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学员如何实现职业生涯的转换?如何以低成本进入新的行业并取得成功?3月6日下午,华东师大MBA教育中心举办管理实践交流会。MBA毕业校友与在读学员就以上问题展开互动和交流。
如何做好一名实习生?
如何做好一名实习生,似乎不应是MBA学员的话题。但是,也有例外。当MBA学员想要换行业发展时,如何做好一名实习生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采访中,不少MBA在读学员都有换行的想法,希望离开原有的行业,进入金融、咨询等高薪、朝阳行业。
华东师大MBA08级校友陈小博原先在唱片行业工作,通过在华东师大MBA两年的学习,她成功实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转型。如今,她已经在一家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担任项目经理。在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历程时,她说:一旦你想清楚,决定离开原有的行业,去开辟一片新的领域。你需要做的第一步是,调整心态。你既要能抵御你之前行业不停向你伸出橄榄枝的诱惑,也要能坦荡面对前行所带来的各种困难。
对于脱产班学员来说,可以利用在校时间去实习实践。这对想要换行业的学员来说,无疑是一个机会。因为,你可以利用在校生的身份去进行实习,相对所付出的成本也低。而一旦拿到一个新行业实习的机会,无疑迈出了职业生涯转换的第一步。
陈小博在谈起如何做好一名实习生时,还是强调心态的重要性。要学会放下,学会忘记你之前的身份,陈小博说,可能在你之前的行业,你已经是一个中层管理者。进入新的行业,则一切从头开始,用空杯的心态对待崭新的实务。当进入一个公司实习了一到两个月时,你可以去接触这个行业可能对你有帮助的人,通过自己的积极、主动和热情去赢得别人对你的认可。
跨行业发展MBA之成长道路
原先在制造业担任HR的09级MBA校友谭如雷在攻读华东师大MBA之前,就决定往管理咨询发展。如今的他,已在国内一家著名的管理咨询类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
在谈及当初换行业的经历时,他也强调实习的重要性。他说:通过实习,先进入该行业,然后再谋求发展。一旦进入该行业,MBA的优势很快就能发挥出来。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无论是在人际沟通、团队合作以及领导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通过对新行业知识的大量学习,再将过去的管理实践经历和现在的融合贯通。我相信很快能脱颖而出。
华东师大MBA项目通过搭建校友和在读学员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毕业校友常回家看看,此次管理实践交流会即是其中之一。毕业校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职场引路人的角色,和在读学员也是一种朋友关系,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参与项目锻炼的机会等。
理解职业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看清:为了最终能够从事你喜欢的职业,你需要完成什么。
1. 寻求新的训练和教育机会
2. 得到新经验
3. 获得你的职业证书,建立你的名誉声望
4. 找到你的方向
5. 支付这一切
职业转换的幅度决定了你还需要多少教育和培训
为了彻底的实现职业转换,你需要关于你选择的新领域的一些培训和教育机会。如果你只是在公司内的小幅工作变动,你也许只需要少量的教育培训。
例如,你是一个在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工程师,你非常熟悉公司产品,这样你就能成功的向产品销售部门转换。在这种情况下,你只需要上几节销售相关课程,读一些销售相关的书籍就足够了。
然而,如果想从工程师转行成为一个医生(对,人们就是会做这样的事),你就必须要接受几年正规的医学院教育。
得到新经验
接下来你需要的是工作经验,你也许曾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但是在你新的职业领域里,你要如何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呢?同样的,如果你要在公司内部完成职业转换,公司也许能够给你提供你所需要的工作经验。大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在大公司工作的优势。他们允许你花费时间在新工作岗位上成长,你身边有经验丰富的同事给你提供指导和训练。
然而,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或者你要离开你原本所处的行业,你就必须要完全依靠自己了。你需要积累经验去实现你在新领域的完美转换。
如果你要进入医药行业,你也许必须度过一段工资很少但工作非常辛苦的实习期。也就是说实习是获得新的工作经验的一种有效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在你的新工作能够允许灵活工作时间的情况下,继续你原来的工作,并在业余时间从事你的新工作,比如说每天晚上、周末或者假期。但是不管怎样,你需要做的是在有人愿意付你足够养活自己的薪水前,积攒工作经验。
你的职业证书和名誉声望
为了让你的新工作能给你带来收益,你需要新的职业证书,并建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名誉声望。同样的,如果你幸运的在公司内部进行职业转换,你的新的职业头衔将成为你的职业认证信息,你之前的名誉和声望也将帮助你在新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展。如果你是前面所说的那个工程师,要转入市场部门,你已经获得的职业声望依然会伴随你的生涯发展道路。然而,如果你无法在一个大公司的庇护下完成职业转换,你必须独立面对转换的风险,你需要做什么呢?
如果说你的新职业需要更多的教育培训,那么一旦你完成了所需的教育培训,就应该赶紧出示你所获得的资历证书。一个记者若想转行做心理学家,那么他需要的是心理学的硕士学位。一个工程师若想转行做医生,那么他需要的是医学博士学位。英语专业的人想转行做律师,他需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那么职业声望又应该如何建立呢?仅仅靠名片上的博士头衔并不能给你带来新的客户。你需要建立你的职业声望,你需要一点自我营销。
找到你的方向
奇怪的是,个人进行职业转换的第一个绊脚石常常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如果你对于自己想要做什么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往前走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找到你的方向是你确定自己想要改变现状后应该迈出的第一步。那么你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呢?
