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理栏目教您熟悉各类职场心理,提供各类职场心理故事、职场心理学、女性职场心理、职场心理测试、职场人际心理、职场心理作文等相关内容。让您全面的了解各类职场心理。感谢阅读《为什么说“全职妈妈”才是最好的员工?》内容,职场资讯网小编向您推荐一些职场心理知识,要注意的问题。欢迎您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有论述认为职场妈妈们因为有太多事挂心,导致她们工作效率不高。单身的员工可能会因为男女朋友或家里其他的事情烦心,关键在如何找到能够快速“转换”模式的人。

我是个在家带小孩的妈妈,同时我也是个网络创业家。老实说,我选择创业其实是因为我想当全职妈妈但又不想从此就放弃我喜爱的事业。即使在讲究work-lifebalance的美商里,也很难找到几间公司愿意保证职场妈妈所需要的时间弹性,并同时提供我们在工作上所需要的挑战、升迁机会、与成就感。所以呢,我选择了创业。

我们的新创公司最初遇到的挑战之一,便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率又低成本的虚拟团队。同事们除了需具备责任感、愿意承受风险、敏锐等特质外,更必须享受工作的乐趣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除了这些,我们更希望找到具备独立思考(因为新创公司实在没时间培养员工,大部份都要自己摸索)以及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意见的人(老板不一定总是对的,事实上,她常常是错的)。

不过,人才总是难寻,工作辛勤认真的人才更难找,工作认真却还愿意接受微薄薪资的人才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所以我到底应该去哪里挖到这些精英?在检视了无数履历后,我发现,原来职场妈妈是我问题的正解之一。职场妈妈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

(1)在家全职带小孩但想找份兼职工作的妈妈;
(2)想找个弹性全职工作的妈妈。

如果能符合我们对团队的要求,这两种类型的妈妈对新创公司来说都会是宝贵的资产。不过因为我个人多半是与第一类型接触,因此这篇文章以第一类型的妈妈们为主角,来谈谈为什么她们适合新创团队。

1.职场妈妈很有效率

职场妈妈是时间管理界的大师。原因很简单,如果她们无法有效管理时间,就不能同时照顾家庭又挤出一点时间给自己(工作)。我们的一天一样是24小时,不会因为我们成为妈妈,就突然多出些时间。为了兼顾家庭与事业,我们得尽其所能地将事情集合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结果呢?公司不用特别派职场妈妈们去学LearnThinking因为职场妈妈早就成为了高度效率的代名词。

我当然也知道,有论述认为职场妈妈们因为有太多事挂心,导致她们工作效率不高。但是想一想,这个隐忧不单单适用于妈妈身上,单身的员工可能会因为男女朋友或家里其他的事情烦心,关键在如何找到能够快速转换模式的人。在我的经验中,职场妈妈通常转换得比较快,因为她们早已习惯同时处理各种事情。

职场妈妈们通常也需要有一套有效管理小人的方法。我有两个四岁以下的小男生,所以几乎每天都要经历孩子耍脾气和吵闹。离我们最近的亲戚要坐飞机三小时,而我的孩子们每天只能看30分钟的电视。所以让我能同时兼顾陪小孩、煮饭、创业、偶尔还找时间写文章的秘密武器在于:

(1)小朋友的规律生活作息(我通常趁他们午睡的时间安排开会);
(2)一周有两天早晨有保姆(这个习惯是还没创业前就养成的,因为我深信有喘息时间会让我成为更好的妈妈);
(3)老公是个努力工作、家事做得比我好、且不断鼓励我创业的超级男人(不要写信来骂我噢!)。

我的方法只是很多种方法中的一种,不一定适合其他妈妈。但重要的是,每个想工作的职场妈妈(或者是想当个可以得到充足睡眠的妈妈),都必须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小)人管理方法。

2.职场妈妈动机强烈又具有雄心大志

在我观察自身经验,还有朋友妈妈群们,我发现一个全职妈妈最常遇到的挫折是觉得每天深陷在繁琐的日常家务中,让我们常常感到自己很不重要。从换尿布、洗衣服、煮饭到打扫,我们每天重复的任务是那么的琐碎,那么的理所当然。

很可惜地,这种不安全感可以无限蔓延,甚至影响到本身的自信以及家人之间的和谐。因此,很多全职妈妈会希望找份兼职工作,原因是不想与社会脱节、想重新拾回成就感、或尝试新鲜的人事物、甚至只是让自己不会无时无刻都把心思放在孩子上。我特意把经济这个因素排除在外,是因为在过去的接触中,大部份的全职妈妈(很幸运的)并不需要负担家里的开销。因为这些妈妈是为了自我的骄傲而工作,所以比一般人更希望能有一番作为。既然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事,那最好是件有意义的事。

对资金有限的新创公司来说,我们无法花大钱请到好人才,但我们有的是有趣新颖的计划,可以让人洋溢在自我肯定的快乐中。

3.职场妈妈们不需要大量的监督和管理

我曾经问过我的创业导师,建立一个新创公司团队最困难的事是什么?他的回答:找到可以(自我思考)的人。

在经过两年无数的履历、面试以及试用期后,我觉得这个答案实在太受用了。新创公司没办法奢侈地训练新手,我们必须在只有五个人的情形下,搞定二十个人要做的事。所以我们要的人才必须要能在接到任何问题后,自己想办法找出方法并有效地执行。这类的人才不仅能独立思考,更非常享受这种自主权与责任感。拥有这样的人才能使我们的公司有层出不穷的新点子,同时也不断地在每个计划里检视彼此的盲点。

许多全职妈妈们都有过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因为她们每天都不断的在处理问题和做决定:小朋友最适合吃哪类食品?应该帮他们报名哪间学校?今天要买哪些东西?下一次全家出游的地点?妈妈当得越久,这惊人的能力就越突出。

通常当我还在做初步计划的时候,我的妈妈伙伴们已经帮我多想了下三个步骤,并且为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了准备。(相信很多人都有一样的经验,当发现自己忘记带某样东西,妈妈已经帮你放在包包里了。)这就是理想团队的最高境界Anticipation!(先发制人)

4.职场妈妈们富有强烈的价值观

在我的经验里,想要当全职妈妈的女性们通常也都富有强烈的家庭观和道德感,她们具有耐心、关怀、负责任、细心以及诚实。这些也是我在找团队时看中的重要特质,因为这些职场妈妈们可以帮忙新创公司培养团员间,互相体贴与分工的优良文化。

虽然商业世界里,无可避免地会有激烈自私的割喉战,但有时候团队成员们一张写着:抱歉,我要到明天才能完成这件事,因为我的宝宝生病了的纸条,反而提醒着我们,生命中还有更多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

