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面试穿着不合适,小心错失工作机会!》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近日,论坛上有位网友抱怨去见客户时因为穿着不够档次而被客户轻视,她的原话如下:

“我曾经和职级比我低的同事一起去见新客户。我虽然平时很省,但知道见客户还是得穿好一些,幸好准备了一套能见人的衣服。可如今的客户也是狗眼看人低,她扫了一眼我的衣服、包和鞋子,没有一样是名牌,而职级比我低的同事倒是穿得光鲜亮丽的,还拎了一个名牌包,客户就对她很客气的样子!直到交换名片时态度才转换了些,但还是那种冷淡的样子。”

用外表来评判一个人固然有些偏颇,但第一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客户从着装来判断职位高低是很正常的思维。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穿着名牌才是正确的,而是什么时候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让自己在整个场合中有合适正确的定位,给人恰如其分的感觉才是应当注意的。这正是该网友所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见客户如此,面试也是如此,你面试时的穿着、妆容和发型等外在表现,决定了面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正所谓“人靠衣装,美靠化妆”,一套得体的服装、一副恰到好处的妆容能大大提高你的面试成功几率。为了更快、更狠、更准地“秒杀”其他求职者而获得最终offer,为各位看官总结了以下几招。

第一招:保险着装

最保险的穿法非套装莫属。在套装的选择上,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套装的质量不能很差。如果穿一件线头和褶皱很多的套装去面试,会给人留下不拘小节的印象,也会让整个人的状态大打折扣。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尽量选择做工精细、质地考究的职业套装。值得注意的是,女士套装的裙子不宜过长或过短,最完美的长度是膝盖上10厘米。

第二招:安全妆容

淡雅、自然的妆容更为大方得体。浓妆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也会影响别人对你品位和专业能力的判断。因此,要选择与肤色接近的粉底,使肤色稍显明亮,千万不要把粉打得太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眼线与眼影不要画得太重,唇膏要选用自然淡雅的颜色。

第三招:经典发型

干净整齐的直发,不管在什么场合,修剪得当的直发都会给人亲切、端庄的感觉。不太夸张的卷发也是一个选择,给人成熟活泼的感觉,但是一定要事先打理好。

第四招:低调鞋子

首先要保证你的鞋子是干净的,女生最好穿黑色、棕色或暗红色的带跟皮鞋,高度不要超过7厘米,对于男生来说,黑色的皮鞋是比较稳妥的选择。鞋子务必要舒服,如果你觉得这双鞋子不舒服,你看起来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第五招:传统背包

女生最好选择颜色稳重柔和的包,如黑色、白色、米色或暗红色,设计要简约,质地以皮革为佳;男生则可以携带黑色或深棕色的公文包

之秒杀绝招:论坛曾就“你会特地穿企业的logo色去面试吗?”这一话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网友不会特地挑选logo色的衣服去参加面试。网友“圣殿”表示“最好直接穿印着企业logo的衣服去,面试直接秒杀面试官”,但有网友认为“避嫌才是最有必要的,比如去NIKE面试就别穿一身ADIDAS去”。 (完)

zc530.com扩展阅读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你会将就吗?


受到整个大环境的影响,有部分人的就业之路变得异常坎坷。某天你突然产生了辞职的念头,毫无准备地告别了工作,等你远离了公司后,在空气中嗅出了自由的味道,但看了眼钱包,却只有穷酸的味道。求职之路迷雾重重,而所有求职者都有这样的一个顾虑:是先休息一段时间,调整心态、想想规划呢,还是随便找份工作过渡一下?随着时间推移,焦虑情绪也会随之而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难道就要将就吗?

别让工作过渡耽误了你

临时找一份工作只是个“救急”的想法,可以填补“空窗期”的经济支出,但要时刻保持清醒,提醒自己这只是一个过渡。机遇有时候比你刻苦工作更重要,辞职之后没有心仪的工作也是常见的事,趁着这个时间,不如多给自己充充电,心仪的工作往往要求自身能力的匹配,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因为没有工作就随便找一个,那样只能是更加耽误自己。所以别在过渡期内温水煮青蛙,等某一天你想跳出舒适圈就来不及了。

工作将就的后果

降低了工作标准,就会形成负向循环,人也会更加懈怠,慢慢标准会被生活越拖越低。此外,你在懈怠的时候,他人仍然在进步,所以社会标准往往都会越来越高,即使是站在原地不动,你也会不得不”将就“着不断向生活妥协。坚持好习惯很难,但是养成不断”将就“的习惯是最容易的。不是生活让我们注定平庸,是我们自己的松懈让我们注定平庸,是我们不断降低的标准让我们成为了自己不喜欢但不得不接受的样子。

人生需要不断“升级打怪”

很多事情,只有试过了才知道。人生的路很长,总有时间去实施备选方案。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以后只能越来越差。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规避困难或许是人的本性,可这份与本性对抗的能力,才会区分一个人在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不断突破瓶颈、克服阻力,才能拥有更开阔的视野;逼自己一把,就能改写以后的命运。就像很多人熟知的那句话:“虽然辛苦,我还是想选择滚烫的人生。

无论你是出于什么目的找工作,一定不要抱着将就的心理去找,职场生涯不过短短十几年,别浪费在无意义的工作上,否则会对未来职场生涯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别被过渡期耽误了最佳求职时间,制定清晰的求职目标和计划,总会找到满意的工作。

怎样能获得面试机会


如何撰写自己的简历,让招聘决策者过目不忘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为你带来面试机会,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下面向大家推荐简历七步走方法。

一、确定求职方向。这是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要寄希望于雇主会从你流水账般的罗列中为你配最适合的工作,你必须明确地告诉雇主:你想找什么工作和你最适合干什么工作。

二、确定从事此项工作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这也是关键的一步,如果不能明确这一点,你的简历就会因缺乏重点而平淡无味,失去吸引力。

三、列出所有与己相关的特长与技能。简历和工作申请表的差别就在于:工作申请表的重点是工作,而简历的重点是你。诚实、精练、有选择地列出自己的技能。

四、想一想有哪些成绩能体现自己的能力。闭上眼睛,好好想想,每个人都会有几桩得意之举,只要对求职有帮助,小事也能体现成绩。

五、描述这些成绩。用简练、明确的语言描述这些成绩(不要流于对事件或工作本身的描述),重点是描述你自己干了些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果等。

六、逆着时间顺序。列出所有相关工作经历包括有偿的和无偿的,全职的和兼职的,不要漏了在职时间、职务以及公司名址。

七、列出所有相关的学历和培训情况包括时间及所获学位或证书。除非雇主有特殊要求,一般无需列出中学学历。如果你现在正在就读或培训中,可适当列出部分相关课程。

如何投递简历才能赢取面试机会


参加校园招聘会,随机拍下了几个镜头,制作成花絮。

1、学生走近展台,目光越过人力资源的头顶,专注地看着展台上方悬挂的写有公司名字的条幅,然后再目不转睛地盯着人力资源身后的公司简介和职位公告,嘴还蠕动着。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忍不住询问,同学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2、学生走近展台,语速急促地大声问道,你们要XX专业的吗?招聘人员无奈地指指身后的招聘说明。

3、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学生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你们能解决户口吗?