支付这一切
这是职业转换过程中令人不快的部分。有的人需要支付新的教育成本,还有在接受培训和认证的过程中的生活花销。也许你会选择pay as you go的方法,就是说你白天继续工作,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去学习。
也许你的父母愿意帮助你,但是他们也可能会拒绝你,如果他们已经支付了你的大学学费。记住,相比你的职业生涯满意度,你的父母更担心的是能否在退休后养活自己。也许你的配偶愿意在你读医学院期间支付你的生活费用。你还可以选择学生贷款。最后你还可以去买彩票。
大多数职业转换者最期望的是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很少人能够做到。我们会建议我们的当事人从现在开始存下25%的收入,这样当你需要进行职业转换的时候,你就有足够的积蓄让这个过程容易些。是的,我知道这很难,但对于大多数职业转换者来说,别无他法。
我坚信,人不应沉湎于过去。无论你以前当过什么,都不要老想着回到以前的那个自己。比如,我会告诉自己,我不是苏联事务前特别助理,而是新任教务长。我不是前教务长,而是新任国家安全顾问。现在,我也不想顶着前国务卿的名号。我觉得,要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就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你必须忘却以前的工作环境,转而适应新环境。但是,在这些角色之间来回转换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你会带来一些新技能和看问题的新角度。
您从学术生涯中获得的哪些知识对于您在国务院的工作最有助益?
我觉得有一点必须牢记:大多数组织都不想变革。它们已经体制化了,它们有一套自己的传统、规范和专长,很难改变。我在学术领域所做的许多研究都证明,组织通常在遭遇挫折后才进行变革。成功时,很难让它们变革。而一旦发现不得不变革,往往为时已晚。所以问题是,你如何让一个比较成功的组织去应对新挑战。我对组织发展的研究,对于我领导国务院步入后911时代的世界大有帮助。
我觉得三件事情很有帮助。首先,你必须描述组织过去是怎么成功应对变革和困境的。于是,我在国务院就大谈它在二战后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为成功结束冷战铺路的。
其次,如果你能在组织中找到符合变革方向的非主流言论,那会很有帮助。我在国务院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它更多地走出去,减少在伦敦、巴黎等首府做政治报告的人,增加派往喀布尔、巴格达军事基地考察、合作的人,还有在危地马拉高地、莫桑比克艾滋病诊所为那里的援助人员提供支持的人。我发现,国务院实际上历来就有人在贝鲁特、哥伦比亚和叙利亚等地的艰苦条件下工作。我们可以把这些经历端出来说,以前的国务院官员们也做过这些事情。我还会密切关注我们在奖励什么行为。如果你说组织应该做x,可你实际却在奖励y,那么人们就会接受这样的信号。国务院大概有30个左右的奖项是为政治报告所设的,但是为民事/军事合作设的奖项一个也没有,为支持人权所设的奖项也很少。我们所奖励的行为与我们所倡导的国务院的发展方向完全背道而驰。
最后,你还必须要看有没有一些障碍在阻止人们做正确的事。在优秀的组织里--国务院当然是一个优秀的组织--人们大多想做正确的事,我认为在斯坦福也是这样,人们不想当绊脚石,但是有时候会有一些障碍让他们很难去做正确的事。例如,在国务院,我需要阿拉伯事务发言人到巴格达这样的地方去,这就要求他们走出开罗。但是如果他们离开开罗,他们的家人就得千里迢迢搬回美国。所以,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们在巴格达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家人仍能留在开罗。
当您从国家安全局调任国务院时,您曾说过,与参谋职位相比,您更喜欢直接主事。现在回顾那段日子,您还是这样想吗?
我喜欢在白宫的日子。我离总统只有几步之遥,我每天可以看到他六七次。我崇拜他,喜欢与他那样近距离地共事。但在担任国家安全顾问时,我更像是通过遥控来影响外交政策。我们能否让国防部长做这个,让国务卿做那个?所以,你说的对,权衡下来,我更喜欢出任国务卿。
有人评价您的管理风格是强调制度、等级有序。您如何评价自己的风格?这些年来,您的风格有什么变化吗?
我不认为自己有很强的等级观念。例如,我的办公室大门向几位助理国务卿敞开。他们并不需要通过任何人来见我,因为他们是我手下的事务主管,他们是那些必须做实事的人,我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这些人得到了充分授权。但我不认为国务院的每个人都应该对外阐述美国政策。那会引起混乱。
在我第一次当教务长之前,我连系主任都没当过,更别提当院长了。起初,我都不知道如何授权,总是想去把别人的活儿都干了。后来我认识到,这样下去会让自己抓狂,而且那些有能力的人在自己手下也会干不长。从那以后,我觉得自己在授权方面有所进步。
当您成为斯坦福大学的教务长,也就是一家年预算支出近20亿美元组织的首席运营官时,您并没有管理经验。您是如何边干边学,又是如何与那些觉得您自不量力的人相处的?
还有如何与那些认为自己才应该担任教务长的人相处吧?其实,我的一个优势就是:我很清楚我的工作重心应放在何处。我是93年出任教务长的,斯坦福大学当时深陷经济困境--我们仍有1.57亿美元的地震损失无法填补。我知道自己的首要任务是稳定预算和重建校园。于是,我就全力以赴先解决这个问题。
我很快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复杂,不过你得做一些艰难的决定,在做决定时要讲究策略,你不能没钱还乱花。当时,我刚走出华盛顿,头上还顶着冷战后苏联专家的光环,真有点放不下架子。我让周围一些我能信任、我觉得能帮上忙的人来协助我工作。在教师队伍中我有一些认识多年的朋友,能做我的耳目,告诉我真实情况如何,我的决定又引起了多大的动荡。
您是否觉得有压力,必须向别人证明自己有多强悍?
