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怎么写,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部分,前言即总论;第二部分,自我分析,包括业余爱好、性格、价值观、专业技能等;

在生涯辅导出现之前,一般人对这个专业的称呼是职业辅导。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生涯辅导一词在西方学术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大量增加,与职业辅导出现的频率逐渐相称,而后取而代之。这一名词术语的嬗变,不只是语意上的更替,更是显现出理论上的范式变革。此处的范式,意指代表特定社群的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与技术等构整体。从本质上看,范式是一种概念架构或是意识形态,特供了研究重要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生涯辅导由之前的职业辅导范式蜕变而来,涵盖着理论的深度与应用的广度。

它会同时呈现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不全然是职业,但又都与职业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以“大学生涯”为例,主要的生涯角色经验是学生,以中年女性“教师生涯”为例,相关的生涯角色经验可能包括妻子、母亲、教师等。有人认为生涯是生活(life)的同义词,其实不然。生涯的范围并非大到无所不包。舒伯为了将两者作一区分,将生涯中的生活界定为,一个人在其就业前、就业时、离业后之生活。按舒伯的原意,生涯是一种角色间浮动,所谓生涯专指以事业角色为主轴的生活经验,而事业生涯的发展必定伴随着许多与其有关的角色发展,这些角色发展经验自然不能隔离于生涯经验之外。Zc530.CoM

精选阅读

职业生涯之学习6种精神


我们应该向狗仔学习以下几种精神:

第一种精神:良性竞争和秩序感

狗仔队有共生的利益关系,香港的狗仔们每天会例行性聚会喝茶,不同的媒体间关系也融洽,有线索互通有无,强调调查真相,不会简单发表看法,更不能花钱买新闻。每个狗仔会自觉自律。

第二种精神:生存能力强,敬业实干

相比别的职业,狗仔工作的艰辛程度是最大的,工作时来回蹲点踩线,围追堵截,常常没日没夜,碰上恶劣的天气,急速的飙车就更危险。很多人因此做不长久,留下的都必须体力好,不服输并有一定职业追求的。

第三种精神:素质全面,全能多面手

阅读了《职业生涯之学习6种精神》本站编辑还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职业规划栏目

成功的狗仔们往往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写稿能力强,摄影、联络、交涉都要跟上。早期狗仔多要求拍照技术好,现在则更强调开车技术。

第四种精神:观察力、想象力与洞察力

狗仔们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接受新事物很快。身处娱乐圈的漩涡仍能及时掌握最新资源,未雨绸缪做好挖掘猛料的准备。狗仔思考问题的角度多元,常常会采用逆向思维推理反常事件,一切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第五种精神:对人情世故通达历练

狗仔不精明当然会吃亏,噱头做得不够会被骂,稍微过头了又会招来艺人、公众和粉丝的口诛笔伐。因此,狗仔大多精通处世之道,在法律人伦的夹缝中求生存,所以心理素质也超强,在哪行哪业都吃得开。

第六种精神:个人素质和团队精神

个人素质出色的狗仔常常受到明星般的关注。狗仔很少单枪匹马,后期剪辑制作整套班底都是长期合作,并与圈内导演、艺人经纪人合作,团队精神已经深入血脉。

自由,就是忘了自己


看到一篇文章,说一滴水想流到天上去,飞翔于蓝天中,开始怎么努力也不行,终于有一天,经过阳光照射,它变成水蒸气,升华而实现梦想,在空中遨游。这篇文章要说明两点,第一,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想做就有办法,第二,人往往改变不了外在环境与别人,只能通过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实现梦想。

看完了以后,想了一个问题,要改变自己,什么才是最关键的呢,要怎么改变呢。 我们知道物质有三态,固、液、气。这三态有什么特点,固态,坚固、体积小而比重大,但包含的能量小,所以它很难自我改变,很难自我流动起来,接触与活动范 围固定,遇到碰撞,抵抗力强,遇到阻碍,要么压碎冲破(自己往往也会受新冲击而变形),要么就卡住而无法前进。而随着它不断吸到外界的能量,逐渐变成液态 进而变成气态,在这个过程中,它变得体积越来越大,而比重越来越小,越来越柔软,但所包含的能量越来越大,越来越能自我改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适应环 境,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向上发展,越来越不可阻挡。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比重与能量,比重大能量小--固态,比重小而能量大--液态及气态。所以要改变的 是比重,而改变的方式是吸取能量!

由此,我想到人,比重是什么,自我意识(自尊、优越感、行为标 榜),能量就是知识、技能、资源、信心、激情等。自我意识强(比重大)的人,格局小(体积小),很难改变自己,遇事不灵活,处理事情,像固体一样坚硬,伤 人伤己。不愿敞开自己去吸收外界能量,能量不足,比重又大,不可能向上前进。往往在一个坚硬的壳下,藏着一个柔弱的心,更谈不上自由与幸福了。所以,人要想向上,想自由与幸福,首先要降低比重,也就是降低自我意识,进而扩大体积,也就是扩大你的视野与格局,敞开自己,吸取能量,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不断向上提升,形成一个充满能量、自由自在、千变万化而亲和柔顺的人。

降低自我,可以吸取能量,而能量又能使你更加认清自我,进一步放下自我,这是一个正循环。在这个循环里,吸取什么样的能量是促进循环快速有效运转的关键,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力、价值、兴趣及性格的能量就非常重要了。

所以,要想实现自由,规划幸福人生,从放下自我开始,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能量吧。

寻找职业就是寻找理想


作为一个面临毕业的大学生,选择怎样一家企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同样,企业又有什么样的选人用人标准?职业规划这个我们经常在职场中听到的词语,在实际中又是怎么发挥作用,并由谁来主导?选择工作时是看重职业发展,还是看重薪金?带着这些大部分职场人都会遇到的困惑,我们请两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通过企业招聘来给我们一些解答。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一直都是有才之士渴望加盟的热土,也是大学生开创理想事业的完美起点。

毕马威十分重视在中国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中国市场一直是毕马威的发展重点。毕马威的目标是培育新一代的会计人才,通过完善的职业发展和培训计划,为每一个员工提供理想的职业发展道路。新入行的大学毕业生将通过入职培训课程了解和认识毕马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非会计专业毕业的新人也可以通过专业转型培训课程学习基本的会计和审计知识。

选择企业看重什么

记者:金融危机对毕马威今年和去年的招聘是否有影响?

徐丹:金融危机对我们的招聘人数来说并没有影响,今年我们在中国还会招聘约1500名应届毕业生。

记者:毕马威是四大,在高校里面是学生就业的首选。您觉得是首选公司文化还是工资待遇或是其他方面?您觉得毕马威最吸引学生的是什么,或者学生选择看重什么?

徐丹:工资待遇肯定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学生完全不考虑工资待遇,而光光冲着公司的文化去加入这家公司,我觉得是不可能的。

但是目前我觉得,现在这些大学毕业生跟五年前和十年前的大学毕业生比不一样了。因为首先他们经济方面的压力没有以前那么大,说得直接一点,特别是在香港和中国一些大的城市,某种程度上他们没有养家的压力。比方说我自己出来干活的时候,那是90年代初,我找一份工作,首先要考虑工资待遇,这个挺主要的,因为我父母的年代生活比较艰苦,这也是对家庭的一种责任,我希望找到一份工资待遇比较高的工作,可以对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现在的这些年轻人,他们接触事物多了,机会也多了,而且有很多都是曾经去留学,或者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出去做志愿者的工作了,所以公司的文化肯定是他们考虑是否加入这家公司的因素中所占比例比较高的。而且大家很在意生活跟工作的平衡这一方面,为什么说现在的学生要求会注重在这方面?因为没有太大的金钱压力,他们精神上、理想上就比较自由了,就想找一份不会把自己压得很死的工作,就是早上八点上班,晚上五点下班。某种程度上,目前的经济发展给他们提供了比较充裕的空间去寻找理想。

所以,作为一个雇主,我们还是挺希望建立一个比较吸引学生的公司文化,而且还要持续下去,因为有的东西,如工资或是一些工作条件,会顺应经济的发展有起有伏。像去年爆发经济危机,工资肯定就不会如前几年经济好的时候做大幅度的上调了。这样的因素不一定是一个企业能够控制的,不能说公司保证你每年的工资都可以涨10%,因为公司最终的目标还是赚钱,还是希望能创立一个百年的基业。但是公司的文化,我觉得如果运作得好,那么员工的士气就会非常好,就会跟公司一起渡过难关。比如说在金融危机时,为了不裁员,大家一起减省支出。从长远来说,这样对公司的前景还有企业的业务持续性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企业文化与个人的关系

记者:您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如果条件相当,您是倾向选择和企业文化相近一些的员工,还是选择让员工进入企业自然地融入这种文化?

