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繁重的工作可能让你剪不断理还乱,效率也久久不见提高。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小编来告诉你。感谢阅读《不为考研、就业与转行而迷茫的诀窍》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百态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最近在大街网上认识两个未毕业的大学生,一男一女,都是大三,和当时的自己一样,想通过各种途径去把握未来。男孩,学物流的,可能是在大街网上看到我的简历吧,然后通过QQ加了我,向我咨询考研和就业的问题;女孩,学会计的,在网上向我发问,主要就是说自己不太喜欢枯燥乏味的工作,但又不确定能够做什么,于是什么证都在考,大概的方向就是行政和助理这样子的工作。

考研和就业,可能是很多毕业前夕的大学生都在纠结的问题吧。正如那位学弟问我的:我之前有没有想过考研呢?其实,进入大学前自己对专业、研究生一点概念都没有,高中那种封闭式的教育,几乎让自己与外界隔绝,根本就不懂得利用网络去查阅相关信息,身边也没有可以对自己未来做出指导的“前辈”,自己很幸运的进入了一个有关于管理的专业,而这恰恰是当初自己爱好和所想的。考研,在大一结束前,脑海中终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但那时自己也没想过考或不考。直到毕业前,自己最终也没走上考研之路,为什么?原因如下:没想到深造什么专业;了解自己的性格,在大家都为踏入社会前对工作浮躁的挑三拣四时,我应该是没办法将自己与世隔绝的;毕业前不考研,以后也还是有机会再考的。基于以上原因,我放弃了大学期间的考研机会,至今不悔。

不论是考研、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我能给别人的建议就只是:仔细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会明白这件事该不该做、值不值得做、应该怎么去做,那么在做的过程中就会更坚定决心,减少半途而废的几率,从而坚持到底。考研,有两种人,一种是真的想继续深造,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还有一种,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后一种人,在心态上注定失败的,即便考上,在读研究生这几年,你将亲眼见识昔日大学挚友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社会地位的转变等,相形之下,你不会觉得更有压力?而前一种人,考研是仔细思虑过的行动,他是本着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去规划、设想过的,在这个过程中,无疑他的行动力更强,决心亦不会因为周围同学的就业而动摇,即便最后考研失败,企业也很愿意接纳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所以,有疑问,别人能给的也只是建议,关键在于自己本身是抱着怎样的初衷去做这件事,做决定之前,弄清楚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搞懂做这件事的原因,百利而无一害。

就业,毕业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这几乎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前心中的疑虑,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最终就表现为社会评价的“眼高手低”。其实在就业这件事情上,学校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本就存在矛盾点。学校教导的是让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持这种观点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比较功利性的,希望提升学校的就业率,以利于学校的社会重视度和下次招生;二是由于大学生的本质特征所引发的,许多人毕业前都未深层次接触社会工作,对自己专业的认识也只是书面层次,不知道自己应该干嘛,可是通过先就业,自己在实践中就会慢慢发现自己的喜好,到时择业,当然更为通透。可是企业培养员工需要时间和物资成本,招收员工前会考虑一定的稳定性和忠诚度,本来就一张白纸的大学生对企业而言,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培养,而且由于大学生普遍的“跳板”心理,使得企业在启用新人时都会有一定的顾虑。那么,作为毕业生,在这种社会和学校的矛盾点中,应该怎样取舍、自立呢?

那位向我发问题的女生,不喜欢枯燥的工作,想去从事行政、助理等方面的岗位,我不知道她事先是否有过类似的社会实践经验,或者说去搜集过相关岗位的一些工作内容和职责。但是只凭借一大堆考来的证,是否真的就对就业有帮助呢?我曾经在毕业前夕,就这个问题去咨询过来学校宣讲、招聘的HR,他们的回答是:拥有某证书,并不代表你一定掌握了某技能,只是证明你的态度问题。言外之意,考证也只是代表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弥补不了你实际操作经验的缺乏。

到底应该怎样在就业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呢?

个人觉得,毕业前夕就弄清楚自己兴趣所在,先择业,把这种就业过渡期尽早在大学期间就完成,少走弯路。要完成这一点,就需要社会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知识基础,也就是要大学生专业、实践两手抓。说到这里,似乎又回到大学应该学什么的老话题了。有很多同学都在感慨,大学期间自己没学到什么东西,即便是与专业相关的,好像也只是皮毛。大学究竟学什么?难道只是花那么多钱和时间让你去象牙塔里做一个进入社会前的缓冲?大学不一定非要教你什么,而是作为学生的你希望通过大学这个平台学到些什么,想达到怎样的一个高度。学校里那么多的社团,图书管理的图书,寒暑假的社会实践,这都是吸取营养、助我们快速成长的资源。我自己都在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利用,把握住时间,否则,今日或许是另一番风景。 也许,经过这种种之后,你在毕业前夕明白了自己想去做的行业,可是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全职工作后,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并不如原来以为的那么喜欢,想转行,我想,你也走到了那些懵懵懂懂、浑噩度日的应届生之前。

转行,职场人难免会遇到。如果这个念头再早一点,可能在大学期间就已经换专业或辅修第二专业了。但是,如果不幸地,在工作几年后,接触到某行业,并产生强大兴趣,而更不幸地,这个行业要求很高的专业技术,并非那种一学就会的,怎么办?