在第一年里,不仅仅是证明,而是的的确确必须要强悍。我原本对人非常尖刻。但我从课堂上学到,最不应该做的事就是打击别人,因为这样会让人家不敢做声,全班都会噤若寒蝉。身为一名管理者,我不得不补上这一课。
众所周知,您和布什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这种密切关系显然会有一些好处。那您觉得是否也有一些不利之处呢?跟上司关系密切,这事可能会挺复杂。
首先,好处要明显多于坏处。当你在与俄罗斯外长磋商时,你最不希望自己是孤立无援的,而俄方也不确定你是否能代表总统本人。但是,当我转到国务院工作时,就非常有必要保持一个独立的声音,而不是成为总统的传声筒。另外一个不利之处是,你必须牢记他不只是你的朋友,他还是总统。
您的业余活动,比如弹钢琴、看体育比赛、做运动,这些对您来说很重要,那么这些活动对您的工作有没有影响?
竞技滑冰、钢琴演奏都需要刻苦训练、严守规则,这样的精神几乎适用于任何工作,因为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想方设法完成任务,即使失败也要继续前行。但是,从事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平衡我的生活。我不是一个工作狂。我知道许多人不相信这一点,但我的确不是工作狂。我对许多事情的热爱要超过对工作的热爱。
我听到有传言说,您职业生涯的下一个重大行动是想成为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总裁。
我以前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我告诉现任联盟总裁罗杰古德尔(RogerGoodell),当我在和俄罗斯、朝鲜政界周旋的那会儿,觉得他那份工作看上去很不错。但现在我到了斯坦福,加利福尼亚的北部,就不再觉得那份工作有多好了。
不过,我还是挺喜欢做体育管理的,我觉得那会有很多乐趣。
您这一路走来遇到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导师和支持者。其中多少是运气成分,多少是刻意为之?
两者兼而有之吧。我很幸运有些人走进了我的生活,但我也会时不时地主动寻找那些跟我想做的事情相类似的人。我不是一个腼腆的人,我会主动打电话跟别人说,你愿不愿意抽几分钟时间跟我谈谈。比如说,我还是一个年轻教授的时候,我曾打电话约见教务长。没人打电话给教务长,但我打了,他也见了我。当然,你要凭自己的真本事,但是有人支持你总没坏处。
人们经常评论说,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充满着信心。在您的内心,是否也像您对外表现得那样信心十足呢?
我基本上是一个充满信心的人。这种信心源于充足的准备,一流的实力。我的信心还跟我小时候就总是身处必须表现自己的场合有关。钢琴比赛、钢琴独奏、滑冰,这些我原本都做得不大好,但我还是尽力尝试。还有一点可能也非常重要,我在事情还没有结束前不会去想失败的事,到事情结束后,我才会想,哎呀,这件事本可能会是怎样的一个糟糕结果。不要过多地去想负面的东西,别老是想事情会变得如何如何糟糕。
那您又是怎么面对失败结局的呢?
我曾经是个糟糕的花样滑冰选手,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失败。你第二天还是必须爬起来,重振精神,继续滑下去。
回顾您的职业生涯,什么失误让你最感遗憾?
我坚信推翻萨达姆侯赛因(SaddamHussein)是正确的,但我们应该早点制定正确的伊拉克战略。我还对未能推动移民改革感到遗憾。
您最感骄傲的又是什么事情呢?
我很高兴自己在中东事务上投入了尽可能多的精力。虽然我们还没有实现目标,但我认为我们已经勾画出一个不一样的中东。我也学会了爱上中东。
您怎么会爱上这个地区的?
这个地区有很多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人们在挑战传统秩序,但他们不是像你们所想的那样总是采用暴力手段。那里的女性所做的事情也很了不起。我想,在那里,接受先进思想的君主最终会让国家变得更加民主。在中东,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我真的很喜欢去那里。
在您所有的旅行中,您还觉得有哪些地方特别吸引您吗?
越南。这是个年轻的国家。人们很年轻,多数人在30岁以下。它要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亲美,尽管我们无权做这样的奢望。这个国家充满活力和创业精神,我认为它即将腾飞。我很想再去那里看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越来越模糊,甚至不抱任何希望了,因为自己清楚的知道按照现有的轨迹很难有好的变化,看不到未来,但却无力改变。这部分人群往往已经是工作两年以上的职业人,因为在就业压力下,他们选择先就业后择业,找了份自己不喜欢,或者没什么发展前途的工作。但是工作之后,又害怕改变现状,在安乐中慢慢适应着,只是看着身边发展好的同龄人,想到未来,难免唏嘘和焦虑。因为对于时间快速流逝的恐慌,勇敢的跳一族诞生,他们把握时间快速行动,却在现实的求职中碰了壁;另一部分温水煮青蛙族想动不敢动,尽管牢骚不断,却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处境。
勇敢的跳一族 方向模糊 求职路不好走
Benny在学校是一个活跃份子,性格外向开朗,因为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所以毕业前,自己已经确定了求职目标,就是进当地一家知名集团公司从事外贸方面的工作。因为在学校的突出表现,加上有亲戚的引见,Benny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原以为进了大企业,有更大发展空间,但是三年的工作经历却让他毅然的选择了离职另寻发展。原来进入这家企业后,因为业务部不缺人手,Benny被安排到了生产部做生产管理和样检,一年后又被安排到了生产跟单的岗位上,因为两个岗位都是做的比较琐碎,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企业内部的晋升也看不到,敢想敢做的Benny不顾亲戚的反对,年后拿了单位年前扣掉的年终奖,没有想好下一步前就辞职了。勇气是有了,但是辞职后,Benny都不知道去找什么工作,跟单检验类的没有什么竞争力,自己是不愿意去了,但是找业务类工作,自己不是应届生了,手上也没有什么客户,所以好的单位进不去,差的单位自己又不愿意去,看看其他非外贸类的工作,自己也不知道找什么工作,简历海投,面试又过不了关,一晃快一个月了,家里人天天唠叨,自己也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吗?
