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高薪背后高强度 3名月嫂“过劳死”》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月嫂堪称“361行”,诞生至今不过10年。月嫂的规范名称是“母婴护理员”,现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成为一个正式职业。

伴随着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到来,月嫂越来越抢手,月嫂“高薪”的新闻也接二连三出现。有报道说,现在月嫂月收入3000元已不稀奇,有经验的可达四五千,上海一家月嫂中心甚至为最高星级的月嫂开出了6800元月薪的高价!

然而,月嫂“高薪”的背后却是高强度的劳动。记者最近得悉,本市一家规模较大的母婴护理公司,今年竟有3名月嫂因过度劳累猝死。

“做六休一”难以保证

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上海从事月嫂这一行业的约有2-3万人,有本市下岗失业人员,也有大量外地来沪女性,其中有证书的约1万多人。证书指的是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母婴护理上岗证,也有一些月嫂所持的是公司发的“土证书”。

月嫂的工作时间基本是24小时,白天要护理产妇、做月子餐、打扫产妇居室,给婴儿喂奶、洗澡等。晚上特别辛苦,新生婴儿每隔三四小时要吃一顿奶,月嫂一个晚上要起来二三次,这样夜里便无法好好睡觉。月嫂中午应适当休息,但不少用户觉得,既然出了那么多钱雇佣了月嫂,就要让她多干活,洗衣、做饭、擦地板、擦家具,时间排得满满的。

月嫂的工资是按天计算的,现在一个有经验的月嫂日工资约为120-170元。一些管理规范的家政公司,规定月嫂的工作时间是“做六休一”,即每周必须休息一天。

而有些月嫂公司则不然,不规定休息时间。不少月嫂为了多挣钱,就一周干7天,一次服务过程通常是一个月或两个月,她们就连续干上30天或60天。一次服务结束,月嫂应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但有的公司给外地月嫂提供的集体宿舍设施简陋,多人挤在一起打地铺,根本无法休息。而且往往没几天,下一单活儿就派来了。

据业内人士透露,当月嫂的大多是人到中年的女性,有的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而干这一行晚上特别辛苦,人睡不好免疫力就要下降,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过劳”状况。如果本身有病,这时就很容易引起发作。今年去世的几名月嫂,其中一人在用户家中倒下;另一人结束了一户家庭的服务后,在回家的车上猝死。

月嫂心声 做了4年,老了很多

清晨4时多,随着宝宝一声啼哭,陈阿姨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先给醒了的宝宝换尿布、喂奶。准备好大人的早饭后,她开始打扫卫生、洗产妇和宝宝的衣服,上午和下午都要给产妇炖汤、烧点心。每3个小时给宝宝喂一次奶,每次喂奶需要20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下午还要给宝宝洗澡、游泳、按摩。忙碌了一天后,晚上才是陈阿姨最辛苦的时候,平均要起来3次。宝宝一哭吵,她就得把宝宝抱起来哄,这样一来,自己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更不提睡眠质量了。有一次照顾一个早产儿,宝宝经常屏气哭叫,陈阿姨掐指算了算,有一回8分钟叫了13次。一天她实在撑不住,脚下像踩了棉花,就把宝宝交给外婆,自己去睡了会儿。“这是碰上了通情达理的用户。”

除了照顾宝宝,对产妇的照料也不能马虎。产妇一天吃6顿,得一一配餐。“陈阿姨,我明天早饭要吃3只馄饨、2只汤圆,四分之一只大饼烘一烘,葱油花卷隔水蒸。哦,对了,还有豆浆,晚上把黑豆浸好,明天早上磨好了烧。”碰到这样挑剔的产妇,陈阿姨也毫无怨言,一一照办。

每做完一户人家,陈阿姨的眼袋就凸出,头发也掉得很厉害。做了4年月嫂,她老了很多。 

得不到理解和尊重

除了工作辛苦,月嫂的精神压力也特别大。得不到理解和尊重,令她们最为难受。

从业3年的胡阿姨是上海人,下岗后参加培训后当了月嫂。她在一户人家服务时,用户定了个规矩:“阿拉吃好你再吃。”有一次男女主人一顿晚饭从6时吃到8时30分,胡阿姨饿得肚子咕咕叫。等到吃饭时,留给她只有两块豆腐干和一些青菜。月嫂干的是体力活,吃不饱怎么干得动?休息天回到家,胡阿姨默默地流泪。丈夫知道后,就隔几天骑助动车给她送菜去。

尽管收入较高,但月嫂们付出的也很多。她们对自己的家庭充满歉疚。她们的孩子往往都在读中学或小学,也是最需要母亲照顾的时候,但她们不能陪在边上。每周休息一天,上海月嫂也不轻松。有的买上一个星期的荤菜,烧好后放在冰箱里;有的抽出半天,到父母那里尽孝心;还有的陪孩子转战各种培训班。

月嫂心声 参加合唱,舒缓压力

“快快睡,小宝贝。窗外天已黑,小鸟回巢去。”和着钢琴和二胡,悠扬的女声合唱忽高忽低,一首首摇篮曲让人的心情变得宁静而温暖。唱歌的是上海好事服务中心的月嫂们。

每周六下午,五六十名月嫂就聚集到好事服务中心的教室,参加合唱排练。“音乐最能陶冶人的情操,希望月嫂们能够在每周的这一天尽情释放自己。”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柳梅秀告诉记者,针对月嫂平时工作疲劳、精神压力大,中心特地在两个月前组织了这支合唱团,专业音乐老师万林根前来担任志愿者,教月嫂们唱歌。合唱团唱的歌曲以中外摇篮曲为主,有勃拉姆斯的、莫扎特的,有意大利的民歌,还有一首旋律优美的中国《摇篮曲》。

在万老师的指导下,很多月嫂原先不会唱“哆来米”,如今会唱好几首摇篮曲以及《茉莉花》等歌曲,学会了怎么发声,怎么运气,还很正规地分了声部。

好事服务中心和客户签订的合同中规定,月嫂每周休息一天。一些家在外地的月嫂表示,原本休息天无处可去,现在来这里唱唱歌,姐妹们聚聚,很开心。

40多岁的沈女士是位外来媳妇,带双胞胎很有经验。她学以致用,哼着刚学会的摇篮曲,宝宝很快进入了梦乡。一次,她在哄孩子的时候,还讲起了课堂上听到的音乐家的故事,一旁的产妇也听得津津有味,称赞道:你还真有一手!

