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就意味着还没找好下家,没有退路。你有过裸辞的经历吗?经历过了裸辞,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裸辞吗?在微博@求职锦囊开通的超级话题#失业宅树洞#中,许多有过“裸辞”经历的网友吐槽了他们曾经的“裸辞”经历以及他们对“裸辞”的看法。
不后悔裸辞
网友吐槽:“与其每天怀着上坟的心情去上班,还是辞了吧。我今天递交离职申请了,整个人都解脱了。朋友圈里释放了下,说自己离职了,马上接到了朋友公司的工作邀约。接下来就是去朋友公司看看,然后选择一家上班呢?还是休息一段时间自己找家公司再上班?当然,没裸辞之前朋友们是不会开口的,所以如果不辞职,你怎么知道哪里需要你呢?风险和机会是并存的。”
网友吐槽:“没找好下家,有经济压力,也裸辞的我,现在就等着离职手续办完,回家休息一下。虽然我缺钱,也没工作多久,但是,再不辞职,我估计就得把自己赔进去了。所以,我辞职了。找工作的糟心,又不是没有过,所以就无所谓了。”
点评:裸辞后怎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一环。很多人裸辞后,因为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而焦虑,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求职心态,这对求职是不利的。在面试中,你可能会少些自信。在求职时,你可能会更多选择妥协。
裸辞了,后悔
网友吐槽:“今年28,前年刚完婚,去年11月裸辞的,中间这段空白期我去了两趟旅行,年前不好找工作,心仪的面试也去了几个,但是也收不到offer。年后复出继续找,这两周有一个心仪的面试,现在还在等offer中……现在真的有点后悔当初裸辞了,好死不如赖活着,起码有一份收入。现在储蓄行将见底,再不开工真的要吃土了,家庭给的精神压力也大。”
点评:所有“裸辞”的人都要有心理准备:1.在没有积蓄的情况下,裸辞后的经济压力会很大。2.工作也许并不像事先想象中的那么好找。
忍无可忍选择裸辞
网友吐槽:“我裸辞前所在的公司的工作制是做六休一,每天9个多小时的工作强度让我忙得不可开交,就连吃饭的时间都很少,而且同事间的办事效率又极低,经常忙了一天却不知道忙了点什么。记得上班第一个月,不但没人和我交接工作也没人指导我,已经忙得焦头烂额的我还几乎天天被店长骂:没脑子、没责任心、没能力……更让我感到心凉的事是当我生病去医院挂了三天盐水时还被上司叫回公司加班……就在这水生火热的日子里我撑了2个多月,直到无法忍受后果断选择裸辞!”
点评: 适合裸辞的情况——对原工作极度讨厌:本来“骑驴找马”也是为本职工作负责,但倘若你讨厌现在的工作,怀揣着恶劣的心情工作,那么你势必难以尽全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倒不如“裸辞”以求心灵平静,这也是给自己稍稍放一个假。
裸辞被压价
网友吐槽:“我在上家公司工作一年半,由于加班太频繁和工作压力大我选择了‘裸辞’。因为刚辞职的时候没有马上找到心仪的工作,并且自己也想休息一阵,我就出去旅游了一次。回来之后准备了当年的公务员考试,想试试看,最后失败了。这里一来二去就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成为了我的一段‘ 职业空白期’。现在但凡我出去面试都会被问到这段‘ 空白期’,在谈薪时屡屡被压价,不知道是不是和这3个月的空白期有关?”