5.职场妈妈们懂得优先排序也懂得牺牲

我知道大部份公司对于雇用在职父母的担忧,是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可能会影响到工作时应负的责任。例如上面提到团员因为她的小孩生病了而必须延迟某一件计划,但在我们公司里,大部分的时候,这些员工会在接下来的几天更拼命地完成工作。虽然这些耽误不是每次都会顺利解决,但是在我的经验里,当公司给负责任的员工更多弹性空间的时候(在这里负责任是关键,我们不谈那些会利用制度的人),这些人通常会用更多的承诺和奉献回报公司。

妈妈们除了懂得适当地在工作和家庭责任中排出先后顺序外,他们更是比一般人愿意牺牲自己。这正是所谓的BurntToastSyndrome。史丹佛大学之前有做过一篇性别研究发现,相较于职场的爸爸,职场妈妈们更愿意牺牲她们的私人时间,以便能够完成所有的责任。比起大规模的公司,新创团队每周的工作量变动其实很大,但每当我们计划需要时,这些妈妈们是我可以依赖的好伙伴。

6.职场妈妈们通常愿意拿少一点的薪水

除了史丹佛大学的报告,有许多类似的研究一致地发现大部份的职场妈妈(包括休完产假后马上回去全职工作的妈妈)都认为她们薪水应该比(不是妈妈的)同事少,升迁也可以比同事慢。这种信念是因为她们认为自己需要比别人更多的弹性,而且产假即使只有几个月,还是造成了公司的不便。很可惜的,这样的想法很普遍。因此,许多公司并不想雇用或升迁有孩子的母亲们,而这些女性也被迫选择:

✓不眠不休地工作(然后同时因为不能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感到愧疚);
✓或是成为再也没有动力的员工,默默接受这就只是一份工作;
✓或甚至直接辞职。

这也是为什么我相信新创团队非常适合职场妈妈,不像一般大企业的循规蹈矩制度,新创公司能够弹性适应各种行程。在年轻的团队及扁平化的组织下,团员们所在乎的是实质的生产力,而不是你几点打卡。

虽然我相信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想办法极力配合在职工作的父母亲,则以留下最好的人才,但我很庆幸他们没有。因为他们留给我的新创公司更多的优秀人才!更现实的是,因为要跟我们抢这些人才的公司不多,大部份的妈妈们愿意在低于市价薪资的情形下加入我们。优秀人才、低薪资、愿意奉献的工作伙伴,对新创公司而言,这就是三赢的情形啊!

PS:在这里必须声明一下,我不是说所有的在职父母都适合加入新创公司。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高的稳定性或是收入。我也不认为所有新创公司的职缺都能由在职父母胜任,因为必然有些职位无法弹性分配。我当然更不是说我们公司只找职场妈妈(有一个妈妈加入我们时还单身呢)。我们的单身员工不仅负责而且效率也高。我的希望是如果有一天他们选择当父母,我们还是能给他们一个弹性又富有意义的工作。

换句话说,以下是我的总结(请再忍受一会,你知道妈妈们都比较唠叨)

✓弹性的新创团队对于职场妈妈而言是一个绝佳建立事业的好选择;
✓职场女性和妈妈绝不是只能二选一(选择优先级和权衡牺牲是无可避免的,但是有创意又有动力的人总会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所有公司,不管大小,都应该推广给在职父母弹性及工作成就感的内部政策(毕竟,人口增长对每家公司都是一件好事);

当我12岁时,我梦想长大后我会像我的母亲一样,当一个全职妈妈。那时,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工作。

当我22岁时,我梦想有一天我会成为财星五百大之一的少数女性CEO。那时,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酷的工作。

现在的我,32岁了!我首先是一位全职妈妈,再来是一位女性创业家。我真的认为,我拥有了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如果这也是你向往的世界,相信你也可以做得到!

延伸阅读

为什么“非A型性格”的员工备受企业喜欢?


现在大批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培养员工的高抗压能力。而“非A型性格”员工的显著特点是:他们在高压之下不慌不忙,保持一定节奏,紧张工作之后还能愉快休息。

现在大批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培养员工的高抗压能力。而非A型性格员工的显著特点是:他们在高压之下不慌不忙,保持一定节奏,紧张工作之后还能愉快休息。这里所说的A型并不是指血型,而是根据人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做出的分类。

■案例:崩溃的儿科医生

李杰是广州一间知名医院的儿科医生。她从小是同学之中的佼佼者,在学习、科研、社团活动中样样出众,这使她十分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好,而且,在做事情时会不自觉地自我加压,全身心投入,力求做到完美。然而毕业后参加工作,她却遇到人生中一道难以跨越的坎。
本来,她自认为以其资历与学识,门诊量一定能节节高升,事业上会取得成功。但这个强烈的愿望却在现实面前破碎:工作一年多了,她的诊室依旧是门可罗雀,这让她困惑不已。
有好心的同事提醒她,对病人要细心些、耐心一些。原来,李杰自认学识丰富,对待病人就多了一份自大,无法静下心来安心听病人诉说,甚至常常感到烦躁,在和病人说过一两句话后就开出处方,这让病人产生不信任感,门诊量自然无法上升。但固执而自信的李杰听不进同事的劝说,依旧我行我素。
让人心烦的门诊量,使一直渴望成功的李杰自信心大受打击,自我感觉压力也越来越大,她常常陷于无尽焦虑之中。与此同时,生活就像和她开起了玩笑:评职称受挫、与丈夫貌合神离
面对这工作和生活的全面告急,一向冷静的李杰最终无力承担这些重压崩溃了,她患上了抑郁症。

■心理专家:A型性格易患冠心病

广东省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荣亲认为,案例中的李杰具有A型性格的特征。这里所说的A型并不是指血型,而是根据人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做出的分类。他说道。
A型性格中的A,是冠心病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上世纪60年代,两位心脏科医师费立德曼与罗森曼定义了A型性格的特性。大体上说,A型的人成功欲望强、执著、工作效率高、好战好胜。这一类型人非常敬业,像一只充满活力的野兽,但其性格中缺点也非常明显。袁荣亲分析道。
首先,他们不会妥协,比较偏执。每当别人提出质疑,他们就容易感受到压力,并且变得急躁。其次,他们不善于协作。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不屑于求助,在他们看来,示弱是件令人羞愧的事,是件不可饶恕的事情,所以他们常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身体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都会受到影响。血糖上升,出现心肌肥厚,就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袁荣亲分析道。
现在,大批企业都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员工的高抗压能力。
■发展趋势:众多白领倾向做非A型员工
与A型性格相对的则是非A型性格:在工作中没那么强势,比较温和,会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一种平衡。非A型性格员工在工作反应能力等方面可能不如A型员工那么高,对工作的狂热程度也没有A型性格那么强,但由于不过分强调自己,因而更有团队合作精神。
据袁荣亲观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成为非A型员工。在后工业时代,工作让人像火箭一样疲于奔命,身体应对已经超过负荷,很多人便希望自己的脚步在适当的时候停一停,进入一种积极的慢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目标已不再是创造无限财富,而是更看重生活的意义。他说道。
他介绍,曾有一本国外知名杂志对100个全球顶尖企业家做过一项调查,主要是了解其在成功之后有什么遗憾,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会做什么改变。结果有超过50%的企业家认为,他们希望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和家人一起,即使没那么成功也愿意。可见,非A型的生活状态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非A型性格员工?显著特点是:他们在高压之下不慌不忙,保持一定节奏,紧张工作之后还能愉快休息。现在,大批企业都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员工的高抗压能力。