4、学生抬头看了看公司招聘的职位注明的专业和能力要求,低头看看手中的简历,良久,鼓起勇气问道:您能看看我的简历吗?

5、在招聘人员浏览简历的时候,学生静静地侯在一边,摒住了呼吸,生怕一呼气就会吓倒对方。

6、招聘人员浏览简历,随意地问了一个问题,学生不屑一顾地回答:简历上都有呢。

7、招聘人员拿到学生的简历,学生连忙像倒豆子一样劈里啪啦地自我推销起来。

8、两个学生相伴而来,其中一个主动大方地介绍了起来,原来她是在为旁边这位沉默是金的女孩介绍个人情况呢。到底是谁在找工作?

9、学生在得到招聘人员否定的答复后,微笑着说,您能留下我的简历吗?请给我一个机会吧。招聘人员礼貌地回答,同学你确实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就不要浪费你的简历了,我知道你们做一份简历也花不少钱呢。学生走了几步,又返了回来,把简历硬塞给对方,说,我还是留下简历吧,请您再考虑一下。

10、学生走近展台,问了第一个问题,要XX专业的吗?得到肯定答复后,掏出了简历递给招聘人员,然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11、学生问要XX专业的吗?得到肯定答复后,递出了简历,在招聘人员看简历的空当,问了一句,你们能解决户口吗?当听到否定的答案后,说,对不起,您能把简历还给我吗?

12、学生很热情地推销自己,表明自己对公司的向往,招聘人员留下了他的简历,过了一会,这个学生又返了回来,用同样诚恳的语气问道,对不起,您能把简历还给我吗?我带的简历不够了!

就像是一出戏,作为看官,我在旁边,在莞尔的同时,却品到了一丝苦涩。都说大学生就业难,那么看看这些大学生在招聘会上的表现,怎么能不难呢?我们在抱怨社会的时候,是不是该反省一下自身呢?

首先,在参加招聘会之前,是不是就应该对参展单位心里有数呢,就应该提前了解公司资质、招聘岗位等相关信息呢,这样,你投递简历的时候是不是就能体现起码的礼貌和尊重呢?你辛辛苦苦制作的简历也不会因为漫无目的地投放而避免被扔倒垃圾堆的命运吧?

其次,在招聘会上,与招聘人员的交流也是一种面试,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你是否能够获得面试机会。在招聘人员浏览你的简历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不失时机地介绍自己,同时又能满足对方的需求而不致引起反感呢?对方的提问,一方面在确认你的简历内容,另一方面也在考察你基本的表达和思维能力。所以,扼要而又突出重点地介绍自己,适时回应对方的疑虑,要比你旁若无人地倾销要好吧?

第三,如果你日常做足了功课,那么就不会临时起意,去应聘你专业相符但性格明显不符的职位吧。

第四,不要以为留下简历就是胜利。招聘人员往往在招聘现场就会将简历进行分类,作上标记,因此,招聘人员如果虽然委婉但是明确地告诉你不适合,那么除了礼貌地说声谢谢赶快寻找下家,还有什么是更能增加胜算的呢?

第五,参加招聘会,搭伴可以,至少可以壮胆,还可以交流经验。但是,在展位前的推销可一定不要找人代劳,要知道,找工作是自己的事,如果你找别人代劳,那么,招聘人员如何有理由相信,你未来的工作不会找人代劳?即使他相信,你对自己的工作有充分的责任感,会成为一个勤奋敬业的好员工,但是,招聘会上胆怯的表现会不会被误认为有性格缺陷,在面对工作的挑战的时候,没有勇气开拓局面?

第六,可恶的户口。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户口,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活。但是,要知道,首先,有户口的小办事员和没户口的老板,哪一个更让你向往?如果为了户口而去了一个你不喜欢、不适合的岗位工作,那么在职业生涯的跑道上,你就输在了起点;其次,公司承诺能解决户口不等于你最后就能拿到户口,因为户口指标的限制,因为大环境的影响,一切皆有可能发生,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地挑一份最能发挥自己的才干,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来做,如果有户口,当然属于意外之喜,如果没有,总比整天憋屈,抱怨自己价值没有体现强;第三,如果你在投递简历的时候,就问能不能解决户口,那么除了给人留下一个功利的印象外,不会有任何好的印象,即使公司能解决户口,也未必愿意伸出橄榄枝了。

劳动合同,签几年合适?


近日,重庆市人才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求职者希望劳动合同期限只签一年,选择签3-5年的只有17%,签5年以上的仅5%,3%的求职者认为有没有劳动合同无所谓。专家分析说,如今多数求职者并不打算在同一家用人单位连续工作5年,他们认为签1年合同“船小好掉头”,利于下一步就业选择。

你希望签几年的劳动合同?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你是否已盘算好离职所需付出的成本?劳动合同期限对你的职业发展有何影响?

1年太短,5年嫌长,3年正好

剑华(财务)

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究竟多长时间为好?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般来说,签约期限的长短与自己的能力、工作性质成反比——如果你有很强的能力,有很强的人脉和专业优势,而公司给你的待遇却不够高,或阻碍了你的上升空间,那么,你多半会选择签订短期合约;但你若能力一般,岗位又很容易找到替代者,比如低技术含量的服务型行业,那么为了有份稳定的收入,相信你肯定希望能签订较长期限的合约。

我呢,上述“两种人”都不是,既不算稀缺人才,也不是毫无特长,到底签几年才算合适?说真的,我一时还真拿不定主意。不过,经验告诉我,期限太长或太短都不好,如果一定要用数字量化的话,就是1年太短,5年嫌长,3年正好!

签1年合同,虽说“船小好掉头”,但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对用人单位不利,如果一年期满后,员工就可以终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岂不无形中成了员工的跳板和培训学校?也损失了员工为单位创造价值的潜在机会;其次,对员工自己发展也不利,因为服务期太短,单位不但不会重用你,不找借口克扣你的工资待遇就不错了;第三,如果合约期太短,一旦用人单位想裁员,只要与你合约结束不续约,就可以避免支付任何补偿金,这对员工来说而言,无疑是一大损失。

说5年合同太长,是因为这不利于人才流动。如果你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二三年仍然得不到重用,就说明此处非你久留之地。为确保自己的价值不被低估,及时退出该公司该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而如果签约时间太长,公司万一用合约来限制你的自由,就会陷入被动,即使能成功离职,也难免付出比较高昂的代价。

为什么说签3年正好呢?这可不是简单的中庸,而是一种意在双赢的策略:对用人单位来说,可以减少频繁换人的损失;对员工来说,3年的时间,足以看清一个单位了,觉得不好可以不续签,觉得好就续签,进可攻退可守,何乐而不为?