徐丹:有两个员工,他们的资力、背景和学历都差不多,如果一个是接近企业的文化,一个是不太接近企业的文化,两个都很优秀的话,我们会选他的理念、想法更接近我们企业文化的那个员工,这是我们的选择。

苏蕙英:在筛选的过程之中,有面试和笔试,从各方面做评估。他的理念要跟我们很像,因为老是讲价值观的话,这个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过来,可能用很长的时间也改不过来。

我举一个例子,在我们行业,一般是在一个地方工作很久,所以团队精神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团体里面工作,他做什么都是自己来决定,那这样在我们环境中,对他和对公司都会有困难。

记者:和一些学生沟通,他们除了就业,最看重的是实习,实习和就业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在毕马威的实习中,培养、责任、技术、职场素养等很多方面都有被提到,那在实习中我们最终给实习者提供什么,或是让学生收获什么?

徐丹:要看他去哪个部门,专业的实习这个机会肯定是很多的。一般来说实习生被派去做审计和税务的都有。企业社会责任这块和HR这块我们每年都有实习生,这得看学生的诉求是什么。有的学生知道我们有企业社会这块,就特别申请说想来我们这个部门实习。因为我们是四大,有很多学生想做一些专业方面的事情,但是自己是否适合在这个行业发展,我想实习的过程其实是可以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

有一些学生可能也会因为实习结束后,觉得这个行业竞争很大,自己的性格不一定适合在这个行业发展。虽然他本科可能是选了会计,但是实习也给他一个重新思考人生的机会,对于将来这条路应该怎样走,能给他有一些启发。

苏蕙英:比如说请一个实习学生去跟客户谈会计准则是不可能的,他可以做基本工作来协助我们的客户项目。可能除了审计和税务,他对我们工作有一点了解之外,最重要的是他要投入到工作环境中,在公司氛围之下去感受几个星期,他会感觉到这个公司跟自身是很配合的,这对公司培养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讲是很重要的。我们会按照学生的工作经验和态度,早一点锁定一些比较好的学生,尽早帮学生做一个决定。

记者:一些大公司在选择实习生的时候要比招聘生更严格,我们公司有区别吗?

苏蕙英:我们选实习生的时候也请学生做一些笔试,笔试是一个逻辑推理考试,所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要先过这一关。他的实习其实也是一个考验,公司会给他一个评估,即使只有几个星期也会给他做一个报告,如果他表现得好,他的申请就会比其他人快一些。他申请的话,到最后一关我们会做一个面试,这样他很快就拿到offer了。

记者:学生进入一个陌生的企业,比如毕马威对他20多年的学生生涯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一进去就做项目是比较唐突的,那进去的时候我们对实习生有怎样一个环境的培训?

苏蕙英:在一些部门我们可能没有培训,比如以HR部门来讲,学生在工作上所学的就是最实际的。

我们也有基本的培训,熟悉环境和公司文化的培训,上完课之后再去部门工作。不是说天天给学生培训公司文化,重要的是学生慢慢的在企业中去感受。

徐丹:公司文化不是培训可以达到效果的,因为我觉得年轻人都是比我们还要聪明的,他们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很强。不是说这家公司好就好,这些实习生进来就可以感受到,你说的和做的是否一致。如果实习生实习完了之后还想待在这里,他的评估也非常好,他还是愿意待在毕马威,或者申请来毕马威干活的话,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可能比较成功的一个象征。

努力过就有回报

记者:您觉得企业对一个人的影响和个人职业规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徐丹:每个人都会对他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些理想,就好像有的学生所说的,我三年之内就想成为经理,我五年之内就想做资深经理,十年以后我就想做合伙人。你跟团队合作的精神,或者是你上司对你的表现满意不满意,这些都是跟你的表现息息相关的。

毕马威有一个比较强的平台和一系列的培训,但能否在三年之内就做经理,或者五年之内怎么样,也要面对很多竞争。因为我们这个系统说直接一点就是一个金字塔的系统,真的是要经过很多磨练,还要投入很多,除了职业上有一定的要求之外,可能人跟人之间的相处,和同事之间、客户之间的关系对你都是有一定挑战的。

苏蕙英:我们的企业跟其他的企业有一点不同,给大学毕业生提供的职业发展及晋升机会,我们在招聘会上都讲得很清楚,你什么时候表现好,你会做什么级位,三年以后做什么,很清楚。所以相对其他行业,加入我们这个行业的话,被提升的机会是多的,也很快,因为大概12年到14年我们同学就有可能成为合伙人。只要你努力的话,你的回报肯定是有的,这是个人的选择。

选择工作就是选择人生


很多人都认为选择配偶是第二次投胎,那么选择工作就是你的第三次投胎。选择一种工作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你的工作与你的生活质量,家庭和睦,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对自己工作的选择盲目的人,人生也会在盲目中度过。所以,职业规划对你十分重要,在职业规划中按照自己所需所求所想来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你想好了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奉劝你还是慎重考虑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因为好的工作带给你的不只是金钱,满足,还有你生活的品质。在选择工作的同时其实你就是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根据你自己的价值观来对待。

有些职场人士,尤其是管理者会很迷茫地问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别人羡慕我的工作好,收入高,而我自己却一点也不快乐。事实上,这就是因为他在择业之初没有考虑到他其实已经选择了生活方式。当他觉得工作和生活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甚至是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忍受下去,就产生了哲学式的疑问:究竟是工作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工作呢?

是不是每个人都在工作中追求工资高、福利好、工作环境舒适呢?的确,对于物质方面的要求通常也是价值取向的一种,但是事实上,并非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一样。甚至可能人与人之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差别。

Leo大学四年级的时候,随大家一起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没想竟然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考取了。于是,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公务员行列,所有人都为他的工作稳定,福利待遇良好的养老职业而高兴。然而Leo却非常苦闷的说,这种生活真的可以用鸡肋来形容,非常的累心。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做一份人际环境相对简单的工作。

同样,人们普遍认为30岁是一个职业的瓶颈期。三十岁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又是如何呢?更多的三十岁们,正介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所以,一个稳定而有保障的工作才是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才能带给他们生活上的舒适和安定感。

当然,也有这样一种人,30岁出头却转去读书,比如郭先生,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决定放弃工作,重新回到校园,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接受教育,让事业再上高峰。他需要知识的补充,如果不能满足他的这一需求,他的工作也将无法带给他幸福和满足感。郭先生便是觉得发展前途非常渺茫,才终于痛下决心的。

也有人以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为价值取向,有些人创业,也许并非是创业可以比打工拿到更多的收入,事实证明创业也的确要比打工辛苦得多,风险更是大得多,但是将一个希望得到取得更大成就,获得社会尊重的人强行留下为别人打工,他的生活又怎么可能幸福呢?

有一位IT业高级程序设计师,也曾来到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寻求帮助,那时他的问题非常奇怪。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不想当官。他在本公司一直做技术支持,技术过硬使他一直很受重视和敬佩,上层管理此时正遇内部调整,他所在的技术部门的经理调入总公司,而该职位空缺。于是公司管理层决定提升技术一直十分过硬的他。当然,所有人也都带着些许或嫉妒或羡慕的口气祝他升了职,前景不可限量。然而,他自己却并不开心。一直做技术的他,对于管理根本无所适从。虽然他的人际关系一直都不错,然而真正让他去处理各种纷繁的关系,他早已力不从心。事实上,根源就在于他的价值观中,并不是一定坐到高级职位才能获得满足感,能够成为专业人士更符合他的希望。

很多人一直也在努力寻找着这个问题,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工作我生活,为了什么?在做规划之前没去仔细思考这些问题, 职场规划很可能导致失败,进而导致自己在不同的职业之间游离,即便做得好,也得不到实际生活上的快乐。

遵从内心的需求,职业不快乐直接导致生活不快乐,通过咨询和测试来了解自己,不要让随波逐流的谬误主导自己的价值取向,因为你的工作,不可能脱离你的生活,职业规划的选择几乎等同于你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那么反过来想,你是不是也是依据你所希望的生活方式,来进行职业选择呢?