■非A型员工适合进入稳定期的企业

深圳市凯信光电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周延前具有十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在我看来,无论哪种性格,不能一概而论孰优孰劣,应该根据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岗位而定。他说道。
他认为,如果一间公司刚起步,在业绩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上升,A型性格的人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号召力,这在如战场一样惨烈的商场上容易抢得先机,取得成功。而当企业进入稳定期,尤其是当销售等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组织及其系统的作用加大,个人的作用变小,对企业来说,稳定、和谐压倒一切,这时,领导往往更倾向于稳定宽松型的管理模式,营造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非A型的员工很适合在这样的企业进行发展。
因此,对企业来说,不能轻易否定一个人,招A型性格或非A型性格的员工,要看其行为能力是否符合企业需求。并且,企业有责任帮助不同性格的员工成长,弥补其短处,发挥其长处。他举例道,他的公司里曾有一个员工是个典型的A型性格的人,他干劲很足,成功的欲望很强,甚至急功近利,在这种状态下,他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次事故,令公司损失十多万。
事情发生后,他很害怕,但公司并没有对他进行惩罚,而是找他谈话,找出事情的根源,让他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并进行改正。后来,他的焦躁脾气改了不少,在做事之前考虑得更全面,业绩也得到提高,前一段时间还被评为公司的优秀员工。

测试:你是非A型性格吗?

请对每一个题目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做出是与否的判断。
1.你说话时会刻意加重关键字的语气吗?
2.你吃饭和走路时都很急促吗?
3.你认为孩子自幼就该养成与人竞争的习惯吗?
4.当别人慢条斯理做事时你会感到不耐烦吗?
5.当别人向你解说事情时你会催他赶快说完吗?
6.在路上挤车或餐馆排队时你会被激怒吗?
7.聆听别人谈话时你会一直想你自己的问题吗?
8.你会在休假之前赶完预定的一切工作吗?
9.让你停下工作休息一会儿时你会觉得浪费了时间吗?
10.你是否尝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更多的事?
如果你有一半以上的题目回答是,那么你就有A型倾向了,肯定得越多,倾向越明显,反之亦然。

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


很多大学生很迷茫,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这篇来自秋叶的文章很详细的分析了为什么不能坚持的7种原因,不只适合大学生,也适合困惑中的所有人。

很多大学生来信给我诉说一样苦恼: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

特别郁闷的是有同学说:我发现自己以前做一件事还能坚持到最后,现在大学了就不能坚持下去,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吗?

要坚持做一件事情,其实是需要意志力----也就是自我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绝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内,天生都是有意志薄弱的时刻,能总是做到自我控制是很难的。

为什么这位大学生觉得自己原来能坚持而现在不能坚持,我想他说的以前应该指高中阶段吧。我给他的答案是想想你原来为什么容易坚持?

我猜测我的回答对他没有帮助,因为很少人能从过去的经历中学到经验。除非他懂得把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拆解成一件件相互独立的细节并加以审慎的思考。下面的文字就谈谈我的分析,我希望除了分析坚持以外,也让你们看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

1、我们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高中阶段我们都比较容易坚持做一件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良好的生活,我们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自习,按时睡觉。

在一个有规律的生活里,人是容易有相对固定的受控时间去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到了大学阶段,课表不是天天相同,生活也开始多了很多可能性,这意味着你的生活变得丰富的同时,你获得各种自由的同时你开始失去你过去养成的节奏感。你开始慢慢更容易变成被不同的事情推动去行动的人,而不是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干一点什么的人。

这种被碎片化事情推动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大学,一直到了职场,都会越来越严重。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你最好要让自己有一些固定的时间去做固定的事情的习惯。

我为什么总是建议大家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每天坚持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写日记,练字,锻炼,一切你喜欢的事情都好,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哪怕就15分钟,进行宗教的祷告都好。这些小事情会慢慢形成你新的时间锚点,有了这些时间锚点,你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慢慢养成你生活中的新节奏感。有了时间节奏感的人,才能逐渐掌控自己的时间,开始为自己的目标取得进展。

有很多朋友问我每天坚持回答大学生的问题累不累?我的答案是不累。如果没有意外中断的话,我每天大概是晚上10点到12点间才进行回复工作,虽然我要回复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集中快速回复,不需要我随时响应,而且我在固定的时间响应工作,也使我的工作保持在我能承受的节奏内,我的工作压力依然受控。

要是我养成随时看后台信息,随时看消息回应的习惯,这样会让我陷入碎片化响应的模式中,嗯,这不正是很多人刷微博的状态吗?这种模式会让你的兴趣和精力无法有效集中到一个主题上,进而导致你所有的事情都随注意力转移,而不是随意志力坚持。

大家要明白,对自己时间无法掌控的人更容易觉得累,而不是对自己时间有掌控的人,我们只是更有产出。按你的工作状态和方法做到这些产出是很累,但在我看来,我不过是在玩游戏而已。

2、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

再观察高中和大学的不同,很大一个原因在于高中的同学往往都是类似的行为模式,而大学里的同学各自兴趣不同,也许你想上自习的时候,你的好基友邀请来一盘撸啊撸(LOL),这个时候你的事情重要还是朋友之间的响应重要?
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你和怎样的人交往越多,你就越可能变成怎样的人。

在高中,因为有各种制度和外力约束,大家都被集体化成一种行为模式,往往能为某个特定的目标长期全力以赴,互相追赶激励,很多人觉得自己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很有充实感,和这个环境是分不开的。

我上班以后和我很多从小玩到大的老乡关系越来越淡,倒是和一些不在一个城市的朋友关系很好。我发现一个特点,我们这些玩得好的人往往是同一个生活节奏的人。

比如我的红颜知己萧秋水,我们就成为一种互相激励的关系。我的进步是她努力的理由,她的灵感是我工作的推进,我们彼此成为对方的激励,最好的同伴教育。顺便说一句她也有微信公众账号,想关注的自己可以去搜。

3、我们没有选择一个更适合目标的环境

在大学往往缺乏和你有同样目标的同伴,这也导致你很难一个人特立独行下去,毕竟人是群体性动物,很难摆脱从众的自然基因行为模式。

在一些211、985高校,为什么大家大学上自习的氛围依然浓厚?因为这里最大的行为模式就是考研和出国,或者加入优质精英社团。一旦你进入这样的学校,你很容易被这样的氛围同化,也就变成这样的人。

