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当自己想要养成一个“下班以后学习充电”的好习惯时,往往意味着需要克服一个“下班以后猫在沙发上看电影玩游戏”的坏习惯。

有个哥们问过我一个问题:

虽然我知道自己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去学习,可是工作很忙的,下班到家以后,就感觉特别的懒散,就想在沙发上休息,看电影玩游戏,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也总是没法打起精神来学习,怎么破?

看着他貌似很渴望得到的眼睛,我不禁笑了:

哥们儿,你的下班后特别“懒散”本质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是给你自己找到的一个沉沦的理由啊!

他迷惑不解的问我:

什么叫做沉沦的理由啊?

其实,不仅是他,很多人都是如此,所谓“明明知道应该怎样怎样,但就是不能怎样怎样”,这种沉沦会在每天应该行动的时候让自己懒懒不想动,而上床休息的时候又会自责自己一天时间白白浪费掉了,没有成长。这份自责不仅没有给自己带来第二天努力改变的力量,反而进一步削弱了自己的自我效能感,给自己更加负面的评价。久而久之,干脆懒得知道什么,更别提去做点什么改变自己的事情了。所谓工作太忙,下班太累,其实不过是“找个让自己逃避成长的理由”罢了。

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种让自己逃避的理由呢?

这是因为:

第一,每个人都知道追求一个更加理想的目标其实是很辛苦的。他们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还需要经受痛苦,挫折,甚至是反复失败的打击。

第二,他们在知道追求目标过程很辛苦的同时,还知道自己不一定能最终实现这个目标与否,这个“不确定成功”和“确定很辛苦”两个一对比,“懒懒不想做”就成为了最简单的应对方法。

那么,如何能规避这个“沉沦理由”呢?其实有四个对策能够从容应对:

一是接纳自己的懒散

首先要接纳自己当下懒散的状态,不要以为自己真的知道“应该”学习,实际只是“工作上太累”,所以“有点儿懒”,懒惰就是懒惰,不需要找任何原因和借口,知道自己目前当下的意志力有限,不足以支撑长时间的努力,认识到这个现实并且接纳这个现实,看起来有点儿丢脸,不过没关系。承认当下的状态是成长的前提。

二是寻找自己的动机

当下的“应该”其实并不是自己特别有动力去做的事情,那么自己需要的是找到自己成长的充分动力,让自己学习充电的理由更加的充足,正如高尔基看待阅读的时候“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我们的成长动机如果能够这样的饥渴,那么你的行动力也就会真正的“如狼似虎”。

三是做立即行动的事

当找到自己的动机以后,不要仅仅想着“要学习”、“要成长”这样简单的抽象概念。需要让自己的成长具体化,找到可以立即开始的具体行动。比如读书,需要读什么书,为什么要读这些书,读书之后的行动是什么,产出是什么,如何去做?当自己回答完这些问题以后,就可以动力十足的立即去开始自己的学习充电了。

四是让习惯火箭升空

最后一点,就是认识到我们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当自己想要养成一个“下班以后学习充电”的好习惯时,往往意味着需要克服一个“下班以后猫在沙发上看电影玩游戏”的坏习惯。这个习惯就像地心引力一样,时时产生阻力,阻止好习惯的“火箭”升空。这个时候就要遵循牛顿三定律,在克服“地心引力”阶段采取更大的动力推进,一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强制自己有所改变。直到自己慢慢的一些好习惯彻底取代了坏习惯,就意味着你的“好习惯火箭”已经突破大气层,进入既定轨道。

这样做,你整个人也就会因此不再懒散,更加积极的面对学习和充电。

zc530.Com小编推荐

“领导多疑”怎么破?


晚饭后我照例看了一眼邮件,一名叫木槿的咨询信息收纳表到了。感觉自己有点像《解忧杂货店》的老爷爷,读别人的烦恼,然后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回复。

木槿,一名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双子,AB型,血型和星座是我针对女性咨询者会提前准备的话题,因为大部分女同胞对这个很感兴趣,容易开始话题。进了咖啡馆,我特意选了一个角落靠窗的位置,安静且清亮。点了一杯热牛奶,趁着早到空余出的时间,我重新整理了一遍木槿案例的思路和资料。木槿,80后,三岁孩子的母亲,她在咨询表上写的两个近期想解决的问题是职业选择、定位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一位很上进和努力的妈妈。倒是在很多人遇到的家庭、生活平衡的问题方面,木槿很满意,这点让我很欣慰和好奇。

“你是七七吗?”正当我沉浸在自我思路的遐想中,一个干练的声音把我拉了回来。木槿穿一袭黄色的套身连衣裙,微烫染后造型整齐的短发,浅浅的一笑,标准的职业女性形象展露无遗。我们被隔在了咖啡桌的两旁,木槿坐定后用右手简单的整理了一下发型,便先开口了“我们现在开始吗?”

“可以”,倒也直率,我本在酝酿的那些寒暄铺陈,现在大可省略了,形式性的开场白显的那么不和事宜,我悄悄的咽了回去。

“你可以具体讲讲你的现状和你的问题吗?”拉了一下咖啡杯放到手边后,我说。

“我有辞职意向,但是还没有规划好接下来的路,比较纠结和痛苦。”木槿说完下意思地瞥了一下嘴,我知道她私下应该也反复思考过好多次。

“你的期望职业是什么?”我问。

“运营管理类的工作。”她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你现在的岗位和你理想的岗位是一致的啊,为什么想换呢?”我接着问。

“和老板之间的沟通不太顺畅,下属我又觉得人心复杂,他们都很有想法,服从管理是没问题的,可能是做到这个位置之后,人际关系的处理让我觉得很难处理?最近单位一些和我一起入职的高层员工都要走,原因是老板这人不太信任人,没有担当,所以我就比较纠结,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几个月我也没有好好做,公司业绩有点下滑,当然我也有点赌气,想证明她是靠自己能力吃饭的.....”木槿开始滔滔不绝地倾诉,逐渐已进去咨询状态,刚开始的警戒性试探情绪慢慢松懈了下来。

“你多说一点,尽可能地举两个你认为老板不信任你的事情和你认为下属不好相处的案例。“我鼓励她去多的倾述自己的情感和给我更多的客观事实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解析。

......

最后,我们把咨询问题的定位重新定位到是否应该离职?不离职的话如何用“上下级的沟通”能力让自己游刃有余?离开的话如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深入沟通后木槿承认,她和老板的不信任关系根本没到离职的地步,下属的人心复杂程度也没那么糟糕,只是一个短期内的集中爆发,显得能量有点大,其实并不是频繁和常规事件。2个小时后,她说她会试着自己打破囚徒困境,拟定出对自己最优的方案站在老板的角度,从老板的视角与其进行沟通,后期反馈我结果。

与她作别后的路上,让我心情很释然。我发现我不仅仅是解决了她的问题,更多的也为自己开了一把心锁。前段时间,我也因为和领导在方案的选择,用人的建议,工作进展的安排上有一些分歧和矛盾。出于自我保护,我们大多会劝服自己“赚一分钱操一分心,不要赚着保洁的薪水操着公司股票的心”,做个阿Q,图个自我安慰和心理平衡。我默默地告诫自己下次要少用些意气风发的精力。今日才发现自己曾经的这种劝服根本只是找个短暂的避风港,而没有努力去找最优和本质性的解决方案,如囚徒困境一样,每个被困在信任中的人都想让别人妥协,而让自己获得全然的胜利。如果每一个互相制约的人都同时这么想,结果会是信任被越拉越紧,你们却越走越远。

首先,面对信任问题,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情绪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理解。

一、老板的多疑也许是职业的客观要求呢。一个创业的企业,领导可能更多是意气风发地驰骋商场,对于一个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企业,领导更多的责任是风险的把控,他的职位要求和惯性思维里本身会多一些360度的思考,反面的推理本身没有错,错在你不在他的位置,你要求他时时刻刻要信任你是真空无杂质无污染的氧气,本身是个悖论。