柳梅秀告诉记者,除了合唱活动,日后还将开展世博英语、烹调、唐诗等培训活动,培养复合型的月嫂,也让月嫂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完)

zC530.Com编辑推荐

关注微信号 看11月高薪行业薪资分布


职场攻略,随身携带!

关注职场微信公众号(微信号:求职锦囊),每天学点职场小攻略,简历、求职、面试、跳槽、晋升、加薪,时刻准备着!

今日推荐文:11月高薪行业薪资水平分布情况

扫码关注:

年关将至,你还有裸辞的念头吗?上曾经有网友说,如果没有一年薪资作为准备金,休想裸辞。的确,年底了,本来花费开销就非常大,而且,一旦裸辞,求职难度也会比其他时期来的更大。如果有不得不裸辞的理由,那怎样在年底裸辞时,可以平稳过渡呢?

12月28日晚,听听职场专家的建议吧!也欢迎大家在提问环节踊跃提问噢!

主题:年底了,你还敢裸辞吗?

举行时间:12月28日晚8点—8点半

本场讲师:冯莉华

多年人力资源网站内容管理经验,擅于就业指导、职场规划、人才市场分析等方面。拥有职业规划师认证资格。

报名时间:12月16日—12月25日

加入活动方式:

1.扫描夏日小悠微信二维码添加关注

2.填写验证申请并备注【姓名+性别+行业+工作年限】

3.审核通过验证后,管理员将邀请你加入活动讨论群

3万月薪无房VS6千月薪有房,谁有前途?!


论坛近日一个关于“选3万月薪无房男还是6千月薪有房男”的帖子,引发了各位网友的讨论。原帖内容是这样的:

3W男在上海的坐标为浦东新区(不在南汇),无婚房,父母一套房。20xx年上半年浦东新区的均价为46618元/平方米,买一套90平的,首付算3成,月供贷款要1万5-2万了,按20年算。

6K男在上海的坐标为闵行,20xx年上半年闵行的均价为36938元/平方米。家里有婚房一套,自己爸妈也有一套房,还有一套小户型出租,租金每月2000元。

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来说,一套房子,意味着可以少奋斗二十年。到底该选哪个,看看大家都是怎样的态度:

网友caijiekkk:没听说过边际递减么?3W到10W容易还是6K到3W容易?何况10W也不一定买的了房。

网友菊悠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兴趣相投,性格相合。天天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不能长久的,有车有房有钱又怎么样?结婚又不是为了离婚!

网友小鼠鼠:单纯看钱是不行的,还得看他们是做什么的,以后钱有没有可能跟得上CPI来升工资,一个月薪3W的人平时到底能存下多少钱呢,按照他这个钱应该是不需要相亲的,而且他省吃俭用几年就能买房了,现在还没有房就这么出现感觉有问题,至于6K在上海不用给房贷也养不起一个家!

网友scutwqh:一个月3W的男人,单单用数字来衡量好像已经不合适了,我们单位领导,去年生二胎时,穷得想把单位手上的股票低价卖了,今年一开年,上市,千万身家。对于这种男人,未来是无限可能的。月薪3W,在上海结婚已经是生活安稳了,后顾,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博一个更广阔的未来?一个男人,掌握了金钱,权力之后的自信,是最迷人的,而不是金钱本身。(完)

担心“过劳死” 烟台年轻白领提早留遗嘱


职场年轻白领写遗书,提起这个社会现象,你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也许你会认为这是明智选择;也许你还会认为这是一种病态表现……日前,从烟台市公证处了解到,近两年烟台市的年轻白领去做遗产公证的也大有人在。这究竟是压力过大的消极表现,还是对疾病和死亡的正视?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调查:

年轻白领定立遗嘱大有人在

今年36岁的王先生是烟台市某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看着他称心的工作和丰厚的收入,很多人都羡慕,但王先生的痛苦和忧虑是不为人知的,因为过度紧张的工作压力和无法按时吃饭、定时休息的生活节律,使他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20多岁的时候,我在公司做营销时成天在外跑销售,生活习惯不好,吸烟喝酒还整天熬夜,十年过去了,我的职位提高了,各种疾病也伴随而来了。现在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而且成为部门经理之后,压力更大了,各种社会应酬也越来越多,真担心哪一天生命悄无声息地戛然而止。”听着王先生的忧虑,记者能感受到他的无奈和担忧。就这样,王先生在上个月到公证处去定立了遗嘱。

记者在烟台市公证处了解到,近两年到公证处咨询立遗嘱和已经立遗嘱的年轻人士的确不少。一位姓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人大多数有着较好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年龄也都不算大,用现在的话说属于职场白领人士。他们提早咨询和定立遗嘱的原因都是害怕如果出现意外,自己的财产得不到很好的处理。

对于提早定立遗嘱的现象,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十多位市民,大多数人表示提前立遗嘱这种做法有些小题大做。但听了王先生的故事后,80%的人又觉得可以理解,只有20%表示自己可能也会考虑这样做。不能接受的人的理由主要是“这种想法太消极了”,而接受的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正视,也是法律意识增强的表现。

原因:

担心“过劳死”是遗嘱提前的主因

让王先生下定决心定立遗嘱的主要原因是前不久央视主持人罗京的病逝。“罗京因患癌症去世,我看网上报道说他的病因和长年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有关,积劳成疾。此外,近几年好多明星等公众人物的突然猝死,都成为我提早定立遗嘱的原因。”

公证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提早定立遗嘱的人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多为有法律意识有文化知识的都市白领。而他们立遗嘱的主要动因是害怕“过劳死”。如果没有经过公证的自书遗嘱与法律无冲突,有证人证明是真实意思,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一旦遗书发生争议时,未经公证的遗书往往很难认定。所以,这些白领正是处于这种考虑,才有提早定立遗嘱的想法。

烟台市二级心理咨询师伯美丽认为,白领写遗书是现代社会职场压力太大所致,不少白领身心俱疲,随时都有朝不保夕的恐惧感。除了工作本身的压力、单位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互不信赖、领导方式偏误引致工作氛围不和睦外,还有周围朋友愈来愈少、工作愈来愈多等问题,每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压垮白领人士的承受能力。

应对:

自我调节保持好的生活习惯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白领人士尤其是年轻白领应该如何避免“过劳死”?伯美丽认为,白领们在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让体力和精神过度透支。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做到不吸烟不喝酒是最好的,还要尽量减少通宵工作和娱乐,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要合理饮食和多做运动,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这样“过劳死”肯定不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公证处工作人员也表示,“过劳死”的发生毕竟是少之又少,只要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自我调节,一般不会发生。所以我们一般对待这些来提早定立遗嘱的人士都是尽量劝说他们不要草率定立,因为遗嘱是可以更改的,如果在未来的若干年没有发生意外,想再变更遗嘱的话很麻烦。(完)

转自:新华网

3月入职7月发现怀孕,我居然被公司调岗到工地!


最近锦囊菌看到一则新闻感觉心情很复杂……

“吉林长春市民陈女士称,自己2018年3月入职某公司,试用期3个月,7月发现自己怀孕后,公司一直催促其离职。陈女士上诉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并胜诉。12月初,怀孕7个半月的陈女士回到岗位发现,公司安排她在工地上班。”

看完这则新闻有没有觉得信息量很大?锦囊菌来给大家划几个重点:

1.3月入职,试用期3个月,7月发现怀孕,即转正后公司才知晓其怀孕事宜。但12月初已经怀孕7个半月,最初的怀孕时间应该在4月左右。

2.公司得知陈女士怀孕,催促其自行离职。这个行为违反《劳动法》,公司理亏。

3.陈女士上诉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并胜诉,结果发现工作地点在工地。公司的做法其实也是违反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至于陈女士是否会继续上诉,如今尚未可知。

有人说——

“这个孕妇不诚实,刚入职就怀孕还不告诉公司,明显就是想蹭工资和社保,让其他女性的就业环境更糟糕了!”

也有人说——

“这个公司真没人性,知道怀孕就让人家离职,一点也没有担当。作为一个企业,这点用人成本总要付出的,不然开什么公司。”

更有人说——

“心疼孕妇同事,本以为多招个人进来可以分担工作了,结果没想到来了尊要照顾的‘大佛’。”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呢?

是公司无情无义,还是这位孕妇做法也有问题呢?

锦囊菌等你留言!~

黄金3月份IT职位招聘人数大幅度攀升


根据网络渠道数据显示,2008年3月全国IT行业总的需求量为12 4475个,较上月有大幅提升,增长了17 389个职位,黄金三月果然名副其实。占据IT行业有效职位数城市榜单前五位的是:上海(35 054个),北京(29 476个),深圳(12 440个),广州(8437个),杭州(6044个)。在企业类型方面,除去其他类型企业,以民营/私营/非上市公司的需求量最大,占总需求量的29%,其次为外商独资(欧美企业)占15%,外商独资(非欧美企业)占10%的需求量。

在3月的IT类职位需求中,软件工程师的需求最为突出,高达22 913个。据业内分析,软件行业期望新的从业人员应具备三个重要特征:扎实的概念基础和技术技能;获得行业实际项目开发所需的技术和经验,熟练掌握编程的核心技能、规范和有关工具;具有沟通与协作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众多IT业务中,手机客户端软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3G的不断推进,终端软件研发人员会更受青睐。同时,JAVA高级软件工程师也倍受关注,据某培训机构对近千家企业会员的岗位薪酬统计,目前有一年工作经验的JAVA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薪酬大致在年薪10-13万左右,而一些接受过相关培训的应届毕业生也有至4000元左右的月薪。另据无忧数据显示,技术支持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美工相对其他职位来说需求量也较高。

3个能毁掉领导者一世英名的大坑


这里要讲的主要是三种行为,也是三种会毁掉领导者一世英名的陷阱。

这里要讲的主要是三种行为,也是三种会毁掉领导者一世英名的陷阱。

愚蠢决策

领导者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帮助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判定该决策对组织的影响。掌握这种方法将能减少组织的方向性错误。假设一位领导者管理84名员工,那么当她做出糟糕决策的时候就会有84个人能提醒她。如果领导者营造的氛围能让员工质疑其想法又不致利益受损,那他们会很乐意这么做。领导者该怎么着手营造这种氛围呢?

如果员工对领导者说出她不乐意听的话后,领导者还能给出不打击其积极性的响应,员工最终会明白这么做是安全的。一旦领导者建立起安全进言的组织文化,别人就会在她做出将导致严重后果的决策时提醒她注意。有时候,由于领导者的眼界与众不同,在下属看起来很蠢的决策可能实际上反而是正确的出路。这种情况下,领导者需要对心怀疑虑的下属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这个决策的合理之处在哪里。

如何避免?