在高中即便你的同学不求上进,我也不太担心你不会坚持,因为班主任,家长,班委会,学校构成了一张网,为你设计好了每天的行为模式。中国的高中不如看做是一种学习集中营模式更为恰当,它的升学率成功是以牺牲人的个性,人的自由意志为代价的。

但这种模式在短期内能让你在某个点上快速突破,脱颖而出,所以还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到了大学,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辅导员,又或者是班委会和学校,对你的管理是很粗放的,没有人天天监督你上自习,甚至是上课!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才会发现没有外力约束,他很难建立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

不仅仅是大学,即便是在职场,我也是比较反对在家办公这种模式。真正办过公司的人都知道,让新员工在家办公而不是集中到办公室管理,不但不会产生工作效率,往往还可能毁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因为他会养成很糟糕的工作习惯。

绝大部分人离开环境的约束就一无所成。想享受自由的生活前提是你自己为自己选择了某种有控制的生活。

这是像我这样经过十几年修炼的人才能勉强做到的功力。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考研时那么多人会去报考研班,一需要同伴环境,二也需要上课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他们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

4、我们根本就丢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标

还有一位同学留言说:我是一名大一学生,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我做了很多打算,计划,但是我几乎没怎么实行过,现在上课我没啥兴趣,要不看小说,要不睡觉,要不宁愿发呆,但过后我又特后悔,特纠结,我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在这里,我过得混沌,看不到啥希望,一味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甚至我有不想念书的念头,我很烦,特烦,可是我到底该咋办?我想改变这种现状,但我要怎么做?!

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即便能够坚持,但是前提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坚持的理由,或者叫目标。

高中阶段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大学,而且被同伴和环境驱动去努力。到了大学,就业一时半会还很远,考研也得三年后,经过十二年艰苦求学的日子,人都想为自己放松一下,大学又不缺乏这种放松的方式。但正在这种放松的环境中,我们想不起自己的奋斗目标了。这是第一个问题:没有目标了。

高中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上大学,上好大学。其实大学倒是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就业,就好业。

为了上好大学高中发展了一套以拿分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体系,虽然这套体系影响人的思维开放性,但是就是能拿分,所以在高中这套课程体系所有的人都认同,它能帮你拿分。

但在大学里课程体系设置往往和让你看不到和就业这个目标的关系,它的实用性和社会现实脱节的确很严重,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往往看不到自己和就业需求之间的进展,只是感觉到自己一天天在混日子。

如果你没有办法衡量你现在离目标的距离是否更近,你就会慢慢忘记你的目标。甚至慢慢用还在学习这件事情安慰自己在接近目标,其实这是自欺欺人。

如果不自欺欺人,大学生就应该主动在大一了解自己想去的就业单位,了解他们的就业岗位,了解这些岗位对人的素质要求,主动在大一就明确自我成长的目标和实现的手段,并找到恰当的手段衡量自己的进展。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好的教学体系应该做到的事情,但是在中国,你是选择抱怨国家呢还是先去改善自己?

5、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作所为是否让自己离目标更近

有的大学生倒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依然很难坚持。为什么?在高中你遇到任何自己不能突破的困难,都有老师教你答案。但是在大学,一切似乎都没有人给你答案,或者给你太多的答案。到底哪种是你想要的?这真很难讲。

所以很多同学在走向目标的路上,往往看不清自己坚持的方向是否是对的,因为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而总是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不是最佳的,在这种畏手畏脚的犹豫中,如果没有太多的进展,也就慢慢放弃了坚持。

6、我们的性格中太多好逸恶劳的成分

还有一些同学看到了进展,但是也没有最终坚持下去。这很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心理学家说习惯推迟满足感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推迟满足感这个概念可能有的同学并不清楚,这里我分享一个摘抄来的故事,也许对你有启发。

不久前,一位30岁的财务分析师请求我的帮助,她想纠正在最近几个月里,总是拖延工作的恶习。我们探讨了她对老板的看法,老板对她的态度;她对权威的认识以及她的父母的情况。我们也谈到她对工作与成就的观念;这些观念对其婚姻观、性别观的影响;她同丈夫和同事竞争的愿望,以及竞争带给她的恐惧感。尽管一再努力,但这种常规心理分析和治疗,并未触及问题的症结。终于有一天,我们进入久被忽略的一个领域,才使治疗出现了转机。

你喜欢吃蛋糕吗?我问。她回答说喜欢。

你更喜欢吃蛋糕,我接着问,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

她兴奋地说:啊,当然是奶油啦!

那么,你通常是怎么吃蛋糕的呢?我接着又问。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心理医生了。

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才吃蛋糕的。

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我预料的,在上班第一个钟头,她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六个钟头里,她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钟头,要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会变得相对轻松。考虑到她学的是财务管理,我就这样解释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七个钟头计算,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钟头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钟头的痛苦划算。她完全同意这样的计算方法,而且坚决照此执行,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们早在小时候(通常从五岁开始),就可以学会自律的原则,避免只图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例如在幼儿园里,有的游戏需要孩子们轮流参与,如果一个五岁的男孩多些耐心,暂且让同伴先玩游戏,而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乐趣,他可以在无人催促的情况下,玩到尽兴方休。对于六岁的孩子而言,吃蛋糕时不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实践推迟满足感的最佳手段。孩子满12岁时,无须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的实践更可以得心应手。到了青春期,他们处理类似问题,应该形成一种习惯或常态。

7、我们会因为一点点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标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但人为目标奋斗得到一点点进展的时候,往往会奖赏自己放纵一下下,这样就很容易让自己脱离正确的轨道。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点点进展的话,一定要提醒自己,要继续加油,因为目标还没有实现呢!

好吧,总结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

1、我们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2、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
3、我们没有选择一个更适合目标的环境
4、我们根本就丢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标
5、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作所为是否让自己离目标更近
6、我们的性格中太多好逸恶劳的成分
7、我们会因为一点点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标

我不知道你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不能坚持,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我想通过高中和大学的对比,让我们看到很多细节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恰恰影响了你现在的行为,你如果要改变,也只能针对每个细节,一点点去想办法完善。

我还是想说: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会改变你的性格。我建议你们不妨从按时吃早饭开始,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按时吃早饭会带来意志力的提高?可以看看《自控力》这本书。

职场准妈妈的养胎减压攻略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准妈妈都会出现心理焦虑和抑郁的状况,其中以“杜拉拉式”职场准妈妈最为常见。因为她们在应付身体和心理变化的同时,还需要面对工作上的很多压力。

职场妈妈该不该辞职?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职场准妈妈在网上会认识许多的准妈妈,而这些准妈妈不少是全职在家待产的。于是,这个现象就隐隐的撩动了职场妈妈的疑问:该不该辞职当个全职准妈妈呢?