有一个故事讲战国时的乐羊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悬挂乐羊儿子给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进攻的意志,攻打更为猛烈。中山国于是将乐羊儿子烹了之后送羹给乐羊,乐羊一口喝干了这杯羹。中山国看到了乐羊的决心,不忍心和他对战,于是乐羊拿下了中山国。魏国文侯很欣赏乐羊的战功,给与了封赏,却不再重用,开始怀疑他的内心,“一个敢喝自己儿子汤的人还有什么不敢做,还会怕谁”。魏国文侯的怀疑有些忘恩负义,但也并非无道理。不信任也许只是他们考虑问题多了一个角度,你对此给予的回应才是根本性引燃信任感危机的火苗,也更加坐实了你的”不可信任”。

二、下属的嫉妒心也许是人类的本性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呢。记得韩愈曾经说过“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我们在承受物质和荣誉给予我们的一切好处时,势必会享受到因它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祸福相依,利弊相称。嫉妒心或许应该是个中性词,我们看到别人成功,看到别人升值,看到别人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难道就没有动摇过嫉妒心吗?群体的富裕从心里学动机的角度考虑可能是对先富裕起来的人有嫉妒之心产生的动力。当下难道我们不嫉妒西方国家的富裕程度、干净的空气和发达的科技文化吗?但各国间的互探、卧底、拆台、交邦难道不正常吗。所以去痛恨、抱怨和压制那些下属存在的企图心,其实是一种防民之口如防川的险招。理解人性、宽容人性、利用人性,记人之功,帮人之难,多给予下属激励,多关心多沟通,行君子的自制而不索求也许是条通道。

其次,面对信任问题,我们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

前段时间去参加朋友的婚礼,有一个习俗很有意思,女方出嫁的时候要求在嫁妆里放两面镜子,男方将媳妇娶回家后有一个仪式是要求两个人像喝交杯酒似的互相拿着镜子看一看自己,再看一看对方。我问懂习俗的老人这个照镜子是什么讲头,他们说是为了让小两口在以后的婚姻里不要只看到对方的不是,要时不时地看看自己,找找自己的问题,少吵架。我当时瞬间被民间的智慧给征服了,那么直白和赤裸裸的警示从很久很久之前就开始告诫我们了,但是我们身在其中却一点都不自知。俗话说“一日三省”,工作中也一样,我们不应该仅仅用眼睛看别人,判断别人,挑剔别人,也应该拿镜子看看自己,我们曾经有没有对下属也不信任过,为什么你对下属的多疑和看起来的不信任你认为是被冤枉、是误会,是情有可原,而上级对你的不信任会是万劫不复呢?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来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

最后,面对信任问题,我们应该学会站在群体的角度去解决。

理解是基础,但根本上我们还是要解决矛盾。记得之前培训的时候做过一个游戏是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博弈论模型的衍生版。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博弈全输,合作双赢,怀疑或不信任导致失败。在工作中,我们只有注重沟通策略的选择,善于换位思考,不为了短期的一己私利,寻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才可能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领导与你的博弈或是你与他的博弈,以及你用自己能力为资本的赌气,可能最后不是作茧自缚就是两败俱伤。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很多属于自己的动人故事,不管现在是否在迷茫还是彷徨,她们都有在努力地改变自我,完善自我,都有那么多系在记忆绳索上的闪光点。对我而言,咨询后看到他们的改变与我是一种心灵的富足,更多也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思考给我警戒,为我增添了更多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如喝下牛奶时还会不小心浸染在唇边的奶泡,值得你慢慢去回味。

频繁跳槽的怪圈该怎么破?


频繁跳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种种困乏不安情绪和负性情绪的叠加之下,焦虑感不断升级,导致不能根据客观现实和自身实际认同自我,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出现抑郁情绪。跳槽意味着离开选择新的工作,融入一个新环境需要我们付出的更多,从工作内容、人际关系到企业文化都需要重新适应,既然如此,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频繁跳槽呢?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而人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人经常在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人的能动性就取决于在进行比较后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影响着人的工作动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还要关心相对量。因此,他要通过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直接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许多研究表明,与更幸福的人比较会降低自己的主观幸福感,与不幸的人比较会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免将现在的生活状态与其他同学、员工或者同行业、同职位的人做比较,即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如果别人的状态优于自己,就会产生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为了找到职业幸福感,就会想到别的企业或单位去寻求幸福。而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非智力因素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他个体的影响,“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和行为的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正确认识社会需求,没有公正、客观地评价自身的素质、特长及其他条件,在跳槽问题上,轻率从事,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当发现跳槽后新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或者还不如原来,为了挽回因跳槽带来的“损失”,就会再次选择跳槽。

其实跳槽没有好坏之分,“树挪死,人挪活”,任何人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适时跳槽对人们职业发展能够提供良机。但是,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经过客观的分析,无目标、无规划的频繁乱跳是非常不可取的。那么该如何进行自身的职业规划呢?

第一,注重积累与沉淀。知识、财富、人生的体验需要积累,频繁跳槽不利于对经验的积累。许多有杰出成就的人都离不开积累,在一个优秀的组织中注重积累沉淀才能学到其优秀的精髓,不然浮光掠影,频繁跳槽,则什么也难学到。第二,对热门行业的追逐应慎重。不少人择业时易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求热门,而不考虑自身条件及职业特点,结果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败北,或者在其位难尽其职,既影响工作,又压抑自己。第三,评估新的工作,要对职业进行规划。跳槽时要看清大趋势,不要短视,避免盲目追求高薪。先从宏观上仔细分析一下你将要从事的行业的发展前景及方向,再分析将要加入的公司文化氛围,看是否与自己的条件相吻合。第四,正确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性格、能力、专业技能等进行客观的评估,从而得出: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自己要“跳”的地方适合自己吗?并为迎接新工作做好心理准备。第五,设计“超越”的理想目标。跳槽的目标是越跳越高,高的不仅仅是薪水和职位,更重要的是,使你的职业生涯步入更高阶段。每一次“跳”,都应该是对自己职业和发展目标的重新设定。第六,克服跳槽时的心理障碍。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如未获得期望的奖励,与同事、上级发生争执,人际关系紧张,被人误解等,有些人冲动之下愤然离开,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择业时以他人的工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可能会是薪酬、福利、出国机会、管理等级等。这种攀比心理的危害是片面强调单方面因素而忽视其它重要方面。择业时患得患失,反复权衡犹豫心理往往会导致错失良机或莽撞从事,而最终做出错误决定。

改变从心智开始——限制思维怎么破?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感谢您阅读《改变从心智开始——限制思维怎么破?》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有一句话曾经深深的触动过我:我很忙,以至于我抽不出时间来去学习一下时间管理的知识。

很多事情上似乎都陷入了这样的循环:我在管理团队方面能力欠缺,所以我没法管理团队,因为我没法带团队,所以我就没有机会提升我的团队管理能力;我很忙,所以我抽不出一点时间来学习时间管理,所以我永远很忙;我这个人情商低不会与人交往,所以朋友少,和别人交往少,因为交往少,所以我与人交往的能力就差……

我相信,类似上面的逻辑死循环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经历中扯出一大堆来,然后,你还会奇怪,我知道了原因,可我为什么做不到呢,为什么改变不了呢?!

看到这里,你以为我又要写励志文了是吗?

