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年薪百万的麦肯锡咨询顾问的思考方式》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沟通。不管是什么形式、什么渠道的沟通,都是为了把信息全面、简明、有组织的传递给对方,从而提高效率、达成共识。

简单来说就是把事情想清楚讲明白,让对方轻松理解并记忆深刻。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也是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本文将给大家推荐一个工具方法,简单四步让你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什么是结构思考?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个团队管理者,一天早晨,接到下属的一个电话...

下属的电话:“李总,您好!我是小赵,有件事情非常紧急,今早七点,我接到郑州交通管理局的电话,六点十分在郑州203国道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我公司销售部小马驾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小马当场死亡,对方司机重伤,目前在医院抢救,与小马同车的还有公司销售员张三、李四和王五、三人都不同程度受伤,但无生命危险。目前事故责任还不能确定,我准备立刻前往郑州处理相关事务,希望跟您商量一下应对措施。”

面对这样一个非常紧急的状况,你会如何应对呢?

× 错误范例 ×

“小赵别着急,首先向主管总裁汇报,然后联系相关医院,确保伤病员的全力救治,再联系一下保险公司,协商一下理赔事宜。还有联系一下伤亡员工家属,另外,跟郑州的交警部门确认一下事故责任,一定要全力维护公司的利益,别忘了跟销售部门也说一下,让他们确保货物安全,做好供货交接,处理好工作上的关系,让他们能理解我们。你就按照公司的处理预案,立即进行事故处理。对了,千万别忘了做好伤亡员工家属前往郑州的准备。”

上面的表达,大概只用一分多钟的时间,看起来每一句话都对,但放到一起,不太容易理解主旨,不用笔也很难记住。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像这样基于自己的经验快速得出一些答案,可能对也可能不对,而且多半没有想清想全。

有的人习惯横向的思考方式。比如说,他会说需要向总裁汇报、维护公司利益、妥善处理货物等等,但哪一个他也不会给你讲太深。反之,纵向思考方式的人会告诉你一定要做好已故员工的善后和伤员的治疗,但不关心其他。他会深入细节中的细节。

那如果我们在横向上要看清看全,纵向上挑重点,分层次来描述呢?

正确范例:挑重点、分层次 ✔

“小赵,跟总裁汇报,并迅速成立事故处理小组。

第一,确保医院全力救治伤亡人员、安抚家属;

第二,与保险公司、交警部门等单位协调维护员工、公司利益;

第三,让销售部做好货物和供应商的善后处理。

...”

这样表达看起来事情看得更加的清晰、全面、准确,效率也比较高。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再每一点继续深入,做更详细的计划。这是一种强调先总后分的立体化思维,哪怕多到一百件事情,把它说清、说全,只是深度度差别而已。这种结构化思考理念来源于麦肯锡提出的一种工作方法,叫问话思考-结构化表达。

结构化表达的4个核心原则

方法很简单,用四个关键字来表达就是:

论、证、类、比

◆论:论证先行,一次表达只出现一个观点,顺序最好只出现在开头。

我们经常要跟领导或客户汇报沟通,做了20页PPT,结果说到第15页的时候,对方已经听烦了,后5页只能快速翻完。结果翻完以后,对方一头雾水,问今天来到底想说啥?我们还特别无辜地说:我就想说这个。记住,听众最在意的是听到你的观点和结论,而且从提高效率的角度讲,最好是能够先听到。

我们看看结构化表达做的很好的政府工作报告几万字,都是按照总-分-总的模式来写的。还有媒体报纸的标题就是观点和结论。咨询行业里著名麦肯锡所有PPT标题都是结论先行。

结构化表达最难不在于结论先说还是后说,而是在于表达能否得出一个结论来。怎么概括呢?方法就是:寻找共性。

例子:

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应该:

1、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

2、扩大市场融资渠道;

3、积极稳妥开展试点。

这三件事什么共性?都是针对房地产行业和融资的。

所以结论是: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证:以上统下,任何一个层次上,都得是其下一个思想层次的概括。

曾经听一个员工跟我抱怨领导不耐烦,每次听汇报总挑战他的观点,搞的有阴影。后来我跟他领导吃饭说起他,领导说这人一拍脑袋一个想法,追问下去又哑口无言,真是浪费时间。所以这个员工有观点,但没有事实和依据来支撑,这就违背了以上统下的原则。

以上统下,要表达的就是:上面有什么观点,下面就有什么论据支撑。上边是下边的概括,下边是上边的支撑。

再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

标题叫“经典的延续”。结果下面压根没提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延续。不符合以上统下。改完后,叫:差旅路上,它不给我增添任何负担。中间把跟主题没有任何关系的内容删了。

案例二

新产品收益高。左边三个说收益高,右边三个说风险可控。那标题就不能全面概括,就是上小下大。

类:归类分组,每一组思想得属于同一个范畴。

我们的大脑有自动将某些具有共同特性的东西进行归类组合的能力。大脑能一次性接受的信息分类的临界值是七条。领导讲话一般都讲3点,然后每点下面分3小点。临走大家是有可能记住所讲的内容的。

可见当一件事清你去分类以后,它就变得特别的清晰、简单、准确,分类是生活、工作中无处不在的,这也是结构化的核心。

分类要符合MECE原则,中文叫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相互独立的意思是,互相之间不能有交叉,完全穷尽就是你在分类的时候不能有遗漏。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就是一个清晰的、准确的分类。

例子:

比如说你把人分为男人和女人,这符合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因为除了男的就是女的,除了女的就是男的,有人说你这是没去过泰国啊,我们从最原始的生理结构来分是这样的。如果把人分为男人跟未婚女人,就缺了已婚女人,如果把人分为男人和已婚人士就重叠了,男的有已婚人士。

相比凭经验出方案,MECE原则去思考后,可能轻易发现更多答案。有时也有可能把以前没考虑到的情况都列出来把事情变得复杂,但这个角色状态是不一样的。上来就放弃可能性看到的是问题的一滴水,分析完可能性再放弃是看到的是一片海但只选一滴水,那是完全不同的。MECE原则让我们的归类分组更清晰。

✤比:逻辑递进,每组思想最好都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讲个网上的小段子:有个小和尚问师父,说师父师父念经的时候困了能抽根烟吗?师父听见了就想揍他 说这是什么孩子念经的时候还抽烟,另一个小和尚问师父,说师父师父我抽烟的时候可以念经吗?师父听了说,好孩子就应该这样。

大家发现没有同样一件事,表达的顺序不同,得出的结果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表达的先后顺序非常重要。逻辑递进讲的就是顺序。一般分为:时间、结构、重要性三种排序方式,时间有先后顺序,结构是将整体分为部分,重要性按照首先,其次,再次来排序,这是逻辑递进的三种排序方式。

排序很重要的一个点是同一个层级采用同一种排序方式,不能采用多种排序方式。前三条用时间分,后三条用结构分就会产生交叉。所以逻辑递进分的话跑不出时间、结构、重要性这三种分类。我们平时写东西,说话就是用这些顺序来递进的。

