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挖井三十载:要宽度还是深度?》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导读】:三十而立,梦想开始褪色,危机已经显现。职业生涯中的“去”和“留”成为自我价值体现中最纠结的选择。如何取舍?职业生涯应该怎样规划呢?

三十而立

30岁的比尔-盖茨,成功推出了Windows1.0;松下幸之助注册了NATIONAL商标;李嘉诚建了第一座工业大厦;斯皮尔伯格在筹拍《第三类接触》;杨志远的YAHOO开始成为网络神话的标志。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30岁都如此幸运。处于30岁的从业人群,随着生活的沉淀,开始第一次有时间停下慌乱的脚步,对自己依托的行业认真总结回顾人生的价值和自己的定位等深层次问题。30岁的女人面临着工作的定型期,她们期盼一份稳定且待遇颇丰的工作。比起女人,30岁的男人似乎要尴尬一些,领导见面打招呼还是叫小赵、小刘,新进员工则跟在屁股后面一口一个老师。

宽度,还是深度

一年前,我们受一家着名服装运动企业委托寻找市场总监,最终确定了两个候选人。锦田顾问(中国)总经理任戈回忆说,其中一个来自世界500强饮料公司,工作了9年,从基本策划开始一直做到全国市场经理;另一个也曾经在世界500强的日化企业工作了4年,后来换至一家全球500强的快消企业,工作经验一共也是9家。任戈说,两个人都非常优秀,不相伯仲。当时很多人以为,在日化和快消都有从业经验的第二位候选人会略有胜出,因为他了解不同行业和品牌的运作。但出人意料的是,客户最终选择了第一位候选人。

我们事后与客户讨论这个话题。任戈说,对方给予的答复其实很简单。市场总监,不在乎其去了多少家企业学了多少不同的东西因为这种学习实际上只是在宽度上的扩伸,从本质上说是在企业同等条件和发展阶段中相同经验的重复。这家服装运动企业希望的市场总监是在同一个岗位或同一个企业对事物理解有深度的人,他要具有企业在不同阶段处理不同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以第一位候选人的经历看,通过9年时间的不断积累,他已经把市场营销研究到了相当深度。

任戈表示,这个案例的启发是:一个员工的职业发展一定要注意有三专:专职、专注、专业。从事某一职位,只是专职;在这个领域全身心投入精力,这是专注。专职是别人给的,专注是把自己的态度拿出来,最后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专业。这样的人才能进入猎头的视线。

我们会盯住那种在企业很有价值、并有可能成为行业专家的人。万宝盛华(中国)华南区区域总监廖继斌亦表示,这些人会有好的职业品牌,责任感很强,经验丰富。

实现质变的途径

与埋头苦干型人才被猎头关注相对应的是,经常跳槽的员工很难引起猎头的兴趣。

任戈说,他碰到过这样一个应聘者世界知名饮料企业的管理培训生,华南理工大学毕业,有扎实的技术背景。当时在大学生眼里,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成为这家公司的培训生,是一份相当让人羡慕的工作。但任戈发现,仅仅3年时间,这位当年的华工毕业生就换了三份工作。第一年,在那家知名饮料企业做管理培训生;第二年,在一家IT企业做工程师;第三年,在一家保险公司做寿险业务员。

我非常好奇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职业路径选择。这位应聘者告诉任戈,他在第一家公司做管理培训生时,获得了一些知识,也得到了一些培养。但由于在大学里是学技术的,他一直很想在技术上有所斩获,所以转行IT.但做了IT工程师后,他又很快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能用到的有限,而且技术行业似乎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于是他又转行保险,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想锻炼自己的表达和吃苦能力,但一年之后他再次离开。

这一次他瞄准了猎头。我直接表示了不可能推荐他。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你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工作是什么。任戈说,不能否认,这位应聘者的某些想法也许是对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家企业希望招聘的人员只是抱着来学习的目的。一个企业愿意让你学习,是想培养你,希望你能够和企业一起进步并做出贡献。

任戈说,这位应聘者在每次跳槽中也希望有向上的机会,希望当一个小小的负责人,但他的期望被否定了。他没有弄清楚什么样的人能够向上发展。很多人希望在不断跳槽的机会中争得向上发展的机会。其实,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譬如,如果一个人希望在30岁之后成为营销老总,那么至少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做员工的时候,在一个岗位把自己的业绩做到优秀,被人认同。第二阶段,如果有机会晋升到组长或经理,就不再只是对自己负责,而是对几个人负责、对一个区域负责,这时会发现跟过去相比要做出改变和调整如何去带领别人、影响别人,而不只是自己做好;如何把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完成,也就是企业强调的执行力,一种上传下达的能力。第三阶段,如果有幸成为总监或老总,就必须了解战略规划、目标设定、系统搭建和资源整合。以上三个层面的工作完全不一样,如果仅仅在不同的公司,在同一个层面上跳槽,就永远无法积累到第二、第三个层面上的经验和相关技能。所有这些向上的突破都是渐变性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总是希望通过跳槽达到质的变化,这在职场中是不现实的。

守好深挖的那口井

不过,虽然走了弯路也不用自暴自弃,在30岁的坎上重新做职业生涯规划同样来得及。经过一定时间的历练,回顾过往工作的整体情况,明确自己最擅长和最不擅长的,然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万宝盛华(中国)人力资源总监朱懿鹃表示。

我们曾有这么一位候选人,他从大学毕业到32岁都在政府部门,还是当时该市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仕途前景很好。但他说,这些不是他最终想要的,因为他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什么样的挑战能让自己活得更开心。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复思考,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做了这样一个决定:辞掉了当时的肥差,到国外读了他喜欢的行业的MBA.廖继斌说,回国后,他遇到一个机会,一家着名外资物流公司在华南区开始建立业务,他进入这家公司,并把以前在政府学到的一些用人经验、项目管理经验和处理政府关系的经验以及在国外学到的物流管理经验运用到新岗位中,经过四到五年,他在华南区擦亮了这个品牌。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在任何时间段都可以做职业生涯规划。但不要随处挖井,一心一意守好深挖的那口井,然后用未来的五到十年去不断投资。

zC530.Com编辑推荐

职场“暧昧”,要还是不要?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很多企业在安排人员时,也常常会考虑到男女员工的比例问题。现代职场人每天工作枯燥,业绩压力大,加班加点是常事。于是,办公室就成了很多人仅有的社交圈,有人关心几句,多聊几句,就心思荡漾。玩点“暧昧”也许是一种保持职场心情愉快的好方法,从某种层面来说,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活络人脉。

然而,职场毕竟是个理性的战场,涉及工作任务和各种上下级关系或利益,暧昧可以玩,但千万要处理好“度”。Alice,很不幸地,就在“暧昧”中翻了船。如何处理好职场中的“暧昧”?