最近,公司里来了两个实习生,都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其中有一个女孩子,电子商务专业,毕业以后做过团购、行政,开过淘宝,就在自己家里房子装修时,发现了室内设计这个行业,并产生极大兴趣,于是怀抱着莫大的勇气,带着不要薪资的决心,来到我们公司做实习生,希望从零基础学起,最终走上室内设计师岗位。我羡慕女孩儿的勇气,但是也仅仅止于此而已。

女孩儿进公司就被安排下图片,与设计毫无关系的工作,当然不能满足女孩的“兴趣”了,于是每日抱怨,找领导沟通不但没改变现状,还换来别人的脸色。原因很简单,女孩是凭借头脑发热的“兴趣”而来,对这个行业没有基本的认知,工作中会用到什么基础软件也完全没事先做功课,这就是造成她转行的最大败笔。

转行不是只有兴趣就可以进入某行业的,而是在产生过这种出兴趣之后,认真的做资料搜集,自学、甚至报班培训,建立对这个行业的认知,然后着手找单位做实习。要知道,即便你是以实习生的名义进公司,但是职场中没有一个人是有义务像学校老师那般把你从零开始教导的。那女孩子犯的错误就是省去了行业认知和了解,操之过急的进入行业中,结果对行业内的人而言,根本就是一个门外汉,又怎么会交给你相关事务呢?当然,根据具体的行业,转行过程也有难易区分和操作差别的,只是偏偏女孩转的这一行与她原来所学、所从事的毫无关系,而且技术性也很强。zC530.coM

每个人不是离开学校后就跟学习无关了,只是从学校到职场是一个纪念性的过程,而长久的职业生涯将会是另一所学校,懂得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的人,才会快速成长,最终走向自己期许的未来。我也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分享我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一边记录,一边总结,也只为了学习和成长。

zc530.com扩展阅读

考研还是就业,该怎么选择?


网友提问:考研还是就业,该怎么选择?

专家:建议你在做决定前,仔细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会明白这件事该不该做、值不值得做、应该怎么去做,那么在做的过程中就会更坚定决心,减少半途而废的几率,从而坚持到底。

考研,有两种人,一种是真的想继续深造,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还有一种,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后者,在心态上注定是失败的,即便考上,在读研究生的这几年,你将亲眼见识昔日大学挚友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社会地位的转变等,相形之下,你不会觉得更有压力?而前者,考研是仔细思虑过的行动,他是本着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去规划、设想过的,在这个过程中,无疑他的行动力更强,决心亦不会因为周围同学的就业而动摇,即便最后考研失败,企业也很愿意接纳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所以,有疑问,别人能给的也只是建议,关键在于自己本身是抱着怎样的初衷去做这件事,做决定之前,弄清楚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搞懂做这件事的原因,百利而无一害。

职场必备:强大的与各型人交际诀窍


职场中如何处理好与各类型同事的关系是门重要的学问,下面是哈佛大学公关学教授史密斯·泰格总结的在职场中与各种人相处的窍门,请仔细阅读。

刚刚参加工作或者新到一个单位,应该如何与周围的同事相处,这对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极为重要。学会与人相处,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每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仅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是不够的,你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事实上,由于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以及观念的差异,我们所遇到的人也就形形色色、各种各样。倘若你明白对方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对症下药,见机行事,交流起来就容易多了。哈佛大学公关学教授史密斯泰格总结了在职场与各种人相处的种种类型:

1.无私好人型

这种人因为他们的确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所以也就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他们不会坏你的事儿,所以你可能也会忽视或者拿他们不当回事。如果那样的话你就错了,其实他们才是你可以真心相处的朋友。办公室里无友谊的论断,只有在这些人身上才会失去它的意义。

2.固执己见型

这类人一般观念陈腐,思想老化,但又坚决抵制外来建议和意见,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对待这种人,仅靠你三寸不烂之舌是难以说服他的。你不妨单刀直入,把他工作和生活中某些错误的做法一一扩大列举出来,再结合眼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醒他将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这样一来,他即使当面抗拒你,内心也开始动摇,怀疑起自己决定的正确性。这时,你趁机摆出自己的观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他接受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3.傲慢无礼型

这种人一般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大,常摆出一副盛气凌人、惟我独尊的架势,缺乏自知之明。和这种人打交道或共事,你千万不要低三下四,也不要以傲抗傲,你只需长话短说,把需要交待的事情简明交待完就行。如果求他办事,那就另当别论了。

4.毫无表情型

这种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他也不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按心理学中所说,叫无表情。无表情并不代表他没有喜怒哀乐。只是这种人压抑住了激情,不表露出来罢了。所以,对于这种人,你无需生气,只需把你想说的继续往下说,说到关键时刻,他自然会用言语代表表情。

5.沉默寡言型

这种人一般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与言辞。但并不代表他没话说。和他共处,你需要把谈话节奏放慢,多开掘话题。一旦谈到他擅长或感兴趣的事,他马上会解冻,滔滔不绝地向你倾诉起来。

6.自私自利型

这种人一般缺少关爱,心里比较孤独。他永远把自己和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你要他做些于己不利的事,那你便难于和他沟通了。和这种人相处,你必须从心灵上关注他,让他感受情感的温暖和可贵。

7.生活散漫型

这种人缺乏理想和积极上进的心,在生活中比较懒惰,工作上缺乏激情。和这种人相处,你只有用激将法把他的斗志给挖掘出来。

8.深藏不露型

这种人自我防卫心理特强。生怕你窥视出他内心的秘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自卑的表现。你想了解他的为人和心理,不妨和他坐在一起多喝几次酒,让他酒后吐真言。

9.行动迟缓型

这种人一般思维缓慢,反应迟钝。和他做朋友可以,和他共事,就不是理想的搭档了。

10.草率决断型

这种人乍看起来反应敏捷,常常在交涉进行到高潮时,忽然做出决断,缺乏深谋远虑,容易做出错误判断。和他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给他泼泼冷水,让他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莫感情用事草率做决定。

11.过分糊涂型

这种人有点精神分裂倾向,做事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低下,理解能力不够。这种人和行动迟缓者一样,不是理想的共事伙伴。但交朋友,这种人很有人缘。看起来随便、大度。

12.家庭妇女型

这类人不仅指女性,有一部分男性也很妇女。这种人,上班一进办公室就把家里昨天晚上直到今天早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跟办公室里的人讲。如果实在没什么说的,就跟你重复昨晚的电视剧。单位的事情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张家长李家短的,手里做着工作,嘴上也不闲着。遇见分个福利什么的,他们会尽挑好的往自己那里拢。这种人让你心烦,在你心情不好时,听见他们在你耳边嗡嗡,可能会让你恨不能骂两句才解恨。不过你千万不要发火,这样的人,你少接他们的话就是了,他说什么你全当没有听见。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候不太会说你的坏话,还可能说你的好话的,因为他们比较有同情心。