论证类比四个核心原则之间还有内在关系,论与证是和纵向结构对应的,就是上下要符合论与证的结构。类和比是横向结构对应的,同一组思想之间要符合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总结

结构思考力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方法,更是透过结构看世界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一个人隐形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结构化,从而提高沟通和表达效率。真正帮助大家思考清晰,表达有力,生活清爽,工作高效。

扩展阅读

咨询顾问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咨询顾问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咨询顾问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做职业规划,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确定最想做的和最擅长做的。最擅长的跟思维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都有关,而最想做的未必就是最擅长的。如果他们两个不一致,那就要看你是不是一如既往地追求最想做的?如果有这个激情和勇气,就应该一直走下去。当然,如果最想做的与最擅长的恰好一致,那就可以幸运的利用二者统一的优势来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

规划要循序渐进,最先要确定的是自身条件。每个人的才干都是不同的,惟有反复、愉快和成功地做同一件事情时,能力才是优势,而最终的优势领域就是人最大的成长空间。除了确定最擅长的,还要分析自身的劣势。有些事情会使你感觉压抑、不愉快,并且成绩平平,这些事情便是你的劣势。接下来,就要分析目前所处的行业、企业和职位有哪些威胁?又有哪些机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机会和威胁都是相互相存,并可以互相转化的。之后就是确定目标。在自己理想的框架内制定职业生涯目标,并将它分解成阶段目标。根据目标,可制订整体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个纲领性长期规划;可制订一个3~5年的生涯规划,作为发展的中期规划;可制订一个1年的生涯规划,作为一个可操作性强,变化较小的短期规划。

职业规划会让人事半功倍,最短时间完成最大成就。特别是从事咨询、管理行业的人,更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目标管理。延展咨询顾问做职业规划通常会遵循以下几点:

择己所爱。从事一项个人喜欢的工作。当工作本身能给自己一种满足感时,那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调查表明:兴趣与成功机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与此同时,设计职业规划要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

择己所长。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而一个人一生中不能将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所以你必须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选择自己所擅长的,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择世所需。社会的需求在不断演化,旧的需求不断消失,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昨天的抢手货到今天或许会变得无人问津。所以在计划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择世所需。

择己所利。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幸福。所以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预期收益个人幸福最大化(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明智的选择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职业取向,从社会角度和个人意向中取舍,从而在由收入、社会地位等变量组成的函数中找出一个最大值。这就是收益最大化原则。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成功之桥选择一种职业,选择一种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心有未来,梦想在望职业生涯规划范文:做勇敢的女孩

80后传奇奋斗人生:从年薪十万到百万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80后传奇奋斗人生:从年薪十万到百万》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工作4年半,跳槽3次,年薪从10万到几百万,工作从互联网发展成基金分析师,从一无所有到事业有成,他就是许单单,80后传奇奋斗的故事。

许单单的故事非常适合被写成奋斗传奇。1983年出生的安徽农村小子,研究生毕业5年,跳槽3次,从一名年薪10万元的互联网公司职员,变成年薪几百万元的互联网分析师。2011年12月,他离开了工作2年的华夏基金加盟美国对冲基金,在这年的最后一天,登上前往美国的飞机,作为美国对冲基金的唯一一位中国雇员,带去对整个中国的投资机会的分析。

许单单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从很内向、很自卑到强迫自己不内向;通过无意间创业强迫自己掌握管理能力;通过飞机上认识的人强迫自己投入更多社交,再不断地碰到和网罗有用的人。他说他能够拥有今天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人比我更曲折。

我5岁上小学,小学是5年制的,小学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初中比较贪玩,整个初中都不好好学习,我觉得班里有好多人都比你厉害,永远都考不到第一名。我初三刚开学,就是13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没有人管了,就开始玩,打台球。高中就没有考上。因为又矮又小,13岁实在太小了,家里比较穷,没有经济来源,没法出去打工。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妈妈说,那就复读一年,长点个子再出去打工吧。14岁复读时,跟一个女孩谈恋爱,不学习,天天玩。离中考还有一个月时,和女孩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分手了,然后我才开始学习,学了一个月。

我们县城有3个高中,我报的是第三好的高中,也没报希望能考上,没想到竟然考上了。第一个学期考试我考了第一名,当时觉得天大的运气啊!因为我考入高中的时候是20名。到期末,很担心自己考不了第一名,结果连续两个第一名,然后觉得好像不是偶然,又突然有了压力,下一次考不了第一名岂不是很丢人?便开始努力学习。有一次我没复习好,又怕考不了第一名,便跟老师编理由,说有事不能去考试了,逃避考试。班主任不同意,结果又考了第一名。

在老家那边,上高中的人极少,一个村子里的人只有两个人上高中,考大学时又有一个不成文的风俗复读才能考上大学,复读生和新生的数量是1:1。老家很闭塞,我只知道中国的三个大学,北大、清华和安徽的中科大,但是这三个肯定考不上。但我一定要拿一个通知书回家,爸妈会有面子,我觉得自己的化学比较好,就报北京化工大学,特别可怜地就上了大学。当时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我都去复读班去报名了,考到一定分数可以免学费。后来才知道,我的分数是可以上北大的。

我拿着通知书回家,家里就开始闹矛盾,高二时候,家里来了后爸和我一直在吵架。我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农村那边说儿子是巨大的负担,农村父母一辈子的钱给儿子结个婚就没有了,后爸说三个儿子怎么养得起啊,就让我妈和他一起远走高飞,我妈说不能走,孩子还小,而且单单还在读书。
我高二就替别人考大学,当枪手,一天100元。16岁从安徽跑到江苏替别人考成人高考,赚了钱,就跑到陕西山区的姥姥家去找我妈,听说我要到陕西,后爸带着我妈又走了,我只好又跑回安徽,我妈不忍心了,回到了安徽的家。高一时,我妈觉得养不起那么多孩子,曾经要把小弟弟送给别人家养,我也同意,我们家上不起学,送到有钱人家还能上学。但家族的人不同意,骂我妈把家族的人往外卖,我觉得有点像电影,我会突然间崩溃:不要吵了,都闭嘴!后来就把弟弟送给别人了,过了3个月又接回来了,实在是不舍得,艰难就艰难吧。

我妈就跟后爸许诺,等我读完高中,能给弟弟妹妹做饭了,就跟他走。他们默认我是考不上大学的。我拿通知书回家,我的姨妈和姨夫都来我家庆祝,可后爸特别生气,拿一个白碗倒了一大碗白酒一口气喝了,把碗摔了就走了。我当时特别伤心,我在全校1500个人里考了第5名,我觉得挺不错的。别人考上了大专还在电视上点歌什么的,我考的还是个211呢。我特别伤心,不吃饭就哭,整个暑假都不在家待。后爸和妈妈吵架:看吧,他考上大学了要走了,没有人给小孩做饭了,你又要留在这,走不了了。打破了他的计划,他就离家出走了,我妈没办法,也就带着妹妹跟他一起走了。一直到我开学都没有回来。我特别伤心。