案例:暧昧,毁了我心仪的工作

Alice,中文系毕业,行政助理,工作一年

Alice毕业于某大学的中文系,工作一年,做行政助理的工作。现在这家公司是她心仪已久的,经过3轮面试才最终拼进来。除了做行政工作,也兼做销售助理。

也许是因为学中文的缘故,她身上有那么点文艺气质,人也长得秀气,在公司里人缘不错。

因为工作需要,Alice时常要和销售部的同事接触、沟通。市场部总监Jack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公司的业绩一直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与他在掌控局面很有关系。

Alice感觉在Jack身边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特别愿意给销售部做事帮忙;而Jack看到这个女孩很勤奋,想做事,人长得秀气也聪明,也愿意指点她。一次,Alice在工作上出了点差错,还得罪了个客户,Alice被领导狠批了一顿,想要弥补又不知道该怎么做,Jack帮她出了主意,很快就把事情解围了。

这件事后,Alice更崇拜Jack了,两个人走得更近,经常一起吃午餐,不见面的时候也会发短信。很快公司里便传起了他们的“绯闻”。

Jack是有女朋友的,背后的窃窃私语很快便传到了他这里。他开始有意与Alice疏远。然而Alice却还沉浸在被照顾被青睐的梦境中,甚至幻想Jack是喜欢她才对她那么好。渐渐地,Jack的疏远与冷漠越发地明显,Alice六神无主:“他讨厌我了么?为什么不搭理我了?”

表面上Alice若无其事,心里却为这事纠结了千百遍。工作时也经常分神,好几次出错。她感觉自己不仅遭人鄙弃,连工作上也受尽委屈,压力越来越大,心结也越结越紧。而Jack为了表明态度,对这些事也坚决不闻不问,Alice难受到了极点,工作也做不下去,在请了几次病假后,她最终选择辞职离开公司。或许是因为心态上的失衡,在找工作面试时也屡屡受挫。

专家分析:职场“暧昧”是把双刃剑

职场经验缺乏,是刚入职场不久的新人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天除了要应对工作任务,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对他/她们来说也是个巨大的考验。这种情况下,正如Alice一样,来自前辈的“暧昧”有时会被当成是一种依靠,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心理上的依赖。

男女搭配确实对工作有好处,就是所谓的“异性效应”。主要表现在:

性格互补,完善个性

男性一般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性格上果敢刚毅;女性往往就比较细腻,注重细节。相互在一起工作,对团队来说是从各方面完善了人员配置所需要的特质。

增强约束力

在异性面前,大家都希望能展现自己更好的一面,维护好形象。因此,这能激发双方发挥最大的能力,对自我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语言等,有有助于提高工作时的综合胜任力。

增强凝聚力

可以使我一个群体的成员增强感情依托感、增强友谊、荣誉感和凝聚力。

因此,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玩点“暧昧”无伤大雅,但如果像Alice一样,让自己深陷其中而成了办公室恋情,就很有可能给自己或他人的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专家建议:把握分寸玩转“暧昧”

如何把握好“暧昧”的分寸?专家认为,把握以下几点,能有效让自己避开不必要的麻烦:

1、提高职业化素养

进入职场后的头五年,都是你累积经验,学习成长的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在公司里都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对于前辈的指点,应该保持“虚心接受、理性处理”的态度。不论在何种状况下都应该是先保证工作高效、平稳的完成。千万不能因为虚无缥缈的“感情”而影响了自己的工作,从职业角度来看,这是极其不专业、不成熟的表现。

2、了解职场“潜规则”

对不少女白领而言,有男同事或难上司报以微笑,或在茶水间的搭讪,让自己觉得魅力十足。但英国对200名各年龄段职场男女的一项问卷调查研究显示,男员工们的调情搭讪很可能不是觉得你迷人,而只是觉得工作无聊需要消遣。而且如果某人上班时频频调情,这至多是他不满手头工作的信号。所以,千万别对“办公室暧昧”抱有任何幻想。

3、做好本职工作是第一信条

对于职场经验不太丰富的女职场人来说,面对新的任务和新的人际关系的机率会比较高,除了是挑战,更多的还有新鲜感。往往这样的时候,对于周遭的人和事可能会比手边的工作任务更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但要想自己的职业生涯稳定上升的发展,只有完成本职才是你该用最大精力去经验的,一旦工作上出了问题,被炒鱿鱼或辞职离开公司,时间久了又有谁还能记得你呢?

职场,依然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中间的那些小插曲、小暧昧,只是乏味工作中的调剂品,而主菜还是我们的工作和业绩。专家提醒你,时刻谨记,增强职业化素养和意识,了解职场的“规则”,用心工作才是王道!(完)

专家介绍:

洪向阳,实战派生涯管理专家。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首席职业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认证培训导师,专注于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转型、求职就业辅导等咨询、培训领域,帮助求职者及职场人找准定位,高效求职,取得职场高速发展,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就算今天公司倒了,我还是要休假!


刚刚过去的双11,你秒杀了吗?。双11的第一档节目往往安排在午夜0点,有时候难免会影响第二天的作息,影响正常的上班。然而还有一部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即使是被扣年假,扣工资也要去做。你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吗?让我们来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游戏版本更新

网友“今天没吃药”吐槽:我是某知名mmorpg的骨灰级玩家,从高中开始玩到老婆孩子都有了。现在上班了没什么时间玩了,但是每年新版本更新的周四我总要和老板请一天假。不为别的,就为了第一时间上去看看,休闲玩家给新版本加一个服务器负载支持一下也是好的嘛。反正我们只要有年假老板就会批。管他用什么理由请假呢?

小编吐槽:有信仰不是什么坏事,羡慕还有时间玩游戏的人,我就想问问,那么好的老板你哪找的?包邮吗?

双11买买买

网友“挥猪蹄的王八”吐槽:说到双11除了半夜的秒杀,每个时间段还有不同的活动呢,说白了这天要是工作日,基本这天就不要干活了就对着手机下单就完事了。虽然我们公司不允许上班用手机,但是上有政策有对策吗。谁学生时代还没有偷玩手机的时候,你问我为啥对打折买买买那么执着?还不是因为老板占用了我买买的时间,没给足我买买买的钱嘛。

小编吐嘈:双11买买买,不就和春节前摸鱼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老板睁只眼闭只眼的同时,也别买的太过分,枪打出头鸟啊。

我要回家

网友“回家吃瓜”吐槽:为了好好过个中秋“长假”提前一个多月和老板请假说要提前几天回家。老板也准假了。飞机票定好了,工作也交接得差不多了。终于要走了老板一个电话把我叫回来这个方案要改,那边客户要你联系下。晚上还有个饭局陪我去一趟。拜托啊老板,你难道不知道休假是什么意思嘛。再说了,回去的票都定好了,你还指望我把票退了回来陪你跑业务吗。不好意思啊老板,我在登机口了,中秋愉快,遛了溜了,告辞。

小编吐槽:回家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提前报备提前交接工作之后。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事件,确实没有马上处理的必要。如果连正常的休息休假都保证不了,那真的应该考虑是不是应该另谋出路了

靠驾照/证书

网友“加班使我秃头”吐槽:最近天天加班,几乎天天折腾到半夜。明天要靠科目三,我这种一碰方向盘手就发抖的女司机。不出错就不错了,你还指望我缺觉还能好好考试?这再不休天假,一大早去考试,怕不是要猝死。

小编吐槽: 加班费没有,调休没有。连请假都请不了了,老板你这是“赤果果”的压榨!