点评:
Benny 的勇气是很多人需要学习的,但是同时也需要看到他勇敢一跳所带来的副作用。当然,这里并不是提倡大家安于现状,而是希望大家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自己在没有竞争力的岗位上呆的更久也没有发展,那么该勇敢一跳还是得勇敢的行动,问题在于:不能莽撞的行动,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Benny毕业前虽然有目标,但是实现了却发现,现实和想象不一样。并不是大公司就可以有好的发展,如果岗位没有竞争力,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发展,再大再知名的公司也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竞争力。
生产管理和样检工作平时主要负责客户订单前的打样制作,分派监督成品生产的有序高效的正确进行,对于产品生产流程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因为产品单一,Benny接触面也窄,脱离这个产品领域,自身竞争力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位置。而生产跟单,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对于不愿意走老路的Benny来说,自我感觉走进了死胡同。其实,Benny这里有个误区。其实,产品是固定的,但是行业岗位都是有相关连性的,自己要找的是之前的工作和哪些行业岗位是有相通性的,工作中给自己所积累到了哪些竞争力,可以转到什么方向上去,结合自己的个性适合度,中间的平衡点在什么位置?这些因为要系统了解职场行业岗位的背景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的选择,所以对于Benny来说,是很困难的。加上面临的是求职竞争激烈,自己找的又是之前没有做过的工作,所以对于求职这个门槛也跨不过去。对于Benny来说,找准自己在现实中的职业定位,明确自己能力吻合的有竞争力的岗位,提高自己的求职技巧,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温水煮青蛙族 进退两难 但更怕安乐死
Vivian个性刚好和Benny相反,性格比较安静,做事也比较保守,所以不管心里对于现状怎么着急,在没有万全的把握前是不会轻易动的。Vivian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毕业是选择了外企文秘的工作,一做就是五年的时间。刚开始工作时,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内容一层不变,虽然五年的工作让自己有了很大的成长,但是却没有什么晋升。虽然看着公司新老员工更新换代,但是因为良好的待遇福利,加上轻松的工作环境,自己保守的思想也导致自己没有跳槽的想法。但08年的金融危机,公司从行政人员开始裁员,自己虽然和上司关系好,幸免于难,但是降薪却是逃不掉的。看着其他一些核心部门的员工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自己开始考虑以后的职业生涯,不能再安逸的等待下去了,怕自己下次没有这么好运了。就像温水煮青蛙,等待了快两年的时间,Vivian一直找不好下一步的机会,也怕越找越差,所以一直不敢动,但是时间托的越久自己越是焦虑。
点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工作轻松相对应的也是可替代性高,工作有利肯定也有弊。Vivian一直从事的外企文秘的工作,不但工作相对来说压力小,而且待遇也是不错的,所以自我感觉一直很好。如果不是遭遇金融危机,甚至让她忘记了这个工作最大的弊病就是不稳定,自己缺乏相应的竞争力抵御足够的职业风险。Vivian学的是英语专业,当初进目前的这个公司也是凭自己良好的口语背景才进的平台,但是一晃几年时间过去了,公司新来的前台也是口语呱呱的,自己却一直在原地踏步,不知道再出去找工作可以找什么工作。
像Vivian职业生涯最大的杀手主要一个还是竞争力的缺失以及年龄的增大化,所以在企业内部如果到了已经没有成长空间的时候必须及早出来,否则越往后,机会成本越高。因为满足于丰厚的薪水和舒适的工作而继续留守,怕不久的将来就会因为自身职业能力的缺乏而被社会所淘汰,慢慢等着安乐死。当然,像Vivian这样的温水煮青蛙族最大的障碍不仅仅是勇气的问题,而是现实机会的问题。因为害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所以缺乏改变的勇气。而前提,就是他们并不明确自身适合的,而且个人能力吻合的,有发展的平台在什么位置,而且长期呆在企业内部,对于外在职场状况并不了解,包括缺乏求职经验,所以对于真正去执行也难免遇到障碍。所以,就算知道了下一步的发展平台后,还是需要针对求职做好准备,个人实在没有把握的,最好是找专业的职业顾问对自己进行求职跟踪,确保真正跳出这个温水环境中。
上周末我参加了一个面试,我在先前的笔试答卷上有写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把我以前创业的那份事业自断筋脉了。然后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了我这样的一个问题,你的过往经历非常复杂(他用了复杂一词),你是如何来看待你过往的职业经历的?
其实,这个问题我写在这里是想说,你在找工作或是准备换工作之前,你是否也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你如何来看待你过往的职业经历?你从中有什么收获和能力的提升?在做职业转换的时候,你有没有对自己的内在资源做一个回顾和整合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整合内在资源不就是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上过的学、得过的奖都列一下吗?其实真的不是这么简单的哦,亲~ 内在资源的整合,是让你从过往的工作经历当中挖掘出你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你的核心能力和才干,梳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具有新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看看自己有哪些优势是别人无法企及的,这些内在的资源如何能在职业转换的时候帮到你。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做职业转换之前,如何来整合自己的内在资源。
我想,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着手:
1、回顾总结。回想自己在过往的人生和工作当中,做了哪些有成就感的事件,而在这些事件当中,你用到了你的什么能力,体现了你的哪些优秀的品质(才干),哪些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与提升。多回顾一些事情,10件左右最好。把这些优秀的品质和能力都记下来,写在纸上。这步非常重要哦,我们最值钱的地方就在这些过往经历当中了,想下一份工作多点薪水或是有更高的价值回馈,这步工作必做,而且还要万分认真地做!