13.搬弄是非型

这种人与前一种类型的人相比有质的不同。他们可能嘴也不愿闲着。但却是到处打听周围人的隐私,并乐于制造、传播一些谣言,企图从中获得些什么。而且,在他们的心中,任何人都不在话下(上司除外),而他们自身却没有什么所长。这种人让你讨厌,但他们并不可怕。所以,你也不必如临大敌,与他们计较。只要他们说的构不成诽谤,又能伤着你什么呢。

14.欺负新人型

这种人的思想,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多少有一些。他们对待新到的人,不管性别、年龄怎样,都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拿你不当回事,指使你做这做那,尽是些下活。这种人并非真正的坏人,至多算个素质低下的小市民,只要他们做得不过分,我劝你还是忍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自然会接受你的。不过你如果不愿忍,或者说没有那么长时间的耐性,你也不妨抓好时机,奋起反击他们一两次。而这种人一般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儿,只要你反击,十有八九他们会不敢再怎么样你了,他们的矛头很快会指向下一个新来的人。

15.性格古怪型

这种人多半是天生的,有很大的遗传因素在里边,但他们不势利,也不愿与人同流合污。你可能会莫名其妙地与他们遭遇冲突,但不要记恨他们。他们一般是事情过去了也就算了,会仍然像从前一样对你,所以,你不要企图去改变人家什么,当然,人家也不想改变你什么。对这种人,注意不要做过深的交往,也不能对他们有过激的行为和语言。

16.清狂高傲型

这种人谁也看不起,包括自己的顶头上司。他们处处要显得与众不同,比别人优越,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刚刚在报上读到的知识或者奇闻,就会当自己的知识当众卖弄。其实这种人的内心是有着深深的自卑的,他们多半是目光短浅的人,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对这种人,你根本用不着与之计较,他喜欢吹嘘自己,那就由他去吧。就是他贬低了你,你也不要去与他们较量,何必与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人分个谁行谁不行呢。

17.阴毒恶人型

这种人才是你最应该引起注意的人呢。这种人不多,但几乎每个集体里都会有。而且这种人,不与他一起工作过一定长的时间,是不可能发现他们的阴毒的。他们绝大多数是以其反面出现的。在你刚与之接触时,他们非常热情主动,并会积极地为你解决一些小困难,而且为你想得很周到,也表现出来真是为了帮助你的样子,客观上也能达到使你好的效果。但是,这里有个前提,你不能侵犯他们的利益。你侵犯了一点,他们可以忍让,甚至他们也会自己牺牲些小小的利益,比如一定量的金钱,一定量的时间,但是,关键时,你是绝对不能占他们的便宜的,也绝对不能走在他们的前边的,比如晋级、加薪等。否则的话,他们会立即拉下脸来,与你拼个你死我活。

这种人很难对付,因为他们一般早已以他们的假相取得了上司的信任,你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是万万不能与之争斗的。如果你发现了这种人,最好是少招惹他们,但敬而远之也不行,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小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最好的办法是与他们办事时,多装糊涂,让他们看不起你,觉着你对他们没有什么威胁。如果你真想与他们争斗一番的话,你必须越级向更高层领导反映他们的恶行(因直接领导已被他们抓在了手里,上司更相信他们而不相信你,欠水平的上司还可能把你的话传到他们的耳朵里),同时还要有一旦不成,立即离开他们的准备。不过这样你的损失可能就要大些了,但是这总比你与他们在一起耗着强,因为你是绝对耗不过他们的。

毕业生如何应对考研和就业的压力?


最近,对于疫情、研究生复试、找工作、毕业论文、未来发展等,大家都普遍有一种焦虑的情绪。很多人问,有没有让焦虑消除的方法。小编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如何解决消除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

网友:您好,我是一名2020届考研学生,我的成绩可以参加复试,可我却非常焦虑。一方面复试时间、形式没有定数;另一方面目前的工作也无法全心投入。我感觉压力很大,总是担心复试、工作、毕业和未来...我真得焦虑太久了,请问老师我该怎么办?

心理学家这样说↓↓

焦虑情绪的意义:人的情绪虽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但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都是有意义的。消极情绪中的焦虑是我们经常会见到的,引起焦虑情绪的重要因素是情境中的不确定性。

专家表示自己所理解的焦虑情绪的意义——即是让我们对不确定的事情产生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对于提问的同学来说,对复试产生焦虑或许是因为有成功的可能性。另外,焦虑也在提醒我们要尽快地采取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焦虑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小伙伴,我们要学会与它沟通,和它好好相处。

学会与焦虑共存

在焦虑源消除之前,要消除焦虑是不太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与焦虑共存,要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做减法,就是我们想马上让焦虑情绪消失。然而,我们能做到吗?例如,此时此刻让大家不要想一只白色的绵羊,千万不要想一只白色的绵羊,那么大家可能就会发现有一只绵羊挥之不去。

焦虑的情绪亦是如此,我们很难直接操控使之消失。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加法,允许它存在,再看看能为它做些什么。

1、察觉它。当焦虑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察觉自己的情绪,察觉此时自己身体的感受和大脑中的想法,并叮嘱自己,我现在有点焦虑。这时候我们启动的是观察性自我,去体察自己,而不是沉溺于情绪中。当我们在观察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我们的情绪的强度会降低很多。就如同我们看恐怖片时,如果正恐怖的时候屏幕上出现弹幕,恐怖的情绪就会降低很多。

2、了解它。当我们察觉到情绪的时候,不只是停留在情绪表层,而是需要了解它深层次的需要,甚至可以去理解情绪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比如对于研究生复试的焦虑背后,是我们对自身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读研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达成更好的职业发展。

3、服务它。当我们理解情绪的需要和情绪背后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们就能够采取行动来为之服务。当你对研究生复试焦虑的时候,不妨看看能做些什么。比如找个曾经考上的同学了解一下当时的复试形式和内容。如果找不到,也可以根据可能的研究生复试的形式和考核内容来准备。通常来说注重两个方面的准备:动力和能力。动力就是你读研究生的动机、读这个专业的动机、选择这个导师的动机,要能讲清楚并能够打动人;能力就是能证明你读研究生的潜力,例如外语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等。准备好内容以后可以模拟面试一下,根据可能的问题自己先答一遍, 录下来自己再听听,看是否需要改进,当然, 如果有其他人能协助扮演面试官更好。

