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乔志宏:从匹配到建构,从饭碗到使命》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各位亲爱的嘉宾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又请求我第二次“坐台”。古典分享了在他眼里生涯发展美好的前景,和这些年生涯服务开展的各个领域的状况,听起来非常振奋人心。我个人做这个行业也有十多年的时间,我觉得未来的生涯发展的服务,无论对哪个人群都是需要的。从儿童、青少年,一直到老年人,未来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如何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跟这个世界建立起联系,这应该是未来每个人要面对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所以前景一定是美好的。

一说到美好的前景,我就想起2006年马云的那句话,明天是美好的,但是我们多数人会死在今天晚上。一个大家都看好的美好前景,要顺利的过去,有可能会有一个惨痛的黎明,或者惨痛的夜晚。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如何能够避免更多的失败,有更多的成功创新,我想一个产业也好,一个行业也好,它一定有它学科的基础和理论的结构,所以在这个时候,在中国生涯服务蓬勃发展的时候,如果我们离开了前人研究的一些基础,或许我们会丧失我们一些很好的前景和优势,所以今天跟各位分享一下,这一百年以来生涯发展理论一个简单的脉络,以及他对我们的生涯发展有什么样指导的意义。

一百年来,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改变?然后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人们的态度、信念,有哪些变迁,我想我们从美国作为生涯发展的策源地,发展的起始点,能够更清晰的看到,由于社会的变化而带来的生涯辅导,生涯服务,以及我们对人的职业活动、职业行为,这样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的理解。

在一百以前的美国,代表了人类工业化的初期,这个时代的职业发展,面临的状况是就业人口众多,而尽管相比农业时代、农业社会,我们的职业类型有了很大的扩展,但实际上职业类型相对还是非常有限的,对人的要求也相对比较简单,那么这个阶段在一百年以前,绝大部分的劳动者,我们不说少数贵族和高级阶层的人士,绝大部分的劳动者,他们进入职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入,而不是寻找职业带来的其他类型的奖励,在这个时候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处在养家糊口温饱的阶段,在这个时候职业对人的意义,主要是生存的意义,获得收入的意义,所以职业并非工作目标的本身,而是获得资源和利益的方式,人们很难享受工作,而我们想到的只是用工作换来的收入,再去换我们想要的生活,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这是古典讲到的,未来生涯即生活,我想在那个年代是不存在的。

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底下,应运而生这样一个生涯辅导的理论,1908年弗兰克·帕森斯,提出来生涯指导的第一个比较系统的一个学说,就是特质因素论,简单来讲,就是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知己知彼,然后合理的做出决策,相对应的,在这个时候对人进行指导、辅导的方式,生涯咨询的方式是什么呢?指导师的职业咨询,生涯指导师,或者职业指导师,像极了今天医院的医生,来一个人,“老师你告诉我,我适合做什么”,这个“大夫”就可以开各种测量量表,就像我们的仪器诊断一样,让他去测评,测评完以后,老师再给你开方子,你去实践去追踪,这种指导方式,在历史上管它叫做指导式的职业咨询。指导式的职业咨询的特点就是,你作为我们要求职的人,职业发展的主体,你不需要参与,由专家来帮你解决问题就好了,就像医生的决策一样。一百年以前,职业信息相对简单,需要的能力也相对简单,这个时候职业咨询师,他有可能掌握到多数职业信息的要求,和对人的评价。因此,这样一个指导师咨询,在当时就是主流的服务方式。所以当时职业指导的主要特点,采取了这样环业论思维模式,把人的职业特质分成了很多方面,同时有一个信息的完全性的特点,相信咨询师,或者求职人,能够掌握所有的职业信息,我对你能做出完全的评价,我也了解这个社会各个职业需要什么,哪些能够正好满足你的需要,能够擅长、适合你。所以这个时候有一个理性的决策模型,就是个体在咨询师的指导底下,可以对个体的特点和职业信息做处量化的评估,注意这个时候的职业决策叫做客观理性去我。换句话讲,只要这个咨询师水平够,那么无论换哪一个人来做咨询,你的结果都是唯一,有一个唯一最好的。这个时候职业发展决策的结果呢叫做客观,客观的测量,客观的信息,客观的决策匹配。所以在那个时候工作就是饭碗,和生命意义无关,和个体的生命无关,当然不是所有的人,我们说这个时代的特征。就像我们看到的,摩登时代里面的卓别林,很多的劳动者,就是这样卷入到这样的整个人类发展的工业革命的阶段,这样一个过程中,慢慢的丧失自我,或者是找不到生存的意义。

这个阶段到二战之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二战之后,美国的社会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那么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科技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量新职业创新出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原来机械的工业时代结束了,信息化的时代来到了。那么这个时候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因此这个时候的职业,就不再只是一个饭碗,而是什么呢?人们对职业开始有更深的主动投入,不再仅仅只看重职业的金钱收入,职业的成就,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也变得举足轻重。个人在从事工作时内在的满足感、尊严,成为职业选择与发展的内在依据。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们开始寻求生命的尊严成就感、地位、权力,在这个时候的职业咨询,或者职业辅导,从苏坡为代表的专家开始,职业指导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生涯发展的阶段。

职业发展在苏坡看来,不再是一个匹配寻找饭碗的过程,而是一个有内在的主观参与。我们说一个人有没有能力,不再是完全根据客观的量表评价出来,你适合做什么,重要的是我认为我适合做什么,客观的信息量表测出来你喜欢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认为我喜欢什么,所以这样的一种自我概念,自我对自己的认识,而不是客观的测量,开始影响人的职业的发展。因此在苏坡看来,核心的理论就是自我概念,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越能够符合自己对自我的评价和认识,那么他就会得到更多的工作满足感。所以在这个阶段职业发展的核心特征,不再是获得收入,而是什么呢,而是内在的满足,前提是社会的富足程度,已经使得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职业对人的意义,就变得内在主观的需要变得重要起来了。

1973年,霍兰德提出来最重要的“霍兰德类型理论”,今天被很多人称为兴趣理论,那它到底是兴趣理论还是人格理论呢?兴趣理论,所谓的兴趣类型,只是人格类型,在他喜欢做的活动上的一种表现而已,他真正的理论的价值在哪里呢?

霍兰德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兴趣理论,而是一个职业的人格类型理论,他的基本的假设是一个人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形成某种人格特点,对某些特定的活动会有偏好,而不同的职业,由于这个职业活动的要求,它会吸引有特定人格特点的人,进入到这个职业里面来,那么这些相似特点的人格类型的人呢,他们就会沟通构成了一种职业环境,这种职业环境也能分成六类,人也能分成六类,这就是霍兰德最伟大的一个发现。

所以只有把人的类型和人格类型匹配起来,我们才能够获得工作上的适应、满足和成就感,所以工作的落脚点还在适应满足和成就感上,那么怎么样获得这个适应、满足和成就感呢,他发现人的类型和职业的类型是能够匹配的,换句话说,职业的类型也是能够分成这样几类的,我想做过老师的人,对于小学老师的工作环境,和销售员的工作环境,一定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分,不同的职业环境的工作者特征人格类型,所以霍兰德的贡献,是把他的理论放在了工作的适应、满足和成就上,通过人格的匹配。

到了1979年,另外一个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叫科伦波茨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时候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科伦波茨,提出来社会学习理论,他强调一个人的职业选择,高度依赖于个人的学习经验。一个人的学习经验是建立在个人的遗传因素和特殊能力,以及所生长的环境条件的基础之上,一个人内在的学习经验所构成的自我观察的推论,内在决定着职业的选择和发展,这样的理论如果大家没有接触过,可能会觉得生涩和拗口。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依赖于他有什么天赋,他有什么兴趣特点,而是取决于基于他的天赋和兴趣,受了哪些教育,有哪些训练,有哪些成功的经历,受过那些人的影响,是这些个人成长中真实的事件在影响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不是他内在的一些本质特征。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这三个人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个阶段理论的共性,苏坡的自我概念,霍兰德的职业认同,科伦波茨的自我观察的推论,他们都在强调,一个个体的职业决定,他一定不再是客观的、理性的和去我的,相反个体的主观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其实他们三个人都看重,只是用的概念不一样而已,苏坡叫自我概念,霍兰德叫职业认同,科伦波茨叫自我观察的推论,他们都在强调个体主观如何认识自我,个体怎么样形成对自己的评价,个体内在对职业的认同,才是决定职业选择真正的要素,只不过这样的自我评价,他是个体和社会环境互动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在职业发展中起到核心的作用,这个教育是广义的教育,不是狭义的学校教育。