准妈妈该不该辞职,不是一个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每个准妈妈的情况不同,面临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准妈妈要不要辞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准妈妈的身体状况

每个准妈妈的体质不同,妊娠反应也各不相同。如果准妈妈的妊娠反应比较轻,身体状况基本趋向稳定,最好继续工作。因为适当工作可以让准妈妈的生活有点规律,每天上下班的运动也利于母子的健康。但各别妈妈到了13周左右,妊娠反应仍然强烈,每天萎靡不振,不停干呕,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准妈妈,建议辞职休息。

2.准妈妈的工作状态

如果准妈妈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清闲,不用做大幅度体力运动,不用经常出差东跑西颠,那么大不必为了怀宝宝而辞职。相反,如果准妈妈工作很不稳定,工作也不顺心,对母子健康都会有不良影响,那就辞掉工作,回家安心做个准妈妈好了。等宝宝大了,可以再出来工作。

3.家庭经济状况

有了宝宝后各种家庭开销就会增大很多,宝宝的奶粉尿裤钱还是要赚足的。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准妈妈辞职,那么准妈妈在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保养。

4.准妈妈的性格

如果准妈妈喜欢热闹的环境,不喜欢整天闷在家中,或者在工作方面很上进,那么就去上班吧,以免在家待出抑郁症来。如果准妈妈喜欢待在家中,不喜欢因外界环境影响情绪,那么在家待着比较好一些。

职场准妈妈如何为自己减压?

1.不要过分担忧

职场妈妈工作环境中会经常面对电脑而非常担心电脑辐射会影响胎宝宝,还有些准妈妈过了30岁,担心身体状况能否影响胎宝宝的健康情况等等。其实,生命的奇迹就在于它的“聪明”,绝大多数新生命在来到母体之前,总会找到一个契机,即确定母体安全时才会进入母亲的子宫。

美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电脑辐射对胎宝宝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严重。现在的电脑大多都是液晶显示器,辐射程度大大降低,甚至还不如电视机的辐射。准妈妈们穿上防辐射服就可以了,除了工作必须外尽量少用电脑。另外,大龄准妈妈不必过度担忧,孕检各项指标都正常就可以了。

2.学会为大脑舒压

建议准妈妈每隔2小时花5分钟时间为大脑做个舒适的呼吸放松,可以大幅度降低体内压力。去外面呼吸清新空气,深呼吸,同时什么都不要想,可以把焦虑状态降低。

3.和其他准妈妈多交流

和其他准妈妈多多交流,不仅可以了解其他准妈妈的怀孕状态,还可以减轻准妈妈的心理压力。

4.主动和领导同事说明,给予照顾

发现怀孕的准妈妈要及时和领导同事说明,尽量减少出差和奔波劳累的体力工作,这样才利于胎儿及自身身体健康。

全职准妈妈VS职场准妈妈

全职准妈妈好处:可以每天不用对着电脑,可以不用勉强自己每天必须早起,而踏踏实实睡到自然醒。可以不用忍受舟车劳顿之苦,可以不受职场乱七八糟事情的影响。可以不用想着如何做好工作让老板满意,可以不用在外面人多嘈杂的环境中忍受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

职场准妈妈好处:生活有规律,不必每天在家蓬头垢面。可以用适当强度的工作让大脑保持思考状态,可以不与社会脱轨。可以做个时尚又不失现代感的妈妈。可以和身边的朋友同事多交流,让生活更充实。可以养娃赚钱两不误,可以减少怀孕生娃对职场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诉,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各有各的好处,准妈妈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做适合自己的选择哦!

职场知识:为什么HR总是喜欢问「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同学这样描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感受:

不想撒谎,但自己遇到最大的困难或挫折比较难以启齿时候该怎么回答?还是直接说这是隐私不回答?

比如:最大的挫折是家里人过世并不想提及,又比如自己是同性恋感情生活比较压抑,等等。个人觉得专业HR应该问更具体的问题比如你在学习某个科目或者从事某个实习中遇到最大困难是什么,这样不容易涉及隐私。

但实际上很多面试会遇到这种问题,被问到那一刻,因为自己其实很清楚自己最大的挫折和困难是什么,又不想告诉其他人,以至于编一个困难出来都结结巴巴不自然。

Part1HR问这个问题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HR这样问真不是因为不专业,也并不是窥探求职者的隐私。

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真实目的是希望看到你在问题发生后的思考、行动从而推断出将来在工作中你遇到其他的难题会如何解决。

另外,也是通过这种带有一定压力的面试问题,考察求职者的抗压能力。

在招聘岗位需要候选人具有较强抗压能力的时候,企业喜欢通过压力面来进一步考察求职者,比如管培、销售、市场类岗位。

类似的问题还有:“你的缺点是什么?””如果今天面试不成功,你觉得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你专业不对口,我觉得你并不适合这个岗位”等等。

Part2应届生如何回答比较好?

遇到让你感到有压力的问题,首先不要慌,这并不代表HR对你不友善,或者你今天就凉凉了,相反还说明HR对你有兴趣,所以才会进一步挖掘你的能力。

既然已经走到了面试的环节,那说明你的基本情况HR肯定是了解,并且能达到公司要求的,作为求职者只需要保持自信,不卑不亢的把自己与岗位的匹配度向HR再呈现一遍就好。

具体来说,关于「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回答呢?

职前菌推荐一个框架,供大家参考:

✦这个困难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遇到困难后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如何分解目标,如何确定最终解决方案。

✦确定后自己采取了哪些行动,中间是否有过失败,如果有还可以进一步展开。

✦最终,这个难题是否被解决,如果没有解决,自己后期做了哪些反思总结,吸取了什么样的经验。

有的同学可能就会发现这不就是职前菌经常提到的【STAR法则】吗?

没错哈~【STAR法则】不论在简历的撰写还是在面试的场景中都场景而非常好用,推荐大家一定要内化后多次实践练习。

如果还有不清楚【STAR法则】的同学也可以在后台私信我,暗号【STAR法则】。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这样的压力面问题,我们在面试前一定要提前准备好,HR问起时才不至于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来。

Part3关于「最大困难」的选择

难题1:毫无工作经验怎么办?

如果有和目标岗位相关的经历,在选择难题时选择一段类似的经历,并呈现出自己解决难题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当然是最好的。

但对于应届生而言,很多同学是缺乏工作经验的,这时候能做的就是在自己其他的经历中去找。

比如,自己是本专业求职,那么可以在自己的某次项目经历、学习经历甚至课堂作业中去找;

如果是跨专业求职,那么在面试前通过招聘JD、企业官网、企业官微分析好这个岗位需要候选人具备哪些能力,这些能力中哪些是岗位最需要的同时又是自己具备的,哪段经历可以证明自己具备,这个经历中是否有发生过相关的难题。

(很绕口但很有用)

难题2:感觉自己没有遇到过困难怎么办?