点评: 对于“ 职业空白期”,事实上HR真正想知道的并不是求职者在这段时间去做了什么,而是在经历这段时间之后,求职者是否能马上回到工作状态,实现与这份工作的“ 无缝拼接”。因而对于求职者而言,在回答“ 职业空白期”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适当有所保留。一般来说,进修或者家里有事都是比较常见的理由。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求职者应该表明自己对于这段“ 职业空白期”是有所规划和准备的,而不是真的“ 闲在家”。当“职业空白期”不再成为HR挑剔的借口,也就不会成为压价的理由。
既然裸辞了,就要有面对裸辞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勇气,做好规划。参考以下两点,希望可以帮助你顺利度过空白期。
1.切忌乱投简历。
在选择裸辞后,许多求职者会陷入“ 抓狂”的境地,开始盲目的投递简历、面试、等通知,这样往往无济于事。而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面试失败后,一些求职者开始对自己的能力提出质疑,认为自己是“开价”太高才导致的面试失败,便会在谈薪时自降身价。Zc530.Com
所以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胡乱投递简历,要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又比较感兴趣的单位。盲目投简历,只会费时费力又费财。
2.总结失败经验。
在一次次失败的面试之后,你是否有想过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在哪方面出了差错?你可以在面试后的一段时间向没有录用你的企业面试官询问不录用你的原因,以此在下一次面试中能够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每一次面试都比上一次更完美,总会有找到工作的那一天。
zC530.Com编辑推荐
有人说现在的“后浪们”还没遭受过社会的毒打,仍然意气风发,而“前浪们”早就开始修行“丧文化”了。那么“前浪们”到底在职场上经历了什么,才变成了“每日一丧”的忠实拥护者呢?以下这些网友们的吐槽字字泣血啊!
“裸辞6个月后,我反而不想找工作了!”
网友“你哈哈我嘻嘻”:我是去年11月裸辞的,当时想得很好,年终奖也不要了,借机回家好好陪陪父母,也给自己放个大假。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疫情打破了我所有的计划,4月份出来找工作,情况比想象的还糟糕,看上我的公司基本是薪资大幅打折,而我看上的公司基本是石沉大海。就这样蹉跎了近二个月,前前后后有了6个月的空白期,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有时候想,不如回老家找机会,但我怕这一回去就再也没有勇气出来,就这么一辈子过下去了;不回家的话,7月的房租还不知道在哪里,真是难过想哭,我到底做错了什么?降薪倒贴的工作要不要去做呢?这么一想又觉得挺不值的,搞得我继续找工作的动力都没了,反正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工作10年薪资不如新人,经验全喂了狗”
网友“请叫我老A”:上周520的时候,很多没尝到甜蜜滋味的成年人都说青春喂狗了。要我说吧,青春喂狗还不是最苦涩的,最哑巴吃黄连的是,我10年工作经验都喂狗了!公司年后又进来个新人小D,领导叫我带带他。那时候我觉着公司在年后还有招人的气魄很感动,这说明我们公司有钱有资本,底气厚!我还为自己能呆到这样的公司自豪傻乐呢。转头小D在给女朋友买礼物的时候顺口吐槽了一句:我就拿XXXX的工资,买礼物就花掉一半了!说者无心,听者我当时就傻愣了,都不用掰着指头算,小D的工资就比我差了1000多块钱,敢情我这老员工10年的工作经验都喂狗了!好想立马拍桌子走人,但我们这行业很窄,这时候跳槽风险也挺大的,但想想又窝火!
“勤勤恳恳工作,防不住抢功劳的小人同事”
网友“小神仙melo”:我曾经与小A(上家单位的同事)一起接手过一个大项目,这个项目关乎我与小A的年度考核最后谁能晋升。项目很成功,我们都等待着公司对我俩的考核结果。最后,小A升上去了,那时虽然我自认为不如小A优秀,但领导甚至连绩效奖金都没给我!而小A赚得盆满钵满,我就纳闷了。我去质问领导,最后在领导那里得到的回复是:此次项目,小A从出方案到施工到验收,她一人承包,功不可没,你要向她学习。我当时就炸了,与领导争执了一番,事后,我才清楚在“邀功”环节,我被小A摆了一道,我全心全力策划的方案被她偷走了。
这么看来,职场上的糟心事儿还真不少,从找满意的工作到入职上班,再到和同事、领导、客户相处哪儿哪儿都是坑,负能量肯定也堆积了不少,工作至今,职场上你有遇到过什么憋屈得不行的事儿吗?
欢迎评论区一起吐槽,吐出浊气,赶走霉运!
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在一个公司待久了,是不是就不敢跳槽了?》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观察身边朋友的职业轨迹,泾渭分明的分为经常跳槽的和几乎没换过工作的。而且,常跳槽的永远在看更好的工作机会,不跳槽的提起跳槽都很犹豫。
联系网上关于跳槽的争论,不免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在一家公司待久了,是不是就不敢跳槽了呢?