NONONO,自打上次小编批评了我的文章干货少方法少之后,我就思考了一下我为毛会写着写着就写成了励志文。原来在我写作这件事儿上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死循环:因为我不擅长写说明文样的介绍方的文章,所以写不出来,因为我写不出来,所以我就不写,因为我几乎不怎么写,所以我就不擅长。看,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思维逻辑怪圈。所以,这篇文章就是我破这个逻辑后的成果,虽然写得很笨拙,但我保证这绝对是一篇又励志又有干货的文章。

每当我的来访者在陈述了他某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就会用这套逻辑来向我证明,不是他的原因,是没平台,没伙伴,没时间,没有这个没有那个,吧啦吧啦地说一堆,我基本上都会默默的画一下这个死循环图给他看(以时间管理为例),然后我会瞪着我无助的大眼睛隔着眼镜片儿看着他,幽幽地问他:怎么破?

他说,老师,我不知道,我知道就不来找你了。

(告诉你们个秘密,一般我听到别人跟我说这句话时候,我心里的声音是:你不知道??!!我才不信呢!!!)

然后,我会做一个表情配合一下当时的气氛,然后…………看着他沉默。

没错,就是沉默。

超不过一分钟,对方就会又重新仔细盯着这张纸来看,半晌憋出一句,其实我抽个时间去学习一下就行了。

所以,我要告诉你的是,别找借口,外在的条件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个限制,其实都是你自己在设限制。先自检一下,是不是也有类似这种看起来特别强的假逻辑因果关系在限制着你。

我为什么会说这个是假逻辑呢——因为我缺乏时间管理能力,所以我很忙,这好像在很多人看来都很正确。

其实我想说,错!因为我缺管时间管理能力,但不一定意味着我就很忙。有一种可能性是,因为我缺乏时间管理,所以我的时间的使用不太合理,所以我有很多时间不知道都干嘛去了,所以导致了我看上去好像很忙(这里要排除一种情况,就是真的日理万机型的。)

那么这个时候,另一种因果逻辑关系就出现了——

这时再看这个逻辑关系,你知道该从哪里打破了吧。很简单,从你浪费掉的时间里抽出点时间来去学习。

所以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在你原来的逻辑循环中,第一小段的前因和后果之间,你要多问自己一句,真的是这样嘛,有没有别的可能,有没有别的原因产生了这个结果,或者这个原因有没有可能产生别的结果,如果有,那会是什么?

ok,总结一下,一共三几步:

1、呈现一下自己脑中的因果逻辑,想不清楚就画出来,画不出来写出来也行;(光想行不行?!我建议在一个方法你还没玩明白的时候,老老实实按步骤来,然后再简化)

2、在每一段前后因果环节上画出分支,都有可能产生新的结果或是发现新的原因,那么扩大结果的可能性之后,这张图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探索新的原因之后,这张图可能就会变成这样:

3、不管是新的原因还是新的结果,都带来改变的突破口。我们以找到新的原因为例,在我知道了,有可能导致我没时间的原因是我把时间用在了很多没用的事情上,那么,我可以采取的做法就可以是,减少花在没用的事情上的时间。于是,图就会变成下面这样子了——

如果看到这里,你觉得嗯,方法蛮好,就是太麻烦,有没有更简单的?我会说,有!

这个方法你练习一小段时间在脑中基本上会形成一套新的思维通路,变成自动式思维,前后超不过1秒中你就能完成,你还会觉得复杂吗?

于是,我想到下一篇《改变》系列文章写什么了,就写写,你为啥老想要“多快好省“。你们觉得怎么样?

会计人员职业倦怠,怎么破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会计人员职业倦怠,怎么破》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很多会计人员在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工作久了,都容易遇到瓶颈期,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倦怠,态度消极,精神不佳。

很多会计人员在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工作久了,都容易遇到瓶颈期,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倦怠,态度消极,精神不佳。

一旦产生倦怠,工作没有了兴趣,你上升的空间也会降低很多,并且由于倦怠,你不再用心的去探索和刻意训练,能力的提高,也慢慢变得缓慢。

这是职场中常见的一种通病,可以治,但要找准药方。按照生涯规划三叶草模型的测定,倦怠,对应的就是兴趣的缺失,面对兴趣缺失产生的倦怠,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一、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情绪,既然大家都可能有,我有也没什么特别难受的。接受这个情绪,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慢慢平复自己的情绪。

一切的改变都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考虑事情才能找到相对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就像最近听评书《曾国藩》里面讲到的,曾国藩每遇到重大的事情,他都会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空间,练“静”字功,平复掉失败的沮丧,平复掉皇帝不信任的失望。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解决棘手问题的方案和对策。

二、其次是培养兴趣。

找到本单位或者本行业里边的一位高手,向他请教,通过加大挑战来提升乐趣。

比如你是一个税务会计,你就可以去找到税务领域的专家,去学习方法,去请教思路,提高自己的能力。去挑战你所在行业的所有的税收优惠政策,看看自己公司是否能够使用?了解所有跟优惠政策相关的前提条件,然后给公司提出税收筹划的方案。

相信你在这样的挑战中,会获得不少能力的提高,还有知识的扩充,你具备了一定的本行业税收筹划的能力,老板采纳了这些意见和建议,你职位和薪酬的提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纵然这些方案公司没有采纳,一旦时机成熟,你是不是可以去寻找一个其他的本行业适合自己的,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呢!起码你是具备这个能力储备的,这是你跳槽的资本啊!

三、如果实在对会计不感冒,那你也可以发展第二副业。

也就是其他的兴趣爱好,把它发展为自己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技能。

会计人员改行去做跟行业相关的,财富管理,股票投资,投资公司的尽职调查,财务分析等等工作,都是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的。

其他兴趣的培养需要支付一定的资金和精力,买相关的书籍,上相关的培训班,向这些领域的高人请教等等,都是可以找寻到的途径,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第二兴趣的梦想而不去行动。行动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开始。

兴趣的培养,不断地练习,尝试找到相应的平台,去磨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它成为一种能为社会带来价值的技能。前期不一定非专职干第二兴趣,我们可以兼职或者用业余时间去做就可以。

四、把第二兴趣,转换为自己的职业。

经过第三个阶段的储备和练习,如果我们的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准,我们就可以转换频道,转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中,把它作为自己的职业了。

这样,照顾了自己的兴趣,随着时间的积累,你的能力和回报也会越来越高,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你的动力和耐力会更能经受考验。有一天它会超过你目前会计岗位的收入的。

这里需要提醒广大会计人员的是,你对第二兴趣的培养一定是经过审慎选择的结果,不能是伪兴趣或者感官兴趣,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刚干几天你又不喜欢了。这样你竹篮打水一场空,原来的会计工作也会错过了最佳的提升期。

最后,如果你想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筛选,对自己想要什么进行探索,可以跟我联系。作为有十余年会计行业积淀的生涯规划师(公众号:金算珠),也许对你能提供一点点的帮助。

说明:金算珠是我以前一直进行网络宣传的网站名,公众号名称,算我的网名吧,我真实姓名叫吴红敏,生涯规划师认证班156期学员,希望各位老师不吝指教。

初涉职场必看的电影


1.《当幸福来敲门》

你刚刚拿到大学文凭,雄心勃勃地希望在事业上大展身手,可是找工作四处碰壁泯灭了你的雄心,怎么办?你可以看这部片子。

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疗器械推销员,妻子琳达忍受不了经济上的压力,离开了克里斯,留下他和5岁的儿子相依为命。这时候克里斯银行账户里只剩下21块钱,因为没钱付房租,他和儿子被撵出了公寓。故事就此开始。最终,克里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涉足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领域,并且最终赢得了高层的首肯。

2.《肖申克的救赎》

获得七项奥斯卡提名却没有一座小金人入账,《肖申克的救赎》的确有些衰!但“救赎”的信念却是其他电影所无法给予我们的,不要轻言放弃。肖申克,一座吃人的监狱,无数的犯人关押在这里。普通的银行家安迪,被冤枉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的情夫,在蹲监狱的19年时间里,他为监狱图书馆集资,帮助罪犯求学,并且帮典狱长洗黑钱。然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逃了出去,而他的工具是:一张偌大的海报以及一把仅仅被认为是可以雕琢小石子的小锤子。典狱长瑞德怎么也想不明白安迪是怎么逃出监狱的……

3.《跳出我天地》

如果你找的工作是你不喜欢的,那么你会妥协吗?看看这部影片吧。11岁的矿工之子,面对家里的男孩一定要练拳击的传统,他勇于挑战,坚持练自己钟爱的让平民百姓不能期冀的芭蕾舞,最终梦想成真。

4.《阿甘正传》

也许你进入职场后会觉得自卑,比你有能力的人简直太多了,那么,请看《阿甘正传》吧。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他跑着躲避别人的捉弄。就这样跑进了大学。大学毕业后,阿甘应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里,他有了两个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长官邓·泰勒上尉。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念的指引下,阿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通过捕虾成了一名企业家。成功,不只靠才能,阿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传奇。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一直走下去,你也能成就自己的传奇!