综合以上,我们在择业的时候就要重点考虑自己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想要何种工作氛围,内心向往人生是什么样的,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就找到了职业规划的关键。

职业规划中需主动应变


曾经有一个管理故事风靡一时,说的是:把青蛙扔到沸水里时,它能猛然地跳出来,从而获生;而把青蛙放在温水里,他就会在温水里死去。为什么把青蛙扔到沸水里时,它能猛然地跳出来呢?因为它有着清醒的头脑,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为什么会在温水里死去呢?因为它贪图安逸、舒适,丧失了应有的警觉性。这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不加注意,许多事情都会步入这种陷阱。

纵观现实职场,也存在不少的青蛙一族们。他们因为暂时的安逸失去了警觉,就算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因为习惯了或是惰性,懒得改变,害怕改变。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心态使得自己越来越接近危险,等到病入膏肓职业危机真正到来时就为时已晚了。

不愿改变,却世事难料,职场竞争激烈,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进了一个保险箱,到了后面,被改变的不在少数,原本可以主动改变的洗具有可能就变成了被动局面的杯具。旧的一年又过去了,新年马上到来了,如果你也是正被温水所煮的青蛙,你有没有意识到水温是多少了?你是要继续被煮,坐以待毙,还是要跳出来逃生呢?

案例:

青蛙一族Truda的自述:

我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外资企业做销售内勤,刚进去薪资不高,但是公司感觉管理正规,福利也不错,所以一呆就是七年,岗位也从销售内勤转到了统计。但是统计不受单位重视,代替性也强,哪怕取得高级职称,也没机会往上晋升,所以自己也常在考虑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但是一直不敢动,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也怕自己还是会选错。虽然觉得这个问题很痛苦,但是能拖就拖也就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要不是前段时间,同事Lili因为生孩子岗位被顶替了,之后被公司闲置,等于变相开除,自己感觉很心寒,我可能还是不想动。Lili做的是和我一样的工作,在公司的时间比我还久,那到时候自己结婚生孩子后是不是也是这个下场呢?我想尽快离开这个公司,重新去发展,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走?

走不是目的,只是改变的途径,改变的本质是具有可持续发展

也许,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难道换个单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错! 走不是目的,只是途径。职业规划专家认为:如果不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做好系统可行的职业规划,让自身的职业生涯可持续的发展,那么走到哪里去都不可能解决本质的问题。

案例分析:

正如Truda目前的单位表面看还是非常安逸的,但是其实危机四伏。因为她的工作简单替代性强,而随着工龄的增长也在加薪,站在企业的角度上,不论是裁员还是其他问题,最容易下手的就是这批人了,找个新人进来培养段时间也能马上上手了,而且薪资也许只需要老员工的一半甚至更少。这边,员工在抱怨没有发展,加薪少,那边企业却在磨刀霍霍,是很讽刺,但却是残酷的事实。Truda如果仍然是现在的状态,就算换个单位也会遭遇一样的结局。所以,我们帮助Truda的不是换家单位那么简单,而是首先帮她确定适合她发展的平台,制定清晰的发展路线,让她有目的有动力的前进,而不是向后或者原地踏步。只有让年龄和竞争力保持同步增长,才能增加自己的职业资本,增强自己的不可代替性,才可以谋求到更多发展机会,以及有效的抵御可能出现的职业危机。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Truda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的问题,但是却因为安逸而只有想法却没有行动,最后同事Lili的事情给她上了一课,让她猛然醒悟过来。虽然不是为时已晚,但是到了这个年龄却也比之前难度大了很多。竞争力薄弱,年龄却越来越大,再走出来与年轻人竞争,很容易处于下风。

很多人也是和Truda一样的想法,

职场发展坚持就是胜利


[ 案例 ]

小翁、小祝和小姚3名09届数控专业中专毕业生一毕业就参加了职业见习,见习岗位为数控机床。见习期间,小祝觉得见习不是正式工作,因此不重视见习机会,经常不是迟到早退就是请假,见习基地觉得他无视劳动纪律,见习期满未作留用。小姚觉得数控操作辛苦,不能坚持,因此自愿中途退出。小翁自始至终都能认真见习,从不怕辛苦,能很好地完成带教老师安排的学习内容。因此顺理成章被企业留用。

[ 分析 ]

三位见习生在当前青年求职者中很具有代表性。有些求职者像小祝一样我行我素,言行举止缺乏诚信,自然不受欢迎。有些求职者像小姚一样,总觉得工作辛苦,经常自动放弃机会。当然还有不少求职成功者就像小翁一样,珍惜就业机会,谦虚好学。据企业反映,三位见习生的职业技能水平都差不多,都有机会被录用,可唯独只有小翁坚持到了最后。要想在职场上求得发展,除了具备硬实力如学历、技能和经验等,更需要具备一些软实力,难能可贵的就是坚持不懈。

[ 建议 ]

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对岗位的新鲜劲过去后,就会进入职业倦怠期。克服这种倦怠,坚持下去尤为重要,若是因此而跳槽,则看似多了一些工作经验,却容易造成职业发展不顺。

首先,要树立目标。有时无法坚持,是因为看不到未来,对现状没有信心。因此,要给自己定一个发展目标,有了目标,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会产生动力去克服。

其次,要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年轻人求职不应只看重工资待遇,工作是否轻松,工作是否有意思等,而要认识到工作本身的收获远大于薪水,我们真正需要积累的是能力。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后,就能去除浮躁,理性看待自己的工作。

最后,不要轻易跳槽。当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时,不要急着选择新的方向。而是要先想着是否还有发展空间,离自己的目标究竟有多少距离。如果距离不大,是否有办法跨越。这一切想清楚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抓住猎头,就是抓住机遇


“金三银四”黄金跳季已经到来,作为专业人士,你是否也蠢蠢欲动?

抓住猎头,就是抓住机遇

据智联招聘公布的《2019春季跳槽行业报告》显示:74.03%的白领有跳槽行动,但只有7.08%的白领收到offer,有66.95%的白领仍在求职中。那你想快速成为那7.08%吗?

如果你还是66.95% ,你需要一个猎头朋友。 事实证明: 和自己的职能、行业、专业配对的猎头顾问自助,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1.被好猎头看见有什么好处

好的猎头不仅仅可以给人才推荐更多的工作机会,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而且可以给自己的职场发展提供更加专业的建议,避免自己职场误诊跳错坑。

猎头公司是人才和雇主之间的桥梁,比其他任何职位都难以取代,尤其是在获取详细信息、获取敏感信息、面试安排以及各种与资金相关的谈判方面。

许多精英并不是跳槽专家,他们可能对机会不确定,他们对雇主机会的担忧也不会直接流向雇主或HR。作为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第三方,猎头会比较委婉,容易表达这一层信息,并得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2.好猎头是怎么找到你的

好的猎头在进行人才寻访时,他们是非常明确自己所需要寻找的人是长啥样的。

好的猎头是由五个维度组成的:了解猎头流程,精通某一功能,具有较高的情商和诚信度,经历过和沉淀过的生活,手中有足够的相同功能..人才地图,是优秀猎头必须淬炼的秘密武器,越是勤奋的猎头,地图越完整,同样的功能人才覆盖的行业数量越全面..

3.如何才能被好猎头相中

必须要自身实力和人脉双方面共同发展。在好猎头眼中,优秀人才通常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稳定性:某行业排名靠前的公司有3-5年的从业经验;

截至性质:见从专业经验自己的成长轨迹;

沟通: 有一套标准来衡量自己是否是一个好的猎头。

知道如何与发现自己的猎头沟通,甚至在第一次电话中判断好的猎头和坏的猎头。知道哪些猎头电话需要立即被礼貌地拒绝,哪些猎头电话需要更改或调整时间才能更好地回答!