要避免愚蠢决策,可以采用下面的八个步骤:

1.尽量提前让员工知道你正在斟酌的决策,说出你可能采取的行动。
2.鼓励(公开或私下的)对话。员工应当能自如地表达他们对于决策结果的意见。
3.以成年人的方式对待员工,在他们表达关切的时候仔细倾听。
4.在你的最终决策流程中参考他们的想法。这并不意味着总是需要推翻你的决策,但你应当有意识地考虑他们的意见。
5.做出最终决策并予以公布。
6.说明在你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考虑了多方意见。
7.感谢员工以成熟的方式分享他们的想法。
8.要求员工帮助你实施这一决策,不论他们是否完全赞同这一行动方案。

当然,重要的是让员工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与领导者分享他们所担心的问题。领导者不仅需要鼓励员工表达意见,还要就表达的方式和时机指导他们,让沟通的过程更有效。这往往意味着鼓励员工私下向领导者表达他们担忧的问题,且以帮助组织为目的,而非蓄意让老板出丑。

领导者依旧会做出某些愚蠢的决策,但数量会比以前少,并在决策时也会认识到风险。而随着时间流逝,当时被人们认为愚蠢的决策可能事后反而被证明是英明的。如果领导者了解决策的风险,就能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减少冒险决策所需付出的代价。

有时候,领导者也会驳回某些不招待见的坦率意见,尤其是当这些意见以指责为目的,或是选错了谈话场合的时候。大多数领导者只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能做到让下属乐于挑战自己,我们先假设这个比例只有5%.如果我们将这个几率增加到80%左右,员工会更自在地指出领导者潜在的过失。这个趋势足以改变组织文化。

你要认识到,促使员工乐于说出他们担心的问题并不等于领导者必须对这些意见照单全收。领导者必须做到的只是将发表意见的员工视为重要信息的提供者,倾听他们的意见,考虑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并在决定行动方案时公正地加以考虑。如果领导者真诚地向指出潜在陷阱的员工表达谢意,就能让后者乐于表达此类意见,而其他人在未来也可能愿意冒险挑战领导者的错误决策。

自怨自艾难自拔

在笔者授课的领导力班中,笔者总是会问学员:谁对你们的批评最尖刻?不出笔者的意料,几乎所有人都说:我自己。

当我们进入自怨自艾模式时,即使是下意识地这么做,也会降低对自我的评价,并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失衡。诚然,直面自己的缺点是好事,能让我们学习和成长,并改善我们的表现,但以不完美为理由持续苛责自我并不是种健康的反思方式。

如何避免?

好在我们人类有一项惊人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对大脑重新进行训练,从而培养新的习惯。研究显示,如果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只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永远地改变相伴终身的习惯。如果你真心愿意尝试,这里有三个简单的步骤,能够很快地改变你的生活质量。

第1步:直面负面的想法

在潜意识中,关于自我的想法犹如蜂巢般错综复杂。这些想法大部分是负面的。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当我们思考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完美时,这些想法会让我们难受。最后,这种念头会被其他的想法或是一通电话/杂事打断,然后就不了了之。但如果我们决定采取主动,在刚出现这种想法时就积极应对,结果又会如何?

第一个步骤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哪怕只是把本文中的内容读一遍,就足以提高能力,从而在这类想法出现时加以捕捉(这才是关键)。形象地说,本文给了你一副棒球手套。从现在开始,如果你掐着秒表数着,用不了一个小时,你就能用这种方法捕捉到自己冒出的第一个负面想法。到你今晚上床睡觉前,你会捕捉到3至12个负面想法。哇,这可是3到12个进行第2步的机会啊!

第2步:拒绝负面想法

进行这一步时,笔者的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用网球拍把这类想法打回自己的潜意识领域。笔者像网球选手回球一样拒绝这类想法。跟许多网球选手一样,笔者在这么做的时候常常大吼:不!我再也不做这种事了!当然,笔者只在周围没其他人的时候这么喊,跟别人在一起时会换成默念,当然念的内容完全一样。这样做能发挥深远的影响,因为笔者正训练自己形成与以往不同的思维模式。

第3步:奖励自己

这是整套方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这一步骤给了你一个动力,鼓励你更多地应用这套办法。自己想一下:嗨,这么做挺好的。我在正向思考方面确实有了进步。感觉真棒!

以上就是这套简单的自我改进方法的全部内容。现在你只要等到下一个负面想法出现,用这套方法对付它就行了。

一开始的时候,这么做会让你觉得不自在。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因为反正也没什么损失,而一旦成功了就能有所收获。如果你能把这套方法用上28天,就能永远改变看待自己的思维模式。从今往后,你会本能地运用这套方法。

当然,能在你身上发现这一差别的人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你自己。你感觉状态不错,这是因为你真的进步了。对自己抱有负面想法的这个习惯本来足以持续一辈子,但你却甩掉了这个习惯。同时,你依然能准确地看到自己真正的不足,并从你的错误中学习。

欺凌弱小

我们知道恃强凌弱的破坏性本质,因为我们所有人这辈子都被欺负过,我们知道那种感觉并不好受。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也曾经欺负过某个人。如果你打算否认,那你需要认真地回忆一下。有的人欺负人的次数高于其他人。有些管理者深谙此道。遗憾的是,掌握大权的人会面临更大的诱惑去恃强凌弱,因为这是令他人服从的一种手段。问题在于,如果组织里只有服从,那么其目标就难以完成。

组织中的欺凌行为不只限于语言上的辱骂或激烈的身体语言,也有可能是某些顽固的管理者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方案,从而完全不理会其他人的想法或忧虑。

如何避免?