别贴上“飞鸽”标签

桂子(办公室主任)

如果说,求职者在和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时就盘算好离职成本,那他将成为职场中不受欢迎的人。心猿意马的人在哪里也干不长,他付出的最大成本是:得不到用人单位的信任。

十年前,我大学毕业找工作,单位答应帮我解决进京户口,条件是必须在厂里干满5年。说实在的,这家工厂给我的工资很低,一个月才1000元左右。几个一起来的大学生因受不了这份清苦,都先后交几千元违约金开溜了。我思之再三,还是留了下来:5年合同,一诺千金,过河拆桥的事我做不来。所以,我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坚守下来。

后来,我结婚了。厂里也没亏待我,把我老公从外地调来,也上了户口,安排了合适的岗位。5年劳动合同期满后,董事会决定为骨干员工买房,我又赶上了这趟车——一套房子几十万元,再加上两个进京户口,让我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坚守是值得的。后来,企业效益慢慢好了,我也被提拔成中层干部,收入也大幅提高了。

我有一个学弟,是学强电专业的。他当初也和一家企业签了5年合同。这5年,他一头扎在车间里,不怕苦不嫌累,先后负责几台新型进口设备的电器安装调试,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到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5年合同期满后,他跳到一家私企当电器工程师,现在已经坐到副总的位置,收入十分可观。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他如今成为这一行的专家级人才,一直感谢原来单位对他的重用。如果他不是签5年合同,原单位不会放手把他放在关键岗位,他也就学不到真本事。谁愿意把重要的工作交给“飞鸽”牌的人呢?

如今同学聚会,谈起往事,都说我们有长远眼光,吃小亏占大便宜。

做人不要只看鼻子尖下的一点地方,如果你觉得某个岗位有发展前途或者有良好学习机会,而人家要求你签3年以上劳动合同,你最好不要放弃。

“补充条款”要谨慎

燕萍(人力资源)

《劳动合同法》强制规定:企业必须要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在我看来,签订劳动合同只不过是种形式,意义不是很大。

因为《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离职,提前3天;在合同期内,提前1个月,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就可以正当离职了。所以,无论你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是1年、还是3-5年或5年以上,甚至无固定期限合同,都没有关系。

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同内容,包括其中的额外补充条款。有些“补充条款”是针对公司给你的某些“特殊照顾”,如果你接受了,就意味着你要老老实实地“回报”,要想提前离职可得考虑成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嘛。

同事小李是我们公司的骨干,公司曾经送他去国外培训。出国前,他和公司签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如果违约将按服务期的20%来赔偿。但2年后,小李却向公司提出离职,痛快地付了违约金,双方好聚好散。

临走前,小李偷偷告诉我:新东家会帮他付这笔违约金的,我提醒他当心又被套住,他不信。结果半个月后,他哭丧着脸告诉我,他刚离狼群,又入虎口了——和新东家的劳动合同中,果然也添加了这笔违约金额。不过,在薪水数字增加的前提下,小李还是欣然接受了那个补充条款——一个愿挨,一个愿打,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这不,小李还是干得好好的,听说最近还晋升副总了。

莫须有的“违约金”

叶花果(职员)

大学毕业时,我一心想要离开家乡那生活了20多年的西南小城。恰好,华北某市教委到学校来招人,我被录用了。教委的人事科长在让我在就业协议上签名时,口头告知我,协议期限为7年,但却没有写进书面协议。那时,幼稚的我还担心对方会变卦,专门问那个人事科长:要不要在协议上把期限写上?可是科长却漫不经心地说,以后再说。我也就没再坚持。

谁料想,这个“以后再说”,后来让我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给我一个争取权益的机会。

去当地教委报到后,我才知道,教委把我们这些从其他省市招来的大学生分配到下辖各中学。我和来自宁夏、吉林、辽宁的10个学生,被分到下面镇上的中学当高中老师。我一心投入了教学,与同事相处也很融洽。

然而,在第三个学年结束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原因是当地冬天太冷,来自温暖的南方的我,一直不能习惯这里的气候;还有这里太偏僻,信息也闭塞,校园建设相对落后,待遇也不够高。

我先向校方递交辞呈,校方同意后,再向教委汇报,然后通知我可以走人了。在我之前,当初一起去报到的大学生早就有辞职的了,我也听说他们的档案和户口被教委扣留,原因是未到协议期限,需要缴“违约金”,他们大部分人都无奈地接受了。轮到我,尽管据理力争,但教委一口咬定我“违约”,必须缴纳2000元/年的“违约费”才能走人。争执不下,我只好甩手离开,去了广州。

这几年,由于档案和户口被扣,我在上户口、工作、买房等方面都遭遇了极大阻碍。迫不得已,我只好找一位律师朋友陪我去和当地教委交涉。我的律师对教委的人说——所谓“违约金”,并没有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明确,因此我就没有承担的义务;而我的档案,对方必须退档,否则我将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教委赔偿损失。

经协商,事情终于“和平解决”了,可是我已经搭进了好几年等待的时间,错过了一些很好的机会。

通过自己的经历,我奉劝一些用人单位,该改一改想通过扣档来阻止人才流动的旧思路了。毕竟,人才流动将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方式,各单位如想留住人才,应在内部结构和奖惩制度上下工夫,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假如……

吴祝华(财务)

假如我是一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不管招聘单位有多好,名气有多响,待遇有多高,哪怕是世界500强,我最多只会签订1年的用工合同。我会在这一年里,用心去工作,用心去观察单位的前景、环境、企业文化,以及领导、同事们的工作作风和人际关系。

假如我在该单位工作了3年,感觉工作环境、同事关系融洽、薪酬待遇位居本地区中等及以上水平的话,我会签订5年以上合同。

假如我已经45岁以上,单位让我感觉还不错,上下关系、同事关系较为融洽,薪水待遇位居同一地区中等以上水平,我将会和单位签订长期合同。

假如我和单位签订合同未满,与领导和同事一起共事没有愉快感,反倒是一种负担或烦恼的话,哪怕薪水再高,单位名气再响,我宁可支付违约金和培训费,也不愿久留这种没有乐趣的工作环境中。

我始终认为,不管在什么单位工作,苦点累点都没关系,至少要让自己和同事感觉到,工作是快乐的,领导并不是只会简单地发号施令,不会滥用职权压制下级。如果有这样良好的工作氛围,哪怕工资低一点,我也乐意在这儿工作。