所以职业匹配的理论,不是完全过时的,但是它不再适用今天这个社会,因为它过于简单,一个人不是基于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就能够找到自己的职业,这样的理论模式,从理论上已经过时了,原因是什么呢,这几个理论,他们都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个个体要想从个人所具备的能力价值观、兴趣、人格,这样一些基本的个人内在的,由遗传所决定的,或者环境决定的这些个人的特征,他要想到最后达到这样一个特定职业的选择,必须有中间这个阶段,什么阶段呢?就是教育的阶段。所以有同样的能力,有同样的价值观,有同样职业兴趣,甚至是有同样工作风格,人格特点的人,他可能会选择完全不同的职业,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每个人走的道路不一样,每个人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事情不一样,同样有绘画天赋,有艺术的美感,有强烈的表达的兴趣,然后也相信这种事情有意义的孩子,一定能够成为一个画家吗?不一定。取决于他后天有没有人给他足够好的训练,足够好的老师指导他,去热爱画画,获得画画的能力。所以一个人真正的职业发展在今天,我们不能再简单的依赖工作者特质到特定的职业,这样一个简单模型。相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说这样的一些工作者特质,它是跨职业属性的特质,换句话讲,拥有同样特质的人,他可以做很多很多种职业,那究竟最后他选择哪一种,或者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取决于在他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机缘,碰到什么人,获得了什么训练,所以要想从跨职业属性获得特定的职业,给孩子给青少年提供足够好的教育,才是重点。

那么用苏坡和霍兰德、科伦波茨的概念,在他获得教育的过程中,这个孩子的自我概念,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在训练他获得各种能力的过程中,不是塑造他好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概念,相反是在摧残,是在打击他,使得他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干什么都没能力,做什么都没兴趣,这样的经验是负经验,这带来了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虽然他有很好的天赋,很聪明,很有责任感,但是他不相信自己有明确需要做的事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是重要的,所以这是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这些理论强调人内在属性,内在的价值。

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钱学森、巫宁坤,钱学森大家都认识,巫宁坤有人认识吗?49年建国的时候,钱老,作为对国家有重大价值的人,被邀请回来了,巫宁坤先生当年也是被燕京大学的校长邀请回来,只不过他不是搞理工科的,他是学语言的,当时在二战的时候,他给飞虎队的队长陈纳德做翻译,语言能力非常强,然后在国外念完博士,燕京大学校长陆志伟请他回来,在燕京大学任教,赶上52年院系调整,他就被调整到南开大学,到了57年,他就被打成了极右分子,发配到黑龙江,辗转若干年跟家人没有联系,不知道生死,一直到80年代平反回来,后来出国,现在在国外用英文写作,翻译了好多非常有名的。当年他回国的时候,有一个人去码头上送他,他说你跟我一起回国吧,那个人嘿嘿笑了一下说,我可不想再也出不来,这个人是谁呢,是李政道。李政道、钱学森和巫宁坤,他们的生涯发展被什么所决定?被环境。所以在人的职业发展中,忽略掉环境的作用,忽略掉个人跟环境互动带来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结论,在今天是过于简化的模型。

现代,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时代,职业发展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又有什么样的方式?在今天,互联网和全球化,形成了一个比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更为复杂的职业环境,这个职业环境使得这个职业世界成为一个混沌的,因为在今天,我们这样一个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充满偶然事件的开放系统,当然北朝鲜除外,他不在这个系统里面,它不在全球化系统里面,全球化联系起来的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充满了偶然事件和开放的系统,就像全球的大气一样,你无法预测,明年的今天是什么天气,有人可以预测吗,没有。我们最多可以预测到一周以后,所以环境变得过于复杂,这个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职业发展的处境,所以在这个状态底下,如果我们还用这个生涯职业匹配的理论,那就更过时,不可解释,不可应用,所以世界是发展变动不居的,因此职业形态用更猛烈井喷式的速度产生出新的职业来,这个时代,职业发展的特点就叫做职业的个性化特点越来越强。

还是科伦波茨先生,这位先生1996年提出来,善用机缘论,他敏锐的看到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他提出来的观点相比起他的自我观察的推论更进一步,他提出来叫做善用机缘拥抱变化,职业发展的重要技能,不再是你获得战略能力的技能,做某种事情的技能,而是什么呢,而是更为高的一种自我管理的技能,叫做好奇、坚持、乐观和主动,这四个态度,成为人们面对今天环境变化快速的这个时代核心的一个技能或者是信念,但是他又提出来了,一个人的幸运职业发展决非偶然,幸运不是偶然的,那么幸运是怎么来的呢?幸运是规划出来的,用什么来规划幸运规划偶然事件呢,他的理论叫做行动,所以科伦波茨先生在他的90年代以来的理论中,高度强调人要行动,唯有行动才能创造机会,唯有行动才使得你有把握机会的可能,所以在今天如果有人还在问你,未来十年我应该干什么事情呢,你心里边就应该一脚把他踹出去,说你不要花时间问我,赶紧该干什么干什么,我们心理系的学生天天很迷茫来问我,老师你说我接下来干什么,我说你迷茫的时候,你就停止迷茫,去看一本书,在你书架上随便找一本书,他就能缓解你的迷茫,这就是行动,解决今天迷茫的最有价值的内容。

我们还可以看到,我去年就讲到俞校长,跟古典有生命中联系的一个男人,俞校长说,如果当年我知道新东方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一定会吓昏过去,而其实我一路走来唯一坚定的信念就是知道自己必须往前走,未来一定要比今天更美好。这是什么信念,坚持。同时他很乐观,出国无望,意外的收获了新东方,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事业之后,很多的生死考验变成上市公司,同时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太糟糕的企业领导,这样的人生的变化,没有人能够预测,没有谁能够规划,而且如下你只是坐在屋子里边想是永远想不出来,编不出来的,唯有行动,我总觉得生活中充满无穷的可能性,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意外的惊喜。

再看看我的本家,乔布斯。乔布斯死了,他在2010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典礼演讲的内容,在那一年他被炒了鱿鱼,而立之年。被谁炒了鱿鱼你们知道吗,被他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总裁炒了,他自己创办了苹果公司,他需要来一个更牛的职业经理人,就把当时干的最好的,百事可乐的总裁请来给他当总裁,这个人就把他给炒了,这个人生多么有戏剧性,所以他觉得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他回头来看,他说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各位,这句话我觉得是他说过最精彩的话之一,一个人的乐观,一个人的坚持和主动。

在二十一世纪,在信息化全球化这个时代里面,这个职业发展的特征在他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所以我们如何在一个变动不居的环境中,保持自我而不迷失,过去我们知道找到我们匹配的就对了,今天我们发现这不可行,环境变化太快,我匹配的那个,等到我跑到那他没了,那么我要怎么样保持,我不随波逐流,我不像一个浮萍,我能有一个我发展的方向呢。

当代生涯发展的大牛,萨维卡斯。当代的人,你要研究生涯理论的发展,做研究,你不会不知道这个人,他是苏坡的学生,继承了苏坡的衣钵,然后又传承又发展,他提出来叫做生涯建构,前面几个人强调,我们要重视自己的内在,重视自己的主观感受,重视自己的体验,那么萨维卡斯把它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更新的一个境界叫做主观生涯,是一种主观性的看法,把过去的记忆现在的经验和未来的期望,编制成一个描述人生主题的模式,然后给它赋予人生的意义。

这个事就变得更悬乎了,我们已经不是主观的来看待外界世界了,而是更进一步,外界客观不存在了,存在的是什么,存在的是我的主观,我怎么解读赋予这些外在的事情以意义,因此个体完全的占有主观的主导的地位,我过去所做的事情,现在所做的事情,和未来所做的事情,你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客观的评价,他都是我主观,我自己建构出来的,生涯建构理论,在今天后工业化时代,在后现代时代,每个个体的生命意义,都属于他自己一个人,因此引导调节和维持职业行为主观生涯,他是一个出现在产生意义,而不是发现依存事实的过程中,这是生涯建构的核心特征,客观的事实已经不重要了,相反我如何去赋予他意义,变成了生涯发展核心的内容,这是生涯建构。

我对这个事情的理解是我觉得在我们社会里面,对自己的生涯意义建构的好的一些人:对古籍的修复师杜伟生先生,他做古迹修复,任何东西都可以消亡,人书都是一样,那么我们就是要救这个书,救这个书的命,而且这个书千百年来,有多少曾经鲜活的生命,他的生命意义夹杂在这个书上面,我的使命就是去修复它,所以他的过去因为他赋予了这个修复,而变得非常的光彩夺目。所以这样的一个生涯的意义就是个体的,这个社会不会说古迹修复师有多么伟大,这个伟大不属于这个人,因为他喜欢做这个,他喜欢干这个。

还有一个做面点的,是我们陕西老乡,看到没有环境起作用,广东人肯定不会做这个。这个人他对他的生活工作赋予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揉面就是他人生安身立命之所。

小丑鲜花店的创始人,就是送花,他赋予了他独特的意义,他建构了独属于他自己的生涯。

在这个阶段,职业的发展到了一个追求使命感的阶段,这个使命感不存在全世界人,一个国家的人,一个社会的人,大家共有的,而是每个人都独有的,他来源于一种自身内部或者外部的召唤,指向特定的领域或者职业强烈的体验,个人在从事相关的活动,或者是工作中获得了目标感和意义感,相应的就会产生社会价值和各种价值。