下面这些经验能弱化领导者欺凌他人的倾向:

问问自己是否希望被人用这种方式对待。只需应用黄金法则(GoldenRule)就好。

观察其他人的反应和身体语言。如果你吼叫着下命令时他们有畏缩或者向后退的举动,那就说明你的做法太强势了。

积极寻求反馈。听别人指责你欺负人是需要勇气的。你应当主动要求人们给出这样的反馈并注意倾听。

语气柔和一些,语速放慢。冲着人吼叫会让他们觉得被欺凌了,即使这并非你的本意。如果你情绪激动,与其提高音量,降低一些反而更好。

经常询问他人的看法。如果管理者能借助他人的认知,而不是急于让对方接受展示自己精明之处的决策或既定方案,他欺凌他人的可能性会更小。

开口之前三思。思考一下,你的命令能让员工心悦诚服地接受吗,还是只能获得暂时的服从?你这样做是否对组织文化有利?

少用绝对化的说法。你从没做对过一件事这样的说法不可能是真的。改变绝对化的说法,多说些理由。

多听,少说。在你冲着别人咆哮的时候,不可能听得到他们的理由或观点。听听他们的想法;别打断。

别攻击或辱骂弱者。知道谁胆小不敢还击不等于你就该去碾压他们。这只能暴露出你自身的软弱。

自撰墓志铭。考虑到你与身边人的关系,在你去世后,你希望在他们心中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人类有能力去实际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培养更战略化的思维,并开展不仅符合眼前利益,更能符合长期利益的活动。体贴他人能创造相互信任且可持续的组织文化。

弱联系的强度:人脉、信息和创新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建立有价值人脉的关键是寻求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比如“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而社会学家们却恰恰不这么认为。

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谈人脉,有句现代谚语说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力。拉关系,是很多人都做,但是又被某些有志青年所不屑的行为。可是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在社会中做事情往往就是要依赖各种关系,求人未必可耻,孤独未必光荣。关系,是个正常的现象。而这个现象并不简单。也许在很多人眼中建立有价值人脉的关键是寻求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比如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而社会学家们却恰恰不这么认为。

著名社会学家,现在是斯坦福大学教授MarkGranovetter,曾经在70年代专门研究了在波士顿近郊居住的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是怎么找到工作的,并把研究结果作为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1]。Granovetter找到282人,然后从中随机选取100人做面对面的访问。发现其中通过正式渠道申请,比如看广告投简历,拿到工作的不到一半。100人中有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工作。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当宅男们绞尽脑汁纠结于简历这么写好还是那么写好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工作已经让那些有关系的人先拿走了。

但这里面真正有意思的不是靠关系,而是靠什么关系。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那么这条路到底更有可能是什么样的朋友给的呢?Granovetter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在这些靠关系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16.7%经常能见到他们的这个关系,也就是每周至少见两次面。而55.6%的人用到的关系人仅仅偶然能见到,意为每周见不到两次,但每年至少能见一次。另有27.8%的帮忙者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也就是说大多数你真正用到的关系,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这些人未必是什么大人物,他们可能是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里。

Granovetter对这个现象有一个解释。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这帮人,很可能干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必然也很接近,如果你不知道有一个这样的工作机会,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只有弱联系才有可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Granovetter把这个理论推广成一篇叫做《弱联系的强度》的论文[2],此文有可能是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社会学论文,大概超过了两万次。这个研究的数据如此简陋,思想如此简单,然而其影响是深远的。现在弱联系这个概念已经进入励志领域,2010年有人出了本书,Superconnect:HarnessingthePowerofNetworksandtheStrengthofWeakLinks[3],其中大谈弱联系的用处。中文版说的更直接,叫《超级人脉》。

弱联系的真正意义是把不同社交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根据弱联系理论,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机会的多少,与他的社交网络结构很有关系。如果你只跟亲朋好友交往,或者认识的人都是与自己背景类似的人,那么你大概就不如那些三教九流什么人都认识的人机会多。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这样来说,岂不是从一个人的社交网络结构,就能判断这个人的经济地位如何了么?

2010年,三个美国研究人员,Eagle,Macy和Claxton,做了一件有点惊人的事情来验证这个思想[4]。他们把2005年八月整个英国的几乎所有电话通讯记录拿过来,涵盖90%的手机和超过99%的固定电话。这些电话记录构成了可见的社交网络。研究者很难知道每个人的经济状况,但是英国政府有全国每个小区的经济状况数据你可以查到哪里是富人区哪里是穷人区。这样他们把电话通讯记录跟其所在的三万多个小区居民的经济排名对比。结果非常明显,越是富裕的小区,其交往的多样性越明显。但是这个结果如果细看的话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社交网络多样性越强,经济排名就越高。

在统计上我们使用相关系数来表示两个东西之间的相关性,它的值在-1和1之间,越接近1,就表示这两个东西越容易一起变大和变小,负值则表示二者变化的方向相反。这个研究发现,小区的经济排名与其社交网络的社会多样性和地区多样性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3和0.58。这意味着越是富人越容易跟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人联络,而且阶层多样性要比地区多样性更重要。正所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们设想富人的联系人数也应该较高,因为他们认识的人比穷人多这也是对的,但联系人数目和经济排名的相关系数只有0.44,并不太重要。最有意思的一点是,打电话时间长短,跟经济排名的相关系数是-0.33,也就是说富人虽然爱跟各种人联系,但真正通话时间比穷人短。

这种数据分析的问题在于它只能告诉我们社交网络跟经济地位之间有这么个关系,但不能告诉我们到底是谁导致谁。是因为你富,才有不同的人愿意跟你接触呢,还是因为你愿意跟不同类型的人接触,才导致你富?Granovetter的理论还有另一个问题。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认识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弱联系,强联系只是少数。如果让所有认识的人每人给我们一条工作信息,最后有用的这条信息当然有更大的可能性来自弱联系!