不能稀里糊涂过日子

张昊(职业规划师)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1年也好,5年也罢,无论你做怎样的选择,有一点必须明白,不能稀里糊涂地过日子。表面上你是签了1年合同,1年后可以干净利落地“走人”,但问题是如果1年后还找不到“下家”,而“上家”又无意留你,该怎么办?所谓未雨绸缪,1年有1年的打算,5年有5年的计划,关键在于你对全局的考虑。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看,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1)职业准备期:24岁之前,这是为将来从事职业打下知识储备的时期;

(2)职业选择期:24~27岁,毕业后走上社会,到找到第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作为事业发展的起点;

(3)职业适应期:27~32岁左右(开始工作后的8年);

(4)职业稳定期:32~50岁左右,这是职业生涯中时间最长、劳动效果最好、发展和成就事业最宝贵的时期;

(5)职业衰退期:50岁之后,此时是事业的收获和人生的享受季节,在岗时是“元老”,退休后也可以安度晚年。

如果一个人到了职业衰退期还一事无成,那肯定是在前几个阶段任务完成上欠了债。所以我们要学会理性思考,分析自己和环境的各方面因素,扬长避短,打有把握的仗。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确切,我们并不能因为这句话而放弃计划。计划一方面要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另一方面要有充分的自信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为自己规划人生。

什么样的工作,才是一份合适的好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对不同的人而言,答案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们几乎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即使我们问怎样是一份合适的工作,也很难有个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合适”的定义都不一样。但,一份工作总是会给你传递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帮助我们甄别它是否合适你。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哪些信息是在考虑一份工作时应该重点关注的。

一、坦诚地对待自己有很多人选择工作是迫不得已!对,我和你一样惊讶这一点。比如老婆不能接受频繁出差、爸妈不能接受孩子离家太远、老师认为你应该不要脱离专业、朋友认为你不该太冒险等等。

但或许你应该对自己更好一些,更坦诚一些。问问自己,到底你为谁工作?如果其他人是你工作的动力源泉(很多时候确实会如此,我也完全赞同),那么这就是你工作的理由,这就是你选择工作时最应该考虑的因素。但是,如果你自己对工作有一些想法,你就应该对自己和周围人更坦诚一些,告诉他们你的想法、你想要什么,并且坚定不移的去做。

二、工资当那些不再为财富困扰,并且还在赚着钱的人对你说——年轻人,找工作时工资不重要——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受?我认为这太不可理喻了。我认为,工资也许不会是最重要的,但绝对非常重要!

我们不去探讨到底工资和发展机遇以及学习机会哪个更重要(这类讨论既无聊又没有意义)。我只是建议,工资对很多人意味着全部的收入,我们必须在做出决定前考虑清楚这部分养家糊口的钱对自己当前到底有多重要。当然我们要考虑未来和发展,但如果眼前都没了(比如由于无法支付房租和生活费而不得已离开能保证未来发展的大城市),未来也就成了泡沫了。

不过,如果你搞清楚了工资对自己当前的意义,并且愿意承担因此造成的结果,并且坦率地告诉自己能够承受得起这样的决定,那么你就可以考虑下一个信息。对工资不用再谈太多,只要记住,无论如何做出这个决定都是你自己心甘情愿的,而不是迫于无奈。

三、集体价值观本来我想用“企业文化”这个词的,但由于这个词的泛滥带来的危险性,我还是谨慎的选择了集体价值观。是否有很多次,当你参加一家公司的面试,刚跨入公司的大门时,你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你是否属于那里。这些“感觉”或许是由于公司的装潢、员工的年龄层次、他们的穿着打扮、他们的言谈举止等等传达给你的信息,无论如何你不能忽视这一点,相信你的直觉!这些“感觉”就是一个企业集体价值观的外在展现。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家公司的员工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无论是他们的气质、言行还是年龄、态度。那是因为企业的集体价值观是一层很好的评估工具,它会自动将“不相同”的人排除在外(或排出去)。如果你是一个激情澎湃、追求卓越的人,却发现这家公司给你一种“沉寂到可怕”的感觉,那么你应该认真考虑考虑。

除非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我确实不喜欢这里,但先把它当个跳板——因为很快要么你被同化,要么你因为格格不入而被排出去。

四、工作的挑战性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寻找自己能完全把握得住的工作,这让自己感觉更安全、更有把握获得,也更容易胜任。但是这样的工作在3个月以后就会让你厌烦不已,变得无所事事。

如果一份工作不能让你长期感受到挑战,那么你将很快失去兴趣和斗志,进而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或想着跳槽。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将会让你充满斗志和活力,让你始终能够追求卓越和力求上进。并最终让你表现得更好,拥有更多的职业机会或者加薪。我并不是叫你去找一份完全没希望的工作,而是你认为这份工作的绝大部分你都能够胜任,但同时也有一部分是你目前尚未掌握的的知识,这样的工作才能够让你成长和发展。

五、发展机遇发展机遇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也许是行业潜力、市场情况、国家政策、公司规模,也可能是晋升空间、学习机会等等。但无论如何,你必须尽量周全的考虑每一个方面,并有所取舍。原则上,我建议你选择朝阳行业而不是成熟行业,市场仍具有很大的潜力,并且政策向这一方向倾斜,虽然这意味着更艰难的工作和相对较低的报酬。

至于公司的性质和规模并非绝对,大公司有完善的培训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小公司也能让你更快掌握管理者的工作。外资企业早已丧失之前的绝对优势,国内民营企业正在迎头赶上。

管理完善且机构健全的公司或许会给你更多的学习机会,但新人却更难有机会担任重要岗位。貌似一团混乱且没有章法的公司或许能给你更多的晋升机会,但反过来“传统”也可能抹杀你的才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你只能诚实地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取舍。并且,你必须保证这份工作将会是你下一份工作最好的通行证,这或许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初入职场,被判“不合格”


想成为与表姐一样的女白领

我在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相比于吃香的理工科来说,找工作难度很大。尤其今年赶上经济危机,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其实当年父母是反对我读工商管理专业的,可我坚持要学。也许受表姐的影响比较大吧。

高二那年,妈妈让表姐给我补习英语,想让我的英语水平再拔高一下。表姐大我6岁,毕业于名牌大学外语系,工作两年已升任外资公司中层主管。说是补习,多半在向表姐取经中度过。我最喜欢听她讲工作上的事,她怎样管理下属,怎样和客户谈判等等。也许是因为妈妈从小就经常拿我和表姐比,多次在我面前夸奖表姐的缘故,于是我暗下决心:也要成为表姐那样的女白领,更重要的是超过表姐!高考报志愿时,妈妈让我报外语专业,我偏不报,毅然报了工商管理专业。

大一刚入校,辅导员请来大三师姐给我们传授经验。师姐说,我们专业历年就业都不如理工科理想,希望我们大一就想清楚未来努力的方向。如果选择考研深造,大一就早做准备;如果选择就业,大学期间就要多参加社团、学生会,全方位锻炼自己能力。

听完师姐一番话,我对自己在大学要做的事情更清晰了:毕业我要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两年时间我也要做到中层主管。就这样,大一刚入学我就加入了学生社团,大二我进了院学生会。在近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我从一个普通社团成员做到社团负责人,从学生会宣传干事做到学生会副主席,手 下管不少学生呢,为此,大学期间我一直特别 自信。

为了不耽误专业学习,我牺牲了很多娱乐时间,几乎把所有的周末都搭了进去。我一次性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 试,专业课成绩在班级也名列前茅。到了大三下学期三四月份,在其他 同学为工作还是考研举棋不定时,我已经开始找实习单位了。我铺天盖地地发简历,通过网络、电话,乐此不疲地联系着一切可能的公司。我乐观地认为,凭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找个对口的实习单位绝对没问题。可两个月过去了,实习单位依然没有着落,不是我看不上那些小公司就是我被大公司拒绝。找个实习单位真有那么难吗?