请假看球

网友“爆肝使我快乐”吐槽:2年一次的世界杯,欧洲杯。机会难得,不但要看,而且要场场不落,但是凌晨的比赛,连续看一个月,年纪大了还是有点顶不住。10多天休假不用白不用。拿来看球根本不亏!

小编吐槽:熬夜观赛的员工第二天上班有可能昏昏欲睡,工作效率下降。此外,比赛还会影响职场球迷的心情。支持的球队胜出或淘汰,兴奋或悲伤的心情或多或少会被带到工作中来,影响到工作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的同时,也要让注意别拉下工作。

家里人身体不好

网友“不想上班”吐槽:家里人年纪大了,难免有生病的老人要看病,你还不让我请假去陪一下吗?老板没父母吗?老板父母不生病吗?能不能体谅下我们这种上有老的独生子女了?

小编吐槽:请假并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何时请假,如何安排请假后的工作。如何让请假最小限度地影响工作才是问题的关键。

尽管多数白领的带薪年假不超过10天,但是有6成上班族的休假用不完,很多人都不是没休假。而是没时间休,不给休。面对繁重的kpi和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想休假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年假不多,想跑出来一次简直是求爷爷告奶奶。那么如何请假才能让老板心甘情愿地给你批呢?

首先是态度,你要让老板相信的的请假理由,首先态度要诚恳,让老板觉得你也是属于迫于无奈。

其次,在你请假时,就应该制定好自己的工作安排,是哪些可以自己不在公司也能完成,哪些事情是让同同事代劳的都要一一交待清楚。不要让老板觉得你是甩手掌柜,扔下一堆烂摊子,自己跑路了。

但是往往我们还会碰到一些琐事,一些不那么能请假请得名正言顺的事情(比如听音乐会,听演唱会,看球)或者临时药出去,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一些“溜号达人” 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无论你给出的理由是什么,首先这个理由一定要让你自己都觉得理直气壮。否则真的蒙不了老板哦~

2.今天请完了假,别一转头就忘了。说谎还要圆谎呢,再去上班老板万一问起,你不就穿帮了吗? 

说完了技巧当然要说说请假理由了,先来几个反面教材:

1.早上起来车胎被人全卸了,我要去报警

2.晚上睡觉头卡床板里了拔不出来了

3.早上洗完头吹头发电吹风坏了把头发点了

拜托各位老哥吹牛大哥草稿好吗,再来看看教科书式的请假理由:

1.小孩要开家长会,没人开

2.晚上搬东西拉伤了肌肉

3.家里下水道漏了,钥匙拉在房间里了。

4.昨天晚上吃坏了肠胃炎发作了。

上面那些其实都弱爆了,最后再来个重口味的

领导我的痔疮又犯了,我要去找肛肠科医生做手术,今天鸽了~ 

说白了,如何请假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那么,你学到了吗~(完)

年过三十,刚好学到的三十件事!(上)


人生如白驹过隙,倏忽即逝。如何更好地活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小编整理总结以下作者三十年人生经历中学到的三十件事儿,希望看完之后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本文作者Ben Faulkner,原文标题30 Things Learned in 30 Years。

1、别人怎么看待你不关你的事。相信你爱的人,他们有权利对你发表意见。用Mama Cass的话来说:“创造属于你自己的音乐吧——即使没人跟着你唱。”

2、钱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越多。所以,最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简单、满足的生活方式。

3、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千万不要变成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

4、设定界限,只关注你能控制的事情。一旦发现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放手,你就迎来了新生。你将会意识到自己无法控制别人的行为。你不能让交通拥堵不再发生。你不能事事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你可以拒绝别人的期望。你可以说不。你可以把那些散播负能量的人从你的生活中剔除。你可以爱你选择爱的人,你也可以选择接受他们的爱作为回报。你可以优先考虑自己的健康状态,对好的事情说“OK”。

5、忘掉了过去的生活,你的未来也不会完整。民权活动家Ruby Sales认为这是“远见、洞察力和后见之明”。如果不了解你的过去,你就不能完全了解你现在和未来的整个人生。一定要理解自己的过去,并为此感到自豪。

6、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越多。当我十几岁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什么都知道。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是我的一大法宝。我坚信世界就在我的掌握之中。如今,我不再自称“知道”的东西多了。事实上,我经历的事情越多,我搬到的新地方越多,我从事的新工作越多,认识的新朋友越多,我就越意识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事实。

7、事物变化得很快,你永远不知道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要时刻做好准备。

8、不求回报地给予。存善良之心,行给予之事,不要吝于表现得慷慨大方,你可以尽情地放弃任何互惠的念头,然后你就会发现给予是一种解放和无尽的快乐之源。

9、形象、地位、争权夺利和十全十美——这些都是骗局。不管是在Instagram上看到人家的生活、眼红别人比自己赚的多、把孩子(和/或宠物)的成就当成自己的、对同事的失败幸灾乐祸,还是成为别人的导师和眼中的网红、买一栋更好的房子、拥有100万粉丝、25岁时成为首席执行官、发布了10亿张漂亮的自拍等等。说真的,这些都没有任何意义,我劝你及时收手。

10、出柜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你需要做你自己。

11、创伤不仅存在于大脑中,也存在于身体中。著名的精神病学家Bessel van der Kolk写道,创伤是“身体记分的方式”。去年我搬到华盛顿特区的时候,我被迫经历了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创伤。我的身体会以令人不安的方式——胸闷、握手、出汗、心跳加速和呼吸急促——应对各种情况。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直到我接受了医学咨询,我才开始了解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源。一直以来,我只知道创伤和压力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大脑和认知的。

12、学习就是一切,永远永远永远不要停止学习。

13、美丽是灵魂的本质。Cheryl Strayed的母亲在《Wild》一书中写道:“每天都有日出和日落,你可以选择去看日出和日落。你可以走在美的道路上。”

14、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假设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我想,整个世界也是这样——那么你肩上的重担就会减轻一些。它会使你更善良,让你更无畏地去爱。

15、不要想着独善其身。不要逃避对他人的承诺。你需要他们,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类天生就是这样。是的,也许人类本来就是混乱的存在,但把自己孤立起来是一种更混乱的存在。

16、学会自立。有时候,自立就是你的全部。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这话没错,但自立会让你在这种不确定性中更有信心。有时候,你也可以随着自己的节奏翩翩起舞。

17、“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近年来,我和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叔叔阿姨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都经历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在对自己的挣扎有了了解之后,我对他们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关注。我明白了没有哪一个家庭是完美的。接受把不同的人聚在一起的混乱,爱真实的自己,这样更健康。