其次,酒香也怕巷子深,展现自己适当的信息在一些互联网平台,例如:压痛,LinkedIn,猎头,最好的狩猎,便利性优异猎头可见;此外,适当的举措,使知名猎头公司的猎头顾问。

4.遇到了好猎头,我们该怎么做

如果你遇到一个好的猎头,不要紧张,不要焦虑,跟着对方的步伐慢慢聊天。

好猎头知道,越是被动求职者,更受欢迎的公司的青睐。没有人找工作,正在创造他们自己的工作带来巨大的价值,但企业需要这样的人来为自己服务,良好的招聘人员正在寻找这样的人。

与其说你不喜欢你的工作,不如说说你从现在的公司学到了什么。

不用担心好猎头会误会你的意思,他们具备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能够迅速的提取细节信息,并做出正确判断,更何况没有一个不想跳槽的精英人才会与猎头谈长达一个小时的职业发展,专家都懂的。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自己的职业价值可以被更多的挖掘,多多接触猎头,多多结识好猎头,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职场自我实现”!

“生涯规划”就是想方设法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儿


我是一个在高校工作超过10年的教师。在刚接触生涯规划时,我也曾不屑地以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规划有用吗?

我是一个在高校工作超过10年的教师。在刚接触生涯规划时,我也曾不屑地以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规划有用吗?后来了解加深了,我又相信生涯规划其实就是主动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这个解释看起来也不错,那么为什么要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呢?归根结底不就是想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儿吗!

最近听完橙子学院“探索自己”石勇老师的导学课和胡洁云老师的第一次课,了解到不同的人格特质,有的就是要折腾,不折腾出点名堂就难受;有的就是要静静,只有内省才能恢复能量;有的就是要助人,操心奉献都认了。所以,你看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地找到让自己过得舒服的方式生存和发展。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都漂在生涯的海面上,只不过有的人带了些干粮、水、救生圈、钓鱼竿、防鲨剂啥的。有的人由于觉得目前海面还挺平静,觉得无需带上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就是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能,但前提是你得有带上它们的“意识”!

回顾在体制内的10几年中,除了自己经历了许多,也看到不同人的职场百态。更让我坚信,早点成为“生涯人”是必要的。学了生涯,会觉得其实“改变”是一件人生小事,和每天要洗漱、吃饭一样,天天都在发生,只是如果你能更有意识地去主动掌控,人生便会朝着你更舒服的方向发展。那么,学习生涯规划到底会改变什么呢?

让心宽了点儿

在亲子教育中有句话说的好:“爸爸的心灵大三厘米,儿子的世界就宽几百里了。”可见心灵的边界对人的影响。学了生涯的人由于可以看到生活的全貌,对于自己和周围的世界相对会更加包容。张信哲的妈妈曾经教导他,要学会与身边不完美的东西“共存”,共存是一种接纳,接纳别人就是不见得认同但也不会刻薄地嘲讽,接纳自己就是拥抱不完美的自己,完整就好。我们因为知道大牛被人羡慕的原因和背后的付出,因此会客观地进行比较,既不伤自尊,也不会吃不到葡萄还说葡萄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能踏实在体制里待这么长时间?我说喜欢学校西边的小花园,那里的园丁特别用心,有很多奇花异草,虽是少数但也在用心栽培。我很幸运,每当自己心情不好时都会去那里坐坐,有疗愈的功能。如果我们的心宽了点儿,就能给自己留出那片心灵的疗愈花园。

最近看到奇才作家阿兰.德波顿的一句话:“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我把这句话发朋友圈,王弈霖老师看到说生涯规划的任务也是。我表示赞同!

2、让行动快了点儿

记得初中时看一个狗血古装剧,一个温柔如水的姑娘在集市上逛,突然看到了自己喜欢的饰品,正在心里默念:“哇,好漂亮啊,好像要!”一个大喇喇的女生走过来一把抓住了这个饰品。如水姑娘不服气,“是我先看到的!”“但是我先拿到的!”如水姑娘只能干瞪眼。怎么样,在职场中有过这样的感受吧。哈佛图书馆里有句警句:“就在此刻,对手也在不停地翻动书页。”学了生涯的人由于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看清了世界,自然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纠结、抱怨、盲目折腾上。明白怎样提早下手,别到最后好事都被别人拿走,落个干瞪眼。

马云说:“这是一个抢钱的时代,没时间和思想还在原始社会的人墨迹!”当然,意思并不是说你不抢钱就思想落后了,只是告诉我们想干什么就快速地去做,并全力以赴,于己于社会才能产出更大的价值。

3、反思能力强了点

学了多少新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个人的快速进步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总结反思经验教训。就好比前面有个坑,通常有三类反应和结果:第一种,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坑栽多次,还死磕到底;第二种,看别人摔了跟头以后,不以为然,继续栽进坑里;第三种,看到别人栽了,就提高警惕,绕过去了。学了生涯的人多少都会机警点儿,不至于摔得很惨。

有个教TA(人际交互分析)台湾的樊老师,她谈到曾经希望老公给她买一串心仪的珍珠项链,主动要了4年,在第5年的时候,老公就在她没有开口时主动买给他了。她总结说我们可以勇敢地去要,但是后面要注意的是:要到最好,没要到,先放下,总结经验教训,有机会再要。只要你想要,多争取几次,不要被“试不过三”所限制住。当然在职场,除了你勇敢地去要,还得有要的资本。如果你失望透顶,说明当初在要的时候太自信了,没能做好心情善后。学了生涯的人在面对看似失败的场景时,会对自己说,我能从这次失败中学到了什么!就算是后悔,我们也可以找到后悔的价值。后悔说明我们觉察到自己决策出了问题,知悔而后勇,知悔而后谋,知悔而后行。只有先觉察才有可能改变。因此上述的改变都离做自己更近了点儿。

学了生涯的这几年,发现身边30多岁依然没有安全感的人不在少数,总是期待别人来拯救自己。可是拿什么来拯救你,我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如学学生涯规划,早日成为“生涯人”吧。这是一群橙会玩儿的伙伴,也是给予彼此力量和滋养的圈子。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舒服,没有人可以完全控制我们的人生,懂生涯用生涯,目的是让自己更自由,无论是财务自由,还是心灵自由。我喜欢有人把自由诠释为“自己活着的理由”,如果真的找到了活着的理由,是不是就活得更带劲儿更舒服了呢!

最后再引用阿兰.德波顿的一句话:“人唯一先天的错误就是认为我们生而为追求幸福,只要我们坚持这一先天的错误,世界在我们看来就是充满了矛盾。”如果追求幸福是一个错误,那么我愿意一错到底。你呢?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技能


三伯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平日寡言少语。令我对他刮目相看的,是他教育孩子常会说一句朴素而又意蕴深刻的话。这句话就是:你要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技能。

三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初中毕业后,三伯让他从师学瓦匠。学了一年,大儿子嫌那砌砖抹灰的活儿既脏又累,不想干了,提出要改学理发。三伯将他臭骂了一顿,教训他说:干什么不苦,干什么干好了不能干出大名堂?行行出状元呢,你今天学这明天学那,到头来一样也拿不出手,艺多不养家哩。你给我沉住气,认认真真学好一样本事,这辈子就够了。三伯逼着他又学了一年瓦匠,打下一定基础后,再花钱送他去跟一位姓康的师傅专门学习砌土灶的技术,康师傅在这方面有一手绝活。现在,康师傅已故,大儿子代替他成了方圆百里砌土灶的行家,每天拿着瓦刀忙得不可开交,日子过得十分殷实。

小儿子呢,念完高中,没考上大学,三伯送他到小酒坊去学酿酒。学了一段时间,小儿子就觉得技术已学到家了,想自个儿也开间小酒坊。三伯对他说:用三两天就能学会一门手艺?做梦吧。告诉你,你得老老实实给我学,直到手艺拿得出手为止。不久,三伯借了一万多元钱,把小儿子送到一家学院自费学习酿酒。后来,小儿子到一家酒厂当了技术员。现在,十年过去了,小儿子已成为那家蒸蒸日上的酒厂的技术权威和生产副厂长了。

想一想三伯的教子哲学,还真有几分道理。人生在世,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你必须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技能;不学无术,得过且过,没有掌握半点拿得出的本事肯定不行;虽好学肯干,但目标分散,没有规划,用心不专,这样本事虽多,却大都水平一般,没有一样拿得出手可不行。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秘诀,浓缩起来其实就是三伯的这句精辟之言:你要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技能!