增加白色部分,而不只是想着减少黑色部分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中,有一种思想非常值得大家借鉴。焦点解决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把太极中“变”的思想植入咨询中,将太极阴阳鱼中“白”的部分设定为“问题不发生时的情况”,把“黑的部分”设定为“问题发生时的情况”。传统思维通常是从“黑的部分”着手,思考如何减少黑的部分,进而修改问题的结构;而焦点解决则是从“白的部分”入手,力图扩大白的部分。焦点解决认为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一些,黑的部分自然就减少一些, 因此,整个系统随之也发生改变。焦点解决中常见的奇迹问句、例外询问就是基于这个思想。

当我们最近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我们可以想想不焦虑的时候在做什么,这个就是例外思维。或许是在看书,或许是在锻炼身体,也或许是陪家人聊天。当你扩展这些让你不焦虑的行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焦虑会少很多。推荐比如练毛笔字(这是很值得推荐的解压活动)、瑜伽、太极等活动,都是比较好的降低焦虑感的方法。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消除焦虑,但我们可以学会带着焦虑去生活。当我们的生活朝着自己内在指引的方向在前进,焦虑对我们的影响就会渐渐变小。

30岁仍迷茫,想跳槽转行还来得及吗?


转眼第一批90后也要奔三了,放眼周围有大把30岁或是30岁以上的人对于前途仍然一片迷茫。不久前有位网友向锦囊君发来求助,询问关于30岁想转行的问题。

网友求助:

我30岁了,广告行业工作5年,还没结婚,没房,月光族,有时还要家里补贴才能在这个城市维系生存,看着父母都老了,心酸得不是滋味,该怎么改变现状?要转行的话,该去哪一行呢?自己只会平面设计,前途一片迷茫。

专家解答:

虽然问的是关于30岁转行的问题,但实际上看,并不仅仅是转行的问题,而是个人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的问题,对自己前途一片迷茫的人来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盲目转行的话,最有可能的结局是越转越糟糕。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不迷茫,知道自己要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不得不强调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个人要想摆脱迷茫状态,一定要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

没有规划的人生与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迷茫的存在,代表着人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计划,所以自我规划是打破迷茫的必要手段。自我规划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断向自我发问与自我反省的过程,每个问题都想到了答案,那么自己的规划也就完成了。

规划的第一步:全面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兴趣什么,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从而推演出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步:明确未来的职业目标

在想清楚自己未来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时,才能进一步确定做什么职业才能达成。有的人渴望能够分担和减轻他人的苦难,可以选择一些被需要感强的职业,如心理医生、护士。有的人渴望追求客观世界的真理,可以选择从事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

通常我们会强调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先确定人生目标(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再确定职业目标,因为兴趣是一种重要的内在激励源。如果一个人选择某种工作是因为他喜欢这份工作的内容,喜欢这种工作方式,就不会因为外部的一些变化而轻易改变,也会降低频繁跳槽的可能性。

TIPS:如何判断是否喜欢

经常会有人觉得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尝试:观察自己在做某件事情时的内心感受,如果能体会到一些积极的感受,比如开心、充实、激情、沉醉,那么毫无疑问,你是喜欢这件事情的。

第三步:剖析当下面临的问题,确定自己能做什么?

职业目标确定后,就要进入计划制定阶段。在做决定时,应充分考虑自己面对的问题,看到自己的选择范围,不被一时一事所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时应考虑的问题是:①我的计划是什么?②实施计划时会面临什么问题?③当下可以做些什么?

第四步:以时间为节点,把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

比如短期(1年)目标是什么,中期(3年)目标是什么,长远(5年以上)目标是什么。做好这个“切割”工作的前提是个人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每个阶段小目标的达成中,要把小目标与具体的职位(工作)绑定,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转行,要不要跳槽了。

TIPS:目标可以有修正,但一段时间内不能反复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职业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循序修正的过程,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及行业、职业的变化而做出一些修正,但修正的前提是自己清楚需要做哪些变化,而不是无目的或是只为当下利益而做的修改。如果自己定立的目标需要频繁改动,就需要回到源头检查自己目标设立是否有问题。

转行晚是痛苦的,但不转行却连痛苦的机会也没有

说完迷茫的问题再来说说关于年龄与转行的关系。记得2018年有媒体报道:“河北省唐山市取消了所有路和桥的收费站,而相关收费员就面临着下岗重新再就业的问题。有一位下岗收费员哭诉说:‘我今年36了,这么大年龄,让我去端盘子我也端不了啊,这么多年我就会收费!’”。的确,36岁再转行很难!所以转行要趁早!

众所周知,转行是有成本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转行的成本一定会增加。所以已经确认自己需要通过转行来改变自己的现状时,趁早转是上上策。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职场人都会有如此好运或是如此决断,很多人都是到了30岁后才幡然醒悟,难道这个时候因为年龄的关系,成本太大的关系就不转了吗?继续在一个完全没有前途的行业中死磕?显然这个时候主动转行及时止损非常有必要。不要像前面提到的道路收费员一样,到了下岗之时才发觉自己什么也干不了。

而立之年转行,该如何赢多输少

说了那么多关于转行的负能量信息,这里给已经是而立之年面临要转行的职场人打打气。举几个例子,任正非是43岁时创立华为公司;董明珠36岁从国企辞职,去深圳打工,现在是格力董事长;尹明善54岁创立重庆力帆,他原来的职业是老师……可能现在转行会负重前行,肩上的压力也更大,但是阵痛之后还是有迎来新生的机会。

所以30岁之后不是不能转行,而是该如何转行赢多输少的问题。这里专家给到一些建议:

1.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转行。转行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改变。

2.30岁之后的成本很高,所以需谨慎做好每一步的选择。

3.可能过去的经历不能带来行业专业的提升,但是对于做人,对于做事的成熟度,以及职业态度与素养应当是“高龄”转行者最大的优势之一。

4.从确定转行目标的那一刻开始,向你潜在的老板和上司展示你已经具备的、与新岗位相关的技能。

5.循序渐近的转行,能降低转行成本。(完)

职场上的迷茫


在职场上,常常会陷入迷茫,如何能在走出迷茫呢?