18、为自己创造,而不是为别人创造。你无法控制人们对你创造性工作的反应。有些人可能喜欢它,有些人可能讨厌它。今天它可能很受欢迎,第二天可能就会被否决掉。它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共鸣,而不是所有人的共鸣。但那又如何呢?最重要的是你要和自己的工作相联系,工作赋予了你生命,帮助你理解你的世界,让你更接近真实的自己。即使你的工作在别人看来不是创造,同样也不是浪费时间。你更愿意做什么?是写你喜欢的故事,还是花时间去迎合你讨厌的市场“潮流”?如果有一天你的工作与市场“趋势”重叠,那再好不过了。但如此一来你也要小心,因为那样你就不只是在为自己工作,也在为别人工作了,在那之后你的工作和创造也许就变味了。

19、生活总是在稳定和冒险之间取得平衡。周六呆在家里看一本书?还是去爬一座山?或者打破常规干点别的?要习惯这种紧张感——但是,当你感觉自己在一个方向上倾斜太多时,要注意平衡。

20、标准化考试纯粹就是胡扯。这类考试无法衡量任何重要的东西,反而破坏了整个国家的教育,延续种族/经济不平等。芬兰和加拿大等拥有成功教育体系的国家很少进行标准化测试。是时候让标准化考试——以及标准化测试行业——见鬼去了。

即使早上起不来,我还是要过双12!


说到双12,可能首先想到的词就是 限时,秒杀。双12的第一档节目往往安排在午夜0点,有时候难免会影响第二天的作息,影响正常的上班。然而还有一部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即使是被扣年假,扣工资也要去做。你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吗?让我们来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游戏版本更新

网友“今天没吃药”吐槽:我是某知名mmorpg的骨灰级玩家,从高中开始玩到老婆孩子都有了。现在上班了没什么时间玩了,但是每年新版本更新的周四我总要和老板请一天假。不为别的,就为了第一时间上去看看,休闲玩家给新版本加一个服务器负载支持一下也是好的嘛。反正我们只要有年假老板就会批。管他用什么理由请假呢?

小编吐槽:有信仰不是什么坏事,羡慕还有时间玩游戏的人,我就想问问,那么好的老板你哪找的?包邮吗?

双11买买买

网友“挥猪蹄的王八”吐槽:说到双11除了半夜的秒杀,每个时间段还有不同的活动呢,说白了这天要是工作日,基本这天就不要干活了就对着手机下单就完事了。虽然我们公司不允许上班用手机,但是上有政策有对策吗。谁学生时代还没有偷玩手机的时候,你问我为啥对打折买买买那么执着?还不是因为老板占用了我买买的时间,没给足我买买买的钱嘛。

小编吐嘈:双12买买买,不就和春节前摸鱼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老板睁只眼闭只眼的同时,也别买的太过分,枪打出头鸟啊。

我要回家

网友“回家吃瓜”吐槽:为了好好过个中秋“长假”提前一个多月和老板请假说要提前几天回家。老板也准假了。飞机票定好了,工作也交接得差不多了。终于要走了老板一个电话把我叫回来这个方案要改,那边客户要你联系下。晚上还有个饭局陪我去一趟。拜托啊老板,你难道不知道休假是什么意思嘛。再说了,回去的票都定好了,你还指望我把票退了回来陪你跑业务吗。不好意思啊老板,我在登机口了,中秋愉快,遛了溜了,告辞。

小编吐槽:回家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提前报备提前交接工作之后。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事件,确实没有马上处理的必要。如果连正常的休息休假都保证不了,那真的应该考虑是不是应该另谋出路了

靠驾照/证书

网友“加班使我秃头”吐槽:最近天天加班,几乎天天折腾到半夜。明天要靠科目三,我这种一碰方向盘手就发抖的女司机。不出错就不错了,你还指望我缺觉还能好好考试?这再不休天假,一大早去考试,怕不是要猝死。

小编吐槽: 加班费没有,调休没有。连请假都请不了了,老板你这是“赤果果”的压榨!

请假看球

网友“爆肝使我快乐”吐槽:2年一次的世界杯,欧洲杯。机会难得,不但要看,而且要场场不落,但是凌晨的比赛,连续看一个月,年纪大了还是有点顶不住。10多天休假不用白不用。拿来看球根本不亏!

小编吐槽:熬夜观赛的员工第二天上班有可能昏昏欲睡,工作效率下降。此外,比赛还会影响职场球迷的心情。支持的球队胜出或淘汰,兴奋或悲伤的心情或多或少会被带到工作中来,影响到工作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的同时,也要让注意别拉下工作。

家里人身体不好

网友“不想上班”吐槽:家里人年纪大了,难免有生病的老人要看病,你还不让我请假去陪一下吗?老板没父母吗?老板父母不生病吗?能不能体谅下我们这种上有老的独生子女了?

小编吐槽:请假并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何时请假,如何安排请假后的工作。如何让请假最小限度地影响工作才是问题的关键。

尽管多数白领的带薪年假不超过10天,但是有6成上班族的休假用不完,很多人都不是没休假。而是没时间休,不给休。面对繁重的kpi和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想休假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年假不多,想跑出来一次简直是求爷爷告奶奶。那么如何请假才能让老板心甘情愿地给你批呢?

首先是态度,你要让老板相信的的请假理由,首先态度要诚恳,让老板觉得你也是属于迫于无奈。

其次,在你请假时,就应该制定好自己的工作安排,是哪些可以自己不在公司也能完成,哪些事情是让同同事代劳的都要一一交待清楚。不要让老板觉得你是甩手掌柜,扔下一堆烂摊子,自己跑路了。

但是往往我们还会碰到一些琐事,一些不那么能请假请得名正言顺的事情(比如听音乐会,听演唱会,看球)或者临时药出去,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一些“溜号达人” 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无论你给出的理由是什么,首先这个理由一定要让你自己都觉得理直气壮。否则在怎么蒙得了老板?

2.今天请完了假,别一转头就忘了。说谎还要圆谎呢,再去上班老板万一问起。你不就是穿帮了吗? 