后悔就是一出穿越剧


“后悔有用吗?”我问。“没用,但是就是忍不住。”

“错了,后悔有用,就是让你觉得自己其实原本可以改变,这样特爽。但是后悔不是没用,而是不可能。”

在与林琳(化名)交谈半小时以后,她给我讲述了她“人生最后悔”的事。林琳在某大公司校园招聘会中从500人中间直接被招走,获得一份大家羡慕的好工作——销售总监的助理。虽然收入并不算高,但是公司著名、周围人的素质高端。所有的经销商都要通过她找到总监,态度自然恭谨,这一切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子觉得太完美了!一直到今天,她还认为那是自己“最好”的一份工作,没有之一。

好景不长,几个月后男友从西安发来最后通牒:要么分手,要么来。她犹豫了一下,放弃了工作,去了西安。一年以后结婚生子,安定下来。“想象那个时候,我实在是太天真了。”林琳反复说。我想了想,以我辈大学之热血,绝对干得出来。

情场得意职场失意仿佛是规律,尤其是女生。她找了几次工作,一次比一次差。有的是公司不够大,有的是身边的人素质不够好,还有一些则是没有什么发展,别人不尊重她。

大部分人遇到职业困惑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停下来思考自己,而是想到去考研、出国和跳槽什么的,就是不往自己身上找——这其实很搞笑,就好像开车的时候车出了点什么状况,或者道路不畅,你不下车看看,反而是上档加油并道。

但这也是中国人最正常的想法,工作不好怎么办?读个研吧。

花了两年时间,林琳读完一所大学的硕士,信心满满进入职场,却发现问题依旧。在所有要她的职业中间,还是当年那份职业是“最好”的,而当年更加糟的是,她还需要时间心力去照顾家庭,发展则更无望。眼看当年的大好前途女青年如今困在家中的怨妇,林琳认定,当年如果留在北京,一定会遇到更好的人,找到更好的平台,以事业与婚姻的两全为终点。可是当年为什么做了这么错的选择呢?

自从这个“后来,我总算学会如何去爱”念头产生开始,林琳就开始了漫长的“后来运动”。她家里与公司一起怠工,孩子没有心思带,每个工作大概坚持一个多月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最好的已经过去了啊。做职业规划多年我第一次发现,原来错过工作也会像错过初恋一样追悔莫及,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我了解过林琳后来的几份工作,平心而论挺不错。我想她是被“总监助理”的幻觉给欺骗了。助理有两种,一种是从行政口提拔上来的,更多负责的是领导事务性的工作;另外一种则是从业务口提拔上来,能力很强但是资历尚浅,更多负责的是协助领导处理业务,其实却是副总监的位置。林琳的第一个工作更多类似行政助理。虽然显得光鲜,事实上能力要求和发展都不多,再过几年,如果能力不变,前景发展堪忧。如果遇上上司调离,则马上死掉。另外领导助理的生活与工作不平衡也是常事,自然不会允许她回去结婚了。

后悔有用吗?有用!他让林琳顺利产生幻觉,自己其实是很强的,只是找不到合适的空间。自己其实没问题,只是那个时候一时糊涂做错了决定。这难道不是抵御糟糕生活最好的方式吗?

让我们来看看“后悔者”的心理机制,他们走过弯路,然后获得“这条路不好”的智慧,但是又希望带着这个智慧回到当年去改变自己命运。但如果没有走过这段弯路,又怎会有躲开错误的智慧?失败乃成功之母,选错乃智慧之母,你怎可想像选错母亲生下智慧孩子,然后穿越回去把母亲杀死?这不是没有用,是不可能。智慧孩子唯一能做之事,就是把未来改变得更加好,别再选错。

最后林琳小小挑战了我一下,说:“如果我当年找个职业规划师,比如说你,我们著名的古典老师——问一下,不就完了?”

我说:“这是你未来的选择,当年——我都还不知道什么是职业规划呢。”

她又问:“那假如今天这个决定未来有一天会被发现是错的,怎么办?”

我说:“有可能,不过肯定没有你现在一直后悔下去错得厉害。而且那个时候你更加智慧了,能看到更好的选项。这都从这个选择开始。”

人生就是且行且记录


记忆靠谱吗?不,有时候并不。

因为头脑会有选择性的屏蔽掉一些信息,过滤掉一些画面;因为人是很容易被习惯所俘虏的动物,每日被各种眼前的琐事牵着走,那些做过的透明的梦,在日复一日重复昨天的时候,有可能被一点点剪碎,那些曾经想要坚守的信念,也在悄无声息的被风一点点吹散。

因此,很多事情,未记录就等于未发生。我们唯有依靠工具来记下梦想的样子,比如:纸、笔、电脑、相机或录音笔。

大概从一年半前,我开始养成了记录生活的习惯。刚开始是记录时间,以每半小时为单元,记录下当日清晨离开被窝到晚上就寝之间,醒着的着几个小时,每半小时都干了些什么。

在每日的时间以压倒一切的速度向前奔走的时候,因为有所记录,所以感觉时间没有白白地消隐。

后来,慢慢开始记录当日发生的有趣的事,有所收获的事,或是身边的人向我投射出的微小的善意。我常常关掉手机和电脑,在安静的书桌前面,与自我对话——我 擅长什么?我喜欢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阻碍我的是什么?为了实现梦想我应该做些什么?我如何用自己的生命状态去温暖他人?亦或是,今天发生了哪些快乐的事?今天我有什么收获和成长?今天,身边的人对我做了哪些微小的善意的举动?

这让我感到幸福。

美好的瞬间以文字的方式被一点点积累下来,其实幸福和成长不是一下子轰轰烈烈降临的,是像水滴一样一滴滴聚集而成的。不是需要我们做出多么大的辉煌,只需要每一天做出一点点小小的改变。

20xx年已过,我养成的最棒的一个习惯大概就是记录生活,这一年来的经历过的喜悦、失落、迷惘、困惑、感伤、成就、幸福、孤独……如果不是每日文字的记录,这一切好像不曾发生过。

如果你问我,20xx年的某一日某一刻,我在做什么?过得怎么样?

或许头脑已经遗忘,但记下的文字和图片会告诉我。这天我做了什么,吃了什么,遇见了谁,留下了什么。

并且,借由记录生活,我开始认真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探索怎么样通过绽放自己的人生,来影响他人,通过改变自己,去改变世界。现在的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去到的那些美丽风景,想要实现的美好愿望。

记录这个习惯,开始一点点悄悄的改变着我。帮助我把不快乐的种种抛在过去,任由时光的洪流带走它们,并且,聚焦幸福和感动,并把这些无限放大和强化。

未来我会把这习惯保持下去,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我已垂垂老矣,花白了头发,但这个年轻的记忆,依然鲜活温热。

人生就是且行且记录,就是学会忘记一些什么,并,铭记下那些值得铭记的一切。

职场,总结就是这几句话


职场是什么?一个没有毕业的年轻人永远不会明白。一位纵横职场20年的老前辈和小编讲过八句真言,现在分享给大家:

职场,总结就是这几句话

1.在工作场所只讲结果,不讲道理。即使你有更多的理由,你的立场太低,没有人愿意听。不管你有多少理由,如果你做得不好,就没有升迁的机会。

2.跳槽不是实现职业飞跃的根本途径。通常,您在公司A遇到问题,因此您的工作表现不佳。即使您改为B公司,问题也不会消失。阻碍你进步的是你的工作习惯。如果你的坏习惯不改变,那么更多的公司不可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并遇到同样的麻烦。

3.当你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你可以把更多的经验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努力工作,追求表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好方式。当然,办公室政治非常重要。如果你有“关系”或“背景”,你可以少努力工作。