我把我的疑问抛给从没换过工作的朋友们,他们所处的行业并不相同,但没换过工作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
1)对现在的工作状态还算满意;
2)在这家公司成长很多,很有感情;
3)不是没想过换工作,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契机。
在一家公司待久了,对于换一个工作环境,确实会有很多方面的考量。而且相比于工作经验不太久的人来说,对现实的考量所占的比重更加大了。
无法忽视的沉没成本
不愿意轻易改变现状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愿意放弃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术语,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比如,为工作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这些都是沉没成本。
为工作掉的每一根头发,每一次绞尽脑汁写的计划书,每一个加班赶工的夜晚,都是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付出与想要的回报不一定成正比,但是付出的心血不容忽视。
既然已经付出了,是不是再多付出一点就会有翻盘的可能?就好比,虽然在同一家公司熬了五年都没有升职,是不是再坚持一下,就有向上的希望呢?
既得利益和习惯的力量
当然,不愿意离开老东家,是因为对现状还算满意。在一家公司工作久了,薪资福利、平台背景、行业经验、内部资源、人脉积累,总有一项还过得去。
跟熟悉合拍的人一起工作,领导信任,同事默契,有什么需求要找哪些人,过往类似的经验是怎样的,怎么操作能够快捷有效,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培养的技巧和默契。在一家公司待久了,就是有这样的轻松和畅快。
不要忽视习惯的力量,这是大多数人的舒适区。我们都知道职场的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不管你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一万小时,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操作,把它培养成习惯,并能把这种习惯坚持下去,你可能会成为专家,也可能会陷进舒适区里不愿意出来。
个人发展的职业规划
说到跳槽,我们总是号召大家以自己的职业规划为目标,不要逞一时之快、图一时之爽。所以在一家公司待多久,绝对没有客观正确的时间。要不要跳槽,多久跳一次槽,一切都尽量跟着职业规划走。
当然构想自己的职业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行业、工作年限、年龄、个人的资质和水平、婚育情况…这些可能都是要权衡的因素。
我的一个从未跳过槽的朋友Z,毕业之后就进了汽车行业,在一家有名的车企做市场。他告诉我,每次他想换工作的时候,盘算一下国内车企的现状,觉得还是自家公司好。这当然是因为他本身对公司有很大的认同,其实也有对行业和个人现状的理性考量。
在他的计划里,要在这家公司待多久,学到哪些经验,混到什么样的职级,都是有时间节点的,甚至十年之后要到哪发展,也是写在行程表上的。
他深知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知道自己在这一行可能会遇到的机会和瓶颈,所以身在当下,也时刻计划着将来。
在一家公司待久了,可能会缺乏改变的动力,但最重要的可能还是没有合适的时机。改变需要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力推动,个人意愿和外部工作环境的变化,都是关键。
当然,在职场保持鲜活的状态,不一定非要跳槽。如果对现状满意,又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所成就和收获,长时间效力一家公司,也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情。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杰克韦尔奇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CEO。
在一次全球巡回演讲时,有位年轻人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恼。
他曾到通用公司应聘,当时的首席执行官正是杰克韦尔奇。
负责招聘的人事经理亲自给他打电话,说对他的条件很满意,并约他第二天来公司和杰克韦尔奇本人面谈。但因为临时出了点状况,年轻人没能及时赶来参加面试,而人事经理也只能遗憾地通知他:因为没能守时,他已失去了这个工作机会。
这件事让年轻人一直痛苦不已:如果当时能及时赶去,自己很可能已被通用公司录取,凭自己的条件,一年后便可能升职,三年后也许已是项目主管,五年后
要不是那次失误,现在我可能已经是年薪百万的经理,作为您的助手,陪伴您到全球做巡回演讲。这个失误,成了我职业生涯最大的灾难!