我初三时,父亲去世前,就给我留了几千块钱让我上大学用。他去世前种了很多桃树,桃树3年一结果,我把桃子卖了,卖了一些钱,养了一些牛,牛是3年生小牛,高三时生了小牛,小牛长大了,卖了一些钱,凑齐了我的学费。我走之前,妈妈都没有回来。姨妈给了我一个她女儿用的旧箱子,我又去集市上买了一双39元的鞋子。那是2000年,小弟弟才11岁,大弟弟15岁,我走了他们俩怎么办啊。我拜托邻居的大爷,给两个弟弟隔两天和一次发面,让他们蒸馒头吃。两个弟弟不太懂事,目送着我走,我安排他们不要打架,他们一句话都不会说,不会说哥小心点,就呆呆站在那儿。我当时觉得特别悲壮,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县城的人,要孤身一人去北京了,都没有家人送。走到拐角处我就哭到不行,怎么可以这样子,那时候我特别恨我妈。

我在北京待了一个月才给家里打电话,妈妈对我特别内疚,整个大学四年我都不高兴,我想我这辈子都再也不会回去了。第一年春节我回家了,但我只出房间上厕所和吃饭,剩下的时间就在屋里疯狂地背英语,后爸还是跟我闹矛盾,就回了他的老家,我妈也跟他走了。我也很伤心,买了一箱方便面,每天限制弟弟只能吃一包方便面,我还生气着呢,我才懒得包饺子呢,那时觉得命运怎么这样啊。暑假我就不回去了,大年二十九坐火车,大年三十下午到家,吃个年夜饭,第二天睡个懒觉,中午吃顿中午饭我就走了,几年来都是这样。我妈要送我,我也不理她,下特别大的雪,她要给我打伞,我故意避开也不让她给我打伞。我不回头地往前走,过了拐角就开始哭。

许单单怀着对家庭的积怨在化工大学读书的日子里,还有一件事让他耿耿于怀那个学校太小了!

大二开学的第一个周末,他顺着北三环徒步走去了清华和北大,那两所国内最著名的学校始终吸引着他。在清华校园里,他看到路两侧都是学校活动的牌子,有很多的名人讲座,他再也不愿意在化工大学上学了。于是,他开始复习高中课本,想重新考大学。他每天学习到半夜两三点,再翻墙回宿舍住,系主任出面干涉,说你这样对大家的影响不好,可他决心已定,还是跑回老家报名高考。许单单在报名处转了两天,最终却没敢进去,他怕人家查出来他已经上过大学了。当年,他们县里每年只有一两个学生能考上北大、清华,他担心如果自己考上了,一定会被地方上的媒体追踪报道,那时就露馅了。直到报名结束他还是没有勇气走进报名处。

既然不能再次高考,许单单决定,考北大、清华的研究生。他权衡了一下,当时清华的计算机是热门专业,可他本能地讨厌编程,其中有一部分源于出身农村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没法和从小玩儿电脑长大的城市小孩竞争。恰好2003年,印度总理访华,许单单发现印度是个软件发达国家,他虽然抵触编程,但愿意做跟软件相关的生意,比如市场和管理,于是,他报考了北大的印度语言与文学专业研究生。

我整个大学都是很内向的人,从老家回来以后,我就专心致志地考研。但大三春节那年我回安徽,发现有人拿了一本陈文灯的数学考研书,整个市面上都没有,我灵机一动,我卖这本书好了。我迅速给出版社打电话,问这本书能给我几折,出版社说可以给6.1折,卖7.1折,49元一本,我赚4.9元。我抱着几本书挨个敲宿舍门,在门口犹豫了半小时才进去,第一个宿舍大部分人都买了,我太有说服力了,虽然是同一年级,我做了太多准备,告诉他们必须要用什么书,必须要上什么班。然后我逐个敲后面的宿舍,一个星期就挣了4000块。

那是我第一次强迫自己出去说话,第一次突破,发现自己其实还OK。之后走在学校里,别人都跟我打招呼,那是一次转变。但当时我还是不好意思转变,连变个发型都不好意思,我意识到内向的人不容易成功,外向的人才容易成功。

可我以前太自卑了,特别穷,还有个后爸,也没有钱买衣服,穿表哥的衣服,吃不起饭。高中我没有钱交学费,又是第一名,班里的同学每人捐两块钱给我,每年班主任都带着我去校长家求情,给我免一半的学费。那时候每天吃苹果,一毛钱一斤的苹果,一中午吃5个苹果,就这么过来。到了大学更自卑,大家都是城市的,我却只能特别特别省钱,一顿吃两个馒头。现在我弟弟都比我高,我怀疑是以前透支了,现在身体也不好。

考上北大以后,反正北大没有人认识我,我就下决心假装一个开朗的人,把头发染成了棕色,穿上了痞子的衣服,装成街头混混的感觉,跟每个人都打招呼,真的整个人都变了。大家都觉得我是个超级外向的人。我不断地发现自己还可以做大哥,所有人都叫我单哥。

研究生时,我就是北大BBS上的最红的网络红人,我一直都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我的网名是XDD,只要我说一句话就无数人都问小弟弟在干嘛,我就把网名改成了XDD(我不是小弟弟),可能是因为网络有距离感,每个人都可以对我的网名调侃两句,觉得这个人很亲切,我就成了BBS上最红的人。快毕业的时候,要举行一个毕业聚会,我觉得我有义务组织聚会,就拉了BBS上其他几个比较红的人一起。有很多女生跑来就是为了看XDD长什么样:我们宿舍有人考试不能来,让我一定拍一张你的照片回去。

我觉得所有事情都是连起来的,这是起点,后来我就开始组织北大的各种活动,组织北大赴深圳的150个毕业生的聚会,还没有毕业就聚了好多次,聚餐啊,找场地啊,组织了半年,都是在玩,我在玩滑板,学吉他,什么潮干什么。
许单单就这样变成了另一个人。

考上北大之后许单单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泰戈尔文学要上一年,可他读这个专业是为了赚钱、做生意的。于是,他第一年努力上课,把所有学分都修完了,第二年开始去找兼职。

他先后去了几家公司实习。第一家是个烟草公司,做人力资源,他在广西待了半年,还对公司谎称自己是MBA。然后是大唐移动,之后是联想的人力资源部招聘组,负责校园招聘的组织工作。在联想实习了一个月,许单单就离开了,因为他们专业获得了去印度留学的机会,每个月会给留学生4000元的奖学金。但就在出发前,无意间,他做了一个创业,然后跟导师说,对不起我不去印度了。

北大BBS上有很多校园代理,许单单跟一个生日蛋糕店合作,代理了生日蛋糕。通过这个生意,他每个月能挣几百元钱。后来很多人说送蛋糕时能不能也送花、剃须刀、贺卡,大家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许单单就做了一个校园折扣网,连运动鞋等也一起卖了。他还和学校周边的饭馆、理发店、KTV、考研班商谈,做一个联名会员卡,去那些地方消费均可打折。他招聘了各个学校的外联部部长、主席来做这个事,最多的时候公司有70个员工。他说,其实那就是现在的团购,要是他不放弃的话,有可能自己就是团购的鼻祖了。