前两天我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我的儿子不可能平庸,这个人生活在国外,他的老爹老娘就跟他在国外生活,看到他放任儿子去玩,不教孩子学拼音,不教孩子学数学非常焦虑,他就想说服他爹妈,后来发现比较困难,他就开始琢磨,编了一套理论,我觉得还蛮有趣的。他说如果2030年人类就要面临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高度关联无孔不入的世界,你想做的大部分职业专业技能,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就像今天我们检索文章,在过去是一个专业的事情,在今天我们随处可以做,大数据,互联网会使得各种专业工作变得比较容易,大部分的大数据建模完毕之后,大部分的工作按图索骥就是,因此他说人们对职业的追求,更多将依赖天赋,而且很可能是不入流的天分,比如手游设计师,比如将来的金鱼花纹养成师,我不知道有没有金鱼花纹养成师这个职业,怎么样让鱼长出来各种花纹,但未来也许是有的。未来职业将会变得越来越小众,越来越个性,越来越主观,换句话讲,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创造,而不是匹配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你的工作方式,在普通的工作里面,我们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像沈飞,一个普通工人,他每天最喜欢做的工作事情就是打磨这个零件,一上班觉得怎么这么快就下班了,没干够,回来在阳台上搞个小车间继续干,晚上一想到明天就可以去大车间干活了,开心。这个人他做到的是什么,他能把一个零件加工的精度,加工在多少毫米以内?我们能想象吗,0.003毫米。你能做到吗?因此他找到了他人生的使命。

这个是我讲课常用的一个例子,叫安金雷,别人都不喜欢干农活,他最喜欢干农活,别人晒的头晕眼花,他乐此不疲,记者采访他在田里面打个手机,他很不高兴,他说你这样会影响他们的,他们会很不高兴的,他对于动物和植物和土地,有着无以伦比的情感,他不用化肥,不用农药,比较幼稚的说法,你怎么忍心把这些东西扔到你母亲身上,你不是说大地是妈妈吗,所以他种出来的棉花产量不高,但是价格比别人卖贵出好几倍。

最经典的就是这位“寿司之神”,不久之前,安倍晋三请奥巴马吃饭,去了哪里?去了这个只有十个座位的,在地铁站底下的这个小店,没有小菜,没有酒水,你要想去吃饭,提前一个月预约,人均消费2400块人民币,各位,你们能吃多少片寿司,能吃24片吗,女士估计估计吃12片差不多了,你要提前一个月预约,一口吃200,一口吃200,他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炼你的技能来完成你的使命。

未来的世界将是更加高度复杂,高度多变的,每个职业都将是高度个性化的,哪怕传统行业也会有个人的特征,每个人的职业都将由他自行建构,意义、使命感来主导,在这个过程中,自由而丰富的环境资源,富有使命感,富有使命感的老师会帮助孩子发现,属于他和他的使命,如果没有一个丰富的资源,也没有充满爱心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老师的话,这一切也不复存在。

那么中国的情况会是怎么样呢,我们说美国三大阶段,一百年的历程,但是在中国这一百年历程,在三十年之内,我们统统都有了,所以在中国的今天,既有人为了饭碗而奋斗,也有人为满足感而努力,也有人活在自己的使命感和意义之中。那么真正的人生的幸福呢,是在于拥有一个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所以每个人,哪怕你在饭碗里面,也要在饭碗里创造自己、寻找自己的生命意义!

精选阅读

职业规划:从专业到择业


学不喜欢的专业,就像是做噩梦。职业生涯规划范例,三年前,胡曾就读于某重点大学 系;现在,他在一所二类院校读哲学专业。但他说,他丝毫不后悔当初作出退学的决定。
胡的家在甘肃农村。听说 专业很热,高考后他没怎么考虑就填报了这个专业。进入大学后,胡才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学 ,语言交流方面很欠缺,一紧张就脸红、结巴,而且,由于在中学一直学的是哑巴英语,大学里好几门专业课他也没能考及格。
因为不善与人交流,他显得很孤僻。就这样,胡在大学里度过了郁闷的两年。最后,他选择了退学并重新参加了高考。虽然没能考入重点大学,但这次他很慎重地选择了哲学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他在思考和写作方面的优势也慢慢体现,这才感觉找回了自己。

胡这样的学生在大学里并不少见。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许多大学生发现,当初填报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等格格不入。

一项全国调查显示,目前大约有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的学生表示有可能的话将另选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要从高中开始

第一次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在高中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开始。北京易迈步教育研究院院长雪颖认为,这些大学生在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方面的巨大落差,实际上是很典型的职业生涯管理的问题,因为大学所学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将来所从事的职业。

雪颖说:我们不希望一个大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花了六七万元的学费,最终选择的职业却与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确实有很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由父母或老师代劳,还有的盲目追随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上了大学后才发现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大学毕业找工作时,专业与兴趣的冲突,更是引发了很多求职问题。

据记者了解,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重视职业生涯的设计,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早就有职业设计辅导这一课程。在美国,中学在孩子们上八年级(高中)时就要请专家给孩子们做职业兴趣分析。十几岁的孩子职业兴趣并没有定型,但通过职业日、职业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其暴露出来的特征进行有效引导,为将来选择职业打好基础。

根据潜能选择适合的专业

目前,我国在高校专业设置方面,理科有280多个专业,文科有160多个专业。高中毕业生如何选择符合自己的专业,需要用科学的手段。

雪颖认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人生的辉煌,莫过于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一个人如果按照自己的潜能优势来确定发展方向的话,最容易成功,最容易实现自我价值,最容易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满足,对社会的贡献也最大。因此,必须科学地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2000年,北京易迈步教育研究院联合国内高校的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开发了一套IMAP潜能测试问卷。去年曾做过测试的高成宽现在是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大一的学生,我们这个专业几乎是全校最累的专业,但我很喜欢。高成宽用如鱼得水来形容自己在所选择专业的感觉。

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为慎重起见,高成宽的父母决定通过测评确定儿子填报的专业。看完高成宽做的测评题后,咨询专家给出建议:他更适合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等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他的母亲很庆幸,高成宽选择的专业刚好是他兴趣和能力的结合点,让孩子上一个他不喜欢的或者不擅长的专业,对他们太不公平了。

大学生选择专业和就业应该引入 概念

像高成宽这样幸运的高中毕业生并不多见。目前,不仅高中生上大学选专业时很少考虑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也普遍不重视。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雪说:大学生毕业后无目的、无规划地盲目就业,将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就业竞争压力很大的今天。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剑认为,大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似乎已经顾不上 ,但正是因为志趣理想和现实面前的巨大落差,令很多人被迫多次转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毫无设计,并不利于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张剑指出, 需要在家长、有相关知识能力的老师或专业职业规划师的帮助下完成。在美国,一个人从上幼儿园开始到70岁,要经历30多次的 ,都是由专业的咨询师来完成的。

职业规划从懵懂到行动


从懵懂到行动剖析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

历经近10年的服务实践及市场教育,其目的、意义早已为职业人所熟知。与管理咨询所代表的咨询顾问行业的发展脉络一样,对技术工具的疑虑、对服务效果的不确定预期,是其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对于专家咨询的双向高成本和实时性要求,客户自服务是更具可行性的道路。

调动你的主动学习能力,建立你的职业思考结构,在关键环节实施引导、托举,是职场网设计、提供产品及服务的出发点。

事实证明,被动接受极少带来明显的行动效果。鱼、渔规律必须引入到 中来。

相对于 职业咨询师而言,开发客户自服务产品并提供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要求更高的技术能力、专业功底和实战经验,远非简单引进、拼凑所能胜任。所幸今天职场网已经具有12年的测评工具开发和应用积累,8年以上的组织管理咨询及个人咨询服务经验,能够厚积博发了。

那就看看我们为你准备的厚积博发成果吧,包括 镜子和尺子 、 方法与视角 、 信息支持 和确定性。

1、 的首要环节是职业方向定位,请记住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特质,指导你5-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

有人会说它具有灯塔、航标等设施的照亮和引导作用,一点都不过分。事实上,职业方向为你聚拢心力和有限的资源,揭示出关键特质的程度差异。总之,对职业方向与职业特质的坚定把握,是从战略高度对职业成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把握方式。

2、另一把尺子就是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对于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它并不是那么必需。大学正规学历教育中核心能力的训练,完全可以支持你基本的职业发展目标。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大学学习不那么顺利或成功,或者你有很高的职业发展期望,就有必要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进行胜任力评估,用以支持你制定的职业目标并树立一个能力提升的方向与标准。它的数据是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常模。

3、组织环境对人职业发展过程的巨大影响,使得职业成熟度测评变成了第二重要的服务环节。

如果你并不掌握资源、权力,就不要试图去改造组织环境,因为个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了。主动适应环境是个聪明的选择,不假他人之手,凭借自身努力就可以把握。

组织原则、职场规则、人际策略、方法视角、自我管理等等都标志着你的职业成熟度水准,决定着你的回报速度。对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得不到认可、经常归罪于环境恶劣、不断忍气吞声或动辄冲冠一怒的人来说,职业成熟度测评是你经验丰富、老谋深算的良师益友。