说完了技巧当然要说说请假理由了,先来几个反面教材:

1.早上起来车胎被人全卸了,我要去报警

2.晚上睡觉头卡床板里了拔不出来了

3.早上洗完头吹头发电吹风坏了把头发点了

拜托各位老哥吹牛大哥草稿好吗,再来看看教科书式的请假理由:

1.小孩要开家长会,没人开

2.晚上搬东西拉伤了肌肉

3.家里下水道漏了,钥匙拉在房间里了。

4.昨天晚上吃坏了肠胃炎发作了。

上面那些其实都弱爆了,最后再来个重口味的:

领导我的痔疮又犯了,我要去找肛肠科医生做手术,今天鸽了~ 

说白了,如何请假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那么,你学到了吗~

年过三十,刚好学到的三十件事!(下)


人生如白驹过隙,倏忽即逝。如何更好地活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小编整理总结以下作者三十年人生经历中学到的三十件事儿,希望看完之后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本文作者Ben Faulkner,原文标题30 Things Learned in 30 Years。

21、不要吞下“匆忙”的苦果。这种忙碌的生活方式表明,我们都应该为文化氛围浓厚、以城市为基础的创业公司工作。我们应该“热爱我们所做的事情”,把它发布到社交媒体上,然后工作,工作,再工作。Erin Griffith在她的《纽约时报》文章中讨论了为什么年轻人要假装热爱工作这一现象。这种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而痴迷于忙碌的心态,从长远来看不仅效率更低,而且会被“上层”人士所利用,而这部分人是不必为了生存而忙碌的。没错,现实就是这样。所以,别再这样做了。如今的我已经学会享受生活了,大多数日子里我不会刻意工作到下午5点以后,然后用剩下的时间做我想做的事。

22、你只是个普通人。这听起来可能令人沮丧,但却会赋予你难以置信的自由。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免于“把每件事做到最好”的压力了,只考虑如何过好你自己的生活。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承受着一种无形的而沉重的压力,要求自己成为“最好的”那个人,要求一切都“完美”。我无法告诉你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开过多少次这样的会议,学生们害怕不完美的课程表,因为他们觉得有必要“最大化”利用时间、“做到更多”和“做得最好”。而事实是,接受生活的平凡可以让你发现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的价值:爱人、朋友、你喜欢的工作、爱好、宠物等等。想想你为了在任何事情上都做到最好而浪费了多少精力,然后把这些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23、家庭很重要。我一生中搬了六次家,每一次都需要我改变自己的一些“基本部分”,以适应新的环境。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环境,为上一个“家”而感到悲伤,并在新的环境中重建生活。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过去的“家”更像是把我的过往储存的魂器,而不是珍贵的人生篇章。当然,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复杂的——有好有坏。但每一次新的经历都教会了我一种新的适应力,并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我。不过,无论如何你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并把它建好。

24、生活就是创作。人类学家Mary Catherine Bateson在她的著作《Composing a Life》中描述了如何以一个“原始的观察者和快乐的参与者”的身份生活。在此之前,我已经搬了很多次家,我不得不重新开始新生活,而且常常是从零开始。最近一次是在华盛顿特区。我想我的大脑和身体在经历了这么多次“谱写新生活”之后,几乎要崩溃了。但我认为这也是对人类韧性的证明。在Bateson博士看来,以“快乐的参与者”身份生活既是一种决定,也是一种生活姿态。

25、永远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怀揣善意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经历。

26、感恩和观点就是一切。缺乏观点,就很难充满感激。很多时候,如果没有重大的挑战,你就无法获得正确的观点。尽管如此,我宁愿拥有来之不易的观点和充分的感激,也不愿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感激之情。(如果这有任何意义的话。)

27、“对你自己要忠实。”简单地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很短,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眼光而可以做作和假装。没有必要浪费这个时间。

28、生而为人,理应去爱。2013年夏天,我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生存危机,我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如果我不像我那些笃信《圣经》的朋友们多次告诫我的那样,担心自己真的会下地狱,那么那个夏天我可能就会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我没有,我选择了活着。而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就是作为人类要学会去爱。我们天生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们生存的原因。没有它,我们的灵魂就会枯萎。

29、是你自己主动决定找到快乐,而不是等着快乐来找你。你必须找到快乐,收起你的铠甲,与它建立信任,拥抱它,接纳它。寻找快乐也许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如果没有风险,我们的一生都是在戒备中度过的——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更安全,但你想过代价是什么吗?

30、幸福生活的秘诀就是努力工作、睡个懒觉、喝杯啤酒、上班不堵车、有个前排停车位。

说要录用又变卦,是我太犹豫还是HR不守信用?


后台看到用户留言,因为犹豫失去了一个offer:

最近有一家公司,面试完,HR给我打电话表示愿意录用我。但是我有点犹豫,还想看看其他机会。后来HR说给我七天时间考虑。到了第三天,我突然接到HR电话,说这个岗位招到人了。这让我一脸懵逼,明明说好给我时间考虑,为什么突然会变卦?是我太犹豫还是HR不守信用?

这位朋友遇到的问题相当典型:面试的公司有录用意向,求职者没有当场答应,说要考虑一下。考虑来考虑去,在你还没有做决定的时候,HR很快招了新人,你的机会就错过了。

求职者会抱怨“明明说好等我的怎么变卦了呢”;HR想的是“等你这么久你还没消息,我得赶紧找下一个”。双方都各有理由,也各有委屈,那到底该怎么理解这样的情况呢?

1你犹豫HR也在考虑,面试始终是双向选择

招人是HR的工作,而招聘需求放出来,当然要最短时间内招到最合适的人。经过几轮面试下来,HR通常不只一个有意向的候选人,最终综合各方面考量,选一个最合适的发offer。

给你发offer,选择权在招聘方;当对方愿意录用你的时候,选择权到了你的手里。如果你没有立刻接下这个offer,或者没有对这个offer有个特别肯定积极的回应,那HR从降低风险的角度也要有更多考虑了。

抱怨HR的求职者可能忘了,面试始终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求职者有其他公司可以考虑,HR也有很多其他候选人可以考虑,愿意给你发offer并不代表非你不可。只要没有正式的书面的offer,双方都是有反悔和重新选择的余地的。

2口头offer不具法律效力,反悔也没辙

最重要的一点要了解清楚,面试官电话通知你想录用你,只是表达了一个录用意向,相当于发了一个口头offer。口头offer算是双方的口头协定,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益的。只有正式的、书面的录用通知才具备法律效益,必要时候可以用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而且根据开头用户留言的情况来看,HR给了求职者口头offer,求职者并没有确定接下这个口头offer。那就是口头协定都还没有达成双方一致,这就更没有理由埋怨对方反悔了。还没有双方达成一致的事情,当然不存在不守信用的说法。

3求职是一场竞争,犹豫就会败北

如果经历过校招,一定对求职本身的竞争属性更有感触,因为可能会有群面,会有1对多的面试过程。普通的社招流程,我们可能很少直接面对竞争同一个岗位的求职者,通常都是与面试官一对一面试沟通。

但要知道,能顺利拿到一个offer,意味着你在这个阶段打败了其他竞争者,获得了阶段性的优胜。既然是竞争,就得提高警惕,就得懂得把握时机。

对于求职者来说,如果你不是技术大神、没有超凡的人脉资源、没有特别亮眼的金字招牌和履历,说句实在话,我们可能真的没有太多的条件跟招聘方讨价还价。

对于接offer这件事,我给大家的小建议是:

1)姿态不可以过高,没有议价的条件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2)做决定果断一点,不要拖太久,要把握时机,速战速决。

3)尽量把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无论接受还是拒绝,自己来决定。喜欢就积极争取,不满意就快点放弃。

最后,想对因为同样原因错过offer的朋友们说:没有第一时间接受的offer就不是最好的offer。既然大局已定,不如向前看。一定会有更合适你的工作,记得下次果断点。

三十白领巧理财:又买房又结婚


人物介绍:唐小姐,31岁,单身,上海某销售公司电话营销代表,每月收入7000元左右。男友,张先生,33岁,上海某研发中心软件工程师,每月收入13000元左右。

理财问题:为准备理想的结婚新房,婚期可能要拖延两年?