5.《美丽心灵》

也许你在事业上极具才华,可是却遇到了来自于你自己或者周围的诸多问题,千万不要气馁,看一看数学家约翰·纳什,即使严重如精神疾病也没能阻止他在事业上的成就——诺贝尔奖,那么你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呢?另外,事业成功的一半来自于那个爱护你、支持你、不论发生什么都不放弃你的伴侣,所以和谐的家庭非常重要。《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作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顶峰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6.《穿普拉达的女王》

作为新人,你也许会遇到像恶魔一样的boss,怎么办呢?不妨学一学这部片子里的女主角。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女孩安德莉娅,机缘巧合地进入了一家顶级时装杂志社作总编助手。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安德莉娅就发现自己的工作简直是噩梦,因为她的顶头上司女总编米兰达,除了在时尚圈呼风唤雨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之外,还想方设法地对自己呼来唤去,以把自己榨干为乐趣!如果你喜欢这份工作,那么好好干,拼命展现自己,以博得上司的青睐;如果不再喜欢了,那么何不潇洒地炒老板的鱿鱼!

7.《放牛班的春天》

抛开名利、金钱、权利这些世俗的东西,单纯地去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就像片中的老师克莱门特一样,固然清贫,却赢得所有孩子的尊敬与爱戴,这是对人生最大的褒奖。不论职位高低、薪酬多少,用你所学来回馈社会,这就足够了。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

浅析裸辞之后的“利与弊”!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浅析裸辞之后的“利与弊”!》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年关将至,许多上班族们开始变得“心痒痒”,有期待年终奖的,有等待放假回家过年的,当然也有想着辞职的。有很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会选择有个性地“说走就走”的裸辞。但除了表面看起来的潇洒,裸辞还有许多你看不到的另一面。辞职有风险,裸辞需谨慎。裸辞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单纯的辞职,没有被猎头挖走也没有找好下一家入职公司。现在裸辞的原因或是深思熟虑或是一时兴起而裸辞。不管是因为何种原因,裸辞之后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小编就裸辞之后利与弊来做下简单分析,仅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一、裸辞的坏处:

(1)工作会出现“空窗”期:当然如果你很富裕多金这点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那就先骑驴找马,找好下家再离职。

(2)心理压力:从每天的朝九晚五变成了每天的时间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个心理的变化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自制力比较差的社会人的小蛟。当初脱离了公司全勤奖的朝九晚五之后,完全的放飞自我了。刚刚开始的几天可能身体会有朝九晚五的记忆,会准时的作息,但是谁也逃脱不了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的定律。被熬夜打败了,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是昼伏夜出的状态。但是这样的状态对辞职的您的压力越来越大。白天因为熬夜之后睡得很死。晚上醒来之后,夜深人静的时间独自一个人躺在床上只会越来越心急,害怕。这样过了一个月之后,基本身体也熬夜熬坏了,整个人的心情也是比较抑郁。

(3)工作压力:如果裸辞之后持续不找工作,这对之后进入另一份工作的会有一定的影响。裸辞的时间越久,简历上面的空白期就会越久,这样就会导致HR质疑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在同一时间,一份有空白期的简历和一份无空白期的简历,HR的选择会很明显。裸辞时间久了之后,会让人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是很不利的。

(4)你的职场影响力会下降:在职谈薪与离职的谈薪结果有时千差万别,另外在职的考虑也会更加全面,离职的可能迫于各种压力会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5)你离职的原因可能会让下一家不敢用你:如果你频繁跳槽,企业可能担心你做不长久,如果你是心受委屈了,企业也会担心你能不能在这里适应下来。

(6)财富压力:归根结底我们工作都是为了赚钱,裸辞之后没有收入就会陷入吃老本的境地。不管你有千万财富还是百万财富,财政状况一直是入不敷出的话,终究还是会被坐吃山空的。所以裸辞之后对自己的财政是不利的。

二、裸辞的利处:做好职场规划

(1)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来发展:在喜欢的行业里就业的种类要丰富,拿餐饮行业来说:你可以先连锁快餐类型的企业入手,因为这类的公司要求不高,再去到外资背景的企业学习系统的管理,再到大型的1000~2000平方的主题餐饮去锻炼,最后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做长足深入的发展,这样你会有横向的就业选择,也有纵向的能力支撑你的选择。

(2)做好时间的规划:公司给的资源和平台让我无法成长。在这个公司工作久了之后突然发现,时间付出,精力付出与收获并不成正比。而且现在需要的是学习更多的技能,吸收更多的知识,但在这里除了流水线一样的检测设备,还是检测设备。所做的工作渐渐地变成了没有读过书的人都会做的流水线工作,(这里并没有瞧不起没读过书的人)。看到另一个同事,来公司四年了,工资没涨上去,一个月就四千出一点,知识也没学到多少,技能也没掌握多少。

辞职期间可以做好未来规划:1-3年完成各类型的横向学习,第4年做纵向的深入发展,每3-5年要选择跳一次槽,让你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工作的激情。

(3)做好理财的规划,每个的工资的30~50%用于固定的未来的投资,别每个月都是月光,吃吃喝喝,这样在未来没有人会为的你狼狈负责,别人只会笑你,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希望每个职场人都能放下冲动的“裸辞,凡事三思而后行,祝大家都能收获更好的职业生涯!

如何成为职场游戏的强势玩家?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如何成为职场游戏的强势玩家?》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职场就是生存场。职场是一个以交换为主题的游戏,每个角色都是这个游戏中的一个玩家,每个人手上的掌握着一定的筹码和资源,不断通过拿自己手上的筹码和别人交换来实现增值。

职场就是生存场。

具体一点说,职场是一个以交换为主题的游戏,每个角色无论是老板、员工、上司、下属、客户,都是这个游戏中的一个玩家,每个人手上的掌握着一定的筹码和资源,不断通过拿自己手上的筹码和别人交换来实现增值。打工其实就是拿自己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来换取自己的薪水和其他的需求(当然不仅仅是钱,职场上你想要的一切都是交换的标的),而跟客户的交换则是三方交换:你用能够帮助他的产品和服务来换取他手中的一些资源,并用换回来的资源再和自己所在的公司进行交换。
工作就是拿你有的换你要的,当你想要某样东西的时候,想一下自己要拿什么来换。这是我那本写职场的书命名为《销售无处不在》的初衷它看起来是说销售,其实是谈职场;它看起来是谈职场,但又何尝不是聊人生?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意味着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员工并不是公司的财产、不是老板的家奴,而是合作伙伴;不过,这也同时也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充分的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负责你还在抱怨老板对你不够好吗,那意味着你在这个游戏中被你的对家吃定了,还好意思说?
当然,平等又只是形式上的。不同玩家手中拥有的筹码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虽然是在进行交换,也会存在强势玩家和弱势玩家。只不过,弱势玩家抱怨强势玩家赢自己赢得太多是愚蠢而幼稚的,想办法让自己逆转风头才是正道。事实上,我看到多少职场人恰恰是成为了强势的弱势玩家,把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
怎么玩好这个游戏?怎么能用手中的筹码来换取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呢?每一个职场人都不能不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即使你不想要那么多的钱和那么高的职位,你也得学会通过交换获得更大的谈判空间,然后才有资格放弃一部分金钱和职位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私人时间和自由生活我就是这么做的。