一边开着公司,许单单一边还做了另一件事。2006年2月,他找到当时很火的芙蓉姐姐,希望她能做公司的代言人。见到芙蓉姐姐后,他觉得她和大家心目中那个乖张的形象并不一样,她私下是个很害羞的人,还挺漂亮,而且很善良。许单单观察到,许多电视节目上芙蓉姐姐都是主角,但得到的出场费却是最少的,他决定推她一把。他成为了芙蓉姐姐的助理,为她做了一些商业谈判、接受媒体采访、签代言合同。

许单单的导师是学院派的,觉得商业行为对校园风气不利。导师说,要么你就开公司结业,要么就把公司关了,写三个月论文。许单单痛苦了一下,放弃了公司,选择了论文。他找了一个合伙人,分给他30%的股份,让他接手。但经过此事,许单单做生意的瘾已经被勾起来了,后来腾讯去北大招聘时,他写了一页商业计划书,希望腾讯能和自己合作,腾讯产品部经理觉得他还挺有战略眼光,就推荐他到深圳腾讯总部的战略部工作。

我出发去深圳腾讯工作时,在飞机场把别的东西都托运了,但是有一箱书特别贵,我不舍得托运,就左手拿吉他,右手拿滑板,背着轮滑鞋,又提着那箱书。上飞机时每人只能带3个包,我的超了,我就问后面的一个只背着个小包的大哥能不能帮我提个书箱,那人是改变我的轨迹的第一个人。

因为我们坐很晚的飞机,都没有什么人,所以我坐到那个大哥身边,为了感谢他,和他聊天。他虽然看起来很年轻,不到30岁,其实已经40多了,孩子都上初中了。恰好我那时看了不少哲学方面的书,我和他探讨正在思考的一些哲学问题,比如活着为了什么、什么是幸福,我还告诉他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大哥在深圳还算是小有成就,觉得我这个小朋友挺有意思的,他有一些阅历,跟我说,你到了深圳不要再玩什么滑板、吉他,你去打高尔夫球。我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再瞎玩了,我说要不然我就好好工作,不再组织校友会的活动了,他说那不行,这都是别人没有的财富。

到了深圳,腾讯封闭培训15天,120人分了4个班,很容易增加人的感情,我和两个同事一起租住,到现在一直是最好的朋友,工作后很难有好朋友,我们一起租住了一年半。他们俩人还在深圳的腾讯,其中一个人,爸爸是省会城市的市长,妈妈是上市公司的CFO,他的学校很不好,擦着专科的边,他进入腾讯几乎是学校有史以来毕业生找到的最体面的工作了。他一直怀着很感恩的心在腾讯工作,我和另一个北大的人刚入职就开始商量规划2年后要跳槽,让这个朋友听到了,他很生气,腾讯对我们这么好,你们竟然想着跳槽,我们生是腾讯人,死是腾讯鬼,你们是坏人,要跟你们划清界线。我们当时觉得这个小孩真搞笑。他因为感恩,做完了自己的工作还捡别人的工作做,一周2、3天都睡在办公室,他的工资就涨得很快。他是本科毕业,年薪7万元,我是研究生10万元,过了半年,他就涨工资赶上我了,我没涨;再过一阵他又涨了,我还没涨。

我把很多时间投入到北大校友会中。我们刚开始赴深圳的150人,以及上面5、6届的师兄师姐组成了北大校友会青年分会,我任会长,这些校友我几乎都认识了,组织了很多活动。后来我们跟北大官方的校友会合并成了一个,我任副秘书长,我是最小的一个,其他副秘书长几乎都是企业的董事长,坐在他们中间我就是个小朋友。

有一个师兄是我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他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基金经理,28、29岁的时候就已经退休了。这个师兄成为了我很好的朋友,也成为了我的偶像,不管前一天加班到多晚,他只要叫我单单明天出来吃早茶吧我都会去。我跟着他认识了很多他的朋友,都是比较高层的人。

有一次他叫我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去了才知道是千万富翁级游艇俱乐部,偶像师兄和他的夫人、还有他另一对朋友夫妇和我坐在一起,师兄的朋友一直在告诉师兄说他家附近的一座别墅不错,院子要比自己家的大两倍,他家的院子已经有900多平方米了,让师兄赶紧买下来;两个老婆讨论别人家里7、8个佣人吵架的事儿。我震惊了,原来人可以这样生活。我觉得做投资才能挣到更多的钱,所以我决定进入金融行业。

我找工作没有让偶像师兄帮我,因为我觉得一个人一生只能求他一次,找工作这种事我要自己应付。

我开始海量投简历,3个月投了300多封,只有3个面试的回复,有一个是上海的对冲基金,同时,一个师兄在上海的51.com做高管,他说我可以去做他的助理。我就买了机票去上海面试。对冲基金面试我的人说,我不够聪明,大概是考了我一些数学题,我没全做对。我很沮丧,又去面试了51.com,当场发了offer,但是我还是想进入金融行业,面试完我跑到陆家嘴,站在八佰伴的对面,看着旁边林立的金融单位的高楼,我想这个世界不属于我了。回到深圳后,我继续投简历,平安证券给我发了面试邀请,面试的结果是觉得我的会计不够好,也没有财务专业背景。我一直跟面试我的部门经理邮件沟通,解释我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可能是留给部门经理的印象不错,部门经理又向总经理争取了一个机会:学3个月会计后再来面试吧。

我疯了一样地复习。当时很焦虑,整夜睡不着觉,不知道是不是要放弃51.com的机会,因为师兄帮我也不容易,不好意思回绝。到了入职那一天的半夜12点,我解脱了,我没有去,第二天我给师兄发了一个邮件,说自己还是想进入金融行业。

然后就全力备战会计。考得不错,部门经理通过了,但是人力资源部卡了我,还是觉得我的专业背景不够,我很郁闷。有一天跟偶像师兄和他的朋友吃饭,一个朋友问我,单单最近干嘛呢?我说找工作呢,还被平安证券卡了。那个朋友说跟平安的一个高管很熟,给我打个招呼吧,结果很容易地就进去了。我终于进入了想进的金融行业。

因为先前的职业经理,许单单决定研究互联网。当时互联网还没有进入中国股市,大部分分析师都在研究传媒行业,所以作为最底层的员工,许单单坐了一年半的冷板凳,公司就等于白养他一个人,但是也没有奖金,收入还是没有比腾讯高多少。但是一个机会,让他这个小兵认识了董事长。

有一天,董事长让许单单部门的经理找一个人去他办公室帮忙做演讲用的PPT,因为许单单在腾讯战略部时经常做PPT,所以经理就派他去了。他一晚上都在董事长办公室做PPT,顺便跟董事长聊天,讲他在学校给芙蓉姐姐做助理的事。后来说到自己是北大深圳校友会的副秘书长,董事长说,他的太太也是北大的,可以让她参加校友会活动。

过了几天,董事长找许单单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师姐让你到家里吃饭。许单单赴了约,就这样他这个底层的员工与董事长有了交集。