4、缺乏信息支撑的决策,是可怕的决策,正所谓心中无数点子多,头脑糊涂决心大。

职业规划注重方法论,是因为方法论与价值观一样,是形而上的道,是必须的前提。但如果不与形而下的器相结合,道亦成为在半空中漂浮的空谈。

因此职业规划最终必须体现为职业决策,而职业信息库恰恰是它的信息支撑。即使成本花费巨大、盗版风险极高也不能掩盖职业咨询师和客户的强烈呼声。职业咨询师、分析师都会为此添砖加瓦,而其结构和内容是历经了反复设计与调整的,而且还会继续。

5、无法回避的是,在你历经思考和学习之后,仍然需要获得确定性支持。特别是遇到复杂情况时,取舍、策略、次序、轻重、缓急的筹划都需要专家的深度参与。

昂贵而有效是专家咨询服务的特点,严格的技术审核标准和千锤百炼的流程工具,使得职场网的职业咨询师可以提供一流效果的服务,完全值得放心托付。

厚积博发还会继续,更全面、更经济、更个性化、更有效、更方便,而隐含在背后的是更专业。

职业生涯 从“敬业”到“职业”


又到大中专毕业生选择就业的黄金时期。笔者也曾经历过那样的情形,每天都会打了简历和材料穿梭于各种性质的人才交流会,与不同的公司打交道进行面试。一番努力之后成功的幸运儿踏入了职场的门槛,自然还会有一些人需要重新努力,进行下一轮的拼搏。


笔者所在的公司也在前不久招聘了一批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公司的队伍当中,他们的表现自然褒贬不一,这里暂不做评价。只是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用一个过来人的眼光告诫初入职场的新人:从敬业到职业,要学习的很多,切莫掉以轻心、一叶障目不见!


敬业:成为一个好员工的标准,职场生存的根本!


我们时常会用兢兢业业来评价优秀员工,这是一种认可。要在职场生存下去,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敬业的精神。


而在现代企业人才体系中,常常会将企业员工分为四类人:


1、 高能力、高素质者


2、 高能力、低素质者


3、 能力一般、敬业者


4、 能力一般、不敬业者


从这四类人的字面意思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其自身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对于第一类人,属职场中的精英,凤毛麟角,一将难求,非常稀缺。而企业往往很明白,企业发展的根本不可能集中在几个精英级的员工身上,更多的是那些普通员工的通力合作,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而在后面三种人中,能力高而素质低的人,是企业的毒瘤,会害了企业的,所以企业会敬而远之,唯恐避让不及。后两类人,鉴于能力一般,所以是否敬业就成为了企业选择的标准。


综合来看,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就变得相当简单:敬业。是否敬业,直接决定了你能否在职场生存下去。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敬业?其实很简单。记得一家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说过一句话职场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我们需要的是大量敬业而忠实的员工。你只要可以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踏踏实实,那么恭喜你,你完全具备了成为我们企业优秀员工的资格!这席话,对于出入职场的新人来讲,一定有很多的启发。你可以胜任你的职位,完全可以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只要你够敬业,向企业展示出你的敬业精神。当然,这种表现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所为的,而是坚持不懈的一贯作风!


职业:综合能力的体现,个人腾飞的关键!


在和一些职场新人的交流当中,让我感受最多的就是他们充满就是他们的热情、激情和抱负。这些很好的方面,正是企业希望看到的东西。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同样,没有理想和职业规划的职场人士,也不会有很大的前景。


在职场中,最近几年很流行的就是冠之以职业经理人、职业策划师等说法,其实就是在明确告诉我们一个信号:经理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特别是薪水高、身份高、能力高的职业经理人。

我们的职场新人,在完成了在校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转变后,可以敬业的工作,在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后,就要考虑的是如如何发展的问题了。要成为职业人,单单依靠那点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还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达到良好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眼界+扎实的理论修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职场新人要做到:


1、 全方位的学习


不仅要掌握行业内容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途径(网络、书籍、培训等)提升自己在营销、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因为现代的竞争,是综合实力之间的较量,企业的综合实力直接和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息息相关的。职场新人永远要记住的一句话专业型人才只会是企业的栋梁,而不可能成为企业的灵魂。唯有一专多能的人才,才有可能带领企业不断前进。


2、 全面系统的看问题


看问题要全面,切忌以偏概全。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却不是那么多。能真正做到全面系统看问题的人,也往往是职场的精英型人才。作为一种职业习惯,初入职场的新人从一开始就要牢牢树立这种工作习惯。面对任何问题,都要仔细研究问题的根本和问题相关联的因素。


3、 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指挥行动


通过学习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践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这样具备了成为一个职业人的一半。而重要的另一半则是,如何有效的表达出来你的想法,如何让人可以信服?


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说,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沟通交际能力;而写,则可以很好的体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当然前提是建立在我们对相关问题的全面把握和仔细分析基础上的),就要通过自己的说和写来想对方表达出来,从而得到对方的支持,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为一个人长达数十年的职业生涯,有些人认识的很清楚,通过合理规划职业目标,定位明确,全力打造本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成大器;而更多的人则是一辈子在尽心、敬业中度过,虽然衣食无忧,但终无辉煌。对于初入职场的信男善女们,从敬业到职业蕴含的道理,你真的懂了吗?

生涯故事 | 从温水青蛙到快乐女王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01

李馨 新精英60期生涯规划师认证班

已过而立之年,怀揣少女之心,育小儿一枚,伴良人一头

开朗,幽默,喜群居,爱吃,臭美,好分享

生于少数民族地区,学在东北师范大学,生涯教育研究方向,六年大学教学及管理经验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是一名大学老师。

钱不多活不少但是离家很近,有假期有声誉还有一群朋友。

所有人觉得这是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妈妈最好的安排,我不这么认为。

尽管如此,我在这泡温水里仍被煮了五年。

一天下班,有雨,路口等红灯。

看着雨刷来回摆动,车前窗模糊、清晰、又再模糊。

我突然觉得自己未来的路好像就像这窗,一眼看不出去。

我还要过这样的5年?10年?30年吗?

这5年,我收获了什么?

再过5年,我又能有什么长进?

曾经研究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梦想的青年,梦想也随着论文一起交待了。

在工作-生活两点一线的桎梏之中,日子变得索然无味,没有方向和动力。

为了过看起来很好的日子,我把自己弄丢了。

我决定把真实的自己找回来。

第一步,得先看看现实的自己什么熊样。在网上搜了几个关键词,立刻出现包括性格、心理、职业各种版本各种测评,就是这样的机缘,我结识了新精英。

恰逢新精英推出认证班众筹活动,体会到朋友为了自己的理想众筹买单的感动,带着对

新生活、真自我的追求和探索,我迈进了新精英第60期生涯认证班的大门。

02

三天的认证班,学了很多干货。

兴趣三层级让我发现原来自己还算是个热爱生活的人,那些曾经的或还热着的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应该争取多几个升级,转化为志趣。能力矩阵,让自己的优势短板排兵布阵,一目了然。815洪水事件的游戏更是给我带来价值观冲击,解开了曾经困惑已久的心结。生涯三阶段:生存期、发展期、事业期,让我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总是迷茫焦虑。要想到达远方,必先过好当下,梦想脱离了行动只能是个梦。

刚学完咨询技巧的当天,相约多年未见的老友聚餐,席间便用cd模型给朋友做了个简咨询,虽然过程还不熟练,但收获了朋友的认可让自己颇有成就感。

三天认证班结束,老公在教室门口等我,下课见我第一句话说,觉得今天学完了整个人气质不一样了呢~我说这就是腹有干货气自华!

03

从帝都回到老家,拿到offer,果断辞职。

心里畅快无比。

从前,在老师、家长的安排下做选择,

后来,又在家庭和生活的裹挟下做选择,

为了怕做一个自私鬼,我们小心翼翼,绕过前人警告的坑,

慢慢变成从前自己瞧不起的父母,看不惯的领导,处不来的同事。

接着,那个满腹委屈、不快乐的自己再去压迫自己的下一代,为ta的人生指手画脚,

最终成为那个最最自私的人。

瞧,我们在干嘛。

没有人能对我们的人生负责,只有我们自己。

很庆幸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亮红灯的那一刻,新精英出现了。

让我找到真实的自己,学会做负责任的选择。

“当你发现走错了方向,停下来,就等于在进步。”

04

生涯规划,听起来又远又专业,实际它贴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一个内蒙的大三女孩儿纠结于不知道该考研还是直接就业。通过我们聊了几句,她很快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并列出行动计划,在她为自己梦想拼搏的日子里,隔一段时间就会向我汇报成绩。

一个曾经的学生已经毕业两年,两年里换了七八份工作,平均每份工作时长没超过三个月。他说老师,这么多选择,为什么就没有适合我的工作。其实,并不是不适合,生存期的职场小白,只有当你适应真实的职场环境,具备做好当下工作的能力,才有资本谈适合。