Granovetter在他1973年的论文里承认了这个问题,但他也提出了一个解释:生活中强联系和弱联系跟我们交流的次数相差极大。我们跟强联系之间交流的信息,要远远多于弱联系。这种交流到底多多少,他没有办法量化计算,但是来自弱联系的信息总量可能并不比强联系多。那么这样看来还是弱联系重要,因为它传递的有价值信息比例更大。后来类似的质疑不断有人提出,但Granovetter的理论还是经受了考验。

所以弱联系理论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亲朋好友很愿意跟我们交流,但是话说多了就没有新意了。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许是跟不太熟悉的对象进行的。这个猜想怎么证实呢?

谁给你的信息重要?

现在有了网络,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分析我们是通过什么联系得到新知识的。比如你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经常阅读和转发来自网友的各种推荐,那么是亲密好友的推荐更有用,还是弱联系的推荐更有用呢?Facebook的数据团队2012年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项设计得非常巧妙的研究[5]。研究者有个简单办法判断你跟各个网友之间的联系强弱。比如说如果你们之间经常互相评论对方发的状态,那么你们就是强联系的关系,否则就是弱联系。

这项研究统计人们在Facebook上分享的那些网页链接如果你分享这个链接,你大概认为这个链接是有用的。这种分享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你的朋友(不管是强联系还是弱联系)先发了这个链接,你看到以后转发。另一种是你自己独自发现这个链接。我们可以想象,前一种方式发生的可能性肯定要比后一种大,社交网络的作用就是让网友向我们提供信息啊。Facebook的这个研究通过随机试验的办法来跟踪特定的一组网页地址,结果发现别人分享这个地址给我们,我们看到以后再转发的可能性(p_feed),比我们自己看到这个地址直接分享的可能性(p_nofeed),大五倍以上。这两种可能性的比值(p_feed/p_nofeed),也就是网友分享的放大效应。

我们的转发行为是相当亲疏有别的,我们更乐意转发强联系分享给我们的信息。统计发现如果强联系发给我们一条信息,我们转发它的概率大约是弱联系发过来信息的两倍左右。这个理所当然,强联系之间本来就有类似的兴趣。有人据此甚至担心,社交媒体是否加剧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局面?我们会不会因为总跟志趣相投的人呆在一起而把社交圈变成一个个孤岛呢?

不用担心。我觉得这个研究最巧妙的一点是这样的:它不但比较了我们愿意转发强联系还是弱联系,还比较了两种不同联系的放大效应。强联系的放大效应是6,而弱联系的放大效应是9。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网址,你看到一个弱联系分享给你你再转发的几率,是你自己发现这个网址再分享的几率的9倍。再说白了,就是强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你自己本来也有可能发现;而弱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他要没告诉你你恐怕就发现不了。这个性质和当年Granovetter说的何其相似!


上面两张图是用两种不同方法(按评论数和按发的消息数)计算联系的强度时,p_feed和p_nofeed的对比;下面两张图则是p_feed/p_nofeed。

然后再考虑到人们接收到来自两种联系的信息总量,把它们用相应的分享几率加权平均之后,发现来自弱联系信息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强联系。也就是说,虽然人们重视强联系,人们的大部分知识还是来自弱联系。

现在弱联系理论已经被推广到了任何新消息或者新想法,不管你是仅仅想学点东西,找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应该避免成熟圈子中的强联系,而应该走出去追求弱联系。

别跟熟人合伙

已经有统计表明,从弱联系那里获得想法,乃至于与弱联系合伙创业,有利于提高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社会学家MartinRuef问卷调查了766个在美国西部某个大学(其实是斯坦福大学,尽管论文里并没有明确说明)获得MBA学位,然后又曾经至少尝试过自己创业的企业家,他想从中发现弱联系和创新的关系[6]。Ruef统计了这些MBA们所创办公司的人员构成和信息来源,并且使用各种办法评估这些公司的创新能力,比如考察是否推出了新产品或者新的销售手段,是否打入国际市场,有多少专利等等。

是从哪来的想法直接刺激你创业的?Ruef发现,这个创业想法来自与家人和朋友这些强联系讨论的,只占38%。而来自与客户和供货商这类商业伙伴这些弱联系讨论的,则高达52%。另有人则是受媒体或专家启发。可见好想法来自弱联系这个定律从创业之初就管用。

看来经常出去参加饭局的确比在家呆着强。但是那些连饭局都不参加的创业者有可能更强。现在我们再考虑公司开起来以后的信息来源。如果你在创业过程中的信息网络主要由弱联系构成,你的创新能力是那些指望强联系的公司的1.36倍。而如果你干脆不靠熟人,直接从媒体和不认识的专家那里获得信息,你的创新能力则是强联系公司的1.5倍。而从社交网络来看,跟前面英国数据的结果一致,你的社交网络越多样化,你的创新能力就越强。那些拥有极度多样化社交网络的企业家,他们既有强联系也有弱联系,还接受从未打过交道的人的意见,其创新能力是那些只有单一社交网络的人的三倍。

虽是如此,大部分创业团队仍然由家人和朋友构成。强联系团队和弱联系团队的数目对比差不多是五比三。所以我们看到中国人搞家族企业,或者好友合伙创业,也只能理解,就算是斯坦福MBA又能怎样。而Ruef使用一个创新评估模型发现,弱联系团队的创新能力差不多是强联系团队的1.18倍。更进一步,如果这个团队成员在此之前从来不认识,那么这个团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更高一点。

但是人们很难拒绝强联系的诱惑。比如在我们心目中风险投资这个行业的人应该是比较理性的人,或者至少应该是比较冷酷无情的人,对吧?但是就算是这帮人也会犯追求强联系的错误,而这个错误使他们付出了相当显著的代价。

这是一项非常新的研究。2012年六月,哈佛大学商学院的Gompers,Mukharlyamov,和YuhaiXuan发了一篇名为《友谊的代价》的论文[7]。这篇论文考察了3510个风险投资者,以及他们在1975到2003年间11895个投资项目。有些人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合作,比如大家都是名校毕业;但更多的人选择与自己的熟人合作,比如是曾经的同学、同事,或者仅仅因为二人是一个种族。这个研究发现,按能力搭档可以增加投资的成功率,而找熟人搭档,则会极其显著地减少投资成功的可能性。