4."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不要对领导说,因为工作场所从来没有一个谈论工作的地方,不管工作多么努力是无用的,没有价值的更硬的工作,更低的单位效率,你应该被杀的更多。这个单位还没有杀你,也就是说,你还有一些工作经验。

5.职场快速升迁靠三样——成绩、人脉、口才。

6.加薪的最快方式就是跳槽

7.你在一个单位待了三五年,同一时期入社的人都被提拔了,只有你还是一个小草根。此时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没有那么多的“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不可能和你有关系。不要怀疑你周围的人和单位,而要怀疑自己。一定是你自己的问题。如果你不改变自己,接下来的五年将是这五年的复制品。

8.错误使人们进步。你在工作场所犯的错误越多,你在工作中尝试的越多,表明你做了很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情。如果你犯了这么多错误,你仍然可以坐在钓鱼台上,这表明领导对你很重要。请珍惜犯错误的机会。

真相:“裸辞”就是“身价and物质双贬值”


据说,每10个白领中就有7个在为跳槽行动。每个职场人,平均每2.5天,就会产生一次“裸辞”的冲动。不过,对于大多数普通职场人来说,一时的潇洒冲动带来的爽快感,很快就会被无处安放的纠结所替代,空白期的不安感也会相当磨人。

即便“裸辞”这么痛苦,但依然不能阻止大家前赴后继地走上“裸辞”这条路。根据人场网市场部“跳槽意愿度”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近千位职场人中,最近一次跳槽选择“裸辞”的占比为58%。不知道这是大家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无奈抉择,还仅仅只是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产生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又称“冲动”。

不论你是出于哪种原因而勇敢地选择了“裸辞”,有些残酷的现实,还请你认真地了解一下。

身价成本:离开工作的第一天,你已经贬值。

加利福利亚大学安德森管理学院做过一次实验:请来50位企业招聘专家,要求他们模拟为公司招聘一位市场经理,根据求职者的简历历打分。提供给招聘专家们的求职者简历几乎完全一致,唯一的区别是一半招聘官拿到的简历上,求职者目前在职;而另一半招聘官看到的是求职者目前失业,最近的工作一个月前结束。结果发现,尽管简历相同,在职求职者获得的评分要显著高于失业求职者。

我们通常以为只有长期失业才会招致招聘企业的歧视,但实际上这种歧视居然是离职瞬间立即生效的。

当你裸辞的那天开始,你这个人本身的“价值”可能就开始打折了。为此,你要面对以下问题:如果3个月找不到工作,你会不会焦虑?如果1年找不到工作,你会不会崩溃?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你愿不愿意自降标准?

既然知道自己可能面临“贬值”,那怎样才能尽可能为自己“保值” 呢?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给自己设定新的职业方向。“裸辞”之后,不但要给心理定下“止损期”,不要一直陷入愤恨或激动的情绪状态,更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的职业规划陷入迷途。每个人的裸辞情况都不同,所以“如何保值”没有标准答案,但是请你自问以下4点,想明白了,答案也就自然浮现了。

自问1:“裸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到底是自己的原因还是环境的原因?

自问2:期待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对于自己期待的新岗位,自身又有哪些不足?

自问3:自己到底有哪些长处?曾经的工作经历中有哪些值得炫耀的业绩?

自问4:转行还是转职?又或是彻底地告别过去的行业和职位重新起航?

物质成本:离开工作的第一天,你的荷包开始贬值。

市场部近期发起的“职场人裸辞情况调查”数据显示,选择裸辞的职场人中,有17.8%的人表示,在裸辞前自己在经济上“没有任何准备”;56.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1-3个月的工资存款为裸辞做准备;8.9%的受访者则表示有6个月的工资作为保障才敢裸辞。大家在“裸辞准备金”这件事上,心还是挺大的。

也根据城市消费水平做过一个统计调查, 在二三线城市里,最好为没找好下家的“裸辞”准备至少3—6个月的工资,而在一线城市更要为“裸辞”准备1年的工资!城市消费水平越高,“裸辞”准备金就越多。这就为何年纪越大的职场人,越不敢贸然选择裸辞,毕竟中年职场人要负担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开销,可能背后还有一大家子的人在“嗷嗷待哺”。

要想让自己的“裸辞”显得更为潇洒和帅气,据说还有一个公式:“魄力+财力+才力=完美“裸辞”。从你“裸辞”的那天起,荷包开始“只出不进”,吃喝拉撒睡,每天一睁眼还未起身,就已经进入了花钱模式。房租、贷款、手机话费等等,都是躺着也在流失的人民币。

跳槽,是职场的常事,但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跳槽会让你职业发展之路倒退回原点,而这些跳槽很多情况下都是发生在“冲动”之下的;高级的跳槽,会拖你走出人生低谷,甚至会助你走上人生巅峰。盘算一下自己有多少“本钱”可消耗,再来决定是不是要“立即走人”吧!

张晓楠:就是不想负了青春


张晓楠《就是不想负了青春》

张晓楠:我今天来的时候,刚一来就有一个演讲嘉宾跟我说,因为你现在做主持人,你真的应该主持今天的活动,你特别适合。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今天演讲的人 都挺奇怪的,都挺不正常的,所以你很适合主持。因为在他定义里,我也挺不正常的,挺奇怪的。这可能也是我们说,如果你一直循规蹈矩大家认为你正常,但你真 的要这种生活吗?这是你想追求你想要的吗?别人眼中的不正常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只是活给自己。这是我今天第一个站到这的感觉,也许我也被归在所谓的不正 常或者奇怪,但是我认同这种不正常和奇怪。

刚才主持人介绍我的几个事实,我小小的纠正一下。第一,他说我从小从爱哭的孩子成长为什么 什么主持人。其实不是,我现在依然还很爱哭。我觉得人生特别平衡,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我笑的很多,我也哭的很多,因为有很多事情能触动我内心最深处,觉得 这是我人生活着所追求的状态。第二,他说我原来在新东方教托福阅读。其实我一直教的是托福听力,后来也教过口语。第三,他说我曾经为了做主持人这个工作减 肥了20斤。说实在的,我是一个特别不在乎外表,从小被我妈认为不像一个女孩,像一个男孩,我觉得我性格也更像男生,比较豪放。他们都说看你的博客觉得你 是李清照,一见你面原来你是辛弃疾。我也没有想过要改变,我也不知道是否能改变。但是我从来没想在吃上控制自己,所以不太注重形体外貌。结果发现做主持人 之后特别讨厌,你上镜以后会比你平时看着更胖,所以没办法我去减肥,也是因为去美国学习之后骤增体重。我最高的时候是136斤,你不能想象吧。后来我觉得 要做这个工作就要减肥,最后减到了80斤,所以不是20斤,是50多斤。

今天因为只有18分钟时间,如果我光讲减肥的话女生肯定特别 高兴,男生就要愤然离场,以后我们再交流。我特别谢谢主持人对我的介绍,也特别谢谢古典给我机会跟大家交流。很久没有站在台上,都是作为主持人或者记者去 倾听,很多人叫我老师,我不太喜欢这个称呼,我们活着都是要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

那天新精英的海宝问我说你的演讲题目是什么。我想了一下发给他一条短信,就是八个字,我们曾经都不想负了青春,不想辜负青春,但是我通过自己愿意按自己的方式去活着,我在前面加了两个字,因为这是我给自己的一种要求,也是自己的一种态度,“就是不想负了青春。”

上 大学的时候,包括大学以前,不光是爱哭,自己还有点糊涂蛋的感觉,稀里糊涂,不懂得什么是人生设计,也不懂什么是职业规划。说实在的很遗憾,我在陕西出 生,陕西长大,那个时候网络不是很发达,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梦想,也没想过梦想。小时候写过作文叫我的理想,男生都写科学家,女生都写老师,我也那么写 过,没想到最后应验了,所以很多话不敢乱说,说了之后可能成真了。