2、时时积累。 其实和上一条很相似,但是是要从现在开始,你要特别留意那些你做成的事情或是完成的特别好的事情,尽量做到时时回顾。比如,今天上午我争取到一个项目,让我感觉心中很爽,很有成就感,那就把这件事简单梳理一下,看看我是怎么争取到这个项目的,这个过程中我的哪些优势让我打败了其他的人。把这些优势记下来。每天都积累自己的成就事件,每天都总结自己用到了什么能力,体现了哪些才干。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我其实没优势,我就是运气好。但真的不是这样的,哪怕你只是在某个时刻只说了一句话,打动了对方,那也肯定是你的某个特质让你在那个时刻说出了那样的话。所以在好运气的背后,总会藏着一些你没有发现的优势或是好品质,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挖掘出自己的优势。
3、请朋友或是同事或是身边的人来帮你总结。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者是基于谦卑,或者是因为集体潜意识,我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但对于优势却不太清楚。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其实没关系,你只要请你身边的人帮你一起来分析,请他们来夸一夸你就好了。看看他们在与你平日的相处过程当中,发现了你的哪些优秀的品质和出色的能力。请他们描述一下,让他们发现你的这些优势的具体事件是什么。通过他们的描述,你再来回看自身,看看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
通过对过往事件的回顾和每天时时的积累,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有些品质或是能力,是你在成功事件当中被反复用到的,而且你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那么把这些能力或是品质记下来,把那些成功事件提炼一下,找出与你想从事的新工作相关的能力,将它们写到你的简历当中。
说到简历这里想特别提醒大家一点,简历是一份报告,是一份你个人能力和才干的报告,是一份你整合后的内在资源的呈现报告。那么,既然是一份内在资源的呈现报告,你该如何来呈现呢?你会说,我们把前面挖掘出来的能力和才干写上不就行了嘛,其实你在写上能力和才干的时候,要注意加上真实的业绩,可评估的数据。
比如,你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你的思维力是你的第一核心才干,你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思考,那么就把这条写上,然后简单列两三个事件,因为你的强大的思维让你做成了什么事情,并取得了什么样的卓越的成绩。这个成绩一定要有数据说明或是可显性的绩效可评估。比如,我当时创业面临产品结构调整的问题,我思考出了一整套产品结构调整的方案和转型的具体方法,最后销售额从原来的年80-90万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上涨到了150万,诸如此类。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了一点新的感觉,换工作换的只是工作,而不是换自我,你可以和你自己的上一份工作彻底决裂,你也可以把你先前的事业自断筋脉,但你绝不能和你自己的内在资源和过往的经历决裂,决不能打断自己的筋脉。你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内在资源重新做整合,梳理和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看看它们是否能应用到新的工作当中,这才是职业转换前做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哦。【作者:王奕霖】
如何在简历中体现职业规划
一份出色的简历,是求职者赢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怎样才能做出一份具有战斗力的简历呢?专家认为,一份具有清晰职业规划的简历,是最具战斗力的简历,能够快速获得HR的青睐,赢得面试机会。那么,职业规划在简历当中该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简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体现个人职业规划:
1、自我评价
通常来说,人事经理在浏览简历时首先看的就是你的自我评价,出色的自我评价能使你的简历在众多背景类似的简历中脱颖而出。HR从自我评价中想看到的,是你对自己的了解,以及你对公司目前所招聘职位的了解和匹配度,而这些,恰恰体现了你的职业规划。
在以往的简历辅导中,职业规划师们看到过这样的自我评价:我是一个对工作满激情与热情的成熟男人,多年的销售经验令我身经百战、所向披靡,选择我,没错的!这种自我评价固然充满激情,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向哪家的姑娘写的一封求爱信。在自我评价部分,求职者应该简明扼要地表明自己最大的优势所在,比如快消品行业6年出色的销售经验,业绩已过千万等,同时尽量避免使用空洞、老套、外行话等泛泛而谈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表明你的专业、能力、经验与该招聘职位高度匹配,你是该职位的不二人选。达到了这样的效果,HR自然对你求贤若渴。
2、求职目标
很多人认为简历对自己究竟要找什么工作需要保持一定的模糊性,这样求职时可以选择的职位更多,赢得offer的机会也将多。职业规划师们经常看到简历上摆着这样笼统的语言:希望找一份具有挑战性、发展空间宽广的职位。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连自己要找什么工作都没想明白的人,HR怎么可能给他机会。
在进行求职之前,不妨先做一个全面的职业规划,其中特别包括职业性格、职业倾向性等测试,在科学测评的数据基础上,查证自己更加适合于做哪个行业,哪种职能工作。这样的好处是帮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及不足,通过量化,一目了然。当你明确了职业定位后就能够快速锁定求职目标,自己知道该找怎样的工作,在哪里可以获得这样的工作机会,简历就能 投其所好。这时,在求职目标一栏,就能够给雇主们一些具体的信息,比如把焦点聚集在你和他们的需求上面,例如,主管国际贸易定单的市场部经理就比 适合我工作能力的职位要好得多。
3、工作经历
不要只局限于陈述工作内容本身,记录流水账,而应强调你的职责和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并避免空话、套话。这是因为,经历不等于经验,不是拥有丰富的经历就能转化为有效的竞争力,HR想要看到的是你从工作经历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了解你在过去的工作中得到了怎样的成长。因此,简历上应该提供客观的可以证明或者佐证你资历、能力的事实和数据。比如2009年因销售业绩排名第一获得明星员工称号,或通过8年在知名日企从事财务和税务工作的经验,近3年来持续关注贵公司的文化和发展动态,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担任贵公司财务主管一职的能力。
有效的业绩中能展现你对过去工作的胜任,以及对目前所应聘职位的胜任。在这其中,要表现出的核则是所有的工作经历都是紧紧围绕着我的职业目标和生涯规划而稳步发展的。
4、职业期待
想转换到不同于目前工作所在的领域,比如从互联网行业的项目经理转到舞蹈治疗师。为此他在外围转悠了很久,比如考过心理咨询师二级,学过团体心理辅导。他似乎一直在准备,包括做各类耳熟能详的职业测试,试图判断自己是否合适,答案似是而非。他一直在等待那个“准备好了”的时刻,然后转换进入,可是很遗憾,每次想向前迈一步时总是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的理由,然后进入下一轮的纠结,纠结于现实工作与目标职业。
认同一份职业的背后,是对从事这份工作的自己的认同,是对周围共事的人的认同。到底是否能够取得认同,干了才知道。貌似某个伟人说实践出真知,相较于测验、访谈等间接信息,一手体验最靠谱。为了所谓的“准备好”,干这干那,忙活了好几年,终于觉得准备好了,拨开人群走进去一看,原来就是这么个玩意,完全不是你想要的。这浪费了多少时间啊!