已过而立之年的唐小姐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工作已近4年的时间。唐小姐很喜欢这份挑战高薪的工作,其薪酬结构为底薪加提成,虽然每月收入不固定,但是基本都能保证在7000元左右。

唐小姐与父母居住在上海浦西静安寺附近一套两室户的房子里,不需要她负担任何生活费用。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唐小姐虽然很少向父母求助资金救急,但是每月薪水也是花得没有剩余。

她所从事的电话营销代表工作每周进行早、午班的轮换,所以休息时间较多。唐小姐时常约好友逛街,每月在服饰和名牌化妆品上的花销分别为3000元和1000元左右;每月在外就餐、娱乐费用约为2000元;唐小姐现在的工作单位离家较远,正常情况下乘地铁上、下班每月需要300余元,偶尔在外就餐或娱乐回家较晚需要打车,每月交通费花销合计在600元左右;另外,每月最少会产生400元的手机通讯费。

男友张先生老家在外地,目前在单位附近租房居住,每月租金为1500元,基本生活费2000元左右,其他花销为1500元,每月有近8000元的结余。

双方父母主张他们尽早结婚,并分别拿出5万元资金作为结婚费用资助。张先生工作多年,自己有20万元积蓄。唐小姐和张先生打算一步到位在中环线以内买套三室户新房,以每平米1万元、130平米推算需要130万元,首付及装修至少需要50万元。

他们现在手里只有30万元,按张先生每年结余10万元推算,目前20万元的资金缺口至少还要积攒两年,难道结婚买房非要一步到位,再等上两年的时间?

唐小姐管住钱包

从每月消费的资金额度来分析,作为男友的张先生是个勤俭持家的好模范,其各项消费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唐小姐身上存在盲目消费的现象。而结婚买房应该由双方共同努力来完成,所以唐小姐应仔细审视每月开支状况,每次采取购买行动前三思而后行,慢慢改变盲目消费的现状,将开支控制在正常消费金额的范围内。

为避免东西买回家被闲置,唐小姐每月在服饰和化妆品上的花销可分别控制在1000元和500元以内。建议每月在外就餐、娱乐费用控制在800元以内。每月交通费和手机通讯费可分别控制在500元和200元范围内。

这样,在每个环节上都节约一点,积少成多,到月末就会有4000元左右的结余。

买房量力而行

唐小姐和张先生均已进入了大龄青年的行列,如果单纯为了积累买房款而拖延婚期实在有些顾此失彼。

建议唐小姐和张先生根据手里现有的30万元积蓄进行买房规划,尽早结婚,例如拿出25万元进行首付,购买一套价值50万元左右的房子,其余25万元在银行办理按揭贷款,20年,每月还款约2200元左右,比张先生原来自己租房只需多支付700元,30万元中余下的5万元作为装修等费用。

唐小姐单身时和父母居住在一起,主要花销在服饰等方面,真正像煤气、水、电这些基本的生活开销不多,与张先生买了房子后,两人一起生活会产生规模效益,有些费用上还会节省很多。

这样,唐小姐和张先生的每月结余可积攒下来,重新积累,将来有抚养孩子等其他需要也不会感觉资金紧张。

唐小姐和张先生理财前后每月收支状况

理财前理财后

唐小姐每月收入:7000元

张先生每月收入:13000元

以上合计:20000元

唐小姐每月支出:7000元唐小姐每月支出:4000元

服饰3000元服饰1000元

化妆品1000元化妆品500元

就餐及娱乐2000元就餐及娱乐800元

交通费600元交通费500元

手机通讯费400元手机通讯费200元

张先生每月支出:5000元张先生每月支出:5700元

租房1500元还房贷2200元

基本生活费2000元基本生活费2000元

其他花销1500元其他花销1500元

以上合计:12000元以上合计:9700元

每月结余:8000元每月结余:10300元

三十岁,已经来不及做职业规划了?


“三十岁?连跳槽都不敢了,还谈职业规划?”这样的观点,你赞同吗?

步入三十,你有的是枸杞、保温杯?还是蠢蠢欲动的跳槽心呢?三十岁后跳槽要注意哪些?三十岁后的职业规划怎么制定?(欲知答案,请往下翻)

跳槽前,很多人难以冷静、理性地分析利弊得失。因为眼前枯燥、不能激发动力的工作已迫不及待的想甩掉。从上面的成本分析中不难看出,跳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不考虑成熟,只会让自己蒙受更大的损失。如何减小成本支出,让个人利益最大化呢?

01、对当前工作做一张收益分析表

相对跳槽的成本分析表,对当前的工作平台、工作环境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分析,看看自己在这里可以得到什么机会,又有哪些方面对自己的发展有利。相比陌生的环境,熟悉的环境对自己总会有些益处,不能一票全否决掉。

02、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目标公司或行业

跳槽不是万能药,不能动不动就用“跳”来解决,跳到新东家难道就不会再有问题了么?在选择新平台前,一定要耐心的收集资料,对目标公司或目标行业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结合自身状况分析清楚了再下决定。

03、从长远的职业规划角度进行决策

前两步都是在收集各种资料,为你的理性判断做铺垫。如果以你的个人能力不能完成,那么不妨请求外援——职业规划师的帮助。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来制定职业规划方案,有了准则,才能有行动的标准,最大限度减少跳槽引发的风险和成本。(完)

职场三十而立 , 跨过职业生涯的重要关口


三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坎。年过而立的人,毕业十来年,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现在的单位也有了一定的地位,职业生涯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可是有时稳定也意味着止步不前。这样一种能一眼望到头的、按部就班的生活未必年能使很多人心满意足,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攀登、促成生命的质的飞跃,是许多三十人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可是这一跳不是那么容易的,往前看,原有的行业背景、人脉资源已经形成一定的格局,不忍放弃,往后看,一些层次高的职位又还达不到要求,加上许多龙腾虎跃的年轻后辈正快马加鞭地迎头赶上,三十岁的人真的不能在磨蹭了。怎么办呢?

本文的主人公胡先生也正面临这样的问题。应该说他之前的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公司转型后前景不被看好,并在当他达到这样一个中层管理的位置之后,他的薪水和职位在现有的公司已经达到了极限,要向更高层发展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同时,别人的职业发展, 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只是专科毕业的妻子几年来,在一家著名外企业从行政助理一路做到了HR EXECUTIVE, 工资直逼万元,特别是能力上的提高, 令他不得不刮目相看。这一切使他萌发了跳槽的念头。虽然他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还缺乏向更高层次的职业转型的硬件,如MBA,外企工作经历等,这将成为制约他实现更高目标的一个不利因素。处于这种不上不下的状况之下的胡先生应该怎么去实现自己的跨越式理想呢?