他发现董事长工作特别忙,每天早晨就让秘书帮他买路边的1元的豆浆和油条,中午饭也经常没空吃。许单单便说自己家楼下有一个老字号的餐馆,早餐还不错,他每天早晨排队的时候顺便帮董事长也带一份。他给董事长买了2个月的早餐,虽然每次都是交给董事长的秘书,再由秘书转交,但是公司里也有了很多风言风语,说他是董事长家的亲戚。

他并没有畏惧这件事,把董事长当朋友一般相处,经常会告诉他公司里一些杂七杂八的言论。后来同事中有人有事情要请示董事长,都让他出面,许单单你能不能跟董事长说一声。不过风言风语的好处是,金融危机时,他竟然躲过了一次裁员,原本作为菜鸟他肯定是要被裁掉的。

2009年9月份,他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毕业后的2年多,他一直处在一个疯狂社交的状态中,表面上认识了很多人,其实知心的朋友没几个。他回忆当时的情景:下午就要进手术室了,他竟然不知道要找谁给自己送饭,只能打电话给前女友,叫她过来陪一下。一个月后,他出院了,生活发生了相当剧烈的变化,从一个社交狂人变成了一个完全不社交的人,拒绝了所有的饭局,埋头做研究,写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

躲过了裁员和生病,好的事情比许单单想象的来得快。由于金融危机,整个世界实体经济都陷入低迷,虚拟经济却起来了,互联网突然成为热点。他也在那个时候火了,他自己本来预计要坐3年的冷板凳,可是坐了一年半。市场有了互联网的投资需求,投资者找做互联网分析的人找不到,市面上就不超过三个人,他就名列其中之一。由于他先前打下的人脉基础,一旦有人问到做互联网投资的分析师,就会有朋友推荐,有个许单单还不错。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证券业和基金业最顶级的公司的人都来找我了,受宠若惊,三流证券公司中快要被裁掉的人,经济危机还没过呢,就有这么多机会。因为我当时是在卖方市场,经常组织基金公司的人去调研,我在广州到杭州的飞机上,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就坐在我旁边,飞机起飞前,我接到一个电话,是约我回广州时聊一下,挖我过去工作,挂了电话,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就问我,你是要换工作吗。我说是啊。他说你先跟我聊一下吧,看看能不能过来。

我本来是要去中金的,中金的工资比华夏高很多,我面临一个抉择,这就是职业的思考:做证券公司的分析师的话,一是要做50%研究,二是要做50%的营销服务,会带来较高的收入,我觉得未来的价值不在于多领几百万的工资,而是要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那50%的服务只是增加了我的收入,而不给我带来以后的核心竞争力,我拒绝了高工资,选择的低工资的华夏基金。

他的偶像师兄在这件事情上跟他产生了一些分歧,师兄担心,去券商你可以不断地发报告,把自己的声音扩大,让足够多的人听到,而在基金公司声音是出不来的。

感谢另一个好时运,微博的出现让许单单找到了发出声音的方式。他非常积极地在微博上写东西,进行与互联网相关的评论,语气犀利的同时也巧妙展现他与投资精英界的交往。通过这种方式,他的社交范围又有了突破性的扩大,他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度,每条微博都有很多人转发和回复,他打破了买方研究员沉默的习俗,在同行眼中,他成为一个完全另类的基金公司研究员,而在更多人眼中,他是分析师里的明星。

从华夏基金到美国对冲基金,许单单完全依靠了微博的影响力,美国基金就是在微博上发现了他,向他提出邀约。

因为微博,很多公司的CEO关注了他,不断有大佬与他陆续结识。于是,他又扮演起了组织行业的沙龙聚会的角色。有一次他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聚会,结果定下的咖啡馆临时要收场地费,许单单灵机一动,说我自己开一个好了。

他把这件事又做得轰轰烈烈,他把咖啡馆命名为3W,邀请了一大批企业界、投资界的重要人士作为股东加盟,包括沈南鹏、徐小平、薛蛮子、王啸、倪正东、许怡然等等,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光股东就有100多位。

他的合作者马德龙说,许单单在店里的时候很少跟人家主动搭讪,因为他知道他该认识什么样的人。有一天咖啡馆里坐着几个互联网前辈,有盛大游戏的总裁林海、百度首席科学家张威廉,许单单坐在他们中间,却把场面罩得很好,气场不输于几位前辈。他很明确这间咖啡馆第一阶段的目的:做一个互联网中高层的圈子;其后的可能性包括,3W自己的投资基金。

一个与许单单共事过的朋友曾经说过,许单单是他见过的唯一一个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而且所做的事情都围绕这个目标的人。许单单说,他的生活中经历了很多别人不可能经历的事,苦也吃过,也见识过相当的财富,因此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他更敢赌博。

作为咨询顾问,计算机知识还有多大用处?


Jason:
对于一个系统架构师来说,或者说对我来说,本科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还有多大的用处,我们现在所研究的课题,都是从管理的层次上去看,计算机的那些知识,几乎全都用不上了,听一个做咨询的朋友说,管理的知识更为重要,计算机方面的用处其实很小,以前觉得自己学过IT方面的知识,是我的优势,但现在不觉得了,反倒有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看一些企业的招聘信息,对实施顾问的要求是管理相关专业,对系统分析师的要求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很无奈,更迷惑。做系统分析,对行业的熟悉,对管理知识积累的要求应该更高些吧,而对于具体的编程之类的技术操作,要求应该不高吧,可这种对专业背景的要求,就很限制了,不知道是何用意?
希望员工能从底层的编程工作做起,一步一步的去了解系统架构,还是怎样?
而按您指示的道路,计算机知识占的比重又是多大呢?或者说,我在做实施,咨询中,对于本科计算机专业应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计算机方面的哪些知识,我需要继续的去补充,学习呢?J2EE架构,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基于UML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还是别的什么?
很迷惑,盼望您的不吝赐教.