这些人愿意跟什么样的人搭档呢?能力是一个参考因素:如果两个人都是从名校毕业,他们发生合作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5%。但更大的参考因素是关系:如果两个人是同一个大学的校友,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加20.5%。而关系亲还不如种族亲!如果这两个人是同一个种族的,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加22.8%。

那么不同类型的搭档关系,对投资成败有什么影响呢?两个风险投资者中如果有一个是名校毕业的,其投资的这个公司将来能上市的可能性会提高9%。如果他的搭档也是名校毕业,则提高11%。所以按能力选搭档,哪怕你把能力简单地用学历代表,都的确能增加成功概率。可是如果选一个以前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干过的同事搭档的话,会让风投成功的可能性降低18%。如果选校友,降低22%。如果选族人,降低25%。

看来风险投资的最佳合作伙伴,应该是一个从来没跟你进过同一个大学,从来没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过,而且跟你不是一个种族的高学历者。

所有人都喜欢强联系,哪怕是风险投资者和斯坦福MBA也是如此。我们愿意跟他们在一起混,我们愿意给他们打电话,我们愿意转发他们的微博。但是熟归熟,工作归工作。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现在社会学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证据说明,对工作来说,同乡会和校友录不是扩展人脉的好地方。

奥运冠军背后的职场哲学


奥运战火燃起第六天,中国以22金入账,高居奖牌榜榜首,无不让国人振奋,不无令世界惊叹。每一次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一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每一位奥运冠军获得成功,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莫大的欢欣与鼓舞。奥运冠军的光环总是特别耀眼夺目的,他们成功的背后能带给我们一些怎样的思考?我们能像奥运冠军那样成功吗?日前,《职业》杂志从中挑选了几位颇有代表性的奥运冠军,并特别邀请到国内权威的职业生涯管理咨询机构--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先生,从冠军们的职场经历、成功与失败、挫折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专业解读,希望给大家以启迪和感悟。

“承受挫折,坚持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代表人物:刘璇

职场轨迹:8岁进湖南省队,13岁入选国家队,参加了两届奥运会。曾两度申请退役又两度重返赛场,以年龄最大的体操运动员身份拿到奥运冠军。

所获荣誉:1998年,第一次获得世界杯赛单项冠军,2000年全国锦标赛平衡木冠军、全能亚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平衡木冠军。

人物聚焦:中国体坛美女刘璇,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体操女队全盛时期的主力队员之一,她服役时间之长创下中国女子体操队年龄最大纪录。她大器晚成、经历不平凡,曾两度申请退役,又两度重返赛场。她在北大读书时,几乎申请退学,最终还是坚持拿到了学位。她是特别的运动员,她经历了从奥运冠军到北大学生、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歌手、裁判等多重角色的转换。然而,在她心底铭刻着的,仍然是渗透了汗水与泪水、伤痛与微笑、孤独与荣耀的体操岁月。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在代表中国队参加体操团体赛时,16岁的她在自己最擅长的动作中失误了,12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失败的苦涩。回国后,国家队解散了其所在训练组,面对这样的情况,刘璇选择了退役。但她没回老家而是留在国家队。2个月后,国家队决定让她继续参赛。保持了主动心态和稳定技术后,刘璇又陆续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在离2000年悉尼奥运会只剩不到半年时间,为再次证明自己,她作为女子体操队当时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选拔大合练。悉尼奥运会上,面对俄罗斯选手洛巴斯纽克的9.787分。刘璇必须拿到9.8分以上的超高分才能获金牌。她最后一个出场。对21岁她来说,这将是她的谢幕之战。“到上场举手时挺紧张的,但是当我的手碰到平衡木那一刹那,我的心一下子放回来了,反而平静了。”最终,刘璇以9.825分摘取女子平衡木金牌。从1983年到2000年,整整17年,刘璇不仅创造了中国女子体操队训练时间最长的记录,同时她也拿到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块平衡木项目的金牌。

在成为北大新闻学院的学生前,她小试牛刀,以艳丽造型为《舞台与人生》杂志封面作秀,之后继续在广告圈内搏杀,上镜率远远高于做运动员时的她。此外,2002年,她在湖南卫视的大型体育文化节目《我的2008》中担任“奥运连线”主持人。今年在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她手执话筒,成了中央电视台的特邀记者。2006年,她终于如愿考取了国际级体操裁判资格证书,2008北京奥运会上,刘璇以TVB特约记者的身份,全程报道奥运会赛事。

专家点评:

在刘璇身上,我们看到职场人士特别需要的抗挫折能力,也看到她努力之后的柳岸花明,并最终成就一番事业。8岁到21岁,13年的汗水,希望燃起又破灭,如此重复,这是怎样一个艰苦的过程?刘璇却是越挫越勇,最终以21岁的高龄获得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块平衡木项目的金牌。

刘璇为我们证明了,摔倒了,可以再爬起来,继续前进。而对于更多的职场人士来说,摔倒了怎么办?是轻风云淡重振旗鼓还是破罐子破摔或一走了之?从向阳生涯上万件咨询案例的数据表明,有近20%咨询者跳槽的理由遇到轻微的挫折就直接选择离开,而其中职场80后人群占到90%之多,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什么他们的抗挫能力如此脆弱?