经过专业的测评和一番互动,赫敦职业顾问认为:

胡先生具有的综合优势在于个人职业竞争力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比较完备的教育背景、丰富的IT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熟练的工具性(外语)技能,同时他对所处行业发展、单位前景及其个人职业现状有深入的观察和清醒的认识,成为他向高端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会优势。总体上判断,他的总体优势和综合潜质比较适于IT行业及专业领域“技术+管理”型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和目标方向。

根据胡先生现在的具体情况,职业顾问师指出:目前胡先生的当务之急并不在于通过行业的转换、专业转型改变自己的现状,而是需要在于对自己的所处行业环境、单位现状和个人实际状况的作客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由此职业顾问师给胡先生提出了“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在未来的1-3个月内,通过调整自己的期望和心态来验证目前想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虽然目前他的现状改变需要通过跳槽来解决问题,但是跳槽需要方向和时机。

第二步:在未来的半年或一年内,在IT行业或相关专业领域内去关注适合自己个性特点、能发挥自己综合优势的职业平台,包括寻找能为以后积累更多的资历、项目经验和职业背景的知名外企工作的跳槽机会,为整体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竞争能力打好基础。

第三步:适时进行职业或职位转型,从现在的技术型开发和管理工作择机转入行业内高端的IT项目咨询类、顾问类或培训类工作,具体的职业目标定位在咨询师、培训师等方向。同时,基于他对IT行业的技术、管理的理解和把握,结合个人已有的潜在职业兴趣和善于沟通的个性特征,可适时向专事IT高级专门人才搜寻(猎头)的人力资源行业发展转型。

赫敦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资深职业顾问李仲霆博士指出,像胡先生这样30岁出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又想通过跳槽来达到更高层次的职场人士为数不少,他们在公司里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却发现现有的公司给自己的发展空间不大,便急着要跳槽。事实上,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情况和行业现状缺乏综合性的分析,也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入手寻求更高的发展。跳错槽可能会让他们进入好几年的职业“徘徊”期,他们会为此付出时间、精力、信心、经验、金钱多方面的代价。如何来避免些“误跳成本”,在跳槽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观察和分析。

首先,原来积累的东西不要放弃。在原来的行业和职位上积累的技术、能力和人脉资源等,构成了你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应该成为下一步反展的一个平台。如果转到与自己以前的积累完全无关的领域,不但要从零开始,而且以前的积累都白费了,代价太大。因此这时的职业转型要找到与自己的优势最佳的契合点。

其次,要为自己留出三个月到半年的准备时间,做好几个准备工作:第一,学习的准备。要向高端职业转型只靠以前的积累是不够的,尽管你有了某一方面的能力和行业背景,但是高端职业往往需要一些专门的技能。如做培训师需要培训技能,高层管理需要MBA等,应该在跳槽之前把这些东西学到手。另外通过学习拓展信息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构建更为完备的能力体系,才能有支撑起一个高端职业的底气。第二,人脉资源准备。尽量多认识你将要从事的领域涉及到的人,你获得的机会会更多。第三、心理准备。每个群体的氛围不一样,因此必须有风险意识。你在现在的单位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习惯,适应了这里的氛围,你是否能与新的组织气氛、管理体制相融合?职业顾问师建议现通过兼职来看看你自己是否适合。

再次,要做好心理调试。这个阶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很大,加上一些身边的同事朋友发展得特别好,更增加了他们无形的压力。这是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化解压力。生活状况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跳槽需要一些准备和机遇。应该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客观的分析,不要无端的自责。另外,一个人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事业顺利是一方面,而家庭幸福、孩子懂事也是一个人的成功之处,并且后者往往会促进前者的发展。总之,事业上有理想有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而能够从多方面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的人也是一个成功的人。(完)

为什么很多人工资不高,却还是要拥挤在大城市生活


工资不高却坚持留在大城市,是因为相信未来工资会越来越高。

刚开始进入职场时,大城市与小城市的确没什么太大区别,

但在3-5年之后,这个差距就会越来越明显。

我自己就是真实例子。

刚开始实习时三个月零薪水,后三个月每月一千。

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其他人身上,很多人早就离开了。

那时候过年回家整个春节都不敢出门见人。

年后不久换了第二份工作,月薪三千,因为工作表现不错,一年内涨了四次薪水。

现在我的薪水其实也很一般,但是和老家相比,同龄人基本没有比我高的工资。

为什么很多人工资不高,却还是要拥挤在大城市生活

只要你多用心,多动脑,熬过眼前的难关,一切总会慢慢好起来。

大城市相信奇迹,相信梦想。

很多人觉得这么说太鸡汤了,有多少人在大城市里实现了梦想?

这就好比买彩票,结果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中奖,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呢?

因为【可能】啊,买彩票买的就是一种概率和可能啊。

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区别,不就在于【有可能】和【基本不可能】吗?

以下是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列举了一些让我留在北京的小事。这些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也不全面,但是累积起来,却足以促使一个人改变生活轨迹。

为什么很多人工资不高,却还是要拥挤在大城市生活

【1、一份合适的工作】

有很多人留在北京的首要因素,就是在这里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比如我做广告,虽然老家也有广告公司,但跟北京的广告公司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公司。当年上大学时曾冒昧去县城一家公司询问有没有招聘实习文案的需求,老板反问我:文案是做什么的?

这个老板的回答没什么问题,但这个没问题却可以引申出很多问题。因为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很多人在自己的家乡并不能找到自己相应的职位,尤其是公关、互联网、金融、媒体等行业,一旦要回到老家,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已有经验,从零开始进入另一个行业。这是大多数在北京工作多年的人无法返回家乡安定下来的原因。

【2、可以换工作的自由】

在这里不仅能够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还拥有可以随意挑选工作的选择,这种选择往高了说,是一种自由意志的体现。如果你的老家是个小城市,你基本上只能在公务员和个体户之间二选一,一旦选定之后,它们就会伴随你一生。对于好不容易飞出鸟笼的鸟儿来说,能在憋屈的时候切换另一条飞行路线,也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自由。

【3、二十四小时便利店】

小城市里的人们九、十点就进入梦乡了,稍微晚一点的也就坚持到十一、二点,到了凌晨很多街道连路灯都关了,更别说商店。可对于很多经常加班到凌晨的人以及夜间工作者来说,他们需要能够随时买到宵夜、香烟、口香糖、杜蕾斯及其他日用品的便利店,在结束工作或娱乐之后,能解决一些应急需求。

为什么很多人工资不高,却还是要拥挤在大城市生活

【4、相对规范的出租车】

去其他城市出差的时候,即便是二三线城市的出租车市场,大部分也是很混乱的。不打表、乱报价、态度差、车内有异味,而且因为人生地不熟,还要担心司机的人品。虽然在北京也存在一部分问题,但整体而言,打车的时候都可以很放心,有时候遇到善于聊天的司机,还能涨姿势。