不可能~20多年过去了,怎么可能没有遇到过任何困难,只是有的困难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解决了。

如果觉得自己过去的实习经历、校内经历都像白开水平平淡淡,那么在学习中,是否有遇到过困难,在生活中,是否有遇到过困难,自己是如何解决的。

比如,自己的求职方向和父母的期望发生了冲突,自己是如何说服父母的,或者没有说服,但自己准备怎么做,这也叫困难。

Part4小结一下

1、HR这么问不是不专业,更不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

2、困难一定有,需要自己挖~

3、挖的方向,按照优先级为大家排序如下:

✦实习经历中的困难

✦校园经历中遇到的困难

✦项目经历中遇到的困难

✦学习经历中遇到的困难

✦生活经历中遇到的困难

✦如果以上都没有,大学以前,自己遇到的困难也OK

4、找好了困难之后,按照【STAR】法则清晰有逻辑的向面试官表述出来

年轻人,自觉是你最好的武器!


人在职场,以自觉为前提的努力是最有效的。当别人还在追剧的苦海中难以自拔之时,你已经取完经回来;当别人还在因为前一晚熬夜奋战双十二时,你已经完成了未来一周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你就这样永远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千万不要小看这零碎时间,有时候正是因为你比别人多付出了这一分半秒的时间,使得你们在同一个企划案中展现出来的专业水准有质的差别,也因此,你能获得老板更多的器重和青睐。

闻名世界的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有两种人注定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不会主动做事的人;另外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他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定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努力一点多付出一点,而且比别人预期的还要多。”

微软的工作方式就是“给你一个抽象的任务,要你具体地完成”,所以千万不要奢望会有人来催促你这周的工作需要完成的量有多少,更不要等着别人来通知你一些工作相关的消息,你要明白,有些事情,别人告诉你了,是你的运气,因为这些事情,是本该由你自己弄清楚的。

“工作”是一个包含诸如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的词汇。没有人会告诉你需要做的 事,这都要靠你主动思考。自觉,是职场中致胜的最佳法宝!在自动自发工作的背后,需要你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智慧、热情、责任。当你清楚地了解了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你的工作职责,你就能预知该做些什么,然后马上行动,不需要老板吩咐。

当你有一天真正体会到这些道理的时候,就是你真正走进职场的时候!

职场法则: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规则一:从团队角度,尊敬和服从上级

之所以会有上下级,是为了保证团队工作的开展。上级掌握了一定的资源和权力,考虑问题是从团队角度而可能难以兼顾到个体。尊敬和服从上级是确保团队 完成目标的重要条件。

员工如果不站在团队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找上级的麻烦甚至恃才傲物,很难生存,更奢谈走得好走得远。

规则二:如果你的工作不能达到上级的要求,一定要及时和上级沟通,要让他知道你的进度和方向。

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你的工作还没有让别人看到显著成绩,这时不要和你的上级距离太远,要创造条件去沟通,让他知道你的进度、计划和要取得的成绩。

你这样做了上级不会责备你,他还会利用所掌握的资源给你帮助,让你提前取得业绩。

然而,有的职场新手甚至老手容易犯的错误却是,越是没有成绩越是不愿去找上级沟通,认为自己没有面子,对上级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样的风险很大, 因为你业绩低迷上级本身就不会满意,会对你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如果再不了解工作状况和进度,还会认为你没有努力工作。

时间一长,你就可能进入要被淘汰的 黑名单。其实在每次的淘汰名单中,并不全是业绩最差的人,但不会主动找上级沟通的人却会占很大比例。

那位被辞退的员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近期工作业绩并不明显,我得到的反馈只是正在进行中。至于是如何进行、进行情况如何,一直得不到明确答复。用人不疑是一条原则,但这是需要有不被怀疑的行动。

规则三:对于团队依照程序所做出的决定如果认为不合理,要通过正常的途径与方式去反馈,并给上级留出时间,同时要执行决定。

一个团队的决定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不太合理。但决定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力,也是保障一个团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从大局和整体的角度出发 的。

员工先换位思考,如果对团队的利益有保障就要服从。如果有不尽完善的地方,要选择正常的程序和方式提出建议等待回复,只要决定没有触犯法规,员工应该 无条件服从。如果采取消极方式对团队的决定进行对抗,受伤害的只会是员工自己。

规则四:切忌煽动同事与团队对抗,一个正常运转的团队都会对带头闹事的人杀无赦。

职场中受委屈甚至不公平的事情都是正常的,员工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提出,也可以选择到执法部门寻求帮助。但是采取煽动闹事的方式解决问题,往往把自己推到一个更加不利的境地,因为这种方式是团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规则五:如果你不能为一个团队创造一定的价值,起码不要成为制造麻烦的因素。

团队里成员形形色色个性各异,难免有喜欢用小手腕制造麻烦来达到一些目的。一个人的为人和能力在团队成员的长期合作中,大家都会有判断。

小手腕只能让一个人得到短期利益,一旦其他成员了解以后,他便很难立足。要在组织里长期生存下去,大聪明是必要的。

规则六:对于上级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一定要及时反馈。

有时上级会安排临时性工作给你,这些工作可能非常紧急,上级会要求随时反馈完成期限,这也是让上级增进对你信任度的机会。

规则七:成就上级从而成就自己

工作使大家走到了一起,同事首先就是一种合作关系。上级所掌握的资源和影响力,对人在职场中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职场上快速发展的人无疑都是善 于和上级合作的,他们在做好份内事的同时,会积极帮助上级排忧解难。上级也会把更多的锻炼机会提供给他们,把自己的真经传授给他们。

他们会逐步熟悉上级的 工作内容和技巧,而这些都是一个人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成就上级从而成就自己绝对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当你在为上级偏心而抱怨时,是否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遵循了这个原则。机会真的不会从天而降的,更多时候要靠自己去争取。

规则八:把事做好的同时把人做好。

从进入职场开始,就要把塑造自己的品牌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来做。而把事做好是基本的,同时也要把人做好。

把人做好更是一个人品牌塑造的重要条件,你在职场上的声誉会决定职场的长度和宽度。你的人品是需要大家通过与你共事看出来的,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仅要在单位内、还要在行业内、在业界树立你良好形象。

为什么要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职场攻略


01

毕业之后,我开始了所谓的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

从离开家乡小镇那一刻起,我内心愉悦,天真地扬起笑脸,嘴角微微上扬,挥一挥手,对这个嚣扰、嘈杂的小镇说了再见。

原以为新的生活就要开始,大城市灯红酒绿,流光溢彩般让我着迷,道路宽广,似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黑色瀑布,这里万丈高楼平地起,气势如虹,站在风云汇聚、商业味浓厚的城市中心,感受那片繁华。

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脏失了魂地扑扑直跳。

这里,是那个低矮楼房,吵嚷环境里的小镇不能比的。

对大城市的向往,如同所有在海上航行,迷雾中突然睁眼望到胜利女神的游客,兴奋的、激动地失去理智,嘴里一声声大喊“American!”

而我,不过心里默默念了好几十遍,Ohmylovelycity!