一、识别自己的筹码

既然是交换,首先要问问自己的问题就是:我拿什么来跟别人换?我的筹码价值是多少?
注意,这里筹码的价值不取决于你怎么看,而取决于你的对家怎么看。有一个小伙子告诉我,我用来跟老板交换的筹码是我很年轻、我很有激情、我有学习力。呃,对不起,我必须告诉你,在残酷的现实世界这些东西对你的对家来说一钱不值,因为它们本身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你所有的优秀品质在没有变成现实利益之前都是没有意义的。你需要思考的问题不是你付出了什么,而是对方从你身上得到了什么这才是你筹码所包含的价值。
抛开你对自己的喜欢或者厌恶,问一下自己:我会点啥?这些东西能为别人创造什么价值?得到的答案也许会让人沮丧,也许会让人小小骄傲,也许会让你发现自己应该寻找一个更大的空间,也许会让你意识到以自己现在的筹码要求更多实在没有理由。
识别自己的筹码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知道自己不同筹码的比重。很多人手中的筹码都不止一个,每个筹码的大小肯定是不一样的,能换回来的东西是不同的,能持续的交换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到底用哪些去交换,是个人的重要选择。

二、拿多少出来换?

当自身的筹码价值尚且有限,但是又非常希望得到一些什么的时候,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保留,通过增加参与交换的筹码的数量来达到目的。很多人得到的太少,并因此不断抱怨;而得到的太少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自己持有的筹码太少或价值不高,而是仅有的那些筹码都没有拿出很多来交换。
每天可以用于工作的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有限的,而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面能创造出多少价值,就自然会赢得相应的回报。很多人把自己的时间当做别人的时间来浪费,好像公司给了自己这么点工资就已经买断了自己的时间,多浪费一分钟都是占了便宜似的。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筹码价值有限的人,越不珍惜自己手中的筹码。我在关于职场陷阱的篇章中,提到真正的陷阱都是隐藏在自己身上的弱点,而这些弱点都是只能靠自己克服而不能靠被说服的。

三、如何把用自己的筹码换出更高的价码

在筹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能尽可能的换得更多的价值?这个问题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何找到一个好的买家;另一方面是如何与既定买家达成一个更有利于自己的交易。
前者需要的是基于对商业社会的全面了解和对自己素质和技能的深入把握而做出的匹配选择:自己的筹码在不同的领域的价值是远不相同的,因而很多时候会出现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现象。
后者需要学会充分的展示自己的价值,并且有理有据的争取自己应得的回报。求职面试、要求升职、加薪都是一种商业谈判,了解这方面的有关技巧可以避免自己的价值被有意或无意的贬低。职场之路,也许并不需要走得很快,但一定要走得稳稳当当。

四、让自己的筹码增值

然而,在交易场中最重要也最有效的策略是让自己的筹码不断增值:从铁到铜再到金银,从无到有再到越来越多。这需要的就是出色的学习力。职场学习需要好的心态、好的方法、努力,以及正确的指导,甚至需要摆脱对努力完成手头工作的沉迷,以及对赞美和认可的迷恋。思想意识、知识、技能、技巧的增长,哪一项都是从新人到老鸟的必经之路。
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自己会慢慢发现:所有技术层面的困难都不难解决,最后真正给人带来困扰的恰恰往往是与自己内心的博弈。从这个角度说,职场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通过了种种考验,自己的内心也会逐渐强大,那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筹码和交换这点小事,自然会觉得云淡风轻。那时候,自己就已经成为了这个游戏的强势玩家了。

职业规划之升迁之后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职业规划之升迁之后

当前,职场竞争力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持续学习提升,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能沉下心来把一件事情做到,遇到困难,就退缩,就想逃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想换工作。还有一些人,不能很好地平衡工资与工作意义的关系,眼里只看到钱,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打工心态非常严重。他们经常拿自己的工资和同学朋友比,而且只喜欢比高的,看到人家拿着高薪,过得自在,就向往得不得了,就恨自己没有本身,抱怨企业对待不公,就想着自己也能找到一个既可以拿高薪,又可以轻松自在的工作,于是,他们可以在一年之内跳槽10次。

成功的企业都有独特的企业战略,这些人最后把自己原本短暂的职业生涯搞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人资经理们看了他们的简历,第一反应就是皱眉和摇头,光想着找一个适应自己的工作,这样的人与企业的价值观不符,算了吧。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捷径呢?

捷径只有一个,围绕着公司的目标,有效规划自己的工作,和同事打成一片,互相提供支持,为公司的最终目标做出自己的价值贡献。这就是捷径,这个捷径说白了,就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态度,围绕本职工作学习成长,不断提升自己,逐步成为公司的主力,并有机会晋升到经理人,在一个更大格局层面提升自我,辅导员工。

第一个阶梯,初入职场,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都会比较迷茫,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该怎么看待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因此,初入职场的朋友,第一关是树立自己的职业态度,正确认识工作,认识工作中的人和事,慢慢形成自己的观点。从一张白纸做起。

第二个阶梯,围绕本职工作打造第二专业。

什么叫第二专业?我们在大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专业,有人是学会计,有人学金融,有人学化学,有人学电力。笔者大学的专业是英语。

实际上,我们会发现,现在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的专业相对比较狭窄,在社会上的适用性不强,即便大学的专业和工作中的专业非常对口,比如财会专业,到了企业也要做很大的应用性调整。很多大学成绩很好的财会专业的学生到了公司连基础的做账都摸不着头脑。这也属于正常。

还有一种人,大学的专业本身就不太好找工作,比如法律、英语之类的,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没有办法,要想快速就业,就必须调整思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笔者就是这样。笔者的专业是英语,大学毕业的时候工作非常难找,最后终于找到一个人事管理工作。而这个工作就成了笔者职业生涯的起点,笔者在从事了6年人事管理工作之后成功转型为一个咨询顾问。

所以,每个人都会面临就业后的再学习的过程。这里的第二专业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可能有人不需要做很大的转变,比如财会专业毕业直接做财务管理,而想笔者这种情况,就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方能更好地适用工作,不断提升。

第三个阶梯,拓展人脉,积累职场经验。

现代职场,每个岗位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和其他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正确认识正常当中这种互赖关系,并加以拓展,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有效开展工作,提升自我,是每个职场中人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四个阶梯,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自我。

每个人都有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没有人喜欢被扔在角落里不管,人们都想着要表现公司想要的行为,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在做事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所以,每个人职场中,都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一个规划,哪怕非常简单,非常基础,非常可笑,你都要有一个规划。很多时候,人们会问你,你对自己的未来是怎么规划的?其实,人们并不是想知道你的具体规划是什么,而是想通过你的回答判断你是不是一个思路清晰、有明确职业追求的人。如果是,那什么企业都喜欢这样的人。

第五个阶梯,初为经理,从基础做起。

每个人都会得到晋升,有些人走了技术路线,成为技术专家,这些人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另外一些人则一定会走到管理路线,成为一个部门领导甚至高级管理者。那么刚刚从一个基层员工提升到经理层,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如何适应这个角色,逐渐找到做经理的感觉?