午谷逢灯:
从过去的交流中我知道,你的职业目标是要从事应用系统的架构师,所以我认为从咨询顾问做起是你的捷径。
咨询过程中,对管理方面的知识的要求更多,这是实话。你现在在读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正在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你有本科的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是你从事IT咨询与其他人相比较的优势。标准的软件产品往往能满足用户80%左右的需求,还有20%左右的需求需要技术顾问的帮忙做客户化的开发。通常技术顾问比较少到客户现场工作,就是靠咨询顾问提出的要求在公司的开发中心来做软件开发,而咨询顾问提出的开发要求实际就是一个需求报告,你有学计算机的基础,如果再懂得当时的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也了解软件人员的思维习惯,你的需求报告就会写得比较到位,方便于技术顾问的沟通,甚至你可以向技术顾问提交初步设计方案,他只要编码就可以了。我有的同事就是学计算机出身的顾问,有些工作量不大的客户化工作,还有些没有业务背景难以描述清楚的需求,他就不劳公司技术顾问的大驾了,他在客户现场就一并完成了客户化的开发,这样的服务效果非常好。而这种能力对非计算机科班出身的顾问来讲,就免为其难了。由于你有计算机的基础,咨询的过程中也容易理解系统的内在实现流程,对系统理解可以更透彻。你有计算机的基础,当满足客户的某些需求的时候,你会想到技术实现的难易以及可能性。我在一个项目中就有这样的经历。客户要求使用条码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工件的跟踪,我向技术顾问提交这一需求后他估了300多个开发人天,我吓了一跳,我与他交流我的解决思路,他当时就告诉我按我的思路20人天可以搞定。如果我们没有计算机基础,这个项目可能会因此要搁浅了。
你的目标是做架构师。做架构师对计算机知识的跟踪要求与做程序设计师的要求是不同的。用教学大纲上的术语描述我想分别应该是了解和熟练掌握。作为架构师对可用的技术只要了解就可以了。神州飞船的总设计师无法掌握神州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但他要组织这样的项目,需要能听懂下面每一个分子系统的负责人与他沟通的时候是在讲什么。举一个形象的例子,电影导演。导演肯定不会演戏,虽然张艺谋和冯小刚也出演过角色,但不如影星演得更好一定是事实。但作为导演一定有能力给演员说戏,他对角色的理解和对剧情的发展的把握一定比演员更深入和到位,导演还得懂得灯光、摄影等的效果。导演也是有差异的,差异也是来自他们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和成长历程,张艺谋是做摄影出身的,即便他做了导演,他导出来的片子画面就是比别人的好看。做架构师差不多也是这样的道理。

对职业规划的思考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对职业规划的思考》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2012年,就已经来到了2013年。今天听到一个朋友发出一句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又要老一岁!

按照自己的习惯,又到了总结的时候。因为自己始终认为,一个成功的人之所以获得成功,很大程度是上由于他们善于倾听,善于总结自己,而且是一个从不抱怨、不埋怨的人。当然我不是成功的人,但是,我还是想以成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呵呵。

掐指一算,自己已经从事五年多的职业规划咨询工作,每天很忙碌,已经积累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两千多个完整咨询案例。按照统计学的原理来讲,自己将很难离开这个职业,一方面是发觉自己确实喜欢上了这个职业,不再想做别的行业。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是确实一个毫无止境的行业,广博的知识面会让自己越来越觉得自己浅薄,越发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力,让自己永远都有学习的动力。我想,正是因为自己对工作充满了敬畏,所以才会如此认真和坚持。

当我开始写职场文章的时候,我发现我和其他很多写职场文章的人一样,喜欢对职场新人说教或指指点点,但实际上,职场中的惶惑和困惑是贯穿每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一般来讲,常见的职场困惑大概有这么几个坎工作1年、工作3年、30岁前后、45岁前后。

工作1年的时候面对的是不确定自己的方向以及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工作3年的时候会觉得所处岗位的工作已经熟练,不再有挑战;30岁前后面临成家之后的生活压力,下面有更年轻力壮的新人,上面有依然能干活的40余岁领导及专业人士;45岁前后,开始面临更年轻人员的挑战,以及可能永远达不到自己期望的那个高度的现实。

职业规划在中国是一个不成熟且两极分化的行业。认同的人觉得很有必要,并且越早规划越好。不认同的人觉得就是职业规划就是一群骗子忽悠人的把戏。

最终,让自己有勇气写出来的原因在于,自己作为一个亲历者,比一般的专栏作家更有发言权,毕竟这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不存在虚构。同时,自己并不认为职业规划的核心在教别人如何成功,也就不存在谁忽悠谁。所以,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或者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与大家分享。同时,我也会努力照我自己所说的去做,并且期望成为一个成功的实践者。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仅此而已。

生涯咨询师在高考志愿现场咨询会的感悟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上周正值高考报志愿的关键期,各地各学校都举行了报考志愿现场咨询会,我正好跟着学校去参加了其中的一场。由于我是怀揣体验咨询师状态的目的过去的,所以当活动结束后,我把现场咨询会的每个场景进行了细细回想,就像看电影一样逐个画面在脑海里又过了一遍,突然发现有了很多神奇的感受和体验。其实我以前参加过三四年的高考现场咨询会了,但今年由于有了我所专注的目标——体验咨询师状态,所以才有了特殊的觉察。

当我站在在高考志愿咨询会的现场时,我觉得与咨询师特训营的8分钟咨询练习非常相似,因为一波又一波的考生、家长会不断地向你涌过来,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般是3-5分钟)完成一次咨询和提供一个方案。

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这些场景:

一、当我发现有考生、家长向学校展位走过来,或者正与我保持距离并在观望,此时我需要面带微笑,并递上招生简章,说道:“您好,有什么能帮到你,我们学校是xxx,分数线是xx段”。各位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没有觉察到,这不就是我们在咨询流程里的“建立关系”吗?在这个阶段,我需要迅速简洁的介绍学校情况、递上颜色鲜艳的宣传材料,拼命的招揽和吸引考生的兴趣。正如我们做咨询前需要为自己打造个人品牌,需要跟来询者建立咨询关系。

二、当考生、家长确认要与我交谈咨询之后,我往往马上会问“你考了多少分?文科还是理科?有想报考的专业吗?”等一系列简短的封闭式问题。各位有没有觉察到,这不就是我们咨询流程里的“收集信息”吗?当我们全面而专业地了解来询者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聚焦咨询目标,设计咨询思路和方案。

三、经过以上的对话后,我已经掌握了来询者的一些资源(分数、目标专业、兴趣等),然后这个时候大部分考生、家长就会提出他们的需求:“我这个分数能不能报考这个学校?”、“有多大把握啊?”、“这个专业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各位有没有觉察到,这正是咨询流程中“确立目标”的阶段。我需要和考生、家长一起澄清、确认他们现在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些时候我还需要进一步澄清价值观问题或者解决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比如有的家长会问“你们学校什么专业最有特色”,那么我就必须继续挖掘家长对于“特色”的理解是什么?是否与我所理解的“特色”一致。只有找到核心目标,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制定方案。

四、好了,当与考生家长确立好核心目标后,我接下来一般就是需要给他们分析“该分数录取的可能性”、“介绍专业情况”(这里是不是有点像给来询者介绍职业信息),然后听听考生和家长有什么诉求,兴趣是什么,接着我会给他们推荐一个专业考虑;又或者给他们提供报考技巧方法等等。各位有没有觉察到,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咨询流程中的提供“解决方案”。

五、再接下来我就需要给考生和家长一个行动计划了。比如分数高出录取线比较多,风险性很低的,那么我可能需要像“战士”一样,告诉他选择我们学校不会有问题、不会错的,督促他行动吧;面对分数只是中上,但又有一些风险的考生时,我可能需要像“导师”一样,给他信心和信任,鼓励他填报第一志愿冲一冲;同时也可能需要像“智者”一样告诉他二三志愿怎么填会更有保障,打消他的疑虑和担心。在这里体现了咨询师的四种状态:战士、导师、智者,而“孩童”则可能需要贯穿全程。

六、最后,我一般就会邀请考生和家长到学校实地查看,了解更多情况,希望他们可以好好考虑我们学校,感谢他们对我们学校的关心等等类似的总结、结束语。是不是有点像咨询流程中的“回顾庆贺”呢?