等我真正开始觉得有点自我思考、自我去想自己的路怎么走,要做什么 样的人,就是在接触新东方之后,我记得当时我的一个好朋友说,有一个新东方,去听课吧。我们从陕西报名,到北京。在首都体育馆万人大礼堂,我第一次听到俞 敏洪、徐小平、王强老师在台上讲,那一瞬间我第一次听到有一个人讲话真的让我内心热血沸腾,内心翻滚,我才意识到原来课可以这样讲、人可以这样活,我爱上 了新东方。可是我从来没想过成为一名新东方的老师,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是一个脑子不太想十天、二十天以后的事,但是在宿舍的时候,一个女孩说晓楠你可 以做新东方老师,你比台上的老师能讲,你不妨试试。刚好我看到新东方在招聘,就投了一个简历,杳无音信。第二次我又投了一个简历,这次很幸运,被俞敏洪老 师看到了,因为当时简历别人都是打印的,因为在我们那打印机不方便,我是手写的,结果让我手写的简历变得与众不同,其实只是落后而已。我特别讨厌一些人把 偶然说成必然,当他做成一点事之后,过去那条路都是多么的怎么怎么样,如果真是那样可以,如果不是就罢了,其实谁都有过糊涂的时候。所以我第二次投简历的 时候,俞老师看到我面试,这个过程我不详细讲了,总之我的一个感受是,为什么说英雄不问出处,这是我最大的感觉。当时面试的人很多,那个时候新东方招老师 全是北大、清华,我记得还有外交学院,那天我们面试的就是这几个学校,都是非常好的学校,而且都是全中国最好的学校。有一个同跟我去面试的老师,他问我 说,他说你是哪个学校的。我说我是西安外国语学院的。他说西安的?这学校我都没听过。然后他马上问了一句话,我记了一辈子,这是我要努力的。他说你有什么 家庭背景吗?他认为如果我没有家庭背景的话,以我这样一个学校是不应该站在新东方被面试的行列里,更不要说被选上了。后来我们两个成为特别好的朋友,因为 他让我第一次才知道,原来人的眼睛其实是有门槛的,人的心也是有门槛的。后来我们在社会上一次一次被这样的门槛卡着的时候,你有了更多努力的动力,其实是 好事。

说到门槛,新东方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很感激它。进到新东方,我先做托福老师,又做少儿部主管,紧接着做俞老师的助理,有一 次要看很多新东方材料,我看到一个招聘材料上面写着,我们招聘老师,要求这些老师的第一条是国内知名大学本科或以上毕业。我当时拿着这条特别颤巍巍的问俞 老师,我说为什么要有这条,如果当年有这条的话可能我和很多人或许进不了新东方。我没有想到俞老师立刻打电话让人力资源部改掉了这条,改成了英雄不问出 处,我更加热爱这个企业。

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不问出处,才有当年的我站在新东方的我讲台上,这是我最有感情的一个教室,新东方在北四环路边上最早的那个总部三楼的大教室。

我 要说一切皆有可能,我大三的时候开始在新东方教书,一个大三的学生,我自己觉得我还很不成熟,但是新东方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大家想不到我站在新东方讲台上 带的第一个班是900人的教室,全都是大柱子,学生根本看不见老师,就是用这样的黑白电视看老师,那个时候我扎着头发,有时候会散下来,学生给我最后留言 说你真是一个可爱的贞子老师。我前两天刚剪了刘海,学生管我叫可爱的小丸子老师。我特别喜欢这个名字,但我发现时过境迁,当我今天再以这个发型出现的时 候,我看微博上有人留言说,天啊,晓楠姐,你怎么剪了一个锅盖头。这就是十年岁月留给我们的,从小丸子变成了大锅盖。

到了新东方我才 知道什么是梦想,因为在此以前没有人提过,我们只是想学历读到什么什么样。我记得小时候自己想小学、中学、大学、博士后,可是我发现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让 你找到你自己,我特别感谢新东方的每一个同学,刚才还有同学说要来听讲课。我热爱教师、热爱新东方、热爱讲台、热爱学生,最重要的是你们不断的带动我成 长,在鼓励我,才让我知道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

这张照片特别有趣,这是我们去甘肃讲座,那个时候我只有20出头,可是这个学校极其 重视,在我名字后面划了括弧,写了教授。还有一次在山西,也是几千人的大讲堂,他们的主任说“下面有请张晓楠教授上台演讲”,我走上讲台全场就是那种笑和 虚声。我上去之后说,谢谢团委老师的介绍,这个教授也没错,你可以理解成教授是一个职位或者职称,也可以理解成教授知识的人,所以我只是比大家多知道了那 一点点英文,就给了我这么大一片天地,我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懂得感恩的人,我真的很感谢。

我从00年大三开始在新东方,毕业在那呆了几 年,我02年的时候想出国,当时俞敏洪老师留下了我,他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我觉得你趁年轻应该多学点东西,新东方还有很多东西你没有学到,你应该继续在 这工作。所以我留下了。到05年我想出国,俞敏洪老师说你去说吧任何时候你想回新东方,新东方的大门为你敞开。那是我最重要的鼓励之一,当你离开一个部 门,这些人不是遗忘你、骂你,而是期望以后再次合作,这是我追求的状态,而不是你在那个机构得到多少钱或者获得什么样的职位,我从头到尾只是一个普通的老 师而已。

在新东方真的很顺利,教书教到打分最高,又做了集团的培训师、演讲师、总裁的助理,可是我希望更多的去学习,因为教了几年, 我自己可能道空了,于是我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了金融专业,美国的生活确实挺好,但是我们出去无论选择什么,至少我没有想通过它改变人生命运,因为你要改 变的是你自己人生的思维,你的命运绝对不会通过一个学校去改变的。很多人在我回国之后他们说,你在国外名校回来之后,那个气质明显不一样了。我跟李嘉明都 是在哥大,他去之前录了几期《开心词典》,然后他到哥大读书。但是他在哥大读书的时候他的节目播出,于是有人给他打电话说,嘉明,你一到名校,经过海外名 校的熏陶,主持的范儿都不一样。嘉明说,拜托,那是出国之前录的。所以很多时候不要看别人怎么说,只有你自己怎么看才重要。

06年我 在哥大读书,新东方2006年9月7日上市,俞敏洪老师邀请我站在那个台子上,左边第二个130多斤的就是我。当时纽交所举办了一个非常盛大的欢迎仪式, 真的非常长的桌子,可能从我这到后面台子这么远的大长桌子,能坐几十人,大家围在一起,然后带你参加纽交所。凡是参加这样活动的人都会产生一个我得做一个 企业,我得把它整上市,那样才意味着我很成功。当时那一瞬间,很多人都产生了那样的想法,很多人说我是不是新东方上市,我也拿到了股票,我兑现之后就应该 做这个事。可是我发现我不是,因为那不是我能做得了的事,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固然重要,但是比它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要承认自己有所限你才能有 无限。

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做听从内心的召唤。以前别人跟我说这个的时候我没感觉,比如当我听到有人说,有一天有一个声音在他 耳边对他说谁谁谁你应该怎么样,你要怎么样,你难道就想怎么样吗。我就纳闷,我怎么就从来没人跟我说呢?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不是有一个我内心的声音或者别 人跟我说了一句话,而是我不自觉的发现,这事靠谱。一个最简单的反映,为什么我选择了做主持人或者从事传媒行业,因为在那要看很多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 纽约时报,还要看很多美国的电视节目,在看这些节目的时候,我看这些报纸杂志的时候,我经常拍案叫绝,我经常看着看着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说,原来新闻还有 这么多的层次,原来人内心还有这么多的声音,是别人的声音告诉了我,我想在一个地方倾听更多别人的声音。所以那是我内心的召唤。因为以前当老师主要是我在 说,但我发现原来我更热爱、更让我痴迷的是听别人讲他们的故事。

生存与梦想很多人都在讲,有一年我们去讲座,有一个人给徐小平老师一 封纸写的信,打开看了一下我们全绝望了,只有一句话,他说徐小平老师请你告诉我,如何在三年之内拥有一辆宝马、一个豪宅和一个美丽的女朋友。徐老师送给他 四个字,你完蛋了。可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生存,我自己比较幸运,因为我先解决了生存,我觉得我得养活我爸妈,我是独生女,我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我爸妈跟我在 北京,我大学毕业之后就可以出国,可是我想我得先在北京给我爸爸妈妈安家我才能安心的走,所以通过在新东方挣的钱,那个时候在北京房子也便宜,贷款买了房 子和车,我觉得我可以去美利坚了。先解决我和家人的生存再去谈梦想,因为我现在才发现,爸爸妈妈唯一的梦想就是我们,我们如果活不好他们是不会开心的,所 以我想得让他们基本上衣食无忧,让他安下心,我才能去追求我自己的梦想,所以晚一点又有什么呢。