职场升职后的注意事项

谦虚待人,切莫张扬

升职以后,同事们都会暗中注意你的一举一动,考察你的一言一行。这时他们显得格外挑剔,好像非要找出毛病他们心里才能平衡。不用担心,只要你坦坦荡荡,谦虚待人,一定会度过他们的考验期。而突然摆出不可一世的样子,说话时声音大幅度地提高,又装腔作势地打着手势,这种张扬只会让同事恶心。

近君子,远小人

你可以有选择地同一些同事来往,做到近君子,远小从。这里所说的小人,是指在事业上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只是单纯玩伴的那种同事。小李提升为部门的经理后,为了显示他没有当官脸就变,每天下班后仍是和旧日哥儿们喝酒、玩牌。在单位里,也和那些酒肉同事称兄道弟,亲热异常,他的做法令上司很不满意。

以柔克刚,以心换心

同事中难免会有妒忌你的人,你一定要小心翼翼地清除这枚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最好不要正面交锋。婷婷刚提升为科室主任,平日要好的朋友马某说话总是对她冷嘲热讽。婷婷在工作上仍然征询马某的意见,生活中对马某也十分关心。渐渐地,马某感到婷婷提升以后还是那样热情助人,再也不好意思挑刺儿了。

以理制人,该断则断

有的人见你提升,仿佛觉得就是踩着他的肩膀上去的,他简直要和你势不两立。你做出成绩,他嗤之以鼻;你以心换心,他说你虚伪。总之,你提升就是你最大的错。对于这种人,不要客气,跟他割断情义。

阅读了本文,欢迎继续阅读职业规划频道栏目

都在谈升职加薪?他们说了实话:只想加薪不想升职?


不久前,小编遇到了几位过去职场中的前辈,最近,在工作场所遇到了挫折。

都在谈升职加薪?他们说了实话:只想加薪不想升职?

在离开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董事职位后,有些人换了两三份工作,最后随着公司的倒闭和裁员而结束。

他们中的一些人离开了公司,进入了着名的独角兽公司,但他们被降职并获得了报酬。

其中一些人已经成为知名企业的副总裁,但她说:几天前,XX公司来找我做CMO,但我不敢动,因为我在这个职位上,一个公司就一个。我要走了,很快我的职位就要满了。如果这家公司的业务最终破产,它将陷入困境。所以,我现在处境尴尬。你不能上去,你不能下去。

据说工作五年不会是十年的问题。但事实上,问题一直是。

我问过上面提到的导演朋友,过去你想成为副总裁,直接去申请副总裁,直接去创始人表示他想成为副总裁。他说他现在冲动这个年龄,更多的是现实,他不想成为副总统,因为责任太大,太累了,成为一名董事做生意更有意思,他喜欢它。

我问那个辞掉工作、降低工资、降低职位的朋友加入独角兽组织。他会怎么做来阻止?毕竟,它已经进入了独角兽的快速发展阶段。他说:很好地说,减薪是不够的。我也是一个知名的大企业走出高井,初创公司也没有钱也明白,但降薪的心理问题是不舒服的,降职也没什么,反正是平的,下属也很少。

我问这位副总统的朋友她有没有想过创业她在一家外国公司工作了十多年,然后进入IT国有企业担任CMO。她说她的晋升已经结束了,现在她无法与年轻人创业。

他们的回答让我思考了很久。

当我们站在一个位置上,当这个位置上有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逐渐开始寻求做手头的事情,而在忙碌的时候,我们开始越来越不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

就像一个主管的朋友不想当副总裁一样,因为责任太大,太累了。这就像是降职和减薪。独角兽的朋友关心的不是降级,而是降级。这就像一位被提升为首席运营官的前任,现在他认为自己不能再创业了。

人们很可能被现状所强迫,因为他们不敢突破自己的管辖权,追求并承担更大的责任。走出安全区,走进恐怖分子区,战胜恐惧。

不久前,我在晨读训练营谈到一个现象:很多职场女性都害怕升职。加薪是可以的,但升职是非常可怕的。

我的一位读者说,它太累了,不能成为中老年人,也没有时间照顾他们的家人和孩子。

另一位读者说她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上大学。因为她有时间陪老师,所以她可以有更多时间做她喜欢的事。

很多时候,人们似乎在寻找自己的出路,事实上,他们正在寻找出路。

我说在会员组,其实很多人不明白的原因是:你只买别人的时间,你有更多的时间。而自己闲着的工作对人来说是一种灭绝。

所以你的等级越高,为你工作的人越多,你的责任越多,你拥有的时间就越多。

很多人认为高级管理人员一定很忙,管理人员一定很忙很累。

但从逻辑上讲,你为更多的人工作,你越少的时间浪费你的时间在细节,你就越多的时间,你必须做更多的先进工作,指导战略,并管理员工。

上述副总裁朋友曾为诺基亚工作过。她也说过这个。她说她过去常常每天在公司呆三天。她的下属在世界各地,他们可以去参加会议来监督员工。虽然看起来很忙,但实时相对自由。

真正打破僵局的唯一方法就是追求卓越。

如果有恐惧,害怕痛苦和疲劳,就很难真正突破目前的困境。

一直在寻找出路,将无法撤退。最后,我发现只有一种追求卓越的方法。

游戏设计师职业规划范文


第三部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环境分析、例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等。感谢您阅读《游戏设计师职业规划范文》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业规划知识,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游戏设计师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前景分析。

每个职业不管再有竞争力都有它的前景,每个人在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时都要给自己一个详细的职业规划,以下是在校大学生游戏设计师职业规划。虽然刚刚步入大学二年级,但作为众多有志青年的一员,从大学时代开始就应该及早为自己设计职业生涯路线,如果说高中的文理分班还不足以体现职业选择的倾向性,那么大学填报志愿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意识到即便不能说明毕业后我们一定要步入某个行业,但至少我们已经开始为我们的未来做出选择了。

人可以有很多理想,有的长久有的短暂,有的需要精心规划有的天方夜谭。我曾和大多数人一样,听到美妙的歌曲就幻想自己站在舞台上成为众多歌星中的一员;看到酷酷的演员就幻想自己也可以很帅很潮流地出现在万千瞩目的银屏上,然而对于那些不着边际的理想我还是很客观地把它们作为自己的爱好,爱而不淫,自娱自乐。我很庆幸,在进入大学前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理想,之所以称之为良好,是因为在众多理想中我始终坚持它,于此同时它也是我一直以来最为感兴趣的制作游戏。记得在高考前那段紧张的日子里,我的头脑像是爆裂的水管,新奇的想法喷涌而出,每每夜深人静无法入睡之时就是我疯狂地构建幻想世界观的时候。有时我会把这些看似幼稚的想法、故事情节、游戏设定统统记录下来,希望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灵感并作为一种未来的财富贮存起来。正如一位有名的日本游戏界泰斗所言:我们所做的无非是用毕生的经历来完成那些儿时看起来幼稚却不失奇异的梦想。我也希望自己可以用一生的努力来实现那些求学岁月的闪念。

我也会时常关注这个产业的种种最新动态,因爱而关注。《游戏创造》、《游戏机实用技术》、《爱图E族》、《大软》、《微型》、《CGV》都是我的文献参考来源。而我不想像大多数游戏玩家那样怀揣同样一颗赤诚的心最后成为了游戏的奴隶。说做游戏而不玩游戏那是假,但玩游戏永远不及自己辛辛苦苦调试出来一个自己游戏角色动作那么具有成就感,对于前者,游戏奴役了你。本着各种类型都玩一点的原则我看到的是游戏行业的全貌,而不是单个游戏本身,这是一个游戏设计师应有的最基本的素质。

国外游戏界专业人士给所有有志进入游戏行业的青年的建议:大学时代应多多涉猎,博学而后方能眼光长远。除了技术方面的数学、计算机、英语,更应广泛涉猎文学、社会学、哲学、艺术等。于我看来,前者是工具,后者是灵感的来源。于是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并不高远,我只期望自己是在说英语里的人中日语讲得最好的,在讲日语的人中数学学得最棒的,在学数学的人中文笔最隽永的,在文坛上最会应用计算机的,在IT界最会作曲的,在音乐界最精于管理的,在管理人才中最会画画的,在创意产业中最有思想的。