家里姐姐初入职场涉足的是美容行业,机缘巧合放弃了当时高薪的美容顾问工作,转做酒店管理。若干年后,各种原因又不得不转回老本行。姐姐本是要强的人,再回美容市场,各种hold不住的境遇让她非常失落,另外两个工作岗位的选择也让她十分为难。聊了两个小时,姐姐说她豁然开朗,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

用自己所学帮助身边的人找到方向,获得成长,本身就是我个人的最大成长。

助人带给我成就感和快乐,而我自己,更是学习生涯规划的最大受益者。

生涯规划的学习让我的生活更有质量,勇敢地去尝试和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看到了原来的生活高度体会不到的精彩,感受到从前的生活状态永远到达不了的温度。

我学习,学习如何阅读、如何工作、如何咨询、如何沟通、如何做社群营销…

我写作,推出个人微信公众号馨李话,哪怕有一个人看,我就是有读者的作家。

我旅游,去了趟拉萨,不为探险和灵修,专门体验边疆人民的生活,感受青山白云神秘红墙的画风。

我生活,工作和家庭,成长和快乐,有规划的人都值得获得。闺蜜聚餐,同事k歌,陪父母聊天,送老公秋波,关系的平衡、改善和突破让我信心倍增活力四射。

我亲子,用生涯工具三叶草培养儿子学习兴趣,从他最喜爱的植物大战僵尸出发,买了成套的书和他阅读,一起录制音频故事,后期配上主题乐,放给他听,还发到幼儿园班级群。兴趣-能力-价值观一转,三套共17本书的汉字,四岁半的宬成基本都会认了。

我感恩,学会了珍惜自己所有,看到了身边人的闪光点。能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可以悦纳别人和我的不同,宽恕自己和别人的犯错,鼓励他人的成长和进步。感恩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导师和伙伴,感恩每天洒在头顶的阳光,身边吹过的风。

我坚持,参加了100天改变训练营,持续记录每天三件事和小确幸,慢慢体会自己由内而外,持续发酵的变化。

这就是我,第60期生涯认证班学员李馨的生涯故事。此时此刻,很想对去年那个不快乐的大学老师说句话,谢谢你,坚持找到今天真实的自己。温水里的青蛙仍有活路,不要轻易放弃。

大鹏说,没有人是小角色,当你不被世界改变的时候,你便改变了全世界。

去吧,祝你找到真实的自己!

从『知道』 到 『做到』 到底有多远?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人们从小到大从来不缺乏被说教,直至讨厌、唾弃、麻木说教。其实那些大道理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人们大多也是认同的,只是它们很少被实践过或我们中大部分人没有从中收到过成效。人们更多愿意相信自己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这就带给了我们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知道到做到到底是怎么的连接转化机制?我们能否打破认知本身带给人类的限制?

知识之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实知识或道理本身并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它是通过人们将其吸收并转化为外显技能而实现价值的。但遗憾的是有些人的内在转化机制存在问题,虽然积蓄了大量的知识,但不能有效的将其外化,他们就成了我们常说的那种高分低能的人。

知识对于我们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于我们行为驱动模式的改造,这种改造带来的是我们人格格局的放大与视角的转换,从而更有利于我们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与工具支持。

聪明人的糊涂账

为什么那么多聪明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还是印证了那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可能什么特性都有其双面性吧,聪明的人喜欢算账,但算的都是些小账。算小账的思维模式带来的往往是自我设限,放大做一件事可能面临的风险或成本。但当你真正鼓起勇气专注地去做这件事,不去担忧各种假想困难的时候,你最有可能把这件事办成了。

改善你的动力模式

无源之水、浅过无痕。你还记得真正使你发生改变或是最终阻止你发生改变的因素是什么吗?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讲,人的改变并不是来自外压而是内压,所以各种鼓吹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的说辞带给了人们很大的误导。人的内压源自我们对于环境的认知与融合过程中,产生于以往成就事件、借鉴经验、社会鼓励等具体事件中。所以对于个人来说,谋求改变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善自身的能量状态,让自己的能量输出和内心价值诉求趋于统一,慢慢打造自己的绝对领域。

资本变现的三个纬度要素

资本价值变现过程受到三种要素的影响:认知范畴、变量处理能力、心理融度。

第一要素储量突出,而其他两者匮乏的人学成了书呆子;

第二要素储量突出,而其它两者匮乏的人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小人;

第三要素储量突出,而其它两者匮乏的人活成了逍遥的“庄子”。

三种要素向不同纬度延伸,构成了我们立体的能力模型,而你是否清楚自己的能力模型状态?

当然上面的三种举例都是非常规的极端情况,我们一般人在这三个方面都是有一定储量的,不过失衡的组成结构确实会让我们的社会能力缺乏足够有力的支撑点。在心中试着构建一下自己的能力模型,你就会发现哪个纬度的要素是自己要努力改善的。如果遇到难以突破的人格层面的障碍,那就别硬耗了,回到上一条,吃透自己的优势资本,慢慢打造绝对领域。

职业生涯规划从懵懂到行动


职业生涯规划从懵懂到行动

从懵懂到行动剖析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职业规划 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

历经近10年的服务实践及市场教育,其目的、意义早已为职业人所熟知。与管理咨询所代表的咨询顾问行业的发展脉络一样,对技术工具的疑虑、对服务效果的不确定预期,是其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对于专家咨询的双向高成本和实时性要求,客户自服务是更具可行性的道路。

调动你的主动学习能力,建立你的职业思考结构,在关键环节实施引导、托举,是职场网设计、提供产品及服务的出发点。

事实证明,被动接受极少带来明显的行动效果。鱼、渔规律必须引入到 职业规划 中来。

相对于培训职业咨询师而言,开发客户自服务产品并提供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要求更高的技术能力、专业功底和实战经验,远非简单引进、拼凑所能胜任。所幸今天职场网已经具有12年的测评工具开发和应用积累,8年以上的组织管理咨询及个人咨询服务经验,能够厚积博发了。

那就看看我们为你准备的厚积博发成果吧,包括 镜子和尺子 、 方法与视角 、 信息支持 和确定性。

1、 职业规划 的首要环节是职业方向定位,请记住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特质,指导你5-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

有人会说它具有灯塔、航标等设施的照亮和引导作用,一点都不过分。事实上,职业方向为你聚拢心力和有限的资源,揭示出关键特质的程度差异。总之,对职业方向与职业特质的坚定把握,是从战略高度对职业成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把握方式。

2、另一把尺子就是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对于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它并不是那么必需。大学正规学历教育中核心能力的训练,完全可以支持你基本的职业发展目标。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大学学习不那么顺利或成功,或者你有很高的职业发展期望,就有必要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进行胜任力评估,用以支持你制定的职业目标并树立一个能力提升的方向与标准。它的数据是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常模。

3、组织环境对人职业发展过程的巨大影响,使得职业成熟度测评变成了第二重要的服务环节。

如果你并不掌握资源、权力,就不要试图去改造组织环境,因为个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了。主动适应环境是个聪明的选择,不假他人之手,凭借自身努力就可以把握。

组织原则、职场规则、人际策略、方法视角、自我管理等等都标志着你的职业成熟度水准,决定着你的回报速度。对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得不到认可、经常归罪于环境恶劣、不断忍气吞声或动辄冲冠一怒的人来说,职业成熟度测评是你经验丰富、老谋深算的良师益友。

4、缺乏信息支撑的决策,是可怕的决策,正所谓心中无数点子多,头脑糊涂决心大。

职业规划注重方法论,是因为方法论与价值观一样,是形而上的道,是必须的前提。但如果不与形而下的器相结合,道亦成为在半空中漂浮的空谈。

因此职业规划最终必须体现为职业决策,而职业信息库恰恰是它的信息支撑。即使成本花费巨大、盗版风险极高也不能掩盖职业咨询师和客户的强烈呼声。职业咨询师、分析师都会为此添砖加瓦,而其结构和内容是历经了反复设计与调整的,而且还会继续。

5、无法回避的是,在你历经思考和学习之后,仍然需要获得确定性支持。特别是遇到复杂情况时,取舍、策略、次序、轻重、缓急的筹划都需要专家的深度参与。

昂贵而有效是专家咨询服务的特点,严格的技术审核标准和千锤百炼的流程工具,使得职场网的职业咨询师可以提供一流效果的服务,完全值得放心托付。

厚积博发还会继续,更全面、更经济、更个性化、更有效、更方便,而隐含在背后的是更专业。

职场规划:如何从月薪3000到30000


15年的毕业生现已经正式迈入职场,在一个新的环境里期待成长。但是初入职场时,一定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个规划,什么时候薪资能够迈入30000的大关。

一、菜鸟专员初长成

从校园到社会的窘迫迷茫,大家都经历过,这一阶段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干得最多,挣得最少。每天不在鸡血中拼搏,就在迷茫中消亡。

薪资状况:

3000-8000 元

奋斗经历:

签约一份正式的工作

清晰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

进入公司进行 1~2 年适应学习

切勿野蛮生长,找到值得学习的导师

经常总结回顾工作,吃一堑长一智

完成从盲从打杂到完美执行的角色转变

奋斗工龄:

1-3 年(时间长短具体与个人能力和行业发展机遇等相关)

二、合理竞争,积极争取升职

你已经对你的职业技能做到了相对熟练,可以独立执行相关的工作,并且在职业态度上也有了性对成熟的职业性。工作 3 年,常常是升职和跳槽的必经之路。

8000-15000 元

1. 想清楚方向,继续前进的人

总结回顾自己的工作成果,优化工作

积极地和同事展开合作和良性竞争

寻找机会申请升职主管

2. 选错了行业,从头开始的人

重新自我评估

改写更新简历

投递新行业,寻找新机会

成为新人,薪资原地踏步

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专员

3-5 年(时间长短具体与个人能力和行业发展机遇等相关)

三、从 被管 晋级为 管事儿

你已经熟练掌握了本专业的各种技能,并且能够独立或与人合作应对项目的各种突发状况,蜕变为了独挡一面的职场精英。可应聘大公司的中层经理岗,中小型公司可以承担总监的担当。

15000-30000 元

专业能力杠杠的

沟通交流能力强,上、下级、平级沟通良好

知人善任,懂得团队人员的优势

懂得团队个性,具备强大的号召力

善于做组织计划工作

工作定位和目标清晰

能够掌控项目及日常工作的整体流程

善于包装和推销自己

5-8 年(时间长短具体与个人能力和行业发展机遇等相关)

相信面包会有的,关键是你是否能够沉的下心,用心做好当下!

从程序员到软件工程师[2]


当时看算法本身的文档,然后又回头看线性代数,终于理解了算法,并用程序表达了出来。由于是嵌入式用的,又花了大量时间进行算法优化。

后来跳槽时终于尝到甜头:

1。薪水高,基本上一应聘就是Senior的职位

2。稳定,这个一般大街上招一个程序员是做不来的

3。机会多,这个怎么说呢,反正只要是大公司招人,象微软、Google等,除了问一些语言本身的问题外,基本上就是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问题。

通常面试那些时间你写源代码是来不及的,基本上就是写伪代码。或说明你的算法基础和思路。答的好一两句话就解决了。

想走这条路的朋友,我首先建议好好读读《数据结构与算法:C++版》,里面所有常用算法和经典算法及数据结构必须烂熟。其次,建议将大学课本找回来,几本高数好好复习复习。《线性代数》《概率和数理统计》《微积分》《常微分》等等。

我们不是大牛,基本上创造不出新算法,但是我们能够将别人的算法实现或者能把一个具体问题分解成已知的算法,那么你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算法工程师了。

说实在话,语言只是工具,是很容易掌握的。99年2000年泡沫时期,不是很多人突击那么三个月就可以上路做programmer么。就象刀法是很容易学会的。要应用精熟,也不过是长时间的积累而已。

对语言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对刀法的领悟,有人是顿悟。但是多用总是会渐悟的。

最重要的是基础,就是数学能力,那可是内功。可以这样说,你要想真正和其他程序员拉来差距就在这里。

我朋友的孩子想走计算机编程这条路,考大学我就推荐考数学系!

再有就是多做那些大公司的面试题,一是锻炼自己的大脑,二是熟悉这些算法的应用。

好了,现在能想到的就这几点,这里给几个面试的例子,看看能不能用最简单的描述解答

1.如何生成一组正态分布的随机数?

2.有一个二维迷宫,如何找到出口路径?

3.有数据库存储一股票每五分钟的实时报价,如何生成每小时,每天,每周的股票价格变动曲线?

====我的建议答案

1。生成二维随机数,只取落在正态分布包络线内的数

2。二维连通图深度优先遍历

3。傅利叶变换

80后传奇奋斗人生:从年薪十万到百万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80后传奇奋斗人生:从年薪十万到百万》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工作4年半,跳槽3次,年薪从10万到几百万,工作从互联网发展成基金分析师,从一无所有到事业有成,他就是许单单,80后传奇奋斗的故事。

许单单的故事非常适合被写成奋斗传奇。1983年出生的安徽农村小子,研究生毕业5年,跳槽3次,从一名年薪10万元的互联网公司职员,变成年薪几百万元的互联网分析师。2011年12月,他离开了工作2年的华夏基金加盟美国对冲基金,在这年的最后一天,登上前往美国的飞机,作为美国对冲基金的唯一一位中国雇员,带去对整个中国的投资机会的分析。

许单单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从很内向、很自卑到强迫自己不内向;通过无意间创业强迫自己掌握管理能力;通过飞机上认识的人强迫自己投入更多社交,再不断地碰到和网罗有用的人。他说他能够拥有今天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人比我更曲折。

我5岁上小学,小学是5年制的,小学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初中比较贪玩,整个初中都不好好学习,我觉得班里有好多人都比你厉害,永远都考不到第一名。我初三刚开学,就是13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没有人管了,就开始玩,打台球。高中就没有考上。因为又矮又小,13岁实在太小了,家里比较穷,没有经济来源,没法出去打工。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妈妈说,那就复读一年,长点个子再出去打工吧。14岁复读时,跟一个女孩谈恋爱,不学习,天天玩。离中考还有一个月时,和女孩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分手了,然后我才开始学习,学了一个月。

我们县城有3个高中,我报的是第三好的高中,也没报希望能考上,没想到竟然考上了。第一个学期考试我考了第一名,当时觉得天大的运气啊!因为我考入高中的时候是20名。到期末,很担心自己考不了第一名,结果连续两个第一名,然后觉得好像不是偶然,又突然有了压力,下一次考不了第一名岂不是很丢人?便开始努力学习。有一次我没复习好,又怕考不了第一名,便跟老师编理由,说有事不能去考试了,逃避考试。班主任不同意,结果又考了第一名。

在老家那边,上高中的人极少,一个村子里的人只有两个人上高中,考大学时又有一个不成文的风俗复读才能考上大学,复读生和新生的数量是1:1。老家很闭塞,我只知道中国的三个大学,北大、清华和安徽的中科大,但是这三个肯定考不上。但我一定要拿一个通知书回家,爸妈会有面子,我觉得自己的化学比较好,就报北京化工大学,特别可怜地就上了大学。当时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我都去复读班去报名了,考到一定分数可以免学费。后来才知道,我的分数是可以上北大的。

我拿着通知书回家,家里就开始闹矛盾,高二时候,家里来了后爸和我一直在吵架。我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农村那边说儿子是巨大的负担,农村父母一辈子的钱给儿子结个婚就没有了,后爸说三个儿子怎么养得起啊,就让我妈和他一起远走高飞,我妈说不能走,孩子还小,而且单单还在读书。
我高二就替别人考大学,当枪手,一天100元。16岁从安徽跑到江苏替别人考成人高考,赚了钱,就跑到陕西山区的姥姥家去找我妈,听说我要到陕西,后爸带着我妈又走了,我只好又跑回安徽,我妈不忍心了,回到了安徽的家。高一时,我妈觉得养不起那么多孩子,曾经要把小弟弟送给别人家养,我也同意,我们家上不起学,送到有钱人家还能上学。但家族的人不同意,骂我妈把家族的人往外卖,我觉得有点像电影,我会突然间崩溃:不要吵了,都闭嘴!后来就把弟弟送给别人了,过了3个月又接回来了,实在是不舍得,艰难就艰难吧。

我妈就跟后爸许诺,等我读完高中,能给弟弟妹妹做饭了,就跟他走。他们默认我是考不上大学的。我拿通知书回家,我的姨妈和姨夫都来我家庆祝,可后爸特别生气,拿一个白碗倒了一大碗白酒一口气喝了,把碗摔了就走了。我当时特别伤心,我在全校1500个人里考了第5名,我觉得挺不错的。别人考上了大专还在电视上点歌什么的,我考的还是个211呢。我特别伤心,不吃饭就哭,整个暑假都不在家待。后爸和妈妈吵架:看吧,他考上大学了要走了,没有人给小孩做饭了,你又要留在这,走不了了。打破了他的计划,他就离家出走了,我妈没办法,也就带着妹妹跟他一起走了。一直到我开学都没有回来。我特别伤心。

我初三时,父亲去世前,就给我留了几千块钱让我上大学用。他去世前种了很多桃树,桃树3年一结果,我把桃子卖了,卖了一些钱,养了一些牛,牛是3年生小牛,高三时生了小牛,小牛长大了,卖了一些钱,凑齐了我的学费。我走之前,妈妈都没有回来。姨妈给了我一个她女儿用的旧箱子,我又去集市上买了一双39元的鞋子。那是2000年,小弟弟才11岁,大弟弟15岁,我走了他们俩怎么办啊。我拜托邻居的大爷,给两个弟弟隔两天和一次发面,让他们蒸馒头吃。两个弟弟不太懂事,目送着我走,我安排他们不要打架,他们一句话都不会说,不会说哥小心点,就呆呆站在那儿。我当时觉得特别悲壮,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县城的人,要孤身一人去北京了,都没有家人送。走到拐角处我就哭到不行,怎么可以这样子,那时候我特别恨我妈。

我在北京待了一个月才给家里打电话,妈妈对我特别内疚,整个大学四年我都不高兴,我想我这辈子都再也不会回去了。第一年春节我回家了,但我只出房间上厕所和吃饭,剩下的时间就在屋里疯狂地背英语,后爸还是跟我闹矛盾,就回了他的老家,我妈也跟他走了。我也很伤心,买了一箱方便面,每天限制弟弟只能吃一包方便面,我还生气着呢,我才懒得包饺子呢,那时觉得命运怎么这样啊。暑假我就不回去了,大年二十九坐火车,大年三十下午到家,吃个年夜饭,第二天睡个懒觉,中午吃顿中午饭我就走了,几年来都是这样。我妈要送我,我也不理她,下特别大的雪,她要给我打伞,我故意避开也不让她给我打伞。我不回头地往前走,过了拐角就开始哭。

许单单怀着对家庭的积怨在化工大学读书的日子里,还有一件事让他耿耿于怀那个学校太小了!