所以职业转换第一条,胆大,先去做做再说。如果胆大的背后是冲动鲁莽,瞻前不顾后,那也就是个是傻大胆儿!最后还是浪费时间。职业转换第二条,心细,细心做好转换试验,验证你对某职业的想法,验证你对自己的认知。
怎么才叫一个细心的转换试验呢?
不忘初心。为什么对某份职业情有独钟?这个职业的哪些特征让你迷恋?拥有它对你意味着拥有了什么?这些问题构成了试验背景,既是试验的起点,也是试验的终点。不仅要在心里问,还要记在纸上。好脑子比不过烂笔头,何况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少年,操心的事情太多,走着走着,就忘了当初我为啥要走到这里来?写下来,把那时那刻的心情与想法定格,日后需要时拿出来重温。 让你的试验可衡量。试验背景是起点,也是终点。作为起点,把试验背景梳理清楚,基本上也明确了在这场试验中你要验证的事项。终点,即结束,达到怎样的标准算是结束呢?得到哪些信息和结果,才可以结束呢?所以不仅要明确需验证的事项,还要明确如何衡量它。比如说有人喜欢轻松友好的工作环境,这个是他需要验证的。知道这些还不够,一定要逼着自己说出来如何衡量这个环境是否足够友好轻松。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怎么量化呢?给自己做个心情指数,从一颗星到五颗星依次表示心情从差到好。每天回家都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并且标注打分理由,这一天中发生的哪些细节性事件影响了对当天的评价。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很清晰得将每天发生的琐碎的点滴与试验目标链接起来,有依据的得出试验结论。这个环境是否符合你的需要?!要设置清晰的试验项目范围。时间与试验项目收获不成正比,拖得时间越长,并不等于试验质量更高。开始时就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起止时间,促使自己更高效的利用时间。明确的列出为了验证那些事,拿到那些衡量用的数据,需要做完哪些事。要胆大,不要贪心大。不要指望通过一个试验就能得出所有待验证事项的结论。耐心与循序渐进,不可或缺。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穿透到本质层面。有人跟我说他想去做私人银行家,我问你对卖理财产品这事儿怎么看。挺低端的,没啥意思。那如何看待私人银行家,说到这个,他的胸都不自觉得向上挺了两分,跟我说是做资产配置的。资产配置,说白了就是把钱花到哪里去,基金、保险、信托等各色产品就是花钱的渠道啊!资产配置,往俗了说,就是告诉客户你是该买保险还是买信托。这和卖理财产品的,有多大差异呢?!基础工作都一样。在职业转换上,可以名不副实,可以无名有实。在追求名之前,先做些和“实”有关的事,这就是试验。想当职业规划咨询师,还没取得这个名头前,你也可以给有需求的人提些思路,看看自己是否真的享受这个过程。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两本好书:
一是《精益创业》(Eric Rise著,中信出版社);
二是 《管理你的下半生》(赫米尼娅.伊芭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能力
1. 识别优势能力的线索
不假思索的反应:没有经过相关的教育与培训,在某些方面却能力出众。譬如流行歌手戴佩妮、郑智化不识五线谱,但他们却创作出了不少颇受欢迎的歌曲。有销售天赋的人,天生就可以很快拉近和陌生人的距离,并且容易与别人保持良好的关系。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绞尽脑汁也未必有好的效果。
学得快:从小到大读书,同班同学都是接受同样的课程与教育,但对不同科目大家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导致学习成绩也会相差很大。
渴望:你经常希望运用这些能力去做事情。譬如你擅长写作,可能就会想做文字编辑或作家;你对数字很敏感,就想做财务。
满足:运用这些能力以后,你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譬如运用出色的沟通能力与谈判能力,你签下了一个大的销售订单,你肯定会兴奋不已。
2. 尝试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与活动
在运用实际的优势能力去获得成功时,不要忽略了自己还有许多潜在的能力。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大部分人只发挥了所拥有的5%~10%的能力。尝试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与活动,把潜能也发挥出来,你的成就会大大超过你的期望。
李开复说过一个故事,他在苹果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天老板突然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接替老板的工作。他非常吃惊,表示自己缺乏管理经验和能力。但老板却说,经验和能力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而且希望他在两年之后可以做到。有了这样的提示和鼓励,李开复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果然,两年之后他真的接替了老板的工作。
职场人士,要清楚地知道更高一个级别的职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知识、思维方式,并为之做好准备。在现有的工作中表现出你具备从事更高职位的潜能,你被提升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3. 能力倾向测验
能力测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测以先天具备为主的能力,即我们通常说的智力测验,主要是测能力分类中的第一类能力,即认知能力;另外一类是管理能力以及与具体职业相关的能力,它们可能综合了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操纵能力,其中有先天的部分,但很多是后天可以培养的能力。
4. 回顾描述自己能做的事情,归纳相应的能力
你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归纳自己的优势能力。
我已经取得了那些显著的成绩?是什么能力使我获得了这些成绩?