听了年轻人略显夸张的诉说,台下很多人都笑了起来,但杰克韦尔奇没有笑。他问年轻人:你觉得在职业生涯中,最大的灾难有多大?看着神情迷惑的年轻人,杰克韦尔奇继续说,2000年,通用公司面临着可能像微软公司那样被强行拆分的危机,手下的一名经理曾问过他这个问题。正巧他当时的姿势是双手握拳放在胸口,于是便笑着答道:灾难再大也大不过这个说着,用双手比了比心口的位置。
灾难再大,大不过人心心里想着它小,这灾难也就小了,相反,若总是对灾难念念不忘,痛苦便会被放大,最后可能让你陷入绝望中无法自拔,甚至丢掉扭转困局的时机。
遇到麻烦时,请将双手握拳,放在心口,然后冷静地告诉自己:灾难再大,也大不过人心。
“裸辞”还是“骑驴找马”,是职场人跳槽的一道艰难选择题。但是有时候苦于形势所迫,求职者不得不“裸辞”找工作,但“裸辞”后接踵而来的麻烦事儿也是一堆。
裸辞后职场空白期怎么办?
被面试官问起来该怎么说?
家里蹲久了,谈薪还被压价怎么救?……
不要紧,这一整个月,我们都会在线和你好好聊聊关于裸辞的事情。
网友“玥晗”:“我是一名刚离职的工作者,现在觉得工作不是那么好找了,感觉好迷茫。本来是在一家公司上班,结果面试了一家公司,叫我入职,我果断辞掉了之前的工作。入职后上了几天班,在里面人家都不把我当同事看,感觉还是走人的好。现在看了下工作,也没什么好工作,感觉人生就这么不堪了,都不知道怎么办。”
专家:其实,每次跳槽前要想好,自己为何要跳槽?眼前遇到的问题到底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这样的状况,如果在下份工作中,又遇到,是不是继续跳槽?很多频繁跳槽的求职者,都是因为跳槽过于随意,没有考虑清楚而冲动跳槽的。
网友“小李20xx”:裸辞回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没相应的经验,年级还大,跟应届生抢饭碗,又不想返回大城市,怎么办呢。
专家:作为有工作经验的你,首先不能在气势上就输给了应届生。你的工作经验,你的经历,都是应届生没有的。其次,找准自己的定位,是一时不能从生活上适应离开大城市,还是真的觉得自己的家乡没有机会?不想返回大城市,是真的从内心里拒绝,还是觉得大城市的机遇和发展对你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然后再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重新启航。
如果你拿捏不准是不是该裸辞,又或者是已经裸辞了,却陷入无助中,欢迎你在这里提出你的困惑,我们的专家团队会毫不吝啬地帮助你!
扫码直接听课!
看到很多网友支持这位姑娘,认为这种无良公司早离职早好,否则后续糟心事会更多;也有网友表示自己不敢辞职,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负担不是一点点,只能忍了去加班;还有网友表示,当场辞职这件有点冲动了,一时的斗气,会带来后续的麻烦,适当牺牲个人假期,为单位救急义不容辞。
有网友吐槽:“作为企业的代表人——上级领导,不该太强势。作为上司要尊重下属员工,说话语气上要让人听着舒服,比如说:‘单位临时有事,适当牺牲个人假期,单位会加倍补偿的’,这样的话或许结果会双赢!”