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思想。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实践。相比于美国艺电(EA)倾向于将游戏作为一种实效性很强的商业产品从而实现盈利来比,暴雪公司(BLIZZ)更像是完美主义者,精于品质。所以艺电的作品数量众多品种齐全覆盖面广适合不同类型的玩家而且多为官方授权,暴雪的作品精益求精创意至上,不发布则已,一旦发布则必定经典。我也希望自己能在现有的思想基础上至少在大学完成一部真正意义上自己的作品,为此我需要设立切实可行的大学期间的职业目标(CAREERGOAL)。

目标分为很多种,就像我们国家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一样,这种不能一蹴而就的理想需要设立很多分期目标来分段执行。对于目前处于求学阶段的我来说,职业尚且刚刚开始规划,所以游戏设计也刚刚进入初期创意阶段:不断地掌握技术,完善思想,建立概念模型。一直以来我都在考虑一个问题:究竟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游戏不像其他类型的作品,它涉及的方面最广,技术水平要求最高。综合考虑我锁定了自己所擅长的两个方面,绘画和写作绘画对应游戏里的原画,写作对应游戏剧本。这样考虑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可以以出小说画册的方式发表。SQUARE-ENIX(最终幻想系列)出品的游戏最大特色就是CG精美,所以当它们的财力无法支持多部大作同时上市时可以灵活的将已制作的游戏项目转为电影。而我目前的任务就是凭借绘画基础利用新买的绘图板学习手绘。

对于大二的我来说,眼下最急切的是要出成绩,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强项,希望在09年的演讲大赛里展现自己的风采从而帮助自己以交流的方式走进游戏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和韩国。为此我也专门学习日语,虽然日语入门容易但往后会很艰难,即便如此我也会一如既往的为了游戏为了动漫哪怕最后只是成为一名绘师也好,那般地支撑自己最原始的梦。另外一个能证明自己能力和知识广博的就是考各种证,在中国学生是考出来的,对于考试这样的老本行自然不陌生。为了弥补不考研究生的缺憾我决定参加大二的双学位,结合自身特点学习经管弥补自己管理上的缺失,这也是隶属于人文社会类的,对于纯技术起家的人来说和团队的交流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此番努力下来已实属不易,拿到了计算机专业这个必备的大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的学士学位,希望可以同时拿到日本语标准能力二级证,这对于找工作来讲应该可以比同类人更有竞争力。

大学毕业的去向无非四种:考研、出国、就业、创业。考研是为深造,出国亦然。我想有必要深造的都是些理论性很强的专业门类,计算机本来就是用来应用的工具,研究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研究数学。而好的游戏不一定要有最好的游戏引擎所以对于我所热爱的计算机都只是了解即可。至此就希望在有限的大学四年里学习学到最多的东西。我希望自己是《赤壁》里的诸葛亮,什么都略懂一点,而不期望仅仅是个专才,如果我是程序员,我不期望自己永远只会给别人敲代码,如果我是美术设计人,亦不期望只在绘作的精美程度上下功夫,因为如果我是造物主我不会仅仅为世界创造出类拔萃的男人。什么都略懂一点也许在某个领域来看永远是外行,但在游戏领域你不会预知哪些你学过的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我希望自己从一开始就迈上大师之路,而非遍地开花的游戏动画专修学院里等待出卖给哪些以游戏为烧钱手段的公司的廉价劳动力。

职业发展需要及早规划,同时还要考虑主观能动性即内因和社会需求即外因。我的思维跳跃性和丰富的想象力都可以成为我创作游戏永不枯竭的原动力,加之以颇为丰富的文笔和对自己热爱事业的执着追求,相信自己正站在等待成功的阶梯上。社会已经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虽然由于地理原因我所处学校的地方并不以游戏动漫产业见长,但国家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游戏动漫小说电子杂志这些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永远是未来的趋势,借着3G网络和数字电视的全面铺开,移动游戏、电视游戏、PC游戏、网游将在中国呈现无比繁荣的盛世之景。

可是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给游戏界带来的不小的冲击,而真正的游戏设计师是耐得住寂寞的,光有理想和思想还是不够,在实践中我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创作方法。我的创作大致符合社会学上的混沌理论,我称之为碎片哲学。混沌理论是说表面错综复杂毫无规律的事物经过严格的分析最终可以划归为最简单易懂的规律性运动,这个过程很复杂通常难以实现而我们多数逆向运用它,制定简单的规则而通过类似于计算机这种工具从数量上和规模上扩增最终转化为庞大而复杂的运动。然而我所谓碎片哲学简而言之就是小学语文的连词成句,初中里的扩写,高中里的用指定词语或事物营造意境写一段话从而表达某种主题。将不相干的几组游戏设定通过某种关系连接使之成为整体,在一定统一风格的设定中连接彼此必定不会逃离这种风格本身,所以游戏亦保持了整体风格的统一性。

同理,游戏剧本小说的创作亦然。通过几个事物的串联营造意境并以巧妙的设置来创造艺术元素。诗文是艺术,美术是艺术,音乐是艺术,所以游戏必然是艺术,游戏是一种互动艺术。游戏设计师一个在中国还没有正式培养方案的职业,永远是那些真正想做游戏的人最需要的宝贵资源,为了兴趣,为了满足我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为了我青春的意愿,我愿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工作可否当游戏来玩?


互联网行业里最赚钱的是哪个子行业?游戏。因为人们在游戏上边最乐意花时间和钱。

宅男腐女们每周会花30-40个小时玩游戏,这点业余时间足够再做一份工作了。我曾遇到一位业余时间全部扑在“魔兽世界”的人,他提到玩游戏中几个很有意 思的部分:每个人会扮演不同角色,坦克会当肉垫档子弹,魔法师和弓箭手要远攻,同时还有治疗师给每个人加血;游戏公会需要每天“打卡”,这样大家才能在同 一时间一起战斗;组队打怪掉宝之后的分配方式,会根据能力值x贡献度来分配;……

这个游戏的设计模式不就是一个工作嘛?有分工,有考勤,还有工资奖金分配。

但是为何我们一到玩游戏就全情投入,毫无抱怨,准时“打卡”,而换到工作中却厌倦拖延,没有干劲呢?

在《游戏改变世界》里,作者简·麦戈尼格尔提到了游戏的四大特征,分别是:

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规则即时准确的反馈自愿参与

我发现这里边并没有提到绚烂的场景设计、震撼的动画效果以及扣人心弦的游戏情节,她在书里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只要满足以上四个特征的东西那就是游戏我们就会眼发直嘴角留着口水的投入并产生心流,同时佐以大量仅仅满足这四个特征的那些“无聊”游戏。(比如经典的吃豆、打砖块、泡泡龙和俄罗斯方块)

其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我等人类尽管存在了百万年,但我们的大脑还是那么原始。在做事上,人的大脑往往如同后背上了发条的机器,只要设定好目标和规则,背后的发条就会转动,此时周期性做一点反馈调整,人类就会乐此不疲,达成理想,了却心愿。

这让我等做职业规划的人虎躯一震,我们为何不能把工作设计的跟游戏一样。这样员工也开心:看我每天上班就跟到《魔兽》公会打卡一般勤奋;老板也开心:看我的员工毫无怨言的干活,你看他们投入的表情:眼角上翘,全神贯注,无视困难,开拓进取,我爱我的员工。

然后我就真的开始设计了这样的一些工作。一个产品助理要写一个产品功能说明。我们来看看如何达成游戏的四特征:

明确的目标:一天之内完成产品功能列表。

清晰的规则:用EXCEL,表头的一系列要求,先列出一级功能模块,然后是二级功能模块,然后是每个功能的描述,然后是预估时间和完成人。

即时准确的反馈:完成表头,产品经理看一遍,反馈,如通过,吃一根雪糕;

一级功能,产品经理看一遍,反馈,如通过,吃一根雪糕;

二级功能,产品经理看一遍,反馈,如通过,吃一根烤肠;

……

自愿参与:用表格写说明这件事本身就很好玩,是吗?不是吗?