1.如果有机会,尽量多做一下尝试

转换跑道是人生的大事。如果不去小小参与一段,你怎么知道那是你真的要的呢?

所以你可以选几个你感兴趣的领域,让自己去那边试试看。比如笔者正在着手的大学生实习、大学生实习招聘、大学生就业培训,感受还是颇深的。无论是义工、工读、是兼职的机会、甚至是合作运行一个案子,只要能让你有机会去体验一下那个领域,就该试试看。如果你觉得没相关技能是大学生实习生别人不要,也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免费帮别人做某些事情,也是有机会能一窥究竟的。了解下他们平常做什么,真的去体会一下那个领域跟你想的是否一样。

如果你没有感受到成就感与投入感,你根本不用浪费时间做更大的投资。拿短时间来体验以避免未来长时间的浪费,其实是不吃亏的。

2.除非你很确定那是你喜欢的

大部分人选专业可能是因为分数、甚至是小时候对那个领域的莫名憧憬。可当我们真的进入那环境,很可能会因为产业文化、或是想象跟现实的落差而幻灭或是水土不服。

所以尽快出来工作一下,大学生实习招聘也是比较好找到工作的。确定那是自己要的,如果真需要更高的学历,那再继续加码投资吧!

3.实在不喜欢这份工作,不要硬撑

如果你在一份工作中实在很痛苦,很久都不能调节过来,无论是因为环境中的人讨厌、文化不习惯、或是工作本身就是不合你意,请认真帮自己思考一下转换跑道的事情。

大部分人会试着说服自己,因为需要这份薪水而硬撑。但除非这薪水真的高到不可思议,不然硬撑其实你也撑不了多久。终究有一天会因为情绪上来而愤而辞职。离职时间越往后,找到另一个能让自己快乐工作的机率也越降低,你让自己彻底卡死的机率也会提高。

4.如果还行但没有大乐趣,请多坚持一会

与第三点不同,如果这份工作没有很讨厌,也没有很开心,那你可以试久一点。因为成就感是需要时间来催生的。所以如果某份工作自己没有很讨厌,那让自己累积实力,提升熟练度。

想要成为大师,就得耐住性子提升经验值。若只随便试个一两个月,觉得不好不坏就溜走,那就永远不会成为大师了。

5.人生的路自己走

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而不是选一条路然后就跟着别人的意见走到底。别人的建议只能是一个辅助,路还是要自己开拓,通过内探查自省,找出自己的优势与成就感,试着走出一条跟别人不完全相同的路。这虽然看似辛苦,但长期而言,搞不好才是真正轻松的路。

所以请从今天起,好好探查一下到底自己的人生想要什么。大学生实习生们也可以,寻找方向永远不迟。如果还不清楚,就挑几个你有兴趣的事情,找出成本最小的体验方式。多做几次、持续下去,最终你一定会找出答案的!

这些留学生求职就业诀窍不看一下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学习不同的知识,建立全球视野,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随着我国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但却在求职就业时屡屡碰壁。这里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留学生求职就业诀窍,来帮助大家在国内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利用好校园招聘,把握时间差

校园招聘不仅对于国内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个绝好的就业机会,对于留学生们来说更是如此,它不仅汇集了每一年度最好的就业资源,待遇与发展前景也往往比社招要好。对于留学生来说,由于其毕业时间和领取学位证的时间与国内高校不同,通常还可以参加毕业后一年度的招聘。但由于校园招聘流程繁琐且冗长,通常耗时一至两个月,因此在毕业前一定要处理好学校的各项事宜以及各个招聘之间的时间差,避免不必要的长途奔波,否则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

专业衔接冲突?要注重展示相关能力

相比国内毕业生而言,留学生们在国内找工作时常常遇到所读专业衔接冲突的问题。这是由于国内与国外高校对于专业的设置有一定差距,如社会研究等很难具体归类到某个一级学科下。遇到这种情况,第一,要在尽可能地考取国内外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二,若有finalproject或者毕业论文,要选择一个与你未来就业方向有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并在简历上强调出来。第三,由于可以参加第二年的校园招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到未来可能工作或已经预录取的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善用国际化视野

随着出国深造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学生的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但拥有国际化视野是留学生们最鲜明的优势了。留学生们由于感受过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模式,更愿意接受和拥抱多元文化与新生事物,许多涉外工作大多会更加青睐留学生。因此留学生们在求职时,不仅仅需要展示自己的外语能力,更需要展现出自己的这一特质:具有更强的包容性,更敢于重塑自己。

对于留学生们来说,求职的障碍不仅仅在于对于国内读的就业市场和环境的不熟悉,更多的在于不知道怎么在求职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得到求职单位的认可。这就需要大家掌握一些留学生求职就业诀窍,首先利用好校园招聘,由于留学生可以参加两次,一定要把握时间差。即使遇到专业衔接冲突也不要担心,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相关能力。祝各位顺利!

法学专业学姐的心路历程——关于背景、求职与迷茫


我在大二的时候接触到应届生,一直有在自己找到工作后发一篇分享日志的想法,毕业一年来心境和体会也有所变化,所以写来应该更加客观。首先声明,我其实是个话唠,想尽量如实详尽地记录找工作的心路历程和体会,肯定不会废话,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给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先从简历、背景讲起//

挑重要的讲,相信这些重点也是招聘单位HR会关心的方面和毕业生需要着重、考虑和强调的:

先介绍一下:本人浙江人,大学在长江三角洲的211、985读的,大学期间有去北京学习过半年;

专业是法学,但是法学在我的大学并不是重点学科,大家也知道现在综合性大学流行,大学都有设一些基本专业。其实,你的本专业是不是你就读大学重点、出名专业,在某些求职中是有用的。

举个例子,华政是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专业性法学专业学校。在上海的各大公检法、事业性单位或者公司,需要的法律人才基本上从这所学校输出,倒不是说这学校的法学专业多牛,但是毕竟校友基数大,口碑广。资源很可能比复旦法学院好很多,这资源说开去有名导师力荐、校友推荐、合作企业、对口政府部门等等。这样间接对找工作很有帮助,有时候一个小的连接点可能就是一次爆发的机遇;