其实锦囊君觉得,这位员工马上就离职的背后说明几个问题:
1. 对工作早有不满
虽然说放假中叫回加班的事很不近人情,但真要是十万火急的事,本着负责的态度,该加的班还是得加。比如某些行业,突发事故,需要召回所有的放假人员,来应对这突发的情况,大家都不回来上班?显然不太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让一位在外休假的员工停止休假回去工作呢?如果一位员工本来对这份工作就有诸多不满意,他回去上班的可能性应该是很低的吧。
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节还要加班只是一个导火索。
2.对上司早已离心
通常我们会听到入职看公司,离职看上司,所以上司的管理能力,与下属的关系都决定了员工在关键时刻的行为。可以想像这位员工与上司的关系并不十分“和谐”,平时本来就可能有着诸多矛盾,因此在上司有“求”于该位员工时,员工会表达出不配合或是“不买账”。而这位上司用“大帽子”来威胁员工,更是触碰到了员工的底线。
如果这位员工真的是喜欢这份工作,与上司的关系平时也不错,大概率会忍这一时之气,因为这年头要有一份自己喜欢的,上司也不错的工作并不容易。吃点小亏,但让上司明白自己的付出,日后或许有更大的晋升空间,这种事还是可以做的。
而平时就苛待员工,不近人情,很少为员工考虑的公司,怎么有资格要求员工在紧急情况时表现出仁义呢?这公司的脸有多大呢?(完)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在一家公司工作久了就有想离职的焦虑,对此大家也困惑,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任何人都会有焦虑的时候,特别是在职场激烈的竞争之下,个人的焦虑感会更为明显。不过,适度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你力求突破的体现,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回到开头这个困扰多数人的疑惑——“为什么在一家公司工作久了就有想离职的焦虑” ?锦囊君认为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升职加薪无望
根据最新一期的跳槽意愿度调查结果显示,“个人职业发展遭遇瓶颈”和“对目前薪酬福利不满意”是大部分人选择的跳槽原因。企业内部的升迁途径与调薪政策往往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在多数人的观念里,同样一个职位,一定至少有一家公司会比现在的公司给到更高的薪资。所以,与其期待每年5%~10%的固定调薪,还不如选择跳槽,搏一搏薪资翻番的机会。
锦囊君友情提示:凭借跳槽实现薪资逆袭的例子或许的确存在,但大部分情况下,行业是有薪资范围标准的。如果在岗位跟职级没有比较大的变化的前提下,求职者不要期望会有太大的薪资提升。
二、看衰公司发展
时代瞬息万变,十年前的朝阳产业如今可能已经走向没落,这时候公司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寻求自救,那离职就是你最后的“逃生机会”。这时候,你的“离职焦虑”就是“逃生信号”。一个不争的职业观念变化是——这一代年轻人更看重职业上升空间,包括行业的发展前景、公司的责任与担当等等。这种情况下,解决突破的方式有很多,就看你如何抉择了——是换一家更具潜力的公司,再在这个行业奋力一搏;抑或是改变职业规划,转向朝阳行业寻求发展?
三、怀疑自身能力
在招聘市场中,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默认了你比新人有更多的经验积累、更高的职业素养、更广的业务知识体系。如果你在一家氛围较好的企业,这种焦虑感会少一些;如果不幸进入到一家“混日子”的公司,每天机械式地完成日常工作,浑浑噩噩,长此以往,你自然就会产生焦虑感。
大多数人一家公司工作久了之后,还是会跳槽的。然而市场的残酷在于——如果你没能力,再久的工作年限也是徒劳。特别是一些技术更新飞速的行业或者岗位,想凭着3年前甚至10年前的知识体系去求职市场上找工作,几乎是痴人说梦!如同大家都在研究6G网络了,你说你精通3G技术,Who Cares?
在一家公司久了有想离职的焦虑不是坏事,这正是你向上发展的动力。正如安藤忠雄在一次采访中说道:“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
至于如何缓解焦虑感,锦囊君在此给大家一些解压小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TIPS:缓解焦虑感的小技巧
1.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对于主动跳槽并且有足够能力找到更好下家的跳槽者而言,跳槽是再正常不过的职业流动;对于迫切想离职摆脱现在职业环境的人而言,离职是一种解脱、舒畅。那些想离职又不敢离职,从而内心焦虑的人,根本原因就是不确定自己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无疑是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个人能力。
2.观察市场,复盘反思。面试是检验自己能力以及市场认可度最直接的方式。很多职场人包括跳槽者谈到跳槽、简历、面试都是满脸的紧张、不适应。在一家公司工作久了,这种不适感会更重。大家不妨间歇性地针对一些对口的岗位投递简历,如果有面试机会也可以去参加一下。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换公司,而是为了“练兵”——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同一行业领域或者是同一岗位的薪资水平、职业要求、发展现状、未来走向,等等。
3.装点环境,舒缓心情。外界坏境会影响情绪的起伏,苍白单调或者过于拥挤杂乱的环境都会使人紧张、心烦、不悦。如果工作时焦虑感激增,不妨选择装点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比如,在办公桌上放一盆绿植、一些自己喜欢的明星周边等。(完)
新型冠状肺炎的蔓延,假期的延长,再延长……一次次考验着我与家人“最后的亲情”。想和家里人和平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是不可能的,矛盾只会迟到,永远不会缺席。
异地恋、云吵架……疫情过后就分手?