【5、能认识不同类型的朋友】

看看我爸爸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是打小就认识的那些人,一辈子都没有新的圈子(没有看不起老爸的意思)。有人会觉得朋友是老的好,觉得真正的朋友只能是相识多年的发小,这是个狭隘的认知。要想人生的路越走越宽,必须不断接触新的环境和圈子,把自己打开,和不同的人群交流。在北京这些年,除了同学和同事,还因为爱好认识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朋友,这也是一种收获。

【6、能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

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也经常自己做饭,或者平时都固定吃某几家饭馆,但重点是,假如有一天想换个新口味,或者要请朋友吃饭,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餐厅和菜系可以选择。想节约就吃凉皮和煎饼,想省时就吃各种快餐,想吃好点就去精品餐厅,想请客就找高端餐厅从街头快餐车到五星大饭店,要什么有什么。

【7、多晚的街道上都有人】

我喜欢夜晚空无一人的街道,也喜欢夜晚还人来人往的街道。记得2013年冬天,有一次加班到凌晨两点,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打不到出租车,我从大望路一直走到双井,一路上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边走边等车。在那大雪纷纷的寒冷夜晚,虽然没有言语的交流,但街道上那些一起行走的陌生人,就是这个城市给我的温暖。

【8、很多书店和咖啡店】

如果没有这两者,我在北京的生活将会变得非常乏味。这几年的周末只要有时间,我经常会去各个书店转一转。最常去的是三联书店,每次都买一两本书,然后在楼上的雕刻时光看完一本就回家。如今三联成了北京第一家24小时书店,人气比以前更旺了。除了三联,北京还有单向街、万圣书园等很多很棒的书店。以前还常去中关村的海淀图书城,那里有大量的折扣书店,每次去都背一堆书回来,现在好像快拆了,很遗憾。

【10、看不完的演出】

每个夜晚都有不同的演出:小型的有各种小酒吧里的民谣、爵士表演,中型的有各类LIVE HOUSE里的摇滚乐队表演,大型的有音乐厅、体育场的明星演唱会。当然还有话剧、音乐剧、芭蕾舞、交响乐等其他形式的演出。无论你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无论你喜欢小众歌手还是大众艺人,这里都是离偶像最近的地方。

为什么很多人工资不高,却还是要拥挤在大城市生活

【11、纹身不用担心别人的异样眼光】

虽然我没有纹身,但我一直喜欢纹身。因为在这座城市里,纹身被当做一种文化和美的象征而存在,也经常能在街头巷尾看到一些精致的纹身店。不用担心露出胳膊或小腿上的图案时会被人说三道四,不会被当做无所事事的小流氓。这种包容性带来的安全感,只有在这样的大城市才能找到。

是理财优先还是健康先行


当理财与健康逐渐成为老百姓共同关心的话题,是理财优先还是健康先行?如果您的身体也遭遇了a股一样的低潮,等真正的牛市来临时,您有精力和活力再次搏杀股海吗?怎样才能让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为您的财富添砖加瓦呢?面对众多市民的疑惑,小编为大家分享崭新的理财思路和全新的健康理念。读完之后,或许你就会明白,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了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还不如为自己购买一份健康保险,实时查看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在赚钱的道路上也不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才能成富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已经倒下的不仅有那些让我们一度仰望的金融航母,还有一些曾被亿万人艳羡的金融界才子、富豪。是什么让这些人做出了结束自己生命的极端决定?小编表示:一切根源都是不健康的心理。随着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多变,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当我们时常感到焦虑或不快乐时,当我们的心理健康亮起红灯时,该怎么办?学会自我调节是改善心理状况的最好办法。小编在此介绍自我调节的5个步骤:1.详细描述你的所有感受;2.列举出导致你不舒服的所有原因;3.找出导致你不舒服的关键原因(1~3个);4.针对原因,预想最好和最坏的结果;5.寻找解决的方法,拟订方案,并执行。一旦自我调节之后仍然没有改善,建议到心理医生处接受专业的咨询。长期投资用时间抵抗风险任何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性,虽然无法彻底消灭风险,但投资者可以通过一些操作来有效规避和分散风险。他表示,长期投资就是一个很好、很理性的方式。曾有研究机构做过一项调查,统计了不同年限的投资者所承担的赔赚比例。数据显示,仅仅投资1年的投资者,赔钱和赚钱的几率分别是43.72%和56.28%;而投资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投资者,他的赔钱和赚钱几率则分别为0.07%和99.93%.三种方法教你资产合理配置所谓合理的资产配置,就是根据投资者自身的理财目标和风险偏好,将准备用于投资理财的资金,在各类投资工具中进行合理分配,实现分散单一产品投资风险的同时,提高资产组合的收益率。针对不少投资者在配置资产时毫无头绪的问题,小编在此为大家提供了3个可供参考的方法:1.100原则:用100减去你的岁数,就是你应该投资在激进投资工具上的比例,年龄大的则应当减少激进性投资,以稳健、保障型投资为主;2.2/3原则:刚工作的人可以将资产的2/3投资在偏积极的投资工具上,而接近退休者则应将资产的2/3投资在偏保守的投资工具上;3.积极咨询并联系专业的理财师,适时根据市场情况及自身情况进行积极调整。

“高薪”背后,是机会还是雷区?


“高薪诚聘,年薪XX万”,“工作轻松,待遇一流”……翻开报纸,流览大大小小的网站,你的目光是否为这些字样所停留,钱谁不想要,广告上的那个数字可能是很多人几年的薪资,让谁都会怦然心动,心驰神往。然而真有那么多的高薪职位吗?或者讲自己是否有这个能耐拿这个数字呢?现在职场雷区一个接一个,贪念起时也种下了祸的根。 当然也不要谨小慎微,一竿子打死,见了高薪的字样就是陷阱,关键还是要学会区分是机会还是雷区。首先了解招聘方的实力。去网上找找该公司的资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等信息,只有实力真正雄厚的单位,才会不惜千金纳贤才。

其次掌握行业特点。高薪并不是每行的每一个职位都能得到的,行业特点是影响薪资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以每月6000元的薪水招聘一名高级程序员是有可能的;但要以这个薪资招聘一名人事助理,就得仔细考虑了。

另外分析高薪的条件。不要一看到那份薪水马上就热血沸腾,要知道高薪往往与高条件挂钩。要对高薪的职位要求具体分析,注意是否有不实的地方,所列要求是否在逻辑上能够达到。

再有打听同行的薪资水平。同行的薪资水平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仍有参考价值,如果所谓的高薪与同行的平均薪资相差悬殊,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要理性看待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评价,看一看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胜任将来的工作,能否应对各种难题和挑战。也就是说,要看自己是否真的值这个价钱,是千里马的就能拉出去遛遛了。

《挖井三十载:要宽度还是深度?》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三十岁男人求职技巧”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