就在我觉得前途暗淡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则招聘启事:一家大公司正在招聘行政经理助理实习生。对照岗位的具体要求我发现自己比较适合,那一刻,我决心要抓住这个机会,因为我知道它是通向我心向往的“女白领”之路的重要桥梁。

很快我得到了面试通知。前去面试那天,我身着职业装,化了淡妆,自信满满地来到面试地点。面试的人非常多,多半面孔都比较年轻、稚嫩。我暗喜自己做足了准备。通过三轮笔试、面试,我从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预想中的行政经理助理实习岗位。

以十二分热情投入实习

实习时我对自己说,这家公司规模很大,岗位自己又喜欢,所以,一定要好好干,争取被公司留用。就这样,我开始以十二分的热情做自己的工作。行政经理是位脾气温和,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士。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协助她接待客户、起草文件、打印文件和整理文档,有时也帮着组织一些公司内部的文娱活动。我自认为这些工作不难做,很快就掌握了电话沟通技巧、接待礼仪、公文写作、文档归类等工作内容。我比较外向,进公司很短时间就和同事熟悉了,他们都亲切地叫我“小妍”。

有一段时间,公司特别忙,我被临时调到其他部门帮着通知客户参加联谊活动。我分到50个客户,要求两天内通知完毕。为了完成任务,我把午饭时间节约出来一一给客户打电话。一天内我就把任务完成了。不过,我的嗓子也累哑了。第二天本准备到经理室邀功,可还没等我开口,又被安排布置联谊活动现场。

一天又一天,暑假在忙碌的实习中变得异常短暂。新学期就要开学了,我跟经理申请继续留在公司实习,每周实习四天。为此,我开始逃课,使实习不受影响。

考评为“不合格”,很困惑

公司规定实习期间两次考评合格就可以留在公司成为正式员工。考评是由被考评人、同事和领导三者考评结果综合而成。可到了年末,三个实习生中只有我的综合考评为“不合格”。

听上去,佳妍非常投入这份工作,照理说,这么努力的实习生,用人单位不会不喜欢呀?为什么结果却会得到考评不合格呢?

我也不知道呀。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公司领导和同事却不认同我呢?

我承认,作为新人,我自身肯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说,我不像其他同事一样有经验,可是,我觉得年轻也是自己的一个优点,我有很多新点子;我有学生会副主席、社团负责人的经验,所以我能把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我聪明,所以做事情会用巧劲,懂得变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优点在别人眼里就那么不值一提,而我的缺点总是被无限放大。其实,这些罪责,无非就是下班的时候忘记关办公室电源开关;给客户打电话时,语速太快没讲清活动地点;学校开会没去实习忘了请假;为省时给客户发邮件用了抄送;组织部门去唱歌,自己多唱了几首出了风头;开会为表明自己的能力,多提了些改进建议;不懂得把握与同事相处的距离,混淆了工作和私人关系……

考评“不合格”,意味着我就不能留在这家公司了。我以饱满的热情面对这份我喜欢的工作,却换来这样的结果,这严重打击了我的积极性。但我真的感到很委屈,那些工作我都完成了,为什么领导和同事总是看我不满意呢?我真有那么差吗?(完)

理财小心五大误区


银行业理财专家认为,市民在投资理财中一定不要盲目,不要期望一夜暴富,应有一个健康的投资理财心态,切忌陷入五大误区。

一是盲目跟风今年每发行一只新基金,很快便会被抢购一空。尽管各方面在提醒新手谨慎入市,但从购买基金的市民来看,有的甚至连什么是基金、买了基金后怎样卖出都不懂。专家建议,市民在投资一个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该产品的基本情况,学习相关知识,切忌盲目跟风。二是专捡1元钱基金理财专家说,净值1元的基金,只是基金公司吸引投资者的一种营销手段,其实拆分后的基金还是那只基金,所不同的是单位净值降低了。三是储蓄存款多选三五年期理财专家说,对于那些年龄稍大、缺乏理财经验的人来说,定期存款和国债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把存款期限定在3年至5年则太长。一方面,央行加息时,定期存款会损失部分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存期太长使资金缺失了运用的灵活性。理财专家认为,通常情况下选择1年期比较好,不用担心定转活带来收益损失。本文载于-技巧网评四是投资理财方式单一理财专家说,把资金全部集中投向某一种理财产品,不能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这种做法不科学。专家建议,投资者可进行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切忌把资金全部投资到股票或风险过高的理财产品上,尽量搭配一些稳健的理财品种,比如收益较高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等。五是把预期收益当真理财专家说,按监管部门要求,除银行储蓄以外,多数理财产品均要用预期收益来表示,很多时候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不符。理财专家提醒,市民在理财时千万不要把预期收益等同于实际收益,尽量选择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

白领省钱,小心忽悠!


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裁员新闻一波接着一波,颇有金融危机将再次光临的迹象。回想2009年年关之际,被金融危机的裁员风和压缩年终奖的浪潮袭倒,小白领们喊着“奢侈天理不容,吃喝玩乐是种罪”的口号共体时艰。根据彼时《不景气,公司个人怎么“省”》的调查报告,65%的受访者表示要克制住买衣服、买电子产品、买化妆品的花费这些生活奢侈花销。30%的受访者认为在餐费方面还能对自己再“抠”一些。可景气度提振之后,白领们又“睡昨天的觉,干今天的活,花明天的钱”了。

“每个月花的总比赚得多”“明明做好计划的还是会多出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同样也常常发出这样的牢骚。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钱包越来越薄、账单越来越厚?翻翻衣橱,一套套没穿过几次的衣服和裤子;翻翻抽屉,一堆堆过了期的优惠券和积分卡;翻翻皮夹,一张张不常去的专卖店或者娱乐场所的会员卡。其实,有许多看似省钱的方法,实则却是在浪费你的钱……