可我以为这些繁华伸手就能碰到。

后来才知道,看似繁华的背后,涌现出的不过是都市人生存的压力,人群的麻木及漠然。我们就如同那奔流不息江河里的一朵浪花,也曾迎风盛放,而终于隐没在汹涌,无声的海里。

没有一丝波澜,一抹痕迹。

说起来真是有些悲伤。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要选择大城市。

听我说,为什么。

02

大城市拥有翻身的机会

这是生活在小城里没有的优势。小城里,熟人社会,阶级固化严重,很难改变,贫穷甚至迭代遗传。很多年轻人依靠读书,试图转变命运,因为走出去才有未来。而大部分的时候,呆在大城市,才有这种翻身的可能。

如同所有的穷二代一样,想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富一代,就得付出比同龄人多好几倍的辛苦和劳累。可大城市承认你的努力啊,它规范和公平,让人看到希望。

而这样的愿望,在一眼就望得到头的小镇里,怕是怎么也满足不了。

“哪里挣得钱多钱少,摆在那里,根本无需考虑。”这是老生常谈的,很多时候,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只是希望能挣下钱来,慢慢地、慢慢地无限靠近当初的梦想。

人生最大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财务和时间的双重自由。如果有一天能更自由地活着,那大概就是成功翻身之际。

大城市教育、医疗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是大都市的标准之一,不在于它在地域面积上的大,而是就发达程度,发展规模,在这片土地上能够拉动国民GDP产业有多少决定的。

城市越发展,聚集的优质资源越多,这个不容置喙。

大城市,道路区分划开,交通井然有序,垃圾分类处理,随地乱扔吐痰的现象几乎不复存在。

人们普遍珍惜环境,懂得分寸,齐心协力地维持这个城市每天正常的运转。

人是一种极易受大环境影响的动物,当一个人做出正确示范后,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也开始进行此项活动。

可以说,在大城市,个人被赋予了更多超出“个人范畴”的价值,你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人,而是这个城市成熟运转下文明的执行者。

同样,在这种环境里,人被激发出上进的力量,促使其自觉整理起所处的生存空间。

而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便会持续挖掘自身更大的潜力。所以说,大城市是一场人间炼狱,是人是鬼都在这,被锻造得愈加完整。

大城市能让你收获更广阔的视野、人脉

以前读书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之所以让你考省会学校,就是希望你不局限于小小视野,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很早以前,我并不能十分理解妈妈的做法。

在那时,我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周遭全然陌生,就像个没有根的野草,同时也因为家乡的落破产生自卑。但事实上,我的确开阔了眼界,接触了良师益友,他们言行举止、思想层次都让我倍受启发。

他们推荐我看书和电影甚至只是一些细碎的谈话,都足以撼动我从前狭窄、固执的心。

所以,毕业后,我选择去大城市,在那里不仅有多种工作的机会,更多的是,我能直观体验生活,用双眼去看这个世界,感受那无可替代的美。

大城市让一个人更像一支队伍

人人生而孤立。

如今的大城市,北上广深,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早期便累积了相当一部分资本,成为了金融、商业的中心。

资源的丰富,利益的具象化,让人群趋之若鹜。人人都想分那福利蛋糕,人越多,便瓜分地越快。

所以走在这城市中,你总会被这里的人群吓住。

每天早高峰,晚高峰,公交排起长长大队,地铁更是见缝插针,一眼望去,人群就像一个个的珊瑚触角,密密麻麻塞满了整个空间。

前几天,朋友发给我北京早高峰的照片,我马上回他一个广州晚高峰,我们相互摊手,默契地笑了。

如果遇上暴雨打雷刮台风等恶劣天气,不仅公交等不到,就连坐地铁都可能被挤1小时。

那时候,才切肤地体会到什么叫做生活不易啊。

当“挤地铁”、“挤公交”快要变成常事,站在一堆黑压压的人群里,完全不用动,后面的人自会把你推进车厢,然后被挤得前胸贴后背,动弹不得。

湿热的空气里,碰在一起粘腻的手肘,视线所及的范围里,是前面的男生的耳后趟到脖子的汗液,一股肉体腐烂的气息在车厢里弥散开来。

我痛恨这样的拥挤的环境,可也只能忍受,尤其是恶劣的天气,打不到车,出行困难。

每到那时,我就会想起家乡人悠闲缓慢的样子,他们稀稀拉拉,东倒西歪杵在站台。那时候的我竟然会无比怀念。

可怀念却不适合留下,我始终相信:忧患才能使人成长。

太安逸的环境往往会拖垮一个人的意志。人活着,不能太舒服。太舒服了,就得得病。

没有真正地体会过挤地铁,就不会知道生命的韧性有多大。

没有看过复杂的人情社会,就不会懂得与不同人间的相处之道。

没有房租水电油盐糖醋的打扰,就不会明白在家乡还有父母兜着会有多幸福。

没有这些退路和温柔,你才能独自面对和解决,体会到独立真正的含义。

去面对前方的荆棘丛生。

哪怕痛一点,也是生命里不可多得的磨砺,把自己变成一支队伍,那么,破釜沉舟,也要浴血奋战。

03

大城市虽好,可依旧存在不足和缺陷。人多首当其冲,有人的地方就容易滋生事端。再者,城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

伴着高收入的背后,是深不见底的高消费、高房价的窟窿。所以也就有了很多在大城市打拼,回家买房生娃的新一代青年。

这样的曲线救国未尝不可,可付出的代价依然沉重。

兔子先生曾发给我看过一个视频,看完后,我百感交集。

燕郊是河北的一座小城。临近北京,原本安宁静谧,随着北京人口越来越多,高居不下的房价压迫下,很多人开始选择在燕郊买房,北京上班,就这样过上了双城生活。

视频里,是十来位老人给自己的女儿、女婿排队的画面,记者上前采访,老人说,每天五点就起来了,就在这等公交,要坐两小时,不想自己的孩子们站着受累,就来排队了。

寒风中,老人们瑟瑟发抖,簇拥在一起,我看了眼睛生疼。

脑海里是他们挥之不去的话:孩子们多辛苦啊,想让他们再睡会。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记者看着脸冻得通红的老人,心疼地说要不您回家吧,他摇摇头,不了不了,车子马上来了。

直到年轻人来到身边,他抱着自己的亲人,催促他们赶紧回家,转而难受地对记者说,自己也劝了好多次父母,不要替他排队。

当问及是否还是选择留在北京,他说,是的,眼睛里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这样的“跨省生活”似乎总在每一个角落上演。

改变生存和困境,非常不易,它也许需要好几辈人共同的努力,但若是害怕劳苦不去改变,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生活就是这样,既然选择了,就要承受它与生俱来的一切。

04

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其实因人而异,但我更建议你去大城市。

如果实在受不了压力,在老家又能有一份安逸舒适,当然还是可以在老家,多陪父母。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而相应的,就失去了更多原本可以抓住的机会和体验。