别人认为我什么最出色?
我自己最拿手的事是什么?
详细描述做过的最得意的三件事:
事情的概况?
要完成什么任务或目标?
你采取了什么解决办法?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在这件事中,体现了你的什么能力?
不要在意事情是否微不足道,它们也不一定要和工作相关。诸如我能经常说动别人陪我去逛街、我能很快地学会唱一首新歌都可以。你会发现自己拥有不少能力,只是你不曾留意或忽视了它们的存在。
近日,最后一场校园行就业公益讲座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完美“上演”,从事10余年人力资源相关工作,来自ITT(南京)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杨磊和东方智业管理顾问公司副总裁、高级咨询师陈特立为同学们献上了精彩的演讲。
■职业规划
第一步:先确定职业锚
“锚就是定位,就是把锚抛到某个专业上去!”杨磊介绍,比如说有些人喜欢沟通,喜欢在公开场合演讲,就可以把锚抛到管理岗位上去……总之,每个同学都应该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确定自己的职业锚。
第二步:然后进行职业规划
杨磊介绍,一个人在22岁之前属于成长阶段,要发现自己的兴趣,初步选择职业生涯方向,制定学习计划;22岁之后进入工作领域,在35岁之前属于早期职业确定阶段;35~45岁则属于职业生涯中期阶段,职场人有了一定的阅历积累,应该向管理者或顾问方向发展;40~60岁是职业生涯后期,职场人要向领导者方向发展。
要想确定职业规划,同学们不妨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职业咨询、自我分析、师徒关系模型(从老师那儿获得帮助)、招聘广告法(研究媒体发布的职位空缺)。
第三步:要了解职场的八个准则
在职场上,每个人都得遵守一定的准则,才能游刃有余,实现职场规划。陈特立向学生们传授了在企业发展的八个准则,个个都是金玉良言。准则一:结果证明价值,比如企业销售50元的产品,其中5元作为你的回报,而你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却没有销售出去,那对于企业来说你的价值就是0;准则二:责任证明人品;准则三:能力解决问题,你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就不行;准则四:遵守公司规范,比如公司要求上班打领带,领带的颜色是什么,都必须按照公司要求佩戴;准则五:重视日常细节,比如你到企业面试,也许你对前台的态度也是面试的一部分,前台工作人员给你倒水,你应该说谢谢,到公司食堂吃饭你不要浪费……这些细节都可以决定成败;准则六:要耐心对待客户,如果对客户不耐烦就是不职业;准则七:以团队利益为重;准则八:沟通解决一切,在企业里,学会沟通的方式技巧非常重要。
第四步:努力学习做到八项准则
“要做到这八项准则,大学生从现在开始要多学习,多读书,为将来完善自己的商业人格奠定基础。”陈特立建议学子们,要建立学习的“金字塔”,比如你聆听别人讲课,效果最差,可能只能接受5%,但如果你即时应用转教别人,效果则最好,能接受90%。此外,还要多向别人请教,人都是好为人师的,不必害羞,如果你觉得他对你有帮助,就要把他当作老师来看待。找工作时也不要急于和企业谈条件,要接受一些东西,并且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目标。
■现身说法
与同学们一样,杨磊自己也经历过从困惑懵懂到逐渐清晰的职业规划。杨磊1996年毕业时国内还没有人力资源这个概念,当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人事助理,负责人员招聘。当时他很困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做这个,后来他在企业里改做行政、销售、采购,转了一大圈,对职业规划还是很模糊。再后来,他遇到了一个资深主管,这个主管告诉他,你不可能得到一家企业不计成本的尝试,要沉得住气,如果你对某个职位感兴趣,可以和做这个事的人沟通一下,不一定非要做到那个职位上去。
杨磊思来想去,觉得做HR有个好处,可以和每个部门打交道,接触不同的人,而杨磊觉得自己对沟通交流非常感兴趣。他觉得这个工作是有价值的。这时候,杨磊已经暗自确立了自己的“职业锚”。
2002年以后,国内出现了很多企业的并购案例,有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国内,而这在10年前是罕见的。这时候杨磊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重要了,因为一家企业进来,往往是总经理带着两个人,一个是财务总监,另一个就是人力资源总监,因为企业的价值=资产+人力资源。而正是他当初确立了自己的职业锚,沉住气不断努力,才得以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
从学校到职场,从学生到职员,在巨大的环境变化中,懵懂的职场新人该如何实现角色转变?本文将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给出一些可行建议,以期给将要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和正在经历蜕变的职场新人一点借鉴和启示。
一、人际关系的变化
从学校到职场,从同学关系到同事关系,对职场新人来说,清楚的认识两种人际关系的不同是非常重要的。学会与同事打交道也是新人走向成熟的关键,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适应需要学习和锻炼,这对职场新人来说是重要的一课。
同学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同事关系是工作需要,不可以选择,同事之间有利益纠葛。在学校里讨厌的同学可以不打招呼,但工作中,不喜欢的同事也要打招呼,维持表面关系。在学校里,每个人都仅代表自己,而工作后每个人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了部门,牵扯到各种利益,说话做事需要谨慎。
二、开放的心态,主动适应
选择一份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工作似乎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尤其是在现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但至少我们应该去尝试,去为自己争取,因为“选择了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性格的不同,能力不同,适合的工作不同。建议毕业生和职场新人为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一方面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另一方面,在选择一份工作之前,要多方面的了解这份工作。
工作后,每一个新人都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适应的快慢因人而异。主要跟新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系,性格外向的,乐意交朋友的会适应的快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不善于人际交往的,适应的就慢一些。工作前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去适应环境。同时要记得工作和生活分开,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问。
三、多做事,少说话
在新的环境中,新人不仅要学习业务,也需要了解各种规则,通过尝试去探索掌握说话做事的“度”。有些时候,很多规则和惯例是需要新人自己慢慢发现的,没有人会教你,只能是观察尝试,甚至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新人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要踏实,少说话多做事,最忌讳说大话。