回顾上面敲打出来的这些文字,我才发觉原来是这么好玩,当我抱着“孩童”的心态,居然能在看似很简单的高考志愿咨询会上挖掘出这么多内容。以前的我完全没有觉察到原来是有这么一个流程,也并没有进行过梳理,而实际操作时却非常自然的按照这些步骤走了下来,这就验证了咨询确实就是常识啊!我本人并不是负责招生工作的,通过这次咨询会,我观察到招生办公室的老师由于长期的工作状态训练出来的几种技能:他们会非常关注来询者(学生和家长)的目标是什么,会聚焦目标;当来询者表示无法理解、或者不认同的时候,他们会用生活常识来举例说明,解决来询者的非理性信念;他们在战士、导师、智者、孩童四种状态中切换自如,近乎于本能反应。所以,当咨询常识化才是一个好的境界。

这个时候,我又有了全新的思考,如果我把以上这些流程整理好发给招生办公室的老师,那或许我们学校以后招生咨询工作就多了一个叫“标准化”的东西,可以用来对招生工作者进行培训。咨询可以是常识,同时我们又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将常识剥离出框架和理论来进一步学习提高,是不是很好玩呢?

在热爱的领域里拼命地玩,生命可以有很多可能!在我打完这句话的时候,我发现这或许已经可以成为我第一篇向新精英投稿的文章了!也就是大家在这里看到的这篇文章了。

与智慧为友,与平庸为敌,支持他人,改变世界!

IT顾问鲜为人知的特质


IT顾问其中一个特质的问题,就是需要有道德与正直,虽然这是很中肯,但也是过于广泛,毕竟每个行业都需要这特质,但拉回来看,当一个IT顾问本身到底整体而言有什么跟人不一样的特质呢?

虽然这应该分成两部分来看,一个是IT人的特质,一个是顾问的特质。

一个好的IT的个性特质有:

1. 好学:好学不代表学历高,也不代表是否是本科学历,但遇到问题会学习找出答案的特质,才是一个好的IT人的基本特质,因为既然是信息,代表信息要够多,既然是技术,代表这是新的东西,因此在任何阶段都需要有好学的特质。

2. 专注:一个好的IT人需要在问题解决前有好的专注力,毕竟这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这其中也包含能够坐得住,常听到新人问:为什么你能够坐在计算机前动都不动那么久,当问出这句话就代表他大概做不久了。

3. 不怕寂莫:当然面对计算机有时是需要一个人静下来时,其中也包含专注,但专注可能也包含专心与人沟通,而能够与计算机对谈的个性有时也是种习惯寂莫,甚至有时要有点自闭与孤僻才行,像我即使是写网络应用软件可以立即Deplay看人的反应,但在之前还是要好一阵子的只跟计算机说话才行。

4. 喜欢信息科技:这其中也包含要对其作品或这产业,工作有一定的喜好与投入,毕竟也是要对自己做的事有爱才能把事做好,甚至能跟生活在一起,像基本上我也是从起床到睡觉都可以面对屏幕的人。

5. 其它:事实上部份也是重叠了,例如不怕问题代表喜欢学习等等

当然即使在IT产业做得好,不代表可以成为顾问,而顾问也有顾问的特质:

1. 不怕没有归属感:当然有时往往代表是除了公司外,或许还有一个归属感以及能够有认同及被认同感的地方,不然就真的要能够到处跑需要有足够的精神力挑战没有归属感的感觉。

2. 耐压(比一般IT人员更能够接受挑战与学习或打击):当顾问之后,面临的问题更多了,压力也更大,即使像我以前当过顾问的人,经过三年工程师回到顾问,有一个半月无法熟睡,代表这压力真的比一般来得大很多。

3. 不能过于坚持己见:虽然顾问不是公众人物,不用管别人观点,基本上只要管老版的感受,但为了让事情能够有不错的运行,若是过于刺猬型的人,或过于择善固执或过于基本教义派的人会面临很多问题,毕竟每一个公司环境都不一样,能够在单一工作场合存活的人不代表可以在很多场合都能够存活。

4. 不能太爱钱:虽然说顾问的薪水比起很多上班族高很多,但需要的能力与挑战也很多,有时会觉得这样的付出回报比真的很少,有些这样的顾问做一阵子就会去开公司或接案赚更多的钱,要一直做这样下去的前提当然也是要能够随遇而安啊。

5. 其它:事实上还有很多个性,但都不绝对,例如要有远见等等。

但有时个性跟能力与要求到底要怎去区分呢?有时也是见人见智啊。

500强的职业规划思考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500强的职业规划思考》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不要因为路途艰辛就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写给在求职路上的你

我认为一份好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待遇好的和在外人眼中看似光鲜和优厚的工作,而是自己真正内心喜欢它而且又愿意全身心投入你的激情去完成工作。同时当然我们也得考虑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现在能使我们得到怎么样的积累而将来又可能为我们带来哪些机遇。

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不妨先认真花些时间好好的了解了解自己,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想过怎么样的生活,想要一种怎么样的工作状态等等。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如果弄懂这些问题后不仅仅对你的工作且对你的生活都是大有益处的吧。不过这些说的容易,但想要将其彻底想明白也未尝不是一件难事。毕竟人都是在不断体验中学习,又在不断学习中成长,在不断成长中改变。也许我们今时今日这样想了,但未来也可能突然发现不是这样的,这也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了解自我和明确自身追求的不重要性。正是因为你对此一时刻的了解而促使你对彼一时刻追求才能使得我们逐渐看清前方的道路以不至于迷失方向。

我在职业选择的时候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把自身的兴趣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结合起来那最好不过了,因为我们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我们所感兴趣的事业中去。当然也更容易在我们所感兴趣的事情上做出成绩。但是你感兴趣一件事情与你能做好一件事情完全是两码事,所以当你对某件事很感兴趣却又达不到能力所能及的时候,我建议你先保留你的兴趣爱好,同时做你所能做和擅长做的事情。毕竟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

2.自身能力

在职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自身能力之所及和怎样才能把自身的能力在相关的岗位上发挥到最大。把一件事情按照一般要求来完成只能体现出你可以做这件事的能力,而把一件事游刃有余且非常完美则说明你有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选择一份能把自身能力发挥到最大的工作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3.职业发展前景

职业发展前景可细化为岗位的晋升途径和渠道。比如说做HR一般最高做到HR总监,做财务的一般最高做到财务总监,这就是职业瓶颈。在职业选择的时候我们我们所选的岗位发展到某一阶段所会受到的限制。我想如果把这个因素事先考虑进去会减少我们在遇到职业瓶颈时的茫然和困惑吧。

4.行业发展前景

行业前景好的话对于职业发展的好处不言而喻。当整体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时候你的机会就会更加的多且你的未来似乎也会更加的清晰和明朗。