作为爱做实验的职业规划师,我还真的找到了一个产品团队作小白鼠实验了一把。大家感受可谓百感交集。有的认为终于可以让工作像玩儿一样了,但有的却说你这个操作起来会有问题。

l 那些行得通的部分

目标。人们为目标而工作,这是作为背后有发条的机器最重要的要素。当目标描述的十分清晰,我们内心就会多少产生那么一点动力。但是这个目标别太花费时间以及太困难,如果你说:“我们的目标是半年时间写出一本书,20万字。”那会让相当多的人望而却步;如果你说:“我们的目标是半小时跑完一万米。”那也会吓 跑相当多十年没运动的宅人。当目标很大的时候,只好把它们拆成更小的目标,小到每个人很快就可以完成。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教4岁孩子写字,写一个完整的字对 他而言都很困难,那父母们会不会把一个字分解成五划,每划都作为一个小目标呢?

规则。一些已经反复完成过的初级工作可以总结出清晰的规则。比如更换轮胎、制作表格以及客服应答。多数初级工种都会有清晰的规则手册供每个人反复练习。

反馈。人们发明了大量的机器和软件来扮演可以持续准确提供初级反馈的工具。比如当你在微软的word里用英语写一段话,它至少能标识出拼写错误和基本语法错误。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增强,机器会制造更多“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比如XBOX360体感和SIRI等自动语音识别系统,这些现在看来只能作为 “玩意儿”的玩意会很快运用到工作当中。

l 那些可能行不通的部分

自愿参与。我们多数工作的动力是来自一种叫做一般等价物的东西,简称“钱”,而非来自工作本身。假如一件工作,能做到“不给钱甚至花钱也做”,那就到了自愿参与的境界,简称“贱”。不幸的是,很难想象一份要求改30遍文案的设计工作会让人有“不给钱也做”的快感。

清晰的规则。完全清晰的规则几乎做不到。上司交给的任务多数由一句话来代表:“你们看一下,然后在一周内完成。”他才懒得把这个工作嚼的很烂然后喂给你吃。想要清晰的规则,你只能自己模糊的摸索。

即时准确的反馈。反馈这件事一旦让人参与就变得不可控。因为即便是亲爹亲妈也未必有持续的耐心陪着你玩,更何况工作中的同事和上司。(好在现在已经出现了专业的职业教练,干的就是经常的给即时准确的反馈)

最终这个“关于工作设计的如游戏”的养成型游戏就此告一段落。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让工作向游戏的那个方向靠拢。至少在“自愿参与”这部分,假如一个设计者 改了30遍文案终于获得通过,他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他可以跟别人吹牛了:“曾经一个文案我改了30遍才通过。别人虐我30遍,我待他们如初恋。这不是痛 苦,这是痛快。”那这份工作怎么也算个好“游戏”吧。

致一直想看见未来的你


说到未来,你会想到什么呢?想到未来,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是平静?迷茫?恐惧?期待?

说到未来,你会想到什么呢?想到未来,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是平静?迷茫?恐惧?期待?还是……经常听到有人问,我做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吗?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可以成功吗?如果那样做,我会不会比现在过得更好?

谁会最想看见未来呢?我猜是渴望成功的人和渴望翻身的人。有的人说“故事的结局已写好,只是差一个讲故事的人。”你希望的故事结局是什么?如果对于所有人共同的故事结局是死亡的话,你会如何去讲自己的故事呢?

记得尼古拉斯凯奇曾主演过一部电影叫《预见未来》,他具有一种能力,可以看到接下来几秒钟发生的事情,正是依靠这种能力混迹于江湖。但是有天他摊上大事儿了,警方需要他配合用自己的能力来拯救这个城市,但他不想用这个天赋,于是不断逃避,直到遇见他心爱的人。电影情节中一次次的预感和现实交织,在一场梦中预见到了最后被摧毁的城市和心爱的人。他终于不再逃避,挺身而出去改变命运。

电影最后的经典台词“Heres the thing about the future:Every time you look at it,it changes because you looked at it. And that changes everything else.”这是一个关于未来的事情,每一次你看见未来,正因为你看到了它,它便改变了。接着一切也就改变了。

我们有这样的超能力吗?没!有!那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能够拉近我们与未来的关系呢?有!有两种方法:1、从过去的自己找。有句比较狠的话是这么说的:“你做一件事的方式,就是你做所有事的方式!”人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行为模式都是有套路的,决定了自己怎样生存和发展。通过“画说成就故事”向从前的自己找资源、找力量、找方法是个不错的办法。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身活到现在就已具备一些应对未来的经验、能力和特质,只是遗忘了而已,复习旧的比学习新的更容易。

“画说成就故事”怎么玩儿?你如果愿意自己跟自己对话,可以拿出一张纸,几只彩笔,闭上眼睛把你脑海里能想到的觉得这事自己办的挺赞的画面画出来,可以先画四件事,掌握了方法,可以试试九宫格。然后讲给自己为什么这是一个很赞的事情,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为此做了什么样的付出和努力,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能力和才干、品质让你克服了困难完成了自身的更新和成长。把那些关键词记录下来,你也可以给自己做个证书,奖励自己,带着这些能力、才干智慧走下去,让你心中的火苗燃烧起来。如果你不太擅长和自己对话,你也可以找个愿意耐心倾听并善于赞美的朋友,由他来帮助你厘清自己的能力优势,才干品质。如果你还年轻可以通过“画说成就故事”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已不年轻,可以通过“画说成就故事”聚焦自己的优势精进外化,智慧应对。

2、向未来人找(已经经历过你未来要经历的人)

通过“生涯人物访谈”。找某个你向往或心仪的领域至少工作3年以上的人了解职业生涯。谈什么?1、谈过去:了解访谈对象是怎样进入这个领域的,他的经历是什么,每次在人生转角处时如何做的决策。2、谈现在:了解访谈对象目前工作典型的一天是怎样的,他的感受又是怎样的,需要哪些能力和才干。这个领域真实的样子是怎样的。3、谈未来:了解访谈对象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了解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4、最后请访谈对象给予自己宝贵的人生发展建议。

对于生涯人物访谈,有的朋友会有些顾虑,原因可能有不知道怎么访谈,这个最好解决,了解方法和内容就行了。还有的就是自己心里的嘀咕了:我去访谈,人家会搭理我吗?我工作这么多年,还得拉下脸来去访谈别人!我得好好准备,别有任何瑕疵,问出不专业的问题!这里我得隆重推荐下赵昂老师总结的“无三心”!这是一种面对过去、现在、未来的终极心态,是我们一生需要修炼的心态。三心分别指:“分别心”、“自卑心”、“贪心”。“分别心”指自己不自觉地和别人的过去经历资历比高低,感觉比自己高的就屈怂,比自己低的就傲娇,实在不必如此,因此面对过去要“无分别心”;“自卑心”指总觉得自己没准备好,技不如人,从而捆绑住了自己,不敢大施拳脚,因此面对现在要“无自卑心”;“贪心”指什么都想要,追求完美,散焦低效,自生烦恼,因此面对未来要“无贪婪心”。生涯人物访谈对于想看见未来的你,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和途径,放下“三心”虽然很难,一旦意识到,改变就会发生。

如果我们想要在未来过上自己期待的生活,从现在开始能够为自己做些什么呢?真正的未来是无法被预知的,更无法尽在人的掌握。唯有在这一秒做出积极而有益的改变,然后去期待下一秒生活将有什么崭新的内容,生活这部长长的画卷才会一点一点地展开……

以上《下班之后就只想看电影玩游戏怎么破?》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游戏职业规划”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