网友“独自美丽”:即使我和男朋友在同一个城市,但一场疫情让我们谈成了异地恋。算一算日子,我们已经有20天没有见面了,各自待在家里,全靠手机交流。刚开始还能每天一起打上几个小时电话,不通电话的时候微信消息也没断过。但随着时间的拉长,男朋友回复消息的速度越来越慢,从秒回变成隔一两个小时才回一条信息,打电话的频率也从一天一个变成两三天才打一次。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都要怀疑他是不是“劈腿”了,后来才发现原来他每天都忙着打游戏,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打游戏。难道游戏比我重要?本来以为没办法出门见面,会减少很多矛盾,没想到就算这样两个人还能“云吵架”,给他打电话被嫌弃打断他游戏了,发消息太频繁又嫌我啰嗦。
相亲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网友“最后的sheng斗士”:“囡囡,这个微信号加一个,你大姨介绍的靠谱小伙。”不是在家隔离吗?不是不串门不跑动吗?不是做一个安静的“肥宅”吗?以为疫情之下,过年最令人头疼的烦心事终于可以逃过一劫了,万万没想到,过年前安排的相亲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小伙没回家?没事,微信先加一个;线下无法见面?没事,线上先做俩月网友;怕“照骗”?没事,视频聊天了解一下?
各种新型相亲方式层出不穷,阿姨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微信聊天、视频相亲、电子相册……各种脑洞,充分诠释了“云相亲”。这个特殊的假期,七大姑八大姨们跳不了广场舞,撮合相亲或许成了他们这个假期唯一的乐趣与成就。
再不上班,就要和我妈打起来了
网友“每天都想不明白”:是不是全天下的人都是同一个妈妈?没回家前,每天语音告诉你准备了零食和饭菜,辛苦一年放假了在家好好休息就行。结果呢?到家前五天,你是宝贝,不用早起不用干活。第六天就不行了!“又玩手机”、“每天都不知道干活”、“你到底啥时候找对象?”本来以为过年七天乐,忍忍就过去了。公司通知多放十天假,小区通知不许出门。为了不让我妈生气,我每天做饭、听她做饭的经验、做家务、教她自拍…无论我做什么,我妈都要说几句。我真想戴口罩离家出走,可惜没有家愿意收留我!
上辈子造什么孽,这辈子嫁头“猪”
网友“愤怒的十三姨”:铺天盖地的文章说,这次疫情让多少夫妻发现了彼此的好不再离婚了,又说是多了相处的时间释怀了芥蒂。我就不信,大家都这么和睦!一开始,的确是其乐融融嘘寒问暖,10天以后,我感觉自己绷不住了。谁洗碗谁收拾屋子谁收衣服谁去小区门口拿快递。每天都要为这些事情拌嘴!以往这些事情谁有空谁就顺手带了,现在,明明很有空却还不肯做,那就是坏就是懒就是没良心!我想问问各位夫妻,你们都是怎么在一起和和美美度过大半个月的呢?
【参与话题】在家与爹妈、熊娃、老婆、丈母娘……四目相对的日日夜夜。欢迎进入求职锦囊公众号找到原文推送,参与活动留言分享。
裸辞可耻吗?裸辞是一种逃避吗?裸辞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吗?裸辞一两次可能是真的熬不下去了,但裸辞心态成了一种瘾,如果不是你在职场上成了精,那就是逃避了,不但可耻,而且没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如何权衡该不该裸辞?是不是这个槽非跳不可?该不该转行,换一份工作?看了下面这些网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跳槽,你就明白了。
离职后简历不知道往哪个公司投?
网友“琳儿”:“离职的时候想,可以做的工作有千万种;离职后,简历却不知道该往哪个公司投。”
分析:这个问题比较大,所以我们得从问题的源头说起——“跳槽前要考虑哪些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客观地评估自己现阶段的工作能力:现在的你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什么样的公司愿意聘用你?