或许,你不再关心房价的高低,聊天的话题也围绕着家长里短,寻常俗事,谁家结婚了,谁家女儿出嫁了,大大小小,事无巨细。

而选择留在大城市,就需要想清楚,自己未来的目标是什么,自己想要的生活又是怎样。

是否拥有一技之长是立于这个社城市最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没有,就请现在开始努力。

毕业之后,投身社会,一份工作再也不是工作那么简单,它慢慢地融入你的血液,好的工作一定有未来,你能够透过它,清晰可见心中的目标和希望。

那么,就不要随意的在大城市里找一份工作,不要为了生存而活着,要明白,人生必须由自己掌控。

同样的,你也会承受和失去更多。以何种姿态生存,就会有何种得失成败。

好比,离开父母朋友,在这里你是异乡人,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又或者,你将孤独无援,靠自己咬牙忍下所有伤痛。

这其中的艰辛痛苦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我常常想念故乡,因这找不到故乡的身影,但同时,又想留下来,想在此扎根。”这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挣扎的内心。

而如今,我处在这个城市,这样的感受尤为深刻。人很奇怪,只有那些经历过的事情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说再多,没有感受过,是怎么也不会明白,不会体悟的。

05

年轻的时候,去大城市闯一闯,你的世界才会被撕开一个大口子,涌进更多新鲜血液。

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慰以平凡可贵。

如果你说你就想安逸地活着,适时结婚,养育后代,我不阻挠甚至双手赞同。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每个人的人生都只要对自己负责。

只是,如果可以,你一定要去大城市看一看,去这些你所不了解的地方走一走,去用力生活,去体会人间百态,世事无常。

这些岁月终将会在你身后化成一面明镜,照射你的内心,投影出你活着的姿态。

如果年轻时没有在这番在苦水浸泡的经历,到老了,又何来一句“不枉此生”呢?

就像很多人说过的,我从来不后悔呆过大城市,如果可以,我愿意一直在那里奋斗。

二十几岁,这段含着泪的青春里,纠缠在我们生命中最痛也最美的,还有什么比这份经历更刻骨铭心的呢?

我希望你努力,昂扬,像一支拔节生长的草木,长成出生命该有的模样。

既然还年轻,就不要太早放弃。

纵然前方暴风骤雨,愿你我同行。

去受苦受累,要相信一切都值得。

职场妈妈攻略重新安排生活的优先顺序


一边是永远都忙不完的工作,一边是天使和魔鬼化身的孩子,很多职场妈妈发现,无论自己再努力与时间赛跑,仍然无法从那些繁重的事情中解脱出来。上班族妈妈们,生活步调紧凑,压力常常油然而生,却不明白自己为何分身乏术。其实,这时候你需要重新安排生活的优先顺序,配合有效的时间管理,重新掌握生活控制权,并不难。

1.任务分清优先级

我赞同一个观点,大意就是如果你觉得你没有时间做某事,那或许是因为你没有时间,但更可能的是因为你没有把它摆在更高的任务优先级。

目前在我白天的日程中,工作放在优先级第一,其次就是利用午休时间写公众号推送……其实多少次想偷懒,午休时间看个电影或者出去溜达溜达等,都忍痛割爱了。

可能一两天优先级的差别没什么,但如果三个月、半年这样积累下来,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差别。你试试利用每天午休的时间背三十个单词?或者看一集网易公开课?

其实,正是长期优先级的不同,最终造就了人与人的差别。

2.闲时不荒,忙时不慌

我的工作大部分时候很忙碌,但也有些时候比较闲,一般我会利用这些时间,对工作和其他方面做一些整理。

工作上,比如把近期积累的文件全部重新整理归类编号,做好索引,方便下次查找,这样急要的时候也不会手忙脚乱。同时在笔记本上梳理下阶段的工作。

其他方面,比如我平时会有看到有用资料随手丢进云笔记的习惯,在不忙的时候我会整理云笔记,把已经过时或无关紧要的删除,意思相近的合并打好标签,特别好的再读一遍并重点标注。微博收藏同理。

3.善用工具

这个工具,一方面是指一些随用的小软件。另一方面,指生活中一些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的工具。对于又要上班又要带娃,恨不得六头十二臂的父母们来说,能省时省力的就是好东西。

此外还有可以预约,第二天早上就能让你吃上面包的面包机,成包的婴儿菜泥鱼泥(吃个几次没关系的啦)、一个能干的钟点工等等。

记得在知乎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意思是“能花钱的,就不要花时间”,有小钱用小钱省时间,有大钱用大钱省时间,省出的时间能带来的回报,会远远高于你花掉的(算算你的时薪你就懂了)。

4.收集随时随地

我有个习惯,在微博或别处,看到别人推荐的自己想要的书,会立刻打开当当把这本车丢到购物车里,下次有活动,或者像买书的时候,在购物车里挑几本即可。同理,有时候走在路上,或者和松松相处的过程中,我会想到一些可以在公号撰文推送的主题,也会立刻用手机记事本记下来。

“随时随地”这个习惯,其实利用的是零散、短暂的“即时”碎片时间,大大好过回头再去回忆或构思(以及,在电商凑单,哈哈)

5.停止追求完美

昨天我还在微博上发了一段感慨:我洗碗,是喜欢放着热水哗哗冲的豪放派。松爸是粗洗,精洗,冲洗,至少三遍的精细派…总体从费水程度可能两人一致,干净程度他胜出,但高效省时显然我高…所以,打个平手。

这里面其实暗含两个我和他的不同:

一是对完美追求程度的不同——松爸觉得病从口入,碗一定要洗得很干净,而我觉得都是自家用的碗,差不多干净即可。二是一的起因,即优先级的不同,对于我来说,休息及陪娃是最优先的,所以洗碗我不想花费太多时间……

所以,可以把你平时的主要任务分个重要程度上的优先级,对你来说很重要的,可以做到10分,对你来说不那么重要的,做个7、8分就足够了。很多事其实不需要那么多尽善尽美……

6.全心全意陪伴,1分钟等于10分钟

说了很多,没有说到娃,上一篇中其实写了一点,比如把某些时间变成你和娃的共同时间。

对于下班比较晚,陪娃时间少的父母们来说,更多的可能要讲究“高效的陪伴”,对于娃来说,爸爸妈妈一边翻着手机一边陪他们的1小时,或许不如丢掉手机,看着他们的眼睛,全心全意的10分钟。

此外,还想“多管闲事”地说几句,回到最前面的第一点,你总是内疚没有时间陪孩子,是不是因为你没有把陪伴孩子放在更高的优先级?有没有可能推掉一些应酬(我知道这不容易,但也没有那么难,几次以后你和大家就都习惯了);有没有可能在最初的几年,要求领导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些调整(我知道这更难,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从漫长的人生来看,有能力的人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和位置,而孩子的成长却是快得我们都追不上。)

这或许只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或许你和你的伴侣,可以认真排排你们家庭的优先次序,想想这样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全职妈妈”才是最好的员工?》由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职场心理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职场礼仪为什么重要”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