通过司法考试。这里法硕什么的一定不用担心,本科没考或者没过的,研究生期间一定也过了。

然而对于法学专业的小本来说就重要多了,司法考试不仅是检验4年学习成果的证明,也是很多法律专业岗位的敲门砖,至少考法检的公务员、去律所做实习律师之后拿律师证一定要过司考。(考法院的法警不用过司考,实习的时候听一个法官说现在有法官审判资格的人少,法警如果是公务员考上来而且过了司法考试很有可能被调动到助理审判员的,这个对于竞争激烈的法官岗位而言,不失为一个曲线救国的好办法;公安局、司法局貌似不用过司考)

顺便加一句,我有一个室友运气很好,没过司考,但是学校推荐的法务面试机会,结果录取了,说明公司也许对法务过司考没那么严格。但是你要找好工作的话,司考没过可能就会是一个瓶颈。

法学专业的学生只要大三暑假认真复习或者报个班,应该就没问题。虽然说司考很难,说是只有百分之十多的通过率,但是我身边有不是法学专业的小本都过了。所以,没过的话估计是懒出来的。

英语四六级通过,考过雅思。六级570+,四级600+,周围人这样成绩的一大堆,根本没有优势。不过我没选修法律英语,觉得还是吃亏的,有一次笔试翻译时来不及做不完,让我觉得毕竟很多遣词造语是法律英语特有的我对这块有点陌生后悔没有选修。

雅思托福这方面我是极力推荐考一下的,不是说一定要出国,而是对英语水平的一次提升。

一些奖学金罗列,感觉用人单位也就眼睛扫一下,有最好,哪怕只有1次,至少有个学习好的印象分。

//大四找工作实习经历分享//

也会提到见到、听到的一些经验。

大四9月中下旬考完司考之后,由于11月底才出成绩。我们就要开始找工作了。由于有考试我们专业找工作时间滞后,到10月结合同校其他专业的同学和院系统计的消息,我得出结论:妈蛋,小本跟研究生比简直没有竞争力,法学专业跟其他专业比简直弱爆了。

这时我开始思考我的找工作指导方针了,先找本专业对口工作:律师、公司法务、考公检法公务员,别的不对口的好单位也不要错过比如银行什么的。

没有考虑继续读书是因为我觉得法学专业是实务性很强的专业,几年的工作经历会比研究生生涯更来得有用。现在看来,很多想法还是欠缺考虑和不成熟。

10月以来。首先面试了两家大学本地律所,都是学校推荐,是在本地甚至全国有名的所。大四上半年这个时间段其实不是律所紧张要人的时间。一般律所缺人在大四下学期5月和暑假居多,因为一来怕这个时间如果大量招聘,很多人骑驴找马要考公务员;二来有些没过司考的人在律所做助理的大有人在,一般会在过了春天快到夏天的时候申请辞职或者请假,这时职位就空出来了。

我面试的一家是做诉讼业务,纯面试。感觉比较想要男生,而且希望是本地人;另一家是做非诉业务的合伙人想要找女生律师助理,面试+笔试,笔试是实务非诉案例分析,虽然考了司考,但是纯粹没这块的经验一堆瞎扯。最后都没拿到offer。

之后就报名国考,10月看书做准备,11月初考试,1月出成绩,110分左右,没考上(妈蛋,很多这个分的其他职位都进面试了!)。尽力了没考上也不后悔。

12月开始,我回到宁波,到律师事务所开始实习。律所的主任是我家人的朋友,他建议我因为是女生继续考公务员(省考),考上的可能性更大,律所比较适合男生,女律师一般也是生孩子之后开始执业的比较多,因为这样稳定性比较大。而女生刚毕业没有资源办案,没有婚姻家庭支撑很难立足,主任的话很是实在,写给大部分女生参考。

因为还未毕业到律所实习没有实习证,分配给我的工作只是书面的,我对律所的工作实际还没真正了解,只是片面的觉得可以选择在律所工作,因为工作自由,同事氛围融洽。

实习到1月底,学校开始放假了。2月底开始春季招聘和准备省考了。知道自己司考通过,律所的招聘时间还没有到,我就开始物色公司法务、新闻出版等方向的工作并投简历,并且再次开始认真复习一个月的省考。但是不幸的是,更多的简历石沉大海,省考120+还是没有进面试。

考完省考之后,我回家乡的法院毕业实习了,我的打算是至少在宁波找家律师事务所工作,顺便再考个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我还是没考上(一把辛酸泪,我都是好好准备的好吗!),律师事务所倒是找到了,于是5月我就正式上班了,只不过没有签三方协议罢了。

问题来了,我的家人是比较传统的人,总觉得女生应该做稳定顾家的工作,工资多少倒是其次。于是我早出晚归、加班到深夜的事他们极其反感,做律师觉得饭局少不了他们更反对。于是他们开始主动想要给我找个“像样”的工作。这种想法总归跟我的差之千里。期间种种软磨硬泡打扰我正常工作的奇葩事情和折磨不予详说。期间还参加了宁波市的大型招牌会,一大本招聘单位和职位手册,看完居然没有职位适合我或者我给简历的时候人事给了我一种这样的错觉?