在跳槽前建议你先做以下的功课:
1、做一张跳槽收益分析表:对当前的工作以及想要跳槽去的工作做一个全面评估、对比分析。
2、尽可能地了解目标公司和行业:在选择新平台前,一定要耐心地收集资料,对目标公司和目标行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结合自身状况分析清楚了再做决定。
3、从长远的职业规划角度进行决策:前两步都是在收集各种资料,为你的理性判断打基础。这一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来制定职业规划方案,可以初步先设立一个3-5年的发展规划。
经济压力大,就一定不能裸辞?
网友“樱落落”:“我还背着房贷,但现在的工作太痛苦了,每时每刻都想裸辞。我这种情况,难道裸辞就是任性的行为?”
分析: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工作、跳槽和外部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房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是每个月的固定开支,所以对于裸辞的态度就更应该谨慎。如果接到薪资不错、公司风评也较好、发展稳定的offer,当然可以跳槽;如果并没有找好下家,劝你还是“骑驴找马”比较保险。毕竟如果在经济环节上出了问题,很可能之前你为跳槽所设的种种条件会被打破,会降低要求,从而违背了最初的跳槽意愿。
短期“跳板式”跳槽,可取吗?
网友“梦霞”:“我硕士毕业工作一年,在一家业内大型企业。由于我的直属领导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部门被边缘化,不给资源,我感觉工作后也没太多进步,想跳槽。目前我收到了一家同行业公司的offer,薪资持平,很多人都是以这家小企业为跳板,积累起一些实际经验,但这家公司管理不善,离职率较高。我该不该跳这个槽?”
分析:你跳槽的主要原因是觉得现有的工作不能给你带来进步,所以应当遵循着这一原因,衡量新公司能不能给你平台和学习机会。而现有工作不能给你带来进步的缘由在于部门被边缘化了,缺乏资源,也缺乏机会和足够的重视。如果你觉得在这种环境中无法再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做积累了,那留下来还是会心生无聊或是抱怨的。
我想就目前来说,薪资方面你并非是放在首位的,主要是想能换个平台,能学到东西,能被重视。所以,给你发出offer的这家公司--管理不善、离职率高,在这个环境下,你觉得能够学习到东西吗?
如果是工作压力大淘汰率高,但转身出去就有大把人要的公司,我想你可以考虑跳槽,但你需要冷静评估一下,这家公司是这样的吗?作为短期“跳板”能迅速给你增加职业含金量吗?
公司离家近,但有一堆问题,要不要裸辞?
网友“Shadow109”:“我以前是大公司的人事主管,后来辞职在家带了3年孩子。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我重新出来工作,找了家离家近的公司,但是这家公司很小,HR还要兼行政,而且只是专员岗位。上班后发现公司总经理的理念还不错,但我的上司是财务经理,不懂人力资源,还指手画脚的。上班没几天我就想跳槽了,该不该跳这个槽?”
分析:其实我觉得你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因为你自己就是做人力资源的,对于人岗匹配度、职业发展规划比别人更清楚、更明晰。在每一个时间节点,针对每一个遇到的问题,你都有了针对性的计划——该为家庭作出牺牲的时候,你选择了家庭;不想让自己埋没在日常生活中的时候,你重新返回了职场。而且你找工作的目标很明确--离家近,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然而,每个公司、每份工作,即便事先的功课做得再好,有很多问题也得入职了以后才知道。你对公司总经理的管理风格和理念都是认可的,但你对你的顶头上司,也是“跨岗位”领导你的财务经理不认同,我想最终你很可能会跳槽。不过如果公司总经理和财务经理的管理理念分歧越来越大的话,那么你在这家公司也很可能会有出头的机会,好好把握。
最后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也许在这3-5年内你会选择离家近的公司,那未来的5-10年呢,10年以后呢?你并不是想全职在家的类型吧?而且你之前也有过不错的职业生涯和职场成绩,如果想接续起之前的职业道路的话,恐怕在公司的选择上要做更细致谨慎一些的考虑,找一家可持续发展性较强的公司更为合适。(完)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