5.职业专业性方面的积累

职业专业性方面的积累可大体概括为你所从事的职业可以使你学会哪些专业技能?可以让你积累哪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而后这些知识在你二次择业或选择自主创业的时候又可以为你带来哪些优势,这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比如说当遇到经济危机公司裁员把你裁掉的时候,如若你有某方面很强的专业性的积累,我相信你再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会太难,因为这时的你已然具有很多资源和经验可供你的雇主开发和利用。

6.职业人脉和社会资源的积累

我们在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选择了一种生活状态。工作中所接触人群level的高低也就直接关系到我们职业人脉和社会资源的积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比如说从事金融业、咨询行业、房地产等行业所接触的人大部分会比从事快消品、传统制造业所接触的人层次会高些。不过具体情况又要分开来看,并不是说你工作中接触的大部分人群level比较高你的level层次自然就提上去,最终决定性因素还是看我们个人是否善于观察、发现和利用一些有用的资源。

7.职业寿命

职业选择应该也把职业寿命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比如说做技术的当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是改做管理还是做什么别的,做销售的不可能一辈子当基层业务员把,你得考虑当你有家庭有小孩后就适合当一线的业务员等等。把职业寿命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会减少当我们遇到职业瓶颈进行二次择业时的不利因素。

8.薪酬福利体系

薪酬福利体系具体可考虑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待遇(包括交通费补助,房补,话补,餐补,各项保险及公积金缴纳基数比例、年终奖发放额度及方法、每年可拿几薪+是否有员工购房无息贷款+是否有员工持股激励计划等等,当然以上的因素并未具体细化考虑每个人各个家庭的因素和社会关系)。

PS:简介下自己的情况。

硬件:

1.国内某三流本科(独立学院)的学生。

2.连续三年专业奖学金

3.一年多的学生社团干部经历(期间办过几个大活动)

4.三段暑期的社会实践经历(有一段是在国内最大的某英语培训机构)

5.英语六级、BEC中级。

软件:

1.长相一般、身高一般,但还算比较能侃。

2.做事情那比较有计划性和条理性,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

3.对于marketing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实习经历和专业知识上的积累都与此有些关系。

由于比较清楚的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所以在选择应聘企业的时候我选的方向性是大型的民企或者500强外企。(国企、银行、公务员、事业单位对于一个没有社会资源和关系又不甘于平庸的三本男来说基本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

我找工作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9月在某211学校听的KPMG的宣讲开始。期间网申和直接投简历的企业应该有二三十家吧。(具体的也没给去算哈)

比较有印象的有:

1.农夫山泉销售管培offer

2.淘宝非技术类招聘(二面挂了)

3.unilever销售直通车offer

4.顺丰快递(笔试过了,但和面淘宝时间冲突了就没去它家的面试)

5.象屿集团(这个在网申测评就挂了,因为这个企业是个大型国企,所以学历在这里算是个硬伤)

离职高潮之际引发的思考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当一个人的能力不足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可能会出现焦虑的情绪,而且大部分人有些时候,更多的会选择去掩盖自己的缺点。

最近公司里连续走了好几位同事,今天也有一位同事是最后一天上班,当然创业公司里人员流动也是正常。

就在今天下午开会的时候,我们跟领导聊起了这个事,有同事反应要走的同事的代码质量明显下降,提了好多他的bug。

我们都知道,一个要走的人花在当前工作上的心思会随着他离开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少,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要走的话,把自己的工作交接完成,顺顺利利的离开,给自己一个完美的结束不是更好么?

今天说起来这件事情,领导跟我们感叹道:

我现在是发现,一个员工的态度比他的能力更重要啊!能力不行,我们可以教他,但态度不端正,确实会影响一个团队,甚至整个公司!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前一阵听过的一个课程,当时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

作为公司的领导,如果要裁去公司的1/4的人员,你会先裁掉那些人?

那如果再裁掉1/4的人,你又会裁掉哪些人?

那继续裁掉1/4的人,你还会裁掉哪些人?

最后剩下的1/4的人,大家想想这些人都有哪些特点?

其实结合我们公司之前一阵的情况,我当时的决定是这样的:

第一次我会先裁掉那些态度有问题的人,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有问题,不到有可能会影响公司的项目,也会影响公司其他同事的情绪,所以一个态度不端正的人最先被我排除在外!

第二次我选择裁掉那些能力不行的人,这类人拿着高高的薪水却干不出业绩来,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应该是追求价值和利益最大化,那从管理者的角度上看这样的员工肯定是不符合公司职位的要求的!

第三次我选择裁掉的人是有能力但是持续性不好的人,怎么解释呢?这样的员工曾经给公司创造过价值,但是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他们自己赶不上知识的迭代更新了,但是他们的功劳作为管理者还是要肯定的!

那最后剩下的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1. 能力没有问题,还可以给公司创造价值

2. 态度端正乐观积极

说起能力,领导又谈起了前几位离职的同事,说有一次安排任务,问多久可以完成?他说:两周吧!一周过后领导去跟踪项目进展情况,他又说有难度,两周搞不定!那好,我们领导也是无奈了,把解决思路和方法都指导课他一遍,这下总能按时完成了吧!到了第二周一问,还是没有完成!领导好失望啊!而且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最后只能离开了。

其实我觉得当我们在工作中,如果出现能力不足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创业公司迭代速度比较快,快速的学习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指标!

而且当一个人的能力不足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可能会出现焦虑的情绪,而且大部分人有些时候,更多的会选择去掩盖自己的缺点。如果仔细回想一下,之前那位同事在开会上的发言状态,我能感觉的到说话的不自信和内心的焦虑。

对于这样的同事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1. 悦纳吧,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承认自己是有不足的地方,人无完人。

2. 把掩盖缺点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能力上面,我们要把时间投入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面,而掩盖缺点只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3. 建立自己的的知识库,每当完成一个项目要对自己这个项目有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和收获,并分类归档,以便自己日后查看。

我觉得离职的原因不外乎有三种可能:

1. 对目前的工作没有兴趣了

2. 当前的工作体现不出个人的价值了

3. 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了

那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又怎么应对这仨种情况呢?

1. 当一个员工对目前的工作没有兴趣了,首先我们要知道他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既然对目前的工作没有兴趣了,那是否考虑给他安排一些进阶的任务,就像是玩游戏打怪,我都20级了还老让我打15级的怪,是不是没有挑战了啊,那适当的提升一下怪物的级别,是不是就会提高员工的兴趣啦

2. 当员工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的到体现的时候,那他们对应的会有失落的情绪,作为领导者我们首先要认可员工创造的价值,适当的给予一定性奖励(对于需要钱的同事那就来实实在在的金钱奖励;对于不在乎金钱却需要认可的同事,可以及时的给予语言上的表扬,邮件通告等形式让同事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3. 当员工的能力不足的时候,领导者应该及时的给予指导性的建议,项目不忙的时候,安排响应的培训学习,来提升员工的整体能力!

哇!遇到这样的好领导,赶紧跟着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领导们都做的这么好了,那员工们面对离职的这些问题时又该如何处理呢?

企业版权课>>>>

以上《年薪百万的麦肯锡咨询顾问的思考方式》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求职的方式与技巧”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