四、坚持自己
新人犹如一块菱角分明的石子,在现实的碰撞中慢慢的打磨着。太多的人都在抱怨“现实残酷”,也用这句话作为挡箭牌,正大光明的放弃了自己曾经的理想,慢慢的随波逐流把自己变成了“盗版”。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新人也可以选择坚持自己,把自己雕琢成一块美玉,而不仅仅是抱怨或者逃避。要适应工作,的确需要把心态放低,在心态放低的同时别忘记自己的一个想法和初衷吧,就是别真的被打磨光了,还是要记得你来干什么的。
每个职场新人都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必要的心理准备是适应新环境的有利因素;同事关系不同于同学关系,职场新人学会如何与同事相处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新人最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多做事,少说话”;在现实的磨练中,新人要懂得坚持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和初衷。
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在现实中,我们考虑得太多也容易走入一些误区,如只求当前效益,不注重将来发展;只求目前稳妥,不求发展机会;急于求成,频繁改行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考虑:
第一,摆正心态。如果你的心态比较平和,能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就能逐渐得到领导的赏识,晋升只是个时间问题。心态非常重要,在工作中应该不断地摆正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发展和提升成为自然的事情。
第二,少说多做。作为一个职场新人,过多地指手画脚似乎是不太合适的事情。领导决定晋升决策的时候更多的还要看你的工作业绩,看你做了哪些事情,做好了哪些事情。所以,要想尽快获得晋升,你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去做事情,去用实际的行动和真实的业绩赢得领导的赏识。
第三,与众不同。现在的职场竞争非常激烈,一无所长的人即使你再努力再肯干,也很难获得晋升和赏识,因为你能做到的别人也同样可以做到,晋升的机会没有理由会青睐一个一无所长的人。职场喜欢与众不同的人,所以做得与众不同也是助你成为职场领袖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寸步难行;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你就拥有了厚实的群众基础,拥有了驾驭部门员工的能力和技巧,上司自然放心把晋升的职位给你了。
第五,帮助上司提高绩效。实践表明,获得上司赏识和信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帮助你的上司完成工作。上司的工作都是通过下属来完成的,下属完成得好坏决定了他的业绩的好坏。因此,一定要尽可能地帮助你的上司完成工作,与上司一起进步。
在职场中,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升职问题,很多人在工作方面往往非常努力,但是得到的结果往往是迟迟没有相应的回报,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一呆就是好几年,不仅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连保持自己的现有的资源都岌岌可危。但生活的压力大,谁也不想努力工作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如何实现职场快速成长,升职加薪?
而且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自身不够努力,很多情况是明明已经花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但就是得不到同事的重视和领导的重要,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味的埋头苦干并不能让我们的努力转化成成绩,以下3点是每个人都要注意提升的点。
多与领导沟通
01
多与领导沟通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有这样的误区,对于老板安排下来的工作往往想着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有时候碰到了麻烦自己无法解决也不想麻烦领导,于是这就导致了工作上出现的很多状况反而影响了我们的工作进度。
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选择与领导积极地进行正面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工作中遇到不明白或者自己不确定的情况及时与领导反应,于是就 能在第一时间让上级也清楚具体的工作进度,而在沟通之后及时给予领导反馈也能加深他对我们的好感。当然这并不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 而是这样的方法能够让领导对于我们了解得更加全面。
参与优质的交际圈
02
参与优质的交际圈
不管什么时候,封闭自己从来都不是件好事,工作也是一样。 我们在工作场所的社交圈常常决定我们是否能在工作中取得快速进步,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关键部分。
在公司里,很多对我们的社会工作没有效果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才有了社交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在工作中不能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如果你想获得提升,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看到的情况更符合我们的人交往,不仅上司,我的许多同事也能为我们带来了可靠的资源的帮助下,这个机会来了,我们可以稳定稳定坚持。
加强自己的能力
03
加强自己的能力
这是作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这个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对于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管理来说,一个能够为其带来优渥利益的员工远远比一个勤勤恳恳却成绩平平的员工要好得多,也是中国现在的企业所生产需要的。而我们和公司的关系,往往这些都是通过互帮互利的,我们学生自身的价值也决定在实际工作中的说话分量。
所以加强我们自身的能力在职业生涯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让公司领导人看到我们能为公司带来的利益,我们也就能够在公司里更好地立足。不会用无用之人是很多公司的原则,一味地重复每天的工作其实是一种不进则退的表现,在工作中总结进步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总的来说,晋升也是一个考验我们工作灵活度的事情,过于死板的思想在当下这样的职场中只有吃亏的份,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以上《如何发现职业转换的佳时机》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如何发求职信”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