越优惠越浪费

讲述人:Dolly

职业:美食编辑

月薪:7000元

每月结余:2000-3000元

本月预计花费:4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6000元

作为一个美食编辑,我自然对于食物的关注度很高。而且因为工作之便,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商家送来的打折优惠券,拿到手都是厚厚一叠,每本打折券的标题都很耸动——“一共可以节省X百元”。看到这样的信息,我总是会蠢蠢欲动——话说“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况且还能节省下这么多的钱。

优惠券每满200元减60元,于是拼死也要吃到200元的倍数;凭券买套餐送小食,送的哎,不要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下载优惠券冰淇淋买二送二,大不了请同事一起吃;自助餐对折券,两个人只要一个人的钱,叫上妈妈一起……

我的日程表上密密麻麻地备注着各种优惠券的到期日。每次出门之前,我都会找一下是否有目的地附近的美食优惠券。一个月下来,我看似省了很多钱,但其实花了很多不应该花的钱。于是我冷静地总结,找出了症结所在:原来,很多时候我不是为了吃而吃,而是为了用掉优惠券而吃。

点评:俗话说“只有错买,没有错卖”,商家给出的优惠券看似很划算,其实还是借优惠之名,促动你去花更多的钱。优惠券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满多少减多少,于是为了有更多的优惠,就会去点更多的东西;2、满额送券,下次消费直接抵用现金,于是常常为了用掉30元的抵用券,而花了300元;3、免费升级匹萨/饮料/汉堡,坐到店里吃东西,哪会只点一样?于是吃着免费升级的同时,你不知不觉又送了更多的钱给店家。所以,在拿到免费优惠券的时候,先不要开心得太早,如果你正好要去这个地方消费那优惠券才是真正省了钱,如果只是为了用优惠券而漫无目的去消费,恭喜你,你已经落入了商家的圈套。

特卖会越逛越花钱

讲述人:糖糖

职业:培训机构幼教

月薪:3000元左右

每月结余:不定

本月预计花费:1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2000元

网购开启了很多人“躺在家里也能花钱”的时代,但我始终觉得,约上三五好友上街扫货,远比一个人坐着刷网页更让人兴奋,何况,这还能起到减肥的效果呢!当然,工作刚起步的我一来工资也不高,二来休息日安排又不规律,所以逛街也得求“多快好省”,比如,云集了价格便宜的品牌商品的特卖会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近因为淘宝在闹店家纠纷,我有不少沉迷其中的姐妹抱怨“花钱无门”,于是在我的“友情推荐”下,市内某商城正在举办的秋冬季大型服饰特卖会成了大家共同的目的地。换季时的特卖会规模不小,既有往年冬季的存货,也有适合春夏季穿的返季商品,我正有购物计划,如今又有好友相伴,不去捧场,多逆天啊!

我最初的目标是买一件风衣和一条牛仔裤,以备过冬,预算在600元到700元左右。结果逛完特卖会回家,风衣没有买到,我倒是从特卖会上带回了打底衫、衬衫、针织衫和披肩,在东西没买齐的状态下花费已经超过预算大半了。此外,在特卖会上我因为觉得颜色不适合而错过了一双款式不错的皮靴,下回争取去淘个同款式不同色的……

点评:特卖会一般是品牌商家定期处理存货的展销方式,所以其中展出的商品有质量保证、也有价格优势。但是,想靠逛特卖会购物来省钱,就和想靠吃自助餐来减肥一样,不靠谱!

用不上的赠品的诱惑

讲述人:园子

职业:财务主管

月薪:7000元左右

每月结余:4000元

本月预计花费:3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4000元

为了搞怪可爱的台历,为了印着某只猴子的太阳伞,为了高端化妆品的试用装,或是为了打着名牌LOGO却小得不能再小的钱包,而买上一本厚得可以作砖块的杂志。为了得到赠品而花冤枉钱,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对买的人来说,无论怎么计算,赠品的价值都超过了购买杂志的钱,当然,这是品牌价值在“搞鬼”。我深知这种“潜规则”,却还是在“一把刀”面前败下阵来。“一把刀”的活动大致情况如下:在限定时间内,充值1100元即可获得某德国品牌刀具两把。按照我往日在这家店的消费能力计算,我需要在大约174个工作日里都啃上一只面包,卡中的钱才能全部花完。

值得吗?我问了身边的人,得到的尽是鄙夷的眼神。他们不明白我在想什么,我何尝不是这样看他们的呢,相互费解。每次中午路过这家面包店时,我的内心会挣扎,脚步会踌躇,然后被身旁的人看穿,紧接着被他们推搡着拉走。偶一日,我看到新闻图片中华尔街上聚集了如此多没房没车、面临失业或已经失业的人,于是我下了决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一个人偷偷摸摸地去了店里,办了卡,拿了刀,顺便买了红豆面包,价值20元,超额完成任务。如今想拥有什么都太难,何苦为了一把刀而为难自己呢?

点评:捆绑销售是商家促销手段,既然是手段,自然不可能是赔本买卖。要说划算,还得看商品和赠品是否都用得上,不然哪个搁着,既落了灰,又占了平方。

为了团购而消费

讲述人:阿敏

职业:市场专员

月薪:5000元左右

每月结余:500元

本月预计花费:2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5500元

我本就是一个爱好吃喝玩乐的人,以前出去玩为了有没有打折、有没有优惠券要踌躇上半天。自从有了团购后,我的业余生活就越发丰富了——外出吃饭,找团购;朋友聚会,找团购;衣服化妆品,找团购。自从有了团购后,我再也不需要为了一顿饭一件衣服一次约会而斤斤计较,打折后那种“贪到小便宜”的快感让我不能自拔。每次上班开电脑工作前,我总不忘先瞅一眼团购网站,遇到好的就赶快下手,以免错失良机。

可是团购真的那么好吗?某次吃饭,团购餐竟比其他食客面前的菜的分量少了一半,原来打折不仅仅是价格打折,分量也打折了;某次团购化妆品,拿到手的化妆品虽没有短斤少两,却行将过期……

如果说因为偶尔的质量问题而损失金钱还在我意料之内的话,那么钱包的干瘪速度却远在我的意料之外,本来因为省钱而起的团购念头,如今却成为了我最大的花钱渠道。摸一摸自己口袋中的团购券,还有5张饭券、3张按摩券、1张旅游券……凭心而论,我虽然爱玩,却也不是花天酒地的人,以前休息日我平均每两周才出去一次,现在为了把这些团购券消费掉,我每周都要出门,花钱多不说,还让自己劳心又劳力。

点评:本来团购是节省钱财的一种手段。作为生活的调剂品,团购确实能起到省钱的作用,但把团购当作生活必需品就未免喧宾夺主了。是为了消费而团购还是为了团购而消费,还请在付钱之前弄清因果,不要本末倒置了才好。