大二开学的第一个周末,他顺着北三环徒步走去了清华和北大,那两所国内最著名的学校始终吸引着他。在清华校园里,他看到路两侧都是学校活动的牌子,有很多的名人讲座,他再也不愿意在化工大学上学了。于是,他开始复习高中课本,想重新考大学。他每天学习到半夜两三点,再翻墙回宿舍住,系主任出面干涉,说你这样对大家的影响不好,可他决心已定,还是跑回老家报名高考。许单单在报名处转了两天,最终却没敢进去,他怕人家查出来他已经上过大学了。当年,他们县里每年只有一两个学生能考上北大、清华,他担心如果自己考上了,一定会被地方上的媒体追踪报道,那时就露馅了。直到报名结束他还是没有勇气走进报名处。

既然不能再次高考,许单单决定,考北大、清华的研究生。他权衡了一下,当时清华的计算机是热门专业,可他本能地讨厌编程,其中有一部分源于出身农村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没法和从小玩儿电脑长大的城市小孩竞争。恰好2003年,印度总理访华,许单单发现印度是个软件发达国家,他虽然抵触编程,但愿意做跟软件相关的生意,比如市场和管理,于是,他报考了北大的印度语言与文学专业研究生。

我整个大学都是很内向的人,从老家回来以后,我就专心致志地考研。但大三春节那年我回安徽,发现有人拿了一本陈文灯的数学考研书,整个市面上都没有,我灵机一动,我卖这本书好了。我迅速给出版社打电话,问这本书能给我几折,出版社说可以给6.1折,卖7.1折,49元一本,我赚4.9元。我抱着几本书挨个敲宿舍门,在门口犹豫了半小时才进去,第一个宿舍大部分人都买了,我太有说服力了,虽然是同一年级,我做了太多准备,告诉他们必须要用什么书,必须要上什么班。然后我逐个敲后面的宿舍,一个星期就挣了4000块。

那是我第一次强迫自己出去说话,第一次突破,发现自己其实还OK。之后走在学校里,别人都跟我打招呼,那是一次转变。但当时我还是不好意思转变,连变个发型都不好意思,我意识到内向的人不容易成功,外向的人才容易成功。

可我以前太自卑了,特别穷,还有个后爸,也没有钱买衣服,穿表哥的衣服,吃不起饭。高中我没有钱交学费,又是第一名,班里的同学每人捐两块钱给我,每年班主任都带着我去校长家求情,给我免一半的学费。那时候每天吃苹果,一毛钱一斤的苹果,一中午吃5个苹果,就这么过来。到了大学更自卑,大家都是城市的,我却只能特别特别省钱,一顿吃两个馒头。现在我弟弟都比我高,我怀疑是以前透支了,现在身体也不好。

考上北大以后,反正北大没有人认识我,我就下决心假装一个开朗的人,把头发染成了棕色,穿上了痞子的衣服,装成街头混混的感觉,跟每个人都打招呼,真的整个人都变了。大家都觉得我是个超级外向的人。我不断地发现自己还可以做大哥,所有人都叫我单哥。

研究生时,我就是北大BBS上的最红的网络红人,我一直都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我的网名是XDD,只要我说一句话就无数人都问小弟弟在干嘛,我就把网名改成了XDD(我不是小弟弟),可能是因为网络有距离感,每个人都可以对我的网名调侃两句,觉得这个人很亲切,我就成了BBS上最红的人。快毕业的时候,要举行一个毕业聚会,我觉得我有义务组织聚会,就拉了BBS上其他几个比较红的人一起。有很多女生跑来就是为了看XDD长什么样:我们宿舍有人考试不能来,让我一定拍一张你的照片回去。

我觉得所有事情都是连起来的,这是起点,后来我就开始组织北大的各种活动,组织北大赴深圳的150个毕业生的聚会,还没有毕业就聚了好多次,聚餐啊,找场地啊,组织了半年,都是在玩,我在玩滑板,学吉他,什么潮干什么。
许单单就这样变成了另一个人。

考上北大之后许单单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泰戈尔文学要上一年,可他读这个专业是为了赚钱、做生意的。于是,他第一年努力上课,把所有学分都修完了,第二年开始去找兼职。

他先后去了几家公司实习。第一家是个烟草公司,做人力资源,他在广西待了半年,还对公司谎称自己是MBA。然后是大唐移动,之后是联想的人力资源部招聘组,负责校园招聘的组织工作。在联想实习了一个月,许单单就离开了,因为他们专业获得了去印度留学的机会,每个月会给留学生4000元的奖学金。但就在出发前,无意间,他做了一个创业,然后跟导师说,对不起我不去印度了。

北大BBS上有很多校园代理,许单单跟一个生日蛋糕店合作,代理了生日蛋糕。通过这个生意,他每个月能挣几百元钱。后来很多人说送蛋糕时能不能也送花、剃须刀、贺卡,大家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许单单就做了一个校园折扣网,连运动鞋等也一起卖了。他还和学校周边的饭馆、理发店、KTV、考研班商谈,做一个联名会员卡,去那些地方消费均可打折。他招聘了各个学校的外联部部长、主席来做这个事,最多的时候公司有70个员工。他说,其实那就是现在的团购,要是他不放弃的话,有可能自己就是团购的鼻祖了。

一边开着公司,许单单一边还做了另一件事。2006年2月,他找到当时很火的芙蓉姐姐,希望她能做公司的代言人。见到芙蓉姐姐后,他觉得她和大家心目中那个乖张的形象并不一样,她私下是个很害羞的人,还挺漂亮,而且很善良。许单单观察到,许多电视节目上芙蓉姐姐都是主角,但得到的出场费却是最少的,他决定推她一把。他成为了芙蓉姐姐的助理,为她做了一些商业谈判、接受媒体采访、签代言合同。

许单单的导师是学院派的,觉得商业行为对校园风气不利。导师说,要么你就开公司结业,要么就把公司关了,写三个月论文。许单单痛苦了一下,放弃了公司,选择了论文。他找了一个合伙人,分给他30%的股份,让他接手。但经过此事,许单单做生意的瘾已经被勾起来了,后来腾讯去北大招聘时,他写了一页商业计划书,希望腾讯能和自己合作,腾讯产品部经理觉得他还挺有战略眼光,就推荐他到深圳腾讯总部的战略部工作。

我出发去深圳腾讯工作时,在飞机场把别的东西都托运了,但是有一箱书特别贵,我不舍得托运,就左手拿吉他,右手拿滑板,背着轮滑鞋,又提着那箱书。上飞机时每人只能带3个包,我的超了,我就问后面的一个只背着个小包的大哥能不能帮我提个书箱,那人是改变我的轨迹的第一个人。

因为我们坐很晚的飞机,都没有什么人,所以我坐到那个大哥身边,为了感谢他,和他聊天。他虽然看起来很年轻,不到30岁,其实已经40多了,孩子都上初中了。恰好我那时看了不少哲学方面的书,我和他探讨正在思考的一些哲学问题,比如活着为了什么、什么是幸福,我还告诉他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大哥在深圳还算是小有成就,觉得我这个小朋友挺有意思的,他有一些阅历,跟我说,你到了深圳不要再玩什么滑板、吉他,你去打高尔夫球。我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再瞎玩了,我说要不然我就好好工作,不再组织校友会的活动了,他说那不行,这都是别人没有的财富。

到了深圳,腾讯封闭培训15天,120人分了4个班,很容易增加人的感情,我和两个同事一起租住,到现在一直是最好的朋友,工作后很难有好朋友,我们一起租住了一年半。他们俩人还在深圳的腾讯,其中一个人,爸爸是省会城市的市长,妈妈是上市公司的CFO,他的学校很不好,擦着专科的边,他进入腾讯几乎是学校有史以来毕业生找到的最体面的工作了。他一直怀着很感恩的心在腾讯工作,我和另一个北大的人刚入职就开始商量规划2年后要跳槽,让这个朋友听到了,他很生气,腾讯对我们这么好,你们竟然想着跳槽,我们生是腾讯人,死是腾讯鬼,你们是坏人,要跟你们划清界线。我们当时觉得这个小孩真搞笑。他因为感恩,做完了自己的工作还捡别人的工作做,一周2、3天都睡在办公室,他的工资就涨得很快。他是本科毕业,年薪7万元,我是研究生10万元,过了半年,他就涨工资赶上我了,我没涨;再过一阵他又涨了,我还没涨。

