入大学教育,当地政府设立的职业研究中心,就会帮助该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职业咨询。
反观我们的大学,入学之初很少有学校开展职业规划方面的咨询,更多的是军训和社团生活,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很迷茫、无助。
曲琳是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和她的许多同学不同,曲琳最后一年大学生活将在荷兰度过。8月20日,她就要飞赴荷兰,进入蒂尔堡大学,学期一年。
曲琳的升学轨迹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小学毕业后升入大连市第65中学,后来又考入了大连市第24中学,然后考入了东北财经大学。然而在知道了曲琳对她上大学前后的生活安排,记者看出她的取与舍的与众不同。
规划高中时争当小记者,大学时却拒绝参加社团
说来也巧,曲琳还是大连晚报社学生记者团的第一代小记者。2001年,刚刚考入24中的曲琳看到了大连晚报社招聘学生记者的启事,第二天就来报名了。当时,报名的学生很多,但高中生很少,重点高中的学生就更少。曲琳对记者说:当时来报名,就是想体验做记者的感觉。
曲琳说:我的很多同学把他们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补习班上,其实我觉得,人最自由的时间是高二以前,我的想法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小的时候我喜欢画画,再大一点我喜欢上文学,当上了校刊的记者。回想起那段日子过得很精彩。
很多的学生考入大学都有一种感觉,日子一下子轻松了。大学新生都会选择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投身其中。然而考入了东北财经大学的曲琳却恰恰想反,她拒绝了所有的社团,一心沉入了金融工程全新的学科领域。
对于我来说,这些社团和以前所体验的大同小异,已经没有新鲜感了。曲琳还说,在他们班,同学分为几类,一种是学习型的,还有一种是实践型的。很多同学并不知道大学毕业后自己会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凭直觉在丰富自己,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综合能力。
规划参加国际大赛,争取留学荷兰的机会
曲琳说,她可能是属于学习型和实践型结合的,只不过她的这种结合和同学们的不一样。
金融工程专业培养的是投资咨询师、证券分析师等方面的人才,以前只在研究生的课程中才有涉及,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很高。曲琳在高中的时候就偏爱数学,上了大学后,她更是对数学情有独钟。2006年初,曲琳迎来了一个机会国际大学生数学健模大赛。曲琳说:这个大赛一直以来都是理科和工科的学校参加。和数学组的老师沟通后,老师认为很难,因大赛很少有文科学生参与,而且各国的名校都会参加,比如像麻省理工大学,但曲琳决定参加。
后来曲琳和同学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完成了参赛设计。不久,大赛的成绩出来了,曲琳所在的团队获得了二等奖。
在大三快要结束时,曲琳又面临一个机会。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每年都会给东财四个奖学金名额,资助优秀学生出国留学,还在上大三的曲琳获得了其中一个名额。曲琳选择了荷兰的蒂尔堡大学,这一次曲琳是以交流学生的身份到荷兰读书,不会拿到学位,同学们都觉得这样划不来,但是曲琳认为,这个尝试会对她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曲琳说:回来后我想选择一所美国的大学去读研究生,我的方向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融资分析师,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曲琳对职业规划的提醒
在采访曲琳时,她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段文字,以佐证自己职业规划的意义。
哈佛大学的爱德华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计划。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刚刚跨入社会的职场人士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我们在学校时或参加工作后,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过长远规划,那么很可能等我们到了30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真正专长和对自己准确定位,从而陷入在现有岗位继续下去出路不大,重新转行又要花费很大力气的尴尬境地。
大多数人不会一直的在一个单位待一辈子,他们会换工作,也就是“跳槽”,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但是跳槽也是有讲究的,怎样通过跳槽,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呢?
如何通过跳槽实现自己的目的
如何通过跳槽实现自己的目的
“跳”出一条生路
通过跳槽,认真包装过去的工作经验,充分发掘过去工作中的黄金..
对于许多低收入工人来说,他们的能力与高收入工人没有太大差别。 他们往往想通过跳槽来提高自己,但在这个过程中,却缺乏包装自己过去的工作经验,充分挖掘过去作业的金点能力。 因此,即使有面试的机会,因为他们不会显示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而错过了工作。
跳槽是基于价值增值的方向。 只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们才能真正挖掘竞争的潜力。 认为核心竞争力仅仅是工作经验是错误的。 如果一个人的跳槽目标和个人的职业能力,潜在的偏差,职业生涯就会进入死胡同,那么,什么证书也救不了你。 如果没有在最有效的方向上积累经验,经验不会带来价值,反而会限制你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弥补那么一点点
弥补自己能力上的缺陷,特别是对于理想岗位在内心的要求和自己目前能力上的开始有所不同。
与那些只付一点点的力量,而这种小谎,他不可能不知道本身的一些低工资的差距,这使我们有必要咨询资深职业顾问。经过分析和专业的评审专家,诊断,他们的缺点和方向,收益的努力后,将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缺陷。
每个职位都有自己特定的核心要求,并且由于不同行业的任务结构和工作要求不同。 哪种职位更适合自己,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发展自己的潜能,这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根据这个切入目标的指导,锻炼自己的优势竞争能力,来弥补自己的弱点。
“镀金”提升职业价值
用更权威、更知名的证书给自己“镀金”。正确的“镀金”方法将为个人职业价值的实质性提高带来良好的效益。专业价值的提升,将是全面提升个人物价的基础..
你自己的能力,企业认可,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一些证书的获得。通过一些培训,可以迅速弥补一些自己能力的不足,增加含金量为核心竞争力。但是,升级证书方面,学历必须是务实性。盲目跟风工作场所的趋势,可能很多手与市场动态证书,但无法获得有竞争力的就业市场的工作,更不用说对理想的薪水。
证书的有效性是科学指导与行为实效的统一。 证书必须符合其正确的开发路径,还要在适当的环节和时机获得,否则证书的好处是值得考虑的。
通过跳槽,“跳出一种生活方式,弥补这么少,镀金”来提升职业价值,我们可以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以上《跳槽:你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吗?》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职业规划方向”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