网购越便捷越害人

讲述人:小白

职业:电气工程师

月薪:10000元

每月结余:1000—2000元

本月预计花费:5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8000元

千万别以为工科生在消费上就头脑冷静,买东西会精打细算。“都是网购惹的祸”,如今是网络时代,逛街靠走的效率太低,用鼠标就能逛遍全世界,选择实在太多,很容易让人迷失在物欲的海洋里。

作为一个工科生,我买东西的确很会货比三家,总能找到性价比最高的网站。但就因为太会挖掘各类网站,所以比着比着,我在网购上就一不小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买日漫,我学会了去日本网站购物;买Kindle,我学会了在Amazon上购物;最近我又迷上了香水,从香港、台湾的网站一路摸索到美国、法国的网站,从此又掉入了漫漫大坑……

最近网购又兴起了建群,这聊天群一开,更是抵不住你一言我一语的诱惑。代购群里的群主隔三差五地发出各种国外网站的打折信息——夏季清场,打折;复活节,打折;圣诞临近,打折。衣食住行,也样样关照到位,冬天到了,代购化妆品的群主还可以为大家代购国外的巧克力,顺手就来上了价值不菲的一盒。香水群里的朋友经常声情并茂地撰文“种草”,描写各种香水带来的美妙感觉——馥郁到喷涌而出,简约到“禅”的境界,更有唤起小时候花园树影下洗完澡纳凉的回忆——晚香玉、柑橘调、檀香木调——收收收,清新、重口味一个都不能错过!可怜赚钱的速度永远都赶不上花钱的速度。

点评:网购的确便捷,而且易于比价。但网购一定要克制住四处乱点鼠标的手。要买什么,列一个清单,是“必需品清单”,而非“愿望清单”。对于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先放入收藏夹“晾一晾”,等过一段时间购物冲动过去,再冷静评估是否属于“必买”性质,不是的话就及早删除。记住,除了米和水,少有东西是非买不可的。

预支消费的会员卡

讲述人:Lisa

职业:人事专员

月薪:5000元左右

每月结余:1000-2000元

本月预计花费:2000元

本月实际花费:5000元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二十出头的我当然也不例外。我平时主要的开销集中在化妆品、保养品、服装首饰这几方面,这些支出大概占到我每月工资的一半左右。

前几天,在和一次与邻居的闲聊中我得知我家小区附近开了一家美容院。正好我也准备好好“打理”一下自己,便毫不犹豫地踏进了美容院的大门。我刚坐下,美容师便“单刀直入”地向我推荐他们的会员卡。会员卡采用的是充值加打折机制,简单的说就是预先向卡里打钱,往后结账的时候直接在卡里扣,并可享受七折优惠。美容师还补充道,因为美容院这两天刚开业,所以办卡免费。看似很优惠吧?确实,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不仅办了会员卡,还把钱包里仅剩的500大洋全都打到卡里,谁让它500元起充呢!

其实现在想想,我办卡时实在是有欠考虑。首先,即使是七折优惠,这家美容院的价格仍比其他美容院贵上很多;再者会员卡完全不具备法律效力,一旦美容院倒闭,存款便无处可寻。平时电视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某某公司人去楼空,老板携款潜逃之类的新闻。一想到这些,我立马决定尽快把卡里剩余的钱消费掉,但,这不更能证明会员卡的坑人之处吗?

点评:会员卡消费说白了就是预支消费,不仅卡里的存款诱惑着你去赶快去消费,就连付钱的时候你也不会因为高额的费用而心疼。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的便宜而把自己套进一个又一个的“圈套”。

以上是为大家搜罗的一些“忽悠”人的省钱方式,这些“忽悠”正是商家利用了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其实理性消费并不难,除了一些个人爱好外,买你真正需要的,而不是为了贪便宜而买的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网上投简历,小心陷阱!


网投简历由于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求职者的欢迎,成为很多人投递简历的第一选择。然而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这也常常被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来谋取私利。很多求职者,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因为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就容易掉入不法分子设好的陷阱。因此,求职者们在网投简历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多留个心眼。

以下结合论坛网友“wsyh”的分享,总结了骗子公司的12个特征,帮助求职者们来识别那些不法公司:

1、没有网址,或者是名不副实的网址

这样的公司我们都不能了解,那怎么去为他工作?不去!记得自己有一次投了家什么商贸公司,就是现在上还在天天招聘的阳旭商贸。一去面试,问他们公司什么情况,生产什么产品,回答说是必须要在培训的时候才能说。无语,莫不是搞什么特务活动吧?

2、介绍很短

大多以本公司正处于急速成长阶段,特需要大批英才,同样是没有网址,没有其他资料可以了解的,不要去。

3、对学历、英语、计算机几乎没有要求

那证书什么就是摆设,这么不重视人才你说还能去吗?

4、面试大多比较短

面试官大多是以非常欣赏你的口气,当然这不排除你本身确实很优秀,很快就通知你去培训,很显然不要去!另外,如果只有一次面试,没有复试,那也不要去。

5、吹嘘待遇

可能在电话里就会向你吹嘘这个工作是多么的赚钱,那个所谓的经理会向你吹嘘她自己的经历:我来公司才3个月,现在工资就是一个月15000甚至更好等等。有这样的待遇,都是经理级人物了,还不会多聘用几个人来打电话了,非得自己亲自花功夫来让你发财?显然你不要去。

6、办公地点

骗子公司多在居民楼或者地点比较偏的破旧的商务楼,试想如果你公司这么牛还在居民楼里摆什么谱?

7、办公设备简单

骗子公司大多设备简单,甚至可以这么说连一台电脑都找不到,大多数的情况是在你去面试的时候,会看到7~10张拼凑出来的办公桌,每个办公桌面都是有模有样的坐着个interviewer,让你看似场面十分火爆,这种情况也坚决不去。

8、扣押证书等

那些要么扣你证书,要么扣你几分之几工资等,或者过几年以后再给你之类的,也是坚决不能去的。

BBS热帖讨论:

骗子公司12大特征?