挫商,即承受挫折的能力。承受能力越强, 挫商也就越高。而职业规划是提高职场人士挫商最重要的手段,只有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职场中的失败与挫折才能理智看待,一时的失利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挫商的提高需要接受挫折的考验,而坦然接受考验的前提又必须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迄今为止,刘璇以一名运动员为起点,经历了多重职业角色的转变,也在各个领域获得了优异成绩,但最终她的主要贡献仍是在体操,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其个人,都是最具优势,最有价值的。她也创造了中国女子体操队训练时间最长的记录,完美诠释了“一切皆有可能”。

刘璇的经历,在运动员群体里是特殊的。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视角来看,刘璇是属于多样化型职业定位类型的人。她具备职场典型的多样化特性,有创造力,喜欢有变化的工作,善于转移注意力。这一类型人,具有锁定目标即不放松,有拼劲,敢于以身试险的特点,但往往当任务完成了前期开发或创新趋于维持状态时,多样化职业定位群体的激情马上就会降下来,此时转移注意力是最佳选择,要不企业内部轮岗,要不直接跳槽,寻找下一个的激情点。一般来说,这一类型的大多数人没有什么明确的跳槽动机,也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没劲、无聊、不想浪费青春等可能就是他们跳槽的理由,而这类人群却占据职场跳槽人数的50%。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专家认为,清晰的职业定位是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职场中多样型的人士往往都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项能力,但方向不确定,一生想从事多种不同的职业,变换不定。在企业中,很容易充当救火员的角色,哪个部门有急事,哪个项目缺人手,最先想到的都是他们。作为领导如何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将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成功需要努力、勤奋、不惧怕失败。但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对所从事职业的价值认同感,愿意接受挑战。一个人只有真正认同自己的价值观,相信自己的选择,即使遭遇多重打击也不会轻易放弃对目标的执着。

“因为喜欢,才会愿意付出”

代表人物:郭晶晶

职场轨迹:5岁练跳水,15岁首次参加奥运会。

所获荣誉: 2004雅典奥运会以中国女子跳水队头号选手身份出征的郭晶晶终于在三米板个人赛和双人赛中折桂。2008年8月10日,北京奥动会水立方场馆里,郭晶晶/吴敏霞以343.50的总分毫无悬念的摘得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获得第四枚金牌。

人物聚焦: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郭晶晶首次参加奥运会,在三米板项目中无法撼动当时的师姐伏明霞在该项目的统治地位而取得一枚银牌,而在和伏明霞合作的奥运会新项目双人三米板中却最终不敌俄罗斯组合尤里娅•帕卡琳娜/维拉•伊莲娜屈居第二,使得自己的首次奥运之旅于金牌擦肩而过。郭晶晶的技术特点是起跳有力、动作协调性好,动作难度大。尽管如此,郭晶晶的跳水生涯却充满坎坷。15岁她首次参加奥运会,连续经历了两届奥运会的失败,骨折,改变技术,视网膜脱落,感情出现问题……苦苦等了11年,直到2004年雅典,郭晶晶才最终修成正果。她是历经坎坷走向成熟。作为国内现役运动员的代表,如今她是跳水“梦之队”的领军人物,是中国无人不知的体育明星,她的参赛成绩中有着数不清的世界冠军,然而她仍在默默坚持。对于2008北京奥运会,她认为,作为老队员,自己并没什么优势可言,因为不管资历多老,如果不去拼就会落后。关于未来,郭晶晶保持着一贯的沉稳和平静:“我想去学法律,我知道这个学科挺难学的,也很辛苦。但是有了练跳水的经历,任何辛苦对我来说都不算什么!”

专家点评:

郭晶晶在跳板上的成功,是职业与兴趣结合的最佳体现。她喜欢跳水这项运动,为了实现那完美一跳而不停的去修正肢体、动作,不断地在重复练习中改进不足,缔造完美。用她的话说,“正因为喜欢,才会投入、才会愿意付出。”她具备跳水运动员的先天素质,又有国家队软硬件的优势,在这片成长的沃土,对于郭晶晶来说,只要发挥的好,出成绩是迟早的事。

由此可见,兴趣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是职业是否能走向真正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因为对职业的兴趣,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投入,并享受过程,容易出成绩,即使遇到不如意或挫败时也能坚持下去,并快速调整心态。

但并不是所有人自身的职业兴趣与他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是相同的。有些人喜欢将自己的兴趣认为是自己的职业能力,要知道对某一特定职业有兴趣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干好这个职业,只有在对某一职业感兴趣并达到该职业所要求的技能时,才能做好工作取得成功。职场上真正能像郭晶晶那样将职业与兴趣两者兼顾的并不多,绝大部分人可能因为职业需要,相当长时间内从事与自己兴趣完全相悖的工作,这时我们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目前的工作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且个人能力也能得到同步提升,选择跳槽了得不到当前的优越待遇;二、这份工作已经无法忍受,没有工作激情,缺乏工作效率,无法获得提升,等同于浪费时间。如果是前者,请珍惜岗位,继续加油工作,从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如果是后者,建议尽快为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找出自己的优势、特长、兴趣所在,为自己设定一个职业目标,获得职业发展新突破。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选择,职业兴趣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对自己能力、需要和价值观更深入的认识过程。兴趣是成功的奠基石,对职业的兴趣能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不计较得失,更能忍受成功前的寂寞,加快职业生涯发展的步伐。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专家认为,对于运动员这种特殊职业而言,不管从事的是哪一项体育项目,都有面临转型的时候。不管你已是奥运冠军,或是在为奥运冠军梦想而默默努力着的运动员,都应提前打算,抓住机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早做准备。当然对于像刘璇那样已为转型做了很多准备的运动员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用担心;但对于中国更多的运动员而言,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论是运动员还是广大的职场朋友,不管自己目前扮演的是什么职场角色,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有足够面对挫折的勇气,有战胜困难的信心,锁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目标,为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做出科学的规划,就能像奥运冠军那样成功,在职场中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专家简介:洪向阳,上海向阳生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职业规划师,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职业规划岗位资格证书》专家组秘书长,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导师。

《高薪背后高强度 3名月嫂“过劳死”》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月嫂个人简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