到6月初,我开始下定决心到上海找律所的工作。我当时的想法是,虽然我是小本,好歹学校拿得出手,又过了司考,找律所的工作应该不难。加上我有亲戚在上海,吃住不需担心,安全问题更不用考虑。是的,当时我的想法还很幼稚。

远走他乡,虽然不至于相隔几千公里,但是期间种种心酸自不必说。因为此时要毕业答辩马上结束,毕业旅行和穿着学士服拍毕业照开始,大家都沉浸在喜悦当中,身边的人或者考上了研究生或者找到了退路,而我还在为工作焦灼中。

6月里,我来到上海安顿下来,又通过师兄和家人的帮助(所以在校或者参加活动,同学们一定要和学长、学姐、校友多打交道,有时候倒不是故意安排的,可能他所在的单位有空缺,除了亲戚朋友,最先想到的就是有共同学习背景的校友了),面试了两家律所和一家外企。最终选择了一家律所做律师助理,到现在差不多做了一年的时间。

我找工作的经历可能是特别的、极端化的,缘于我比较幼稚而模糊的职业规划耽误和错过了一些找工作的时间和机遇,也因为我面对家人的指责没有做到正确的对待和引导。在此,我用沉痛的教训告诉大家:一定要懂得职业规划和在大学尽量针对性地学本事丰富加重自己找工作的砝码!其中,包括了求职大礼包中给我的法学专业前景选择很多的错觉(应届生躺枪),其实很多职位需要法律工作经验才能报名或者考试;包括对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对人才需求层次的区别,没有一个实体的参考印象;包括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的需求与我们所学知识的不对等,以至于我过了司考但是面对复杂的案例分析,还是束手无策。凡此种种,都是后知后觉。而且这些东西,以前从没有人提点过更别说找人询问。特别是跟应届生上面的那些大牛相比,更是让我相形见绌。

//以工作经历谈一下关于律所的选择//

上海是全国的一线城市,经济发展首屈一指,反映在律师行业这块,可以说发展状况是全国领先的。但是全国领先不等于世界先进,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还在完善中,立法和法律的施行有中国特色,我们律师行业的发展也有中国特色,还有许多缺点和进步空间。

上海的律所有1000+,律师更是有16000+,竞争十分激烈。总的来看,不乏锦天城、盈科、大成这种大型内资所,君合、金杜这种外资所;其中,中小型所居多。选择律所也要看个人的定位和选择。

大的所对实习律师(虽然是全职工作,但是律师协会还是管第一年拿实习证的律师叫实习律师)的培训和办案的基本流程体系比较健全和稳定,案源基本掌握在高级合伙人手里。实习律师一种是跟着带教律师一起工作,一种是按照律所的培训制度按部就班做专门一方面的工作,然后轮岗,等于工厂流水线的一个环节,最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控。

有师兄反映曾经在以上我提到过的一家律所里,连续3个月整理案卷归档工作就是后面一种情况。大所虽然平台好,但是它对能独立办案的律师要求也高,对律师的经验积累和人脉基础考量严格,这也是它不会轻易快速培养一名年轻律师的原因。

中小型所的数量在上海市场特别多,但是占有的份额却不高。就好像二八定律一样,百分之二十的所占有了百分之八十的资源。它们的特点是,要求实习律师是多面手,更可以接触到一线的办案实务,从而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律师。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低于一般水平的薪资和大量书面、外勤工作的反差,各种社会阴暗面和奇葩的人事虽然让你迅速成长但是也会让你累觉不爱。

工作一年下来,我认为不管大所小所,律所的命门在于律师的案源问题,这关系到律师的生存问题。假如你有案子需要找一家律师事务所,在你对此行业什么情况都不清楚的情况下,你肯定会先去找出名的律师事务所,准确点,最好是出名的律师对不对。所以所不在大,而在于师傅出名,师傅厉害还不算,还要他能把他的本事和资源在将来交给你,这就是问题的重点。就我来看,律师行业鱼龙混杂,至今为止行业内部还有讼棍现象出现。要找到一家靠谱的律所、一位靠谱的师傅非常难,这就需要你发动周围人的资源去帮你挖掘、帮你寻找机会,至少能减轻你一定程度误入歧途或者遇人不淑的情况。毕竟应届毕业生资历尚浅,很多事情只看表面,多个人多个主意不会错。

在这里提醒大家,假如真的遇到不靠谱的律所或者公司,一定要有警觉性,发现苗头不对找个借口立马辞职,千万不要为了面子什么的拖时间,这样的情况下,无良单位只会挑你这个软柿子捏。可能很多人认为我说的律师行业未免太乌烟瘴气,其实是因为我们被家庭和学校保护的太好了,以至于我们觉得社会本身就是好的,我现在讲的就是避免那些风险的方法,以上提到的事情很多都是我经历或者有来由的。

一个律所可能会很大,各个部门也有所侧重和区别,要选择什么方向又是很多年轻律师面临的问题,我很推崇的一点就是先轮岗全面了解,在深入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在行的一个方向精专,但是这也要看各个所的硬件条件和管理制度。

//工作一年的心得体会//

最后,工作一年以来,我觉得自己的很多观念有所改变,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这不仅仅是律师工作的体味,可能律师工作看到的方方面面更多倒是真的,但我相信很多如我一样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有跟我一样的体会和迷茫。

关于学历的事情。由于坐标位于上海,实在地感觉到一线城市不缺人才,研究生一大把,我一个小本,说起来还211、985,都觉得有点寒碜。所以进一步学习、考证是我今后一定会面临的问题。

有些想法给大家参考。首先,填志愿、选学校和专业时就要开始想你能不能上211、985大学的法学专业(感觉单是211已经没有竞争力,对不起211躺枪)或者中国政法大学(我去读过半年书,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绝对不能再好了)、华东政法大学这类,本科毕业还会有点竞争力,其他的还不如学个会计划算;

如果上了一个普通学校,建议继续读研,千万不要再读本校啦,设法考到我上面说过的学校吧,因为其实现在对任何专业来说好的大学就是个敲门砖。如果两者都没有,想要一份对口的好工作不是没有,但需要你的大量付出。

律师是一个需要能力和情商并重的职业,有时候通过司考的人大体上讲专业能力已经差不多,但是比较吃亏的是,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通过司法考试和会做律师根本是两码事。

法律不是逻辑是经验,我深以为然,也就是说很多专业能力是靠工作中取得和学习的,这就要靠你的情商来跟师傅、跟其他实习律师甚至实习生打好交道。

这是专业能力方面,在案源方面就需要你跟客户、公司、公检法和司法局打好交道。如何办到案,再是如何把案办好,两个方面都是需要你自身的锻炼和努力。而刚毕业的学生只空有一张证书,社会经验基本没有,甚至连最基本的待人之道都不懂,如何做好一个律师?