终面一般面试什么?小心这些“陷阱”


金九银十的黄金招聘季,很多企业和单位都会在这段时间集中秋招。不过随着十月步入尾声,秋招的进度条就快撑不住了,在本该收获的季节,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一些人已经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炫耀自己的斩获的Offer数量,而有些人到目前为止还是两手空空。没有拿到Offer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败在了终面环节。那么,终面一般面试什么呢?提前准备也许就能躲过面试“陷阱”,成功拿到Offer。

考验心理素质

这个确实是终面失败的常见原因,初面一般由公司的HR来面试,但是到了终面,可能就是由公司的高层来考验你了。这个时候,心理素质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心理素质差是很多求职者败北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还从未踏入职场的应届生,在终面阶段更容易紧张。面对公司领导,可能会出现吞吞吐吐,过分紧张的情况。而公司领导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求职者的真实能力,问题更是一针见血,没有真本事的人在他们面前无所遁形。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其实能撑到终面的人,个人能力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因为关于技术、行业知识、职业硬技能等相关方面的观察,在之前的几轮面试中已经基本完成,所以终面一般很少涉及这类问题了。那么终面最想面试的是什么呢?是考验求职者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终面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看求职者是否真的期望进入公司工作,价值观是否与公司文化相契合等。

细节决定成败

很多公司终面都是经过层层筛选,能进入终面的,大都是职业技能、价值观相同的人,那么最终选择哪位或者哪几位入职,这个时候就要考验细节了。比如你的穿着、发型、谈吐等这些细节,再比如你对待终面的态度,一路胆战心惊熬到终面,很多人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Offer十拿九稳了,所以在终面环节消极应对。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能不能被录用,终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想必大家对终面一般面试什么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这么说,终面是面试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认真对待,那么之前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所以,在终面前更要认真准备,才能在面试中沉着应对,既不消极对待,也不紧张发抖,自信作答,若与公司价值观不谋而合,那终面才算十拿九稳。

与上司意见不合时,妥协还是反驳?


人在职场,总会碰到与上司意见不合时,通过哪些技巧可以让上司较容易地接受下属提出的反对意见呢?

1. 不要全盘否绝

不要全盘否决上司的方案。首先,人都有自恋情结,上司对于自己提出的方案一定觉得很是完美,如被全盘否定自然会不爽在心;其次,上司的方案中一定有可取之处,可表明态度此可取之处是值得下属学习的,如进一步完善更是无懈可击,此时把自己的想法道出,上司接受度也会适当提高。

2. 提出更好的意见

既然要否认上司的方案,那就一定要拿出更可行的方案,但光有方案并不具备说明力,下属还应以权威数据为辅,让上司了解新方案的优点,上司都希望自己部门的任务完成得越出色越好,他可以向老板交一份漂亮的成绩,所以对于更优化的方案上司定会如获珍宝。

3. 引导上司

拿出自己的方案请教上司,诚恳地表示希望得到上司的提点。明里上司指导你成功,暗地里你也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了上司。

4. 软性同化

经常与上司聊天,摸清上司的喜好,了解其较易接受的沟通方式,慢慢与上司的关系转化成届于朋友与下属的微妙关系,这时作为下属你拥有上司信任的朋友关系,作为朋友具有上司认同的技术知识,再以上司乐于接受的沟通方式与上司沟通,上司一定会酌情考虑你提出的方案。

5、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

为什么总是觉得上司提出的建议和自己提出的建议不相吻合?用孙正耀先生的话说,大多数人都是看见什么能做,觉得领导畏畏缩缩没有魄力,却不知道领导知道什么不能做,而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如果感觉上司提出的意见不合理,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要以事实为依据,提出有效的数据说明,同时提供可执行方案;如果上司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方案,要服从命令,按照上司的指示开展工作。记住这项原则:大多数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只是执行者,执行好自己的职责,就是对企业最大的负责。

求职简历:如何陈述有利信息,赢得面试机会?


找工作难,很多求职者总是抱怨每天发出N份简历,却毫无音信。招聘难,亦有很多HR每天阅人无数,却总难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千里马。在似乎求职与招聘两端都难已经构成了普遍的供求矛盾。

在很多从事人资业的人事助理每天都在重复着为面试所进行的简历筛选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删除不合格人选的过程。在此期间,HR通常会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尽可能精确锁定求职者,从而为面试工作减少工作量。所以,如果想要增加初选通过率获得面试机会,那就必须多在简历中陈述有利信息(特别是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信息),争取成功机会,减少在简历阶段就遭拒绝的可能。

接下来,小编为你解析你的简历(如何提供有利信息),让你绕开失败的简历。

相应的教育背景

学历和专业,是很多企业招聘中的硬门槛,一般而言,这类对教育背景有要求的招聘,hr在阅读简历时,一定会第一眼就查看相关内容。符合条件的,继续阅读,不符合条件的就会被扔到一边。

工作经历

在写工作经历这一项时,要强调具体工作内容和收获,语言简短,多用动词,多用数据,并且避免会使你被淘汰的不相关的信息。

技术水平

雇主正在寻找适合某一特定职位的人,此人将是数百名应聘者中最合适的人选。因此,如果简历声明不注重工作和技术技能,或者如果你把自己描述为所有职位的候选人,那么你很可能无法赢得竞争。

职场上与上司意见不合,该怎么办?


身在职场的人,大部分都遇到过和领导意见不合的情况,大到每个月的KPI指数,小到海报上是用5号字体还是4号字体。可以说只要你在职场,都逃不过这些经历。只不过有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乖乖闭嘴,迎合领导,有的会和领导据理力争,有的人是既想坚持己见又怕得罪领导,为此不知所措。

那么,职场上可以通过哪些技巧可以让上司较容易地接受下属提出的反对意见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1. 不要全盘否绝

不要全盘否决上司的方案。首先,人都有自恋情结,上司对于自己提出的方案一定觉得很是完美,如被全盘否定自然会不爽在心;其次,上司的方案中一定有可取之处,可表明态度此可取之处是值得下属学习的,如进一步完善更是无懈可击,此时把自己的想法道出,上司接受度也会适当提高。

2. 提出更好的意见

既然要否认上司的方案,那就一定要拿出更可行的方案,但光有方案并不具备说明力,下属还应以权威数据为辅,让上司了解新方案的优点,上司都希望自己部门的任务完成得越出色越好,他可以向老板交一份漂亮的成绩,所以对于更优化的方案上司定会如获珍宝。

3. 引导上司

拿出自己的方案请教上司,诚恳地表示希望得到上司的提点。明里上司指导你成功,暗地里你也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了上司。

4. 软性同化

经常与上司聊天,摸清上司的喜好,了解其较易接受的沟通方式,慢慢与上司的关系转化成届于朋友与下属的微妙关系,这时作为下属你拥有上司信任的朋友关系,作为朋友具有上司认同的技术知识,再以上司乐于接受的沟通方式与上司沟通,上司一定会酌情考虑你提出的方案。

5、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

为什么总是觉得上司提出的建议和自己提出的建议不相吻合?用孙正耀先生的话说,大多数人都是看见什么能做,觉得领导畏畏缩缩没有魄力,却不知道领导知道什么不能做,而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如果感觉上司提出的意见不合理,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要以事实为依据,提出有效的数据说明,同时提供可执行方案;如果上司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方案,要服从命令,按照上司的指示开展工作。记住这项原则:大多数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只是执行者,执行好自己的职责,就是对企业最大的负责。

《面试穿着不合适,小心错失工作机会!》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求职面试穿搭技巧”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