我把很多时间投入到北大校友会中。我们刚开始赴深圳的150人,以及上面5、6届的师兄师姐组成了北大校友会青年分会,我任会长,这些校友我几乎都认识了,组织了很多活动。后来我们跟北大官方的校友会合并成了一个,我任副秘书长,我是最小的一个,其他副秘书长几乎都是企业的董事长,坐在他们中间我就是个小朋友。

有一个师兄是我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他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基金经理,28、29岁的时候就已经退休了。这个师兄成为了我很好的朋友,也成为了我的偶像,不管前一天加班到多晚,他只要叫我单单明天出来吃早茶吧我都会去。我跟着他认识了很多他的朋友,都是比较高层的人。

有一次他叫我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去了才知道是千万富翁级游艇俱乐部,偶像师兄和他的夫人、还有他另一对朋友夫妇和我坐在一起,师兄的朋友一直在告诉师兄说他家附近的一座别墅不错,院子要比自己家的大两倍,他家的院子已经有900多平方米了,让师兄赶紧买下来;两个老婆讨论别人家里7、8个佣人吵架的事儿。我震惊了,原来人可以这样生活。我觉得做投资才能挣到更多的钱,所以我决定进入金融行业。

我找工作没有让偶像师兄帮我,因为我觉得一个人一生只能求他一次,找工作这种事我要自己应付。

我开始海量投简历,3个月投了300多封,只有3个面试的回复,有一个是上海的对冲基金,同时,一个师兄在上海的51.com做高管,他说我可以去做他的助理。我就买了机票去上海面试。对冲基金面试我的人说,我不够聪明,大概是考了我一些数学题,我没全做对。我很沮丧,又去面试了51.com,当场发了offer,但是我还是想进入金融行业,面试完我跑到陆家嘴,站在八佰伴的对面,看着旁边林立的金融单位的高楼,我想这个世界不属于我了。回到深圳后,我继续投简历,平安证券给我发了面试邀请,面试的结果是觉得我的会计不够好,也没有财务专业背景。我一直跟面试我的部门经理邮件沟通,解释我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可能是留给部门经理的印象不错,部门经理又向总经理争取了一个机会:学3个月会计后再来面试吧。

我疯了一样地复习。当时很焦虑,整夜睡不着觉,不知道是不是要放弃51.com的机会,因为师兄帮我也不容易,不好意思回绝。到了入职那一天的半夜12点,我解脱了,我没有去,第二天我给师兄发了一个邮件,说自己还是想进入金融行业。

然后就全力备战会计。考得不错,部门经理通过了,但是人力资源部卡了我,还是觉得我的专业背景不够,我很郁闷。有一天跟偶像师兄和他的朋友吃饭,一个朋友问我,单单最近干嘛呢?我说找工作呢,还被平安证券卡了。那个朋友说跟平安的一个高管很熟,给我打个招呼吧,结果很容易地就进去了。我终于进入了想进的金融行业。

因为先前的职业经理,许单单决定研究互联网。当时互联网还没有进入中国股市,大部分分析师都在研究传媒行业,所以作为最底层的员工,许单单坐了一年半的冷板凳,公司就等于白养他一个人,但是也没有奖金,收入还是没有比腾讯高多少。但是一个机会,让他这个小兵认识了董事长。

有一天,董事长让许单单部门的经理找一个人去他办公室帮忙做演讲用的PPT,因为许单单在腾讯战略部时经常做PPT,所以经理就派他去了。他一晚上都在董事长办公室做PPT,顺便跟董事长聊天,讲他在学校给芙蓉姐姐做助理的事。后来说到自己是北大深圳校友会的副秘书长,董事长说,他的太太也是北大的,可以让她参加校友会活动。

过了几天,董事长找许单单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师姐让你到家里吃饭。许单单赴了约,就这样他这个底层的员工与董事长有了交集。

他发现董事长工作特别忙,每天早晨就让秘书帮他买路边的1元的豆浆和油条,中午饭也经常没空吃。许单单便说自己家楼下有一个老字号的餐馆,早餐还不错,他每天早晨排队的时候顺便帮董事长也带一份。他给董事长买了2个月的早餐,虽然每次都是交给董事长的秘书,再由秘书转交,但是公司里也有了很多风言风语,说他是董事长家的亲戚。

他并没有畏惧这件事,把董事长当朋友一般相处,经常会告诉他公司里一些杂七杂八的言论。后来同事中有人有事情要请示董事长,都让他出面,许单单你能不能跟董事长说一声。不过风言风语的好处是,金融危机时,他竟然躲过了一次裁员,原本作为菜鸟他肯定是要被裁掉的。

2009年9月份,他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毕业后的2年多,他一直处在一个疯狂社交的状态中,表面上认识了很多人,其实知心的朋友没几个。他回忆当时的情景:下午就要进手术室了,他竟然不知道要找谁给自己送饭,只能打电话给前女友,叫她过来陪一下。一个月后,他出院了,生活发生了相当剧烈的变化,从一个社交狂人变成了一个完全不社交的人,拒绝了所有的饭局,埋头做研究,写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

躲过了裁员和生病,好的事情比许单单想象的来得快。由于金融危机,整个世界实体经济都陷入低迷,虚拟经济却起来了,互联网突然成为热点。他也在那个时候火了,他自己本来预计要坐3年的冷板凳,可是坐了一年半。市场有了互联网的投资需求,投资者找做互联网分析的人找不到,市面上就不超过三个人,他就名列其中之一。由于他先前打下的人脉基础,一旦有人问到做互联网投资的分析师,就会有朋友推荐,有个许单单还不错。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证券业和基金业最顶级的公司的人都来找我了,受宠若惊,三流证券公司中快要被裁掉的人,经济危机还没过呢,就有这么多机会。因为我当时是在卖方市场,经常组织基金公司的人去调研,我在广州到杭州的飞机上,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就坐在我旁边,飞机起飞前,我接到一个电话,是约我回广州时聊一下,挖我过去工作,挂了电话,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就问我,你是要换工作吗。我说是啊。他说你先跟我聊一下吧,看看能不能过来。

我本来是要去中金的,中金的工资比华夏高很多,我面临一个抉择,这就是职业的思考:做证券公司的分析师的话,一是要做50%研究,二是要做50%的营销服务,会带来较高的收入,我觉得未来的价值不在于多领几百万的工资,而是要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那50%的服务只是增加了我的收入,而不给我带来以后的核心竞争力,我拒绝了高工资,选择的低工资的华夏基金。

他的偶像师兄在这件事情上跟他产生了一些分歧,师兄担心,去券商你可以不断地发报告,把自己的声音扩大,让足够多的人听到,而在基金公司声音是出不来的。

感谢另一个好时运,微博的出现让许单单找到了发出声音的方式。他非常积极地在微博上写东西,进行与互联网相关的评论,语气犀利的同时也巧妙展现他与投资精英界的交往。通过这种方式,他的社交范围又有了突破性的扩大,他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度,每条微博都有很多人转发和回复,他打破了买方研究员沉默的习俗,在同行眼中,他成为一个完全另类的基金公司研究员,而在更多人眼中,他是分析师里的明星。

从华夏基金到美国对冲基金,许单单完全依靠了微博的影响力,美国基金就是在微博上发现了他,向他提出邀约。

因为微博,很多公司的CEO关注了他,不断有大佬与他陆续结识。于是,他又扮演起了组织行业的沙龙聚会的角色。有一次他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聚会,结果定下的咖啡馆临时要收场地费,许单单灵机一动,说我自己开一个好了。

他把这件事又做得轰轰烈烈,他把咖啡馆命名为3W,邀请了一大批企业界、投资界的重要人士作为股东加盟,包括沈南鹏、徐小平、薛蛮子、王啸、倪正东、许怡然等等,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光股东就有100多位。

他的合作者马德龙说,许单单在店里的时候很少跟人家主动搭讪,因为他知道他该认识什么样的人。有一天咖啡馆里坐着几个互联网前辈,有盛大游戏的总裁林海、百度首席科学家张威廉,许单单坐在他们中间,却把场面罩得很好,气场不输于几位前辈。他很明确这间咖啡馆第一阶段的目的:做一个互联网中高层的圈子;其后的可能性包括,3W自己的投资基金。

一个与许单单共事过的朋友曾经说过,许单单是他见过的唯一一个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而且所做的事情都围绕这个目标的人。许单单说,他的生活中经历了很多别人不可能经历的事,苦也吃过,也见识过相当的财富,因此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他更敢赌博。

以上《乔志宏:从匹配到建构,从饭碗到使命》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职场礼仪从哪些方面注意”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