选择与转折。在哥大学的是金融,我工 作是在投行,分别在纽约的摩根大通纽约总部和瑞士信贷的香港投行,但是在这两个地方工作之后,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人生做选择题的时候可以先做一些 排出。有人问我怎么找到梦想,很简单,就是不断的试,你不去找它,它就对不断尝试的人说话,不跟你讲话,你总在屋子里听不到声音,只能听到自己忏悔声也 好,沮丧的声音也好。在投入行实习,我知道投行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是双学位,我去联合国实习,我知道这个世界组织也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就是倾听别人 内心的声音,期望做一些能够对这个社会产生一点积极正面影响的事。那个时候我觉得这句话好像很大,但是当我看到乔布斯说“活着就为改变世界”的时候,我觉 得自己太保守了。

曾经有人采访我,也写一些文章,他们说有那样一个女孩,虽然她长的很单薄。我心想130多斤还单薄。说她毅然决然放 弃投行高薪,她义无反顾选择了回国,要在国内热爱祖国做一番事业。然后说她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对话谁谁谁。根本没有毅然决然,也没有 心路历程。我从来不做长远的计划,我没有做过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计划,因为我不知道下一秒钟发生什么。我会做的计划,最多只是一个月。这其实不是一 个好习惯,可能我是一个太局限的人,但是我发现要知道自己有所限,就在你限的范围内做好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只做每天、每月的计划,我有的只是简单的坚 持,因为我这个人头脑比较简单,我想认准的事就去做。

于是回来我做媒体,做媒体的过程很艰辛,比如说我不是科班出身,要解决自己发音 的很多问题。比如说我经常说露天,很多发音我发的都不对。于是我到传媒大学自己进修一个月,学播音支持,考播音支持一甲证,考播音主持资格证、编辑证,因 为你出一条腿,出来混早晚要还的,所以把它补上来。你要告诉所有人你的梦想,千万不要等着自己实现了再戴着墨镜衣锦还乡,那时候很困难,可能你还没成的时 候可能变成瞎子阿炳了。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你羞于告诉别人,谁会相信你能实现?你如果敢站在舞台上大胆的告诉大家,这就是我的梦想,你才有义务反顾的走过 去的精神和付出行动。我是这么想。所以我变成祥林嫂,我逢人就说我想到主持人,看我欠缺什么,你看我应该怎么走。我见过很多人,接受过无数次的拒绝也受过 无数次的打击,比如有人说,你这样的我见多了,根本不行,你别试了。还有人说,你这么高龄还想换行业,尤其还想做一个对女生来说的青春行业做主持人,你还 是歇了吧。我想我这个梦想不实现我才真的歇了呢,我没管他们,该干吗干吗,虽然比较艰苦,但是最终我实现了。我所有这些工作,包括新浪、北京台、央视都是 别人介绍给我,别人主动告诉我,是因为曾经我跟很多人分享了我有这样一个梦想。

这张照片是新浪派我去美国采访,这个老头的故事很精 彩,在主持人大赛中讲了,以后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于是从新浪又有人介绍我到北京台,又到了央视数字频道,虽然是数字频道,好象很多人说离主持的最高殿堂, 虽然我不认为央视是所谓的主持最高殿堂,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平台,但是我个人还是期望能够去央视,从07年回国就一直在做这些工作,中间换了这三个平 台,我悟出一句话。第一句话是斯坦福王文华说的,他说得不到是因为没有想要到发疯。后来我在努力中发现,其实有时候或者因为没被逼到发疯,你被你自己心理 的愿望,你每天不实现它就睡不着觉的愿望逼到发疯的时候,第二天早上你一定会出去行动。如果你还没疯,你就想想这个是你真的想要的吗?

后 来央视财经频道找我说你愿不愿意做一个记者,我说我愿意,我不是想做一个花瓶站在镜头前说一些自己都听不懂的话,或者说一些别人给你写好的话,我是期望可 以听到别人的声音,如果自己也有一些有价值的声音可以去分享,我愿意做记者,我愿意从头学起,所以我从对编机,学线性编辑,然后做记者,这张照片是在达沃 斯论坛采访,这张照片是出国采访。我很开心,做这个工作真的很好,让我有那么多机会去听别人的声音。电视绝对不是一个人去做,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你 是一个很独的人做不了电视,电视一定是一个团队合作,非常热爱这个团队,财经频道的同事们,虽然我现在离开财经频道去了新闻评论部,但是我依然很怀念财经 频道的日子。前不久我参加了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我觉得既然在这条路上走了,该去尝试的就试试。结果这一试得了铜奖,很多得金奖、银奖的人不满足,他们 觉得自己还可以更好,我觉得我很满足了,因为这个尝试的经历我自己很喜欢。

对我自己有帮助的几个习惯都是一些小事,但是我发现真的是 细节决定成败,一些小事决定你自己未来的方向。对我有帮助的几个习惯,写日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原来我只有短时记忆,长的东西我选择性记忆,很多常识的记 忆很快就忘了。比如我曾经看一个电影,看完两年之后,我重新看一遍这个电影,直到最后我才意识到这个电影我看过。我发现我必须写下来,我妈说我是老年痴呆 症的前兆。我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写日记,结果我发现只是为了记下来这件事帮助我后来很多。因为记者要观察、理解和体会生活,而写日记,可能你写了今天什么节 日,和什么人在一起,他们说了什么话,但是这些对自己做记者工作很有帮助,因为你就是倾听别人的声音。

行事历,很重要,每天把今天做的事写下来,再把没做完的腾到第二天,如果到第三天还没有做完,可能这件事对你不重要。

每天看书,我不习惯电子书,我喜欢纸质书,因为我必须做笔记,不做笔记就像没看过一样。

跟自己说说话,静下来看的更清楚。大家都有静下来跟自己说话的时候,这也是我的习惯。

最 后想送给大家两句话,有人问我在新东方讲课的风格,我从来不是一个站在台上特别能调侃的老师,因为女老师也不太适合调侃。我也不是一个有多少睿智深邃观点 的人,也不是一个有太多苦难、悲痛或者很丰富经历的人,但是这么多年来,我发现我最认可自己的一点就是,当你不足够聪明的时候,你可以做的只有足够努力和 足够坚持,这是我这些年认同自己的唯一的两点。当你认准了真的就别贪心了,这个世界你不能什么都想要,当你什么都想要的时候,最终可能你什么都得不到。这 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但是真正面对利益,能做到的人有几个?我还算是做到了吧。第二,做决定你就得动起来,错的也能走对。我曾经对自己说,没有对与错的选 择,每一个选择都有机会成本,都有沉默成本,但是当你选定了它,只有你足够专注你才能够让这个成本变得最小,你才能够把这个选择变成十年、二十年、一百年 之后回过头来看说当时这条路我走对了。小时候我们认为你自己只会爱一个人,当你跟一个人分手的时候,你觉得后面一定不会有更好的。但你大了之后,分手了虽 然当时很痛,后来又遇到一个,发现这个其实也挺好,幸亏当时那个分手了。当你做一个选择,你不把它走对的时候,你后来才会后悔,而如果你全力以赴了,它真 的就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人生不就是为了老了坐在摇椅上不后悔而已吗?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做自己,与众不同。我跟古典说我非常支持你做 的这件事,如果能帮上忙我也愿意做出自己的努力,因为他让我们知道,平凡的生活中,只要你努力了都可以做你自己的精彩英雄,只有你做自己,你才真的与众不 同,这辈子才是不会后悔的一生。大家不用有太多的宏图大志,只要你静下来,想好你每天要做的事,做一个选择赶紧行动起来,并且坚持下去,义无反顾,十天、 十年之后你一定发现今天的你做了一个最正确的选择。谢谢大家。

以上《生涯之学,就是应变之学》一文,由编辑精心撰写而成,希望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访问“职业规划生涯”专题!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