所以还是建议很多符合我说的这些条件的人不要盲目从事律师行业,先到公司做法务,学习一套正规的制度和做事方法也很重要。但是我绝不认同说偏向文静内向的人不能做律师,从另一个方面看,反而这种性格的人对待法律文书等更加细致和谨慎。相反,那些过于活泼的人,反倒因为做事说话过于冲动冒进粗心和不遵守制度而不适合做律师。

关于转业的问题。总说大学毕业专业对口是偶然,不对口是必然的。我觉得这也反映社会实际,我同寝室的人只有一个人过了司考还是选择转业去了银行,因为她不喜欢律所。我们院系给我们看过上一届学生的毕业走向情况。三分之一公检法,三分之一律所,三分之一银行。也就是说刚毕业就有三分之一放弃这个专业了,我觉得在各凭本事的年代,专业的学习只不过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技能的习得,更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转业或者能找到新的出发点也不错。

一年的律师工作,可能我也只是一个刚进门的初学者,更枉论全面了解和详谈其中的利弊。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我也只是就我的初步认识谈谈自己的感悟,希望有相同经历的同学们纠错和分享。

也感谢应届生给我一个平台了解原来应届生的未来不是迷茫的,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当你发现比你牛的人比你更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放松懈怠自己,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坐井观天。

最后,谢谢大家能抽出时间看我的长篇大论。

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


近些年以来,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我国的养老院总量是较小的,在哪里养老、如何养老也成为了不少人热议的话题。那么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的相关从业者而言,在当下这样的形势之下,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就业方向和前景究竟如何呢?

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现状

按照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1测算,截止到2019年,全国共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那么就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但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与此同时,老年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还不能有效满足所有服务对象的要求。因此,整个老年服务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老年服务与管理就业方向

在学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后,可以从事的行业主要以医疗、护理、卫生为主,可就职地点主要包括各类公办养老福利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单位,包括各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集中养老服务机构等;老龄产业相关机构,包括老年产品生产机构、老年产品销售机构、老年服务相关机构等。除此之外,也可以跳开与老年服务相关的行业,在酒店、旅游、制药、生物工程、保险等行业中,从事与老年服务与管理相关的工作岗位。

老年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

在老年机构中,应届生可以从护士或护理员做起,逐步做成护士长,有能力的人也可以做到养老机构的负责人或养老院院长。而在老龄相关机构中,应届生一般是先从顾问做起,后期也可以升职为运营经理或储备店长。而在酒店、旅游行业中,老年服务与管理的毕业生可以应聘为旅居养老管家,后期可升职为旅居养老基地运营经理或旅居养部门负责人。在制药、生物工程、保险等行业中,应届生可以从健康管理师做起,并逐步升级为相关负责人。

只要有能力,行行出状元,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中亦是如此。在当下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形势之下,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可以说是比较不错的,只要选择好自己想从事的行业及职业,不断地锻炼增强自己的能力,自然能收获一个不错的就业前景。

简历制作诀窍汇总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简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展现自己,并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引起考官的注意,确是一门不小的学问。怎样写好这重要的简历,且听听过来之人和一些老师的意见。

找准定位。这是一份简历的支点。不可否认,现在的应聘者一专多能。可是很多人定位不准确,缺乏对自己和自己所期望职位的真正认识。光有感觉是不够的。什么都可干却什么都不突出。能力、期望混为一谈,会造成应聘筛选中的极度困难。

及早准备。一般说来,四年级的上学期时间比较充裕,就应当充分利用,尽早准备好自己的简历。而且,从十一、二月起,学校里就开始有招聘活动。早准备也便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

言简意赅。80%90%的用人单位都喜欢讲求效率,因而没有必要将自己的简历编成厚厚的一本。潘长江不是说,浓缩的都是精品。讲清楚实质内容即可,诸如小学在哪里上的就无需说明了。需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姓名、年龄、性别、教育经历、工作经历、获得过的证书、简单自我介绍和想要应聘的职位。尽量将长度控制在一页之内。据某用人单位透露,他们从来不看需要翻页的简历。

突出重点。工作经历是简历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最好曾去过大公司实习,当然这种机会一般要自己去找,能够找到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同时,各种证书在求职中,也有一定的分量。通过这些经历或是证书要体现出自己除了学业之外的其他能力。

少写虚话。本人性格如何如何,善于如何如何,太主观了,这只是你的一家之言,别人未必会这样认为。像这样的话,在简历上还是少写为好。一来,很多公司不会太在意;二来,可以节约宝贵的空间资源,举一些实实在在的例子。对于自己的实力,要用可以信服的事实去说明,show而不是tell。比如,获过什么奖,发表过什么论文。具体的数字和事例远比抽象的形容词更具有说服力。

注意细节。简历的格式、页眉部分、纸与字体,这些虽属细枝末节,但同样值得关注。处理得好,有时也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效果。

考研英语自我介绍


Respected Professors,Good afternoon! Im great honored to meet you here.Now allow me to give a brief self-introduction.

Im ,26 years old , born in city , Province.In the year of ,I entered University, majoring in Machincal Designing and Producing. During those 4 yearsstudy,I worked hard and I was always active in various activities. I gained the first scholarship for four times and I joined the Communist Party at the college.

After my graduation in June ,I worked in company. I got a position in the Technology Department the first year and I was involved in several internet projects, such as the one for College student Recruitment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one for Computer Center in Mathmatics Department in Zhengzhou University. Owning to my hard work ,I was awarded the Best Newcomer Prize in the year . The next year, I was transferred into the Principal Customer Department, responsible for developing and strengthening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 customers and my company. Two major customers, Henan Provincipal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Hen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are under my work.

However,with time going on ,the more I experienced, the clearer I realized that Im really interested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 find many enterprises have the problem of an unmatched management to its developing speed . Im eager to learn more about management and I hope I can study further in this University.

So I resigned in August , 2008 and started the way to pursuing my studies. After about half years hard work, Im finally standing before your honorable professors now. Im really excited. Though Ive sacrificed much on my way to pusuing studies, I believe its worthwhile. I believe working hard will finally be prepared. Thank you !

《不为考研、就业与转行而迷茫的诀窍》由职场百态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百态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转行的求职技巧与方法”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